A. 赣州水务抢修电话
赣州水务管线维修:8215923(白天)、8153955、962344(24小时)
赣州水务集团其他电话:
用户投诉:8153952
水费查询:8153953、8221006、8150227
过户、销户、校表:8153967
新装、改移表、改移管:8153954
勘察设计:8153933
管道安装:8126166
赣州水务集团具有国家二级供水资质、二级管道安装资质和丙级给排水工程设计资质,供水范围包括赣州中心城区及赣县区、南康区、上犹县城区,经营业务范围涵盖自来水生产与供应、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与运营、水务工程设计与安装、水务物资营销、市政工程、小水电等领域。
(1)赣州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扩展阅读:
赣州水务集团内设综合办公室、党群工作部、纪检监察室、计划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内审部、企业管理部、生产技术部、数据信息中心9个机关部室;
下属第一水厂、第二水厂、第三水厂、供水管理处、管网管理处、安装工程处、客户服务中心、供水调度中心、表务中心、产业拓展部10个基层单位,辖赣县区、南康区、上犹县自来水有限公司,赣州给排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赣州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赣州水务物资公司、赣州水务勘察设计院、清泉二次供水公司、水质检测公司9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资子公司。
B. 为什么说SBR污水处理 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
SBR工艺是一种应用广泛,效果显著的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厂一般应用较多,污水处理效果较好。那么,你知道这种方法的来源,工艺流程及发展趋势吗?本文带大家彻底熟悉一下SBR的相关知识。
定义
SBR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它是基于以悬浮生长的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对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进行降解的废水生物处理活性污泥工艺。按时序来以间歇曝气方式进行,改变活性污泥的生长环境,是一种被全球广泛认可和使用的废水处理工艺。
历史
1914年,由英国学者Ardern和Locket发明。英国的Salford 市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
1915年,美国Milmaukee 市建造了一座类似的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二十世纪 七十年代末,美国人借助自动化技术,重新研究SBR工艺。
1980年,美国印地安那州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自动化控制的SBR 法污水处理厂。
应用SBR工艺最先进的澳大利亚,先后建成SBR 工艺污水处理厂600 余座,还兴建日处理量21 万吨大型SBR工艺污水处理厂。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
SBR 工艺的过程是按时序来完成的, 一个操作过程分五个阶段: 进水、 反应、 沉淀、 滗水、 闲置。这五个阶段都是单池运行,当处理污水量较大时,可以进行多池多组的交替运行处理,此时人工操作难以发挥它的优点,需要由高度自动化的控制系统进行管理。
SBR 的运行周期由进水时间、 反应时间、 沉淀时间、 滗水时间、 排泥时间和闲置时间来确定。具体时间根据进水量及进水时间可以进行适当调节。
计算方法:
沉淀排水时间( Ts D) 一般按2~4h 设计。闲置时间( Tx) 一般按0.5~1h 设计。 设定反应时间为( Tf) 。一个周期所需时间T≥Tf Ts D Tx。
时间分配例子,如:运行周期12h,其中进水2h,曝气4~8h,沉淀2h,排水1h。
SBR工艺优点:
1) 工艺简单,节省费用和场地;
2)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力大效率提高;
3)运行方式灵活,脱硫除氮效率好;
4)这是防止污泥膨胀的最好方法;
5)耐冲击负荷,处理能力强。
应用SBR工艺最先进的澳大利亚,先后建成SBR 工艺污水处理厂600 余座,还兴建日处理量21 万吨大型SBR工艺污水处理厂;广州兴丰垃圾卫生填埋厂处理渗透液等采用了普通SBR工艺;国祯环保应用SBR工艺的实时控制技术,去除有机物和脱氮除磷效率高,另外在高氨氮废水脱氮方面有较大突破。
衍生工艺
1、CASS工艺
CASS(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是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的简称,又称为循环活性污泥工艺CAST (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是在SBR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反应池沿池长方向设计为两部分,前部为生物选择区也称预反应区,后部为主反应区,其主反应区后部安装了可升降的自动撇水装置。整个工艺的曝气、沉淀、排水等过程在同一池子内周期循环运行,省去了常规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同时可连续进水,间断排水。
预反应区内,微生物能通过酶的快速转移机理迅速吸附污水中大部分可溶性有机物,经历一个高负荷的基质快速积累过程,这对进水水质、水量、PH和有毒有害物质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同时对丝状菌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可有效防止污泥膨胀;随后在主反应区经历一个较低负荷的基质降解过程。
宁夏银川市污水处理厂、山东青岛市城阳污水处理厂,江苏淮安市金湖县污水处理厂,阜阳市污水处理工程的一期工程处理颍西区城市污水采用CASS工艺。
2、CAST工艺
CAST工艺
CAST整个工艺在一个反应器中完成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和泥水分离过程。反应器分为三个区,即生物选择区、兼氧区和主反应区。生物选择区在厌氧和兼氧条件下运行,使污水与回流污泥接触区,充分利用活性污泥的快速吸附作用而加速对溶解性底物的去除,并对难降解有机物起到酸化水解作用,同时可使污泥中过量吸收的磷在厌氧条件下得到有效释放。兼氧区主要是通过再生污泥的吸附作用去除有机物,同时促进磷的进一步释放和强化氮的硝化/反硝化,并通过曝气和闲置还可以恢复污泥活性。
惠阳城区污水处理厂,老虎滩污水处理厂,湛江市霞山污水处理厂,南京市仙林污水处理厂,舒兰市污水处理厂,普兰店市污水处理厂,镇江市征润州污水处理厂,大连凌水河污水处理厂等均采用CAST工艺。
3、DAT-IAT工艺
DAT-IAT系统的主体构筑物由一个连续曝气池和一个间歇曝气池串连而成。一般情况下,DAT连续进水、连续曝气,其出水连续流入IAT,在IAT完成反应、沉淀、出水等工序。
DAT-IAT系统是SBR工艺完善和发展的新型式,它的反应机理以及污染物去除机制与连续活性污泥法相同,DAT池为预反应池,也称为连续曝气区,池中水流呈完全混合流态,绝大部分有机物在这个池中降解。IAT相当一个传统的SBR池。但进水为连续流。
抚顺三宝屯污水处理厂,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采用DAT-IAT 工艺处理废水。
4、AICS工艺
AICS工艺
AICS工艺的标准模式
AICS 工艺(Alternated internal cyclic system)也称为交替式内循环活性污泥法。是中国北京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独立开发完成的污水处理工艺。该工艺由水力相通的四个反应池组成,通过各反应池在空间上的有序状态改变(曝气,沉淀和出水)来达到连续处理和去除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阶段A:污水首先从1号边池进入,随着池内水流的推动作用,混合液通过2号、3号中间池,4号为沉淀池,经澄清分离后排出。2、3号池末端有一部分混合液分别回流至1号和2号池参与降解反应。这样在1号池与2号池之间、2号池和3号池之间分别形成类似氧化沟的循环流动水力特性,从而弥补了因推流作用而造成的局部区域污泥浓度降低,使污泥分布更加趋于合理。
阶段B:1号池停止进水,开始静止沉淀30min。污水从2号池进入,流至3号池进行降解,最后经4号池出水,此时内循环系统关闭。
阶段C和D:2号池停止进水,切换至4号和3号池进水,1号池出水。该阶段进水方向与内循环回流方向均和阶段A和B正好相反,但作用原理与阶段A和B完全一致。
敦化市污水处理厂,新疆阿克苏污水处理厂,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污水厂等采用AICS工艺处理污水。
5、ICEAS工艺
ICEAS全称为间歇式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Intermittent Cycle Extended Aeration),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反应器的进水端增加了一个预反应区,运行方式为连续进水(沉淀期、排水期仍连续进水),间歇排水,无明显的反应阶段和闲置阶段。污水从预反应区以很低的流速进入主反应区,对主反应区的泥水分离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ICEAS的运行方式:将SBR反应池沿长度方向分为两个部分,前部为预反应区,后部为主反应区。预反应区可起调节水流的作用,主反应区是曝气、沉淀的主体。ICEAS是连续进水工艺,不但在反应阶段进水,在沉淀和滗水阶段也进水。污水进入预反应区后,通过隔墙底部的连接口以平流流态进入主反应池,在主反应池中进行间歇曝气和沉淀滗水,成为连续进水、间歇出水的SBR反应池,使配水大大简化,运行也更加灵活。
昆明市第三污水处理厂,昆明第四污水处理厂,瓦房店市污水厂,金山污水处理厂,青岛城阳污水处理厂采用ICEAS工艺处理污水。
6、MSBR工艺
MSBR工艺
MSBR(Modified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指的是改良式序列间歇反应器,该工艺根据SBR技术特点,结合传统活性污泥技术,研究开发的一种更为理想的污水处理系统。MSBR既不需要初沉池和二沉池,又能在反应器全充满并在恒定液位下连续进水运行。采用单池多格方式,结合了传统活性污泥法和SBR技术的优点。不但无需间断流量,还省去了多池工艺所需要的更多的连接管、泵和阀门。通过中试研究及生产性应用,证明MSBR法是一种经济有效、运行可靠、易于实现计算机控制的污水处理工艺。
塘栖镇污水处理厂,江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海门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开福污水处理厂,无锡市新城污水处理厂,临海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等采用MSBR工艺。
7、UNI-TANK工艺
UNI-TANK工艺
UNI-TANK废水处理工艺是由比利时史格斯清水公司开发的一种专利工艺。这种工艺是SBR 工艺的一种变型,其废水处理池的池型为矩形,三池共用池壁,节省投资,同时占地面积省;系统在恒定水位下运行,运行方式较为灵活,可用于脱氮除磷。用于UNITANK系统有效容积系数不高,仅适台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UNITANK系统由3个矩形池组成,3个池平行而又相通,每个池均设有供氧设备,可采用鼓风曝气。其中中间池只作为曝气池,两个边池交替作为曝气池和沉淀池,边池设有固定出水堰和剩余污泥排放口。进入系统的污水通过管道或者渠道配水,交替进入3个池中的任意一个,系统实现连续进水连续排水。
佛山市南海丹灶污水处理厂,猎德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邢台市污水处理厂,大沥污水处理厂,赣州市污水处理厂,石家庄高新区污水处理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澳门,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上海石洞口污水处理厂和广西梧州污水处理厂等采用的是UNI-TANK工艺。
8、SBBR工艺
SBBR工艺
SBBR是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equencing Biofilm Batch Reactor)的简称,又称膜法SBR(BABR),是1992 年Wilderer提出了可控制非稳态运行工艺,现今是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应用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新工艺。
SBBR是在SBR反应器内装填不同的填料(如纤维填料、活性炭、陶粒等)而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复合式生物膜反应器,填料的介入为微生物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生存环境。在纵向上微生物构成一个由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多个营养级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在横向上顺水流到载体的方向构成了一个悬浮好氧型、附着好氧型、附着兼氧型和附着厌氧型的具有多种不同活动能力、呼吸类型、营养类型的微生物系统,从而大大提高了反应器的处理能力和稳定性。
现今研究者们对SBBR工艺的探索主要包括处理工业废水,制药废水,脱磷脱氮等方向。
更多污水处理技术文章参考易净水网www.ep360.cn/qita
C. 江西赣清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江西赣清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环境治理技术咨询、工程实施及环保设备制造与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环保公司。公司对工业污水治理、市政生活污水和中水回用等污水、废水处理工程拥有成功的工程实施经验和成熟的技术,并配套一系列相应的污水处理设备与器材。在废气治理领域,拥有废气的治理与回收成套技术及设备,各类除尘设备、余热余压的回收利用。
法定代表人:俞江涛
成立时间:2015-05-20
注册资本:125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60700210080898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江西省赣州市章江新区梅关大道2号路福江韵华府5号楼405室
D. 赣州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
集团公司前身是筹建于1958年,成立于1960年的赣州市自来水厂,1981年9月更名为赣州市自来水公司。自1960年6月16日,自来水厂开始向市区西津路等地临时供水,揭开了赣州城市供水第一页。建厂之初,日供水能力不足千吨,用户不满百户。1962年虽扩建到日供水3千吨,但仍不能满足用水需要,经1964年重新论证,决定在窑下村(现址)建厂。1965年,建成日供水能力5千吨的南河水厂(即一水厂)。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赣州市用水需求迅速增长。公司根据实际,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对南河水厂进行技术改造,逐步扩建成日生产能力12万吨的中型水厂,主要向河套老城区供水;筹资兴建第二水厂(一期5万吨/日),利用国家日元贷款建设现代化的赣州市第三水厂(一期10万吨/日),使公司日供水规模跃升至27万吨;积极推进市重点工程——第二水厂10万吨/日扩建工程建设,以满足赣州城市建设和开发区发展需要,工程竣工投产后,公司日供水规模将达到37万吨。为切实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圆满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2008年10月,市政府把中心城区白塔污水处理厂项目移交给赣州水务集团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集团公司科学调度,精心组织,倒排工期,加班加点,抢赶进度,快速推进了项目建设,仅用了半年多时间就完成了项目主体工程并于2009年5月28日正式投入试运行,比合同工期和省、市政府的期限要求整整提早了一个月。多年来,公司不断深化改革,狠抓内部管理,带领赣州供水人弘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辛勤耕耘,几十年如一日,努力发展供水事业,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取得了喜人的业绩。公司先后荣获“全国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江西省先进企业”、“省级文明单位”、“全国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100家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江西省城市建设行业先进单位”、“全省城建系统先进单位”、“全市经济建设主战场先进党组织”和“赣州市最佳企业”等称号;公司下属的供水管理处被共青团中央、建设部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
E. 关于 宜居开发区绿色新安顺的征文 100~1500字
当今中国,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步伐也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犹如“水泥森林”在城市拔地而起。与此同时,城市规模的扩张、人口对环境压力的加大等,也使得人们在追求财富的同时,开始渴望拥有更加和谐、良好生态的城市居住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构筑南方屏障,建设生态赣州”便成为赣州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升城市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理念和重要内容。
一、赣州概况
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省南部,千里赣江第一城。现辖二区、一市、十五个县和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全市国土面积为3.94万平方公里,人口918.26万人。赣州历史悠久,是一座始建于西汉初年的古城,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汉唐时期是一座岭北的军事重镇,宋代开始,开通大庾岭古驿道,成为我国东南地区的工商业重镇,一直沿袭到清代。素有“江南宋城”、“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红色故都”、“客家摇篮”、“脐橙之乡”的美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城市生态环境竞争力进入全国前20强,被联合国环境规划基金会授予“绿色生态城市保护特别贡献奖”。是汉族客家民系的发祥地、主要聚居地之一,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赣州是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之一,山青水秀,风景优美,名胜棋布,有着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资源。
二、构筑生态屏障 发挥林业在生态建设的主体作用
赣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精神,建设生态赣州重要举措。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和建设生态文明的主阵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历史重任。
近几年来,赣州市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按赣州建设成为东南地区重要生态屏障的定位,以建设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把生态赣州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群众性工作,促进城市环境建设由绿化层面向生态层面提升。具体来说,在发展理念方面,坚持生态为重,明确了发展生态林业、人文林业、多效林业和建设森林城市的目标;在服务宗旨方面,更加注重民生,大力推进生态林、景观林建设,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森林生态产品;在功能布局方面,全市按照“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的要求,通过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建设森林城乡”等,实现了林业工作山上山下并重、农村城市并举的战略转移,开拓了林业建设新领域,提高了林业绿化建设影响力。
近几年来,赣州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国土绿化成效显著、生态建设成绩斐然。自1984年以来,我市先后做出“十年绿化赣南”、“山上再造”、“六大商品林基地”等决策,特别是2004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做出了“暂停采伐天然阔叶树商品材”、“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发展生态产业、建设森林城乡”等战略决策,长防林、珠防林、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保护等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陆续在我市全面实施。通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赣州的森林植被得以有效恢复,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6.2%,活立木蓄积提高到11921.65万立方米,基本消灭了荒山,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二是林业产业初具规模,发展实力不断壮大。在加大生态建设与资源保护力度的同时,立足于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油茶、竹林和花卉苗木、林产工业等产业,2013年全市林业产业产值达443.31亿元。初步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较强竞争优势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南康家具产业发展迅速,家具生产企业达6000余家,总产值243亿元,形成了我国中部地区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是全国家具行业不可或缺的主力军。三是林权改革全面推进,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在全市全面推进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适用于市场经济规律的林业产权关系,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解放和发展了林业生产力,调动了林农和社会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林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到2013年底,全市已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541个,加入合作社农户达27275户,经营面积达86.15万亩,提高了林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四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加强,提高物种丰富度。全市共建立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等林业自然保护区55处,面积439.79万亩;已建立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达30处、经营面积217.61万亩;建立国家级和省级湿地公园14个,总面积39.22万亩。为动植物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有效地保护了区域濒危和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类。五是《若干意见》的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若干意见》出台后,在赣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林业局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主动对接,积极向上争取支持。争取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省林业厅出台了《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加快发展林业的实施方案》,在政策、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赣州林业特殊的照顾和强有力的支持,覆盖面广、含金量高、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取得了如下成效:赣州荣获“2013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荣誉称号;齐云山、赣江源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使赣州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原来的1个增加到3个;国家林业局批准建设赣州章江、会昌湘江、上犹南湖三个国家湿地公园,使赣州市国家湿地公园由原来的4个增加到7个;争取国家林业局将赣州市列为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示范区和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批复同意赣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林业局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将联合主办中国中部(南康)家具产业博览会,从而使南康家具博览会升格为国家级展会;编制完成《中国南方(赣州)重要生态屏障建设与绿色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3-2020年)》;批复实施了总投资1573万元的赣南苏区松材线虫等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总投资1610万元的兴国县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两年来,中央和省级支持赣南的林业项目资金达16.12亿元,有力地推动了赣南林业的振兴发展。
三、加大植树造林 遏制土地荒漠化
赣州风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贡江流域两岸的兴国、于都、赣县、宁都四县,由于土地的沙化,给农业生产以至人民生活和整个经济建设带来极大危害。为有效地解决沙化土地带来的危害,坚持把防沙治沙工作当作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强县富民工程来抓。赣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沙化防治工作,坚持不懈的开展生态建设,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长防林工程、生态公益林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森林公园建设、湿地公园建设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项目,集中资金、技术、劳力,重点治理沙化土地,同时采取了灵活机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开发治理沙化土地。治理中坚持生态优先,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根据沙化土地类型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固定沙地种植了生长快、经济效益好、防沙能力强的杂交竹、黄竹、脐橙、黑李、梨等;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固定沙地种植了枫香、苦楝等生态林,同时加强了封山育林,提高风沙化土地的植被覆盖率;对沙化耕地加强了水利设施建设,改善排灌条件,采用水旱轮作、间作等调整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由于沙化土地的治理既注重了生态效益,又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调动了全社会防沙治沙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各县防沙治沙工作的顺利开展,沙化面积逐年下降。
四、加大城区绿化 营造特色的生态园林景观
近年来,赣州市中心城区加大园林绿化投入,重点实施了“三江六岸”城市规划设计。锦江国际酒店至黄金大桥段新建成一个集防洪治涝、城市交通、旅游观光、娱乐休闲于一体,绵延18公里的章江新区滨江公园,成为中心城区生态式的“黄金外滩”,是中心城区一道靓丽的风景,在章江杨梅渡大桥旁建成杨梅渡公园,沿贡江建成八境公园、龟角尾公园、宋城历史公园;在赣州大桥两头建有和谐钟塔公园和玉虹公园,并在章江新区新建了一座集休闲、景观、生态、蓄洪、排涝于一体的湿地公园——城市中央公园。营造出四季有花、夏季有阴、秋季有彩、冬季有枝的多层次、立体化的生态园林建设格局。还依托城郊丰富的地形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建设了峰山森林公园、通天岩风景名胜区、马祖岩森林公园等风景林地。目前建成区绿地率41.2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08平方米。中心城区现有规模公园17个,新城区公园绿地服务区域比率高达93.37%。赣州中心城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逐步形成了“古郡与绿韵相辉映,新城与生态共交融”的赣州生态园林绿化特色景观。
五、强化日常监测 创造舒适的城市生活环境
赣州市突出抓好与民生相关的工作,切实加强对地表水、管网水水质的日常监测和机动车尾气检测,给市民创造一个水质优良、空气清新的居住环境。一是深化水环境功能区水质监测,为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开展了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监测工作,实行水资源质量辖区负责制,把保护水环境的责任具体落实到各级党委、政府,使水环境污染由一家治变为大家治。从2007年起,每年由市政府与各县(市)政府签订《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目标责任书》,要求出境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并将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目标纳入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目前,赣州市地表水断面水质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质标准,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二是严把供水管网水水质检测关。供水部门依据新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进一步加大了对源水、出厂水、管网水的监测、检验力度,水质检测方法采用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检验法,水质检测项目及检验频率与供水规模,按卫生部《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的集中式供水单位水质测定项目检测频率的规定实施。监测结果表明,中心城区管网水水质年综合合格率100%。三是加强机动车尾气的定期检测。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赣州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监督管理办法》,同时,环保部门开展了对污染物排放超标车辆的治理监管工作,根据检测数据表明,赣州中心城区机动车尾气定期检测合格率88.99%。
六、加速配套建设 打造便民利民的基础设施
赣州市把完善城市功能作为城市建设的切入点,加速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努力为市民群众营造便利的宜居环境。主要做了:一是城区污水处理,赣州全市现有污水处理厂16个,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位于章贡区水西镇白塔,通过第二期工程建设,日处理污水能力达8万吨,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达标率85.7%。二是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城区沙河生活垃圾填埋场于2005年5月正式启用,承担着市区居民生活垃圾的消纳处置任务。该垃圾场启用后,严格按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作业技术进行管理和运行,现在中心城区城市垃圾量186835吨,其中无害化处理垃圾量181790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7.3%。为了满足城市垃圾处理的增长需求,现在正在建设第二垃圾处理厂。三是停车位建设,随着城区交通的发展,中心城区从具备建设条件的公共建筑规划配建了各类停车场、因地制宜在城区内辟有社会停车场和合理在中心城区道路划定临时停车泊位三个方面强化汽车停车位的建设,中心城区百辆汽车停车位数为37个。四是公共交通车辆,中心城区积极贯彻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新建章江新区公交枢纽中心和公交综合停车场,改善了公交硬件基础条件。完成了中心城区公交候车亭的更新建设和所有公交站牌的统一制作和更换,并对城区公交运营线路网络进行了优化。我市城区公交车辆994辆,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11.02标台。
今后五年赣州将在“生态赣州”的战略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精神,抓住《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2〕21号文件)等政策机遇,按照江西省“绿色崛起”战略部署,秉承苏区精神,以“建屏障、保安全,促产业、惠民生”为目标,依托赣州优越的自然条件、资源特色,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保护好城市现有的山林、水体等自然资源,坚持以森林城市重点工程建设为载体,建设城市与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相融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生态宜居城市,为振兴赣南苏区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着力构筑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今天的赣州,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景更美,赣州正逐渐成为一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宜居和宜创业的生态城市。
采纳一下吧,谢谢……
F. 在信丰高丘做污水处理厂的百年建设注册地在那
在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西牛镇高丘村窑前小组。
经营范围是节能环保科技产品生产;节能环保工程;物业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管理;会展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或技术的进出口业务;房地产开发;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供水业务;污泥处理;环境监测;自有房屋租赁;技术咨询及服务;安防工程。(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希望可以帮到你吧。
G. 赣州金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赣州金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是赣州市PE水箱生产厂家、江西废气处理塔工程、江西耐酸碱容器制造商,生产滚塑容器、耐酸耐碱防腐容器、化工储罐、PE水箱、大型PE桶、PE锥底水塔、家用抗氧化水塔、果园储水塔、消防储水塔、食品腌制/发酵桶、养鱼桶、加药箱、搅拌桶、反应釜、酸碱槽、电镀槽、电解槽、废气处理塔、塑料船等产品的专业生产厂家,并承接PP、PVC、PE板材塑料工程制作安装。产品种类齐全,质优价廉,服务完善,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化工业、医药食品、包装运输等各大行业,并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认可及好评。 赣州金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坐落在具有文明城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又称“宋城”,该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300万元,总投资500万元整,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和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高新技术企业,有雄厚的技术和先进的生产设备以及一支专业的高素质技术队伍,销售网络已覆盖全国各地。 公司始终遵循“质量是企业第一生命线,客户是企业最终生命线”的宗旨,“追求卓越、创新机制与恪守信誉、创造精品”的经营理念,“务实敬业、团结进取、金诚所致、互惠互赢”的企业精神,以更好的质量开拓企业市场,以更好的服务确保用户满意,以更好的品质实现产品的零缺陷! 欢迎广大新老客户莅临参观、指导和业务洽谈!
法定代表人:胡存芳
成立时间:2014-04-09
注册资本:3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60782210023330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公司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迎宾大道希雨北路8号办公、宿舍楼一楼8-12号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