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膜生物反应器mbr 工艺中,影响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有哪些因素影响MBR膜处理能力?
污泥浓度(MLSS)的影响:蔡岚岚等对污水处理厂好氧池与膜池中MLSS的变化及同期COD和NH3-N的去除效果的研究表明,尽管进水水质波动较大,但是MBR处理系统的出水水质非常稳定,对COD和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9%和98.1%。这是因为MBR反应池内维持了较高的污泥浓度,好氧池的平均MLSS为8.4g/L,膜池的平均MLSS可高达10.23g/L以上。随着MLSS的增高,微生物量也就增加,对水质水量的变化适应能力加强,抗冲击负荷能力变强。
COD负荷的影响:由于MBR出水水质稳定,所以其动力学参数COD污泥负荷和容积负荷随进、出水的COD浓度变化而变化。郑祥等对毛纺废水处理的实验研究表明,在系统运行初期MLSS仅为0.32g/L,污泥负荷高达3.71g/(kg·d),系统出水COD在15~45mg/L之间,对COD的平均去除率达90%左右;系统运行10d后,MLSS升至0.9g/L,COD污泥负荷降至1.40kg/(kg·d);系统进入稳定运行期,COD污泥负荷一般在0.60~1.80kg/(kg·d)之间,此时出水的COD值<25mg/L,对COD的平均去除率92%。在系统的稳定运行期,由于进水COD的波动而污泥负荷曾一度升至5.85kg/(kg·d),但出水水质和各项指标的去除率并无大的变化,表明MBR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温度的影响:温度对微生物及其酶的活性都有很大的影响,温度的改变不仅影响生化反应的速度和平衡等,而且还影响微生物及其酶系统的种类,从而产生不同类型的生化反应。邵文妹对MBR运行效果的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表明,膜生物反应器中,只要污泥浓度在3600mg/L以上,污泥浓度的高低不再是缓冲低温对MBR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反而高污泥浓度的反应器,当温度由低温恢复到25℃左右时,NH3-N和TN的去除率下降,并且NH3-N的去除率恢复也很慢。温度对有机物的去除影响不是很大,因为城市污水处理中一个基本的基质去除机理,是活性污泥对悬浮状态和胶体状态的有机物的“捕集作用”,它是一个一般不受温度影响的物理现象。低温下的氨氮去除率为41.63%~61.86%,说明低温对氨氮的去除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在低温下,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的活性很低,硝化能力不强造成的。
pH的影响:在MBR工艺中,pH的降低,对COD的去除率影响不是很大,但对NH3-N的去除率影响很大。江军对制药、制革混合废水的脱氮效果研究表明,在活性污泥正常生理活动的pH指范围内(6.5~8.5),当MBR膜池的pH控制在7.0~8.5之间时,好氧硝化菌与异养硝化菌的生长受到抑制;当pH控制在6.0~7.0之间时,这两种硝化细菌生长良好,特别是当pH控制在6.0~6.5之间时,这2种硝化细菌生长最为旺盛,氨氮的去除效果最好。
B. 污水可空转提升泵中AAO污水处理法是什么处理方法
AAO工艺是厌氧-缺氧-好氧组合工艺的简称,是由三段生物处理装置所构成。它与单级AO工艺的不同之处在于前段设置一厌氧反应器,旨在通过厌氧过程使废水中的部分难降解有机物得以降解去除,进而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并为后续的缺氧段提供适合于反硝化过程的碳源,最终达到高效去除COD、BOD、N、P的目的。
AAO系统的工艺流程是:废水经预处理后进入厌氧反应器,使高COD物质在该段得到部分分解,然后进入缺氧段,进行反硝化过程,而后是进行氧化降解有机物和进行硝化反应的好氧段。为确保反硝化的效率,好氧段出水一部分通过回流而进入缺氧阶段,并与厌氧段的出水混合,以便充分利用废水中的碳源。另一部分出水进入二沉池,分离活性污泥后作为出水,污泥直接回流到厌氧段。
C. 污水处理工艺进\出水方式
1.连续式培养:连续式培养是指在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的情况下进行的活性污泥培养方式。选择该种培养方式的条件是要有足够的进水,即日进水量至少可以满足一台进水泵24小时的水量,连续式培养的优点是培养时间短,微生物所需驯化时间短。其具体操作方法是根据来水量的大小确定进水泵开机台数和生物池开启组数,格栅机、沉砂池、二沉池全开,开启外回流泵(若有内回流泵,选择不开),回流量控制在大于100%,曝气区溶解氧大于2mg/l,生物池流速平均不小于0.3m/s,绝对流速不小于0.2m/s,连续运行。在此过程中,每天做好各项水质指标和控制参数的测定。当sv%达到10%以上时,活性污泥培养即告成功,此时的出水BOD5、SS、COD等指标一般可达到设计要求。
2.间歇式培养:间歇式培养是按进水、曝气、沉淀、撇除上清液等四个阶段往复循环的培养方式,是在进水量小不能满足连续运行的一种培养方式。其特点是微生物积累周期长,驯化时间长,操作工作量大。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同时开启进水泵、格栅机、沉砂池,待生物池充满水后开始曝气,同时停止进水,定时测量生物池,当COD、SS明显小于进水时停止曝气,沉淀2小时后再进水,同时撇除上清液。在此过程中的水质指标和控制参数的测定及完成的标志同连续式培养。
改良型AO工艺
污泥回流至缺氧池之前,污泥回流比根据运行调试控制在20-80之间
D. A2O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是怎么样的
AAO工艺流程主要在厌氧、缺氧、好氧。以前的工艺运行这么多年。但存在不足。厌氧(除磷)缺氧(脱氮)好氧(硝化)。
厌氧达不到厌氧条件(溶解氧偏高)缺氧也难达到条件(溶解氧问题),要厌氧,后面缺氧差;重缺氧,厌氧条件差。
现在有一种改良型倒置式AAO工艺。先缺氧,再厌氧,最后好氧。采用两点进水,三点回流。十分合理的结合在一起。不但除磷、脱氮都达到了十分满意的结果。
工作原理
生物池通过曝气装置、推进器(厌氧段和缺氧段)及回流渠道的布置分成厌氧段、缺氧段、好氧段。
在该工艺流程内,BOD5、SS和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氮和磷将一一被去除。A2O生物脱氮除磷系统的活性污泥中,菌群主要由硝化菌和反硝化菌、聚磷菌组成。
在好氧段,硝化细菌将入流中的氨氮及有机氮氨化成的氨氮,通过生物硝化作用,转化成硝酸盐;在缺氧段,反硝化细菌将内回流带入的硝酸盐通过生物反硝化作用,转化成氮气逸入到大气中,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
在厌氧段,聚磷菌释放磷,并吸收低级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机物;而在好氧段,聚磷菌超量吸收磷,并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将磷除去。
工艺特点
(1)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种类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功能。
(2)在同时脱氧除磷去除有机物的工艺中,该工艺流程最为简单,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也少于同类其他工艺。
(3)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下,丝状菌不会大量繁殖,SVI一般小于100,不会发生污泥膨胀。
(4)污泥中磷含量高,一般为2.5%以上。
(4)ZWFAGS污水处理反应器扩展阅读:
各反应器单元功
1、厌氧反应器,原污水与从沉淀池排出的含磷回流污泥同步进入,本反应器主要功能是释放磷,同时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
2、缺氧反应器,首要功能是脱氮,硝态氮是通过内循环由好氧反应器送来的,循环的混合液量较大,一般为2Q(Q为原污水流量);
3、好氧反应器——曝气池,这一反应单元是多功能的,去除BOD,硝化和吸收磷等均在此处进行。流量为2Q的混合液从这里回流到缺氧反应器。
4、沉淀池,功能是泥水分离,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厌氧反应器,上清液作为处理水排放。
特点:
1、本工艺在系统上可以称为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总水力停留时间少于其他类工艺;
2、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不能大量增殖,不易发生污泥丝状膨胀,SVI值一般小于100;
3、污泥含磷高,具有较高肥效;
4、运行中勿需投药,两个A段只用轻轻搅拌,以不增加溶解氧为度,运行费用低;
存在的问题:
1、除磷效果难再提高,污泥增长有一定限度,不易提高,特别是P/BOD值高时更甚;
2、脱氮效果也难再进一步提高,内循环量一般以2Q为限,不宜太高;
3、进入沉淀池的处理水要保持一定浓度的溶解氧,减少停留时间,防止产生厌氧状态和污泥释放磷的现象出现,但溶解氧浓度也不宜过高,以防循环混合液对缺氧反应器的干扰。
E. mbr膜生物反应器对废水处理有什么作用
MBR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将高效膜分离技术与传统活性污泥相结合的高效污水处理工艺。
膜生物反应器的作用就是实现固液分离,用膜组件代替二沉池,大大提高了固液分离的能力,容积负荷大幅提高,出水水质好。
优点详见: www.china-membrane.com 或电子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
F. 求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
1、先进行污水一级处理:机械处理(预处理阶段),处理粗格栅及细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气浮池、调节池;
调节池的作用:为了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或设备的正常运行,需对污水的水量和水质进行调节。酸性污水和碱性污水在调节池内进行混合,可达到中和的目的。短期排出的高温污水也可用调节的办法来平衡水温。
(6)ZWFAGS污水处理反应器扩展阅读:
根据城市市政规划或环境保护部门要求,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阶段以确定项目为中心,一般由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设计研究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通过国家计划部门、投资银行或企业计划部门论证便可获得立项,对于某些小规模项目,只编制污水处理工程方案设计,并通过投资部门的论证便可立项。
从污水中分离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保护水泵和管道免受磨损,缩小污泥处理构筑物容积,提高污泥有机组分的含率,提高污泥作为肥料的价值。
G. 原位污水处理是怎么一回事情
我在大学课本里也没有找到原位污水处理定义,按我的理解,在污水发生处进行处理,或者是在反应过程中进行处理。
多在专利中使用原位这个词。
参考化学上的原位预处理:当预处理是在催化反应器中进行,或者是在测量催化剂物性的仪器中进行时,称为原位预处理。使用原位预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操作方便,或者是使所检测的结果更接近实际使用条件。
纤维束水体原位处理漂浮栅http://www.patent-cn.com/2007aug/CN200940105.shtml
对生活污水和粪便污水进行原位处理的工艺方法http://search.cnpat.com.cn/Search/CNViewSearch?wd=vdkvgwkey=200510099341&jsk=search_gb
H. 泓济环保UC污水处理工艺包主要用在哪方面污水
UC污水处理工艺来,即上流式耦合水解反源应器,主要用于厌氧预处理反应。水解酸化的目的是将原水中的非溶性有机物转化为可溶性有机物,将其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将胶态物质转化为可溶性物质、大分子物质变为小分子物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
主要用在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一些工业园区进水的COD不是很高(500mg/L以下),但可生化性比较差、难以降解。这种情况下,需要考虑在好氧池前面增加UC水解酸化池,将难分解的大分子水解成小分子,这样酸化性比较好,来提高后续的处理效果。在UC工艺包里,填料在这里也是倾斜布置的,两个作用,一个是作为生物的载体,另一个是其起到斜板分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