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国与德国污水处理的存在多大差距
从总体上看,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尚处在起步阶段,城市污水处理版率还很低。
德国1898年便权开始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现有规模大小不等的城镇污水处理厂10390个,废水处理能力达1.506亿居民当量,相当于日处理废水3000万吨,是其全部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的1.92倍。其中,大中型污水处理厂虽仅占总数的13.1%,但其废水处理能力却达到1.24亿居民当量,占全部废水处理能力的82.1%。1995年联邦德国居民生活污水处理率已达89.0%,其中,原东、西德地区分别为70.0%和93.5%,即占全国人口总数89.0%的7269万居民的生活污水已在各类污水处理厂得到净化处理。
从总体上看,我国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废水处理效果较好,但脱氮脱磷处理的比例低,剩余污泥的处置不够安全。
1995年,德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所排放的废水中,COD浓度小于50mg/l的占废水总量的80.1%,BOD浓度小于10mg/l的占87.5%;处理后废水均匀浓度为COD41mg/l、BOD7mg/l,耗氧等级为1.9;营养物质浓度也很低,总氮、总磷均匀浓度分别为18mg/l和1mg/l,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排放对水体的影响已很稍微。
B. 我国污水治理措施在世界处于什么水平
水平的话肯定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近些年发展速度相当快,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设市城市、县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3717座,污水处理能力1.57亿立方米/日,较2013年新增约800万立方米/日。其中全国设市城市建成投入运行污水处理厂2107座,形成污水处理能力1.29亿立方米/日,较2013年新增约600万立方米/日。全国已有1402个县城建有污水处理厂,占县城总数的86.9%;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1610座,形成污水处理能力0.28亿立方米/日,较2013年新增约201万立方米/日。
2014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累计处理污水480.6亿立方米,比2013年增长8.1%;运行负荷率达到84.1%,比2013年增长1.5个百分点;累计削减化学需氧量(COD)1197.8万吨,比2013年增长6.9%;削减氨氮总量110.1万吨,比2013年增长11.9%。污水处理量的增长速度高于污水处理能力的增加速度,运行负荷率也快速增长,说明污水处理需求快速增加。
根据统计局数据,2014年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350亿元,同比增长17.54%,实现利润总额为45亿元,同比增长21.94%。污水处理行业受整体宏观影响较少,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至7.4%,污水处理行业仍然快速发展,一方面是国家提高了对污水处理的重视,提高了对环保的整体要求,另一方面,污水处理技术的进步也进一步扩大了污水处理量。
目前,中国污水处理行业仍然处于成长期,无论是城镇对于污水处理的需求,还是农村对于污水的处理需求,均将推动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污水行业作为一个很好的投资行业,将迎来更多投资。而目前对于污水处理行业来说,主要投资趋势包括两点。一是专业的污水处理厂运营企业,因为前期污水处理厂多为政府建设,但是无论运营效率和效益均不太理想,如果加上民资进入污水处理行业,增加污水处理行业的市场化,将提高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能力。二是横向兼并增加,目前的现状是,全国几乎每个城市均有污水处理厂,但是规模偏小,没有发挥规模化效应,因此,如果能够出现大的资金,实行跨区域的并购,更好的发挥区域效应,更好的发挥协同效应,将更加有利于行业的发展,
C. 污水处理厂 未来发展规划
一,污水处理厂应设在地势较低处,便于城市污水自留入厂。
二,宜设版在水体附近,便权于处理后的污水就近排入水体。
三,设在城镇,工厂厂区及居住区的下游和夏季主导风向的下方。
四,不宜设在雨季易受水淹的低洼处。防止污染水体。
五,结合近远期城市发展问题,与城市总体规划一并考虑。
D. 我国2018年安全事故数据统计
我国2018年安全事故数据统计。2018年我国的安全是我还是很多的。
E. 污水处理设备内贸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
智能制造新模式将加速推广应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生产力不断提升,城市人口数量也不断增加,未来我国污水排放量也将随之增大,因此,对于污水处理的需求也必将进一步扩大,而作为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在污水处理率与污水排放量双增的形势下,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成为水处理行业和企业的趋势。
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5G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领域应用和开发,将我国制造业向智能转型全面推进,各行业、企业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核心工业软件等与企业生产工艺、管理流程的深入融合,推动制造和商业模式持续创新,智能制造新模式将加速推广应用。
我国水污染防治设备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近40%
国内企业在水污染防治设备的开发和研究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同时工业废水处理回用是新的市场机遇。从水污染防治设备状况来看,近几年我国水污染设备制造处于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水污染防治设备产量仅仅为2.69万台,截止至2017年我国水污染防治设备产量增长至27.23万台,2010-2017年中国水污染防治设备产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9.2%。前瞻测算,2018年我国水污染防治设备产量在28.50万台左右。
2010-2018年中国水污染防治设备产量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趋势与升级分析
2019年6月3-5日,作为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将传统的市政、民用和工业水处理与环境综合治理及智慧环保相融合的水处理展示平台——上海国际水展在上海隆重召开,烟台金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李超先生接受慧聪水工网的专访,并向我们分享了当下污水处理行业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趋势与升级。
1、“智能制造+智能服务”助力污水回用产业升级
上海国际水展是国内一年一度的水处理行业盛会,针对此次水展金正环保推出了主题为“智能制造+智能服务”助力污水回用产业升级的最新污废水资源化与高品质再生水回用整体解决方案。
李超先生认为,环保水处理行业有很多共性痛点问题,代表性如:水处理核心膜组件价格过高、核心膜材料受制于国外技术企业、粗放式运营等。
为此,金正环保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些行业共性痛点而努力,“智能制造+智能服务”的主题便是如此。其中,“智能制造”便体现在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条DTRO膜柱自动化生产线,解决了膜柱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运输的难题;率先实现了工程设备化、设备模块化、模块标准化的简化工艺链,大幅降低投资运营成本。
而“智能服务”则体现在,金正环保通过工业大数据中心,利用云计算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以场景化的方式帮助企业和政府用户将数据用起来,实现了数据资产化、数据业务化,提供远程运维、专家分析、故障预警等服务,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政府的治理能力,逐步实现全产业链的大数据布局。
通过“智能制造+智能服务”极大解决行业共性痛点问题,真正做到提质增效,推动水处理行业快速发展。
2、智能制造打造竞争新优势
众所周知,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是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必由之路,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金正环保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条DTRO膜柱全自动化生产线,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可实现产能300-500支/天。生产线整体运行平稳高效,产品质量稳定、成品率高,可实现视觉检测,对产品问题可追溯,解决了膜柱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运输难的问题,
李超先生表示膜柱的智能化生产将会给水处理行业带来巨大变化,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大让利空间,让更多行业和客户能够用得到、用得起、用的好金正环保的产品。
3、创新难点不在技术,在于理念
纵观整个行业,李超先生认为国内环保水处理行业的发展难点不仅仅在于于技术创新,更在于理念和模式的创新。金正环保在战略布局时,希望能够打通整个污废水资源化回用的工艺链和产业链,进而推动国内整个行业的发展。目前,金正环保已实现膜材料、膜元件、集成设备、杂盐分离的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可以为工业园区提供高盐废水及资源化回用的整体解决方案。
金正环保在特种膜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是国内为数不多拥有核心技术的环保水处理企业,拥有授权专利33项、参与国家标准制定5项、工信部鼓励推广环保装备2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项。且自主研发了全球首条DTRO特种膜自动化生产线,填补了国内空白。金正环保每年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目前在研发的耐酸、耐碱、耐有机溶剂特种膜材料已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同时也在扩充产品品类和应用领域,开发针对市政污水高品质回用的特种膜,有效简化工艺链和降低投资运营成本,目前中试阶段已经结束,预计很快将推向市场,保持金正环保在水处理行业的长远竞争力。
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在水处理行业的深入应用,为支持水处理企业应对挑战提供了有了的支撑。金正环保作为是中国水处理行业特种膜研发生产与应用的高新技术环保企业以“智能制造+智能服务”模式为我国污废水资源化与高品质再生水回用添砖加瓦。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F. 2018,我国人口约为多少万人
2018年中国人口总人自数约为:13亿9008万人也就是139008万人
历史上,中国人口一直保持世界人口较大比例。1850年中国人口约4.5亿,占世界人口的38%。1850年至1950年中国人口增长快。1949年年末,中国大陆人口为6.12亿,占世界人口比例为25%。1950年起,由于生产发展、人均寿命提高,世界各国人口迅速增长。到1990年末,中国人口已达12.3421亿人,但占世界人口比例一直保持在29%左右。
(6)2018年我国污水处理厂总数扩展阅读:
全球人口:7,033,642,538 (2012年8月19日);73亿(2016年1月,美国人口调查局估计)。
人口的增长模式
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很低的自然增长率仅见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个别地区。
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多为发展中国家,如亚洲的巴基斯坦,非洲的肯尼亚。
过渡型:介于传统型与现代性之间的一种类型,出生率由高转向低,死亡率由高转向低,自然增长率亦由高转向低。
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很低的自然增长率,如欧洲的德国,东亚大部分国家除蒙古及北朝鲜外这一类型。
G. 2018年我国的出口贸易总额和总量是多少
据海抄关统计,2018年,我国的外贸进出口总值达4.62万亿美元;其中,出口为2.48万亿美元,进口为2.14万亿美元;贸易顺差3517.6亿美元。
从经济学的统计口径上,一国的外贸出口通常不用“总量”来表达,因为出口商品涵盖了大到高铁、万吨巨轮、汽车,小到衣服鞋袜,所以无法用数量表达一国出口总量,但分行业、分企业的详细统计是可以用数量表达的。例如一个鞋厂,年出口了100万双皮鞋。
综上,一国的进出口贸易量都折算成金额,用“总额”来表达。
H. 中国水务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水务行业又可分为原水生产与供应、自来水生产和供应、污水收集、污水处理、中水与再生水利用等多个环节。一般意义上是指供水与排水。除了传统的供水和排水管理,水务产业还包括保护和扩大水资源、节水减排、中水回用、淡化海水、用水需求管理、社区性计划、集水区管理以及举办公共教育及增强节水意识活动等事务。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水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I. 下面是我国某地区20年来污水处理厂的数量统计情况1998年有污水处理厂()个2018
(1)从统计图得出1984年有污水处理厂1个,2004年有污水处理厂95个,
1+8+19+36+75+95=234(内个),
(2)根据折线的走势得出容从1996年开始,加快了新建污水处理厂的速度;
(3)(75+95)÷4,
=170÷4,
=42.5(个),
答:从2000年到2004年,平均每年新建42.5个污水处理厂.
故答案为:1,95,234,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