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污水处理中,前面污水处理要用PAC和PAM,为什么污泥处理时只加PAM
主要原因:
前面水处理是要尽量将污水中的SS从水中去除,而水里的一些细小颗版粒SS用PAM不好絮聚权,需要用PAC先将这些细小的SS絮凝成较大的絮体,再用PAM絮凝成大絮团从水里除去。
而后面目的是污泥脱水,需要将更多的水从污泥中脱除。滤液中的SS多少不是重点。
❷ 颜料废水处理中,单独使用PAM的效果好还是PAC+PAM合用的效果好这两种方法的成本哪个低
PAC起混凝作用,PAM起絮凝作用,没有混凝,怎么絮凝,所以应该采用PAC+PAM的方法,才能确保处理效果。我建议再加一点活性硅藻土,效果更好。
❸ 污水处理,pam与pac同时使用的效果
PAC是混凝剂,PAM是絮凝剂,一般投加是先加PAC摇匀后,10后加入PAM.,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同时使用,由于单独使用,
❹ 水处理为何先加pac后加pam
聚合氯化铝PAC是一种电介质类凝聚剂,具有较强破乳能力,能够把污水中悬浮物凝聚成细小絮团。如果直接添加聚丙烯酰胺PAM,很难将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全部絮凝即处理后的污水上清液不够清澈。先用PAC混凝再用PAM絮凝
聚合氯化铝一般被称为无机絮凝剂,通常用于混凝,一般都是配合聚丙烯酰胺使用,当然也有一些行业直接使用聚合氯化铝进行简单的沉降处理。但对于气浮和絮凝沉淀后需要进行污泥脱水等其他处理的行业就需要使用聚合氯化铝配合聚丙烯酰胺使用了。
在污水进行气浮和沉淀处理用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配合,气浮中添加聚合氯化铝后,聚合氯化铝通过微吸附,将颗粒“拉”到一起,颗粒体积变大,气浮效率可以得到明显提高。
❺ 污水处理有没有先加PAM再加PAC再沉淀的
先搞清楚PAC是混凝剂,PAM是絮凝剂,先凝聚再沉淀
❻ 污水处理过程中什么情况下要加PAC与PAM,比例是多少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水质浑浊且没有分层的情况下,需要先添加PAC,然后在加PAM,PAC与PAM的添加比例需要根据污水的水质浓度来定,昊诺水处理。
❼ 污水处理中的PAM和PAC是什么有什么用
聚合氯化铝(简称),又称为碱式氯化铝或羟基氯化铝。通过它或它的水解产物使污水或污泥中的胶体快速形成沉淀,便于分离的大颗粒沉淀物。PAC的分子式为[AL2(OH)nCl6-n]m,其中,n为1-5的任何整数,m为聚合度,即链节的的数目,m的值不大于10。PAC的混凝效果与其中的OH和AL的比值(n值大小)有密切关系,通常用碱化度表示,碱化度 B=[OH]/(3[AL])X100% 。B要求在40-60%,适宜的PH范围5-9 。
聚丙烯酰胺(简称 PAM),俗称絮凝剂或凝聚剂,属于混凝剂。PAM的平均分子量从数千到数千万以上,沿键状分子有若干官能基团,在水中可大部分电离,属于高分子电解质。根据它可离解基团的特性分为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和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外观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苯,乙醚、酯类、丙酮等一般有机溶剂,聚丙烯酰胺水溶液几近是透明的粘稠液体,属非危险品,无毒、无腐蚀性,固体PAM有吸湿性,吸湿性随离子度的增加而增加,PAM热稳定性好;加热到100℃稳定性良好,但在150℃以上时易分解产中氮气,在分子间发生亚胺化作用而不溶于水,密度:1.302mg/l(23℃)。玻璃化温度153℃,PAM在应力作用下表现出非牛顿流动性。
❽ 废水处理中, PAC PAM 一般在什么步骤加比较合适
废水(污水)来处理工程中,PAC及PAM的投源加主要是为了与磷结合生成不溶物,从而达到降低污水中磷的目的,此外,也因为絮凝剂的混凝效果从而起到降低SS的目的。除磷的话有三种投加方式:前置投加,中间投加,后期投加,这里的前中后指生物池。一般说来,前置与中间投加会导致剩余污泥量增大,在实际工程中,最常见的投加是后置投加,即生物池出水口,投加剂量可考虑10ppm。
除此,在污泥脱水时也需要投加PAM,投加剂量可考虑1p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