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月暂估入库后,并结转了成本,本月票来了是先把上月暂估的冲回,然后成本是按本月销售的转吗
在处理上月暂估入库后并已结转成本的情况时,如果本月收到了发票,我们应首先考虑将上月暂估的部分用红字冲销。具体操作是按照原暂估数使用红字进行冲销处理。之后,再依据实际收到的发票金额进行收料入账。
如果月末时该入库材料仍有余额或无余额,且上月已经进行了成本结转,那么本月就无需再次进行红字冲销和成本结转操作。但如果暂估材料与实际发票存在微小差异,那么在月末成本结转时,可以将这些差异一起调整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操作是在确保准确无误地记录所有入库与出库信息的前提下进行的。这样做不仅能够保证账目清晰,还能避免因多次调整而产生的混乱。
此外,每月进行此类操作时,建议仔细核对暂估数与发票金额,确保无误。如果遇到复杂的成本调整情况,最好咨询财务专业人士以获得更准确的指导。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在确保财务数据准确性的基础上,有效管理和调整成本,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⑵ 去年暂估成本入账,结转了成本,到票后冲回暂估,结转的成本要冲回吗
1.如果上月暂估成本本月已经销售,不应转回已估的成本,待实际发票到帐后再进行调整
2.税金误进的话如果已经销售,只需冲回税金部分的成本,其余成本留在账面体现负债的价值
⑶ 跨年暂估入账结转成本后怎么冲回
跨年冲减暂估成本时,因为主营业务成本属于损益类的科目,跨年调整的时候需要用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跨年暂估入账结转成本后冲回有以下两点:
1、一般没有直接影响,只有当暂估价与实际价存在差异时,才影响成本(需要调整成本差异),暂估入库账务处理和结转成本属于不同会计处理步骤。
2、在跨年后,如常冲减暂估入库,对于已结转成本则无需冲回,当暂估价与实际价存在差异时,应对已结转成本部分的应负担成本差异进行调整。
按照取得发票等凭据后的实际金额进行入库的会计处理,结合实际情况再做判断。
(3)估价冲回用冲成本吗扩展阅读:
跨年暂估成本的账务处理:
首先,暂估成本是可以跨年的,在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有相关的规定对此说明分析。
对此,本文将会主要给您讲述的是跨年暂估成本的账务处理,涉及四个步骤,详细内容如下。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2011年34号)第六条企业当年度实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
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取得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企业在预缴季度所得税时,可暂按账面发生金额进行核算。
但在汇算清缴时,应补充提供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
首先,跨年暂估成本肯定是涉及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其具体的做账如下:
1、冲平暂估入账的凭证(红字),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
2、根据发票计入原材料,借:原材料;借: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3、将原材料转入上年的损益,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原材料。
4、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转入利润分配和未分配利润,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