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废水知识 > 水处理中常用消毒剂

水处理中常用消毒剂

发布时间:2023-04-19 20:58:25

A. 水处理工作中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有

水处理分为多种,如原水处理、污水处理、温泉水处理、人工湖水处理等,下面小编以人工湖水体为例,分享三个常用的方法:

人工湖水体的水处理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技术等。

物理方法分为引水换水和循环过滤两种方式,引水换水正如其名,是指在湖水的水质下降,透明度不高时,通过引水换水的方式来提高湖水的洁净度,这种方法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循环过滤是在人工湖内安置配套的循环水泵和过滤装置系统,进行定期的湖水处理以保证湖水水质。

化学方法是指向人工湖水中投入化学灭藻剂,来杀死湖水中的藻类。虽然这种方法见效非常快,但是当湖中的藻类产生抗药性后,就需要不断更换药剂并加大药剂用量。而大量药剂的使用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生物技术是指在景观水质需要进行处理的时候,可以投入一定量的微生物,来加速水中污染物的分解,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但是微生物投入到湖中后,不稳定的因素有很多,像是温度、湿度都会影响微生物的分解,进而影响气净化湖水的效果。

B. 游泳池的水用什么消毒

泳池所用的化学药品类别及名称

1、消毒药——主要采用氯来消毒,目前国内使用的消毒药主要有:漂白粉、次氯酸钠、液氯、含氯消毒剂(TCCA)、三氯异氰尿酸、溴氯等几种。

2、沉淀混凝药 ——主要分碱性混凝剂、酸性混凝剂。目前国内使用的混凝剂有:氯化铝、明矾、硫酸铝等几种。

3、PH值调节药物——主要分含碱性高的药物、含碱性度中性药 。主要有几种:石灰石(碱性)、盐酸(酸性)、梳打(PH中性)。

C. 自来水常用什么消毒剂

自来水常用液氯消毒剂。

液氯消毒作为自来水厂的常用消毒技术,掌握其优缺点对其合版理应用非权常关键,总体来说,液氯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1、液氯消毒由于余氯的存在所以持续的时间长,具有持续消毒的优点;

2、液氯的成本较低,不用投入较高的成本;

3、液氯消毒技术应用时的操作相对简单,没有复杂的流程,投药的准确率较高;

4、液氯消毒不需要使用大型的设备,比较方便。

(3)水处理中常用消毒剂扩展阅读:

液氯消毒缺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1、如果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则会与其产生有机氯化合物;

2、氯气的毒性较强,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如果水中含有微酚,则会产生氯酚的味道;

4、对隐孢菌素的灭活能力弱;

5、需要相关化学品的运输和仓储。

D. 生活饮用水常用的消毒剂有哪些

生活饮用水常用的消毒剂如下:

1、漂白粉

漂白粉是氢氧化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漂白粉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或颗粒,有显著的氯臭味,很不稳定,吸湿性强,易受光、热、水和乙醇等作用而分解。

漂白粉溶解于水,其水溶液可以使石蕊试纸变蓝,随后逐渐褪色而变白。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游离出次氯酸,遇稀盐酸则产生大量的氯气。

2、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其杀微生物有效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次氯酸分子量小,易扩散到细菌表面并穿透细胞膜进入菌体内,使菌体蛋白氧化导致细菌死亡。

含氯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和抗力最强的细菌芽胞。

3、二氧化氯消毒剂

二氧化氯消毒剂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消毒灭菌剂,它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分枝杆菌和病毒等,并且这些细菌不会产生抗药性。

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穿透能力,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巯基的酶,还可以快速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来破坏微生物。

4、过氧乙酸消毒剂

过氧乙酸消毒剂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杀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白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和真菌。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厂、食品冻库、肉联厂、屠宰场、畜禽圈舍、病房、一般物体表面、工具、衣物、茹房、棚架等消毒。

系广谱、高效、环保型消毒剂。对病毒、细菌、真菌和芽孢均能迅速杀灭。过氧乙酸有腐蚀性,必须稀释后使用。

5、有机氯杀菌剂

目前最常用于各种物品消毒的是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 二氯异氰尿酸钠为白色粉末,有氯臭气,有效氯含量为60%—64%,性质稳定,易溶于水,溶液呈弱酸性。

但据研究报道有机氯毒性危害程度比无机氯大,且可能有致癌作用,因此,采用有机含氯消毒剂作长期饮用水消毒是不适宜的。

E. 饮用水消毒用什么消毒剂

国内、外常用的饮用水消毒剂仍以卤素为主,尤其是氯消毒剂。

1、含氯制剂:含氯饮水消毒剂种类较多,如漂白粉、次氯酸钙、氯胺、二氯异氰尿酸钠等。由于水源水质不同,加氯量应根据需氯量试验来确定,经过混凝、沉淀、过滤的水或清洁的地下水,加氯量0.5~1.5毫克/升。

水质较差则加1.0~2.5毫克/升(或1~4毫克/升)。加氯量是否适当,可请求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予以帮助。

2、二氧化氯:二氧化氯被称为第四代消毒剂,是WHO推荐的处理饮用水最安全的化学药剂,是消毒剂的更新换代产品。在消毒、去味、除铁等许多方面都比氯效果好,而且不产生三氯甲烷类致癌物质。它消毒水时,受水温的影响很小,对劣质水的杀菌效果比氯更好。

3、臭氧消毒: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其杀菌速度比氯快600~3000倍。主要用于对饮水的消毒、空气消毒和食品的保鲜等。臭氧消毒方法,通常多以干燥空气或氧气通过臭氧发生器中的高压电场制备臭氧。消毒时,将溶有臭氧的吸收液与水充分混合即可。

一般加臭氧量0.5~1.5毫克/升作用5分钟,水中保持剩余臭氧浓度应在0.1~0.5毫克/升,对于污染严重的水,加臭氧量应在3~6毫克/升。近年来有人研制了电解水的臭氧发生器,结构简单,体积小且重量轻,无噪声,产物中无有害的氯化物,可直接用于饮用水消毒。



产品功能

功能:清除净水器内壁的藻类;清除附着在亲水膜上的污垢、有害细菌。

优点:食品级原料,无毒、对人体无任何危害;对亲水膜无腐蚀,不堵塞亲水膜;除菌保鲜,清洗后能抑制有害细菌在净水器和亲水膜上附着繁殖。

水的物理消毒可用加热、过滤、紫外线、辐射消毒等方法。煮沸最常用,简便易行,效果可靠,适于少量水处理。过滤的方法简单有效,但只是除菌而不是杀菌,常用的有砂滤、石棉滤板、纤维酯滤膜等。紫外线240~280纳米波段杀菌力最强,适于小量水处理。常用直流式与套管式紫外线消毒器。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饮用水消毒技术

F. 生活饮用水常用消毒剂有哪些


饮用水消毒剂以氯消毒剂为主,含氯饮水消毒剂种类较多,包括有漂白粉、次氯酸钙、氯胺、二氯异氰尿酸钠等。因为水质的不同,用量用法也有所不同。
自来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有哪些?
1、氯单质及游离氯制剂(游离氯)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氯单质及游离氯制剂与水接触时间≥30min,出厂水中限值4mg/L,出厂水中余量≥0.3 mg/L,管网末梢水中余量≥0.05 mg/L。
余量即余氯,是指用氯消毒时,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剩余氯量。实验证明,加氯接触30min,余氯在0.3 mg/L以上,足以杀死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布氏杆菌等肠道致病菌。当出厂水中余氯大于4mg/L时,大多数人能尝出或闻出饮用水中的氯单质味,所以限值为4mg/L。
2、一氯胺(总氯)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一氯胺与水接触时间≥120min,出厂水中限值3mg/L,出厂水中余量≥0.5 mg/L,管网末梢水中余量源掘≥0.05 mg/L。
采用氯胺消毒时,将氨加入氯化的饮用水就会形成一氯胺、二氯胺和三氯胺。氯胺中最主要的是一氯胺,一氯胺的消毒效果不如氯,但可保持较长时间的余氯。氯胺的最高允许浓度是根据对大鼠的实验结果推导出一氯胺的限值味3mg/L。
3、臭氧(O?)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臭氧与水接触时间≥12min,出厂水中限值0.3mg/L,管网末梢水中余量≥0.02 mg/L,如补加氯,总氯≥0.05 mg/L。
臭氧为强氧化剂,其氧化能力大于氯和二氧化氯。当臭氧单独作为饮用水消毒时,一般投加量不大于1mg/L,接触时间12min以上时,剩余臭氧在0.3mg/L时刻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但臭氧易分解,即使水中臭氧浓度在3mg/L时,其半衰期仅为5-30min,在较长的输配水系统中几乎没有可能余量,所以出厂时需另加氯或者二氧化氯。
4、二氧化氯(ClO?)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二氧化氯与水接触时间≥30min,出厂水中限值0.8mg/L,出厂水中世裂尘余量≥0.1 mg/L,管网末梢水中余量≥0.02 mg/L。
二氧化氯在水中嗅阈或味阈值为0.4mg/L,《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二氧化搜禅氯的消毒要求是根据消毒效果,以及饮用水中二氧化氯很快恢复为亚氯酸盐,根据亚氯酸盐的毒性要求而定制的。
白色的水垢安全吗?
水的硬度主要是指水中碳酸钙和碳酸镁的含量,它们不仅无害,还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对于水的硬度,国际限值是450mg/L。试验研究表明,当水的硬度>100mg/L,煮沸后就会出现水垢或白色的漂浮物。有白色水垢的水,其中富含钙、镁等矿物质,是非常优质的水,可以放心喝。


G. 生活饮用水常用的消毒剂有哪些

一般饮用水用含氯消毒剂和二氧化氯消毒。
(一)消毒剂含氯(溴) 消毒剂是使用最广的消毒剂,常用品种有漂白粉、次氯酸钙(漂粉精) 、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 、三氯异氰尿酸、氯化磷酸三钠、二氯海因、二溴海因、溴氯海因等,有粉剂、片剂、液体等多种剂型。含氯(溴) 消毒剂属于高效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结核杆菌(分枝杆菌) 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高浓度时能杀灭细菌芽孢,适用于饮用水、餐饮具、果蔬、环境与物体表面等以及污水污物与排泄物分泌物的消毒。
(二) 过氧乙酸过氧乙酸为酸性透明液体,属于高效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结核杆菌(分枝杆菌) 和细菌芽孢,温度在0℃以下时,仍可保持活性,适用于餐饮具、果蔬、环境、物体表面等的消毒。
(三) 二氧化氯二氧化氯有粉剂、片剂、液体等多种剂型,属于高效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结核杆菌(分枝杆菌) 和细菌芽孢,适用于食品加工工具、餐饮具、饮用水、污水、物体表面等消毒。
(四) 碘伏碘伏是碘以表面活性剂为载体的不定型结合物,属于中效消毒剂,可杀灭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结核杆菌(分枝杆菌) ,适用于手、皮肤、粘膜消毒,也可用于物体表面消毒。

H. 自来水消毒用什么药

自来水处理中常用的消毒剂主要有二氧化氯消毒剂、氯制剂(液氯、二氯氰尿酸、三氯氰尿酸)、季铵盐、过氧乙酸。各消毒剂特点对比:
二氧化氯消毒剂:利用二氧化氯的强氧化性,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目前被国家认定为A1级绿色消毒剂。
氯制剂:利用二氧化氯的强氧化性消毒。氯还能与水中的有机烃类反应生成氯代烃,该类物质已被证明具有致癌性,而且排放的废水中游离余氯对水生生物有毒害作用。
季铵盐:产品卤化和烂物,有致癌作用,不建议使用。过氧乙酸:属强氧旅棚缓化剂,极不稳定。在-20℃也会爆炸,浓度大于45%就有爆炸性,遇高热、还原剂或有金属离子存在就会引起爆炸。
自来水用氯气消毒的弊端
氯气易溶于水,与水结合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在整个消毒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次氯酸。次氯酸本身呈中性,容易接近细菌体而显示出良好的灭菌效果,次氯酸根离子也具有一定的消毒作用,但它带负电荷而难于接近细菌体(细菌体带负电荷),因而较之次氯酸,其灭菌效果要差得多,所以氯气消毒效果要比采用漂白粉消毒更佳。目前世界上安全的自来水消毒方法是臭氧消毒,不过这种方法的处理费用太昂贵,而且经过臭氧拆模处理过的水,它的保留时间是有限的,至于能保留多长时间,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所以目前只有少数的发达国家才使用这种处理方法。

I. 自来水消毒用什么消毒剂

自来水消毒用的消毒剂类型有很多种,比如二氧化氯、漂白粉、次氯酸钠等,后两个属于较为传统的水处理剂了,在自来水消毒方面存在一些弊端,逐渐被二氧化氯所替代。二氧化氯消毒剂在自来水消毒领域已经被广泛使用,它有着消毒效率高,效果好,没有副产物,没有二次残留的优点。二氧化氯消毒剂饮用水消毒专用有两种剂型,粉剂和片剂,粉剂分为含量为10%和含量48%A、B剂两种,片剂全称叫做二氧化氯消毒泡腾片。两种剂型的消毒剂都可用于饮用水消毒,具体使用方法可以参考下表

二氧化氯消毒剂粉剂使用配比和投加方法

J. 现在水消毒用什么急需

现在水消毒用的较多的是二氧化氯消毒粉,是一种以二氧化氯为主要成分的消毒粉剂。
自来水厂所用的水源,一般为地面水或地下水。任何地面水或多或少都受到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就是已经通过混凝沉淀、过滤等净化处理,但也不能把有害的细菌、病原菌及其它微生物完全去除。水源是地下水时,水质虽然较好,但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浅层地下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特别是生活污水的影响和污染,这些有害的细菌,成为人体有害的传播介质。同时,自来水在输送和贮存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细菌污染,为了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防止水致疾病的的传播,使供水水质达到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必须采用消毒来保证水质,通过消毒处理后的自来水可以控制消除水中的病原菌、病毒和其他致病性病菌传播的问题,《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要求消毒液与水的接触时间不少于30分钟后,出厂水及给水管道的管网末梢水维持一定的消毒剂余量就可以保证饮用水的安全。
自来水消毒常用的几种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
(1)漂白粉消毒:
漂白粉可以直接干粉抛洒或用水溶解后投加,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但效果最差,现在基本不用。
(2)液氯消毒:
用氯气钢瓶配套加氯机进行投加,液氯在水中能迅速产生次氯酸根离子。液氯中有效氯含量比次氯酸钠溶液高3.5倍,消毒能力强且价格便宜。但是这种方法对有些病毒、芽孢无效,残毒且产生臭味,使用安全性差,设备因腐蚀易发生泄漏事故。杀菌效果较差,且氯与水中有机物会生成有毒的致癌氯代有机物,现仍有大型水厂在使用。
(3)次氯酸钠消毒:
次氯酸钠发生器是电解食盐水产生次氯酸钠进行投加消毒,因设备寿命短,运行费用较
高,使用效果较差。
(4)臭氧消毒:
通过臭氧发生器产生,杀菌效果好,但设备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维护困难,没有持续杀菌能力,一般在出厂水中需补加其它含氯消毒剂,以保证管网末梢能测到余氯,使消毒剂在管网中具有持续杀菌能力。目前只有极少数水厂在用。用臭氧消毒制水成本大约为 0.05 元/吨水。
(5)紫外线消毒:
设备昂贵,运行费用很高,消毒效果一般,使用次方法消毒的水厂很少。
(6)二氧化氯消毒:
分现场制备和成品制定两种方式。
1.化学法发生器使用两种化学原料现场发生产生二氧化氯,因设备工艺不同产生的二氧化氯的量不一样,影响杀菌效果。
2.成品制定:工厂生产成品二氧化氯消毒剂,通过投加装置加入自来水中。二氧化氯消毒剂在自来水消毒中的优势逐渐体现出来。

阅读全文

与水处理中常用消毒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染废水中cod排放量是多少 浏览:245
冷干机的滤芯如何拆下来 浏览:552
海尔净水器出水管接口怎么拆 浏览:13
河北水垢漏斗 浏览:689
白云区农村ppp污水项目 浏览:498
安吉尔水壶滤芯怎么拆 浏览:318
电厂化学废水调整及注意事项 浏览:892
什么叫纳米微晶技术净化器 浏览:43
百佳境界净水器如何 浏览:695
甲醇蒸馏塔再沸器的原理 浏览:268
ro膜氯化 浏览:984
洁厕灵能除垢 浏览:459
油烟机净化器的价格多少钱一台 浏览:334
净化器电源怎么测量 浏览:332
wq污水提升泵 浏览:415
污水处理50户需多少立方池 浏览:656
树脂是不是ab胶 浏览:694
减压蒸馏怎么拆 浏览:544
饮水机为什么加热一会就保温 浏览:287
电解法处理污水基于什么原理 浏览: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