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城市污水怎么处理最终排到哪
一般来讲,城市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径流。生活污水占绝大部分,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洗澡、洗衣服、厨房、部分雨水、商场、单位、洗车点等等 等等都会产生污水),通过排水管网输送至集中地污水处理设施(也就是XX污水处理厂,大部分地区都有的啦)。工业废水来自产生集中的生产部门,比如工厂、 实验室、工业园区等,一般是处理至合适水质后排至污水管网,与生活污水一起处理。雨水比较特殊:除特殊地区的雨水径流作为工业废水对待外,大部分分为两种情况:经济发达的,建设单独的雨水管网,即雨污分流模式,这样生活污水送去处理,雨水可处理可排放(在中国初雨肯定有污染,但生活污水还来不及处理呢,怎 么还顾得上雨水呢?);或者不单独建设雨水管网,二者共用管网,即雨污合流模式,这种模式下,旱季不会有问题,污水全部送去处理,但在雨季下,由于水量激增,可能超过管网的容纳能力,多余的水量就会溢流出处理体系,由于这里面混合了部分污水,就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从这大家也该看出来了,水处理明显受经济制约的)
那水处理后去哪了呢?一般三个去向:(1)向地表水体排放,这是最常见的啦。一般包括排放到海洋、湖泊、小河甚至沙漠等。不用担心污染,在制定排放标准时,就已经考虑到受纳水体的环境承载容量了。但要是偷排的话,那肯定要污染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了不同场合下水质的排放标准。(2)工农业利用,水质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利用了,如绿地灌溉、冲洗厕所、洗车、工艺用水、冷却用水、锅炉补充水等。(3)地下水回灌。部分地区由于对水资源采用过度,会导致地下水枯竭,所以需要回灌,保持一定的水量。注意哦:涉及到地下水一定要慎重,因为地下水的修复要比地表水的修复难得多得多得多得多。
B. 东阳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有哪些村镇
东阳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有虎鹿镇、马宅镇、佐村镇、东阳江镇、三单乡。2021年东阳市污水终端改造工程建设地点包括虎鹿镇、马宅镇、佐村镇、东阳江镇、三单乡5个乡镇16个污水处理终端。
C. 谁能告诉我南京都有哪些污水处理厂
现在有五大污水处理厂:仙林污水处理厂、城东污水处理厂、江心洲污水处理厂、城北污水处理厂、锁金村污水处理厂
规划同时将新建三座污水处理厂,分别是江宁污水处理厂、城南污水处理厂和铁北污水处理厂。
D. 农村水污染主要有哪些特点
1.1 单个处理量小
农村居民居住相对分散, 单户人口数较少, 生活污水人均排放量较小 (80~100kg/d) 、污水处理量也不是很大。一个200户、1000人左右的自然村, 即使全部收集出水量, 也就100t/d左右。
1.2 日变化系数大
农村以农村居民为主、工矿企业少, 村民的生活规律相近, 污水的排放在清晨、中午、傍晚三个时间段水量相对较大, 而夜间的排水量小, 甚至可能断流。污水排放具有水量变化幅度大、排水不连续的特点, 日变化系数为3.5~5.0。污水量季节变化也很明显, 夏季污水排放量远高于冬季。
1.3 可生化性较好
农村用水大部分是居民用水, 除粪尿、洗涤水、餐厨水外, 还有少许畜禽废水, 基本上没有化学成分污染物, 各种污染物的浓度较低, 污水可生化性也较强, 含营养物多。
1.4 收集难度大
农村村庄地形复杂, 坡度不一致, 户与户之间落差大, 加大了管网收集难度, 有的一个村管网收集需要跨桥、穿洞、泵引。大部分农村地区由于政府财力和家庭支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缺乏相应的管网建设, 而由政府出资建设的污水处理设施也常常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由于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作为运行及维护费用, 污水处理设施逐渐被停用。污水处理系统维护管理资金投入不足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是造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不能长期稳定、有效运行的重要因素。
E. 60年兴化的变化
60年,江苏城市版图五次大调整
你可知道,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江苏这片土地分归两署一市,直到1952年底,国家才恢复江苏省建制。你可知道,解放之初,松江、宝山、嘉定、南汇、奉贤等如今隶属于上海的区域,都是江苏的一部分,被称为松江专区。你可知道,直到1983年,江苏的地级市还只有7个,另外有7个地区。而就在那一年,地区的概念在江苏退出了历史舞台。今天,13个地级市、106个县(市、区),1029个乡镇,300个街道办事处,共同构成了江苏大地。江苏城市版图的变化轨迹,是祖国60年发展进步的缩影。
第一次重大调整
时间:1952、1953年 调整内容:恢复江苏省建制
“从解放以后,江苏大的区划调整有五次,而市、县、乡、镇等行政区划的调整,则是一直在进行。”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处长贾敬业说,首次重大调整,当属恢复江苏省建制。
原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并没有江苏省的建制。“1949年,江苏全境解放之后,中央政府在这片土地上分设苏南、苏北行政公署,以及华东行政区直辖的南京市,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江苏省当时分别归属这3个省级行政区。到了1952年11月,中央批准,恢复江苏省建制,撤销苏北、苏南两个行署,并将山东、安徽省原为江苏旧辖的地区,划回江苏省属,比如原属山东的徐州市、丰县、沛县,原属安徽的江浦,就是那时候重回江苏的。”
1953年,两署一市合并,那一年,江苏省的管辖范围包括徐州、淮阴、盐城、南通、苏州、镇江、扬州、松江8个专区,以及南京、无锡、苏州、常州、徐州、南通这6个地级市。有意思的是,6个地级市下辖的区,起名都很不讲究,要么按数字排列第一区、第二区;要么按方位叫东区、南区。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八大专区之一的松江,下辖松江、宝山、嘉定、青浦、南汇、奉贤、金山等9个县——在之后的1958年,这片土地以及南通专区的崇明县先后就陆续划归上海,一部分江苏人也因此变成了上海“阿拉”。1970年,专区更名为地区。
第二次重大调整
时间:1983年 调整内容:地市合并,分设11市
地区(专区)、地级市并存的格局一直存在了30多年。直到1983年,作为省政府的派出机构,“地区”才在江苏完成历史使命,那一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取消了地区建制,并形成了11个省辖市的格局。
“对于‘地委书记’这个职务,很多年轻人可能没听说过,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这是个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职位,级别相当于市委书记。地区和地级市都由省政府直接领导,有的地方既有地区,又有地级市,比如苏州地区和苏州市并存,苏州地区就只负责管理苏州市之外的县和县级市。”贾敬业说,随着人们对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出于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推进行政机构改革等考虑,“一向走在全国前列的江苏,在1983年又迎来重大调整——撤销地区。”
据介绍,在这一年,江苏省全面实行地市合并,撤销了徐州、淮阴、盐城、南通、镇江、扬州、苏州地区,将盐城地区所在地的盐城县设为地级盐城市,同时把清江、扬州、镇江三个县级市提升为地级市——淮阴市、扬州市、镇江市,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分设11个地级市(与现在比尚缺宿迁和泰州两市)。目前,市管县体制已成为各地普遍的管理区划模式。
第三次重大调整
时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调整内容:撤县设市
昆山、张家港、江阴等26个县级市,如今已成为江苏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成为小康路上的排头兵,而它们的设立也经历了一个过程。除了常熟早在1949年即已作为一个县级市而存在外,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江苏共撤销仪征、沙洲等县,设立30多个县级市。直到1997年,国家暂停撤县设市。如张家港市,1986年设立;江阴市,1987年设立;宜兴市和昆山市分别于1988年和1989年设立等等。
县和市的区别在哪里?贾敬业表示,原则上来说,主要体现其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同时,也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当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大量的农村人口要向城市转移,那么就具备了设市的基础。虽然有些专家对撤县设市有不同看法,但不可否认,这一调整对加速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不少县设市后,发展更添活力,城市规划建设的起点也更高了。”
第四次重大调整
时间:1996年 调整内容:增设泰州、宿迁两个地级市
经国务院批准,1996年江苏增设泰州和宿迁两个省辖地级市,至此,13个省辖市的格局正式形成。
谈到这两市行政区划的调整,贾敬业回忆说,“当时最主要是考虑到苏中苏北发展的需要。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当时淮阴和扬州两市管辖的地域较大,有人形容淮阴是‘小马拉大车’,虽然不够准确,但也道出了当时淮阴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迟缓的一个方面。”
因此,省委省政府决定调整淮阴和扬州两地的行政区划,实行淮宿、扬泰分治。贾敬业介绍说,在那一年,县级宿迁市被撤销,设立了地级宿迁市,并将淮阴市管辖的沭阳、泗洪、泗阳三县划归宿迁市管辖,实行淮、宿分治。同时泰州、泰兴、泰县这“三泰”地区从扬州市分离开来,设泰州市。
“泰州的工业基础较好,解放之初就是苏北行署的驻地,而将其设为地级市,更有利于促进其经济的发展。”据了解,当时为了更好地论证调整的影响,省民政厅还专门请华东师范大学的专家做了苏南和“三泰”地区行政区划问题的研究课题。
第五次重大调整
时间:2001年前后 调整内容:撤县(市)设区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00年以来,全省各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省内各中心城市规模日益扩大,集聚和辐射功能不断增强。但中心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市县同城”问题制约。为了扩大中心城市发展空间,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省委省政府决定在部分地区开展撤县(市)设区工作。
当时全省共调整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连云港、盐城、宿迁10个省辖市的行政区划,先后撤并了14个县(市、区),南京的江宁区、六合区,就是在那时由一个县变成了主城的一部分。撤县设区后,城市空间变大了,生产力配置和城市功能布局趋向合理,也增强了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2009年,南通的通州市也改设为通州区。
另外,记者了解到,在乡镇调整方面,江苏省也有很大的动作。1998年,江苏省还有1974个乡镇,但到了2008年底,只剩下1029个。“乡镇撤并降低了行政成本,同时推动了城镇化进程。”贾敬业说。
撤县设市名单
■1983年
常熟县→常熟市
■1986年
仪征县→仪征市
沙洲县→张家港市
■1987年
江阴县→江阴市
宿迁县→宿迁市
丹阳县→丹阳市
东台县→东台市
兴化县→兴化市
淮安县→淮安市
■1988年
宜兴县→宜兴市
■1989年
昆山县→昆山市
启东县→启东市
■1990年
新沂县→新沂市
溧阳县→溧阳市
■1991年
如皋县→如皋市
高邮县→高邮市
■1992年
吴江县→吴江市
邳 县→邳州市
泰兴县→泰兴市
■1993年
太仓县→太仓市
南通县→通州市
靖江县→靖江市
金坛县→金坛市
■1994年
江都县→江都市
海门县→海门市
扬中县→扬中市
泰 县→姜堰市
■1995年
句容县→句容市
吴 县→吴县市
武进县→武进市
无锡县→锡山市
■1996年
大丰县→大丰市
===========================================
1953年江苏行政区划
(6市8专区)
●南京市11区、1镇
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第五区、第六区、第七区、第八区、第九区、第十区、第十一区、大厂镇
●无锡市8区
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第五区、第六区、第七区、第八区
●苏州市6区(含郊区)
东区、南区、西区、北区、中区、郊区
●扬州专区(驻扬州市)2市10县
扬州市、泰州市、宝应县、兴化县、高邮县、江都县、泰县、六合县、仪征县、泰兴县、靖江县、江浦县
●南通专区(驻南通市)7县
海安县、如东县、如皋县、南通县、海门县、启东县、崇明县
●南通市6区
城东区、城西区、钟秀区、唐闸区、狼山区、芦泾区
●常州市6区
东区、南区、西区、北区、郊区、戚墅堰区
●徐州市5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贾汪矿区
●徐州专区(驻徐州市)10县1市
新海连市、赣榆县、丰县、沛县、邳县、砀山县、东海县、萧县、新沂县、铜山县、睢宁县
●淮阴专区(驻清江市)1市6县
清江市、灌云县、沭阳县、宿迁县、涟水县、泗阳县、淮阴县
●盐城专区(驻盐城县)8县
盐城县、滨海县、射阳县、阜宁县、淮安县、建湖县、大丰县、东台县
●镇江专区(驻镇江市)1市10县
镇江市、扬中县、丹徒县、江宁县、句容县、丹阳县、武进县、金坛县、溧水县、溧阳县、高淳县
●苏州专区(驻苏州市)1市9县
常熟市、常熟县、江阴县、昆山县、吴县、震泽县、吴江县、无锡县、宜兴县、太仓县
●松江专区(驻松江县)9县
松江县、宝山县、嘉定县、川沙县、青浦县、上海县、南汇县、奉贤县、金山县
==================================================
江苏城市化数字60年
六十年,城市变化有多大?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近日统计公布了一组数据,生动地展现了60年来江苏城市配套、生活条件、人居环境的巨变。
■城市化:
从建国初期的12.4%提高到2008年的54.3%,江苏城市化率年均提高0.70个百分点,是全国城市化水平提升最快的省份之一。
1949年江苏城镇人口共437万,到1978年也只有570万。而到了2008年,全省城镇人口已达3775万,是解放初期的8倍多。■城市供水:
建国初期,全省城市日供水能力仅为7.35万立方米,自来水普及率不足10%。到2008年全省城市日供水能力已达到2356.86万立方米,是建国初的230多倍,城市自来水普及率已经达到99.88%。
■城市燃气:
建国初,城镇居民家家户户的燃料主要依靠柴火、木炭和煤炭。1966年8月,南京市在全省率先开始发展液化气用户。1971年1月,南京又率先发展管道煤气,并逐步进入全省。至此,燃气以方便、快捷、污染小的巨大优势,逐步进入居民的日常生活。1992年,全省城市人工煤气的日生产能力49万立方米、用气人口126万人。2008年,全省人工煤气日生产能力达到4293万立方米,煤气、液化气和天然气的用气人口达到2728.8万人,城市燃气普及率98.23%,县城燃气普及率94.03%。
■城镇污水处理:
解放初,全省仅在南京市的颐和路公馆区有一座日处理10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到2008年底,全省实现了县以上城市全部建有污水处理厂的目标,共建成投运城镇污水处理厂321座,城市污水处理率为84.13%,污水集中处理率61.33%。
■城市道路:
1949年,全省城市道路长度747.48公里、道路面积462.5万平方米。到2008年全省城市道路长度28760.7公里,道路面积47330万平方米,分别增长了37倍和100倍。
■城市路灯:
解放初期,我省城市只有少量主要干道才有路灯,1951年全省共有路灯4608盏,1979年全省路灯增加到42407盏,到2008年全省共有路灯1858860000盏。
■城市公交:
1949年,全省只有南京有20辆公交车在运营。1965年,全省城市公交车共计488辆,运营线路1003.1公里。2008年,城市公交车已达25369辆,运营线路14657公里。
■城市出租车:
1949年到1978年间,江苏出租车行业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改革开放以后起步发展,到1992年全省已有出租汽车8133辆。近几年来,全省出租车数量基本稳定在45000辆左右。
■城市公园:
解放初期,城市公园稀少。到1978年,全省也仅有城市公园59个,园林绿地面积7303公顷,而到2008年底,全省公园数达到715个,县以上城市园林绿地面积131405公顷,分别增长了12倍、18倍。
F. 南京现有的污水处理厂共有多少家
江心洲污水处理厂、城北污水处理厂、锁金村污水处理厂、城东污水处理厂、铁北污水处理厂
南京城北城市污水处理厂是我国首家对臭气实施处理及排放的污水处理厂,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有顶盖污水处理厂。该厂坐落在南京长江大桥的引桥旁位于南京市下关方家营,占地约14公顷,采用一体化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关键设备从国外引进。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38平方公里,规划服务人口76万人,设计规模为日处理污水30万立方米。据介绍,国家计委于2000年9月批复建设时,就考虑到污水处理厂临近长江大桥,附近工厂、学校和居民区密集,因此决定对构筑物产生的臭味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将其加盖收集后再通过除臭车间进行化学吸收处理,主要接纳市内金川河水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服务范围为38平方公里,日污水处理量30万吨,总投资约为10.3亿元。
南京城北污水处理厂由南京公用水务公司投资建设,该公司是全国第一家按市场化模式成立的水务公司,承担了包括金川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南京市城北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城东污水处理厂工程等在内的多个水务项目。按照规划,这些项目全部完工后,南京市的污水日处理能力将达到129万吨,城市污水处理率将达到85%,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南京公用水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禹厚勤如是说。
G. 谁知道南京整改的那些173家企业名单啊网上找不到,是不是给和谐了
一、污染整治企业
序号 企业名称 整改内容 区域
1 南钢钢材现货贸易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噪声污染扰民 市直
2 南京锦湖轮胎有限公司 化工气味污染扰民 市直
3 中石化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硫酸生产装置污染扰民 市直
4 南京帝斯曼东方化工有限公司 未完成“十一五”脱硫工程建设任务 市直
5 南京市路桥工程总公司 沥青拌和站粉尘污染扰民 玄武
6 南京华雨涂料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污水超标排放 秦淮
7 南京寨赛炭素制品有限公司 没有办理环评手续,无废气处理设施,废气污染扰民 栖霞
8 南京光明碳素有限公司 没有办理环评手续,无废气处理设施,废气污染扰民 栖霞
9 南京便民碳素有限公司 没有办理环评手续,无废气处理设施,废气污染扰民 栖霞
10 南京爱新碳素制品有限公司 没有办理环评手续,无废气处理设施,废气污染扰民 栖霞
11 南京惠联碳素制品有限公司 没有办理环评手续,无废气处理设施,废气污染扰民 栖霞
12 南京赛达碳素有限公司 没有办理环评手续,无废气处理设施,废气污染扰民 栖霞
13 南京摄山碳素有限公司等 没有办理环评手续,无废气处理设施,废气污染扰民 栖霞
14 南京明磊橡塑制品厂废气污染扰民 废气污染扰民 栖霞
15 百育(南京)化工有限公司 长期废水偷排、超标排放 栖霞
16 南京永磁化工厂 未批先建,无任何环保手续 栖霞
17 南京森海生物油脂厂 未经许可擅自变更深海鱼油项目建设地点,污染严重。 栖霞
18 南京东珠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生产过程中噪声、粉尘污染扰民 浦口
19 南京浦口永丰屠宰厂 生产过程中废水污染扰民 浦口
20 南京市浦口区蓝天配件厂 存在环境安全隐患、污染严重 浦口
21 南京汤农紧固件有限公司 存在环境安全隐患、污染严重 浦口
22 南京市浦口区浦石工贸有限公司 存在环境安全隐患、污染严重 浦口
23 江浦县石桥石合喷塑厂 存在环境安全隐患、污染严重 浦口
24 南京麒麟电镀有限责任公司 排污许可证无核定量;设施运行不正常; 江宁
25 南京财礼电镀有限公司 排污许可证无核定量;设施运行不正常等 江宁
26 南京秣陵陵关电镀厂 排污许可证无核定量;设施运行不正常;电镀污泥去向不明 江宁
27 南京恒通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未办理环保审批手续,无废水、废气污染治理措施,产生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江宁
28 南京市江宁区林氏废旧轮胎加工经营部 无废气、废水处理设施,未能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 江宁
29 南京龙溪化工有限公司 废气污染扰民、环境安全隐患 六合
30 南京华扬香精香料实业有限公司 废气污染扰民 六合
31 南京宝兴羽绒有限公司 废水排放造成新河污染 溧水
32 南京京润密胺有限公司 废水排放造成新河污染 溧水
33 南京宏信棉业纺织有限公司 废水排放造成新河污染 溧水
34 南京泰安锻造有限公司 废水排放造成新河污染 溧水
35 南京联龙纸业有限公司 废水排放造成新河污染 溧水
36 经传宝废旧轮胎加工厂 土法炼油产生的二次污染严重,对环境构成较大威胁 溧水
37 溧水县润鑫再生橡胶制品厂 土法炼油产生的二次污染严重,对环境构成较大威胁 溧水
38 王方明橡胶厂 土法炼油产生的二次污染严重,对环境构成较大威胁 溧水
39 溧水县景山橡胶再生利用加工厂 土法炼油产生的二次污染严重,对环境构成较大威胁 溧水
40 溧水县天龙橡胶制品厂 土法炼油产生的二次污染严重,对环境构成较大威胁 溧水
41 溧水县康云塑料加工厂 项目未经环保审批擅自投入生产,污染十分严重 溧水
42 薛国志塑料造粒厂 项目未经环保审批擅自投入生产,污染十分严重 溧水
43 田伯根塑料造粒厂 项目未经环保审批擅自投入生产,污染十分严重 溧水
44 溧水县姚家水库塑料加工厂 项目未经环保审批擅自投入生产,污染十分严重 溧水
45 杨荣宽塑料加工厂 项目未经环保审批擅自投入生产,污染十分严重 溧水
46 溧水县和凤镇陡门圩废旧塑料加工厂 项目未经环保审批擅自投入生产,污染十分严重 溧水
47 裴建光废塑造粒厂 项目未经环保审批擅自投入生产,污染十分严重 溧水
48 溧水县晶桥镇枫香岭塑料造粒厂 项目未经环保审批擅自投入生产,污染十分严重 溧水
49 李荣富废旧塑料颗粒加工厂 项目未经环保审批擅自投入生产,污染十分严重 溧水
50 南京金伟皮革化学品有限公司 违法生产 溧水
51 南京友谊涂料有限公司 违法生产 溧水
52 南京九龙化工有限公司 污水设施建设、废气治理、危险废物管理不到位 溧水
53 江苏海正药业化工有限公司 污水设施建设、废气治理、危险废物管理不到位 溧水
54 南京晶美化学有限公司 污水设施建设、废气治理、危险废物管理不到位 溧水
55 南京华晶化工有限公司 污水设施建设、废气治理、危险废物管理不到位 溧水
56 观山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污水设施建设、废气治理、危险废物管理不到位 溧水
57 南京观云化工有限公司 污水设施建设、废气治理、危险废物管理不到位 溧水
58 南京晶桥香料有限公司 污水设施建设、废气治理、危险废物管理不到位 溧水
59 南京泛亚电器有限公司 卫生防护距离未达到环评批复要求 溧水
60 南京友帮电源有限公司 卫生防护距离未达到环评批复要求 溧水
61 溧水县洪发热镀厂 酸洗过程中酸性挥发性无组织排放等 溧水
62 南京八幸药业科技有限公司 HW-707-1项目未办理环评审批手续,擅自生产 溧水
63 溧水县金龙泰实业有限公司 无环保审批手续,部分废水未经处理直排 溧水
64 溧水县立盛电镀有限公司 无环保审批手续,生产期间污染严重 溧水
65 溧水县石湫新华电镀厂 污染处理设施长期停运,污染严重 溧水
66 溧水县晶桥镇新财五金加工厂 无环保审批手续,污染扰民 溧水
67 溧水县仙坛冶炼厂 无环保审批手续,污染扰民 溧水
68 溧水县兴达包装厂 酸洗废水未收集处理直接向外排放。未办理环评及审批手续 溧水
69 溧水县胜越电动车配件厂 无环保审批手续,酸洗废水未经处理直接向外排放,无任何处理设施 溧水
70 溧水县白马五金电镀厂 环保手续不完善,雨污分流不彻底,无事故应急池,危险废物处置不规范 溧水
71 南京市溧水天龙化工有限公司 炼油工段废气处理设施不完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扰民十分严重 溧水
72 溧水县金鹏茧丝业有限公司 雨污不分,无废水处理设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直排洪兰河 溧水
73 南京红熠化工厂 无环保审批手续擅自投入生产,废水、废气未经处理直排 溧水
74 溧水县南京溧滨蓄电池厂 危废处置不规范,厂区存有强酸废液和铅泥铅渣,部分设备未拆除 溧水
75 南京秦淮纸业有限公司 偷排生产废水,造成新河污染 溧水
76 南京长固磷肥厂 无环保审批手续,存在环境污染隐患 高淳
77 高淳县固城古峰编织袋厂 无环保审批手续,存在环境污染隐患 高淳
78 高淳县南京双能电池有限公司 铅酸蓄电池企业在省和市级督查中存在管理混乱、废水超标排放、雨污不分、危废处置不规范等环境问题 高淳
79 南京海立电池有限公司 铅酸蓄电池企业在省和市级督查中存在管理混乱、废水超标排放、雨污不分、危废处置不规范等环境问题 高淳
80 南京海久电池有限公司 铅酸蓄电池企业在省和市级督查中存在管理混乱、废水超标排放、雨污不分、危废处置不规范等环境问题 高淳
81 南京玉果科技有限公司 环境管理混乱,污染扰民严重 高淳
82 高淳县齐越铜业有限公司 冶炼过程中有气味扰民及影响农作物现象 高淳
二、化工专项整治企业
序号 企业名称 整改内容 区域
83 南京梅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梅山化工总厂) 综合环境问题突出 雨花台
84 南京曙光硅烷化工有限公司 综合环境问题突出 雨花台
85 南京有机化工有限公司 综合环境问题突出 雨花台
86 南京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化研阻燃公司) 综合环境问题突出 雨花台
87 南京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御水科技公司) 综合环境问题突出 雨花台
88 南京联华合成树脂有限公司 综合环境问题突出 雨花台
89 丰利兴(南京)化学有限公司 综合环境问题突出 雨花台
90 南京皮瑞克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 综合环境问题突出 雨花台
91 南京永丰化工厂 化工整治 栖霞
92 泰力涂料厂 化工整治 栖霞
93 南京美泽涂料厂 化工整治 栖霞
94 南京铭帅装饰材料厂 化工整治 栖霞
95 南京宏智涂料铺料厂 化工整治 栖霞
96 南京凯佳化工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栖霞
97 南京市燕子矶气体有限责任公司 化工整治 栖霞
98 南京泰荣特种油品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栖霞
99 南京云飞润滑油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栖霞
100 南京金水桥制气有限责任公司 化工整治 栖霞
101 南京腾恒工贸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栖霞
102 南京可也涂料厂 化工整治 栖霞
103 南京沈玉涂料厂 化工整治 栖霞
104 南京浩源化工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栖霞
105 南京华悦磷本能酸盐厂 化工整治 栖霞
106 南京美怀科技(奋进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栖霞
107 南京同顺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栖霞
108 南京盛鑫恒精细化工厂 化工整治 栖霞
109 远强南京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栖霞
110 南京金璐化工材料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栖霞
111 南京利邦化工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栖霞
112 南京凯盛聚安酯助剂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栖霞
113 南京市栖霞区马群合成油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栖霞
114 南京发斯特工作液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栖霞
115 江浦建设福利电子配件厂 排放不达标 浦口
116 浦口永兴镀锌厂 排放不达标 浦口
117 南京上大造漆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浦口
118 南京华威涂料厂 化工整治 浦口
119 南京市江宁区周岗精细化工厂 化工整治 江宁
120 江宁区汤山泉祥生涂料厂 化工整治 江宁
121 江宁区汤山化工厂 化工整治 江宁
122 南京同创创生建材实业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江宁
123 南京银理工工贸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江宁
124 南京佳源电器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江宁
125 南京市江宁区秣陵化工涂料溶剂厂 化工整治 江宁
126 南京东山溶剂厂 化工整治 江宁
127 南京市江宁区方山健康涂料厂 化工整治 江宁
128 南京台硝化工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六合
129 六合永亮金属装饰厂 化工整治 六合
130 南京华美金属加工厂 化工整治 六合
131 南京常丰农化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六合
132 南京鑫沛化工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六合
133 南京国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六合
134 福士科铸造材料(中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化工整治 六合
135 南京虹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六合
136 南京紫高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六合
137 南京顺宏达电光源材料厂 化工整治 六合
138 南京宝农化肥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六合
139 南京横梁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六合
140 南京合众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六合
141 南京翔马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六合
142 六合县磷肥厂 化工整治 六合
143 南京鹿灵电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化工整治 六合
144 南京六合联扬化工厂 化工整治 六合
145 南京德兴化工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六合
146 南京联铁机械材料总厂蓄电池酸厂 化工整治 六合
147 南京倍多丰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六合
148 南京亚东化工厂 化工整治 六合
149 南京南汇化工厂 化工整治 六合
150 南京化学工业(集团)公司长城磁性肥料厂 化工整治 六合
151 南京青山化工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六合
152 仁祥化肥有限责任公司 化工整治 六合
153 南京华森化工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六合
154 南京仁发化工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六合
155 南京宏发复合肥厂 化工整治 六合
156 南京泛亚化工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六合
157 南京盛东化工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六合
158 南京常顺化学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溧水
159 溧水县亿隆化工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溧水
160 溧水乔丰化工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溧水
161 南京月亮塑料增白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溧水
162 溧水县爱邦化工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溧水
163 溧水县飞凯化工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溧水
164 南京昌龙粉末涂料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溧水
165 南京屏湖粉末涂料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溧水
166 淳升漆业有限公司 化工整治 高淳
167 南京骄阳化工厂 化工整治 高淳
三、落后产能企业
序号 企业名称 整改内容 区域
168 南京海宏炉料有限公司 国家产业政策淘汰类 江宁
169 南京市丰华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国家产业政策淘汰类 江宁
170 南京市丰华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国家产业政策淘汰类 江宁
171 江宁造纸厂 国家产业政策淘汰类 江宁
172 金江水泥厂 机立窑2座和¢3米以下磨机3台 江宁
173 高淳浙新建材厂 国家产业政策淘汰类 高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