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住宅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给排水系统作为住宅设备的重要穗正组成部分,其系统设计是否合理,对今后住户的装修、日常使用与维护将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住宅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住宅条件的改善不单表现在面积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功能的转变。要实现这种功能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则取决于厨房、卫生间的给水排水设计。现中达咨询根据工程设计实践,结合国家规范要求,谈谈现代住宅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设计中的一些成功做法。
1水表的设置方式
现代住宅要求厨房、卫生间使用的水、电、气应做到三表计量出户。“三表出户”的目的是便于计量、减少打扰。为此,新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3.4.17条规定:住宅的分户水表宜相对集中读数,且宜设置于户外;对设在户内的水表宜采用远传水表或IC卡水表等智能水表。在实际工程中,水表有以下几种设置方式:
设置在室外的水表箱内
这种方式常用于多层单元式住宅中,分户水管沿室内管井或建筑外墙引入户内,相应水表集中在外墙的水表箱内,此种方式在南方一些地区应用很普遍。水表的位置根据供水方式可在底层也可在屋顶层。建议给水管道入户后加设一个控制阀门,以便于住宅户内的管道维修,户外水表箱应加锁,由小区管理人员统一管理。
设置在楼梯间处猜穗悔的水表间内
对高层及超高层住宅或建筑外立面有特殊要求的住宅,给水立管及水表间均设在楼梯间或走道外,由水表间至各户的给水横干管敷设在楼板下面,此种设置方式的缺点是管道的使用量增加较多,给施工和管理都增加了难度。
采用IC卡(或TM卡)智能型水表,水表设置在厨房或卫生间内
此种水表应用先进科技,居民可持卡至售水处购买任意数量的“水”,然后将卡插入水表中即可打开阀门供水。此卡具有记忆、累积、报警、断水等功能(TM卡智能更高些)。
采用智能抄表系统(即电子远传水表)
对于高标准住宅小区,开发商一般采用自动计量系统,对水、电、气三表实现全自动化收费管理。智能抄表系统是通过在水表上加装辅助装置,用导线将用水量信号传输至户外的信号收集器完成的。
2给水管的敷设及材质选用
给水管的敷设
目前,新建住宅中一厨两卫已很普遍,有的住宅甚至配有一厨三卫、一厨四卫,且厨房、卫生间、阳台各用水点位置均较分散。分户支管至用水点间管道如沿室内楼板下吊设,必然要求设室内吊顶,管外壁还应有防结露措施,给住户装修带来不便,毕竟不是所有住户都想设吊顶。《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3.5.18条规定,给水支管宜敷设在楼(地)面的找平层或沿墙敷设在管槽内,敷设在找平层或管槽内的给水支管外径不宜大于25mm。实际上,如果将接往两个或两个以上用水点给水支管串接在一起,其支管外径均会超过25mm。因此,为了满足规范的要求,给水支管入户后即接入分水器,分水器暗设于厨房或卫生间墙体内,通过分水器后接往各用水点支管管外径均可控制在25mm以下。但应注意:设于找平层内给水支管施工完毕后,应在其位置做上明显的标记,以免住户装修时破坏给水管道。
给水及热水管道材质的选用
由于镀锌钢管存在着与水中杂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红水”、“黑水”等问题,影响水质。目前,广泛采用新型建筑给水塑料管而淘汰镀锌钢管。铜管仍是高档住宅的首选,但价格高。一般在热水系统中采用带保温套的紫铜管、聚丁烯管(PB管)、铝塑复合管(PEX-AL-PEX)、PEX管、PPR管等。UPVC管和PE-AL-PE管适用于冷水供水系统。
3排水管道敷设及材质选用
《住宅设计规范》第6.16条规定:住宅的污水排水横管宜设于本层套内。,虽然规范有此规定,但在笔者所了解的大部分住宅设计中,由于存在各种问题,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尚不多见。于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上下层住户因排水管道漏水而导致的各种纠纷、影响邻里关系。作为工程设计人员,应在设计时努力解决这一问题。在此,笔者提出一些做法以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厨房排水管道设置
厨房洗涤池排水支管可直接在楼板上接入排水立管,建议厨房内不设地漏。现代生活中厨族让房地面一般已很少用水冲洗,少量的溅水用抹布就可完成地面的清洁,厨房地漏由于长时间无水补充,水封内存水蒸发后臭气反由地漏进入室内。同时,取消地漏还可避免地漏排水支管进入下层户内空间。
卫生间排水管道设置
为了不使卫生间污水横管进入下层户内空间,排水管道的敷设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卫生间地面楼板下沉,污水横管设于下沉室内。这种方式对排水管道的施工较为方便,但检修管道则十分不易。在实际工程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下层住户靠卫生间处楼板及侧墙发生渗漏现象。由于无法查找出漏水的原因,上层住户只能将整个卫生间地面凿开重新翻修,凿开后才发现下沉室内积满水,积水经侧墙渗入下层。分析产生积水的主要原因有:卫生间地面防水未处理好,地面水渗透入下沉室;部分给排水管道漏水进入下沉室。针对以上原因采取的措施有:严格做好卫生间地面的防水处理及下沉室四周的防水处理;卫生间内所有给排水管道应经严格试压住水试验后方可暗封管道,建议在下沉室侧面设置侧排地漏,以排除可能出现的积水。
采用侧排方式。卫生间采用后出水式座便器,侧排地漏,将浴盆或淋浴房垫高,各卫生器具排水横支管沿卫生间地面墙脚处引至外墙。器具存水弯、排水横管及立管均设于建筑外墙处。采用这种方法,可避免出现下沉式积水的状况,但应注意几点:首先,尽可能将洁具特别是座便器设于靠外墙处;其次应与建筑专业密切配合。由于排水横管及立管均设于外墙,不可避免影响到建筑外观,因而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给排水专业人员就应介入,将卫生间布置于建筑凹槽处,尽量降低对建筑立面的负面影响。
在北方严寒和寒冷地区的气候条件下,住宅厨房、卫生间的排水立管应分别设置。加侧排地漏,北方地区因安装困难可适当加大管井,排水管道不得穿越卧室,排水立管采用普通塑料排水管时,不应布置在靠近与卧室相邻的内墙;当必须靠近与卧室相邻的内墙时,应采用橡胶密封圈柔性接口机制的排水铸铁管、双臂芯层发泡塑料排水管、内螺旋消音塑料排水管等有消声措施的管材。
排水管道的材质选用
根据建设部的规定,目前新建多层住宅均使用UPVC塑料排水管,室内UPVC排水管的类型有普通UPVC实壁管、UPVC芯层发泡管(PSP管)、UPVC螺旋消音管三种。普通UPVC实壁管噪音较大,而同等壁厚的UPVC芯层发泡排水管比UPVC实壁管重量轻约20%-30%左右,同时它又具有隔热隔音的效果,特别适合于建筑排水,可显著地降低流水噪音,大有取代UPVC实壁排水管的趋势。UPVC螺旋消音管不仅可以降低噪音,而且与其它同管径排水管相比排水能力大大提高。不仅可作为高层建筑的排水管,而且还不用设专用通气立管。因此,要根据安全、经济、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选择排水管。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贰』 住宅小区给水系统管理实务探析
给水系统是城市居民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一项重要工作,可以满足生活用水需求。从目前情况来看,在很多方面存在缺陷,要进一闭指步完善才能提升水平。文章先介绍基本内容,再分析问题,最后提出具体策略,保证给水系统发挥出有效作用。
一、住宅小区给水系统现状
主要由自来水公司直接供水到户,采用一户一表、抄表到户的方式。小区内二次加压设施没有进行管理,会对供水质量产生影响,需要妥善处理才可以,避免出现更多问题。开发商配备一户一表,自来水公司根据不同用水方式配置总表,根据具体读数来抄表收费,是重要的依据。目前这种给水系统可以满足需求,但是在发展中逐渐暴露出弊端,例如运行效率低、抄表数值不准确、管理难度大等问题,直接关系到居民切身利益。为了有效改善这种情况,要树立起创新意识,不断优化给水系统模式,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从整体上去把控,在改造中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方案,保证满足居民的用水需要。
二、住宅小区给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抄表问题。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住宅小区规模不断扩大,居民数量也越来越多,给抄表增加了难度。这是自来水公司主要收入方式,如果存在较大偏差将会损失经济效益,不利于长远发展。由于常年没有检修,表可能会出现故障,影响到正常使用,例如已经使用了一定量的水,但是却没有显示出来。同时结果精确度和人员素质有关,如果对待抄表工作不认真,过程中出现失误,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二次设备管理费用无法及时收取,而且绿化用水量较大,这些都是摆在面前的问题。传统人工抄表方式不仅耗费大量时间,而且容易受到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在数据方面出现错误。因此要找到其中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实现抄表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精确性。
(二)偷水问题。用户存在不良用水习惯,很有可能出现蓄意偷水的情况,导致水表读数和单元表读数不一致,有着很大的偏差。管理起来难度比较大,即使发现问题也很难查明真相,对于自来水公司会带来经济损失。物业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发生,颁布了相关方案,但执行效果不好,实际效果没有得到改善。主要原因是偷水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基本发现不了,用户为了减少开支会偷水。如果不及时治理,这种情况会更加严重,直接影响到自来水公司效益,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发现偷水用户要进行处罚,不仅可以起到警示作用,还能够规范小区用户的用水行为,一定要按照规定去执行。水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要爱惜,减少不必要浪费,不断提高利用率。
(三)漏水问题。每个小区情况是不一样的,如果管线布置复杂李态梁,长期缺乏检修就会发生漏水问题。由于是埋设在地下的,所以很难发现,不仅会影响到住户正常用水,而且造成资源浪费。有的小区给水管道已经使用几十年,存在老化、损坏的现象,对于漏水处理方式过于简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依然保持原来状态。漏水问题解决起来难度比较大,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来操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哪运。基础设施不完善是漏水的主要原因,所以要制定检修计划,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防止进一步扩大影响。尤其是管道连接处,保证具有很好的密封性,不会出现滴漏的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为住户提供用水。
三、住宅小区给水系统管理优化措施
(一)做好抄表工作。首先按照国家规定的自来水供应价格收取费用,要以用户水表读数为准,不分摊水耗。根据自来水公司的抄表时间,每双月上门抄表和住户自觉抄表到物业缴费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发现读数和实际用水量不相符合的问题要进行分析,消除其中存在的隐患,维护住户和自来水公司的利益。建立住户档案,对用水情况有准确了解,在收取费用的时候要和以往的用水量进行对比,发现大幅度增加情况要深入调查,对使用情况全面了解。工作人员要肩负起自身职责,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配合,实现信息传递、共享,保证数据的正确性。物业和自来水公司要和用户之间处理好关系,避免纠纷的产生,确保实现正常的供水。
(二)引入信息技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先进技术被应用在各个行业,给水系统也不例外,可以改善运行效果。对抄表数据在计算机上进行汇总计算,得出每户的水费,通过在线交流实现交费,节省了大量时间,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建立给水系统监控体系,随时观察具体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在第一时间内解决,确保始终处于正常状态。建立给水系统管网,住户只需要登陆就可以查看用水信息,和水表读数进行对比,真正地做到万无一失,消除一切影响因素。给水系统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所以要树立起创新意识,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持,不断优化管理模式,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难题,提高给水系统运行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住宅小区给水系统管理实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改善实际运行效果。从各方面入手去做,不断优化管理模式,提高住宅小区给水系统水平,满足住户的更高需求。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叁』 建筑工程给水排水施工技术
给水排水是建筑工程中较为重要的施工环节,其质量优劣关系重大。基于此点,本文依托工程实例,论述了建筑工程给水排水的施工技术要点。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促进建筑工程给水排水施工质量的提升有所帮助。
1工程概况
某住宅小区地处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总建筑面积约为9.25万m2,由多栋层数为25层的高层建筑组成。在本工程中,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的布置方案为:1~3层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败肆坦,4~13层,由设置在小区内的水泵房变频加压泵组提供;14~25层则是由高区变频加压泵组负责供水,户内给出支管采用的是PPR管,以热熔的方式进行连接。室外排水系统为雨污分流,住宅内为污废分流,经处理后的污水直接排入到小区的废水管网当中,室内排水支管为UPVC管。下面重点对该建筑工程中给水排水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2建筑工程给水排水施工技术要点
2.1给水PPR管的施工技术要点。
2.1.1施工准备。在对PPR管进行热熔连接前,应当使热熔器达到要求的温度;对管材进行切割时,除应当确保端面与管轴线垂直外,还应使用专用的切割工具,若是管径较大时,则可使用锯条进行切割,并将断面上的毛刺和毛边磨平;进行热熔连接前,应保证管件连接端面洁净干燥,不得存在油污,借助卡尺和画笔在管端上测量并标示出热熔深度。
2.1.2施工技术要点。①PPR管以嵌入墙体暗埋的方式进行敷设时,应当配合土建施工预留出凹槽,如果图纸中对凹槽的尺寸未进行明确规定时,凹槽的深度和宽度可分别按照De+20mm和DE+(40-60mm)进行确定,并且要保证凹槽表面的平整度,不得存在突出的尖角,以免划伤管道表面;当管道试压合格以后,可采用水泥砂浆对墙槽进行填补密实。②PPR管以直埋的方式进行暗敷时,必须严格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定位施工,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避免室内装饰装修时造成管道损坏。
③在对PPR管道进行安装时,不得存在轴向扭曲的情况,当管道需要从墙体或是楼板中穿过时,不得进行强制校正。如果给水PPR管与其它金属管平行敷设时,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最低不得小于100mm,并且应当将给水PPR管设置在金属管的内侧。④以明装的方式敷设于室内的PPR管道,应在土建粉饰完毕后进行施工,并在安装前,配合土建预留出位置准确的孔洞。所有穿越楼板PPR管,必须设置钢套管,同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如果管道需要穿越屋面,应在穿越前端设置固定支架,以此来避免管道变形产生渗漏的情况发生。
2.1.3成品保护。为防止安装好的给水PPR管损坏,必须做好成品保护,具体要点如下。①不得在管道的支吊架或是铁件上放置物件,更不得上人踩踏;②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应当指派专人进行看守,避免振动、位移或是倾斜等情况发生;③制作好的套管必须妥善保管,托架和吊架植入墙体后,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要求时,不得对管道进行安装;④预制加工好的管段应当采用临时管箍对管口进行保护,避免变形或是锈蚀。
2.2排水施工技术要点。在本工程中,设置在室内的污水管道与雨水管道之间采用的是UPVC管承插粘连的方式进行连接,具体的施工技术要点如下。
2.2.1技术要求。在选用排水管件时,应以带有检修口的三通或是弯头为主,需要注意的是,排水主管底部的弯头不得使用带有检修口的弯头;当排水管需要从楼板中穿过时,应当在相应的位置处预留孔洞,并在排水管安装完毕后,将孔洞密封;排水管的支架应设置在承重结构上;埋地的排水管不得铺设在未经处理的松软土层上;室内排水系统的出户管需要从有防水要求的外墙上穿过时,应当设置防水套管。
2.2.2排水管安装要点。①在对污水干管雹尘进行安装时,应做好临时支撑,确定预留管口的方向及中心线,将各个管段可靠连接到一起,当干管接好之后,按排水预留口,将主管接至规定高度;按照施工图对铺设好的管道察桐坐标、标高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应及时从预留管口处进行灌水做闭水实验。②在对污水立管进行安装时,应当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对预留的管洞尺寸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安装;在具体安装时,应当由两名施工人员上下配合,确保安装质量,当立管插入管口之后,下层的施工人员应当找正检查口的方向,并对立管的垂直度进行复查,确定符合要求后,便可进行粘结。
3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给水排水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为确保施工质量,作业人员应当了解并掌握相关的施工技术要点,并将之合理运用到实际工程当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给水排水施工保质保量并按时完成。
以上由中达咨询搜集整理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肆』 饮用水入户工程设计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地提高,对饮用水水质要求也相应提高,2007年7月1日,国家出台了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将水质指标由35项增加到106项,同时,对相关水质指标的限值要求更为严格。为保障城市供水水质达到新国际要求,全国各大城市积极推进水厂、市政管网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工作。为实现优质水目标,全面贯彻执行国家饮用水质新标准,对严重影响居民用水水质的小区供水管网进行改造,深圳市内全面实施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保障群众饮水安全。目前,在居民小区用户饮水安全、供水规范管理等方面存在两大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现有大量住宅小区,特别是一些高层小区仍在使用2000年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镀锌钢管或灰口铸铁管,导致用户龙头水质明显下降和渗漏严重,其中约三分之一的小区存在明显的“黄水”、杂质沉淀等现象,约40%小区的漏损率超过10%、部分小区甚至高达30%;二是全市高层住宅和宝安、龙岗部分多层住宅尚未实现抄表到户,供水“中间层”依然存在,引发诸多管理不规范问题,是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实施对小区供水管进行更新改造的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势在必行。
“优质饮用水”的含义:
优质饮用水是指其水质指标符合新国际GB5749-2006的要求,全面达到新国标106项水质目标要求,卫生、安全、可靠,不需经过二次消毒,就可以直接饮用的自来水,称为优质饮用水。国际最新优质饮用水健康标准包括:(1)不含有害人体健康的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污染;(2)含有适量的有益于人体健康,并呈离子状态的矿物质(钾、镁、钙等含量在100mg/L);(3)水的分子团小,溶解力和渗透力强;(4)应呈现弱碱性(PH值为8~9);(5)数数水中含有溶解氧(6mg/L左右),含有碳酸根离子;(6)可以迅速、有效的清除体内的酸性代谢产物和各种有害物质;(7)水的硬度适度,介于50~200mg/L(以碳酸钙计)。简略归纳为以启顷下三条:一是没有污染的水——无毒,无害,无异味;二是没有退化的水——具有生命活力的水;第三,符合人体生理需要的水——含有一定有益矿物质,呈弱碱性等。
3、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改造的设计要点
自2014年,深圳市开始启动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并开展设计工作,设计要点的探索对指导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顺利实施起着重要作用。3.1给水系统改造方面小区管网改造工程应结合现状情况优化系统方案,从保障水量、水压和水质的基础上,节能降耗、节约工程投资。(1)对于现状生活供水和消防供水相互独立的系统,仅需改造现状生活供水系统,消防供水系统有控制总表的系统维持现状,无控制总表的加设控制总表;(2)对于生活供水和消防供水合用的系统,状况较好且具备生活供水系统和消防供水系统分离条件的,保留现状合用供水管道系统作为独立消防系统,加设消防控制总表,重新敷设独立生活供水管网系统;现状合用供水系统状况较差的,对系统进行废除,按现状与消防供水系统碰通,重新敷设供水管网,同时,在生活与消防系统分开处新设控制总表,保持生活和消防系统相对独立。3.2给水系统附属设施布置以及管径、管材选择方面附属设施的合理布置,包括控制阀门、计量水表等,便于管道的日常维护管理,以实现给水管道在使用过程中方便的维护管理、检修、计量。管道管径依据承担用户用水量和周边市政水压情况进行计算确定,水量根据设计秒流量进行计算,通过水力计算确定管径,同时满足小区消防用水需求。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的管材应选择水力条件好、耐腐蚀、无有害物析出、不易结垢、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质管材和配件,埋地管道材料需综合考虑技术性能及经济成本,根据管径进行选取。一般情况下,管径在DN50至DN100之间,采用PE给水管材,在DN150及以上采用球墨铸铁管材;明敷管道材料受城市薯旁首居民住宅小区建筑物内现场条件限制,设计的管位存在转角、绕行、交叉等情况普遍,采用PP-R管的优势较为明显。
4、建设工程实例
以深圳龙华某小区为例,介绍优质饮用水入户改造工程。(1)水量以及管径的确定。根据小区周边市政管网状况和以及小区供水系统的现状,分析现有供水管道存在问题,核算小区用水量。小区设计用水量市政工程给水量有多种预测方法,由于给水改造小区设计范围较小,采用居民生活用水定额预测方法进行计算。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3年版)》的用水指标进行计算,平均日用水量指标取200L/人.d。日用水变化系数Kd值1.25,时变化系数Kh值取2.2,每户按3.5人计算,其它用水量按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的10%计。小区用水量按公式Q=P×q×(1+10%)/1000/m3/d或Q=N×q×3.5×(1+10%)/1000/m3/d计算,式中P为小区服务人数,N为用户数;q为最高日人均用水量。由于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并不涉及市政给水管,因此市政现状给水管道维持不变;小区内部的给水管道的改造管径的计算采用公式D=计算,式中Q为输水管计算流量/m3/s,Ve为管道经济流速/m/s。(2)给水系统的改造。改造小区现状供水方式为水池泵房加压供水方式,生活用水与室外消防用水系统合用,室内有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改造后采用市政压力直供的供水方式,保证压力满足小区所有楼层用水压力要求。现状埋地管道系统保留作为室外消防、绿化及其他杂用水管道,设计管道与保留管道接口处增设闸阀、水表、倒流防止器。(3)附属设施及管道的布置。新建表组在现状表组位置旁就近设置,表后管道沿外墙布置至每户入户穿墙处。小区引入管接口位置为原接口位置保持不变从接口引入,沿原管路走向接入小区内,埋地管道沿小区绿化带及道路布设。小区中引入管及埋地生活给水管管径大于等于DN150的采用球墨铸铁管、小于DN150采用PE管,明装管道及表后改为不锈钢管。
(1)优饮水入户附属设施新建表后的管道布置尽量减少弯头数量,表组宜选择不锈钢分水器。小区总表宜安装在靠近红线位置并对景观用水及其他用水安装水表计量,用户分表宜结合建筑平面相对集中设置。(2)优饮水入户对给水管网的改造,涉及到小区内道路的管道敷设及建筑单体入户水表的安装和给水立管的衔接。为减少进户管道改造时管道接驳对用户的影响,可采用不停水开口施工的方式。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伍』 高层建筑给排水的消防设计分析
给排水及消防设计是高层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设计水平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使用水平和安全保障。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高层给排水设计、消防设计进行了系统讨论,阐述了高层给排水及消防设计的内容,强调了施工时应注意的重要事项,从工作实际出发提出工程设计原则与设计思路,从而在设计的经济效益、施工技术和安全水平方面达到最优化。
我国城镇化建设脚步逐年加快。为妥善应对土地资源紧张问题,依靠不断提高的建筑施工技术水平,我国城市建筑物迅速向高层发展。高层建筑在城市建筑工程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高层建筑具有高度高、层数多、体量大、人员、物资集中的特点,在提高了空间、物资使用效率的同时,也给施工设计带来了难题。长期以来,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问题一直困扰着项目建设单位。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和消防设计进行分析、讨论。
1 实例工程情况介绍
文章论述所涉及的工程属于一类普通商品住房,楼高79.90米,总建筑面积51154.1平方米。地上28层,地下1层。地上28层分属三个类别,其中1层是商铺,2至5层是宾馆用房,6至28层是普通住宅。地下1层建筑面积2248.0平方米,用于戊类库房、设备用房和自选超市。
2 工程设计内容
文章就上述工程给排水和消防设计有关内容进行讨论,具体包括给水系统、局部热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水系统、消火栓系统、蠢型肆自动喷淋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配置等项目的设计情况。
3 各系统设计情况说明
3.1 生活给水系统设计情况
通过前期调查取得市政给水压力数据,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采取分段设计的方法进行给水设计。整个系统共分为低区、中一区、中二区、高一区和高二区五个子系统。低区包括地下室和地上5层,中一区包括6至11层,中二区包括12至17层,高一区包括18至23层,高二区包括24至28层。其中,低区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中一区和中二区由设置在地下室的中区叠压供水装置专门负责供水,为保障系统压力处于可控范围之内,11层支干管安装了减压阀。高一区和高二区由设置在地下室的高区叠压供水设备专门负责供水。基于同样理由在23层出安装了减压阀。不同用途的楼层都有独立水表进行计量,为方便抄表管理,住宅立管及分户水表设于公共部位。
3.2 排水系统设计情况
文章建筑采用污水、肥水合流处理机制。地面以上楼层的污水、废水在重力作用下排出至室外污水、废水管道。同时,使用潜水泵将地下室的污水、废水输送至室外污水、废水管道。为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加强空气流通,卫生间、厨房等易产生废气的地方设置了通气管道。其中卫生间使用专用通气立管,厨房使用伸顶通气管,每个两层就有结合通气管与污水立管相连,以利用废气排放。建筑产生生活废水、污水由小区排水管网收集后送中水处理站按照规定方法进行处理。待达到国家中水标准后,用于树木浇灌、道路洒水和公厕冲洗等。
3.3 雨水系统设计情况
文章建筑的雨水系统使用内排水形式。落在屋面的雨水汇入雨水斗里的雨水管至室外雨水管道。
3.4 移动式设置情况
地下室和1至6层的非生活楼层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属于中等危险等级,6层以上属于轻度危险等级,根据相应危险等级配备。库房、各层走道等公共区域使用4公斤的手提式干粉磷酸铵盐,电气用房使用推车式干粉磷酸铵盐。
3.5 消火栓系统设计情况
为保障建筑消防用水需求,文章建筑共设计8套消火栓,均位于室外地下。同时,室外消防泵房和消防水池放到一起进行设计,从本建筑实际需求出发,消防水池容量要至少500立方米以上,如此才能满足消防栓系统2个小时和喷淋系统1个小时的用水需求。消防水箱设在楼顶,数量1各,容积18立方米。顶层水平方向干管与地下室通过竖向立管相连,形成环状供水回路。顶层水平干管又与楼顶消防水箱出水相连。消火栓加压泵出水管与地下室水平环管分别相连。室外两套地下式消防水泵结合器与消防水泵出水租亏管相连。出于技术考虑,消防栓栓口出水压力上限设为0.5兆帕,带轿从地下室到28层的消防栓均使用减压稳压式消防栓,系统压力计算值为1.10兆帕,采用恒压切线泵为消防栓供水,水泵型号为XBD40-110-HY型,数量两台,一台正常使用,一台备用,流量每秒40升,功率每台75千瓦,扬程110米,转数每分钟2980转。当发生火灾时,在任何一处消防栓或消防中心、消防泵房处均可以启动消防泵。泵启动后,会向消防栓与控制中心发送信号,表示已经启动。
3.6 自动喷淋系统设计情况
本建筑5层及以下为非居住用房,安装有自动喷淋系统,依照I级危险程度标准进行设计,灭火用水量经计算为每秒25升,喷淋系统入口压力计算值为0.69兆帕。自动喷淋系统使用两台XBD30-70一HY型自动喷水恒压切线泵供水,两台泵互为备用。流量每秒25升,功率每台37千瓦,扬程70米,转数每分钟2950转。从消防中心或消防泵房的控制面板上可以知悉此泵运行情况。自动喷淋系统管网压力一般情况由顶层消防水箱控制,当发生火灾时,喷头启动,水流指示器将发生火灾的区域位置反馈给消防中心,同时经喷水泵在湿式报警阀处的压力开关作用下启动,并发出警报。
一般情况下,地下室按照吊顶情况设计,使用吊顶型68℃喷头,具有快速响应能力。而文章所述建筑地下室采用质量型快速响应喷头,按照没有吊顶的情况进行设计。除客房外,1至5层区域使用吊顶式喷头。客房使用TY4332系列K=115标准型扩展覆盖面水平边墙喷头,覆盖面积按照背墙4.9米、边墙6.1米规格计算。最小压力0.11兆帕,最小流量每分钟120升。自动喷淋水泵出水管连有水泵结合器,结合器采用地下式,共2套,位于室外。
4 施工过程注意事项
高层建筑管道密集,容易发生交错重叠情况。对于给排水管道竖向交错情况,要坚持无压优于有压,排水优于给水的原则,有压管避让无压管,给水管从排水管上部绕过;给排水管道与电气管线竖向交错时,给排水管在下,电气管线在上,冬季气温低,要做好管道保温措施。
5 高层给排水、消防设计工作相关建议
商住楼底层往往用来出租,为保障消防安全,在进行消防设计之前,要与项目建设单位就出租情况进行充分沟通,在此基础上进行消防设计才具有最好的效果。楼层虽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包括多个商户,由此产生的问题要在设计时充分予以考虑。如果商户在喷头下方存放货品,一旦喷头启动就可能淋湿货物,给商家造成损失,这个问题也要纳入设计考虑范围之内。由于用户众多,在给水设计上要打好提前量,在条件允许范围内增生水表和阀门,以满足一户一表的需求,方便管理。
6 结束语
高层建筑是我国城市建筑今后的发展主流方向。高层建筑给排水和消防设计水平的提高对于改善人民生产、生活质量,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人民人身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在进行设计工作时,要尽量考虑周全,从实际情况出发,经过充分论证、对比,得出最适合、综合水平最高的设计方案。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陆』 建筑小区中水回用及供水安全
建筑小区中水回用及供水安全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中达咨询为大家解答。
1. 建筑中水
中水是指将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用过的优质杂排水(不含粪便和厨房排水) 、 杂排水(不含粪便排水)以及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CJ2511―89的 生活杂用水水质指标标准 ,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即再生水。杂排水水源及回用目的对所采用的处理工艺影响较大。中水的价格,色度,浊度,含盐量等都会影响回用水的可接受性。依据收入和教育情况的不同,有研究表明对于绿化“含盐量低”是中水最重要的属性,对于衣服洗涤“无色”是中水最重要的属性,以及对于冲洗厕所“较低的价格”是中水最重要的属性。
在选择中水处理工艺时,要根据中水水源及回用目的来进行选择。盥洗排水和沐浴排水等污染程度较轻的优质杂排水,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毛发,洗涤剂等,通常采用物化处理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处理工艺较简单,只需在常规处理工艺前设置毛发聚集器,或在水质要求较高时添加膜处理设备,虽然对溶解性有机物去除能力较差, 但消毒剂的化学氧化作用对水中耗氧物质的去除有一定的作用, 混凝对洗涤剂也有去除作用,处理水可以达到较高的水质标准。
冲厕以外的生活排水组合 , 污染程度中等的杂排水主要采用强化物化处理和二级生物处理工艺,污染物较优质杂排水更加复杂,有机物含量较多,通过处理能有效去除有机物。
所有生活排水即为生活污水,其污染程度最重,有机物,细菌,病毒等污染物含量高,用其作为中水水源时,需要进行三级处理,处理难度大,成本高。
2. 供水安全性及对策
2.1建筑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中水回用工程推广发展缓慢 ,且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 , 中水系统往往存在难以正常运行 , 水质水量难以达到要求,用户难以接受和放心使用 ,主要原因是有些工艺、设备存在问题,缺少专业运行管理人员致使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不高, 达不到预想处理效果 , 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 使水质水量常常发生较大的波动 , 甚至停产。据有关调查 ,有 33 %的中水回用工程建成后未运行。由于各方面的问题中水回用在实际工程中并不比使用城市给水更经济,主要是设计规模得不到发挥。
再次 , 政府法律法规制定的不健全 ,仅有的技术规范没有法律效力。而中水回用水质标准太高,目前我国建筑中水回用执行的水质标准是现行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 该标准中总大肠菌群的要求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相同 , 这一方面使得许多现有中水工程不达标 。
再次,水价体系不够合理,中水相对于饮用水无价格优势,缺乏中水经济可行性研究,且很多人对中水的卫生性、安全性等存有顾虑 , 在感情上无法接受中水 , 节水意识差等,确实是广泛存在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其普及。
2.2 对策
2.2.1.完善建筑中水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加强执行力度
在国标“建筑中水设计规范”中规定小区和建筑中水供水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但在实际工程中发现初期建筑与小区的入住率低,原水量不住,因此中水系统往往要推迟运行或难以运行。还有在工艺选择上盲目照搬,致使处理效果不达标,且监管力度不够,安全供水没有保障。以上问题都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中水回用成为行之有效的节水措施。
2.2.2.建立一套有效的再生水检测分析方法
评价饮用水和污废水水质的化学参数很多。这些参数包括余氯量,臭氧,生化需氧量( BOD ) ,化学需氧量 ( COD) ,总有机碳( TOC ) , pH值,电导率,浊度,色度,金属离子,溶解氧,氨氮,硝酸盐和 磷酸盐等。通过在线监测获得的化学参数易受环境,处理工艺和检测工具的影响。例如,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如降雨量增加和藻类大量繁殖会影响总有机碳,电导率, pH值和浊度的水平。处理工艺的不同也会影响上述各参数的浓度。最后,用于测量仪器的可靠性和灵敏度将决定结果的精确。因此,实施多元技术组合的分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这些常用参数的敏感性。
2.2.3. 提高公众节水意识・宣传中水经济可行性
很多人对中水的卫生性、安全性等存有顾虑 , 在感情上无法接受中水,加上公众节水意思差,中水回用的普及还面临很大的挑战。因此,我们要借鉴日本、 美国、 南非、 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经验。倡导水的循环利用,也就是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目前的需要,而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需要,可持续发展在水行业仍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在我国这样严重缺水的国家,更应该提倡节约用水,建设可持续的循环用水项目。并且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 自来水价格势必会升高 , 而随着处理技术的发展 , 中水处理费用却会降低 , 更增加了中水回用的经济可行性,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意识,让居民正真认识到中水回用重大意义,才能使得中水回用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3.应用前景
中水回用具有极高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 它一方面可以减少环境排污量 , 减少环境污染; 另一方面它又能减少对水资源的开采 , 对我国长远的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并且 , 根据水利部《21 世纪中国水供求》分析 ,2010年后中等干旱年的缺水量将达318亿 m3, 到 2030 年我国将缺水400~500亿 m3, 开发和应用投资省、见效快、运行成本低的中水回用处理技术已经凸现为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 , 在政策的正确引导下 , 合理的调整城市给水和中水的价格关系 , 中水回用技术将会有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 , 为城市节水作出贡献。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柒』 城市分质供水的可行性分析
一、分质供水问题的提出
自然界存在着数百万化合物,科技进步和生产发展,每年又增加数以万计的新合成有机物,在供水系统中已检出2221种微量有机物,有的是有毒有害的;检测技术的提高,能检出水中μg/L,甚至ng/L级(即十亿分之一及一万亿分之一)的微量有机物及金属;对污染物认识的发展,又不断发现有些有机物或化合物对人体是有毒有害的,特别是致癌或可疑致癌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为增强身体健康,人们舍得化钱买金施尔康,昂立一号等辅助营养品。这种情况下,当人们〝认为〞所饮水质对健康有些影响,或感到口味不够满意时,就会追求更高的水质。地方主管领导在考虑为人民办实事时,也会把提高饮水水质放到重要议事日晌猜洞程。
从用水构成分析,1998年我国城市人均总耗水量为362升/日,其中工业占35.5%.人每天平均饮2升水,不到总耗水量的百分之一。如加上烹调﹑洗碗以及洗食品的用水,也不超过总耗水的5-10%.
人们在考虑提高水质时,特别是涉及重大工程方案时,联系到上述二种情况,必然会想到分质供水方案。
确实,分质供水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它可能大幅度降低长距离引水工程的造价,可能充分利用附近水源,可能降低深度处理的费用。因此在考虑提高水质的总体方案时,或进行提高水质的重大工程方案时,应该分析分质供水的可行性。
二、分质供水可能的几种形式
分质供水在国内外已有很多实例并取得很好的效果。比较多的是用在工业。如我国兰州和株州,为降低处理费用,把原水或沉淀水供作工业用水,其生活用水及部分高品质工业用水由城市供水系统供应;如上海桃浦化工区,为了充分利用就近河水,降低供水成本,把附近河水处理为沉淀水作为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及部份高品质工业用水由城市供水系统供应;再如日本横滨等城市,在五十年代为压缩地兆坦下水开采量,缓和地面沉降,在工业集中地区建立工业用水系统,替代地下水。
也有将污水处理后作为工业用水﹑市政用水﹑灌溉或补充河道水量,这类实例很多。如日本1998年利用污水厂处理后的排水共2.06亿m3,其中1.35亿m3来自集中式污水处理厂;0.71亿m3来自1475个大楼或小区的污水,经各自处理后再回用。处理后的水,其中0.74亿m3用于冲厕所,0.639亿m3用于环境水,0.126亿m3用于工业,0.112亿m3用于清洗,0.159亿m3用于灌溉。
也有把大楼及小区的洗涤用水经就地处理后用于冲厕所,在日本称其为中水道。我国北京、深圳等地也设置了多处这样的重复利用系统。
也有就近利用海水作为部份工业用水,如我国的青岛﹑大宴枯连;也有用于冲厕所,如香港。
上海、深圳等城市,在小区或以几幢大楼为单元,以城市供水为原料,再进一步处理,另建饮食水系统专供饮食水。大庆油田也用类似方式,已建立19座净水装置和相应饮食水系统,供43万居民用水。
本文讨论的是在整个城市,建立饮食水系统和非饮食水(包括工业用水)系统。这样的城市分质供水至今国内外尚无实例。
把饮食水分开,建立分质供水系统,可能有几种形式。
1.整个城市建立两套供水系统。一套供少量饮食水,另一套供一般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
2.把供水区分为许多个小区,在每个小区设点处理设备,城市自来水经进一步处理后作为饮食水,并建立小区饮食水配水系统。
3.在每个单位和用户的自来水管上或水咀上装净水器,经净水器处理过的水作为饮食水。
4.饮食部份用瓶装水。
也可把上述几种方式组合起来。
三、可行性分析需要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
1.可能的普及率
如用分质供水方案提高水质是为了保障公共健康,则分质供水的普及率应该是100%,或很接近100%.那么各个分质供水方案首先要考虑能否达到该普及率的要求。以瓶装水方案为例,目前瓶装水每升价格为0.5-0.7元,如一户三口每人每日吃2升水,则每月饮水费为90-126元。原来每户每月自来水费一般为15-20元,为此增加了约5倍。广大居民承受程度如何?该方案能否达到要求的普及率?
美国是经济上富裕的国家之一,到1989年只有1/18家庭买瓶装水,其中加利福尼亚比例最高,已有1/3家庭用瓶装水。1998年日本国土厅调查,居民饮瓶装水的为15.9%,用净水器的为25.4%.
2.工程可行性或方案可实施性
如果整个城市实施分质供水方案,需要在每条道路﹑街坊,每幢房子内再敷设一条管道。在新建城市或新区为主的城市,这个方案是现实的。在建成的城市要实施这样的管道工程,在技术上是可能的但在工程上是非常困难的,完成这些工程在时间上可能也是漫长的。也就是说改善水质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香港是个海岛,淡水资源缺乏,1950年起建设海水冲冼厕所的管道系统,。经过40多年发展,目前70%的居民用了海水系统,日用水量为43万m3,计划最终普及率达到90%.在繁华的城市再建立一套管道系统是相当复杂的事。
用小区分质供水方案,可大幅度减少在城市道路下排管的数量,但仍要研究在街坊内和每个楼房内排管并在每个小区设点处理设备的可行性。
天津和上海在进行引水工程时,曾考虑过城市分质供水方案,主要因排管条件的制约而未能实施。
3.技术经济的合理性
在有几个能同样改善水质的方案时,要进行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从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运行管理上可靠等角度,择优迭用。
一般讲,城市分质供水可能大幅度降低引水工程[如为改善水质而引水]的费用,也可能降低处理费用,但管道系统的费用将有相当增加。上海在研究长江引水工程方案时,曾对浦东新区分质供水方案作过研究。基本情况是,引水距离超过60里以上的新区,用区域性分质供水方案在经济上是合算的。当时因合算的地区较小,为便于管理等因素未予实施。
4.可持续使用的管理办法
为持续发挥分质供水方案的作用,要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可操作的管理办法。如采用家用净水器方案,得考虑如何使每人吃到经净水器处理后的水?如何使这些净水器能正常使用?又如何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换炭?
四、基本概念
分质供水是改善供水水质的可能方案之一。
当改善水质是为了保障公共健康,采用分质供水改善水质的方案,要在有很高普及率及有效的管理办法的基础上,进行各方案的技求经济比较。从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运行管理上可靠的原则,择优迭用。
当供水水质已达到水质标准或目标要求,部分用户为口感更好,或进一步降低污染物的风险,小区分质供水﹑净水器﹑瓶装水可按市埸规律,作为产品满足部份人的需要。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