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民用住宅室内墙体水泥的厚度和硬度的国家标准是多少
你房的结果是钢抄筋混凝土结构,非承袭载墙是加气砖
墙的表面是水泥砂浆找平层,一般厚度没有要求,对砂浆水泥配比、水泥标号、平整度等有要求。
看你的情况,应该是水泥砂浆中水泥比例太低导致的,可以找开发商索赔,但这事最好私了或向当地建委的质检站投诉,法院不愿受理这些小案,再说时间也拖不起。
从技术角度如何处理墙面:铲掉现在是水泥砂浆层面,重新做
B. 求气提砂原理
气力提升来泵是垂直输送源物料设备,属于密闭腔体,物料在密闭空间内以空气作为载体快速移动,物料在输送管要保证畅通,一旦空气不能按照一定速度流动,则载体失效,物料不能正常移动,或物料本身无法悬浮在空中,称为堵料现象。堵料造成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物料输送不走,造成流程中断,影响整个输送系统。给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增加生产成本。
C. 我想问下气力输送机跟气力输送泵有区别吗哪里生产的比较靠谱呢
都是指的一种产品:罗茨鼓风机。罗茨鼓风机在气力输送方便用的比较广泛。
罗茨鼓内风机最主要的生容产基地是山东章丘、章丘的风机品质较好!
瑞尔小付
D. 透气带是什么
透气带是适用于水泥厂粉磨站空气斜槽、充气箱均化库水泥气力输回送、均化库使答用,以及电厂、化工、冶金、散装水泥库、散装水泥船、固定水泥仓、纸板厂等必不可少的配件产品。合成纤维透气层采用优质合成纤维原料经整体编成的透气带具有表面光滑平整、整体性好、透气性均匀稳定、耐磨、耐高温不吸涅、不返灰、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呈多层帆布、陶瓷多孔板的替代材料。主要应用于水泥行业粉状、颗粒状物料的气力输送设备如空气篇送斜槽、均化库、充气箱气力提升泵、流量阀、散装水泥仓库以及电厂、化工、冶金等行业;将透气带安装在散装水泥罐车、散装粉煤灰汽车、散装水泥火车、散装水泥船舶罐体内的底部,通过空压机加压,使罐体内的粉状颗粒状物科由固体状态变为流体状态,利用罐内、罐外的压差将罐内的物料卸到指定部位在电解铝厂适用于超浓相输送系统中的大型预焙槽超浓相输送、电解槽槽上加料系统的设备中及新型可调下料器上安装该产品的设备因其整个系统无机械传动部件,所以能耗低、不外漏、运行可靠、维修方便且设备使用。
E. 污水处理气冲和气提的原理
气力提升泵相当于一台低压流态化仓罐,提升泵的上部为泵体,下部为气化室,中间隔有多孔透气板。一次风出口装有喷嘴,对准输料管:输料管下部出口装有膨胀仓,二次风与气化室相连,透过透气层,将灰吹起形成瘫态化状态。
输送的物料随来自喷嘴的压缩空气流通过提升管向上输送。其风量由球阀来调节,气源由罗茨风机供给。打开气源阀门给气力提升泵进风管供气,同时调节流化气风管上的球阀,使物料在提升泵下部的流化仓内充分流化,这时当供给进风管的气源压力达到额定值时,由喷嘴高速喷出的空气流产生的牵引力引导已被流化的粉状。
(5)气力提升泵结构扩展阅读
1、气力提升泵安装的地坑应留有充分的空间,每边距泵体距离不小于1.2米,以便于操作和维护。
2、气力提升泵安装时应保证泵体垂直误差每米长度小于5毫米,各连接法兰间垫入3毫米橡胶垫或石棉垫,不得有漏气。
3、罗茨鼓风机与泵体之间的距离尽量不超过5米。
4、罗茨鼓风机的配电盘和U型压差计的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观察。
5、气力提升泵配有多种形式。规格的喷嘴。喷嘴与输料管之间的距离H。可依输送高度与输送量等工艺参数在80-200毫米范围内调整。为调整操作方便,初次安装时可选装口径φ100毫米的喷嘴。喷嘴距离H可选定150毫米,调试时逐步调整。
6、气力提升泵的输送管道其重量不得作用于泵体,应在不同高度敷设管路支架。
7、安装.调整时应保证喷嘴与输料管同心,逆止阀应经常检查维护,确保开关灵活。
8、罗茨鼓风机的出口应避免安装阀门,如安装阀门,阀门必须处于常开位置。物料沿着泵体中心的输送管及外接的管道提升至所需高度。
9、气力提升泵的料气分离器的排气孔应加防雨设施,避免受潮或进水。
F. 中国中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的技术研发
中材装备拥有国家级水泥节能环保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具有现代化的实验室与实验基地以及先进完备的研究手段与仪器设备,拥有高水平、高层次合作研究队伍和研究条件,推动了行业的持续创新和技术进步。 科技成果鉴定汇总表 水泥窑协同处理污泥的技术研究及应用 2011.1 行业协会
TCFC行进式稳流冷却机的研制 2010.12 行业协会
新型干法水泥节能减排示范线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及应用 2010.12 行业协会
超细粉磨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2009.12 行业协会
高海拔地区新型干法水泥烧成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及应用
2009.12 省级
日产5000吨生产线TRM5341生料辊磨的研制及应用
2009.12 行业协会
水泥窑尾电收尘改为袋收尘技术开发与应用
2008.12
省级
水泥厂窑尾高层钢管混凝土塔架结构的研究及应用
2008.12
省级
辊压机水泥半终粉磨系统技术开发
2008.07
行业协会
水泥分解炉计算机辅助实验平台的开发及应用
2008.05
行业协会
煤粉悬浮燃烧试验装置的开发与应用
2008.05
行业协会
水泥窑无烟煤煅烧技术研究及应用
2007.05
省级
TRM3131S型矿渣辊磨
2006.05
省级
10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大型齿辊式破碎机的研制
2004.12
省级
10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大型单段破碎机的研制
2004.12
省级
水泥窑尾新型行喷脉冲袋收尘器的开发与应用
2004.12
省级
高磨蚀性和粘湿性混合料的破碎工艺的研究与设备的开发
2004.12
省级
智能化MCC和现场总线技术在水泥厂的应用研究
2004.12
省级
TRP140/100大型辊压机
2003.12
省级
水泥复合助磨剂的研究与应用
2003.12
省级
游离氧化钙自动测定方法研究及产品开发
2003.12
省级
TC型多通道煤粉燃烧器的设计、研制及开发
2003.12
省级
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开发及工程化应用
2002.12
行业协会
TC型液压大型充气梁篦式冷却机
2002.12
行业协会
煤磨动-静态高效选粉机开发研究
2000.12
部级
TCX超细选粉机开发研究
2000.12
部级
TkPC18D18型双转子锤式破碎机的研制(1200t/h级大型单段锤式破碎机)
2000.12
部级
SD系列袋收尘器的开发研究
2000.12
部级
水泥厂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开发
2000.12
部级
低挥发份煤煅烧技术开发及应用
1999.09
部级
TP-1型生料均化库
1999.05
部级
TC型充气梁高效篦式冷却机
1999.05
部级
TLS型组合式高效选粉机开发研究
1999.05
部级
水泥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1998.07
部级
直径110米肋环式穹顶钢结构在大型水泥厂均化库的应用
1997.12
部级
高浓度、气震式煤磨袋收尘器
1997.01
部级
大型高温袋式除尘系统在北京水泥厂的应用
1996.09
部级
H型截面新型窑尾预热器塔架
1994.12
地方级
220t/d复合式悬浮预热器窑开发
1994.12
地方级
日产1000t/d熟料配套生料辊磨及系统开发研究
1994.11
部级
LPM型气震式袋式除尘器
1994.11
地方级
脉冲喷吹系统研制及在脉冲袋式除尘器上的应用
1993.06
地方级
大中型水泥厂TDCC型分布式计算机控制与管理系统
1993.06
地方级
高炉出铁场电收尘器研制及在武钢新三号高炉的应用
1993.04
地方级
室外给排水管网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WATER)
1993.12
部级
筒仓及基础设计程序SFD2.1
1993.12
部级
干法回转窑尾SHW60m2电除尘器系统改造的研究
1993.10
基层级
现代设计方法在管磨机设计中的应用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系统MCD开发
1992.08
部级
五级低压损旋风预热系统
1991.08
部级
环沟—双曲面节能衬板
1991.04
地方级
立窑静电除尘器
1991.10
地方级
TSL-180螺旋泵
1990.07
地方级
磁阻式电耳
1990.07
地方级
空气炮在水泥窑预热器系统的应用技术
1989.08
地方级
水泥窑外分解技术及装备——江西水泥厂日产2000吨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及装备
1989.12
国家级
利用窑尾余热的原料烘干粉磨系统
1989.12
部级
日产2000吨水泥厂PC及上位机控制系统
1989.12
部级
水泥厂热风管道用波纹管膨胀节
1989.12
基层级
煤烘干机电收尘器及收尘系统
1988.07
地方级
Φ2.2×6.5m磨机扩径技术改造
1988.06
地方级
新型透气层及其在斜槽上的应用
1987.07
地方级
风动选粉机圈流粉磨工业试验
1987.12
地方级
双层生料均化技术及装备的研究
1986.12
地方级
微机辅助结构设计集成系统—框架部分(MASD/F)的研究
1986.12
部级
TLPC石灰石单段破碎技术及装备的研究
1986.11
部级
二级旋风三钵偏心扁立筒预热器回转窑
1985.07
地方级
粉状物料料位指示系统
1985.04
基层级
风动选粉机二次选粉工业试验
1985.03
部级
三风道喷煤管
1985.03
部级
辊磨制备水泥生料工艺及装备的研究
1985.12
地方级
高效篦冷机的研究
1985.12
部级
熟料冷却机电收尘器
1985.12
部级
煤磨电收尘器
1985.12
部级
磨机动静压轴承
1984.05
地方级
B320/500-6型回转冲切式纸袋机
1984.12
地方级
QT-84气体清渣器
1984.10
地方级
新型散装水泥装车系统
1983.06
部级
大型钩头斗式提升机
1983.06
部级
冻土破碎机
1983.03
地方级
FD型屏闭吹振式扁袋收尘器
1983.12
部级
石膏卸车机
1983.10
地方级
水泥磨园角方形断面组合衬板
1982.12
部级
小径、块料料封技术
1982.10
获发明奖
石灰石预均化技术工业试验
1982.10
部级
WY85-8960-4/Ⅱ新型电收尘器
1981.07
部级
磨机同步异步电动机双传动研究试验
1981.06
基层级
气动摆启式双路阀门
1981.05
基层级
双嘴水泥包装机自动化中间试验
1981.04
部级
CZ型磨机角螺旋衬板
1981.11
地方级
Φ1060×1650mm篦冷机内熟料破碎机
1980.09
部级
混合室均化库试验
1980.09
部级
回转窑胴体应力与变形测定试验研究
1980.08
基层级
湿法陶瓷原料球磨橡胶衬里
1979.06
地方级
干法水泥窑尾增湿塔工业试验电收尘的防燃防爆一氧化碳监测装置工业试验
1978.06
部级
水泥厂湿法原料磨橡胶衬板研制和应用
1978.03
部级
机械落包胶带装车机
1978.10
部级 计算机软件成果鉴定汇总表 1
微机辅助结构设计集成系统 2003.12 省级
2
水泥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1998.07
部级
3
三维彩色矿床模型系统(软件)
1998.04
部级
4
工程档案管理系统(软件)
1998.04
部级
5
区域防洪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1997.11
部级
6
大中型水泥厂TDCC型分布式计算机控制与管理系统
1993.06
地方级
7
室外给排水管网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WATER)
1993.12
部级
8
筒仓及基础设计程序SFD2.1
1993.12
部级
9
现代设计方法在管磨机设计中的应用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系统MCD开发
1992.08
部级
10
文件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
1992.07
行业组
11
EJCD热风管道膨胀节微机辅助设计系统
1990.07
行业组
12
日产2000吨水泥厂PC及上位机控制系统
1989.12
部级
13
水泥原料矿山矿床模型软件系统(CDNS)
1988.09
行业组
14
TD75型带式输送机工艺布置设计《BCLCAD》程序
1988.07
行业组
15?
微机辅助结构设计集成系统框架部分MASD的研制
1986.12
部级 技术成果获奖一览表 获奖项目名称 奖励级别 颁奖部门 时间 高海拔地区新型干法水泥烧成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及应用 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10 日产5000吨生产线TRM5341生料辊磨的研制及应用 集团科技进步特等奖 中材集团 2010 新型篦式冷却机的开发应用 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材集团 2010 超细粉磨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材集团 2010 水泥窑尾电收尘器改为袋收尘器技术开发与应用 行业技术革新奖 一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2009 水泥厂窑尾高层钢管混凝土塔架结构的研究及应用 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中国硅酸盐学会 2009 辊压机水泥半终粉磨系统技术开发 行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中国硅酸盐学会 2009 水泥行业能耗限额及热工标定标准的研制 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09 水泥窑尾电收尘器改为袋收尘器技术开发与应用 行业技术革新奖 一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2009 防大齿圈变形的工艺过程控制 行业技术革新奖 一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2009 新型铸造耐热钢材料T709N的研制 行业技术革新奖 二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2009 水泥生产中煤燃烧特性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行业技术革新奖 二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2009 TC6618落地式筒体加工机床 行业技术革新奖 二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2009 机加工工时标准及工时定额编制方法 行业技术革新奖 二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2009 双柱落地镗铣床的设计与开发 行业技术革新奖 三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2009 采用镶铸工艺制造的锤头 行业技术革新奖 三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2009 耐磨堆焊板的制作新工艺 行业技术革新奖 三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2009 一种用DSC测量煤发热量的方法 行业技术革新奖 三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2009 水泥分解炉计算机辅助实验平台的开发及应用 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中国硅酸盐学会 2008 煤粉悬浮燃烧试验装置的开发与应用 行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中国硅酸盐学会 2008 水泥窑无烟煤煅烧技术研究及应用 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07 TRM3131S型矿渣辊磨的研制 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中国硅酸盐学会 2006 10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破碎装备的研制及应用 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06 TRM3131S型矿渣辊磨的研制 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06 水泥窑尾行喷脉冲袋收尘器的开发与应用 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05 高磨蚀性和粘湿性混合料的破碎工艺研究与设备开发 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05 10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破碎装备的研制及应用 建材科技一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中国硅酸盐学会 2005 水泥窑尾新型行喷脉冲袋收尘器的开发与应用 建材科技二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中国硅酸盐学会 2005 高磨蚀性和粘湿性混合料的破碎工艺研究与设备的开发 建材科技三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中国硅酸盐学会 2005 10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大型齿辊式破碎机的研制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2005 10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大型单段破碎机的研制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2005 水泥窑尾新型行喷脉冲袋收尘器的开发与应用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2005 水泥复合助磨剂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材料工业科工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中国材料工业科工集团公司 2005 TCX超细选粉机的研制及应用 中国材料工业科工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 三等奖 中国材料工业科工集团公司 2005 TC型液压大型充气梁篦式冷却机 建材科技二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中国硅酸盐学会 2004 TRP140/100大型辊压机 建材科技二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中国硅酸盐学会 2004 工业厂房微机辅助结构设计集成系统及在水泥工业上的应用 建材科技二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中国硅酸盐学会 2004 新型高效多通道煤粉燃烧器的设计、研制及开发 建材科技三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中国硅酸盐学会 2004 游离氧化钙自动测定方法研究及产品开发 建材科技三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中国硅酸盐学会 2004 TRP140/100大型辊压机 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04 工业厂房微机辅助结构设计集成系统及在水泥工业上的应用 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04 新型高效多通道煤粉燃烧器的设计、研制及开发 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04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及工程化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家科技部 2003 TLS型组合式高效选粉机开发研究 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03 TkPC18D18型双转子锤式破碎机的研制 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03 低挥发份煤煅烧技术开发及应用 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01 TP—1型生料均化库 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01 水泥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1999年度建材行业部级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9 粉状物料中微量氯快速测定法 1999年度建材行业部级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9 直径110米肋环式穹顶钢结构在大型水泥厂均化库的应用 1998年度建材行业部级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8 工程档案管理系统 第四届建材行业工程设计计算机优秀软件 二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8 三维彩色矿床模型系统 第四届建材行业工程设计计算机优秀软件 二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8 区域防洪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第四届建材行业工程设计计算机优秀软件 二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8 大型高温袋式除尘系统在北京水泥厂的应用 1997年度建材行业部级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7 高浓度气震式煤磨袋收尘器 1997年度建材行业部级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7 水泥原料矿地质勘探规范 1997年度建材行业部级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7 我国现有四种预分解窑型分析研究与改进 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 1996 带补燃锅炉的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及装备 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 国家计委、科委、财政部 1996 大中型水泥厂TDCC型分布式计算机控制与管理系统 1995年度建材行业部级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6 日产1000吨熟料配套生料辊磨及系统开发研究 1996年度建材行业部级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6 H型截面新型窑尾预热器塔架 1996年度建材行业部级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6 五级低压损旋风预热系统 1996年度建材行业部级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6 干法回转窑尾SHWR80m2电除尘器系统改造的研究 1996年度国家环保局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国家环保局 1996 干法回转窑SHWB60m2电除尘器系统改造的研究 环境保护科技成果 国家环保局 1996 高炉出铁场电收尘器研制及在武钢新三号高炉的应用 环境保护科技成果 国家环保局 1996 立窑静电除尘回收生料技术 优秀实用技术 国家经委 1996 利用低钙灰岩生产水泥 优秀实用技术 国家经委 1996 高硅石灰石及高硅夹层的利用 优秀实用技术 国家经委 1996 用复合磷肥渣制造水泥技术 优秀实用技术 国家经委 1996 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 先进集体 国家建设部 1995 室外给排水管网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 第三届建材行业工程设计计算机优秀软件 二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5 筒仓及基础设计程序(SFD2.1) 第三届建材行业工程设计计算机优秀软件 二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5 我国现有四种预分解窑型分析研究与改进 1989年度建材行业部级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3 水泥工厂投资估算指标(2000t/d 干法生产线) 93年建材行业软科学研究成果 二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3 管磨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系统 第三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优秀软件 二等奖 国家工程计算机软件评审委员会 1993 现代设计方法在管磨机中的应用和计算机辅助设计
软件系统(MCD) 第二届建材行业工程设计计算机优秀软件 一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2 文件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DFCMS) 第二届建材行业工程设计计算机优秀软件 三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2 2000t/d水泥厂PC及上位机控制系统 1990年第二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优秀软件 三等奖 国家工程计算机软件评审委员会 1991 水泥原料矿山矿床模型软件系统(CDMS) 1990年第二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优秀软件 三等奖 国家工程计算机软件评审委员会 1991 新型透气层及其在斜槽上的应用 1989年度建材行业部级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0 (2000 t/d)水泥厂PC及上位机控制系统 第一届建材行业工程设计计算机优秀软件 一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0 水泥原料矿山矿床模型软件系统 第一届建材行业工程设计计算机优秀软件 二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0 EJCD热风管道膨胀节微机辅助设计系统 第一届建材行业工程设计计算机优秀软件 三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0 高效篦冷机的研制 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 1989 TLPC石灰石单段破碎机技术及装备研究 1988年度建材行业部级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89 高效篦冷机的研制 1987年度建材行业部级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88 煤磨电收尘 1987年度建材行业部级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88 MASD微机辅助结构设计集成系统 1988年全国工程设计优秀软件 二等奖 国家工程计算机软件评审委员会 1988 TD75型胶带输送机工艺设计程序 1988年全国工程设计优秀软件 二等奖 国家工程计算机软件评审委员会 1988 立筒预热器改造(二级旋风三钵偏心扁立筒预热器回转窑) 1986年度建材行业部级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87 微机辅助结构设计集成系统矿架部分(MASP/S)的研制 建材行业计算机应用优秀项目 全国建材行业计算机应用工作会议 1987 大型钩头斗式提升机 1983、1984年度建材行业优秀科技成果奖 三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86 新型散装水泥装车系统 1983、1984年度建材行业优秀科技成果奖 三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86 FD型屏闭吹振式扁袋收尘器的研究 1983、1984年度建材行业优秀科技成果奖 三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86 冻土破碎机 1983、1984年度建材行业优秀科技成果奖 三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86 WY85-8960-4/Ⅱ新型电收尘器 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 1985 石灰石预均化技术工业试验 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 1985 日产700~1000t水泥煅烧窑外分解技术开发与推广 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 1985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 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 1985 CZ型磨机角螺旋衬板 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 1985 石灰石预均化技术工业试验 1982年建材部优秀科研成果奖 二等奖 建材部 1984 角螺旋衬板圆角方衬板 1982年建材部优秀科研成果奖 二等奖 建材部 1984 小径,块料料封技术 1983年国家发 明奖06106 四等奖 国家科技委 1983 混合室均化库试验 1980年建材部优秀科研成果奖 二等奖 建材部 1982 Φ1060×1650m m篦冷机内熟料破碎机 1980年建材部优秀科研成果奖 三等奖 建材部 1982 回转窑筒体应力与变形测定试验研究 1980年建材部优秀科研成果奖 三等奖 建材部 1982 气动摆启式双路阀门 1981年建材部优秀科研成果奖 三等奖 建材部 1982 WY85-8960-4/Ⅱ新型电收尘器 1981年建材部优秀科研成果奖 二等奖 建材部 1982 水泥机械化立窑改造 全国科学大会奖 全国科学大会 1978 球磨机橡胶衬板 全国科学大会奖 全国科学大会 1978 电收尘增湿 全国科学大会奖 全国科学大会 1978 折迭胶带装车机 全国科学大会奖 全国科学大会 1978 大变位齿轮 全国科学大会奖 全国科学大会 1978 振动放矿机 全国科学大会奖 全国科学大会 1978 利用工业废渣生产水泥 全国科学大会奖 全国科学大会 1978 立筒窑双立筒筒体用混凝土代钢 国家建材总局科技成果奖 国家建材总局 1978 粉状物料气力输送 国家建材总局科技成果奖 国家建材总局 1978 下向气动支架自动凿岩 国家建材总局科技成果奖 国家建材总局 1978 Φ48mm回转式钻机 国家建材总局科技成果奖 国家建材总局 1978 Φ25×10m液压摆辊式立窑 国家建材总局科技成果奖 国家建材总局 1978 旋风式选粉机 国家建材总局科技成果奖 国家建材总局 1978 回转窑篦式冷却机 国家建材总局科技成果奖 国家建材总局 1978 粘土水力开采 国家建材总局科技成果奖 国家建材总局 1978 气力提升泵 国家建材总局科技成果奖 国家建材总局 1978 赤泥硫酸盐水泥 国家建材总局科技成果奖 国家建材总局 1978 利用低硅高碱原料试验 国家建材总局科技成果奖 国家建材总局 1978
G. 水泥厂一般用什么泵
水泥厂一般用混凝土泵车,原理:
1)主要结构及泵送原理
以下以中联重工的HBT60型混凝土输送泵为例,介绍其结构特点与泵送原理:
HBT60型混凝土输送泵由料斗、泵送系统、液压系统、清洗系统、电气系统、电机、行走底盘等组成。
泵送机构由两只主缸水箱,换向装置,两只混凝土缸、,两只混凝土活,料斗,分配阀(S形阀),摆臂,两只摆动油缸和出料口组成。
混凝土活塞分别与主油缸活塞杆连接,在主油缸液压油作用下,作往复运动,一缸前进,则另一缸后退;混凝土缸出口与料斗连通,分配阀一端接出料口,另一端能过花键轴与摆臂连接,在摆动油缸作用下,可以左右摆动。
泵送混凝土料时,在主油缸作用下,混凝土活塞前进,混凝土活塞后退,同时在摆动油缸作用下,分配阀与混凝土连通,混凝土缸与料斗连通。这样混凝土活塞后退,便将料斗内的混凝土吸入混凝土缸,混凝土活塞前进,将混凝土缸内混凝土料送入分配阀泵出。
当混凝土活塞后退至行程终端时,触发水箱中的换向装置,主油缸1换向,同时摆动油缸换向,使分配阀与混凝土缸连通,混凝土缸与料斗连通,这时活塞后退,前进。日次循环,从而实现连续泵送。
反泵时,通过反泵操作,使处在吸入行程的混凝土缸与分配阀连通,处在推送行程的混凝土缸与料斗连通,从而将管路中的混凝土抽回料斗
泵送系统通过分配阀的转换完成混凝土的吸入与排出动作,因此分配阀是混凝土泵中的关键部件,其型式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泵的性能。
2)几种常见分配阀型式
(1)垂直轴蝶形阀
在料斗、混凝土缸与混凝土泵出口之间的通道上,设置一个蝶形板,在液压缸活塞杆的推动下蝶形板翻动,使工作缸得到与输送管及集料斗不同的通道。该阀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混凝土流道短、换向阻力小和检修方便等特点。因混凝土流道截面面积变化较大、吸入流道口方向改变又剧烈,因此在分配阀内泵送阻力大,故泵送混凝土压力小,使用寿命长。
(2)S形阀
S形阀置于料斗内,一端与混凝土泵出口接通,另一端在两个液压缸活塞杆的作用下做往复摆动,分别与两个混凝土缸接通,当形阀与混凝土泵缸接通时,泵缸压送混凝土时,此时缸吸入混凝土;而S形阀与混凝土泵缸接通时,则缸压送、缸吸入混凝土,如此实现吸料和排料的过程。形阀本身就是输送管的部分,流到截面形状没有变化,并设置了耐磨环的耐磨板。易损件磨损后便于维修和更换。因泵送混凝土压力大,具有输送距离远和输送高度大的特点。
(3)C形阀(
C形阀置于料斗内,一端与混凝土泵出口接通,另一端在两个液压缸活塞杆的作用下做往复摆动,分别与两个混凝土缸7接通,实现吸料和排料过程。应用该阀可具有下列特点:清除残余混凝土容易,泵送混凝土后清洗整个输送系统时,无须打开输送管就可以把海绵球反泵吸入用来清理输送管道;形阀更换方便;耐磨板与形阀之间的接触面可由自动密封环自动补偿磨损量;形阀采用厚锰钢材质,耐磨损;没有类似形阀的摆轴,混凝土能直接流入混凝土缸,吸入效率高;形阀轴承位于混凝土区域之外,可免除经常维护;对骨料的适应性较强等。
4)斜置式闸板阀
该阀设置在料后部,这样既可以降低集料斗的高度,又使泵体紧凑而不妨碍搅拌车向集料斗卸料,两个液压缸各有一个闸板阀,在液压缸活塞缸的作用下做往复运动,完成打开或关闭混凝土的进、出料口的动作。此阀对混凝土的适应性强,但结构繁杂。更换此阀时需拆下料斗,故维修不便。出料回采用形管,压力损失较大,故泵送混凝土压力小。在作业中用来润滑闸板阀的润滑脂易进入混凝土内,因此属消耗品,需要不断补充
H. 回转窑的烘好标准是什么
回转窑烘窑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可在窑冷后入内察看,检查混凝土、耐火砖是否干燥,有无炸裂、炸头及揭盖,甚至脱落、抽签、掉砖现象发生。 如果混凝土、耐火砖已被烘干,又与砌筑时一样,表面光滑平整,原形不变,无细微水珠,即为烘好。 另一种方法是在回转窑烘窑过程中判断烘干程度,回转窑没干前,窑尾人孔门、预热器卸灰阀、沉降室卸灰阀、气力提升泵等处,都可看到向外流水,随着烘窑时间的延长,流水逐渐减少,当窑基本烘干时,就无水流出,这说明窑已基本烘好。 所谓回转窑已烘好,并不是说烟道、预热器、回转窑窑内衬料结晶水已分解蒸发,完全干燥,只不过是绝大部分附着水被烘掉,残存的小部分附着水在升温蒸发时不会造成不良后果而已,要想衬料完全干燥,有待窑内点火喷煤粉解决,只靠木柴或煤块是难以达到完全烘干的。 实践证明,基本烘干后,喷煤粉完全烘干是行之有效的,是比较理想的操作方法。 如果您是回转窑的客户,或者在回转窑的使用方面有什么问题,请登陆我厂网站: www.gyxxjx.com .
I. 进行工业静电除尘设计需要了解什么数据
内容主要包括:工业除尘设备分类和性能,工业除尘设备设计总则,除尘工艺设计、结构设计,气流组织设计、自然控制设计,辅助设备选型,设备制作设计,涂装、保温、拌热设计和设备安装施工等
第一章工业除尘设备分类和性能1
第一节工业除尘设备分类1
一、除尘器概念1
二、除尘器分类2
三、粒子分离机理4
第二节工业除尘设备性能11
一、处理气体流量12
二、除尘设备阻力13
三、除尘效率13
四、除尘器排放浓度15
五、漏风率16
六、除尘器的其他性能指标17
第二章除尘设备设计总则18
第一节法规政策18
一、环境保护法规18
二、产业技术政策19
第二节除尘设备设计总则19
一、设计原则19
二、设计依据20
三、可行性研究21
四、设计内容22
第三节设计原始资料23
一、含尘气体的性质23
二、工业粉尘的性质36
三、常用气象资料50
四、设备设计任务书55
第四节设备设计注意事项55
一、调查研究55
二、技术经济指标55
三、提高技术装备水平55
四、满足工艺生产需要56
五、实例——电除尘器设备委托设计任务书56
第三章工业除尘设备工艺设计60
第一节重力除尘器工艺设计60
一、重力除尘器分类和工作原理60
二、重力除尘器设计要求67
三、重力除尘器的主要尺寸设计68
四、重力除尘器性能计算69
五、垂直气流重力除尘器设计70
六、实例——石灰厂重力除尘器性能计算71
七、实例——高炉煤气重力除尘器设计72
第二节离心式除尘器工艺设计75
一、旋风除尘器分类和原理75
二、旋风除尘器性能计算81
三、旋风除尘器工艺设计条件和形式87
四、旋风除尘器进气口速度和形式87
五、旋风除尘器基本尺寸设计94
六、直流式旋风除尘器设计97
七、实例——砂轮机用旋风除尘器设备设计101
第三节袋式除尘器工艺设计103
一、袋式除尘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103
二、袋式除尘器设计条件分析114
三、工艺设计注意事项115
四、主要技术参数计算119
五、除尘器壳体与工艺布置设计125
六、清灰装置设计127
七、除尘器滤料选择140
八、实例——LFSF型袋式除尘器工艺设计计算148
九、实例——高炉煤气脉冲袋式除尘器工艺设计156
第四节静电除尘器工艺设计160
一、静电除尘器分类和工作原理161
二、静电除尘器工艺设计条件167
三、静电除尘器本体设计168
四、收尘极和放电极配置171
五、振打装置设计184
六、气流分布装置190
七、供电装置设计191
八、实例——燃煤锅炉静电除尘器工艺设计201
第五节湿式除尘器工艺设计205
一、湿式除尘器分类和工作原理205
二、水浴除尘器工艺设计210
三、喷淋式除尘器工艺设计214
四、文氏管除尘器工艺设计218
五、大型冲激式除尘器的设计225
六、实例——石灰窑高温烟气湿法除尘设备设计234
第六节除尘器改造设计237
一、改造设计原则237
二、反吹风袋式除尘器改造为脉冲袋式除尘器238
三、电除尘器改造为袋式除尘器239
四、电除尘器改造为电?袋复合除尘器240
五、电除尘器自身改造设计242
六、实例——不同类型除尘器改造为脉冲袋式除尘器244
七、实例——电除尘器自身技术改造248
第四章除尘器结构设计251
第一节除尘器荷载分析251
一、除尘器自重荷载作用251
二、壳体内气体压力及温度作用251
三、积灰荷载作用252
四、风荷载作用252
五、雪荷载作用253
六、地震荷载作用253
七、其他荷载作用253
第二节除尘器结构形式254
一、板式壳体结构254
二、骨架式壳体结构254
三、轻钢结构壳体255
四、圆筒形结构255
五、结构形式展望255
第三节材料性能与选用256
一、钢材规格和技术性能257
二、焊接材料与强度258
三、螺栓连接材料与强度259
第四节结构设计要点260
一、柱网布置要点260
二、柱间支撑的设置260
三、箱体结构设计要点262
四、灰斗设计要点263
五、梯子、平台、栏杆的设计要点264
第五节除尘器结构计算266
一、极限状态及其设计一般公式266
二、内力分析268
三、灰斗计算270
四、板及加劲肋计算275
五、梁的计算276
六、柱的计算280
七、连接计算292
八、实例——电除尘器结构计算301
九、实例——板件的焊接拼接连接设计316
第六节圆筒式除尘器结构设计317
一、分类和术语317
二、设计一般规定318
三、材料选择321
四、结构计算323
五、配套件选择与设计335
六、实例——高炉煤气袋式除尘器结构设计340
七、实例——烟气脱硫增湿塔设计342
第五章除尘器气流组织设计345
第一节气流组织的意义和方法345
一、气流组织设计的意义345
二、气流组织设计的方法345
第二节试验研究346
一、相似理论基础346
二、近似模拟试验方法351
三、气流分布装置352
四、实例——气流分布均匀性试验实例359
第三节数值模拟方法361
一、数值模拟理论361
二、湍流模型362
三、数值模拟计算363
四、实例——袋式除尘器气流数值模拟365
第四节理论分析和计算367
一、流体的基本性质367
二、气体基本方程368
三、气体的流动状态370
四、气体流动的能量损失分析372
五、除尘设备构件、管件阻力计算373
六、实例——袋式除尘器阻力分析计算396
第六章除尘设备自动控制设计401
第一节除尘设备自动控制组成401
一、除尘设备自动控制特点401
二、自动控制系统组成401
第二节除尘设备控制仪表403
一、温度仪表403
二、压力仪表410
三、粉尘物位仪表416
四、差压变送器421
五、流量仪表423
六、粉尘浓度仪424
第三节可编程序控制器424
一、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构成424
二、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主要功能和特点426
三、可编程序控制器工作原理428
四、可编程序控制器软件429
五、可编程序控制器选型430
第四节除尘设备自动控制设计433
一、自动控制设计注意事项433
二、脉冲袋式除尘器的自动控制设计433
三、电除尘器自动控制设计438
四、实例——脉冲袋式除尘系统自动控制设计442
五、实例——电袋一体化除尘器自动控制设计447
第五节自动控制设备调试450
一、调试安全事项450
二、袋式除尘器电控设备调试451
三、电除尘器电控设备调试452
第七章辅助设备选型与设计454
第一节卸灰装置选型与设计454
一、卸灰装置分类454
二、灰斗料位控制和防棚灰装置454
三、插板阀457
四、翻板式卸灰阀459
五、回转卸灰阀463
六、湿式卸灰阀465
七、排灰装置的选用要求466
第二节机械输灰装置468
一、机械输灰装置分类468
二、机械输灰装置工作原理及性能468
三、螺旋输送机469
四、埋刮板输送机472
五、斗式提升机475
六、贮灰仓477
七、加湿机479
八、运灰车483
九、粉体无尘装车机484
第三节气力输灰装置设计487
一、物料气力输灰装置分类和特点487
二、气力输灰工作原理490
三、低压气力输送装置495
四、仓式泵输送装置504
五、风动溜槽输灰系统513
六、气力提升泵516
七、实例——气力输送在除尘器输灰中的应用521
第四节压缩空气系统设计523
一、供应方式523
二、用气量计算525
三、压气管道的计算526
四、贮气罐选型和设计528
五、压缩空气装置配件530
第五节压缩空气站设计539
一、压缩空气性质及压缩空气站系统组成539
二、空气压缩机及附属设备选择541
三、压缩空气站管道设计546
四、空压机站配置550
第六节压差装置系统设计552
一、取压测孔552
二、压差管道设计553
三、压力计选用和防堵553
第八章大型除尘设备制作设计555
第一节制作程序设计555
一、设计编制依据555
二、设计编制原则556
三、设计编制内容557
第二节除尘器制作标准558
一、制作技术标准558
二、制作质量标准560
三、质量偏差控制560
四、实例——框架式反吹风袋式除尘器制作标准566
第三节部件制作和选用572
一、部件分类572
二、部件制作572
三、检验与出厂578
第四节总体组合578
一、组合原则578
二、组合工艺579
三、技术装备580
第九章涂装、保温和伴热设计581
第一节工业除尘设备涂装设计581
一、除尘设备的腐蚀581
二、钢材除锈586
三、涂料选择和涂层结构587
四、涂装设计590
五、涂装色彩设计592
六、涂装施工与验收602
第二节除尘设备保温设计608
一、保温设置的原则608
二、保温材料608
三、保温层厚度的设计计算616
四、保温结构设计与选用626
五、保温层和辅助材料用量计算628
六、保温施工与验收629
第三节除尘设备伴热设计632
一、伴热设计要点632
二、蒸汽伴热设计633
三、热水伴热设计636
四、电伴热设计637
第十章工业除尘设备安装641
第一节安全注意事项641
一、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641
二、安全注意事项641
三、工具及设备使用642
四、高空作业643
五、事故处理预案643
六、职业危害应急措施644
第二节安装施工组织设计645
一、安装方案645
二、安装特点646
三、资源供应647
四、人力配备647
五、时间进度647
六、实例——袋式除尘工程施工组织设计647
第三节安装焊接658
一、一般规定658
二、焊接工艺评定658
三、焊接工艺659
四、焊接检验664
五、构件验收665
六、实例——袋式除尘器解体方案666
第四节安装标准和安装流程668
一、安装依据668
二、安装标准669
三、除尘器整体安装671
四、除尘器解体安装672
五、配套设备安装673
六、实例——电除尘设备的安装679
第五节安装质量检验和验收687
一、安装质量检验687
二、除尘设备安装调整试验687
三、压缩空气系统气压试验691
四、安装工程验收692
五、实例——圆筒形电除尘器试运转693
六、实例——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报告696
J. 气力提升泵在运行操作中要注意什么
目前国内应用较多、技术上较为完善的气力提升泵是脉冲气刀式栓流输送。这类装置基本上均已采用电脑自动控制。(l)开车前的准备工作排除气水分离器和储气罐内的积水;开启总进气阀,检查各压力表读数是否为规定值并作调整; 接通控制台总电源和脉冲发生器电源,检查气和料是否为规定值。(气力升泵装料将控制台上的操纵开关转到“手动”位置;开启排气阀,随后开启进料蝶阀,物料从料仓落入发送罐内;当罐内物料达到规定量,料位计指示灯亮,关闭蝶阀和排气阀;开启发送罐进气阀,罐内压力逐渐上升,当气压达到规定压力时,开启脉冲发生器,气刀电磁阀开始动作,脉冲气流进入输送管内;开启出口球阀,输送正式开始。气力提升泵“自动”输送过程将气力提升泵制台上的操纵开关转到“自动”位置;当罐内物料接近排空前,罐内气压降到规定值,由电接点压力表控制自动关闭脉冲发生器,气刀电磁阀停止工作,物料随即排空,进气阀和出口球阀先后自动关闭;排气阀门动开启,排空罐内余气,蝶阀随后开启,物料从料仓落入发送罐内;料位计指示灯亮,蝶阀和排气间同时自动关闭;进气阀开启,发送罐内压力上升,当罐内压力达到规定值时,电接点压力表自动开启脉冲发生器,气刀电磁阀开始动作;出口球阀开启,输送再次开始;自动循环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