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游泳池水处理的游泳池污染物
一.游泳池污染物的来源:
a.人体脏物、细菌、病毒、尿素等 b.皮屑、发屑 c.化妆品 d.人体分泌回物:油脂、答汗液、口鼻腔分泌物 e.外来物:尘土、树叶、小虫 f.池内滋生的菌类和藻类 g.平衡水箱、均衡水箱、过滤介质、管阀内壁的生物膜所产生的污染。
二.池水物理处理时所利用水的物理性质和污染物的性质
1.全部池水物理处理的关键就是利用了水的比重等于1kg/l这一物理性质。
2.全部循环过滤的关键同样是利用了不同污染物的不同比重的物理性质。
3.污染物的比重与水的比重的比较有三种情况:
小于水的比重1kg/l时,污染物上浮到游泳池的水面;
等于水的比重1kg/l时,污染物可悬浮在水中任何位置;
大于水的比重1kg/l时,污染物下沉到游泳池的池底
游泳池池水物理处理的核心问题是利用水的比重与污染物比重的不同来分离、拦截和过滤这些杂质。
2. 游泳池水处理的特点
游泳池工程技术具有自身的特点,它需用游泳池专门的技术、专用的设备,这些造就了专业性很强的游泳池行业,它具体表现在:
1.游泳池池水的循环过滤消毒就是再生水的利用,池水反复地循环和再生利用,也就是把已过滤和处理后的水(不管它有多么高的过滤精度和纯度)不断送入未过滤的含有污染物的池水中,使清浊混合的池水达到卫生标准,而后不断污染的池水再连续不断的进行循环、过滤、澄清和消毒;同时由于游泳者和周围外界给游泳池带进污染物,池内自生的细菌和藻类,因此池水也在不断的污染着;循环、过滤、消毒、澄清、污染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这种动态体现在游泳人数的不稳定、池水温度的波动、化学投加的变化、循环流量的变动等等。
2.游泳池池水(物理)处理的特点是循环过滤,而在其他的水处理工程较少考虑循环和循环周期等相关问题,还有给水口、回水口的分布以使均匀布水问题,死水区和短流的问题。
3.污染源的持续性和不稳定性,要求进行持续过滤和持续消毒。水质的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同时进行。还要重视池体结构和循环方式以及游泳池专用设备和管件的合理选用和布局。
4.保证游泳池水处理的安全、卫生、经济、科学、可靠、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还要考虑其它池边设备、照明设备等的不同要求和功能。
在游泳池工程技术中,除去它自身的专业性理论、技术、设备和实践以外,一般的水处理理论和技术也在游泳池工程的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折点加氯,蓝氏饱和系数,甚至悬疑颗粒运动特征值的偏态分布,等等。
3. 游泳池水处理怎么做
1:新使用的泳池放满水后,先按每千吨水投加2Kg天使蓝的量加入池中(用5-10倍水稀释后加入)加好后过24小时在进行下一步处理。因为天使蓝会与消毒药反应生成沉淀物粘在磁片及缝隙处,不易除去。天使蓝每月投加1-2次,不要多加。(蓝矾--硫酸铜属重金属,有毒,建议最好不要使用)
2:加TCCA(三氯异氢尿酸钠),按每千吨水3-5Kg加消毒药(新水加倍)投药时要泼洒均匀并开启循环泵,两小时后检测余氯,如余氯低于0.5ppm再补加消毒药。每天都要加消毒药并检测,池水余氯不达标时应及时补加消毒药。新的国家标准为(0.2-1.0ppm)(CJ244-2007)
3: 调节水的PH值(PH值最好控制在7.4-7.6之间)加量以验水合测量到PH7.8-8.5为宜(因验水合测出结果要比实际值高一些)简单解决办法---PH低时投加臭氧粉可提高PH值。
4:如水质浑浊或有颜色,水的浊度达不到标准时,需要加酵素澄清剂吸附解决,可以通过加药泵投加(效果不快)。如需迅速解决问题,可在池水中直接投加,按每100吨水200克投加,加酵素澄清剂时,先用50-100倍水稀释,直接泼洒与池中,开动循环泵1-2小时,静止8小时即可。如要长期保持可按每100吨水50克每天投加,酵素澄清剂为生物提取剂,无毒无二次污染可随时添加,并且可解决A、B液絮凝不彻底需人工吸污的问题。(新的国家标准浑浊度NTU小于1)
5:投加臭氧粉,臭氧粉可迅速杀灭水中的细菌、芽孢、病毒。还可以降解各种有机物、除味、脱色、去除氯臭,分解氯胺,同时能分解水中的油污,解决池壁粘滑等问题。加量按每100吨水50克投加。(臭氧粉在水中的半衰期为20分钟,建议开放前1小时投加)
注意:A:天使蓝与消毒药不能同时加,否则会产生铜沉淀。
B:消毒药不能与碱同时投放,否则会降低消毒效果。
C:高浓度的臭氧对人体有害,建议投加量要小,最好与开放前1小时投加。
泳池水变混浊时急救方法:每100吨水加500克酵素澄清剂,500克消毒药,(100倍水稀释直接泼洒水面)循环2小时静止即可。
4. 游泳池水处理
游泳池水处理1:新使用的泳池放满水后,先按每千吨水投加2Kg天使蓝的量加入池中(用5-10倍水稀释后加入)加好后过24小时在进行下一步处理。因为天使蓝会与消毒药反应生成沉淀物粘在磁片及缝隙处,不易除去。天使蓝每月投加1-2次,不要多加。(蓝矾--硫酸铜属重金属,有毒,建议最好不要使用)2:加TCCA(三氯异氢尿酸钠),按每千吨水3-5Kg加消毒药(新水加倍)投药时要泼洒均匀并开启循环泵,两小时后检测余氯,如余氯低于0.5ppm再补加消毒药。每天都要加消毒药并检测,池水余氯不达标时应及时补加消毒药。新的国家标准为(0.2-1.0ppm)(CJ244-2007)3: 调节水的PH值(PH值最好控制在7.4-7.6之间)加量以验水合测量到PH7.8-8.5为宜(因验水合测出结果要比实际值高一些)简单解决办法---PH低时投加臭氧粉可提高PH值。4:如水质浑浊或有颜色,水的浊度达不到标准时,需要加酵素澄清剂吸附解决,可以通过加药泵投加(效果不快)。如需迅速解决问题,可在池水中直接投加,按每100吨水200克投加,加酵素澄清剂时,先用50-100倍水稀释,直接泼洒与池中,开动循环泵1-2小时,静止8小时即可。如要长期保持可按每100吨水50克每天投加,酵素澄清剂为生物提取剂,无毒无二次污染可随时添加,并且可解决A、B液絮凝不彻底需人工吸污的问题。(新的国家标准浑浊度NTU小于1)5:投加臭氧粉,臭氧粉可迅速杀灭水中的细菌、芽孢、病毒。还可以降解各种有机物、除味、脱色、去除氯臭,分解氯胺,同时能分解水中的油污,解决池壁粘滑等问题。加量按每100吨水50克投加。(臭氧粉在水中的半衰期为20分钟,建议开放前1小时投加)【注意】A:天使蓝与消毒药不能同时加,否则会产生铜沉淀。B:消毒药不能与碱同时投放,否则会降低消毒效果。C:高浓度的臭氧对人体有害,建议投加量要小,最好与开放前1小时投加。 泳池水变混浊时急救方法:每100吨水加500克酵素澄清剂,500克消毒药,(100倍水稀释直接泼洒水面)循环2小时静止即可。水质的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同时进行。还要重视池体结构和循环方式以及游泳池专用设备和管件的合理选用和布局。
5. 游泳池水处理基本方法都有哪些
循环式处理有:毛发过滤器 消毒设备(紫外线杀菌器,氯,臭氧) 活性炭吸附罐。
6. 游泳池水处理基本方法都有哪些
循环式处理有:毛发过滤器
消毒设备(紫外线杀菌器,氯,臭氧)
活性炭吸附罐。
7. 游泳池水处理
游泳池是公众场所,当人进入泳池游泳时,人体分泌物及所携带的细菌、病毒等也会带入泳池水中,为了保证泳客的身体健康,不致于在游泳中发生交叉感染,因此,泳池水必须每天都进行消毒处理,将泳池中的细菌、病毒杀灭。先介绍泳池水消毒处理所用的化学药品类别及其性能、使用方法。
一)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
1.游泳池必须安装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并能满足水质处理的要求。游泳场所水质循环净化消毒设备应保持齐全完好,建立定期检查和维修制度,做好经常性检查、保养和维修并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检修,发生故障时应有应急处理措施,确保各类设施设备正常运行,保持良好状态。
2.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备简单、安全可靠、操作和维修简便;
(2)计量装置的计量准确,且灵活可调;
(3)投加系统能自动控制,且安全可靠;
(4)加氯机至少设置一套备用,加氯机应有压力稳定且不间断的水源,加氯机的运行和停止应与循环水泵的运行和停止设联锁装置。
(二)游泳池水消毒
1.消毒剂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杀菌消毒能力强,并有持续杀菌的功能;
(2)不造成水和环境污染,不改变池水水质;
(3)对人体无刺激或刺激性很小;
(4)对建筑结构、设备和管道腐蚀小。
2.游泳池水宜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目前,我国游泳池采用的含氯消毒剂有:液氯、漂精粉、漂水、强氯精(TCCA)等。漂精粉因有残渣,堵塞管道,影响水质,也逐步被淘汰。漂水含氯极不稳定,其有效氯会随环境、温度、湿度、光线及存放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而逐渐下降。采用液氯消毒时应有防止泄漏措施,包括水处理机房应远离游泳池并封闭,房间内有紧急报警装置等;液氯宜采用真空式自动投加方式,并应设置氯与池水充分混和接触的装置;强氯精(TCCA)由于具有共轭基团,在水中逐步分解释放出次氯酸,留下的氰尿酸盐对水中的有效氯有稳定作用。它本身又无毒,存放又相当稳定。近几年来,我国有相当多的游泳池使用TCCA作为游泳池水消毒剂。
3.在有条件和需要的情况下,可采用臭氧、紫外线或其它消毒方法。采用臭氧或紫外线消毒时,还应辅以氯消毒,以保持消毒的持续性。
4.游泳池水(包括儿童涉水池连续供给的新水)加氯量按池水中游离余氯量为0.3-0.5mg/L计算确定,浸脚消毒池水加氯量按池水中游离余氯量为5-10mg/L计算确定,加药时间最好在开放前1-2小时进行。游泳场所开放时,要定期测定游泳池水余氯,并做好记录。有条件的,室内游泳场所开放时,每2小时测一次余氯;室外游泳场所开放时,每小时测一次余氯。
(三)为防止人工游泳池生长藻类,池水中加入0.25-0.5mg/L硫酸铜(以每1000m3水 2-3kg投放),发现藻类时的最大加药量不应超过1.0mg/L,每月以投放1-2次为佳。
二、游泳场所消毒
(一)每班开场和散场后均应对游泳池外、池边走道及卫生设施进行清扫、擦洗或冲洗一次。发现有污染时,可用浓度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洗。急救室应定期清洁消毒。
(二)淋浴室应经常刷洗,地面可使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定期消毒。
(三)更衣柜应于每日开放结束后做好清洁消毒,可用浓度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洗。
(四)公共卫生间(厕所)和垃圾箱(桶)应每天及时清洗,定期使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消毒。
(五)集中空调系统应严格按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其他饮水、消毒、抢救等设施设备应定期做好清洁消毒。
三、公共用品用具消毒
(一)游泳场所供游泳者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包括拖鞋、茶具等)应一客一换一消毒。
(二)拖鞋的清洗消毒:应设置专用的拖鞋洗消间或区域。
1.设置两个洗消池或洗消桶,备有橡胶手套、消毒药物、水源等。
2.清洗:先用清水或洗洁液清洗拖鞋。
3.过水:在过水池或过水桶中用清水漂洗拖鞋。
4.消毒:在药物池或药物桶中,将拖鞋完全浸泡在药液中,药液浓度及浸泡时间必须按药物使用说明严格操作。用含氯消毒药时,浸泡液有效氯含量应达250-500mg/L,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
5.保洁:从消毒液中取出拖鞋,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残留的消毒剂,凉置10至15分钟,待拖鞋干后放置保洁柜或保管箱。
(三)杯具的清洗消毒:应按杯具洗消操作规程在专用的杯具洗消间内进行。
1.去污清洗:清倒杯中残渣及茶水,然后在洗涤池中用洗洁液清洗,用清水漂洗杯具并注意洗刷杯口。
2.消毒:在药物消毒池内,将杯具完全浸泡如药液中,药液浓度及浸泡时间必须按药物使用说明严格操作,用含氯消毒药时,浸泡液有效氯含量应达250mg/l浓度,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如使用电子消毒柜,则可直接去污清洗后放入电子消毒柜消毒。
3.过水:在过水池中用清水漂洗杯具,去除残留的消毒剂。
4.保洁:消毒后的杯具应倒置后才放入保洁柜内,保洁柜内如果采用毛巾作垫子的,所垫的毛巾必须定期更换、清洗和消毒。
四、注意事项
(一)消毒剂应到证照齐全的生产厂家或经营单位购买,采购时应建立验收制度并做好记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索取检验合格证和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或有关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二)消毒剂置有盖容器中密封保存于通风、干焕、阴冷、避光处;建立消毒剂进出库专人验收登记制度,要详细记录入库消毒剂的名称、数量、产地、进货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包装情况、索证情况等,并按入库时间的先后分类存放。
(三)在消毒时应穿工作服,戴口罩与橡胶手套,避免与皮肤、黏膜直接接触,如有条件,配制时可戴眼罩。
8. 游泳池水处理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第一、游泳池的杀藻和灭藻
投放环保型除藻剂,稀释1-5倍后泼洒于池面,作用时间8-12小时,即可完全杀灭藻类,建议本品添加量为8克/吨水,用户可视池水藻类生长严重程度酌情增减用量。
第二、游泳池的杀菌和消毒
每天使用药品(如游泳池速溶消毒片)对游泳池进行消毒,按每立方米池水投放2g的量(即1000立方投放2kg),加药时机最好在开放前1-2小时进行。另外,每周要对游泳池进行一次突击性处理(即加倍投放消药,最好在晚上游泳池收场后进行)。
第三、游泳池的PH值调节使用PH调节剂(PH升高剂、PH降低剂)来调节游泳池水体的PH值,使其保持在7.2-7.8之间最为理想。一般使用有效氯含量90%的游泳池消毒粉或消毒片对水体消毒时,水质的PH值泳池会降低,因此需要使用PH升高剂,使用量可参考数据:每升高1度PH值,按照每立方米池水10g投放。
第四、投放万酵素净化剂进行水质净化
游泳池水中的悬浮物过多会使水质浑浊,这时需要使用澄清剂来对水质进行净化。使用酵素澄清剂需配合过滤器,循环过滤1-2个周期后,水质才开始变澄清。使用方法如下:
1、池水出现浑浊时的应急处理用法:反冲洗后每500吨池水用本品1瓶稀释100倍后均匀泼洒池面。变色处理用法:反冲洗后每500吨池水用2瓶稀释100倍后均匀泼洒池面。日常维护用法:每500吨池水用100克稀释100倍后均匀泼洒池面即可。
2、待池水过滤澄清后,再对过滤器进行反冲洗,以排除过滤器中污物,提高过滤效率。本品配合臭氧粉及消毒剂使用,可发挥最高效率,效果更佳。
第五、游泳池的吸污
游泳池中会有些污染物沉在池底,过滤器没有办法将其过滤,这时就需要专用的池底吸污机将这些污染物排除到泳池之外。在这里,我介绍一款吸污机——Aquabot。该吸污机由美国原装进口,过滤精度达到10微米,独特的深层清洁专利喷嘴,专利角轮,具备现在市场上没有的独特实用功能,让你变得更加靓丽。
9. 游泳池水处理技术
一、水的基础知识 1、天然水中主要溶有哪些离子?天然水中溶解的离子,主要是水流经岩层时所溶解的矿物质。如碳酸钙(石灰石)、碳酸镁(白云石)、硫酸钙(石膏)、硫酸镁(泻盐)、二氧化硅(沙子)、氯化钠(食盐)、无水硫酸钠(芒硝)等。随着天然水在地面或地下所流经的岩层不同,水的酸碱性有所不同,所溶解的离子也有所不同。2、什么是水中的悬浮物质?水中的悬浮物质是指颗粒直径在10mm以上的颗粒,凭肉眼可以看见。这些微粒主要由泥沙、粘土、原生动物、藻类、细菌、病毒及高分子有机物组成。它们常常悬浮物在水流之中,使水产生浑浊现象。这些微粒很不稳定,可以通过沉淀和过滤而除去。水静止的时候,较重的微粒(主要是沙子和泥土一类的无机物质)会沉淀下去,轻的微粒(主要是动植物及其残骸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会浮在水面上,这些用过滤分离的方法可以除去。悬浮物是造成水质浊度、色度、气味的主要来源。它们在水中的含量也不稳定,往往随着季节、地区的不同而变化。3、什么是水中的胶体物质?水中的胶体物质是指直径在1.0mm~10mm之间的颗粒.。胶体是许多分子和离子的集合物,天然水中的无机矿物质胶体主要是铁、铝和硅化合物。水中的有机胶体物质主要是植物或动物的肢体腐烂和分解而成的腐植物。其中以湖泊水中的腐殖质含量最多,因此常常使水呈黄绿色或褐色。由于胶体物质的颗粒小、质量轻,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表面积很大,因其表面具有很大的吸附能力,常常吸附着多量的离子而带电。同类胶体因带有同性电荷而互相排斥,它们在水中不能相互粘合而处于稳定状态。因此水中的胶体颗粒不能籍重力自行沉降而去除,一般需在水中加入药剂破坏其稳定,使胶体颗粒脱稳、增大而沉降予以去除。4、水中的有机物质是什么?水中的有机物质主要是指腐殖酸和富里酸的聚羧基酸化合物、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物。其中前者是多官能团芳香族类大分子的弱性有机酸,占水中溶解的有机物质95%以上。腐殖 物是水中生物一类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产物。生活污水主要是人体排泄物和垃圾废物。各种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动植物纤维、油脂、糖类、染料、有机酸、各种有机合成的工业制品、有机原料等,这些有机物污染着水体,使水恶化。 5、有机物对水体有什么危害?有机物是引起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水中的有机物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要进行生物氧化分解。需要消耗水中溶解氧,从而导致水中缺氧,同时会发生腐败发酵,使细菌滋生,恶化水质,破坏水体。6、天然水中的杂物对水质有那些主要影响?1)悬浮物质泥沙、粘土:使水浑浊,产生粘泥。藻类及原生动物:使水有色度、有臭味、浑浊并产生粘泥。细菌:致病、产生粘泥、产生腐蚀。其它不溶物质:产生沉淀。2)胶体物质溶胶(如硅胶):致使结垢。高分子化合物(如腐殖酸胶体):使水浑浊产生吸附和沉淀。7、为什么有的水会有臭味?纯净的水是无臭、无味、无色透明的液体,但被污染的水体,常会使人感觉有不正常的气味,用鼻子闻到的称为臭、用口尝到的称为味。水的臭味主要来源有:1)水中的水生物、植物或微生物的繁殖和腐烂而发出的臭味。2)水中的有机物质腐败分解而散发的臭味。3)水中溶解气体如SO2、H2S及NH3的臭味。4)溶解盐类或泥土的气味。5)排入水体的工业废水所含的杂质,如石油、酚类等臭味。6)消毒过程中加入氯气体的气味。由于上述的各种原因,使的有的水会有臭味,例如湖泊、沼泽水中因水藻繁殖或有机物过多 而带有鱼腥味及霉烂气味;浑浊的河水常有泥土气味或涩味,温泉水常常有硫酸气味;地下水会有硫化氢味。 一般来讲:含氧量较多的水、含有机物较多的水、含NO2较多的水、常有不正常的甜味;含有氯化钠的水带有咸;含有硫酸镁、硫酸纳的水带有苦味;含铁的水带有涩味;而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气味则是多种多样。8、什么是水的浑浊度?由于水中含有悬浮及胶体状态的颗粒,使得原本无色、无味、透明的水产生浑浊现象,其浑浊的程度称为混浊度。混浊度单位是用“度”来表示的,就是相当于1L的水中含有1Mg的SIO2(或是1Mg白陶土、硅藻土)时,所产生的混浊物为1度。混浊度是一种光子效应,就是光线透过水层时受到阻碍的程度,表示水层对于光线散射和吸收的能力。它不仅与悬浮物的含量有关,而且还与水中杂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及其表面的反射性能有关。泳池水规定混浊度不超过5度,其标准与生活饮用水相同。由于构成混浊度的悬浮物及胶体颗粒一般是稳定的,并大多带有负电荷,因此,不进行化学处理就不会沉降。通常主要采用混凝澄清和过滤的方法来降低水的混浊度。9、什么是水的色度?天然水经常显示出浅黄、浅褐或黄绿等不同的颜色。产生颜色的原因是溶于水的腐殖质、有机物或无机物造成的。另外,当水体受到工业废水的污染时也会呈现不同的颜色。这些颜色分为真色和表色,真色是由于水中溶解性物质引起的,也就是除去水中悬浮物后的颜色,而表色是没有除去水中悬浮物后的颜色,这些颜色的定时量程度就是色度。一般色度用比色法来测定。粘土能使水带黄色,铁的氧化物会使水变褐色,硫化物能使水变为浅兰色,藻类使水变为绿色,腐败的有机物会使水变为黑褐色。10、什么是水的PH值? PH值有什么意义?水的PH值是表示水中氢离子的负对数值,表示为: PH = -Lg[H]PH值有时也称为氢离子指数。由水中氢离子的浓度可知道水溶性是呈碱性、酸性还是中性。由于氢离子浓度的数值往往很小,在应用上不方便,所以就用PH值这一概念来作为水溶液酸、碱 性的判断指标,而且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恰能表示出酸性、碱性的变化幅度数量级大小,这样应用起来就十分方便,并由此得到: (1) 中性水溶液 PH = -Lg [H]= -Lg10 =7(2) 酸性水溶液 PH<7,PH值越小,表示酸性越强。(3) 碱性水溶液 PH>7,PH值越大,表示碱性越强。如果进一步按PH值更加详细地将水质分类,可以得到:(1) 强酸性水溶液PH值<5.0(2) 弱酸性水溶液PH值=5.0~6.4(3) 中性水溶液PH值=6.5~8.0(4) 弱碱性水溶液PH值=8.1~10(5) 强酸性水溶液PH值>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