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水体中有哪些污染物质,各有哪些主要危害
水体中的污染物种类很多,一般分为无机污染物、致病微生物、植物营养素、耗氧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等五类。
无机污染物
主要来自炼焦、电镀、塑料、化肥、硫酸和硝酸等工厂排出的废水,如各种氢氰酸、氰化钾、硫酸、硝酸等。水体中如果有过量的无机污染物,会改变水的ph值,使微生物不能生长,还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危害淡水生物。
致病微生物
主要来自生物制品、制革业、饲养场和生活污水,有各种病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种类。常能引起各种传染病。
植物营养素
主要来自食品、化肥、工业的废水和生活污水。有硝酸盐、亚硝酸盐、铵盐和磷酸盐等。这些营养素如果在水中大量积累,造成水的富营养化,使藻类大量繁殖,导致水质恶化。
耗氧污染物
主要来自食品工业、造纸工业、化纤工业排放的废水及生活污水,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木质素、纤维素等。当水中微生物分解这些有机物时,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中缺氧,并产生硫化氢、氨等气体,使水质恶化。
重金属离子
主要来自农药、医药、仪表及各类有色金属矿山的废水,如汞、镉、铬、铅、砷等各种重金属离子毒物,它在水中比较稳定,是污染水体的剧毒物质。
㈡ 工厂里排出的废水里含哪些有毒物质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包括工艺过程用水、机器设备冷却水、烟气洗 涤水、设备和场地清洗水等。
工业废水造成的污染主要有:有机需氧物质污染,化学毒物污染,无机固体悬 浮物污染,重金属污染,酸污染,碱污染,植物营养物质污染,热污染,病原体污染等 。许多污染物有颜色、臭味或易生泡沫,因此工业废水常呈现使人厌恶的外观。 各种工业废水的污染特征和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列表如下。
工业废水按所含的主要污染物性质,通常分为:有机废水、无机废水、兼含有 机物和无机物的混合废水、重金属废水、含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和仅受热污染的冷 却水。按产生废水的工业部门,可分为造纸废水、制革废水、农药废水、电镀废水等。
工业废水的特点是水质的水量因生产工艺和生产方式的不同而差别很大。如电力、矿山等部门的废水主要含 无机污染物 ,而造纸和食 品等工业部门的废水,有机物含量很高,BOD 5 (五日生化需氧量 )常超过2 000毫克/升,有的达30 000毫克/升。即使同一生产工序,生产过程中水 质也会有很大变化,如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同一炉钢的不同冶炼阶段,废水的pH值 可在4~13之间,悬浮物可在250~25 000毫克/升之间变化。工业废水的另一特点 是:除间接冷却水外,都含有多种同原材料有关的物质,而且在废水中的存在形态 往往各不相同,如氟在玻璃工业废水和电镀废水中一般呈氟化氢或氟离子(F — )形态,而在磷肥厂废水中是以四氟化硅(SiF 4 )的 形态存在;镍在废水中可呈离子态或络合态。这些特点增加了废水净化的困难。
工业废水的水量取决于用水情况。冶金、造纸、石油化工、电力等工业用水 量大,废水量也大,如有的炼钢厂炼1吨钢出废水200~250吨。但各工厂的实际外 排废水量还同水的循环使用率有关。例如循环率高的钢铁厂,炼1吨钢外排废水量 只有2吨左右。
㈢ 重金属污染物的污染分类
无机污染物中的氰化物(KCN.NaCN)的毒性是很强的,氰化物以各种形式存在水中,人中毒后,会造成呼吸困难,全身细胞缺氧,导致窒息死亡。氰化物主要来自各种含氰化物的工业废水,如电镀废水、煤气厂废水,炼焦炼油厂和有色金属冶炼厂等的废水。
最应引起人们注意的重金属污染物是铅、汞、镉。 镉用途很广,镉盐、镉蒸灯、颜料、烟雾弹、合金、电镀、焊药、标准电池等,都要用到镉。镉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其化合物也大都属毒性物质。日本富县的神通川流域出现的“痛痛病”就是镉环境污染造成的人类健康公害事件之一。由于矿山废水污染了农田,镉通过食物链进入了人体,慢慢积累在肾脏和骨骼中并引发了中毒。患了“痛痛病”的人,主要症状为骨质疏松。曾有一个患者,打了一个喷嚏,全身数处发生骨折,后来发展为骨质软化和萎缩。患者疼痛加剧,自下肢开始,再到膝、腰、背等各个关节,最后疼痛遍及全身,“痛痛病”因而得名。预防镉的危害,主要是不要食用污染地区的农产品,这些工作需要政府部门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㈣ 矿山废水的一些情况
矿山废水处理无非就是去除悬浮物和重金属,主要有中和及沉淀,有的需要版加絮凝处理。处理后的废水最好是权梯级利用,提高其利用率,减少排放量。
设计院,对口的就是中国冶金研究总院了,其次是煤炭研究院。
矿山废水没有行业排放标准,就执行综合排放标准。
㈤ 重金属污染是指什么,都有哪些
重金属指相对密度大于5的金属(一般指密度大于4.5克/厘米3的金属),就一般情况而言,造成土壤污染的重金属主要是指生物毒性显著的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还包括具有毒性的重金属锌、铜、钴、镍、锡、钒等污染物。重金属的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造成土壤严重污染。
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年排放汞约1.5万吨、铜为340万吨、铅为500万吨、锰为1500万吨、镍为100万吨,造成了各国程度不同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直接影响到土壤质别、水质状况、作物生长、农业产量、农产品品质等。由于重金属不能被生物降解,相反却能在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下,成千百倍地富集,最后进入人体。重金属在人体内能和蛋白质及酶等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使他们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累积,造成慢性中毒,轻者发生怪病(如日本的水俣病、骨痛病等),重者就会死亡。因此重金属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十分重要。从这一点上讲,充分认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长期性、隐匿性、不可逆性以及不能完全被分解或消逝的特点,进行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广泛重视的问题。
食品生产中人为不安全因素在20世纪60至70年代,澳大利亚、美国、德国等国家就开始了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我国对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的主要方向集中在土壤重金属的生态效应、临界含量地带性分异规律和分区等问题上。大气中重金属的沉降、工业废水的灌溉以及金属矿山酸性废水污染,都加重了土壤的重金属污染。
1.超标的铅
从2006年8月末开始,甘肃徽县水阳乡陆续有八九百人到西安西京医院进行血铅检测,其中373人为儿童。这些儿童中,90%以上血铅超标,最高者血铅含量619微克/升,超标数倍(铅中毒即连续2次静脉血铅水平等于或高于200微克/升),被诊断为重度铅中毒,而成人中血铅超标也很普遍。当地村民认为,位于水阳乡新寺村旁的一家铅锭冶炼厂是“罪魁祸首”。2006年9月12日甘肃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经过调查组初步监测,造成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水阳乡334名儿童血铅超标事故的徽县有色金属冶炼有限责任公司周边400米范围内土地已经全部被污染。甘肃省环保局联合调查组已经责成当地政府对遗存污染源进行进一步清理,彻底拆除冶炼生产的其他附属设施,对拆除的有关设施不得转移,以免造成新的污染;粗铅冶炼废渣属于危险废渣,对临时渣场堆存的废渣以及厂区内存渣、周围道路铺垫渣也要进行清理。
铅进入人体后,除部分通过粪便、汗液排泄外,其余在数小时后溶入血液中,阻碍血液的合成,导致人体贫血,出现头痛、眩晕、乏力、困倦、便秘和肢体酸痛等;有的口中有金属味,动脉硬化、消化道溃疡和眼底出血等症状也与铅污染有关。小孩铅中毒则出现发育迟缓、食欲不振、行走不便和便秘、失眠;若是小学生,还伴有多动、听觉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智力低下等现象。这是因为铅进入人体后通过血液侵入大脑神经组织,使营养物质和氧气供应不足,造成脑组织损伤所致,严重者可能导致终身残废。成年人铅中毒后经常会出现:疲劳、情绪消沉、心脏衰竭、腹部疼痛、肾虚、高血压、关节疼痛、生殖障碍、贫血等症状。孕妇铅中毒后会出现流产、新生儿体重过轻、死婴、婴儿发育不良等严重后果。
铅中毒预防和检测工作非常重要。可是铅中毒后的症状往往非常隐蔽难以被发现,所以目前最可靠的方法就是血检。
有效地防止铅中毒,是当今科学家正在探索、攻克的课题之一。但作为个人,加强防范、进行自我保护是十分重要的。首先不要使用含铅材料做饮食用具,最好不要用彩釉陶瓷制品盛装酸性食物和饮料;蔬菜水果食用前要洗净,能去皮的要去皮;平时多吃柠檬、卷心菜、海藻、海参、草鱼、柿子和大蒜等蔬菜、水果,以利于解毒、排铅。
2.汞中毒
20世纪50年代初,在日本九州岛南部熊本县的一个叫水俣镇的地方,出现了一些患口齿不清、面部发呆、手脚发抖、精神失常的病人,这些病人经久治不愈,就会全身弯曲,悲惨死去。这个镇有4万居民,几年中先后有1万人不同程度的患有此种病,其后附近其他地方也发现此类病症。经数年调查研究,于1956年8月由日本熊本国立大学医学院研究报告证实,这是由于居民长期食用了八代海水俣湾中含有汞的海产品所致,该事件被认为是一起重大的工业灾难。
汞也称水银,是我们常用的温度表里显示多少度的银白色金属,它是一种剧毒的重金属,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汞对于生物的毒性不仅取决于它的浓度,而且与汞的化学形态以及生物本身的特征有密切关系。一般认为,汞是通过海洋生物体表(皮肤和鳃)的渗透或摄入含汞的食物进入体内的。汞进入海洋的主要途径是工业废水、含汞农药的流失以及含汞废气的沉降。此外,含汞的矿渣和矿浆也是其来源之一。
科学试验证实,人体血液中汞的安全浓度为1微克/10毫升,当到达5~10微克/10毫升时,就会出现明显中毒症状。经计算,如果一个人每天食用200克含汞0.5毫克/千克的鱼,人体所摄入的汞量恰好在此安全范围内。然而,经测定水俣湾的海产品汞的含量高达每千克几十毫克,已大大超标。此外,人们每天还要搭配其他食品,其中也可能含有一定量的汞,这样全天摄入的总量就更是大大超过安全限度标准了。
汞极易于由环境中的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对食品造成污染,直接影响人们的饮食安全,危害人体的健康。汞是蓄积作用较强的元素,主要在动物体内蓄积。湖泊、沼泽中的水生植物、水产品易蓄积大量的汞。鱼是汞的天然浓缩器,鱼龄越大,体内蓄积的汞就越多。20世纪50年代后期,农业上使用含汞杀螨剂以来,汞对土壤、自然水系、大气的污染日益严重。工厂排放含汞的废水,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规定汞不超过0.001毫克/升。
3.镉污染
20世纪初期开始,人们发现日本中部地区的富山县水稻普遍生长不良。1931年又出现了一种怪病,患者大多是妇女,病症表现为腰、手、脚等关节疼痛。病症持续几年后,患者全身各部位会发生神经痛、骨痛现象,行动困难,甚至呼吸都会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到了患病后期,患者骨骼软化、萎缩,四肢弯曲,脊柱变形,骨质松脆,就连咳嗽都能引起骨折。患者不能进食,疼痛无比,常常大叫“痛死了!”“痛死了!”有的人因无法忍受痛苦而自杀。这种病由此得名为“骨痛病”或“痛痛病”(Itai?Itai Disease)。1946—1960年,日本医学界从事综合临床、病理、流行病学、动物实验和分析化学的人员经过长期研究后发现,“骨痛病”是由于神通川上游的神冈矿山废水引起的镉中毒。据记载,由于工业的发展,富山县神通川上游的神冈矿山从19世纪80年代成为日本铝矿、锌矿的生产基地。神通川流域从1913年开始炼锌,“骨痛病”正是由于炼锌厂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周围的耕地和水源而引起的。
镉是重金属,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人体中的镉主要是由于被污染的水、食物、空气通过消化道与呼吸道摄入体内的,大量积蓄就会造成镉中毒。神冈的矿产企业长期将没有处理的废水排放注入神通川,致使高浓度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水源。用这种含镉的水浇灌农田,稻秧生长不良,生产出来的稻米成为“镉米”。“镉米”和“镉水”把神通川两岸的人们带进了“骨痛病”的阴霾中。1961年,富山县成立了“富山县地方特殊病对策委员会”,开始了国家级的调查研究。1967年研究小组发表联合报告,表明“骨痛病”主要是由于重金属尤其是镉中毒引起的。1968年开始,患者及其家属对金属矿业公司提出民事诉讼,1971年审判原告胜诉。被告不服上诉,1972年再次判决原告胜诉。
环境中的镉可通过水生生物的养殖进入食品。作物的根系可吸收土壤中的镉,镉污染地区的蔬菜粮食等食物中的镉含量远高于无污染地区。镉在人体积蓄作用,潜伏期可长达10~30年。镉被人体吸收后,在体内形成镉硫蛋白,选择性地蓄积于肾、肝中。其中,肾脏可吸收进入体内近1/3的镉,是镉中毒的“靶器官”。其他脏器如脾、胰、甲状腺和毛发等也有一定量的蓄积。镉在体内可与含羟基、氨基、硫基的蛋白质分子结合,使许多酶系统受到抑制,从而影响肝、肾器官中酶系统的正常功能。由于镉损伤肾小管,病者出现糖尿、蛋白尿和氨基酸尿。特别是使骨骼的代谢受阻,造成骨质疏松、萎缩、变形等一系列症状。
平时多饮水,多喝淡盐水,多吃紫菜、海带,有利于防治镉中毒。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每人每周接触的镉不应超过每千克体重7微克。各国对工业排放“三废”中的镉都做出了极为严格的规定。应注意呼吸系统或肾脏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和尿镉测定,以及早诊断和排除镉中毒,并给予积极的处理。
4.有害的砷
砷污染中毒事件或导致的公害病(慢性砷中毒)已屡见不鲜。如在英国曼彻斯特因啤酒中添加含砷的糖,造成6000人中毒和71人死亡。日本森永奶粉公司,因使用含砷中和剂,引起12100多人中毒,130人因脑麻痹而死亡。典型的慢性砷中毒在日本宫崎县吕久砷矿附近,因土壤中含砷量高达300~838毫克/千克,致使该地区小学生慢性中毒。日本岛根县谷铜矿山居民也有慢性中毒患者。我国规定居民区大气砷的日平均浓度为3微克/立方米,饮用水中砷最高容许浓度为0.04毫克/升,地表水包括渔业用水为0.04毫克/升。
作为氮家族的一员,砷是无臭无味的半金属,自然存在于岩石和土壤中。它可以与其他元素合成有机和无机砷,而后者毒性更强,在水中更常见。含砷废水、农药及烟尘都会污染土壤。砷在土壤中累积并由此进入农作物组织中。砷对农作物产生毒害作用最低浓度为3毫克/升,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亦很大。砷和砷化物一般可通过水、大气和食物等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危害。
砷进入人体内被吸收后,破坏了细胞的氧化还原能力,影响细胞正常代谢,引起组织损害和机体障碍,可直接引起中毒死亡。如果将砷作用于人体局部,最初有刺激症状,久之出现组织坏死。砷对黏膜具有刺激作用,可直接损害毛细血管。经黏膜(包括阴道)或皮肤吸收的砷及化合物,主要沉积在毛发、指甲、骨、肝和肾等器官。常人服入三氧化二砷0.01~0.05克,即可中毒,出现中毒症状;服入0.06~0.2克,即可致死;在含砷化氢为1毫克/升的空气中,呼吸5~10分钟,可发生致命性中毒。世卫组织认为,长期饮用含砷量超过10毫克/升的水可导致砷中毒,这是一种导致皮肤紊乱、坏疽以及肾癌和膀胱癌的慢性病。
由于砷与毛发、指甲皮肤的角化组织有亲和力,无论是慢性砷中毒或急性砷中毒,只要其中毒后尚存活一周以上,便可从毛发中发现较多含量的砷。而头发中的微量元素与人血中的成分比较相似,它能准确地反映出人体内部新陈代谢的状况。而血液的各种成分都是来自周围环境以及在此环境中产生的食物。
对于砷中毒者可用二巯基丙磺酸钠或二巯基丁二酸钠等解毒药对症治疗。治理砷污染,首先不要将高砷水用来灌溉,其次不要让在受到砷污染的土壤上种植的植物进入食物链。对于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可以用植物来进行环境修复。
总的来说,控制重金属对食品的污染首先要从源头上把关,严格控制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对农业环境的污染。其次,加快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控制技术研究与推广,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实施力度。第三,加强食品安全监督与检验,强化质量管理,完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另外,还要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群众监督,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维护人体健康。
㈥ 矿山环境污染现状
西南地区不同类型矿产开发过程中,很多矿山没有建尾矿库和沉淀池,洗选厂建造也很不规范,大量矿坑水、洗选厂废水直接排放到附近河流、湖泊,尾矿库渗漏、翻坝严重,废石土、尾矿及冶炼废渣直接倒入水库、沟谷、落水洞,污染问题相当突出。据云南、四川、贵州、西藏和重庆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的有关资料,各省的污染现状和污染程度有所不同,现分述如下。
(一)贵州省矿山环境污染
贵州省不同类型矿产开发环境污染相当严重。矿山产生的废水量和废渣量在西南各省中数量最多。矿山废水年产出量731268.00×104m3,年排放量637842.00×104m3;矿山废渣年产出量25107.00×104t,年排放量21869.00×104t,累计堆放量86958.00×104t(表3-2)。废渣综合利用率19.49%,废水综合利用率5.01%。环境污染相对严重的矿山有460座。通过对20座矿山23件水样的21项组分分析,仅4座矿山的4件水样基本达标,16座矿山的19件水样都存在超标组分。这表明大多数矿山对水环境造成了污染。贵州矿山环境污染突出的问题是,部分有毒组分已进入食物链,造成人畜汞中毒、铊中毒、砷中毒,加上氟污染、放射性异常及其辐射等问题,已形成严重的地方病。
表3-2 贵州省矿山废渣、废水统计
该省矿业开发造成地下水污染面积为4121.83hm2,主要为金矿、磷矿、汞矿、锑矿和硫铁矿等矿山问题突出。如铜仁汞矿形成的大片采空区,造成地表水渗漏、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且多被污染,致使许多地区人畜饮水困难;务川汞矿1998年8月山洪期间发生洪水翻坝事故,有毒尾矿渣泄漏及有毒有害组分淋滤下渗,造成矿区下游乃至乌江流域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土壤污染;1999年务川汞矿苟家岩尾矿库渗漏,造成下游乌江流域至长江涪陵沿岸一市五县地表水体污染,为此停水一个星期,并受到国家环境保护局严令治理。由此可见,矿业开发对区域水均衡系统产生了不良影响,给矿山本身及附近村民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危害。
(二)云南省矿山环境污染
云南省矿山废水年产出量392241.72×104m3,年排放量360005.07×104m3;矿山废渣年产出量10393.34×104t,年排放量9780.49×104t,累计堆放量105184.08×104t(表3-3)。综合利用率:尾矿7.27%,废石土5.18%,煤矸石30.06%,矿坑水14.14%,洗选矿水0.47%。大量矿山废渣、废水的排放,导致云南省79条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污染程度较严重的有金沙江支流络泽河、小江,珠江支流块择河,红河支流绿汁江、南温河,澜沧江支流比江。仅玉溪市和文山州就有26条河流、4座水库受到污染。
云南省矿山年排放矿坑水190911.27×104m3,其中废水处理量仅占年排放量的0.7%,回水利用量也只占年排放量的14.3%,其余85%以上的矿坑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附近河流、溪沟、水库、湖泊或岩溶洼地,造成污染。该省6477个矿山企业仅1000个建有一定规模的洗选厂,其中仅25%左右的洗选厂建有尾矿库和沉淀池,大部分矿山因未建尾矿库和沉淀池直接将洗选废水或冶炼废水排入附近水体,造成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严重污染。该省已建的544座尾矿库,仅少量进行过设计,且多数不同程度地存在病害问题,时有库坝塌陷、渗漏、废水翻坝、漫坝和溃坝等问题,造成库区环境污染。
表3-3 云南省固体废弃物、矿坑水、洗选水排放统计
(三)四川省矿山环境污染
四川省矿山废水年产出量58897.15×104m3,年排放量34226.19×104m3(表3-4);矿山废渣年产出量9039.71×104t,年排放量7314.24×104t,累计堆放量67098.80×104t(表3-5)。
表3-4 四川省矿山废水统计 单位:104m3
表3-5 四川省矿山废渣统计 单位:104t
矿山废水以能源矿产排放量最大,占四川省总产出量的76%。由于能源矿产多数为小型矿山企业和民营企业,废水综合利用率仅占四川省废水利用总量的33.8%,金属矿山废水产出量占总量的19.2%,但由于金属矿山国有大、中型企业所占的比例大,生产工艺较先进,废水循环利用较好,利用量占四川省矿山废水总利用量的55.1%,综合利用率达到55.7%。其他非金属矿山如钙芒硝多为井下爆破落矿,水溶抽取,废水循环使用,综合利用率高,为58.32%;建材类非金属矿山用水较少,但废水综合利用率最差,几乎为零。总体上看,四川省各类矿山废水综合利用率为19.61%。
四川省矿山废渣综合利用量为800.74×104t,综合利用率8.85%。其中金属矿山废渣排放量最多,占排放总量的62%,但综合利用率最低,为1.2%。能源矿山年产废渣量占总量的21.9%,年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12.6%,综合利用率较高,为31.85%。其他非金属矿山废渣年产量占总产量的15.7%,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25.4%,综合利用率为7.2%。
(四)西藏矿山环境污染
西藏矿山废水年产出量为63215.34×104m3,年排放量10508.37×104m3,年循环利用量46827.41×104m3(表4-6);矿山废渣年产出量11126.30×104t,年排放量8684.45×104t,累计堆放量35647.54×104t,年综合利用量195.52×104t(表3-6,表3-7)。矿山废渣、废水排放造成了矿山环境的污染。因西藏地广人稀,虽有污染,但不严重。
表3-6 西藏矿山废水统计 单位:104m3
表3-7 西藏矿山废渣统计
(五)重庆市矿山环境污染
重庆市约有1805处矿山存在废水、废渣污染问题,其中煤矿山1002处,金属矿山82处,建材非金属矿山721处。矿山废水年产出量15632.70×104m3,年排放量15166.43×104m3;矿山废渣年产出量2007.97×104t,年排放量1507.97×104t,累计堆存量37277.08×104t。其中以能源矿产的产出量和排放量最多(表3-8,表3-9)。矿山废水、废渣大量排放,仅南桐地区12条河流有11条遭到污染。此外,1998年前,每年约有1.6×104t矿渣流入渝北胜天水库,2×104t矿渣流入渝北工农水库,造成淤积,库容量逐年减少,严重影响农业灌溉;巫溪寨沟水库,库容量70×104m3,其上游几个小煤窑矿渣全部排入水库,仅几年将水库全部淤满,工程报废;奉节草堂煤矿开采废石向草堂河排放,形成了草堂河泥石流地质灾害。
表3-8 重庆矿山废水统计
表3-9 重庆矿山废渣统计
㈦ 矿山固体污染物有哪些危害
矿山固体污染物对环境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特别是低品位的矿山回废弃物与尾矿。
矿山固答体污染物经过长时间的风化和侵蚀会产生矿山酸性废水的排放及有害化学元素的迁移释放。酸性废水的排放会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还会造成重金属元素的迁移,使水和土壤中有害元素大量富集,会引起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类造成极大的危害。
㈧ 含重金属的废水有哪些
重金属废水是指矿冶、机械制造、化工、电子、仪表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含重金属的废水。重金属(如含镉、镍、汞、锌等)废水是对一环境污染最严重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工业废水之一,其水质水量与生产工艺有关。
废水中的重金属一般不能分解破坏,只能转移其存在位置和转变其物化形态。处理方法是首先改革生产工艺,不用或少用毒性大的重金属。
在生产地点就地处理(如不排出生产车间)常采用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等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中重金属低于排放标准可以排放或回用。形成新的重金属浓缩产物尽量回收利用或加以无害化处理。
(8)矿山废水带来哪些金属污染物扩展阅读
废水中的重金属是各种常用方法不能分解破坏的,而只能转移它们的存在位置和转变它们的物理和化学形态。例如,经化学沉淀处理后,废水中的重金属从溶解的离子状态转变成难溶性化合物而沉淀下来,从水中转移到污泥中;经离子交换处理后,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转移到离子交换树脂上。
经再生后又从离子交换树脂上转移到再生废液中。总之,重金属废水经处理后形成两种产物,一是基本上脱除了重金属的处理水,一是重金属的浓缩产物。
重金属浓度低于排放标准的处理水可以排放;如果符合生产工艺用水要求,最好回用。浓缩产物中的重金属大都有使用价值,应尽量回收利用;没有回收价值的,要加以无害化处理。
㈨ 简述矿山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
矿山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
(1)有机污染物。矿山废水池和尾矿池中植物的腐烂,可能使废水中回有机成分含量很高答,选矿厂、洗煤厂、分析化验室排放的废水中含有酚、甲酚、萘酚等有机物,它们对水生物极为有害。
(2)油类污染物。油类污染物是矿山中较为普遍的污染物,含油废水浸入孔隙内形成油膜,产生堵塞作用,破坏土壤结构,不利于植物的生长,甚至使农作物枯死。水面存在的油膜阻碍大气中的氧向水体转移,致使水体得不到氧,使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
(3)酸碱的污染。酸碱污染是水体污染中存在的普遍现象,酸碱废水排入水体后,使水体pH值发生变化,抑制细菌和微生物的生长,妨碍水体自净还可腐蚀船舶和水工建筑物,破坏正常的生态循环。
4)氧化物。氧化物有剧毒,一般人只要误服0.1g左右的氰化钠或氰化钾就会死亡。敏感的人甚至0.06g就可致死。当水中CN-含量达0.3~0.5mg/L时,便可使鱼致死。
天#猫美国进口普卫欣提示:雾霾天气出行记得做好防护。
㈩ 废水中污染物的种类主要有哪些
废水中污染物抄的种类和含袭量大小是决定采用那种处理工艺的关键指标。按照存在的形态,废水中的污染物可分为漂浮物、悬浮固体、胶体、低分子有机物、无机离子、溶解性气体、微生物等。按照危害特征,废水中的污染物可以分为漂浮物、悬浮固体、石油类、耗氧有机物、难降解有机物、植物营养物质、重金属、酸碱、放射性污染物、病原体、热污染等。另外,将一些水质指标归类,污染物种类也可以按如下分类。(1) 固体污染物 包括悬浮物、胶体状杂质、溶解性杂质等。(2) 需氧污染物 包括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需氧量、总有机碳等。(3) 油类污染物 包括石油类和动植物油。(4) 有毒污染物 包括无机化学毒物、有机化学毒物、放射性毒物等。(5) 生物污染物 主要指废水中的治病性微生物,包括致病细菌、病虫卵和病毒等。(6) 酸碱污染物 酸主要来源于矿山排水、工业废水及酸雨等;碱主要来自碱法造纸、化学纤维制造、制碱、制革等工业废水。(7) 营养性污染物 包括氮、磷、钾、铵盐等。(8) 感官性污染物 指废水中能引起异色浑浊、泡沫、恶臭等现象的物质、如印染废水等。(9) 热污染 含热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