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养殖场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养殖场废水处理物理处理法
利用格栅,化粪池或滤网等再生废水深度回用处理措施进行简单的物理处理。经过该步骤可去除40%一65%的悬浮物。废水流人化粪池,经12—24h后,其中的杂质下沉为污泥,流出的废水则排人下水道。污泥在化粪池内应存放3—6个月,进行厌氧发酵。假如没有进一步的处理举措措施,还需进行药物消毒。
养殖场废水处理化学处理法
依据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化学性质,采用化学药品除去废水中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的方法。混凝沉淀:用三氯化铁,硫酸铝,硫酸亚铁等混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沉淀而达到净化目的。化学消毒:消毒的方法良多,以用氯化物消毒法最为利便有效,经济实用。
养殖场废水处理氧化沟
该方式是一种简易的废水处理方法。在狭长的沟中设置一曝气转筒。曝气转筒两端固定,顺水流方向滚动,渠中曝气作。用在转筒四周发生,转筒旋转使废水和渠内活性污泥混合,从而使废水净化。
2. 养殖场的污水需要怎么处理啊
无论畜禽养殖场废水采用什么系统或综合措施进行处理,都必须首先进行固液分离,专这是一道必不可属少的工艺环节,其重要性及意义主要在于:
首先,一般养殖场排放出来的废水中固体悬浮物含量很高,最高可达160000mg/L,相应的有机物含量也很高,通过固液分离可使液体部分的污染物负荷量大大降低;
其次,通过固液分离可防止较大的固体物进入后续处理环节,防止设备的堵塞损坏等。
此外,在厌氧消化处理前进行固液分离也能增加厌氧消化运转的可靠性,减小厌氧反应器的尺寸及所需的停留时间,降低设施投资并提高COD的去除效率。
固液分离技术一般包括:筛滤、离心、过滤、浮除、沉降、沉淀、絮凝等工序。目前,我国已有成熟的固液分离技术和相应的设备,其设备类型主要有筛网式、卧式离心机、压滤机以及水力旋流器、旋转锥形筛和离心盘式分离机等。
3. 畜牧业养殖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哪些
最主要的是降低污水有机物,先用养殖氨蛋酶实验,看处理效果 ,再决定设计与回普通污水设备。养殖氨蛋酶预处答理后 一般可以进大地生态处理,同时消除臭味 氨味 ,分解了大部分有机物,处理不彻底的 ,上点污水处理小设备。
4. 养殖产生的污水如何处理
养殖场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动物粪便和污水的处理问题。如果将它们随意排放,不仅污染河流、污染环境,还会造成养殖场内外臭气熏天、污水横流,蚊蝇满天飞,病菌到处传播,动物生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动物健康受到威胁,动物安全没保障,动物质量下降。正是因为这一原因,致使许多养殖场效益低下,或破产倒闭,或被政府部门责令整改或关闭。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处理养殖场污水?如何做到既不污染环境,又能有效利用废物、变废为宝呢?为了找寻答案,记者来到了以野生动物生态养殖著名的福建省招宝生态农庄。
1、优美的环境
一走进招宝生态农庄,马上就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因为这里根本就不像是一个养殖场,更想不到这里会是一个年产数百万头珍禽、野兽的大型养殖场。这里绿树环抱、鸟语花香,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度假山庄--你看到的满眼都是绿意,闻到的都是桂花香和青草味,听到的都是鸟语啼啭。在这个驰名全国的特种野生动物养殖场,你看不到一点污水,闻不到一点臭味。招宝农庄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2、生态循环利用技术
生态循环利用是国家大力提倡的农业生产模式,也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方向。招宝农庄董事长蓝招衍早在1995年之前就认识到生态循环利用对农庄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因此他翻阅了世界上大量的生态技术资料,结合自己的实践建立了养殖和种植循环利用的独特生态系统。
该系统包括科学合理的给排水系统、生物除臭技术、沼气池、污水处理池、植物种植园等,具体原理是养殖产生的动物粪便、污水进入沼气池发酵成沼气能源,沼气池的沼渣、沼液用来灌溉果树、牧草、玉米、蔬菜、花卉苗木等植物,牧草、玉米、蔬菜等用来饲喂动物,这样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3、污水的处理和利用
虽然动物粪便基本都进入沼气池利用,但是冲洗动物圈舍的污水还是需要处理的。农庄建立了五道净化沉淀池,污水加入生物制剂除臭,然后再一道道沉淀,最后进入一个长满水葫芦的大池塘,水葫芦根系发达,可以净化污水,使污水变得清澈。净化过的水蓄到一定的量,自然会流出水管,浇灌着蓄水池周围的牧草和桂花树。这样处理过的水基本达到了国家规定的2级排放标准。水葫芦还可以用来喂野猪等动物,可谓处处都是宝。
5. 畜牧养殖行业的废水的主要来源于哪里
畜牧业主要污染源源有:对环境造成污染问题比较突出的是臭气、生产污水和畜禽粪内便.
畜牧容场臭气主要来自饲料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以及粪便在一定环境下分解产生,也来自粪便或污水处理过程.较臭的物质来自氨气、含硫化合物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产物.臭气不仅影响人畜健康,对家畜的生产性能及产品品质也有影
畜牧业污水以规模化养猪场和奶牛场产生的数量最多,问题最为突出.污水的数量及性质因采用不同的栏舍结构、冲洗方式和地板结构、材料以及生产规模而异.
家畜的粪便是畜产废弃物中数量最多、危害最为严重的污染源.粪便是家畜的代谢产物,每天排出的粪尿量一般相当于体重的5~8%
.畜禽粪尿排泄量主要受环境生态因子、饲料质量、饮水量等影响.
6. 养殖厂的废水处理的工艺有哪些
畜禽养殖废水一般需要多种处理技术的结合。从治理技术来看,要实现去除CODcr、BOD5的同时,再脱氮除磷的效果,厌氧工艺是不可或缺的。目前我国畜禽养殖废水的治理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厌氧-自然处理模式,适用于中小型规模化养殖场;另一种是厌氧-好氧利用模式,适用于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或养殖区。
(1)厌氧+自然处理技术。
厌氧处理特点是造价低,占地少,能量需求低,还可以产生沼气;而且处理过程不需要氧,不受传氧能力的限制,因而具有较高的有机物负荷潜力,能使一些好氧微生物所不能降解的部分进行有机物降解。厌氧常用的方法有完全混合式厌氧消化器、厌氧接触反应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流化床、升流式固体反应器等。
自然处理法是利用天然水体、土壤和生物的物理、化学与生物的综合作用来净化污水。这类方法投资省、工艺简单、动力消耗少,但净化功能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自然处理的主要模式有氧化塘、土壤处理法、人工湿地处理法等。
(2)厌氧+好氧处理技术。
厌氧处理技术在前面已进行分析,在此不再叙述。
好氧处理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同时合成自身细胞。在好氧处理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最终可被完全氧化为简单的无机物。该方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SBR、A/O及氧化沟等。
7. 畜禽养殖污水处理有哪些主要模式
(1)能源环保型畜禽养殖场“能源环保型”污水净化工程,指的是畜禽场的畜禽污水经处理后直接排入自然环境或以回用为最终目的的工程。该工程要求最终出水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此类型污水净化工程一般用于畜禽养殖场周边环境无法消纳厌氧消化液,必须将其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
模式适用范围及条件:本模式适用于存栏大于3000头猪单位的规模化养殖场,污水处理量每天大于50米;项目建设点周边排水水质要求高,沼渣沼液无充足农田利用,出水必须达标排放。本模式建设需要配备一定面积的人工湿地和植物氧化塘。
“能源环保型”工艺主要特点:在前处理时尽可能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固形物,降低厌氧池工作负荷;畜禽舍内清出的粪便以及固液分离的粪渣可制作有机肥或直接外卖;沼气产量小;污水达标排放,有效防止二次污染;主体工程投资大、运行费用高;操作与管理水平要求高。
(2)能源生态型“能源生态型”污水净化工程是指畜禽场污水经厌氧消化处理后消化液不直接排入自然环境,而是作为农作物的有机液体肥料的工程,这类污水净化工程适用于畜禽场周边有足够的农田、鱼塘、植物塘等,能够完全消纳经厌氧(沼气)发酵后的沼渣、沼液。目前,“能源生态型”污水净化工程已经成为比较成熟适用、以综合利用为主的畜禽场污水净化工艺。
本处理模式适用于存栏大于300头猪单位的规模化养殖场,项目建设点周边环境容量大,排水要求不高。该模式必须配备足够的农田能完全消纳和利用厌氧消化后的沼渣、沼液。
“能源生态型”工艺主要特点为畜禽场污水、粪便可全部进人厌氧池;沼气产量大,沼液产量相对较少;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管理方便。
(3)生态种养型“生态种养型”主要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利用无害化处理后的畜禽粪尿中的物质作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以沼气为纽带的种植和养殖有机结合,就是将经沼气发酵过的沼液、沼渣用作果、菜、稻、渔和林等生产肥料,实现消纳养殖污水、促进农、林、果、渔生产发展双赢目标的生态种养结合模式。我国目前推广的“猪一沼一果(菜、稻、渔、林、草)”生态农业模式即属于此类型。
本模式适用于存栏30~300头猪单位的畜禽养殖户和养殖场,粪便污水产生量小,周围环境要求不严,且有足够农田和土地面积消纳小型沼气发酵池发酵后的沼渣沼液。
8. 养殖污水排放标准有哪些
目前养殖污水排放相关国家标准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浙江省、山东省和广东省已制定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
我国于1996年发布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规定了69种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其中与养殖污水有关的污染物指标及其限值如下表所示。
污染物 稻田 旱地 蔬菜BOD5(毫克/升) 60 100 40,15COD(毫克/升) 150 200 100,60SS(毫克/升) 80 100 60,15大肠菌(个/100毫升) 4 000 4 000 2 000,1 000蛔虫卵(个/升) 2 2 2,1氯化物 350铅 0.2砷,铬 0.1镉 0.01汞 0.001
9. 养殖废水应采用哪种处理方式
按国家规范,有三种,我说一下两种极端情况。
其一,是节约水冲洗,做沼液沼渣,沼气发电。沼渣和沼液还田。
其二,是上游分离固粪,污水做达标排放。源头控制。
10. 养殖污水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养殖场污水主要来源于畜禽舍冲洗用水、滴漏的饮水、降温用水以及养内殖场生活污水等。冲洗用容水量取决于清粪工艺,不同清粪工艺的冲洗用水量差别很大,因而养殖污水量差别也很大。对猪场而言,如果采用发酵床养猪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中的冲洗用水量很少、甚至不用水冲洗,因此养殖污水量也很少甚至没有;但是如果采用水冲清粪工艺,畜禽排泄的粪尿全部依靠水冲洗进行收集,冲洗用水量大,污水量也很大。滴漏的饮水主要来自饮水器或饮水系统的接头,如果饮水器因为质量问题导致闭合不严或饮水系统的接头损坏或松动,则会有水不断滴漏,另外饮水器的安装高度不合适,在动物饮水过程中也会产生滴漏现象,这些滴漏的饮水也将混入粪污。降温用水是夏季特有的,养殖场采用的降温技术不同,其用水量不同,对养殖污水量的贡献也不相同,如果采用湿帘降温技术且使用水循环系统对湿帘未蒸发的水分进行收集和循环利用,则不会增加污水量,但是如果采用水管直接冲洗猪体的降温方式,大量的降温用水将直接进入污水系统,使养殖污水量增加,这种现象在夏季尤其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