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室外排水管之间的间距需要多少
室外给水管道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
给水管同给水管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为0.15m。给水内管同容污水、雨水排水管的距离D<=200mm的为1.0,D>=200mm的为1.5m。给水管之间也应有1.0m的距离吧
可参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附录A有关内容,其中给水管道之间最
小水平净距为0.5--1.0m,净距指管外壁距离。
执行《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② 污水检查井的间距是多少啊
200~400的污水管道间距宜为40m,500~700的污水管道间距为60m。污水检查井是排水管道系统上为检查和清理管道而设立的窨井。
同时还起连接管段和管道系统的通风作用。相邻两井之间管段应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在管道断面改变处、坡度改变处、交汇处、高程改变处都需设置检查井,在过长的直线管段上也需分段设置检查井。
室外生活排水管道管径小于等于150mm时,检查井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20m,管径大于200mm时,检查井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30m。
(2)雨污水管道垂直净距扩展阅读:
排水系统的布置应全面规划,尽量做到:
①排水沟道要处于控制面积的最低处,以求尽量自流排水。
②根据地形应将排水地区划分为高、中、低等片,做到高水高排,低水低排,自排为主,抽排为辅。
③排水干沟的出口应选择在容泄区水位较低和河床比较稳定的地方。
④下级排水沟道的布置要为上级沟道排水创造良好的条件,干沟要尽可能布置成直线。此外,排水沟布置要避开土质差的地带,以节省工程费用并使排水安全及时。
⑤在有外水入侵的排水区,应布置截流沟或撇洪沟,使外来的地面水和地下水直接引入排水干沟或容泄区。
类型
国内外关于城市高架桥桥面排水的方式有很多种,通过对不同高架桥桥面排水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依据排水系统进水口截流方式的不同,可将高架桥桥面排水系统分为以下三类:进水口接泄水管直接下排方式、进水口接排水管和落水管沿桥墩下排方式、防撞栏杆外加排水槽的排水方式。
进水口接泄水管直接下排方式
该种排水方式是较为简单的高架桥桥面排水方式,适用于桥下无车辆通行的情况。桥面雨水通过桥面横纵坡汇集到雨水口,雨水口接横向排水管道(空心板时)或竖向排水管道(连续梁时)将雨水直接冲淋到桥下。
目前,在国内外的高架桥排水设计规范中没有对桥面直接泄水的垂直高度给出明确规定,桥面径流中可能会带有腐蚀性的致污物,直接冲淋到桥梁构件会使其腐蚀或形成污垢,对高架桥结构造成不良影响。
进水口接排水管和落水管沿桥墩下排方式
该种排水方式是在进水口接泄水管直接下排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定的排水管和落水管,桥面雨水通过排水管道排至桥下排水沟或排水口内,适用于桥下有车辆通行的情况。一些发达国家对桥面径流的排放有明确规定,要求采用排水管道和泄水管道将桥面水流引至桥下排水口。
在这种排水系统中,进水口的尺寸及间距选择会影响排水系统的泄水能力。
如果进水口尺寸较小,就须减小雨水口间距(我国的桥面排水设计最小间距为5m)以能满足桥面排水的要求。
当雨水口间距较小时,跨中雨水口截流的雨水需经过相当长度的纵向排水管才能到达桥墩处的落水管,在纵向排水管过长且铺设坡度较小的情况下,管内水流无法达到自净流速,水流中的杂质易在排水管道内沉淀,导致管道堵塞排水不畅。
若只在桥墩处设置雨水口,桥面雨水口间距变大,纵向排水管道长度较短且铺设坡度较大,管内水流速度较大,满足水流自净的要求,不易形成管道阻塞,但进水口的尺寸也必须同时增大,宽度一般取为40cm左右。
③ 楼房污水管与市政排水管的垂直距离应是多少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1年版)》(GB 50014-2006)
及《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雨水管与污水管的水平距离没有要求,只要满足施工要求,可以做的下检查井即可;雨污水管垂直最小净距(管外壁)为0.15m
④ 污水管和雨水管垂直间距一半是多少
污水管的管径的一半
⑤ 室外污水管道与给水管道的水平距离是多少啊
给水管道室外埋地引入管,其管顶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7M,并应敷设在冻土线以下0.2m处。建筑专内埋地管在无活荷载属和冻土影响时,其管定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3m。
生活污水接户管埋设深度不得高于土壤冰冻线以上0.15m,且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3m。
(5)雨污水管道垂直净距扩展阅读:
一、室外排水管道工程的主要分项工程
1、管道土方工程及基础工程。就是为了埋设排水管道而开挖地沟及管道敷设完后的同填等,以及作垫层和管道基础。
2、排水管道的安装敷设。管道一般采用铸铁管,但也有采用钢管或钢筋混凝土管道的。
3、排水管道检查井:包括管道连接井、雨水井,分为砖砌、钢筋混凝土井和砖砌钢筋混凝土井圈等。
4、化粪池工程:包括砖砌、石砌和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化粪池。
二、地下燃气管道埋设的最小覆土厚度:
1、埋设在车行道下时,不得小于0.9m。
2、埋设在非机动车车道(含人行道)下时,不得小于0.6m。
3、埋设在机动车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时,不得小于0.3m。
4、埋设在水田下时,不得小于0.8m。
⑥ 雨水立管的间距是多少
设置于室内的雨来、污水立管离墙净距自宜为20mm~50mm。室外沿墙敷设的雨、污水管和空调凝结水管道离墙净距不宜大于20mm。
《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 29—2010)第5.1.9条中,对雨水立管的间距
列有明确规定。
⑦ 排水管在燃气管道下方时,垂直最小距离是多少
1
.地下燃气管线与其它管线及建(构)筑物的最小水平净距:
管线或建(构)筑物
最小净距
(
m
)
(中
压)
最小净距(
m
)
(低
压)
建筑物(基础)
1.5
0.7
给水管
0.5
0.5
污水、雨水排水管
1.2
1.0
电力电缆
(含电车电缆)
直埋
0.5
0.5
在导管内
1.0
1.0
通信电缆
直埋
0.5
0.5
在导管内
1.0
1.0
其他燃气管
DN
≤
300mm
0.4
0.4
DN
>
300mm
0.5
0.5
电杆
(塔)
的基础
≤
35kV
1.0
1.0
>
35kV
2.0
2.0
通讯照明电杆(至电杆中心)
1.0
1.0
道路侧石边缘
1.5
1.5
街树(至树中心)
0.75
0.75
2
.燃气管线的设计埋深:
(1)
埋设在车行道(含慢车道)下时,不得小于
0.9m
;
(2)
埋设在非车行道下(含人行道)下时,不得小于
0.6m
;
(3)
埋设在庭院(指绿化地及载货汽车不能进入之地)内时,不得小于
0.3m
;
3
.与其他管线的垂直距离:
给水
污水
雨水
排水
热
力
燃
气
通
信
电
力
直
埋
管
道
直
埋
管
沟
给
水
0.15
污水、雨水排水
0.40
0.15
热
力
0.15
0.15
0.15
燃
气
0.15
0.15
0.15
0.15
通
信
直埋
0.50
0.50
0.15
0.50
0.25
0.25
管道
0.15
0.15
0.15
0.15
0.25
0.25
电
力
直埋
0.15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管沟
0.15
0.50
0.50
0.15
0.50
0.50
0.50
0.50
沟渠(基础底)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涵洞(基础底)
0.15
0.15
0.15
0.15
0.20
0.25
0.50
0.50
下
面
的
管
线
名
称
净
距
(m)
上
面
的
管
线
名
称
⑧ 市政工程雨水管与污水管间距要求多少
市政工程抄雨水管与污水管间距要求多少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1年版)》(GB 50014-2006) 及《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雨水管与污水管的水平距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1年版)》(GB 50014-2006) 及《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雨水管与污水管的水平距离没有要求,只要满足施工要求,可以做的下检查井即可;雨污水管垂直最小净距(管外壁)为0.15m
⑨ 市政给水与排水管管道的水平净距离应是多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专(gb
50242-----2002)中
4.2.5
给水引入管属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1mm。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间的最小水平净距不得小于0.5m;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给水管应铺在排水管上面,若给水管必须铺在排水管的下面时,给水管应加套管,其长度不得小于排水管管径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