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建筑给排水)及水力计算中1000i和v值代表什么
i值表示单位管长上的水头损失,即每米管道长度的压力降。1000i则代表1000米管道长度的总水头损失。
v值表示管道的断面平均流速,单位为米每秒(m/s)。
在给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中,其他常见符号包括:
- H代表泵的扬程,即泵能够提升水的高度。
- Q代表流量,即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的水量。
- V代表流速,通常指管道中水的平均流速。
- i代表水力坡降,表示每米管道长度上水的压力降。
- S代表管道的横截面积。
建筑内部排水定额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每人每日为基准的排水量,另一种是以卫生器具为基准的排水量。这些排水定额受气候条件以及建筑物内卫生设备完善程度的影响。
由于建筑内部给水量的流失较少,生活排水定额和时变化系数通常与生活给水系统的一致。生活排水的平均时排水量和最大时排水量的计算方法与生活给水量的计算方法相似,计算结果主要用于设计污水泵、化粪池等设施。
② 如何进行污水处理厂的高程计算及平面、高程布置
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
一、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应包括:
- 处理构筑物的布置
- 厂内管线的布置
- 辅助建筑物的布置
处理构筑物的布置时,要根据各构筑物(及其附属辅助建筑物,如泵房、鼓风机房等)的功能要求和流程的水力要求,结合厂址地形、地质条件,确定它们在平面图上的位置。在这一工作中,应使联系各构筑物的管、渠简单而便捷,避免迁回曲折,运行时工人的巡回路线简短和方便;在作高程布置时土方量能基本平衡;并使构筑物避开劣质土壤。布置应尽量紧凑,缩短管线,以节约用地,但也必须有一定间距,这一间距主要考虑管、渠敷设的要求,施工时地基的相互影响,以及远期发展的可能性。构筑物之间如需布置管道时,其间距一般可取5-8m,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构筑物(如消化池、消化气罐等)的间距则按有关规定确定。
厂内管线的布置应使各处理构筑物或各处理单元能独立运行,当某一处理构筑物或某处理单元因故停止运行时,也不致影响其他构筑物的正常运行,若构筑物分期施工,则管、渠在布置上也应满足分期施工的要求;必须敷设接连人厂污水管和出流尾渠的超越管,在不得已情况下可通过此超越管将污水直接排人水体,但有毒废水不得任意排放。厂内尚有给水管、输电线、空气管、消化气管和蒸气管等。所有管线的安排,既要有一定的施工位置,又要紧凑,并应尽可能平行布置和不穿越空地,以节约用地。这些管线都要易于检查和维修。
辅助建筑物包括泵房、鼓风机房、办公室、集中控制室、化验室、变电所、机修、仓库、食堂等。它们是污水处理厂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建筑面积大小应按具体情况与条件而定。有可能时,可设立试验车间,以不断研究与改进污水处理方法。辅助建筑物的位置应根据方便、安全等原则确定。如鼓风机房应设于曝气池附近以节省管道与动力;变电所宜设于耗电量大的构筑物附近等。化验室应远离机器间和污泥干化场,以保证良好的工作条件。办公室、化验室等均应与处理构筑物保持适当距离,并应位于处理构筑物的夏季主风向的上风向处。操作工人的值班室应尽量布置在使工人能够便于观察各处理构筑物运行情况的位置。
此外,处理厂内的道路应合理布置以方便运输;并应大力植树绿化以改善卫生条件。
应当指出:在工艺设计计算时,就应考虑它和平面布置的关系,而在进行平面布置时,也可根据情况调整构筑物的数目,修改工艺设计。
总平面布置图可根据污水厂的规模采用1∶200~1∶1000比例尺的地形图绘制,常用的比例尺为l:500。
二、污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
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的任务是:确定各处理构筑物和泵房等的标高,选定各连接管渠的尺寸并决定其标高。计算决定各部分的水面标高,以使污水能按处理流程在处理构筑物之间通畅地流动,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污水处理厂的水流常依靠重力流动,以减少运行费用。为此,必须精确计算其水头损失(初步设计或扩初设计时,精度要求可较低)。水头损失包括:
1. 水流流过各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包括从进池到出池的所有水头损失在内;在作初步设计时可按表1估算。
2. 水流流过连接前后两构筑物的管道(包括配水设备)的水头损失,包括沿程与局部水头损失。
3. 水流流过量水设备的水头损失。
水力计算时,应选择一条距离最长、水头损失最大的流程进行计算,并应适当留有余地;以使实际运行时能有一定的灵活性。
计算水头损失时,一般应以近期最大流量(或泵的最大出水量)作为构筑物和管渠的设计流量,计算涉及远期流量的管渠和设备时,应以远期最大流量为设计流量,并酌加扩建时的备用水头。
设置终点泵站的污水处理厂,水力计算常以接受处理后污水水体的最高水位作为起点,逆污水处理流程向上倒推计算,以使处理后污水在洪水季节也能自流排出,而水泵需要的扬程则较小,运行费用也较低。但同时应考虑到构筑物的挖土深度不宜过大,以免土建投资过大和增加施工上的困难。还应考虑到因维修等原因需将池水放空而在高程上提出的要求。
在作高程布置时还应注意污水流程与污泥流程的配合,尽量减少需抽升的污泥量。污泥干化场、污泥浓缩池(湿污泥池),消化池等构筑物高程的决定,应注意它们的污泥水能自动排入污水人流干管或其他构筑物的可能性。
在绘制总平面图的同时,应绘制污水与污泥的纵断面图或工艺流程图。绘制纵断面图时采用的比例尺:横向与总平面图同,纵向为1∶50-1∶100。
现以图2所示的乙市污水处理厂为例说明高程计算过程。该厂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均为方形,周边均匀出水,曝气池为四座方形池,表面机械曝气器充氧,完全混合型,也可按推流式吸附再生法运行。污水在入初沉池、曝气池和二沉池之前;分别设立了薄壁计量堰(矩形堰,堰宽0.7m,梯形堰,底宽0.5m)。该厂设计流量如下:
近期 =174L/s
远期 =348L/s
=300L/s
=600L/s
回流污泥量以污水量的100%计算。
各构筑物间连接管渠的水力计算见表2。
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农田灌溉渠道以供农田灌溉,农田不需水时排入某江。由于某江水位远低于渠道水位,故构筑物高程受灌溉渠水位控制,计算时,以灌溉渠水位作为起点,逆流程向上推算各水面标高。考虑到二次沉淀池挖土太深时不利于施工,故排水总管的管底标高与灌溉渠中的设计水位平接(跌水0.8m)。
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地面高程为50.00m。
高程计算中,沟管的沿程水头损失按表2所定的坡度计算,局部水头损失按流速水头的倍数计算。堰上水头按有关堰流公式计算,沉淀池、曝气池集水槽系底,且为均匀集水,自由跌水出流,故按下列公式计算:
B=(1)
=1.25B(2)
式中Q--集水槽设计流量,为确保安全,常对设计流量再乘以1.2~1.5的安全系数();
B--集水槽宽(m);
h0--集水槽起端水深(m)。
高程计算:
高程(m)
灌溉渠道(点8)水位
49.25
排水总管(点7)水位
跌水0.8m
50.05
窨井6后水位
沿程损失=0.001×390
50.44
窨井6前水位
管顶平接,两端水位差0.05m
50.49
二次沉淀池出水井水位
沿程损失=0.0035×100=0.35m
50.84
二次沉淀池出水总渠起端水位
沿程损失=0.35-0.25=0.10m
50.94
二次沉淀池中水位
集水槽起端水深 =0.38m
自由跌落=0.10m
堰上水头(计算或查表)=0.02m
合计 0.50m
51.44
堰F3后水位
沿程损失=0.0028×10=0.03m
局部损失==0.28m
合计 0.31m
51.75
堰F3前水位
堰上水头=0.26m
自由跌落=0.15m
合计 0.41m
52.16
曝气池出水总渠起端水位
沿程损失=0.64-0.42=0.22m
52.38
曝气池中水位
集水槽中水位=0.26m
52.64
堰F2前水位
堰上
③ 污水处理厂的管道水力坡度是根据什么来取值的。是查表获得吗查表的话,能不能附下表。
根据D,Q,V,充满度查水力计算表.
在具体计算中,已知设计流量Q和管道粗糙系数n,需要求管径D、水力半径R、充满度、管道坡度和流速.
两个方程式中有5个未知数,因此必须先假定3个求其它两个,计算复杂,为了简化计算,常采用水力计算图,即把流量、管径、坡度、流速、充满度、粗糙系数各水力因素之间的关系绘制成的水力计算图.
对每一张图表来说,管径和粗糙系数已知,图上的曲线表示流量、流速、坡度以及充满度之间的关系,在这4个因素中,知道其中两个就可以查出其它两个.应掌握水力计算图的使用方法.
例:已知粗糙系数为0.014,流量为32L/s,管径为300mm,充满度为0.55,求流速和坡度.
首先找到管径为300mm的那张图,在图上有四组线条,竖线表示流量,横线表示水力坡度,从左向右下倾的斜线表示流速,从右向左下倾的斜线表示充满度.每条线上的数字代表相应的数值.
从图中找出流量为32L/s的竖线和充满度为0.55的那条斜线,两线相交的点落在坡度为0.0038的那横线上,则坡度为0.0038,落在流速为0.8m/s和0.85m/s之间,估计为0.81m/s.
例:已知粗糙系数为0.014,管径为400mm,流量为41L/s,流速为0.9m/s,求坡度和充满度.
采用管径为400mm那张图,找出流量为41L/s的那条竖线和流速为0.9m/s的那条斜线,两线的交点落在代表坡度为0.0043的那条横线上,则坡度为0.0043,落在充满度为0.35与0.4两条斜线之间,估计充满度为0.39
④ 排水管道水力计算的任务是什么
根据设计流量确定管道的尺寸,确定管道的坡度。
1、根据设计流量确定管道的尺寸:根据预期的污水量或者雨水排放量,计算出所需的管道直径,以确保管道能够有效地输送这些水量。
2、确定管道的坡度:为了利用重力进行排水,需要计算出管道的最小坡度,以保证水流能够在管道内顺畅流动,防止堵塞和积水。
⑤ 水力计算表
水力计算表
根据具体的水力计算编制计算表。譬如两环、10管段。
求各管段流量、流速、压降,各节点的水头的计算表格可以分为三种表格:1、初分配流量下的管段数据计算管段编号i 2 3 5 6 7 8 9管段长度Li (m) 650 550 330 350 360 590 490管段直径Di (mm) 300 200 300 200 200 300 100管段阻力系数si 404.4 ... ... ... ... ... ...初分配管段流量qi(m^3/s)0.089 ... ... ... ... ... ...管段压降hi(m) 4.67 0.21 2.37 2.75 1.45 1.70 3.52管段的阻尼系数zi(0) 96.21 62.03 ... ... ... ... ...2、第一次施加环流量后的管段数据(略) 第二次施加环流量后的管段数据(略) ......3、节点数据计算(略)计算时必须预先画好简图,并在图上编好管段号、节点号、环号及各管段的已知数据。
表头必须注明各栏目的计算的物理量,并标明单位。
求教关于给排水的管道水力计算
一般建筑给排水中,管径的计算分两大类,给水管、排水管及雨水管。详情可参阅《建筑给排水工程》(第六版)给水管径计算在第二章,先算出当量Ng,再根据当量算流量,根据流量Q=VA算出管径;排水管径计算在该书第五章,根据公式5-1算出排水设计秒流量,按照表5-1选取卫生器具当量和秒流量,计算出各管段的设计秒流量后差附表5-1,可确定管径和坡度。
雨水管:先计算出屋面面积,再乘以暴雨强度(不同城市、多少年一遇的不同都有具体不同的公式计算 )和径流系数得出所需排放的雨量。
再用雨量除以设计雨水斗的个数,得出每个雨水斗的流量。
建筑给排水给水管段管径如何确定已知当量
一、GB 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表3.1.14给出了卫生器具的给水定额流量、当量、连接管公称管径和最低工作压力表。表4.4.4给出了卫生器具的排水流量、当量、排水管的管径表。
建筑给排水的卫生间给水和排水管径应该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表中数据确定。
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的表格;1、表3.1.14给出了卫生器具的给水定额流量、当量、连接管公称管径和最低工作压力表。
建筑内部排水塑料管水力计算表怎么用啊
第一,你知道个段管段设计设计秒流量跟排水量,根据秒流量和排水当量总数确定管径,查表即可。
第二,,我所遇见的大学宿舍都是污水废水一起的,,直接入化粪池,,其实应该分设的。
第三,,只用便池排水,需要算整个房间的出水设备,,也就是说你的喷淋,,水龙头,,便池冲洗的水,,都要喝起来计算的的。
给排水设计水力计算,怎么计算最不利点和每段的压力
高差+管道水头损失+必须的出水水头 根据流量查水力计算表查每米水力坡降。必须的出水水头是《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中规定的,你还是自己去查一下吧。
其实,这是给排水基本计算,还是搞搞懂吧。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的例题
1、取流速,根据流量求出管径。2、查《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根据管径找出i,和v。
3、求水力损失: 沿程阻力损失 + 局部阻力损失沿程阻力损失=Li (L是长度,i是查表所得)局部阻力损失=∑ξv2/2g (ξ是弯头啊之类的损失的系数)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我也不是很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