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界定,如何区分固体废物、废水和废气
1、最有效的区分方法的看废弃物质(废水、废气、废渣)的形态:固体废物的形态是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而废气是气态、废水是液态。
2、固态废物的存在,具有相对固定性;而废水、废气具有流动性、扩散性。
3、固态废物的比重大于2kg/m3,;而废水的 比重略大于1kg/m3、废气的 比重则更低。
(1)废水固体污染物扩展阅读:
一、废物分类
1、工业废物
是指在工业交通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其对人体健康或环境危害性较小,如钢渣、锅炉渣、粉煤灰、煤矸石、工业粉尘等。
2、生活垃圾
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通过调查研究、城建统计等方式可以得到城市生活垃圾的各种信息。
3、危险废物
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即指具有毒性、腐蚀性、反应性、易燃性、浸出毒性等特性之一。
由于其数量、浓度、物理化学性质或易传播性引起死亡率增加。无法治愈的疾病发病率增高或者对人体健康或环境造成危害的固体、半固体、液体废物等。
二、废物国内管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工作,并启动了该法的修订工作。
2、《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年6月16日,国务院颁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3、《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为配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实施,国家环保总局与卫生部联合发布。
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并发布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医疗废物焚烧炉技术要求》等标准和规范。
5、《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2003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环保总局制订,经国务院批准后印发各地实施。《规划》要求用3年时间建设综合性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31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300座,基本实现全国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的安全处置。规划总投资150亿元。
6、《关于实行危险废物处置收费制度,促进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化通知》经国务院同意,2003年11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环保总局、卫生部、财政部、建设部联合发布。
㈡ :污水中固体污染物有几种存在形态
污水中固体污染物其存在形态有悬浮状态、胶体状态和溶解状态三种,主要是固体悬浮物。
其危害是大量固体悬浮物排入水体,造成外观恶化,浊度升高,改变水的颜色。悬浮物沉于河底淤泥河道,危害水体底栖生物的繁殖,影响渔业生产;沉积于灌溉的农田,则会堵塞土壤孔隙,影响通风,不利于作物生长。
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如何区别固体废物、废水和废气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固体废物的概念,在该法规定:所谓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2、如何区分固体废物、废水和废气:
(1)最有效的区分方法的看废弃物质(废水、废气、废渣)的形态:固体废物的形态是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而废气是气态、废水是液态;
(2)固态废物的存在,具有相对固定性;而废水、废气具有流动性、扩散性;
(3)固态废物的比重大于2kg/m3,;而废水的 比重略大于1kg/m3、废气的 比重则更低;
3、固体废物是相对于有用的固体物质而言的,它只是相对于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过程没有使用价值,但有可能是另一个过程或方面的原料,因此,这样的废物可以成为“放错地方的原料”而不是废物。这就是废物资源化的问题。
4、固体废物在该法定义中给出来源,由此可以对固体废物 进行分类:工业固体废物、矿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固体废物和放射性固体废物。
5、固体废物本身是污染物,所以存在固体废物污染。它主要是指进入大气水体的固体废物,就会造成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所以将固体废物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理,就是防止固体废物造成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的最好途径。
㈣ 固体废物为什么不包括排入水体的废水
第二十九抄条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
第三十条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放射性固体废物或者含有高放射性和中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向水体排放含低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放射性污染防治的规定和标准。
第三十三条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禁止将含有汞、镉、砷、铬、铅、氰化物、黄磷等的可溶性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 存放可溶性剧毒废渣的场所,应当采取防水、防渗漏、防流失的措施。
㈤ 固体污染物在水中的三态是什么
固体污染物在常温下呈固态,它分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
固体物质在水中有三种分散状态:溶解态(直径小于1 nm)、胶体态(直径介于1~100nm)、悬浮态(直径大于1000nm)。在水处理技术中,由于直径介于100~1000nm(甚至2000nm)的固体微粒的悬浮能力也很强,因而分离这类颗粒仍采用分离胶体微粒的凝聚法,故在技术上也把胶体微粒的上限扩大到1000~2000nm。此外,水质分析中把固体物质分为两部分:能透过滤膜或滤纸(孔径因材料不同而异,约3~10μm)的叫溶解固体(DS);不能透过者叫悬浮固体或悬浮物(SS),两者合称总固体(TS),或总固形物。必须指出,这种分类仅仅是为了水处理技术的需要。
在紊动的水流中,悬浮物能悬浮于水中,但悬浮是有条件和暂时的,一旦维持悬浮的条件(水的紊动)消失,它就从水中分离出来。比重大于1的沉入水底,小于1的浮于水面。通常把前者叫做沉降性悬浮物,后者叫做漂浮性悬浮物。沉降性悬浮物中能在技术操作(一般不大于2小时)内用标准沉降管沉降分离的,叫可沉物(其颗粒大体在10μm左右);难于沉降分离的,叫难沉物。
悬浮物是废水的一项重要水质指标。悬浮物的主要危害是造成沟渠管道和抽水设备的堵塞、淤积和磨损;造成接纳水体的淤积和土壤空隙的堵塞;造成水生生物的呼吸困难;造成给水水源的浑浊;干扰废水处理和回收设备的工作。由于绝大多数废水中都含有数量不同的悬浮物,因此去除悬浮物就成为废水处理的一项基本任务。
溶解固体(DS)中的胶体是造成废水浑浊和色度的主要原因。少数废水含有很高的溶质(主要为无机盐类),对农业和渔业有不良影响。
㈥ 如何区分固体废物废水废气
固体废物是固态和半固态的污染物质,包括容器内的液体和气体。
废水是液内态的污染容物质,其主要成分是水,其中的固体物质是废水的一部分,用悬浮固体表示。
废气是指含有污染物的烟气尾气等。
这三种污染物常常共存,例如固体垃圾的堆积会污染水体,形成废水,也会散出恶臭气味,污染大气。
㈦ 废水中污染物的种类主要有哪些
废水中污染物抄的种类和含袭量大小是决定采用那种处理工艺的关键指标。按照存在的形态,废水中的污染物可分为漂浮物、悬浮固体、胶体、低分子有机物、无机离子、溶解性气体、微生物等。按照危害特征,废水中的污染物可以分为漂浮物、悬浮固体、石油类、耗氧有机物、难降解有机物、植物营养物质、重金属、酸碱、放射性污染物、病原体、热污染等。另外,将一些水质指标归类,污染物种类也可以按如下分类。(1) 固体污染物 包括悬浮物、胶体状杂质、溶解性杂质等。(2) 需氧污染物 包括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需氧量、总有机碳等。(3) 油类污染物 包括石油类和动植物油。(4) 有毒污染物 包括无机化学毒物、有机化学毒物、放射性毒物等。(5) 生物污染物 主要指废水中的治病性微生物,包括致病细菌、病虫卵和病毒等。(6) 酸碱污染物 酸主要来源于矿山排水、工业废水及酸雨等;碱主要来自碱法造纸、化学纤维制造、制碱、制革等工业废水。(7) 营养性污染物 包括氮、磷、钾、铵盐等。(8) 感官性污染物 指废水中能引起异色浑浊、泡沫、恶臭等现象的物质、如印染废水等。(9) 热污染 含热废水。
㈧ 什么是固体污染物
固体物质在水中有3种存在形态:溶解态、胶体态、悬浮态。在水质分析中,常用一定孔径的滤膜过滤的方法将固体微粒分为两部分:被滤膜截留的悬浮固体和透过滤膜的溶解性固体,二者合称总固体。这时,一部分胶体包括在悬浮物内,另一部分包括在溶解性固体内。
悬浮物在水体中沉淀后,会淤塞河道,危害水体底栖生物的繁殖,影响渔业生产。灌溉时,悬浮物会阻塞土壤的孔隙,不利于作物生长。大量悬浮物的存在,还干扰废水处理和回收设备的工作。在废水处理中,通常采用筛滤、沉固体污染物淀等方法使悬浮物与废水分离而除去。
水中的溶解性固体主要是盐类,亦包括其他溶解的污染物。含盐量高的废水,对农业和渔业生产有不良影响。
㈨ 废水中的污染物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征及危害
废水中污染物的种类抄和含量大小是决定采用那种处理工艺的关键指标。按照存在的形态,废水中的污染物可分为漂浮物、悬浮固体、胶体、低分子有机物、无机离子、溶解性气体、微生物等。按照危害特征,废水中的污染物可以分为漂浮物、悬浮固体、石油类、耗氧有机物、难降解有机物、植物营养物质、重金属、酸碱、放射性污染物、病原体、热污染等。另外,将一些水质指标归类,污染物种类也可以按如下分类:
(1)
固体污染物
包括悬浮物、胶体状杂质、溶解性杂质等。
(2)
需氧污染物
包括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需氧量、总有机碳等。
(3)
油类污染物
包括石油类和动植物油。
(4)
有毒污染物
包括无机化学毒物、有机化学毒物、放射性毒物等。
(5)
生物污染物
主要指废水中的治病性微生物,包括致病细菌、病虫卵和病毒等。
(6)
酸碱污染物
酸主要来源于矿山排水、工业废水及酸雨等;碱主要来自碱法造纸、化学纤维制造、制碱、制革等工业废水。
(7)
营养性污染物
包括氮、磷、钾、铵盐等。
(8)
感官性污染物
指废水中能引起异色浑浊、泡沫、恶臭等现象的物质、如印染废水等。
(9)
热污染
含热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