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日本核泄漏废水处理的好处
没有好处,只有坏处。核工厂的废水大多都是有放射性的物质,既然是泄漏的,肯定没经过处理,结果可想而知
⑵ 福岛的核泄漏都会造成哪些危害为什么时候才能平复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9级大地震,震中位于西北太平洋海底断层,属于典型的海底大型逆冲断层地震。加之震中距离日本东部海岸极近,震源深度仅10千米,由此引发最高达23米的海啸给东部沿岸地区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其中包括位于福岛县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氚在海洋中是天然存在的物质,它由自然界中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一般认为大海中少量的氚不会对海洋生物构成威胁,事实上每个人体内都有极微量的氚存在。氚不会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但它的半衰期长达12年,因此可以通过食物被人吸收。
与氚的低威胁性不同,如果被排放的废水中存在尚未处理干净的其它放射性物质,它们会对海洋生物造成影响,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这是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
⑶ 日本核泄漏是什么
核电站:简单的说就是利用核能发电的电站。
核电站的原理
核电站是怎样发电的呢?简而言之,它是以核反应堆来代替火电站的锅炉,以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发生特殊形式的“燃烧”产生热量,来加热水使之变成蒸汽。使核能转变成热能。蒸汽通过管路进入汽轮机,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使机械能转变成电能。一般说来,核电站的汽轮发电机及电器设备与普通火电站大同小异,其奥妙主要在于核反应堆。
编辑本段核电站的结构
核电站除了关键设备——核反应堆外,还有许多与之配合的重要设备。以压水堆核电站为例,它们是主泵,稳压器,蒸汽发生器,安全壳,汽轮发电机和危急冷却系统等。它们在核电站中有各自的特殊功能。 主泵 如果把反应堆中的冷却剂比做人体血液的话,那主泵则是心脏。它的功用是把冷却剂送进堆内,然后流过蒸汽发生器,以保证裂变反应产生的热量及时传递出来。 稳压器 又称压力平衡器,是用来控制反应堆系统压力变化的设备。在正常运行时,起保持压力的作用;在发生事故时,提供超压保护。稳压器里设有加热器和喷淋系统,当反应堆里压力过高时,喷洒冷水降压;当堆内压力太低时,加热器自动通电加热使水蒸发以增加压力。 蒸汽发生器 它的作用是把通过反应堆的冷却剂的热量传给二次回路水,并使之变成蒸汽,再通入汽轮发电机的汽缸作功。 安全壳 用来控制和限制放射性物质从反应堆扩散出去,以保护公众免遭放射性物质的伤害。万一发生罕见的反应堆一回路水外逸的失水事故时,安全壳是防止裂变产物释放到周围的最后一道屏障。安全壳一般是内衬钢板的预应力混凝土厚壁容器。 汽轮机 核电站用的汽轮发电机在构造上与常规火电站用的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由于蒸汽压力和温度都较低,所以同等功率机组的汽轮机体积比常规火电站的大。 危急冷却系统 为了应付核电站一回路主管道破裂的极端失水事故的发生,近代核电站都设有危急冷却系统。它是由注射系统和安全壳喷淋系统组成。一旦接到极端失水事故的信号后,安全注射系统向反应堆内注射高压含硼水,喷淋系统向安全壳喷水和化学药剂。便可缓解事故后果,限制事故蔓延。 注: 核裂变是一个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原子核的变化。只有一些质量非常大的原子核像铀(yóu)、钍(tǔ)等才能发生核裂变。这些原子的原子核在吸收一个中子以后会分裂成两个或更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放出二个到三个中子和很大的能量,又能使别的原子核接着发生核裂变……,使过程持续进行下去,这种过程称作链式反应。原子核在发生核裂变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称为原子核能,俗称原子能。1克铀-235完全发生核裂变后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燃烧2.5吨煤所产生的能量。
编辑本段核电站分类
压水堆核电站 以压水堆为热源的核电站。它主要由核岛和常规岛组成。压水堆核电站核岛中的四大部件是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主泵和堆芯。在核岛中的系统设备主要有压水堆本体,一回路系统,以及为支持一回路系统正常运行和保证反应堆安全而设置的辅助系统。常规岛主要包括汽轮机组及二回等系统,其形式与常规火电厂类似。 沸水堆核电站 以沸水堆为热源的核电站。沸水堆是以沸腾轻水为慢化剂和冷却剂并在反应堆压力容器内直接产生饱和蒸汽的动力堆。沸水堆与压水堆同属轻水堆,都具有结构紧凑、安全可靠、建造费用低和负荷跟随能力强等优点。它们都需使用低富集铀作燃料。沸水堆核电站系统有:主系统(包括反应堆);蒸汽-给水系统;反应堆辅助系统等。 重水堆核电站 以重水堆为热源的核电站。重水堆是以重水作慢化剂的反应堆,可以直接利用天然铀作为核燃料。重水堆可用轻水或重水作冷却剂,重水堆分压力容器式和压力管式两类。重水堆核电站是发展较早的核电站,有各种类别,但已实现工业规模推广的只有加拿大发展起来的坎杜型压力管式重水堆核电站。 快堆核电站 由快中子引起链式裂变反应所释放出来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核电站。快堆在运行中既消耗裂变材料,又生产新裂变材料,而且所产可多于所耗,能实现核裂变材料的增殖。 目前,世界上已商业运行的核电站堆型,如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石墨气冷堆等都是非增殖堆型,主要利用核裂变燃料,即使再利用转换出来的钚-239等易裂变材料,它对铀资源的利用率也只有1%—2%,但在快堆中,铀-238原则上都能转换成钚-239而得以使用,但考虑到各种损耗,快堆可将铀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到60%—70%。
编辑本段核电站 - 安全保障系统
为了保护核电站工作人员和核电站周围居民的健康,核电站必须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 核电站的设计、建造和运行均采用纵深防御的原则,从设备、措施上提供多等级的重迭保护,以确保核电站对功率能有效控制,对燃料组件能充分冷却,对放射性物质不发生泄漏。纵深防御原则一般包括五层防线,即第一层防线:精心设计、制造、施工,确保核电站有精良的硬件环境。建立周密的程序,严格的制度,对核电站工作人员有高水平的教育和培训,人人注意和关心安全,有完备的软件环境.第二层防线:加强运行管理和监督,及时正确处理异常情况,排除故障。第三层防线在严重异常情况下反应堆正常的控制和保护系统动作,防止设备故障和人为差错造成事故。第四层防线:发生事故情况时,启用核电站安全系统包括各外设安全系统加强事故中的电站管理,防止事故扩大保护反应堆厂房安全壳。第五层防线万一发生极不可能发生的事故并伴有放射性外泄启用厂内外应急响应计划努力减轻事故对周围居民和环境的影响。 按照纵深防御的原则,目前的设计在核燃料和环境外部空气之间设置了四道屏障。即第一道屏障燃料芯块核然料放在氧化铀陶瓷芯块中,并使得大部分裂变产物和气体产物9s%以上保存在芯块内。第二道屏障:嫌料包壳,燃料芯块密封在铅合金制造的包壳中构成核燃料芯棒错合金,具有足够的强度且在高温下不与水发生反应。第三道屏障:压力管道和容器冷却剂系统将核燃料芯棒封闭在20cm以上的钢质耐高压系统中避免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反应堆厂房内。第四道屏障:反应堆安全壳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筑壁厚近100cm,内表面加有0.6cm的钢衬,可以抗御来自内部或外界的飞出物,防止放射性物质进入环境。
核电站配置的外设安全系统
①隔离系统,用来将反应堆厂房隔离开来,主要有自动关闭穿过厂房的各条运行管道的阀门收集厂房内泄漏物质将其过滤后再排出厂外。 ②注水系统在反应堆可能“失水时,向堆芯注水,以冷却燃料组件避免包壳破 核电站裂,注入水中含有硼,用以制止核链式反应。注水系统使用压力氮气,在无电流和无人操作情况下在一定压力下可自动注水。 ③事故冷却器和喷淋系统,用来冷却厂房以降低厂房的压力。在厂房压力上升时先启动空气冷却(风机— 换热器)的事故冷却器;再进一步可以启动厂房喷淋系统将冷水或含翻水喷入厂房,以降热和降压。 以上所有安全保护系统均采用独立设备和冗余布置, 均备有事故电源,安全系统可以抗地展和在蒸汽— 空气及放射性物质的恶劣环境中运行。核电站运行人员须经严格的技术和管理培训,通过国家核安全局主持的资格考试,获得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运行值岗操作员或高级操作员执照才能上岗,无照不得上岗。执照在规定期内有效, 过期后必须申请核发机关再次审查。 万一发生了核外泄事故, 应启动应急计划。应急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疏散人员,封闭核污染区(核反应堆及核电站),清除核污染,以保证人身安全和环境清洁。[1]
编辑本段核电站的选址
核电站的选址要求非常高,选址需非常慎重。根据国际上通行的关于核电站选址有经济、技术、安全、环境和社会四原则 经济原则核电站能够有足够的资金来建设和运行,所服务的地区要有足够的用电需求,所以核电站常常选址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后面三个原则则有着密切的相互联系。核电站必须建在经济发达地区的相对偏远地区,50公里以内不能有大中型城市。要求厂址深部必须没有断裂带通过,而且要求核电站数千米范围内没有活动断裂,厂址100千米海域、50千米内陆,历史上没有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厂址区600年来也没有发生6级地震的构造背景。从核安全的角度来看,核电站选址必须考虑到公众和环境免受放射性事故释放所引起的过量辐射影响,同时要考虑到突发的自然事件或人为事件对核电厂的影响,所以,核电站必须选在人口密度低,易隔离的地区。 另外,核电站在运行过程中要产生巨大热量,所以核电站的选址必须靠近水源,最好是靠海,这也是大型核电站都建在海边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靠海还可以解决大件设备运输问题。万一发生危险,在平的海岸线和放射物均匀发散的情况下,污染陆地面积只是完全在内陆的一半。但是建在海边有利的同时也多出一个风险,就是海啸或者台风带来大浪的可能。通常会建设防波堤来抵御巨浪的冲击。但是防波堤只能抵御一定程度的冲击,如果是比较大的海啸的话,防波堤无能为力,很可能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大地震及海啸导致核泄露就是一例。 从上述要求来看,内陆地区核电选址更要慎重,因为内陆地区的水源全部为淡水,并且几乎所有的大江大河都直接向周边城市供应生活用水,在这种情况下建设核电站,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核反应堆,
又称为原子反应堆或反应堆,是装配了核燃料以实现大规模可控制裂变链式反应的装置。
核能外泄最主要原因,
就是核子反应炉核心冷却系统故障,导致控制辐射的相关设备失常。虽说核能外泄不一定全然包括核子灾害,但是已经是已知核能应用上的最大环保隐忧。另外,核能外泄虽也可指使用核能发电的航海器具所发生的灾害;尤其是潜舰,不过一般说来是指用来发电的核能电厂发生的核熔毁事件,例如: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⑷ 日本地震核泄露污水流入海里,海鲜还能吃吗
你可以不吃啊……事实上,禁止人进入的污染区只有福岛县的一个区而已。
日本有1.26亿人口,得有多少孕妇?还有70万长期住在日本的华人,每年去日本旅游的中国人还有500万人,东京有2000万人口,还有常驻的华人15万,他们都没少吃和用,咋都没事儿呢……都六年多了,在日华人每天来往于中日两地的人不少,每年都体检,谁想瞒也瞒不住。
⑸ 日本想把核污水排入太平洋,将会造成什么影响
这种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对于海洋里面生物的影响最为严重,相信大家可能都听说过日本有一次核泄漏事件,当时的海里面所有的海洋生物几乎全部都死亡了,那次事件直接给各个邻国造成的损失是非常大的,而那次事件仅仅是一次小型的核泄漏事件,但是如果日本想要把核污染的水持续排入太平洋的话,那么对于太平洋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太平洋里面的很多海洋生物都会因此受到威胁,从而大面积的死亡,很有可能有一些海洋生物会因此而绝种,所以这种做法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一种行为,虽然太平洋是公共海域,但是公共的环境是需要靠大家的维护来维持的,日本这样做可以说是非常不对的。除此之外,间接影响还有以下几种:
3、生态链不平衡
在我们大千世界当中,虽然存在着非常多的物种,但是这些物种经过亿万年的演化,都已经处在了一个非常平衡的生态链里面,如果日本这样做的话,很有可能因为几种物种灭绝而导致整个生态链不平衡,这对于我们人类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⑹ 日本把核废料污水倒入太平洋就没有国际组织管吗
自2011年日本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以来,全球都陷入了一种担心核泄漏辐射以及核物质的恐慌。
由于日本政府在处理这件事上的遮遮掩掩,也令人深感不安。经过几年的吹风和对国际社会的试探,近日,日本政府决定将向太平洋中倾倒100万吨受到核污染的废水,而中国和澳大利亚将成为废水污染的受害地区!
随着时间的推移,废水越积越多,废水库容量告急。虽然东京电力公司计划到2020年将储存罐容量增加到137万,而2021年之后却再无进一步计划,这些废水将被倒入太平洋!
日本政府冠冕堂皇的表示:
逐步有计划的向大海排放这些废水,不会造成核污染,因为目前这些废水中除了氚以外的所有放射性元素都是可以被消除,而且通过大量海水的稀释,不会对人类和海洋生物造成危害。
自2011年日本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以来,全球都陷入了一种担心核泄漏辐射以及核物质的恐慌。
由于日本政府在处理这件事上的遮遮掩掩,也令人深感不安。经过几年的吹风和对国际社会的试探,近日,日本政府决定将向太平洋中倾倒100万吨受到核污染的废水,而中国和澳大利亚将成为废水污染的受害地区!
每日邮报报道
大地震后难善后
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市以东的130千米处的近海,发生了里氏级9.0(后修正为9.1级)的大型逆冲区地震。
地震波及地区及核电站分布
震源深度测得数据为24千米(14.9英里),并引发高达40.1米的海啸。此次地震是日本有观测纪录以来第一个震级超过9的地震,也是日本史上规模最大的地震,引起的海啸也是最为严重的。
地震引发的巨型海啸
而更严重的是,离震中不远的地方,有日本著名的福岛核电站。在大地震后,核电站除了因在维修没有运转的4、5、6号机组外,另外三台机组自动停机。
由于地震引发的停电,自动停机的核电机组没有外界动力进行冷却,随后反应堆因冷却无效发生爆炸,造成大量核物质泄露,21万人被紧急疏散。
由于福岛核电站位于海边,大量的核物质也随即随着爆炸后泄露的冷却水进入太平洋,而反应堆内部由于高温一直处于无法进入进行维修。
过去7年间,福岛核电站泄露事故由于种种原因,维修善后工作一直推进缓慢,无法彻底堵漏,从根本上解决核污染扩散问题。
福岛核电机组
正因如此,自事故发生以来,日本只能采取每日向反应堆注入160吨新冷却水的笨办法,来防止无法取出也无法补漏的堆芯进一步熔化。
由于技术原因,冷却水进入反应堆后,流出的废水中放射性元素氚并无法完全被无害化消除。于是日本政府又在核电站修建了113万吨的废水储存库,先把这些废水存起来再想办法。
福岛核电站修建的废水储存罐
随着时间的推移,废水越积越多,废水库容量告急。虽然东京电力公司计划到2020年将储存罐容量增加到137万,而2021年之后却再无进一步计划,这些废水将被倒入太平洋!
日本政府冠冕堂皇的表示:
逐步有计划的向大海排放这些废水,不会造成核污染,因为目前这些废水中除了氚以外的所有放射性元素都是可以被消除,而且通过大量海水的稀释,不会对人类和海洋生物造成危害。
正在安装的储存罐
并且表示:
除了储存容量不足以外,万一再发生地震,这些废水一次性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偷排废水其实早就开始
实际上,自2011年核泄漏事故以来,日本就已经开始向大海倾倒核污水,引发全世界的不满。
俄罗斯副总理伊万诺夫曾表示,如海水受到辐射污染,俄罗斯在距离福岛约160公里海域捕鱼当然非常危险。
《澳大利亚人报》网站称,韩国向日本提出了抗议,拉响了核辐射警报。韩国媒体报道说,韩国官方正在研究日本是否触犯国际法。
⑺ 日本称核废水稀释后能喝,具体有何依据
日本称核泄漏的废水稀释后能喝,这是毫无依据的。我们知道,核泄漏的废料无论是对环境的影响还是对人类的影响都是非常的大的,日本他们能够说出如此荒谬的话,也是让人感到非常的可笑的。
一、日本说出核废水稀释之后能喝是非常荒谬的说法。我们知道日本在大概十年前发生了很严重的核泄漏事故,直到现在核辐射也是存在的。他们选择处理的方式就是把这些核泄漏的废水排入到海洋之中,让全球的人民来承受这个核泄漏的影响,这种做法其实是非常不好的,而他们还能够说出稀释后的核废料是可以饮用的,这让人感到非常的荒谬。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日本称核废水稀释后能够喝这个说法是没有依据的。对此,你有什么其他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里说一下,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
⑻ 日本的核污染水排到海里会流入整个地球海洋吗
排入大海,肯定会在地球海洋里到处流动。
污染大的肯定靠近日本近海。
但如果有洋流在那边,那这些废水就到处流动了。把风险转给全世界的人了。可恶。
⑼ 曾经日本核泄漏的核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福岛核电站发生的爆炸属于化学爆炸,是由泄漏到反应堆厂房里的氢气和空气反应发生的爆炸。福岛核电站使用MOX燃料,燃料棒外壳为锆合金。由于地震和海啸导致应急冷却系统故障,反应堆内冷却水平面一度下降,并导致堆芯裸露。冷却不足使燃料棒外壳温度超过锆-水反应极限温度,从而发生锆-水反应生成大量氢气。
东京电力官员称,工程师们正在核电站内铺设另外1480米电缆,之后才能启动二号反应堆的冷却水泵,之后一号、三号和四号反应堆周末将相继启动冷却水泵。如果冷却水泵能够启动,这场抗击核辐射战斗将迎来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