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酵母菌、霉菌和食用菌(比如蘑菇)分别能处理什么废水
一:酵母菌和食用菌属于真菌,可以独立生存
二: 细菌也可以独立生存
三: 病毒不可以独立生存,必须依附生命体,不具备生命特征。
具体可以再查阅生物学中的物种分类
Ⅱ 净化污水的细菌有哪些
市政污水处理系统中的生物链是一个大系统,包含有很多种类。而且工艺不专同占据优势菌种和处理属效果都不一样。比如传统活性污泥法里面,最基本的成分是有利于形成菌胶团的各个菌种,以利于活性污泥沉淀;也有很容易悬浮,引发处理事故的丝状菌;也有以菌胶团为食,有利于控制污泥体积的钟虫等原生动物。如果延长处理时间去除氮磷,还会出现世代周期很长的菌类。如果采用生物膜或淋滤塔,一些蝇类也会出现。不知道你是不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不过想深入了解就找本“环境微生物学原理”看看吧,会有帮助。
Ⅲ 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种类都有哪些
污水处理过程的微生物包括厌氧菌、好氧菌、兼氧菌、硝酸盐菌、产酸菌、甲烷菌、等不同的菌类所起作用不同、都是降低水中的污染物、使受污染的水最好的cod/氨氮等指标达到合格
Ⅳ 食用菌工厂的污水怎么处理
食用菌污水处理,找深圳长隆,可寄样品
Ⅳ 污水处理中厌氧菌种有哪些
一、将活性污泥池或生物池之进水与出水关闭,并保持曝气状态,PH值调适到6.5-7.8之间较佳。二、按1立方水投放1公斤的比例,将菌剂一次性全部均匀投入曝气池中,比例可以依污水情况适量增减。三、持续曝气24小时,使微生物激活,附著菌床并进行繁殖,达到活跃状态。四、建议采用阶段式调适进水,以减小对微生物之冲击,运行第一天打开正常进水量的1/3,第二天打开2/3,第三天即可全开。如进水量设计偏小,则可一次性全开。五、监测与调适系统运行,约30天后若系统稳定,则无需再添加菌剂。【产品功效与特点】 1、德丰生物第三代污水处理菌硝化细菌为德丰29年技术结晶,本土生产,菌种更符合本地,供货周期更短,价格更优! 2、零污泥污水处理技术,一举攻坚污水处理程序中污泥排放之痛 3、具备超强去除BOD、COD、SS、氨氮、磷等污染物质,有效率达90-95%以上。 4、二沉池出水可直接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或相关标准。 5、一次性投入,系统稳定后无需持续投加菌种,大幅降低治污成本 6、污水处理菌硝化细菌具备显著的除臭效果,消除 NH3、P、H2S及有机酸之能力超强。 7、硝化细菌只需一次投放,系统稳定后无需持续添加菌种 8、第三代污水处理菌硝化细菌易培养、繁殖快、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自然进化等特性,一旦出现新的污染化合物,它们也能逐步通过自发或诱导产生新的酶系,具备新的代谢功能,从而降解或转化新的化合物。注意事项一、PH值 :污水处理菌种硝化细菌PH的作用范围为6~8.5之间,更适使用范围在6.5~7.5之间。二、温度:污水处理菌种硝化细菌温度的作用范围在10℃~38℃之间,更适作用温度为22~35℃。;高于60℃会导致细菌的死亡;低于10 ℃时,细菌生长会受到限制。三、DO溶解氧:在曝气池中,溶氧量应保持在3-6毫克/升; 充足的氧气能提高好氧细菌的降解污染能力。四、盐度:污水处理菌种硝化细菌在海水和淡水中都适用,极限可耐受5%的盐度。盐度小于0.5%直接投放即产生效果,实现自我平衡和扩繁。盐度0.5%-2%之间约需要2-10天驯化适应该水质,实现自我平衡和扩繁。盐度2%-4%之间约需要10-30天驯化适应该水质,实现自我平衡和扩繁。五、抗毒性:污水处理菌种硝化细菌可以较有效地抵抗化学毒性物质,包括重金属等。当受污染区含有杀菌剂时,应预先研究它们对微生物的作用。六、储存方法:应密封贮存于阴凉、干燥处,不要与有毒物品一起存放。
Ⅵ 可以用电磁波来杀死污水中的菌类吗
电磁波的种类有很多,其中x射线、y射线辐射身体时能够杀死细胞,所以也能够杀死污水中的菌类。
Ⅶ 原池中有部分污水影响活性淤泥的菌类生长吗
形成活性污泥絮状体的细菌 菌胶团细菌构成活性污泥絮状体的主要成分,有很强的吸附、氧化有机物的能力。絮状体的形成能使细菌避免被微型动物所吞噬,且关系到污泥沉降和二沉池中能否有效进行泥水分离。菌胶团形成机理 交替基质说细胞老龄阶段,出现氮限制,细胞外聚合物分泌增加,这些细菌多糖能使细菌聚集。 纤维素学说细菌细胞分泌许多粘液或分泌纤维素,使细胞聚合成团,形成絮凝体。活性污泥中的丝状细菌 丝状细菌也是活性污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叉穿织于菌胶团内,或附生于絮凝体表少数游离。 具有很强的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能起净化污水的作用。活性污泥中的丝状细菌与污泥膨胀 当丝状细菌数量超过菌胶团细菌时,污泥絮凝体沉降性能变差,严重时引起活性污泥膨胀,导致出水水质下降。 主要有浮游球衣菌、贝氏硫细菌、发硫细菌等。 活性污泥膨胀原因:非丝状菌膨胀。丝状菌膨胀。活性污泥法降解过程 吸附阶段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形成表面积较大的菌胶团,大量絮凝和吸附废水,污水中大部分有机污染物通过吸附去除。
扩展知识:
活性污泥是一种好氧生物处理方法,活性污泥基本概念是1912年英国的克拉克(Clark)和盖奇(Gage)发现的。他们对污水长时间曝气会产生污泥,同时水质会得到明显的改善。继而阿尔敦(Arden)和洛开脱(Lockgtt)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
曝气试验是在瓶中进行的,每天试验结束时把瓶子倒空,第二天重新开始,他们偶然发现,由于瓶子清洗不完善,瓶壁附着污泥时,处理效果反而好。由于认识了瓶壁留下污泥的重要性,他们把它称为活性污泥。
随后,他们在每天结束试验前,把曝气后的污水静止沉淀,只倒上层净化清水,留下瓶底的污泥,供第二天使用,这样大大缩短了污水处理的时间。
1916年,应用这个试验的工艺建成的第一个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褐色的絮状污泥,可以见到大量的细菌,还有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它们组成了一个特有的生态系统。正是这些微生物(主要是细菌)以污水中的有机物为食料,进行代谢和繁殖,才降低了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
工作原理
活性污泥中复杂的微生物与废水中的有机营养物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最先担当净化任务的是异养菌和腐生性真菌,细菌特别是球状细菌起着最关键的作用,优良运转的活性污泥,是以丝状菌为骨架由球状菌组成的菌胶团。沉降性好,随着活性污泥的正常运行,细菌大量繁殖,开始生长原生动物,是细菌一次捕食者。活性污泥常见的原生动物有鞭毛虫、肉毛虫、纤毛虫和吸管虫。活性污泥成熟时固着型的纤毛虫、种虫占优势;后生动物是细菌的二次捕食者,如轮虫、线虫等只能在溶解氧充足时才出现,所以当出现后生动物时说明处理水质好转标志。其性能指标包括:混合液悬浮固体 (MLSS),污泥沉降比(SV),污泥指数[污泥体积指数(SVI),污泥密度指数(SDI)。
Ⅷ 菌类预处理过程中处理方式主要有哪三种
好氧菌,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按照是否需氧来分,有厌氧、好氧和兼氧微生物。
按照物种的类别来分,菌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
废水处理菌种能够减少臭气释放量,抑制腐败细菌的生长,降低沼气,氨和琉化氢的产生。
废水处理菌种能够减少或消除出水中未分解酸导致的泡沫。
废水处理菌种能够抑制病原性微生物的繁殖,防止病害的产生。
Ⅸ 废水的生物处理过程中有哪些微生物
好氧菌抄,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袭菌
按照是否需氧来分,有厌氧、好氧和兼氧微生物。
按照物种的类别来分,菌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
废水处理菌种能够减少臭气释放量,抑制腐败细菌的生长,降低沼气,氨和琉化氢的产生。
废水处理菌种能够减少或消除出水中未分解脂肪酸导致的泡沫。
废水处理菌种能够抑制病原性微生物的繁殖,防止病害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