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乡长垣台球桌
你好,你在新乡长垣开台球厅的话,可以到郑州看看,郑州有个卖绅士台球桌的地方,名气好,知名度高!河南很多台球厅用的就是他们的,全称是“郑州绅士台球桌”,你上网搜一下就能找得到。
长垣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东隔黄河与山东省东明县相望,南与封丘县、兰考县毗连,北与滑县、濮阳县接壤,因“县有防垣”而得名。
长垣县的新菏铁路横亘东西,省道308线、省道213线穿越全境,长济高速公路、大广高速在这里“十”字交汇。
长垣,西周时属卫国。[1]春秋时期,卫国于长垣之地同时置蒲邑(今长垣县城)、匡邑。匡城遗址在今长垣县城西南10公里的张寨乡孔庄村一带,旧名为匡主。著名的匡人围孔,就发生在此地。
战国时期,卫之匡邑、蒲邑,被魏国兼并,在今县城东北5公里的陈墙村一带,置首垣邑。此地在当时有一道长墙,或曰防垣。此防垣或用于防水,或用于防兵,此时已有“长垣”之名。根据杨宽所著的《战国史》载:“魏在沿黄河地区还有圆钱(无郭)流通,铸造的城市主要有共、垣、长垣(今河南省长垣县东北)等城。长垣所铸有“长垣一釿”、“长瞏一釿”。当时铸钱多用于地名,可见当时的防垣很长,故称长垣,而首垣则为防垣之首,长垣名由此而来,清代以前陈墙村还称为墙里村,至今还有以墙命名的村庄。围魏救赵就发生于此,史称桂陵之战。
公元前221年,秦并天下,设郡县,改首邑为长垣县。西汉时名长垣县,新置平丘县与长罗候国。新莽改长垣县为长固县。
东汉至长垣候国与平丘县。建武五年(公元29年)复置长罗候国。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长罗候国废。
三国时属魏,隶兖州陈留国。
长垣县
长垣县
西晋时长垣属陈留国陈留郡。
东晋十六国时期,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东晋六国所辖,东晋两次控制此地约六年。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武帝占据河南,置兖州于滑台,辖长垣。太平真君八年(公元447年),将长垣并入外黄(今杞县东北,兰考东南)。景明三年(公元502年)复置长垣县,仍属东郡。
东魏、北齐时隶不变。从战国(魏)至隋初历时八百余年,县冶皆在今陈墙村。
隋初仍名长垣县。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移县治于妇姑城(今城南司坡一带),因该城西南有古匡城,故改为匡城县;同年又于韦城(在今滑县东南妹村)置长垣县。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废匡城县并入长垣,皆属东郡。
唐朝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仍分匡城、长垣两县,皆属河南道滑州。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废长垣县又并入匡城县。五代时,后梁改匡城为长垣,属东都开封府;后唐改为匡城县,属汴州;后晋匡城仍属之;后汉、后州不变,以至于宋。
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为避太祖“匡”字讳,改匡城为鹤丘县。大中详符二年(1009)年复改为长垣县。自隋至金初历时608年,县治皆在今司坡一带。
金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改道,自阳武东流,为避水患,于泰和四年(1204年)迁县治于苗寨乡柳冢一带。
元初,曾改县为保保州,不久仍改为长垣县。金、元两代计165年,县治均在柳冢一带。
明属大名府开城。洪武二年因黄河水患,迁县治蒲城镇,即今县治所在地。
清属直隶省大名府。民国18年改隶属河北省,长垣属之。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日伪、抗日民主政府并存。1941年,中共领导的冀、鲁、豫行署第四专署决定将长垣县河东部分北部划归东垣县抗日民主政府管辖;1942年,又决定将长垣西北部划归卫南县抗日民主政府管辖。同时,划长(垣)、滑、濮(阳)、东(明)四县边区成立滨河县抗日民主政府,1945年撤销,归长垣县人民政府,县政府在佘家、丁栾一带办公。1947年解放长垣城。1947年春,县人民政府进驻县城。1949年长垣县属新建的平原省濮阳专区;1952年12月平原省撤销,并入河南省,长垣属河南省濮阳专区;1954年濮阳专区撤销,改属新乡专区;1955年2月,划归安阳专区;1958年4月,安阳专区撤销,长垣又属新乡专区;1961年12月,安阳专区恢复,长垣又复归安阳;1983年,安阳专区撤销,长垣属新设的濮阳市。1986年3月划归新乡市。2011年6月1日起,河南省正式开展省直管县行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长垣为河南省十个省直管县试点县之一,成为省政府直管县。
地貌
长垣为黄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境内无山,地势平坦低洼,海拔57.3-69.7米之间,黄河大堤连接太行堤呈东北--西南走向贯穿全境,将全市自然分为两部分:堤东为黄河滩区,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堤西黄河冲积平原,区内地势平坦,少有缓坡。[3]
气候
长垣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季节性降水差异较大,春季多风少雨,夏季多雨较热,秋季气候凉爽,冬季较冷少雪。
长垣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形成起重机械、医疗器械、建筑、防腐、烹饪、绿色食品、苗木花卉七大特色产业。
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4亿元,同比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0.6亿元,增长17.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8亿元,增长26.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9.2亿元,增长2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5亿元,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54.8元,增长12.4%;农民人均纯收入10071.9元,增长14.6%。[5]
农业
长垣是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县、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2012年建设了“蔬菜、冬枣、食用菌、肉牛养殖、良种繁育”五大现代农业基地,高效农业面积达22.6万亩、设施农业面积2.6万亩,以肉牛养殖为主导的现代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国家认证绿色农产品基地面积达66万亩,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产品62个,居河南省第一位。拥有涉农龙头企业98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94家。[5]
截至2012年底,长垣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获得国家认证面积66万亩,其中苗木花卉基地2万亩,红提葡萄1.3万亩。涉农龙头企业68家,其中国家级企业1家(长远集团),省级企业3家(飘安、金鑫、大方)。经国家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52个。亿隆农林生态园被命名为“河南省高科技林业示范园区”,宏力万亩红提葡萄园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特色红提葡萄种植基地”。2003年4月份,联合国亚太地区绿色食品市场通道建设研讨会在长垣县召开。
工业
长垣是全国最大的起重装备生产基地和重要的卫生材料生产基地。着力构建“一区六组团”的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新格局,2011年省级长垣县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14平方公里,入驻企业43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0亿元,被评为“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河南省第一批知名品牌创建示范产业集聚区”,被工信部命名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
2012年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实现利润5077万元,增长40%;起重行业完成销售收入32亿元,医用卫材行业完成20亿元。起重机械园区一期工程建成,入园企业95个。全年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80个,其中亚泰公司彩印生产线、宏远公司起重机扩建生产线等21个项目竣工投产,卫华集团年产2.9万吨集装箱起重机、飘安集团年产9000吨EPA新型医用卫材等投资超亿元的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
截至2012年底,拥有整机生产企业199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48家,卫华集团年销售收入达到35.6亿元。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省级技术研发中心1个。配套生产企业800余家,4万多人从业,产品达10大系列200多个型号,正向大吨位、智能化、系列化方向发展,50吨以下起重机销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部分企业产品已成功打开国际市场,出口东南亚、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年实现销售收入78亿元。2006年,该县承办了“中国重机协会桥式起重机分会全体会员大会”和“河南长垣起重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研讨会”。[2]
截至2012年底,全县拥有国家一级资质企业37家,二级资质企业14家,施工范围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走出国门,打入沙特、德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业人员8万余人。2005年11月份,第三届国际防腐蚀控制大会在长垣县召开。[2]
截至2012年底,拥有40多家企业,其中,房屋建筑总承包一级企业2家,劳务分包一级企业4家,房屋建筑总承包二级企业4家,水利水电总承包二级企业3家,公路、电力安装、起重设备安装等建设安装企业17家,从业人员7万多人。该县新蒲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等企业作为主要施工单位承建了国家大剧院、奥运主场馆“鸟巢”工程等重点国家工程的建设,并获得国家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项“鲁班奖”。[2]
烹饪业
截至2012年底,全市有专业厨师2.3万人,其中,在国外从厨者200多人。2004年9月,长垣县成功举办了中国(长垣)厨师之乡国际美食节活动。[2]
6社会事业
2012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6平方公里,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规划新型农村社区112个,已启动建设69个;城镇建成区面积达73平方公里,城镇人口36.5万,城镇化率达43.5%。[2]
截至2012年底,城区道路总长达到105公里,拥有日供水3万吨水厂一座,投资1.7亿元的燃气管网工程、投资8000多万元的污水处理厂、投资3000多万元的垃圾处理厂正在建设之中。有大型综合性商场11处,城区商业营业面积近300万平方米。已建成高中档住宅小区20多处,住宅面积近500万平方米。有二级甲等医院2所。有高职高专院校1所,省级示范性高中1所,市级重点高中1所,城区在校生达到4万多人。城区街道绿化率达到100%,人行道铺装率达到95%,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城区建成区面积已达到20平方公里,人口17万,城镇化率达到32%。
2012年,全年发放医疗补助金1100万元。发放“低保”金558万元,“两金”发放率达到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开仓借粮76万公斤,发放各种救灾资金598万元,动员社会捐款17万元。全年申报科技项目20个,其中列入国家级项目2个;推广转化科技成果20项,申报专利23项。[2]
7城市荣誉
全国文明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长垣
长垣(9张)
国家园林城市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全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
中国厨师之乡
中国起重机械名城
中国卫生材料生产基地
中华美食名城
河南省双拥模范县
河南省书法之乡
2014年获得“河南省级生态县”称号[6]
8交通运输
新(乡)菏(泽)铁路横贯东西,长(垣)东(明)黄河大桥成为河南与山东的重要枢纽,省道308线与213线和大广(大庆至广州)与济东(济源至东明)高速公路在长垣境内十字交叉。[2]
长垣县乡公路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渣油路到80年代末的柏油路,通车总里程80余公里。1992年,全县实现了乡乡通油路。1998年全县通车总里程达630公里。2001年以来,大力实施市乡道路升级改造和村村通工程。
2011年末铁路通车里程49公里。公路全部通车里程1882.454公里,其中省道72公里,县道129.394公里,乡道266.601公里,村道1379.885公里,专用公路106.574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货物运输量362万吨,货物周转量95459万吨公里;旅客运输量866万人,旅客周转量43530万人公里。[2]
9文物古迹
长垣县仲子墓,据《仲子三墓志》记载,一说长垣子路墓葬其骨骼,一说为衣冠墓。该墓在宋代子路被追封为河内公后,称河内公墓,入元明两朝也一直称为河内公墓,清之后,俗称“子路坟”。位于长垣城东北岳庄村东北100米处。1930年代黄河泛滥,子路祠墓均被冲垮,如今仅剩遗址,坟头都没了。但仅《仲子三墓》流传下来的赞颂长垣河内公墓的明朝诗歌就有一百余首。[7]
学堂岗圣庙,位于长垣县城北5公里
中国烹饪文化博物馆
中国烹饪文化博物馆(8张)
的蒲东区学堂岗村东,1978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庙始建于汉,唐、宋渐盛,元遭兵火无存,明天顺三年( 1459 )重建,经明、清两代十数次增修,逐渐成为豫北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其主体建筑有: 棂星门、大成殿、古坛亭、“ 春风、化雨 ” 二亭、深造堂等。现存杏坛亭、杏坛亭、杏坛碑亭和明、清碑刻六通。
中国烹饪文化博物馆,位于河南省长垣县食博园,博物馆于2012年6月28日开工建设,2012年12月底建成,总投资5000万元,馆内共展出文物240余件,总面积5400平方米,占文博中心南半部的第一、二、三层楼
⑵ 新乡怎么样
新乡是一个中部四五线的小城市,也许在河南省内经济还可以,以前还有过排名第二,但现在不行了。新乡最有名的企业是新飞吧。
说起新乡第一反应是平原路,商场很多,百货大楼,新玛特,胖东来。胖东来对于新乡人民是一个福音,确实给百姓们带来了很多,但是别的城市好像没有,许昌的也没有这么受欢迎。
新乡没有很贵的品牌,不过万达现在要有啦,所以以后大家可以选择的机会会很多。
⑶ 高考满分作文10篇
“碧云天,黄叶地。”几场秋雨送来了五彩的秋天,“去秋游咯!”打开车窗,秋的气息扑面而来,秋叶从枝头飘下,一路悠然地舞动灵活的身姿,一路愉悦地交流生活的感悟,我的心情自然舒畅,任金色阳光洒在身上,此刻焉能不醉?
快乐的心情缩短了漫长的旅程,很快来到了梅田湖。青山绿水,农家小舍,鸡鸭牛羊,好一幅乡村美景,这里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美,是一种自然和谐的美,穿过柏油路,踏上田间小路,贪婪的呼吸着带有泥土香的空气,别提有多舒畅。不远处走来两位老人,他们手里拿着镰刀,背上各背了一个背篓,里面装满了各种蔬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是那么的怡然与自得。我们搬进宿舍,老奶奶笑嘻嘻的看着我们,是那么的真诚亲切,让我感觉与这里距离又拉近了一点。
简单的整顿之后,平日里五谷不分,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我们开始了第一天的活动,腌制坛子菜、磨豆浆、做糯子团子,观看电影《战狼2》。
第二天清晨,当天边刚刚泛起一片鱼肚白的时候,一声尖锐而悠长的鸡鸣划破天际,唤醒了万物,新的一天乡村生活也就开始了,我们用手揉开惺忪的双眸,张开嘴巴打了个大大的哈欠,这才起床穿衣,开始了今天的第一个项目——晨跑。
吃过早餐后,同学们个个精力充沛,一部分同学去摘西瓜,一部分来到河塘边,迎接下面的“竹筏竞赛”。我被安排去摘西瓜,可我们的心哪还想着西瓜,早就飞到那澄澈的河水,一排又一排的竹筏上了。简单而原始的竹筏不仅给同学们带来了挑战,也考验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相互配合。“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等我们抱着西瓜赶到那里时,同学们都已经穿上了救生衣,而我们只能站在河岸上为同学们加油打气。可我没想到的是,真正的惊喜还在后面。
彭同学下去了,他有点儿害怕,将身子慢慢地蹲下,一条腿窸窸窣窣的向前伸,双手撑在水泥地上,脚一碰到竹筏就紧紧的勾住,将竹筏勾过来,脸上带着满意的笑脸,掂起脚尖,踉踉跄跄的跨到竹筏上,腿不由自主的颤抖着,撑起竹浆慢慢的站起来,而后面的唐同学却一幅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挪了挪眼镜,大声说:“这有什么好怕的,不就是划个竹筏吗?看我的。”说完,轻松一跃,就稳稳地落在竹筏上,倒是旁边的彭同学吓得魂不附体,差点掉到水里。“三个人!还有哪位同学上?”教官大声说,大家页面面相觑,“三个人,这转不开身吧?”正在谈论之间,有一个人挺身而出,屏息凝神向前走,他目光坚定,大声叫喊一声“我来!”他一脚跨上去,稳稳的站在竹筏上,回过头来,给我们一个肯定的眼神,只见他们东一桨,西一桨的,河里溅起的水花把衣服淋湿了。唐同学也无计可施,拼命地划水。船身左摇右摆,船头旋转不定,我们在岸上为他们捏了一把汗。
他们重振精神,双手抓紧船桨,齐向水里深划。竹筏终于安然无恙地在碧波中荡漾。我们个个高兴得不得了。谁知天有不测之风云,这时,一阵风吹来,他们还不会控制,竹筏像匹野马左右旋转,他们吓得面如土色。眼看快要与另一只船碰撞了,我们目瞪口呆,处于万分惊恐的状态。在这千钩一发的时候,教官扯着嗓门说:“别慌,按照我教你们的方法划就行。”及时把船浆向右划,才避免这次碰撞,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划到了对岸。
下午我们还进行了收稻子,浑水摸鱼,晚上的篝火晚会,同学们个个热情激昂,欢呼声、尖叫声不绝于耳,表演的盛况令人震惊不已!
夕阳用它最后的余晖普照着大地,如同丝带,为大地栓上了灿烂的金黄,云朵簇拥着夕阳,带着它一点一点走下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行走在梅田,看到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幸福,理解了“万物皆书本,天地为讲堂”的含义,又看到了南飞的大雁,落地的黄叶,懂得了尊重自然,珍惜当下的淡然。
⑷ 杏坛镇的经济发展
2010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2010年全镇共有技改扩能项目10多个,其中德冠包装、东方集团、达美粘胶等企业扩建、新建生产线,预计每年可以新增产值18亿元;康宝集团、威捷公司累计增资4亿多元,发展智能厨房、汽车配件等项目,预计可以实现年产值22亿元。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营企业加快发展,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建立。2013年新增1家省级自主创新百强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和2个区级技改项目;5家企业7个项目纳入区级产学研合作项目。现代都市农业加快发展。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开拓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效显著。2010年,全镇实现农业生产总值11.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8元。城市服务业同步发展。海峻达“上苑”、君怡“金海岸”等大型房地产项目陆续建成开售,高标准建设四星级商务酒店,加快引入麦当劳等国际连锁巨头,规划发展逢简水乡游项目,城市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城区商业氛围更加浓厚,第三产业实现跃升发展。
产业发展平台加快构建。配合顺德西部生态产业区完成征地15000多亩,完成拆迁量近6成。重大投资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浦项首期完成拆迁92.67%,回填工程稳步推进;美的产业园500亩启动区完成拆迁及回填,市政设施开始建设。西部生态产业区的开发建设,为推动杏坛“产业提升、城市转型”注入新的动力。
工业
杏坛镇以工业立镇为指导思想,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全力打造“科技工业”品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扶持民营企业的壮大发展,逐步形成了塑料、五金家电、饲料、农产品加工、纺织制衣、建材、化工、电子、机械制造、汽车配件等的多元化工业体系。全镇共有1700多家工业企业(含个体经营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近100家。来自美国、南韩、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8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拥有“康宝”牌消毒柜系列产品、“甘竹”牌系列罐头、BOPP塑料薄膜等一批畅销国内外的广东省著名产品。2011年工业总产值325.8亿元。
商贸业
杏坛镇已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高潮区,遍布城乡的商贸网络,全镇现有商贸服务业经营户近1500家,相继开设了农副产品、塑料、家电、建材、服装等各类专业市场,形成了一个商贾云集、货如轮转、购销两旺的集镇。近年来,杏坛镇以规划为引导,大力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积极营造宜居宜商的生活环境,投资价值得到大幅度提升,吸引了大量资金投入房地产业,先后有顺宝花园、御景轩、明珠楼、港杏豪庭、明日桃园、景泰花园等大型楼盘落户中心城区,带动容山商场、肯德基等商业巨头进驻杏坛,促进商贸服务业快速发展,2011年全年商业销售总额达到70.8亿元。 农业 近年来,杏坛镇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现代农业体系逐步完善。目前我镇农业用地面积共8万多亩,2011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12.4亿元。加快建设逢简现代农业园区,高标准完成800多亩基塘整治,“新、优、特”农产品种养技术全面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合作模式成效显著,甘竹罐头新厂房建成投产,带动当地种养殖面积进一步扩大,首期投资5000万元的农产品物流基地正动工建设;引导农户合理调整种养结构,重点发展高产、高质、高效的“三高”农业。目前,全镇“三高”水产养殖面积达3万多亩,以养殖鳗鱼、甲鱼、鲈鱼等优质品种为主,是珠三角重要的淡水养殖基地之一。
高新科技园区
顺德科技工业园C区位于顺德区西南部的杏坛镇内,规划总面积1万多亩,其中已开发的现状工业用地2120亩。2002年7月开始,工业园在原有基础上加快了开发的步伐,首期规划开发的有2762亩,基础建设“五通一平”基本建成,第二、三期工程规划建设工作正在密锣紧鼓的推进。工业园内水陆交通便利,配套有热电联供、污水处理等环保系统工程,还有码头、仓库、生活服务区、绿化公园、科技孵化中心等配套设施。C区根据产业发展要求,划分为新材料产品、现代纺织、绿色食品、光电子通讯、传统创新、科技孵化六大功能区。C区按照规划要求,首期工程主要用于承接顺德中心城区城市化发展需要而迁移的相关企业,以发展塑料包装、纺织制衣、五金家电等特色产业和支柱企业、第二、三期计划重点规划建设台湾中小企业园、民营科技企业园等,着力发展园中园经济,充分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全面提升工业园的综合实力和辐射作用。工业园附近的新涌码头可停靠1500吨级船只,勒流港、容奇港年吞吐15万标准箱,350万吨散货,极大地方便了货物进出。区内高标准的环镇公路,有百安路、南国路、良均路、七横路,贯通中西,途经中心城区和7个村的高等级公路杏龙路杏坛段已开通,镇内的齐宁路也已改造完毕,与纵跨南北的百安公路形成“两纵一横”、方便发达的交通网络联系直通大良、番禺、广州、新会、江门、中山、珠海。公共服务设施:杏坛镇供电供水设备先进,供应能力强,光纤通讯直通各村;银信保险公司网点遍及城乡;设施完善的杏坛医院和30多家卫生所;酒店、文娱、康乐中心、电影院、广播电视站等设施齐全、服务优良。镇内拥有杏坛职业高中(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杏坛中学、江门幼师附属杏坛中心幼儿园等环境优美、教学质量上乘的学校。工业园外有配套的生活区和服务区、绿化公园等功能配套区域。生产配套设施:工业园内配套两台75吨的蒸气锅炉的电热系统,实现热电联供;规划有工业水厂和污水处理厂,进行两级排污处理;工业园还配套有11万伏高压线路,通讯、排污、环境监测设施;工业园周边的新涌河畔规划有仓储码头等物流中转配套设施。
⑸ 雁园工业区是不是杏坛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
污水处理指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并对其进行净化版的过程。
按污水来权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包括:①漂浮和悬浮的大小固体颗粒;②胶状和凝胶状扩散物;③纯溶液。
按水污的质性来分,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污染物主要有:⑴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⑵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⑶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⑷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⑸水土流失;⑹矿山污水。
⑹ 环保封丘黄河湿地咋写作文
新乡市为豫北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城市。历史遗迹众多,文物资源丰富。
全市拥有各类自然景观数百处,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国家级森林公园一处,国家级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一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余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00余处,历史文化名城一处,历史文化名镇一处。
新乡区位优势明显,形成了豫北重要商品贸易中心。京广线与新荷、新焦线在此呈十字状交汇,107、106国道纵贯南北,已形成了干支结合,四通八达,纵横贯通,快捷方便的交通运输网。全市商业设施完备,网点密布城乡。代表当代大都市先进水平的平原商场、华彬商厦、新大新商场等大型综合购物中心豪华气派;各种规范宏大的超市、商业街、步行街,成为市区亮丽的风 景线;已有600年历史、全国三大药材交流大会之一的百泉药材交易会,素有“不到百泉药 不全”之誉,其成交额居全国三大药交会之首。全国四大眼镜市场之一的长垣眼镜市场、新乡电子大市场、豫北建材大市场、延津县花生市场等都颇具规模,在省内外享有盛誉。通讯事业的发达,架起了现代商品经济社会的桥梁。全市装机容量57.2万部,安装用户36.3万门,市区百人电话拥有量达28部;数字数据网、分组交换网和计算机互联网等数据用户达到8273户;在全国率先完成政府上网工程;开通了市县乡三级网站,成为辐射全国的豫北地区最大的通讯枢纽。商贸中心地位的确立,促进了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按照构建现代化城市的格局,在加大旧城改造的基础上,向东向南拉伸城市骨架,两年来,先后改建、拓宽了市区主干道20余条;完成了卫河一期治理;新建了怡园、幸福里等住宅小区;改建、新建了五水厂和污水处理厂;街道通过实施拆墙透绿和一街一景一树一灯等“城市形象工程”,城市面貌大为改观,整个市区面貌焕然一新。新乡文化底蕴浑厚,人杰地灵。新乡古称庸国,春秋属卫,战国属魏,汉为获嘉,至隋文帝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始置新乡县至今已有1400余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曾是平原省省会所 在地。古老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明。仰韶、龙山文化遗址,依稀可辩;周武王率八百诸侯会同盟的牧野大战,古迹依存;姜尚卫河垂钓、比干抛心忠谏、围魏救赵、张良刺秦、官渡之战、陈桥兵变都源于这方热土;孔子讲学“杏坛”犹在,李白放歌于忠臣之前;张苍逞思于《九章算术》,陈玉成天国殉难;明神宗胞弟潞简王陵,十二丞相青史可鉴……。抗日战争,“平汉游击队”威震敌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新乡儿女浴血奋战。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牧野大地更是人才辈出。刘庄党委书记史来贺与焦裕禄、王进喜、雷锋 、钱学森一起,被称为建国以来产生广泛影响的五位共产党员之一;中央候补委员、新乡市委副书记兼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被誉为“乡镇党委书记的好榜样”;“中国十大女杰”之一刘志华、新飞电器集团带头人刘炳银、著名作家刘知侠、歌唱家关牧村、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明学、被国际数学界称为“第二个拉玛努扬”的数学家刘治国等等,都为新乡人赢得了骄傲和自豪。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环境,给新乡留下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市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有国家级名胜风景区比干庙、潞王陵、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寺、国家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4处,省级名胜风景区百泉、万仙山、八里沟、京华园等54处。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旅游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来抓,努力将其培育为新乡市经济增长新的亮点。
新的世纪,孕育着新的希望。新乡人将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发扬“五种精神”,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抓住结构调整这一主线,突出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务实高效,团结奋进,励精图治,开拓创新,把一个全新的新乡展现给二十一世纪。
旅游景点:
历史文化名镇一处(陈桥镇)。辉县市的太行风光,野趣浓郁,景色秀丽,有豫北明珠百泉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白云寺,名扬中外的郭亮影视村,以险、峻、秀著称的八里沟、宝泉、齐王寨等景区(点);卫辉市的国家级文保单位林氏祖祠比干庙,苍峪山景区的香泉寺,小店河清代民居,徐世昌大总统家祠等;新乡市区的国家级文保单位潞王陵;国家级黄河故道湿地自然生态保护区;封丘县陈桥驿赵匡胤黄袍加身处;原阳县的毛遂故里、古博浪沙、十二丞相馆、夏家大院;获嘉县的同盟山武王庙
⑺ 保护母亲河的倡议书
长江——我们的母亲河,从远古流淌到今天,孕育了伟大的华夏文明;她从高山流向大海,滋润着万顷良田;她从每个中华儿女心上流过,有笑有泪,有灾难也有丰收;她就象我们的母亲,无私奉献,随岁月流逝而愈见沧桑。今天,当我们站在长江边,看着江边高楼大厦,快速发展的宜都,我们为她骄傲自豪。然而随着沿江城市进程加快、资源开发与日俱增。我们的母亲河--长江水被污染了。
在这个时刻,为大力宣传保护母亲河的意义,让更多的人接受绿色文明的理念,更好地关注身边的生态平衡,主动爱护优美的生存环境。宜都市实验小学的全体学生向全市人民发出倡仪:立即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选择绿色生活方式、传播绿色文明。在“创省级文明城市,建和谐美好家园”的进程中,掀起“保护母亲河,共洁我宜都”活动热潮。
一要争当宣传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保护母亲河,就是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我们全体市民要共同营造“洁我宜都”舆论氛围。大力弘扬社会道德规范,倡导环境美化,提高文明素质,推进建设和谐美好宜都。
二要争做文明人。洁我宜都,关键在行动。市委、市政府已作出部署,整治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建设、营造和谐发展氛围,每一个宜都市民,都要积极投身到活动中来,做到不乱扔垃圾,不在两岸乱搭乱建,不破坏公共设施,形成人人讲卫生、个个讲文明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要争当文明监督员。要主动参与监督,制止破坏、污染长江的不文明行为,主动劝阻乱扔垃圾等损害公共卫生和公共设施行为,共同热爱母亲河。
保护母亲河,时不我待。海纳百川,聚沙成塔,让我们携起手来,用风筝放飞我们美好的心愿,用自己的热情和汗水,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营造和谐美好宜都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