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超濾進水壓力如何控制
超濾膜進水壓力不大於0.3Mpa,一般達到0.2Mpa建議進行化學清洗,進水壓力過大會造回成膜殼、膜絲承壓過大導致膜答絲斷裂影響設備正常運行。
壓差是平時超濾膜運行重要參數,正常運行中超濾膜壓差<0.2um,通常根據超濾膜進水通量下降、壓差上升、進水壓力上升這三項來判斷超濾膜是否需要進行化學清洗。在日常工作中必須加強各壓力指標監督。
超濾膜氣洗主要在超濾膜進行反洗時從底部進入空氣使膜絲發生抖動讓附著在膜絲上的雜質脫落,超濾膜氣洗壓力控制十分關鍵,一般不能超過0.2Mpa,過高的氣洗壓力會使膜絲發生斷裂。
㈡ MBR膜的進水標准 MBR超濾膜進水水質要求
一、MBR膜的進水標准
MBR膜在凈化污水方面表現出色,但並非所有類型的污水都能被凈化,它有一定的使用標准。在使用MBR膜前,了解其進水標准至關重要。
1、進料水源:適用於多種水源,標准污泥濃度為15000ppm。
2、pH(運行):范圍在1到12之間。
3、清洗:pH范圍可擴大至14,但具體視產品型號而定。
4、溫度(℃):適宜溫度為5至45℃。
5、過濾跨膜壓力(MPa):最大值為0.05MPa。
6、反洗跨膜壓力(MPa):同樣為0.05MPa。
7、進料顆粒粒徑:應小於2mm,確保水池內不含可能破壞膜的尖銳物質,如樹枝、塑料片、砂粒等。
8、進料中含油量:需低於2mg/L,否則必須先進行除油預處理。
9、硬度:根據pH值及結垢傾向確定具體指標。
10、理論需氧量:指有機物完全氧化所需理論值。
11、生化需氧量:在好氧條件下,微生物降解有機物所需的需氧量。
12、有機物質:通過化學方法氧化水樣中還原物質的數量,有機物是指可被氧化的物質。
13、有機碳:指溶解態和懸浮物中的總碳含量。
二、MBR超濾膜進水水質要求
MBR超濾膜對水質有嚴格要求。原水的雜質類型不同,水質復雜時需進行預處理,以防止雜質破壞膜。
1、油脂類
原水中的油脂會覆蓋膜表面,導致不可逆污染。油脂可以通過正己烷提取物分析,分為動植物油脂和礦物油脂。動植物油含量應低於50mg/L,礦物油則需低於3mg/L。動植物油可通過活性污泥降解,但當含量超過50mg/L時,建議進行預處理。
2、消泡劑
使用高級乙醇類或醚類、酯類消泡劑,避免使用硅膠系消泡劑。硅系消泡劑易吸附於膜表面,造成不可逆污染,應嚴格禁止使用。
3、生化處理
進行膜過濾時,原水需先進行生化處理。未經處理的有機物會附著在膜表面,加速膜間壓差上升,導致膜組件迅速堵塞。
㈢ 超濾膜的跨膜壓差定義是什麼不是公式,是文字敘述形式的特指超濾膜的壓差定義
跨膜壓差也叫透膜壓差(TMP),是指中空絲內側平均給水壓與滲透液壓力之間的差值,回TMP=(給水壓力+濃水答壓力)/2-產水壓力。
跨膜壓差,TMP(Trans - Membrane Pressure Drop),膜設備運行參數,跨膜壓差被定義為驅動水透過膜所需的壓力,為進水壓力和過濾壓力的差值,孔徑較小的膜所需的跨膜壓差也較大,在水溫較低、通量較高以及發生污染時,跨膜壓差也較高。
超濾為一種加壓膜分離技術,即在一定的壓力下,使小分子溶質和溶劑穿過一定孔徑的特製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質不能透過,留在膜的一邊,從而使大分子物質得到了部分的純化。
納濾膜和RO膜的區別:
1. NF膜分離需要的跨膜壓差一般為0.5~2.0MPa,比用反滲透膜達版到同樣的滲透能量所權必須施加的壓差低0.5~3MPa。在同等的外加壓力下,納濾的通量要比反滲透大得多,而在通量一定時,納濾所需的壓力則比反滲透的低很多。所以用納濾代替反滲透時,「濃縮」過程可更有效、快速地進行,並達到較大的「濃縮」倍數。
2.納濾膜與其他膜分離過程比較,納濾的一個優點是能透析反滲透膜所截留的部分無機鹽——也就是能使「濃縮」與脫鹽同步進行。
3.納濾膜介於反滲透和超濾膜之間,其膜表面分離皮層可能具有納米級微孔結構。
4.相對於反滲透膜NaCI的脫除率均在95%以上,一般將NaCI脫除率為90%以下的膜均可稱之為納濾膜。
5.反滲透膜幾乎對所有溶質都有很高的脫除率,而納濾膜只對特定的溶質具有脫除率。
6.反滲透膜幾乎均為聚醯胺材質,而納濾膜材料可採用多種材質,如醋酸纖維素、醋酸-三醋酸纖維素、磺化聚碸、磺化聚醚碸、芳香聚醯胺復合材料和無機材料等。
其實這幾種濾膜區別不大,主要的區別就是精度大小不一樣,還有就是應用領域也有些不一樣。如果對這幾種濾膜的區別還是不是很清楚詳細的可以看網頁鏈接
㈤ 反滲透膜、超濾膜、微濾膜、納濾膜,四種膜各自的優點及優勢 不要百度百科上的,都看過了
反滲透精度要比超濾和微濾高 也就是過濾的更加細致 不過因為精度高 所以對水壓有要內求 出水量小 有廢水 一般容需要儲水罐和增壓泵 可以作到基本完全脫鹽
也就是類似的蒸餾水了 常喝蒸餾水對人體不見的好
納濾精度在反滲透和超濾之間 不過要求的設備成本高 一般很少用
超濾一般作為凈水器所用 出水量適中 也可以過濾掉絕大多數有害物質 也保留些許礦物質 成本也低 設備安裝方便 對水壓沒有什麼要求
微濾和其他幾個差不多 沒有什麼特點
㈥ 超濾膜可以濾掉銅綠假單胞菌嗎
論過濾精度來說,超濾膜的精度沒有納濾膜和反滲透膜的精度高。
超濾能容截留0.002~0.1微米之間的顆粒和雜質,超濾膜允許大分子物質和溶解性固體(無機鹽)等通過,但將有效阻擋住懸浮物、膠體、蛋白質、細菌和大分子有機物,用於表徵超濾膜的切割分子量一般介於1,000~500,000之間,超濾膜兩側的運行壓差一般為0.3-5bar。
反滲透是最精密的膜法液體分離技術,它能阻擋所有溶解性鹽及分子量大於100的有機物,但允許水分子透過,醋酸纖維素反滲透膜脫鹽率一般可大於95%,反滲透復合膜脫鹽率一般大於98%。它們廣泛用於海水及苦鹹水淡化,鍋爐給水、工業純水及電子級超純水制備,飲用純凈水生產,廢水處理及特種分離等過程,在離子交換前使用反滲透可大幅度地降低操作費用和廢水排放量。
詳情可見官網:網頁鏈接
㈦ 什麼是微濾、超濾、納濾和反滲透
微濾又稱為微孔過濾,它屬於精密過濾,其基本原理是篩分過程,在靜壓差作用下濾除0.1-10μm的微粒,操作壓力為0.7-7kPa,原料液在壓差作用下,其中水(溶劑)透過膜上的微孔流到膜的低壓側,為透過液,大於膜孔的微粒被截留,從而實現原料液中的微粒與溶劑的分離。微濾過程對微粒的截留機理是篩分作用,決定膜的分離效果是膜的物理結構,孔的形狀和大小。 超濾(簡稱UF)是以壓力為推動力,利用超濾膜不同孔徑對液體進行分離的物理篩分過程。超濾同反滲透技術類似,是以壓力為推動力的膜分離技術。在從反滲透到電微濾的分離范圍的譜圖中,居於納濾(NF)與微濾(MF)之間,截留分子量范圍為50-500000道爾頓,相應膜孔徑大小的近似值為501000A。 納濾膜的一個很大特性是膜本體帶有電荷,這是它在很低壓力下具有較高除鹽性能和截留相對分子質量為數百的物質,也可脫除無機鹽的重要原因 目前納濾膜多為薄層復合膜和不對稱合金膜,納濾膜有如下特點: 1、NF膜主要去除直徑為1nm左右的溶質粒子,故被命名為納濾膜,截留物相對分子質量為200-1000 2、NF膜對二價或高價離子,特別是陰離子的截留率比較高,可大於98%,而對一價離子的截留率一般低於90% 3、NF膜的操作壓力低,一般為0.7Mpa,最低為0.3Mpa 4、NF膜多數為荷電膜,因此,其截留特性不僅取決於膜孔大小,而且還有膜靜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