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為什麼濁液無法用過濾的方法分離 2為什麼氫氟酸和鹽酸為混合物 3為什麼明礬是電解質
1、濁液可能是乳來濁液(分散源的是小液滴),而過濾是分離固體和液體的,所以過濾只能分離懸濁液
2、氫氟酸和鹽酸是指氟化氫氣體和氯化氫氣體的水溶液,當然是混合物(說氣體才是純凈物)
3、明礬屬於鹽類(是化合物),在溶液中可電離出離子,是電解質
4、水銀就是指汞,是單質,當然是純凈物
5、制肥皂時向皂化鍋里加食鹽使溶液中鈉離子濃度上升,硬脂酸鈉就會析出,這個過程叫鹽析,食鹽起到降低硬脂酸鈉溶解度的作用
6、聚合物中聚合度n不確定(只是在一個范圍內),所以聚合物都是混合物
7、白磷:P4 (是由4個磷原子構成的分子)
8、一氯氣態,二氯開始液態。
B. 除去粗鹽濁液中的泥沙可用什麼方法,用到哪些儀器
實驗用品是:鐵架台(帶鐵圈),托盤天平,量筒,燒杯,玻璃棒,葯匙,漏斗,蒸發皿,酒精燈,坩堝鉗,膠頭滴管,濾紙,剪刀,火柴,紙片
一、粗鹽提純的步驟
1. 第一步:溶解
(1)稱量:稱量前先把天平的游碼放在標尺的0刻度處,檢驗天平是否平衡。若不平衡,需進行調節,天平平衡後方可進行稱量。
(2)溶解:量取適量水倒入燒杯里,用葯匙加粗鹽於水中,並用玻璃棒攪拌,直到粗鹽不再溶解為止。
2. 第二步:過濾
(1)將玻璃棒輕輕靠在三層濾紙處。
(2)盛裝待過濾液體的燒杯緊靠在玻璃棒上,將待濾液沿玻璃棒緩緩倒入過濾器中。
(3)待濾濁液要始終低於濾紙的邊緣。
3. 第三步:蒸發
(1)將過濾後的液體倒入蒸發皿內加熱,並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注意,倒入蒸發皿里的液體不能超過蒸發皿容積的2/3。若液體倒入過多,在沸騰時容易迸濺,也不易攪動。
(2)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量固體時,應停止加熱,利用蒸發皿的余熱將濾液蒸干。
4. 第四步:稱量,回收
用玻璃棒將固體轉移到紙上,稱量後,回收到指定的容器中。
二、玻璃棒所起的作用
1. 粗鹽溶解時,使用玻璃棒攪拌,起加速溶解的作用。
2. 過濾時,用玻璃棒引流,使液體沿著玻璃棒流入過濾器,可防止液體直接流下沖破濾紙。
3. 蒸發時,用玻璃棒不斷攪動,可防止液體局部受熱而濺出。
4. 稱量回收時,用玻璃棒把固體轉移到紙上。
三、過濾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中間不能留有氣泡,以免影響過濾的速率。
二低:濾紙邊緣要低於漏斗邊緣;漏斗內的液面要略低於濾紙的邊緣,以免濁液從濾紙與漏斗內壁之間流入燒杯中,影響過濾的質量。
三靠:倒待濾液時,盛裝待過濾液體的燒杯尖嘴和玻璃棒相靠,使液體沿玻璃棒流進過濾器;玻璃棒末端和濾紙三層部分相靠;漏斗下端的導管與用來承接濾液的燒杯內壁相靠,使過濾後的清液成細流,沿燒杯內壁流入燒杯中。
四、造成濾液渾濁的可能原因
造成濾液渾濁的原因一般有:濾紙破損,渾濁的液體直接流入燒杯中;在向漏斗中倒入濁液時,液面高於濾紙邊緣,致使濁液從濾紙與漏斗內壁之間流入燒杯中;承接濾液的燒杯不幹凈等。
C. 濁液都可以用過濾來分離嗎
不是,濁液有兩種,懸濁液是固體不溶物,能過濾.如果是乳濁液,如油和水,需要分液.
D. 懸濁液如何過濾
懸濁液復: 固體小顆粒懸浮在液體里制形成的混合物叫懸濁液,懸濁液是一種分散系,其分散質粒子直徑在0.1微米以上,多為很多分子的集合體,如泥漿等。懸濁液不透明、不均一、不穩定,不能透過濾紙,靜置後會出現分層。
懸濁液是固液體系,可以通過過濾的方法分離;
過濾方法的選擇:
1、袋式過濾系統
2、芯式過濾系統
E. 過濾懸濁液實驗怎麼做
1.將混合粉末放在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加熱並充分攪拌
2.待懸濁液冷卻後過濾版,用少量誰洗滌留在濾權紙上的黑色固體
3.取少量濾紙上的固體於小試管中,滴入數滴稀硫酸,加熱並振盪,靜置後濾液為無色,把濾紙上的固體取出乾燥,
4.將2中所得溶液中,慢慢加入氫氧化鈉溶液,並不斷攪拌,置不在產生藍色沉澱,且靜置後的液體為無色時,停止加氫氧化鈉溶液,
5.將4中所得的溶液過濾用少量水洗滌留在濾紙上的藍色固體,把該固體轉移到坩鍋中加熱,使其全部轉入為黑色固體,冷去後取出.
F. 濁液可用過濾的方法分離
乳濁液不可以,懸濁液可以。乳濁液是液體和液體成濁液,懸濁液是固體和液體成濁液
G. 膠體與濁液的分離方法
直接過濾。 ,渾濁的液體通過過濾器的膠體粒子可以不通過濾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