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凈水問答 > EDI必須有ERP嗎

EDI必須有ERP嗎

發布時間:2022-11-26 05:16:37

1. 不同ERP系統之間可以做EDI嗎

可以的,但是要協調倆方,有點麻煩,我們以前協調kd和自動倉儲的時候,就遇到過,要他們做EDI很痛苦啊!

2. edi系統是什麼有誰用過

失去了靈魂
有一個舊猶太教堂。
歡樂的光輝已經黯然。
用這雙手來保護,
若何若何若幾何?吾不答仰天長笑!
他的的球同歲,哈哈

3. 什麼是EDI直接EDI和間接EDI的特點是什麼

EDI,全稱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譯名:電子數據交換。是由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推出使用的國專際標准,是指屬一種為商業或行政事務處理,按照一個公認的標准,形成結構化的事務處理或消息報文格式,從計算機到計算機的電子傳輸方法,也是計算機可識別的商業語言。例如,國際貿易中的采購訂單、裝箱單、提貨單等數據的交換。

直接EDI和間接EDI的特點:
1、EDI的使用對象是不同的組織之間,EDI傳輸的企業間的報文,是企業間信息交流的一種方式;
2、EDI所傳送的資料是一般業務資料,如發票、訂單等,而不是指一般性的通知;
3、EDI傳輸的報文是格式化的,是符合國際標準的,這是計算機能夠自動處理報文的基本前提;
4、EDI使用的數據通信網路一般是增值網、專用網;
5、數據傳輸由收送雙方的計算機系統直接傳送、交換資料,不需要人工介入操作;
6、EDI與傳真或電子郵件的區別是:傳真與電子郵件,需要人工的閱讀判斷處理才能進入計算機系統。

4. 如何實現erp和電子商務整合

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要利用信息技術來增強競爭力,以應對世界跨國公司的全面競爭,ERP 就是大多數公司所選擇的工具之一。如何正確理解、處理電子商務與ERP 的關系是許多企業面臨的現實問題。 關鍵詞:企業意識 ERP 電子商務 網路經濟時代 企業經營管理 商務模式 跨國公司 整合 利用信息 現實問題 網路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電子化企業管理思想的出現,企業管理軟體必須不斷改進以適應電子商務時代的要求。而在企業管理上, 正確把握好 ERp(Ente 甲 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規劃)軟體應用和電子商務的關系將越來越值得探討和研究,本人就自己的觀點淺略談一談: 一、 電子商務與ERP 的關系 傳統ERP 系統是由MRP、閉環MRP、MRPII 等企業管理理論發展而來的,主要注重了企業內部管理的改革和理論變遷,無法考慮到整個市場「價值鏈」給企業帶來的影響和沖擊,特別是Internet 應用的革命性變化,為廣大企業客戶也為許多企業管理系統供應商帶來新的挑戰和機會。從IT 技術的角度來講,ERP 自身的發展基本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主機/工作站技術階段,第二階段是客戶機/伺服器技術階段,第 三階段是互聯網技術階段。如果說從第一階段轉向第二階段只是一個技術平台轉變的話,那麼第三階段的變化就不僅限於此了,而更是一種業務平台、商業平台和經濟平台的改變。互聯網的廣泛性、共享性和交互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也同樣改變了商業環境。企業面對龐大的外部信息和快速變化,必須從傳統的注重內部資源的管理利用轉向注重外部資源的管理利用,從企業內的業務集成轉向企業間的業務協同。電子商務是指所有利用Internet、Intranet、Extranet 來解決商業交易問題,降低產、供、銷成本,開拓新的市場,創造新的商機,通過採用最新網路技術手段,從而增加企業利潤的所有商業活動。其實質是企業經營管理各個環節的信息化過程,但卻不是簡單地將過去的工作流程和規范信息化,而是依靠新的手段和條件面對舊有的流程進行變革的過程。企業電子商務的發展有一個循序漸進、從基礎到高級的過程,典型的企業電子商務發展模式應該包含幾個步驟:構建網路基礎設施;實現辦公自動化(OA);建設企業核心的業務管理和應用系統,此環節中最有代表性的是 ERP 和外部網站的建設;然後是針對企業經營三個直接增值環節設計的客戶關系管理 CRM、供應鏈管理 SCM 以及產品研發管理PLM。 如果說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第三個階段是建設企業核心的業務管理和應用系統階段。而在這個階段最有代表性的是企業內部的資源計劃系統ERP(ERP 是一種科學管理思想的計算機實現,他對產品研發和設計、作業控制、生產計劃、投入品采購、市場營銷、銷售、庫存、財務和人事等方面以及相應的模塊組成部分,採取集成優化的方式進行管理。ERP 不是機械的適應企業現有的流程,而是對企業流程中不合 理的部分提出改進和優化建議,並可能導致組織機構的重新設計和業務流程重組。那麼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即電子商務是建立在 ERP 的基礎之上的應用。也就是說 ERP 是企業實施電子商務的支撐系統。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電子商務與 ERP 又可以被歸於同一個層次的應用,只是側重點不同——ERP 主要針對於企業內部的管理,而電子商務是以與外部交互為主。因此,由於電子商務與 ERP 之間存在著種種密切的聯系,我們不能再把它們簡單地看作是獨立的兩個對象,而是應該用聯系的觀點去認識和研究它們。 從IT 技術的角度來講,ERP 自身的發展基本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主機/工作站技術階段,第二階段是客戶機/伺服器技術階段,第三階段是互聯網技術階段。由於企業要面對龐大的外部信息和快速變化,因此必須從傳統的注重內部資源的管理利用轉向注重外部資源的管理利用,從企業內的業務集成轉向企業間的業務協同。 ERP 對企業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1)縮短投入品采購和成品供應提前期,維持盡可能低的庫存量;(2)減少停工待料、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 (3)減少向批發商或顧客延期供貨,提高顧客滿意度;(4)提高產品質量和降低人工成本;(5)管理資源共享,節省管理人員,降低管理費用。 二、電子商務模式下的ERP 功能需求分析 1.多平台運行 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多平台運行,即:同一套程序編碼可以在多種硬體平台和操作系統上運行,以便企業可以根據業務需要和投資能力選擇最佳平台,並且幫助企業順利實現不同應用水平階段的平滑過渡。在企業建設管理系統初期,可以選擇普通的PC 網路,投資相對較低,但 隨著應用規模的擴大,需要更大的處理能力硬體環境,例如:選擇高檔的AS/400 伺服器,但並不希望更改應用軟體系統。這樣一來,跨平台的軟體系統顯出十分優勢,也能充分保護用戶的投資。 2.與多種應用系統集成 不少企業已經建立了各自的應用系統。在電子商務時代,企業將會要求新系統也能與原有系統進行數據交流和集成,從而有效利用已有投資。例如,已經採用財務軟體的用戶,希望整個銷售和生產管理系統也能與目前的財務系統數據共享。企業間(特別是企業與供應商之間、企業與客戶之間)的數據交換將幫助企業有效提升整個供應鏈的競爭力。 (1)、與PDM 集成 產品數據管理 PDM 將企業中的產品設計和製造全過程的各種信息、產品不同設計階段的數據和文檔組織在一個統一的環境中。隨著計算機集成製造 CIMS 和並行工程日益發展,PDM 愈顯重要。ERP 需要和 PDM 進行集成,實現設計數據、產品構型、BOM、設計文檔、有效性控制等。 (2)、與CRM 進行集成 傳統的 ERP 系統著眼於企業後台的管理,而缺少直接面對客戶的系統功能。因為,傳統的企業只是著力於買到物美價廉的原材料,快速高效地生產出產品,至於哪種產品更受歡迎,哪些服務最有待改進這一類的問題,卻往往沒有確切的答案,只能憑經驗臆測。在電子商務的大環境中,企業的客戶可能分散在全球各地,企業不可能對他們的情況都了如指掌,所以必須有一個系統來收集客戶信息,並加以分析和利用。 基於上述背景,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又稱前台管理系統,成了 ERP 市場上最新的亮點。一般來講,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包含銷售、市場及服務三類模塊。其中,銷售模塊有很多功能,從最初的需求生成,到自主銷售,到最後的銷售人員傭金管理都涵蓋其中。銷售人員只要有一台手提式電腦,就可以隨時得到生產、庫存和訂單處理的情況,可以隨時隨地與任何客戶進行業務活動;而市場模塊則偏重於對市場計劃和市場戰役的策劃與管理,讓企業心中有數;服務模塊涉及到服務的方方面面,例如服務合同管理和電話呼叫中心的管理等等,確保企業提供優質服務。 為此,新一代的 ERP 產品正在向客戶端和供應端延伸,客戶端的延伸是客戶關系管理,而供應端的延伸則是跨企業供應鏈的同步管理。 (3)、與EDI 的集成 雖然EDI 是許多MRPII 已經具有的功能。近年來ERP 的EDI 功能又有進一步的擴展。(l)ERP 將企業內部的 EDI 集成。業務文件(如計劃或訂單)的傳遞和一般的公文傳遞,在內容、傳遞范圍或是所運行的計算機環境等方面,都有區別,但又是交叉在一起的。ERP 把原來分散的 EDI 連通,是企業辦公自動化的一個重要的進步。ERP 系統的 EDI 具有與系統以外的EDI 連通的功能。這樣ERP 用戶可以在同一個環境中,與本企業的非ERP 軟體用戶交換信息。(2)企業間的 EDI。EDI 功能是至關重要的功能,要求ERP 軟體在銷售和采購模塊中用EDI 實現客戶或供應商之間的電子訂貨和銷售開單過程。 因為 EDI 的格式非常多,軟體商必須為用戶開發和維護能支持含有數百種不同的 EDI 格式,所要求的專業技術水平很高。製造軟體廠商們 正在與EDI 軟體廠商聯合。 3.數據高度集成 進入系統的數據要能根據事先的設定以及管理工作的內在規律和內在聯系,經過轉換、整合再傳遞到相關的功能模塊中,達到數據高度共享和系統的高度集成。 4.高度模塊化 新的「模塊化」的概念與現行的「可選擇模塊的套件」是不同的。軟體系統在設計和開發過程中要保證各子系統、子系統中的各項功能,甚至每一個應用程序的高度模塊化。只有這樣才可以實現對系統的自由剪裁和重新配置。對系統的剪裁不僅是對子系統的取捨,還包括對子系統內部各項功能的剪裁,如:對總帳系統內部的數量帳、銀行帳、部門帳等功能的取捨。這樣可以達到根據大、中、小型用戶的不同需求配置系統的目的。例如,SAP 公司的模塊化具有以下特點: (l)採用業務應用程序介面(, BAPI)將第三方軟體集成到ERP 中去。這是一個標准化的開放介面。有了BAPI,用戶可以通過測覽器、Exchange 電子郵件來使用ERP 系統,用戶可以將這些軟體模塊與非ERP 軟體混合匹配使用。 (2)用戶可以按需求單獨更新某一個模塊,而沒有必要為了增強某一個功能對系統進行全面升級。用戶用逐個模塊更新的辦法增強系統的功能,而不必更換整個系統。 BAPI 技術對 ERP 軟體的開發商說來是非常重大的進步。從 MRPII 到 ERP,系統功能越來越多,一個軟體公司無論多麼強大,也無法獨自開發包括企業全部專業的全部管理功能的軟體。在技術上必須有能力把 第三方軟體接在自己的核心軟體上。例如,SAP 的 BAPI 和 Oracle 應用的30 多個API 能夠使自己的軟體具有「無限」的擴展能力。 5.支持分布式應用 新一代的管理軟體系統是超大規模的,它將不再是集中在同一區域網絡伺服器上的系統,因此支持分布式應用和分布式資料庫是未來管理軟體的一個特徵。 三、電子商務與ERP 的整合 電子商務與 ERP 結合,好不好?好。可為什麼好,還真沒多少企業明白。目前的大多數企業就好比還沒有釀成的濁酒,他們急需一位經驗豐富的釀酒師(ERP)把這份濁酒釀製成可以飄香四方的上等好酒。可是,在眼前這種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酒香不怕巷子深」這種指望客戶自己找上門的買賣畢竟不容易做,所以一套優秀的市場銷售方式便成了企業迫不及待的需求,而電子商務恰巧成了企業開拓另一市場、拓寬銷售渠道的有效工具,也成了展現ERP 價值的一個對外窗口。 製造或生產企業使用電子商務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可以:減少流通環節,降低交易成本;加快資金周轉速度;提高市場營銷能力,拓展國內外市場;方便客戶信息記錄,改善客戶服務體系,增強客戶關系管理;促進企業從面向生產的管理轉為面向市場的管理。 電子商務和ERP 整合是趨勢。 過去企業管理就是指企業內部對現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管控,而網路時代這種提法就有失偏頗了。嚴格意義上企業管理不再簡單分為內部和外部。在網路時代,企業 ERP 中的供應商可以直接通過企業 Web 頁面注冊其供應商信息,信息通過網路進入 ERP 伺服器,而且還能對產品提供實時報價。還有一些客戶 可以到企業的網站上下定單。這都是電子商務的一些基本功能。目前的電子商務還實現了網上支付、網上物流監控。 我們舉個電子商務和ERP 整合後比較復雜的例子。例如某IT 硬體公司,其通過網路下訂單的方式比起傳統的呼叫中心下訂單方式,為企業節省了大筆費用。假如客戶想訂購20 台筆記本,該筆訂單會由ERP 伺服器自動生成BOM 表格,ERP 的一些內部功能將這些東西進行物料分解,馬上就知道生產20 台筆記本需要多少CPU、多少硬碟。而且它會比對你的工廠在哪裡,庫存在哪裡。如果沒有庫存,系統會自動根據事先設定的這些條目,無需人工干預地跟這些伺服器打交道。而且這個對話不是人和人的對話,也不是人和機器的對話,是機器和機器對話。 製造或生產企業使用電子商務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可以減少流通環節,降低交易成本,加快資金周轉速度,提高市場營銷能力,拓展國內外市場,改善客戶服務體系。因此,企業 ERP 系統和電子商務是否能整合早已經不是問題,而是必然的,是大勢所趨。 四、電子商務與ERP 的關系體現 1.基於供應鏈的兼容性。一般來說,企業中存在三種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其中,信息流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物流和資金流密切相關,反映了物資和資金流動前、流動中和流動後的狀況。對應於這三種流分別存在三條供應鏈,即物資供應鏈、資金供應鏈和信息供應鏈。 由於電子商務主要涉及到采購與銷售業務,因此網上采購部和網上銷售部將成為企業的新物流與資金流的一部分。雖然 ERP 首先使用 了供應鏈管理思想,但供應鏈並不依賴於 ERP 而存在,供應鏈是企業的一種客觀存在,任何企業應用系統都可以使用供應鏈管理的思想與方法。這樣,通過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的重組,電子商務就可以納入供應鏈中。 2.基於業務流程的輔助性。ERP 系統作用於企業的整個業務流程,它的應用層次有三個:決策層的數據查詢與綜合分析、中間層的管理與控制、作業層的業務實現。而電子商務則可以為各個層次提供輔助性支持,比如,對於作業層而言,可以為市場營銷提供網上廣告發布、網上消費問卷調查等輔助手段。 3.基於應用的互補性。根據企業目前的內外部條件,企業在引進電子商務時,不會完全摒棄傳統的采購與銷售模式,而是兩種模式、兩個系統的共同存在和互為補充。 五、電子商務與ERP 的整合可以通過以下的途徑實現 「整合」是從企業管理學中借用而來,是指企業根據發展戰略和業務流程,合並、撤消或增加一些業務部門,包括水平整合和垂直整合。電子商務與 ERP 的整合需要有業務流程重組相配合,同時,也要求應用軟體各模塊的合理劃分和有機集成。 在實現兩者整合時,ERP 方面應優先考慮采購、生產計劃、市場營銷、銷售、庫存、財務等與物流、資金流密切相關的模塊,電子商務方面應考慮網站管理、網上銷售、網上采購和網上資金收付等模塊,把這些模塊集成到一起,構成一個新的應用系統,即為整合系統。整合系統要為今後模塊的擴充留有介面。 在進行系統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傳統銷售模式和網上銷售模 式都必須能夠為市場需求和供給分析提供數字依據;兩種模式可以共享現有的和未來的資料庫;兩種模式下的資金收入與支出都應該反映到財務分析中去。 所以,在兩種模式並存的情況下,如果製造業的電子商務與 ERP 不進行整合,就很難保證企業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機統一,也很難保證數據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准確性。 新的整合系統可以分為七個層次,即網路層、資料庫層、公共層、匯流排層、中間件層、表現層和應用層。電子商務與 ERP 的整合不僅需要應用層各模塊的重新組合與集成,而且也必須有資料庫層和操作系統層來做支持。

5. 企業OA,ERP,EDI之間的關系

OA:協同辦公
ERP:企業資源計劃
EDI:電子數據交換
ERP與OA:比如ERP裡面的一些預警.消息(工作事務),傳送到OA裡面(事務處理)
ERP與EDI:比如說公司的訂單系統與供應商的訂單系統有介面(制定規則),當公司的訂單提交的時候,傳送到供應商的系統中;
相對來說中國現在還沒有這樣的標准EDI

6. edi交易必須使用edi專線嗎

edi交易不需要使用edi專線。EDI的中文意思是電子數據交換,而創建EDI,是為了簡化交易信息的管理和流動。EDI有兩種常見的轉換形式——一種是由機器轉換成可讀的格式,也就是所謂的 「翻閱」,可以創建一個可列印的報告。另一種形式是將EDI自動轉換至ERP或會計系統,也稱為集成電子數據交換。

根據行業的不同可能會利用EDI來處理不同的商業文件,適應性是EDI的一個重要優勢。通過不同的標准和版本,企業可以在各個行業中體驗到實施EDI的優勢。

7. ERP是什麼

ERP
所謂ERP是英文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的簡寫。

是指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決策層及員工提供決策運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統集中信息技術與先進的管理思想於一身,成為現代企業的運行模式,反映時代對企業合理調配資源,最大化地創造社會財富的要求,成為企業在信息時代生存、發展的基石。

Gartner Group提出ERP具備的功能標准應包括四個方面:

1.超越MRPⅡ范圍的集成功能

包括質量管理;試驗室管理;流程作業管理;配方管理;產品數據管理;維護管理;管制報告和倉庫管理。

2.支持混合方式的製造環境

包括既可支持離散又可支持流程的製造環境;按照面向對象的業務模型組合業務過程的能力和國際范圍內的應用。

3.支持能動的監控能力,提高業務績效

包括在整個企業內採用控制和工程方法;模擬功能;決策支持和用於生產及分析的圖形能力。

4.支持開放的客戶機/伺服器計算環境

包括客戶機/伺服器體系結構;圖形用戶界面(GUI);計算機輔助設計工程(CASE),面向對象技術;使用SQL對關系資料庫查詢;內部集成

的工程系統、商業系統、數據採集和外部集成 (EDI)。

ERP是對MRPⅡ的超越,從本質上看,ERP仍然是以MRPⅡ為核心,但在功能和技術上卻超越了傳統的MRPⅡ,它是以顧客驅動的、基於時

間的、面向整個供應鏈管理的企業資源計劃。

進一步地,我們可以從管理思想、軟體產品、管理系統三個層次給出它的定義:

1.是由美國著名的計算機技術咨詢和評估集團Garter Group Inc.提出的一整套企業管理系統體系標准,其實質是在MRP II(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製造資源計劃」) 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成的面向供應鏈(Supply Chain)的管理思想;

2.是綜合應用了客戶機/伺服器體系、關系資料庫結構、面向對象技術、圖形用戶界面、第四代語言(4GL)、網路通訊等信息產業成果,以ERP管理思想為靈魂的軟體產品;

3.是整合了企業管理理念、業務流程、基礎數據、人力物力、計算機硬體和軟體於一體的企業資源管理系統。

它是從MRP(物料資源計劃)發展而來的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統,它擴展了MRP的功能,其核心思想是供應鏈管理,它跳出了傳統企業邊界,從供應鏈范圍去優化企業的資源,是基於網路經濟時代的新一代信息系統。它對於改善企業業務流程、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ERP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出現的。從90年代開始,以SAP、Oracle為代表的國際著名ERP產品進入中國,並迅速擴展。接著,國內也相繼出現了一些早期ERP產品,例如開思ERP、利瑪ERP、和佳ERP及博科ERP等。

ERP系統的特點及核心內容包括有:

•企業內部管理所需的業務應用系統,主要是指財務、物流、人力資源等核心模塊。

•物流管理系統採用了製造業的MRP管理思想;FMIS有效地實現了預算管理、業務評估、管理會計、ABC成本歸集方法等現代基本財務管理方法;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在組織機構設計、崗位管理、薪酬體系以及人力資源開發等方面同樣集成了先進的理念。

•ERP系統是一個在全公司范圍內應用的、高度集成的系統。數據在各業務系統之間高度共享,所有源數據只需在某一個系統中輸入一次,保證了數據的一致性。�

•對公司內部業務流程和管理過程進行了優化,主要的業務流程實現了自動化。

•採用了計算機最新的主流技術和體系結構:B/S、INTERNET體系結構,WINDOWS界面。在能通信的地方都可以方便地接入到系統中來。�

•集成性、先進性、統一性、完整性、開放性。

具體來講,ERP與企業資源的關系、ERP的作用以及與信息技術的發展的關系等可以表述如下:

1. 企業資源與ERP

廠房、生產線、加工設備、檢測設備、運輸工具等都是企業的硬體資源,人力、管理、信譽、融資能力、組織結構、員工的勞動熱情等就是企業的軟體資源。企業運行發展中,這些資源相互作用,形成企業進行生產活動、完成客戶訂單、創造社會財富、實現企業價值的基礎,反映企業在競爭發展中的地位。

ERP系統的管理對象便是上述各種資源及生產要素,通過ERP的使用,使企業的生產過程能及時、高質地完成客戶的訂單,最大程度地發揮這些資源的作用,並根據客戶訂單及生產狀況做出調整資源的決策。

2. 調整運用企業資源

企業發展的重要標志便是合理調整和運用上述的資源,在沒有ERP這樣的現代化管理工具時,企業資源狀況及調整方向不清楚,要做調整安排是相當困難的,調整過程會相當漫長,企業的組織結構只能是金字塔形的,部門間的協作交流相對較弱,資源的運行難於比較把握,並做出調整。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針對企業資源進行管理而設計的ERP系統正是針對這些問題設計的,成功推行的結果必使企業能更好地運用資源。

3. 信息技術對資源管理作用的階段發展過程

計算機技術特別是資料庫技術的發展為企業建立管理信息系統,甚至對改變管理思想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管理思想的發展與信息技術的發展是互成因果的環路。而實踐證明信息技術已在企業的管理層面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信息技術最初在管理上的運用,也是十分簡單的,主要是記錄一些數據,方便查詢和匯總,而現在發展到建立在全球Internet基礎上的跨國家,跨企業的運行體系,初略可分作如下階段:

A. MIS系統階段(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企業的信息管理系統主要是記錄大量原始數據、支持查詢、匯總等方面的工作。

B. MRP階段(Material Require Planning)

企業的信息管理系統對產品構成進行管理,藉助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及系統對客戶訂單、在庫物料、產品構成的管理能力,實現依據客戶訂單,按照產品結構清單展開並計算物料需求計劃。實現減少庫存,優化庫存的管理目標。

C. MRPⅡ階段(Manufacture Resource Planning)

在MRP管理系統的基礎上,系統增加了對企業生產中心、加工工時、生產能力等方面的管理,以實現計算機進行生產排程的功能,同時也將財務的功能囊括進來,在企業中形成以計算機為核心的閉環管理系統,這種管理系統已能動態監察到產、供、銷的全部生產過程。

D. ERP階段(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進入ERP階段後,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企業級的管理系統更為成熟,系統增加了包括財務預測、生產能力、調整資源調度等方面的功能。配合企業實現JIT管理全面、質量管理和生產資源調度管理及輔助決策的功能。成為企業進行生產管理及決策的平台工具。

E. 電子商務時代的ERP

Internet技術的成熟為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增加與客戶或供應商實現信息共享和直接的數據交換的能力,從而強化了企業間的聯系,形成共同發展的生存鏈,體現企業為達到生存競爭的供應鏈管理思想。ERP系統相應實現這方面的功能,使決策者及業務部門實現跨企業的聯合作戰。

由此可見,ERP的應用的確可以有效地促進現有企業管理的現代化、科學化,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要求,它的導入,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F: 無產階級時代的ERP
將整個國家納入統籌的ERP,將形成一門新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學。

G:現時代的ERP
現時代的ERP,緊緊抓住企業信息流程這條主線,以生產經營為目的,提供專業性非常強的針對行業的ERP。
這種ERP的出現為中國各個行業的ERP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像開龍IT2000 ERP,商軟ERP等ERP。都是現時代ERP的典故。

舉個例子說明:

一天中午,丈夫在外給家裡打電話:「親愛的老婆,晚上我想帶幾個同事回家吃飯可以嗎?」(訂貨意向)

妻子:「當然可以,來幾個人,幾點來,想吃什麼菜?」

丈夫:「6個人,我們7點左右回來,准備些酒、烤鴨、番茄炒蛋、冷盤、蛋花湯……。你看可以嗎?」(商務溝通)

妻子:「沒問題,我會准備好的。」(訂單確認)

妻子記錄下需要做的菜單(MPS計劃),具體要准備的東西:鴨、酒、番茄、雞蛋、調料……(BOM物料清單),發現需要:1隻鴨蛋,5瓶酒,4個雞蛋……(BOM展開),炒蛋需要6個雞蛋,蛋花湯需要4個雞蛋(共用物料)。

打開冰箱一看(庫房),只剩下2個雞蛋(缺料)。

來到自由市場,妻子:「請問雞蛋怎麼賣?」(采購詢價)

小販:「1個1元,半打5元,1打9.5元。」

妻子:「我只需要8個,但這次買1打。」(經濟批量采購)

妻子:「這有一個壞的,換一個。」(驗收、退料、換料)

回到家中,准備洗菜、切菜、炒菜……(工藝線路),廚房中有燃氣灶、微波爐、電飯煲……(工作中心)。

妻子發現撥鴨毛最費時間(瓶頸工序,關鍵工藝路線),用微波爐自己做烤鴨可能來不及(產能不足),於是在樓下的餐廳里買現成的(產品委外)。

下午4點,接到兒子的電話:「媽媽,晚上幾個同學想來家裡吃飯,你幫忙准備一下。」(緊急訂單)

「好的,你們想吃什麼,爸爸晚上也有客人,你願意和他們一起吃嗎?」

「菜你看著辦吧,但一定要有番茄炒雞蛋,我們不和大人一起吃,6:30左右回來。」(不能並單處理)

「好的,肯定讓你們滿意。」(訂單確定)

「雞蛋又不夠了,打電話叫小店送來。」(緊急采購)

6:30,一切准備就緒,可烤鴨還沒送來,急忙打電話詢問:「我是李太,怎麼訂的烤鴨還不送來?」(采購委外單跟催)

「不好意思,送貨的人已經走了,可能是堵車吧,馬上就會到的。」

門鈴響了。

「李太太,這是您要的烤鴨。請在單上簽一個字。」(驗收、入庫、轉應付賬款)

6:45,女兒的電話:「媽媽,我想現在帶幾個朋友回家吃飯可以嗎?」(呵呵,又是緊急訂購意向,要求現貨)

「不行呀,女兒,今天媽已經需要准備兩桌飯了,時間實在是來不及,真的非常抱歉,下次早點說,一定給你們准備好。」(哈哈,這就是ERP的使用局限,要有穩定的外部環境,要有一個起碼的提前期)。

送走了所有客人,疲憊的妻子坐在沙發上對丈夫說:「親愛的,現在咱們家請客的頻率非常高,應該要買些廚房用品了(設備采購),最好能再雇個小保姆(連人力資源系統也有缺口了)。

丈夫:「家裡你做主,需要什麼你就去辦吧。」(通過審核)

妻子:「還有,最近家裡花銷太大,用你的私房錢來補貼一下,好嗎?」(最後就是應收貨款的催要)

記住,每一個合格的家庭主婦都是生產廠長的有力競爭者。

8. 什麼是EDI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電子數據交換。

EDI其實就是把原來紙質的訂單/發貨通知等業務單據,從傳真/快遞等傳統方式,變成在線的電子數據方式進行交互,從而提高業務效率。同時,通過一些EDI軟體的實施配置,往往可以直接從企業的業務系統生成出相應的單據數據,並自動傳送至客戶/供應商處,實現Application to Application的效果,避免紙質單據中人為造成的錯誤(如數據錯誤等)。所以IT系統完善的大公司更喜歡EDI,因為EDI對於業務人員是透明的,業務人員操作自己日常的業務系統就可以了。

EDI依賴於幾個部分:
1、EDI傳輸途徑,一般EDI通過AS2協議、FTP/S等進行直聯,也可以通過第三方的VAN(增值網)服務商中轉(這個和我們使用電子郵件的模式相同)。因為涉及到業務信息,傳輸安全要求會比較高;
2、EDI標准,即業務數據的組織形式,目前最常用的美標的ANSI X12和聯合國和歐盟的EDIFact,當然還有很多其他標准,只要EDI雙方遵循同一標准,就可以很好的實現EDI交互;
3、兩端的EDI軟體(環境),一般最好的實現方式是由EDI軟體自動收發EDI報文(數據文件),並自動集成到企業業務系統中。

大概情況就是這些了!

9. EDI和ERP的區別

ERP
http://ke..com/view/3609.htm

EDI
http://ke..com/view/57826.htm

一搜就能出來專屬

10. 國內有哪些家零售企業實施了ERP 這其中又有多少實施了EDI

蘇寧或者國美的!他們可能實施ERP是可能的
但是要說的EDI,估計是不多!!!
企業的供應鏈 參差不齊啊!!

閱讀全文

與EDI必須有ERP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渠縣污水處理廠所用工藝 瀏覽:275
凈水活性炭有什麼用 瀏覽:199
印染廢水中cod排放量是多少 瀏覽:245
冷干機的濾芯如何拆下來 瀏覽:552
海爾凈水器出水管介面怎麼拆 瀏覽:13
河北水垢漏斗 瀏覽:689
白雲區農村ppp污水項目 瀏覽:498
安吉爾水壺濾芯怎麼拆 瀏覽:318
電廠化學廢水調整及注意事項 瀏覽:892
什麼叫納米微晶技術凈化器 瀏覽:43
百佳境界凈水器如何 瀏覽:695
甲醇蒸餾塔再沸器的原理 瀏覽:268
ro膜氯化 瀏覽:984
潔廁靈能除垢 瀏覽:459
油煙機凈化器的價格多少錢一台 瀏覽:334
凈化器電源怎麼測量 瀏覽:332
wq污水提升泵 瀏覽:415
污水處理50戶需多少立方池 瀏覽:656
樹脂是不是ab膠 瀏覽:694
減壓蒸餾怎麼拆 瀏覽: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