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血白蛋白(基立福)說明書
蛋白質營養不良又稱水腫性營養不良或低蛋白血症。蛋白質是機體組織細胞的基本成份,人體的一切組織細胞都含有蛋白質。下面是我整理的人血白蛋白(基立福)說明書,歡迎閱讀。
人血白蛋白(基立福)商品介紹
人血白蛋白(基立福)
通用名:人血白蛋白
生產廠家: 西班牙基立福公司
批准文號:注冊證號S20140106
葯品規格:10g(20%:50ml)
人血白蛋白(基立福)說明書
【商品名稱】人血白蛋白(基立福)
【通用名稱】人血白蛋白
【英文名稱】Human Albumin
【拼音全碼】RenXueBaiDanBai(JiLiFu)
【主要成份】人血白蛋白。
【性狀】略粘稠、黃色或綠色至棕色澄明液體。
【適應症/功能主治】
1、失血創傷、燒傷引起的休克。
2、腦水腫及損傷引起的顱壓升高。
3、肝硬化及腎病引起的水腫或腹水。
4、低蛋白血症的防治。
5、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
6、用於心肺分流術、燒傷的輔助治療、血液透析的輔助治療和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
【規格型號】10g(20%:50ml)
【用法用量】
1、用法:一般採用靜脈滴注或靜脈推注。為防止大量注射時機體組織脫水,可採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鈉注射液適當稀釋作靜脈滴注(宜用備有濾網裝置的輸血器)。滴注速度應以每分鍾不超過2毫升為宜,但在開始15分鍾內,應特別注意速度緩慢,逐漸加速至上述速度。
2、用量:使用劑量由醫師酌情考慮,一般因嚴重燒傷或失血等所致休克,可直接注射本品5~10g,隔4~6小時重復注射1次。在治療腎病及肝硬化等慢性白蛋白缺乏症時,可每日注射本品5~10g,直至水腫消失,血清白蛋白含量恢復正常為止。
【不良反應】使用本品一般不會產生不良反應,偶可出現寒顫、發熱、顏面潮紅、皮疹、惡心嘔吐等症狀,快速輸注可引起血管超負荷導致肺水腫,偶有過敏反應。
【禁忌】
1. 對白蛋白有嚴重過敏者。
2. 高血壓患者,急性心臟病者、正常血容量及高血容量的心力衰竭患者。
3. 嚴重貧血患者。
4. 腎功能不全者。
【注意事項】
1、葯液呈現混濁、沉澱、異物或瓶子有裂紋、瓶蓋松動、過期失效等情況不可使用。
2、本品開啟後,應一次輸注完畢,不得分次或給第二人輸用。
3、輸注過程中如發現病人有不適反應,應立即停止輸用。
4、有明顯脫水者應同時補液。
5、運輸及貯存過程中嚴禁凍結。
【葯物相互作用】本品不宜與血管收縮葯,蛋白水解酶或含酒精溶劑的注射液混合使用。
【葯理毒理】
1、增加血容量和維持血漿膠體滲透壓:白蛋白占血漿膠體滲透壓的80%,主要調節組織與血管之間水分的動態平衡。由於白蛋白分子量較高,與鹽類及水分相比,透過膜內速度較慢,使白蛋白的膠體滲透壓與毛細管的靜力壓抗衡,以此維持正常與恆定的血容量;同時在血循環中,1g白蛋白可保留18ml水,每5g白蛋白保留循環內水分的能力約相當於100ml血漿或200ml全血的功能,從而起到增加循環血容量和維持血漿膠體滲透壓的作用。
2、運輸及解毒:白蛋白能結合陰離子也能結合陽離子,可以輸送不同的物質,也可以將有毒物質輸送到解毒器官。
3、營養供給:組織蛋白和血漿蛋白可互相轉化,在氮代謝障礙時,白蛋白可作為氮源為組織提供營養。
【貯藏】應避免保存於2-8℃,嚴禁冰凍。
【包裝】10g(20%:50ml)/瓶。
【有效期】36個月
【批准文號】注冊證號S20140106
【生產企業】西班牙基立福公司
人血白蛋白(基立福)服用常見問題
問:蛋白質營養不良又稱水腫性營養不良或低蛋白血症。蛋白質是機體組織細胞的基本成份,人體的一切組織細胞都含有蛋白質。身體的生長發育,衰老細胞的更新,組織損傷後的修復都離不開蛋白質。蛋白質還是酶、激素和抗體等不可缺少的重要成份。而人血白蛋白是很不錯的葯物。那麼,人血白蛋白能防治低蛋白血症嗎?
答:人血白蛋白能防治低蛋白血症,人血白蛋白的適應症是失血創傷、燒傷引起的休克。腦水腫及損傷引起的煩壓升高。肝硬化及腎病引起的水腫或腹水。低蛋白血症的防治。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用於心肺分流術、燒傷的輔助治療、血液透析的輔助治療和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
人血白蛋白為人血液製品,因原料來自人血,雖然對原料血漿進行了相關病原體的篩查,並在生產工藝中加入了去除和滅活病毒的措施,但理論上仍存在傳播某些已知和未知病原體的潛在風險,臨床使用時應權衡利弊。人血白蛋白主要成份為人血白蛋白,輔料為辛酸鈉、氮化鈉、滅菌注射用水。
低蛋白血症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各種原因所致氮負平衡的結果。主要表現營養不良。血液中的蛋白質主要是血漿蛋白質及紅細胞所含的血紅蛋白。血漿蛋白質包括血漿白蛋白、各種球蛋白、纖維蛋白原及少量結合蛋白如糖蛋白、脂蛋白等,總量為6.5~7.8g%。若血漿總蛋白質低於6.0g%,則可診斷為低蛋白血症。對低蛋白血症一般經及時、合理的治療,均可取得一定療效。治療引起蛋白質攝入不足、丟失過多、分解亢進的原發疾病。若原發疾病無禁忌,可給予高蛋白質、高熱量的飲食,使每日攝入蛋白質達60~80g,保證充足熱量供應(2500千卡/日以上),並酌情使用促進蛋白質合成的葯物。消化功能差者,可予流食或半流食,同時補充足夠的維生素。病情嚴重者,可輸入血漿或白蛋白。
『貳』 白細胞低不打升白針打人血白蛋白行嗎
你好!這個不行,人血白蛋白是升血裡面的白蛋白的,對於那些營養不好低蛋白的人可以用,白細胞是另外一種細胞,是人的防禦系統。
『叄』 細胞培養基加了血清後還可以過濾么
1、血清要做滅活處理;
2、滅活後的血清要經過.45和.22慮膜過濾;
3、培養基是不可以紫回外照射的。
還要答注意一點的是血清一般不推薦直接過濾除菌的,如果懷疑血清染菌,過濾時要把血清按比例加入到培養液中,然後才可以過濾除菌!!
『肆』 細胞治療中凍存細胞有什麼建議
細胞凍存是比較重要的一步,凍存質量決定著細胞的生存質量和狀態,對細胞株表達相應的抗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就算篩選出最好的表達量高的細...
『伍』 人血白蛋白是不是運輸氧氣到細胞的
1、排毒功能:白蛋白是水溶性蛋白質,是多黏性物質。在人體內遇到重金屬離子時,會自動與重金屬離子結合,為肌膚清潔減負,排出歲月人為之積毒,為肌膚解毒,為肌膚煥發新生。
2. 運輸功能:白蛋白營養供給,為肌膚運輸所需養料,把不需要的物質:鉛.汞等重金屬離子運輸到體外。在代謝障礙時,可作為氮源為肌膚提供大量的營養。日夜不息促進細胞活力新能量,且多餘的白蛋白能轉為細胞必須的氨基酸產品,為肌膚鞠躬盡瘁!
3. 平衡功能:白蛋白血漿膠體滲透壓動態平衡的維持者之一,保持肌膚光澤和彈性,在血循環中1g白蛋白可保留18g水.18倍的滋潤,使肌膚皺紋隱形無痕,促進細胞內部框架重建達到平衡,恢復肌膚年輕原態,使肌膚光滑,細膩,晶瑩透亮,重現嬰兒水嫩般恆潤。
『陸』 人血白蛋白是不是運輸氧氣到細胞的
人血白蛋白是從健康人的血液中提取的,可直接靜脈注射到病人體內,主要用於失血創傷、燒傷引起的休克,腦水腫及損傷引起的顱壓升高,肝硬化及腎病引起的水腫或腹水,癌症術後恢復等方面的治療,是臨床急救的一種特殊葯品。
作用:人血白蛋白可增加血容量和維持血漿膠體滲透壓:白蛋白占血漿膠體滲透壓的80%,主要調節組織與血管之間水分的動態平衡
運輸氧氣到細胞的是血紅蛋白。請注意區分
『柒』 重組人血白蛋白的應用及前景以及與它相關的知識。
白蛋白(albumin,Alb)系由肝實質細胞合成,在血漿中的半壽期約為15-19天,是血漿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質,占血漿總蛋白的40%-60%。其合成率雖然受食物中蛋白質含量的影響,但主要受血漿中白蛋白水平調節,在肝細胞中沒有儲存,在所有細胞外液中都含有微量的白蛋白。關於白蛋白在腎小球中的濾過情況,一般認為在正常情況下其量甚微,約為血漿中白蛋白的0.04%,按此計算每天從腎小球濾過液中排出的白蛋白即可達3.6g,為終尿中蛋白質排出量的30-40倍,可見濾過液中多數白蛋白是可被腎小管重新吸收的。有實驗證實白蛋白在近曲小管中吸收,在小管細胞中被溶酶體中的水解酶降解為小分子片段而進入血循環。白蛋白可以在不同組織中被細胞內吞而攝取,其氨基酸可被用為組織修補。
白蛋白的分子結構已於1975年闡明,為含585個氨基酸殘基的單鏈多肽,分子量為66458,分子中含17個二硫鍵,不含有糖的組分。在體液pH7.4的環境中,白蛋白為負離子,每分子可以帶有200個以上負電荷。它是血漿中很主要的載體,許多水溶性差的物質可以通過與白蛋白的結合而被運輸。這些物質包括膽紅素、長鏈脂肪酸(每分子可以結合4-6個分子)、膽汁酸鹽、前列腺素、類固醇激素、金屬離子(如Cu2+、Ni2+、Ca2+)葯物(如阿司匹林、青黴素等)。
具有活性的激素或葯物當與白蛋白結合時,可以不表現其活性,而視為其儲存形式,由於這種結合的可逆性和處於動態平衡,因此在調節這些激素和葯物的代謝上,具有重要意義。
白蛋白
1、白蛋白純化
2、白蛋白的純化方法
3、白蛋白和抗體的親和生產工藝
4、包括加熱處理步驟的人血清白蛋白的製造方法
5、沉澱法從動物血製取蛋白的方法
『捌』 人血白蛋白的作用
白蛋白在機體中具有以下重要的生理功能
1、白蛋白能維持血漿膠體滲透壓的恆定。
2、白蛋白屬於非專一性的運輸蛋白,能與體內許多難溶性的小分子有機物和無機離子可逆地結合形成易溶性的復合物,成為這些物質在血液循環中的運輸形式。
3、白蛋白能保證細胞內液、細胞外液與組織液間的交流。
4、白蛋白對球蛋白起到一種膠體保護的穩定作用。
5、白蛋白是人體內一種重要的營養物質。
6、白蛋白具有黏性、膠質性,在人體內遇到重金屬離子時,會自動與重金屬離子結合,起到解毒的作用。
(8)細胞回輸用人血白蛋白過濾擴展閱讀
白蛋白(albumin,又稱清蛋白)是人體血漿中最主要的蛋白質,維持機體營養與滲透壓。濃度達38~48g/L,約占血漿總蛋白的50%。肝臟每天約合成12g一20g的白蛋白。清蛋白以前清蛋白的形式合成,成熟的清蛋白是含585個氨基酸殘基的單一多肽鏈,分子形狀呈橢圓形。
球蛋白的濃度為15~30g/L。白蛋白/球蛋白(A/G)在臨床上具有重要的意義。A/G的正常值是1.5~2.5:1。A/G增加可能是營養過剩疾病引起的白蛋白升高,或免疫球蛋白(抗體)的缺乏。A/G降低可能是由於白蛋白的減少。
『玖』 人血白蛋白一般的用途是什麼
★應該知道白蛋白是營養葯,切莫把它看成是普通營養品,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不要盲目要求輸注。目前生產的白蛋白制劑,即人血白蛋白,是經過60攝氏度、10小時以上的加熱消毒處理,一般來說使用比較安全,但也不能完全避免肝炎、艾滋病等傳染性疾病感染的可能。白蛋白制劑通常有兩類:一種是高純度95%以上的白蛋白低鹽溶液,蛋白濃度分為25%、20%或5%。其中濃度為20%~25%的具有脫水作用;臨床常用的5%溶液,除能提高血漿蛋白外,還可補充血容量。第二類主要用途是補充血容量的含白蛋白並含少量球蛋白的5%溶液。白蛋白制劑是醫療上針對某種疾病所需的一種補充制劑,是營養葯不是營養品。若從營養角度來看,白蛋白的營養價值並不高,它所含的氨基酸組織中,谷氨酸、天門冬氨酸、賴氨酸及精氨酸較多,而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如色氨酸和異亮氨基酸等含量並不高。 ★何時使用人血白蛋白:白蛋白有相應的適應症,當出現以下症狀時可考慮注射白蛋白:1.失血創傷、燒傷引起的休克。2.腦水腫及損傷引起的顱壓升高。 3.肝硬化及腎病引起的水腫或腹水。4.低蛋白血症的防治。 5.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 6.用於心肺分流術、燒傷的輔助治療、血液透析的輔助治療和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 例如,長期營養不良、消化吸收功能障礙、癌症以及創傷感染、肝病腎病、術後失血等,導致人體白蛋白嚴重缺乏,形成低蛋白血症,使機體的代謝平衡遭到破壞,引發水腫或休克直至危及人的生命。通常,醫院對於這些低蛋白血症患者採用的救治方法,就是輸注不同濃度的人血白蛋白,以求改善患者白蛋白狀況並能收到速效之功。 ★血漿白蛋白水平正常的人可不可以注射白蛋白?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漿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質,在肝細胞內合成,合成後進入血液循環而分布到周身血液及體液中。正常人肝細胞對白蛋白的合成與分解受滲透壓影響。當滲透壓低時,促使白蛋白合成加速,分解減慢;滲透壓高時,分解加快。所以,當肝功能正常時,哪怕有一時性的低蛋白血症,只要合理補充足量蛋白質的食物,即可使低蛋白質血症得到糾正,根本不用輸注白蛋白。
『拾』 人血白蛋白的作用是什麼
(1)維持血漿膠體滲透壓的恆定
白蛋白是血漿中含量最多、分子最小、溶解度大、功能較多的一種蛋白質。水腫。
(2)血漿人血白蛋白的運輸功能
血漿白蛋白能與體內許多難溶性的小分子有機物和無機離子可逆地結合形成易溶性的復合物,成為這些物質在血液循環中的運輸形式。由此可見白蛋白屬於非專一性的運輸蛋白,在生理上具有重要性,與人體的健康密切相關。人血白蛋白,適用於低蛋白血症的防治,治療肝硬化及腎病引起的水腫或腹水。
(3)血漿白蛋白的其它生理作用
血漿中白蛋白的含量遠比球蛋白多,親水作用又比球蛋白大,這使血漿中的白蛋白對球蛋白起到一種膠體保護的穩定作用。當肝臟功能障礙引起白蛋白合成不足時,可使血漿球蛋白失去膠體保護作用,穩定性下降。血漿球蛋白的穩定性下降,將嚴重影響這些物質在體內的代謝、利用,引起相應的症狀。此外,白蛋白還是人體內一種重要的營養物質。白蛋白在血漿中也不斷地進行著代謝更新,血漿白蛋白分解產生的氨基酸,可用於合成組織蛋白,氧化分解以供應能量或轉變成其它含氮物質。
具有活性的激素或葯物當與白蛋白結合時,可以不表現其活性,而視為其儲存形式,由於這種結合的可逆性和處於動態平衡,因此在調節這些激素和葯物的代謝上,具有重要意義。
白蛋白是具有黏性、膠質性的物質,在人體內遇到重金屬離子時,會自動與重金屬離子結合,由排泄系統排出體外,起到解毒的作用。因此,食用含白蛋白豐富的食物,可避免重金屬離子的吸收而中毒。白蛋白對胃壁還有保護作用。
人血白蛋白是血液製品的一種,俗稱「生命製品」、「救命葯」。它是從健康人的血液中提煉加工而成,直接靜脈注射到病人體內,其主要功能是增強人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市場價300到400元一瓶。臨床上主要用於失血創傷和燒傷等引起的休克、腦水腫,以及肝硬化、腎病引起的水腫或腹水等危重病症的治療,以及低蛋白血症病人。
參考:1、白蛋白純化;2、白蛋白的純化方法;3、白蛋白和抗體的親和生產工藝;4、包括加熱處理步驟的人血清白蛋白的製造方法;5、沉澱法從動物血製取蛋白的方法。 在肝功能檢查中,檢查白蛋白的作用是根據白蛋白的檢查結果來判斷某些疾病。不同年齡段白蛋白的正常值也不相同,新生兒白蛋白正常值范圍為28~44g/L,14歲後白蛋白正常值范圍為38~54g/L,成人白蛋白正常值范圍為35~50g/L,60歲後白蛋白正常值范圍為34~48g/L。一般情況下,白蛋白增高主要見於血液濃縮而致相對性增高,如嚴重脫水和休克、嚴重燒傷、燙傷、急性出血、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低症。白蛋白降低常見於肝硬化合並腹水及其他肝功能嚴重損害(如急性肝壞死、中毒性肝炎等)營養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糖尿病、嚴重出血腎病綜合征等。當白蛋白降低至25g/L以下易產生腹水。
1:人血白蛋白的生理基礎:
人血清白蛋白(HSA)是由肝臟合成的,含量豐富的多功能非糖基化血漿蛋白,具備多種生理功能。白蛋白通常占血漿蛋白質總含量的50%以上,濃度約為0.6mmol/L。HSA是小的球形蛋白質,由585種氨基酸組成的 (66-69kd),有許多帶電的殘基(例如賴氨酸、天冬氨酸和沒有輔基的基團或者碳水化合物),有少量的色氨酸或者甲硫丁氨酸殘基。X線衍射晶體分析法顯示白蛋白有一個心形的三級結構,但在HSA溶液中為橢圓體。大約67%的HSA三級結構由多個α螺旋組成。實際上,蛋白是由3個對應結構域組成(Ⅰ,Ⅱ,Ⅲ),每一個含有兩個亞級結構域(A和B),每個亞級結構域又由6個α螺旋組成。兩個亞級結構通過脯氨酸殘基提供靈活的環結構作相對移動,這有助於結合物質,就如結構域之間二硫鍵連接那樣靈活。HSA包含35個半胱氨酸殘基,其中大部分形成二硫鍵(共17個),構成整個的三級結構(圖1)。
圖1. 白蛋白三級空間結構
2:人血白蛋白的生化特性和治療潛力
白蛋白是人體天然的生理產物,其獨特的三級空間結構,使白蛋白擁有了多樣的生化特性,為臨床帶來了更多的獲益。
a:維持膠體滲透壓:
人血白蛋白作為一種天然膠體,有效地維持著人血漿膠體滲透壓。正常人體血漿中白蛋白含量約為35-50g/l,約占血漿總蛋白含量的60%,人血漿80%的膠體滲透壓源自白蛋白產生。5%白蛋白(百特,商品名:Buminate,5%/250ml)的膠體滲透壓有著與正常人體相似的膠體滲透壓,是等滲白蛋白,輸入後不會削減組織間液;20%,25%的白蛋白是高滲白蛋白,可以顯著地削減組織間液。
b:物質結合和轉運:
HAS能結合許多內源性和外源性化合物,與葯物、營養物質的給予和療效、解毒和抗氧化作用密切相關。HSA所能結合的物質如:葯物(抗生素、止痛葯、抗凝葯、抗癲癇葯、免疫抑制劑等)、脂肪酸、維生素D3、氨基酸、酶、膽紅素、激素、金屬(銅)、一氧化氮、花生四稀酸代謝物等。糾正低蛋白血症使臨床獲益也可能和白蛋白這個功能是有關的。
c:協調血管內皮完整性
Dubniks等人在大鼠試驗中,發現在微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情況下,5%白蛋白有著比人工膠體更好的擴容效果。認為白蛋白可能可以和血管內壁構成完整的血管內皮表層,而血管內皮表層是阻止液體外滲的重要結構物質。
d:保護血細胞,調節凝血
白蛋白是人體血液的天然組成部分,所以白蛋白有著很好的血細胞保護和調節凝血的功能。在心肺旁路手術中,使用白蛋白作為預充液組成部分的患者,圍術期的失血顯著低於人工膠體。每100ml心肺旁路術預充液中,添加不少於0.0375g的白蛋白,可以很好的保護血細胞和血小板功能。Blanloeil等回顧分析了1954-2000年與血液稀釋相關的文獻,發現輸注白蛋白,只要血液被稀釋的比例不超過50%,不會對凝血有削弱作用。
e:不激活炎症反應
有證據表明白蛋白的巰基基團能基於氧化還原狀態,發出炎症細胞調節變化信號。Alam等在豬的休克模型中採用不同液體進行復甦,也發現使用白蛋白和全血組,復甦後體內中性粒細胞數量與休克前相比並沒有顯著變化,而其他組均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中性粒細胞數增加。所以使用白蛋白進行液體復甦,並不會激活炎症反應,從而減少了因為炎性物質白介素,干擾素的大量釋放對人體造成的進一步的傷害。
f:器官保護
基於白蛋白不會引起全身炎症反應,所以使用白蛋白已經顯示出在休克和復甦後,可以調節中性粒細胞和內皮細胞的相互作用,從而減輕肺損傷。Martin等發現對於急性肺損傷患者,使用速尿聯合白蛋白,比僅使用速尿的患者在24小時的氧合指數,心臟指數都有顯著改善。白蛋白給葯可能改善低白蛋白血症重症患者的器官功能,如呼吸、心血管和中樞神經系統。白蛋白聯合抗生素,可減少肝硬化合並自發性細菌腹膜炎患者的腎損壞和死亡發生率。在使用MARS(分子吸附循環系統,使用含有白蛋白的透析液)治療4,000多位患有肝機能異常或衰竭的患者過程表明白蛋白對提高腎功能和血液動力學有療效,並減少大腦水腫和肝性腦病的發生。
g:其他:抗氧化,損傷修復等
亞鐵血紅素被認為擁有通過鐵氧化還原反應特性而獲得的促氧化劑特性,HSA是一個十分有效的亞鐵血紅素結合蛋白。一旦結合白蛋白,此促氧化劑特性就會被減弱,顯示抗氧化劑功能。對於損傷修復,可能以提供氮源進行損傷修復的觀點會受到質疑,因為合成蛋白質的最小單位是氨基酸,白蛋白輸注後需要分解成氨基酸,再合成組織修復相應的蛋白質,這個過程顯然是過長且不經濟的,不如直接輸注氨基酸來的直接。如何解釋臨床上觀察到的白蛋白對於術後傷口癒合帶來的益處,有學者就發現白蛋白對於修復組織的幫助可能是通過加速新陳代謝而達到的。
3:白蛋白和液體復甦
a:白蛋白作為復甦液不增加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SAFE 研究vs. Cochrane薈萃分析
白蛋白作為液體復甦液使用源自20世紀40年代,在二戰中挽救了無數生命。然而,1998年的Corchrane薈萃分析(24個研究1419個病例)顯示使用白蛋白與使用晶體液相比會使危重症病人的死亡風險增加6%.該文章的發表引起巨大波瀾,FDA對此結論也發出使用白蛋白的警告,全球白蛋白處方量明顯減少。不過,隨後又有多達22篇的文章發表,一致反對Cochrane研究的結論。其中Wilkes等人對更多隨機對照研究(55個研究3504個病例)進行的薈萃分析顯示採用白蛋白進行液體復甦並不增加患者的死亡率。直至2004年裡程碑式的SAFE(Saline versus Albumin Fluid Evaluation)研究結果發表,明確了作為危重症患者的復甦液白蛋白是安全的,不會增加死亡率的結論。美國FDA也因此撤銷了對白蛋白的警告,白蛋白處方量恢復到了1998年之前的水平。SAFE研究是一項多中心隨即對照研究,入選病例多達6997例,研究的主要目的就如研究的名稱一樣,是證實白蛋白的安全性,首要終點是在重症患者中比較等滲白蛋白與生理鹽水進行液體復甦在28天治療期內的死亡率。因此該研究的設計並未對入組患者的白蛋白水平設限,,兩組病人基線白蛋白水平均值在27g/l以上,因此白蛋白糾正低蛋白血症所帶來的可能獲益無法在該研究中很好體現。在SAFE的亞組分析中發現對於膿毒症患者,使用白蛋白有更好的生存率。對於腦外傷病人,發現使用白蛋白會增加死亡率,但文章認為由於該亞組樣本量很少差異很可能由於機會誤差產生,另外腦外傷6個月後才是評價死亡率的合適時間。隨後也有文章認為白蛋白增加腦外傷患者死亡率的結果不可信,因為使用白蛋白的整體器官功能和28天死亡率並沒有增加。
b:白蛋白作為液體復甦液的理由
l 白蛋白最大的生理功能之一就是糾正低蛋白血症。所以如果液體復甦患者同時伴有低蛋白血症,那使用白蛋白進行液體復甦就是一舉兩得的做法。
l 白蛋白的器官保護作用。病人休克時間越久,就越可能誘發腎功能損害,所以使用白蛋白進行液體復甦可以更好保護腎臟等諸多臟器。
l 凝血保護。對於大劑量的液體復甦,凝血風險也是不可迴避的問題。使用白蛋白可以減少凝血功能遭破壞的風險。
l 白蛋白的擴容效果好。白蛋白可能參與構成了完整的血管內皮表層,所以在大鼠試驗中觀察到的結果是無論血管通透性正常還是增加,5%白蛋白3小時內的擴容效果都要優於明膠和羥乙基澱粉
l 白蛋白半衰期較長。在正常的健康青年男性人群中作放射標記的白蛋白分解代謝研究結果表明,半衰期在12.7-18.2天(平均為14.8天)。這個特點可以使得白蛋白在血管內維持更長久。另外,白蛋白如果滲漏至組織間液,會通過淋巴管重新回到血管內,不會造成在組織間的蓄積。
c:5%等滲人血白蛋白和高滲人血白蛋白
國內市售的人血白蛋白制劑有4%、5%、10%、20%和25%幾種濃度,其中以5%和20%為主流產品。兩種白蛋白由於滲透壓的不同帶來了臨床使用的差異,5%白蛋白是等滲人血白蛋白,不引起組織間液向血管內轉移,5%/250ml等滲白蛋白輸入後,其血漿擴容量約為250-500ml之間;20%是高滲白蛋白,顯著削弱組織間液,更適合水腫病人,20%/50ml高滲白蛋白輸注後,其血漿擴容量約為230ml。因為5%等滲白蛋白不會導致組織間液向血管內顯著的液體流動,所以能更好的穩定人體內環境,對於心功能不好的患者也可減少心衰風險的發生。在美國,比起高滲白蛋白,等滲白蛋白在擴容方面更受臨床醫師歡迎。
d:什麼情況下使用應該首選人血白蛋白作為液體復甦液
對於伴有低蛋白血症的液體復甦患者,可以考慮首選人血白蛋白,根據病人是/否水腫來判斷使用高滲/等滲白蛋白。
對於伴有凝血風險,腎損害風險或心功能較差的液體復甦患者,可以首選5%等滲人血白蛋白。
4:糾正低蛋白血症能降低死亡率及並發症發生風險
血清白蛋白水平與危重症病人的預後有顯著相關性。國內著名專家黎介壽發現嚴重感染的危重病人,白蛋白水平大於35g/l,死亡率為0;而白蛋白水平小於20g/l時,死亡率高達54%。
一項大型薈萃分析,包括90個分析低蛋白血症對預後的預測性的隊列研究 (n=291,433) 和9個研究糾正低蛋白血症治療的前瞻性對照試驗 (n=535)發現,低蛋白血症患者白蛋白水平每降低10g/l,其死亡率增加137%,並發症發生率增加89%,ICU停留時間延長28%,住院時間延長71%,治療費用增加66%,文章認為低白蛋白血症是增加危重患者死亡率和並發症的獨立危險因素,給予外源性白蛋白需達到血漿白蛋白濃度達到30g/L以上,顯著減少並發症發生率。79項隨機試驗,薈萃分析了使用白蛋白與使用晶體、人工膠體、不使用白蛋白或小劑量白蛋白比較的隨機對照試驗,共4755例患者,其中59項(佔79項的74.7%)試驗的治療結果有顯著性差異,認為使用白蛋白帶來了臨床獲益。發現低白蛋白血症患者中,大劑量的白蛋白可減少死亡率,說明在不同的臨床領域,使用白蛋白可帶來臨床獲益。所以對於低蛋白血症患者,只要臨床覺得有使用必要,就不應該限制使用。
5:白蛋白產品安全性
因為白蛋白是人體天然的產物,所以其產生的不良反應較各種人工膠體來得低,參考白蛋白和其他膠體液用於擴容的安全性的比較(表2)。白蛋白的急性反應事件和威脅生命的嚴重不良事件均是最少的。
表2.白蛋白和其他膠體液用於擴容的安全性的比較
10家全球主要白蛋白供應商在1998年-2000年總共向市場供應648,000,000克白蛋白,一共收到198個非致命性不良事件和13個致命性不良事件報道。若以40克為一次處方劑量,那麼分析顯示:每1000,000次處方中非致命性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是4.65,致命性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是0.185。結論顯示:人血白蛋白具有非常好的安全記錄。
6:使用白蛋白的經濟性
因為白蛋白可以減少並發症的發生率,同時可以縮短ICU停留時間和住院時間,保護凝血功能等,所以整個療程價格反而是更加經濟的。一項美國的研究,統計了5156名膿毒症患者,發現使用白蛋白每個生命可以節約6037歐元,而每年每人可以節約617歐元。對美國較大醫院的資料庫的出院數據進行回顧性分析,19,578個冠脈搭橋術患者在操作中應用了膠體,使用白蛋白組死亡率為2.47%,低於非蛋白膠體組的3.03%,應用白蛋白,每個生命可節省52,000-54,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