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滴流盒怎水流太快怎麼辦
滴流盒水流太快可以增加濾材,或更換高密度濾材,換小功率的水泵。
滴流盒的作用是採用滴流的過濾形式,滴流上濾的低成本和高效率無疑能吸引眾多玩家,除了在外觀上的略微劣勢,堪稱屌絲神器。
潛水泵將魚缸中的水抽到過濾盒頂層,水通過多孔雨淋管均勻的撒在過濾棉上,透過濾棉再以滴流形式流經每盒濾材,最後集中流進底層的集水槽,再由集水槽引導流回魚缸。
優點,因同底濾的性質相同而達到快速培養消化細菌,確切的說就是用濾材砸出來的過濾器,因為每個盒子都有透氣孔,使水流與空氣充分接觸,從而達到充足的氧氣。
因為盒子中不會沉積太多水,一般只需要保持在1到2公分的積水,這種情況是在泵的流量合適的情況下,也會達到干濕分離的情況,總之而言,是一種比較強大的過濾器。
缺點以及解決辦法,首先最明顯的就是不太美觀,魚缸上部很大的一個盒子,亮瞎眼有木有,起初噪音非常之大。
㈡ 魚缸過濾器每天開2-4個小時夠不夠硝化菌成活
不夠的 只要缺氧 他就掛掉了
過濾系統的作用及相關基礎知識
過濾系統的作用及相關基礎知識一、過濾系統作用主要是三個:
1、物理過濾,濾材為過濾棉(粗/細)。
利用濾棉中的纖維把水中的不溶性雜質、廢物阻隔下來。
物理過濾是過濾系統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濾棉常洗常換,能有效減少缸中有機物的含量,進而減少硝化系統的負擔,再進而減少最終礦物質廢物的產出。
忽視物理過濾的過濾配置方案,不客氣的說,是把魚缸當成化糞池了。
2、化學過濾,濾材為吸氨石、軟水樹脂、草泥丸、活性碳。
利用吸氨石、軟水樹脂、草泥丸等,通過化學的方法,去除可溶於水的有害物質,或調節PH值(酸鹼度); 另外,活性碳運用在過濾中,雖然它起到物理的吸附作用,但針對的仍是溶於水的物質,所以在這里,認為放在化學過濾這個部分更容易理解;
3、生物過濾,濾材為玻璃環、生化球、生化棉等。
運用玻璃環、生化球等濾材,提供硝化細菌良好的生長空間,利用硝化細菌的生物作用,把魚類、水草新陳代謝產生的有毒廢物轉化為無毒物質。這是保持水族箱水質穩定的最重要環節。(生物過濾的詳細原理,在網上可以隨處搜得相應資料,在此不說了)
4、其他作用:比如過濾的水流還能起到沖刷清潔水草葉面、促進魚只游動鍛煉、防止水體溫度分層等,這些是屬於附帶的正面效應了。
二、過濾系統的濾材設置:
按水流的方向,過濾系統的濾材的設置順序為:
進水口→(水泵)→物理過濾→化學過濾→生物過濾→(水泵)→出水口
需要注意的是,化學過濾中的大部分濾材,如軟水樹脂、草泥丸等,在使用的時候,要配合相應的檢測儀器,才能較好地控制水質,才不至於調節過度,並不適合24小時長期使用。因此,對於一般玩家來說,可以省略這一級。
舉例說明,外濾桶的濾材設置(按水流方向):
1、粗濾棉(兩~三層),主要作用是進行物理預過濾,如果包在外濾桶的進水口外,則更便於清洗更換;
2、生化棉,主要作用是培養分解有機物的消化細菌及硝化細菌,在前級物理過濾不良的情況下,具有一定的吸附有機物的物理過濾作用,能提高水質澄清度,所以也需要定期清洗;
3、玻璃環,一般情況下,玻璃環體積要佔全缸水體積的3~5%,主要作用是培養硝化細菌,以保證水質無毒性;
4、粗濾棉(一層),主要作用是物理過濾,打散、吸附細菌的代謝廢物。
其他種類的過濾設備可參照上述外濾桶進行設置。
三、硝化細菌的添加:
在一個穩定的過濾系統中,硝化細菌會自然地在玻璃環、生化球等濾材上大量繁殖,生生不息。因此,並不需要不斷添加硝化細菌。
需要添加硝化細菌的情況僅為下列兩種:
1、新建立的過濾系統。添加硝化細菌制劑,有助於加快生物過濾系統的建立;
2、使用過抗菌類葯物或其他對硝化細菌有影響葯物的水族箱。在魚病治癒後,增加活性碳過濾級,一周每天換水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添加硝化細菌制劑,幫助硝化細菌的恢復。
四、如採用單一生物濾材,所需體積如下:
玻璃環——至少佔全缸水體積的1%,推薦3~5%;
陶瓷環——至少佔全缸水體積的3%,推薦5~10%;
生物球——至少佔全缸水體積的5%,推薦10%以上。一般適用於潮汐式及乾式(滴流)過濾。如果完全浸泡在水中時,生物處理能力有可能會下降。另外,關於生物球滴流過濾應用於水族箱,網路上的不同看法還是較多的,目前我了解到的一些觀點包括:a、滴流過濾槽要有一定高度;b、容易在玻璃壁上形成水流匯集(類似水流短路情況);c、普通生物球掛膜需要時間較長(有說需要一個月左右時間的)
生物過濾濾材的最終用量,要具體分析,一個常洗常換濾棉的物理過濾,能大大降低生物過濾濾材的用量。過多的生物過濾濾材配置,除了多花了些銀子外,未發現其他不良影響:)。
五、注意事項:
過濾系統一定要24小時連續開著。原因包括:
1、硝化細菌為好氧細菌,在缺氧的狀態下,會迅速死亡。
2、對於非滴流式過濾系統,據說關閉幾個
小時,就會造成硝化細菌大量死亡,甚至造成生物過濾系統的崩潰。(這一點我有所保留,我試過數次停電6小時左右,經NH3/Nh4、NO2、NO3檢測,未發現可測影響。)
3、另外,反硝化細菌在無氧的情況下,有可能會釋放出硫化氫,劇毒。。。。。
㈢ 過濾系統中,什麼是滴流,什麼是溢流各自的優缺點是什麼
滴流,指的是水和濾材接觸的一種方式,水族箱循環水管出來的水,經由一個較大體積和落差的濾材容器,由於空間較大,水流不能充滿整個空間,形成水流成細流或水滴型態,緩慢自上而下滴流過濾材,這樣做可以最大程度提高水的含氧量,從而提高流經濾材時的生化過濾作用,即硝化作用。
溢流,指的是水流出水族箱的一種方式,即水族箱中水位提高到溢流口高度才會流出,而經由水泵將經過過濾的水補充回水族箱,周而復始的循環。好處是:當停電時,水族箱水不會繼續流出造成家裡「水漫金山」。
㈣ 什麼叫滴流法換水啊 具體是怎樣操作的啊
所謂滴流過濾器就是使水成水滴狀(也可以是水線壯)流過生物球的一種過濾器。
原理是這樣的,生物球是一種有較大表面積的框架塑料球。當有水在球的表面上不停的流過時,就會有硝化細菌慢慢在上面生長,當硝化細菌大量繁殖後,就會具有強大的硝化作用。可能有些新人不太懂硝化作用,在這講一下:硝化細菌是一種喜氧菌,利用氧氣和亞硝酸鹽(魚屎、殘餌、死魚、水草落葉腐敗產生,對魚、草有毒),產生硝酸鹽(對魚、草無毒,可以被椒草外的大多數水草做為氮肥吸收利用),同時獲得能量供自己生長這就是硝化作用,就象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一樣。滴流過濾保證了硝化細菌大量生長繁殖的三個必要條件:1、較大的附著面積2、不斷的水流提供所需的亞硝酸鹽3、充足的氧氣。有必要說明的是第三條充足的氧氣,因為生物球的框架結構可以讓空氣自由的流通,所以比其它濾材浸在水中的過濾器只靠溶解於水中的氧氣更大量的提供給硝化細菌氧氣。純生物球過濾器因為上面是敞開的,空氣可以由水流從上而下的被代如過濾器,所以不用吹氣。還有一種滴流過濾器是有預過濾部分的,一般是過濾棉用於過濾較大的臟物,這樣就會阻礙空氣自由的流入。所以這種過濾器有一個吹氣裝置,從過濾器底部往上吹氣提供氧氣,如果DIY的話可以用充氣泵。滴流的另一個好處是在停電時硝化細菌因還能接觸到空氣,而不回很快死亡,可以堅持1-2天。
市面上出售的滴流過濾器很少,即使有也價格昂貴。其實完全可以DIY,相信許多海水和大型魚的玩家都DIY過。一般是在魚缸的某個後角用玻璃粘出一個隔離空間,在此空間的底部裝一個潛水馬達,馬達上用網格隔開,上面裝滿生物球,生物球頂部斜放一塊雨淋板,調整雨淋板角度使水均勻的象下雨一樣淋在生物球上。啟動馬達把這里的水泵到魚缸里,由於魚缸水面升高,水就又自動溢流到隔離空間,循環開始了。該空間應該大一些,比如占整個魚缸1/8到1/6,這樣有利於兩部分的水的平衡。最好在馬達上裝一個漂浮開關,如果水位降低到馬達以下就自動斷電,防止空轉燒壞。還可以在如水處設置粗濾網,防止較大的東西落入過濾器,堵塞馬達。該過濾器還可用上濾配合使用,使上濾的回水直接流入滴流過濾器,這樣可防止水蒸發後,水面下降,滴流過濾停止工作,但一定要使上濾的出水量小於滴流過濾的出水量。當然如果水都蒸發一半了,你還不加水,滴流過濾的馬達可能會因頻繁啟動而損壞。配合上濾的好處還有可以把活性炭等其它濾材放在上濾盒裡,並靠上濾里的過濾棉濾去較大的臟東西。
㈤ 800的魚缸滴流,需要多大的泵
排除過濾復材料量不足
排除密度高,制投餌頻繁
缸內水120升左右,18w流量在1000升左右,不虛標已經夠了
(品牌泵頭,標注在800升左右)
800升也是夠的,先增加過濾棉層數,觀察下看看,效果不好可增加到25W,標1800流量
品牌,就那幾個,佳寶,日勝,松寶等。
㈥ 魚缸最強大的過濾方法
魚缸最強大的過濾方法是底濾。底濾比較適合大魚缸,過濾設備在缸底,水流會經過一層一層的濾材回到缸內,這樣就可以將雜質等有害物質濾出,同時通過有益菌將有害物質分解轉化,避免對魚兒產生危害。除了底濾外,其它的過濾方式也不錯,比如上濾、側濾、濾桶等等。
㈦ 如何選擇魚缸過濾器
在為你的魚設抄置過濾器時襲,首先要先檢視水缸內的養殖狀況,來決定水流循環的次數。其次要配合水草缸的大小,來決定過濾器的流量。最後在計算流量時,要乘以一點二倍,較為合適。
1.先檢視水缸內的養殖狀況,來決定水流循環的次數。
a.純水草缸,未飼養魚只——每小時水循環兩次。
b.水草缸中飼養小型魚只——每小時水循環三次。
c.水草密植,魚只密集——每小時水循環四~五次。
*依實際養魚的密度(魚只大小之拉糞量)。
2.配合水草缸的大小,來決定過濾器的流量。如水草缸中飼養燈科魚,水缸大小為100公升,則每小時需有300公升的濾水量。
3.在計算流量時,請注意當過濾器啟動過濾一段時間後,會有污物阻塞濾材,減低水的流量,因此除要定期清洗濾材外,在計算流量時,要乘以一點二倍,較為合適。因此以上述之100公升水草缸中,飼養燈科魚,需要每小時300公升×1.2倍=每小時360公升的過濾的流量。
㈧ 關於魚缸過濾器的選擇!
有以下幾種建議:
一、上部循環過濾(上濾)
上濾是放置於水族箱上部,通過潛水泵將水抽入上濾槽內,水流通過過濾棉、生化棉、各種濾材後再由底部的出水管流回到水族箱內。
優點:價格低廉、結構簡單、清洗和維護方便。
缺點:佔用水族箱的上部空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水族箱的美觀度、內部空間有限放置濾材相對較少從而生化過濾效果一般。另外,由於上濾過水面積大會增加CO2的逃逸,因此不適於種植水草的水族箱。
㈨ 魚池最簡單過濾方法
魚池最簡單的過濾方法有:循環系統、滴流過濾系統、魚池過濾器、跨界過濾系統、涌清水。
1、循環系統
在魚池內部放入造浪泵或循環水泵讓水流能夠無死角的運行,所謂「流水不腐」只要您保證魚池內魚只數量是超低密度並且只做面水循環也可以實現水質的改變,可能不會清澈見底但也是比較自然的水,最好是配備增氧系統,可以有效抑制藻類和部分細菌的滋生。
5、涌清水
此系統在日本高端魚場使用較為普遍,據說效果不錯,只因其造價過高在市場上很少有見流通,其工作原理跟泳池砂缸有點接近只是增加厭氧罐、生物倉等系統。
注意事項:
1、在凈化系統做好之後,還需要注意底部排污系統,是否能正常循環生化過濾後的魚池垃圾、污泥等有害物質可以定期及時排出。
2、還要做好自動補水系統的監測與測量,確保及時補充魚池水體自然的流失。
㈩ 請樣觀賞魚的高手們給我講講什麼是滴濾過濾器
你好,我看網上買的滴濾過濾器都是很多小盒盒組成,那滴濾過濾器是怎麼抽水循環的?有個小泵,通過管子鏈接出水管,出水管壁有很多小孔,通過小孔將水流分散滴落在菌床上。
我是1米5的缸要好多個盒盒合適?總長度3米即可。
盒盒裡面裝些什麼?盒盒底層鋪上一層陶瓷環(幾個捏在手裡蹉不易掉渣為好的)或者玄武岩的火山石顆粒,小拇指頭蛋那麼大就可以,這些是為了導流。上面放上一些撕碎的海綿(能含住水的,而透水太強的那是適合大流量的)。
用了滴濾過濾器是否可以長期不用換水了? 換,每天建議換一點,換上5%左右,1米5的缸大概一桶水。菌床成熟後孢子大量分泌會使水體色澤漸黃褐色。
一直都搞不懂為什麼大多數的養魚的缸裡面的水清澈見底,我用的過濾桶不到兩個星期水就黃了,每次換水都很費勁,如果有個能讓我一個月換一次水的過濾器就好了。黃了用接出來的原缸水輕柔海綿,為的是增加透水。清澈見底,你的方法是對的,細節要注意,每天一桶水換,海綿一周輕搓一次,濾材上的硝化菌膜體只要掛的好,它的生化過濾的強度是很猛的,然後不要亂加買的那些菌,不要亂用魚葯,嚴防溫、鹽、氧震盪,那你這個也是清澈透亮的。我保證。但是如果你養的要是大型魚,那滴流就不太適合,因為循環流量太小,滴流適合小型魚,靜水,水流微弱,效果最好。一個月換一次那樣PH,溫、鹽、氧、震盪太劇烈,你一天一桶,菌床也好受,鹼源獲取到位的硝化菌在合適的溫度下生化過濾的效率杠杠的。你把一個月的換水量分成30份比一次要安全和穩定多了。
養魚是次要的,關鍵是養好菌床,菌床是你的缸體系統的後勤保障。養魚先養水,養水先養菌床就在這,大塘養殖的漁民你不妨問問他們什麼最重要,他們最怕翻底泥,也就是所謂的翻塘,希望對你有用。
關於泵體,你可以分兩個小泵,每個20-25瓦,松寶或佳寶都可以,建議軸棍是白色陶瓷的,這種最好,耐磨,平穩,10年也不壞,安靜。加溫棒建議普通的出口轉內銷的,小瓦,多絲,這種壽命長,而且,你用兩根100瓦比一根200瓦要好,安全。小泵一個長條一個,揚程小小的,出水柔和,如果一個大的,流量大易滿載,流速過大,沖擊過猛,影響膜體附著。大泵適合底濾,通過溢流區及第一檔就水流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