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果汁的澄清方法有哪些
(1)明膠單寧法 利用單寧與明膠形成聚合物而沉澱以澄清果汁。用量應根據不同的果汁經過試驗來決定,一般100公斤果汁,約需明膠和單寧分別為20克和10克。明膠和單寧都分別先行溶解,先加單於後再加明膠。於8~15℃下靜置6~12小時,令其沉澱,此法主要用於葡萄汁、蘋果汁和梨汁的澄清。
(2)熱凝聚法 果汁中的膠體物質因加熱凝聚而沉澱,所以此法應用較為普遍。方法是將果汁迅速加熱到78~88℃,維持1~3分鍾,而後迅速冷卻。加熱應在真空條件下進行,避免氧化和香氣的損失。
(3)冷凍法 冷凍可以改變膠體的性質,使在解凍時形成沉澱,霧狀渾濁的蘋果汁經冷凍後易於澄清,葡萄汁和草莓汁也有同樣的情況。
(4)加酶法 利用果膠酶制劑來水解果汁中的果膠物質,使果汁中的其它膠體也失去果膠的保護作用而共同沉澱,達到澄清的目的。方法是將果汁加熱至80℃殺菌,待溫度降至30~37℃時加入干酶劑,每100公斤果汁加干酶劑200~400克,充分攪勻後,靜置數小時,果汁可逐漸澄清。
果汁經以上方法澄清後,再經壓濾或其它類型的精濾與過濾,也可用由石棉、木漿、脫脂棉等作過濾層而製成的過濾器,或用硅藻土過濾,就可得到清澈透明的果汁。
② 世界上除了巴氏消毒法還有什麼公認的殺菌法
食品殺菌技術按殺(除)菌方式一般可分為加熱殺菌技術、化學葯劑殺菌技術、輻射殺菌技術(γ-射線、微波、紅外線等)、過濾除菌法以及加熱與其他手段相結合的殺菌技術等。其中食品熱力殺菌可分為低溫殺菌法(巴氏殺菌)、高溫短時殺菌法和超高溫瞬時殺菌法。前兩種方法,現今還廣泛用在各類罐藏食品、飲料、酒類、葯品、乳品的生產中。後一種方法,由於其獨特的優點,已發展為一種高新食品殺菌技術。 電阻加熱殺菌也叫歐姆殺菌,是一種新型熱殺菌方法,它借通入的電流使食品內部產生熱量而達到殺菌的目的,是酸性和低酸性食品和帶顆粒(粒徑小於25mm)食品進行連續殺菌的一種新技術。電阻加熱已成功地用於各種包含大顆粒的食品和片狀食品的殺菌,如馬鈴薯、胡蘿卜、蘑菇、牛肉、雞肉、片狀蘋果、菠蘿、桃等 。臭氧殺菌技術具有高效、快速、安全、便宜等優點,自1785年發現以來,廣泛應用於食品加工、運輸與貯存及自來水、純凈水生產等領域。輻照殺菌技術利用原子輻射技術進行食品殺菌保鮮。輻照就是利用X射線、γ射線或加速電子射線(最為常見的是Co60和Cs137的γ射線)對食品的穿透力以達到殺死食品中微生物和蟲害的一種冷滅菌消毒方法。微波殺菌具有穿透力強、節約能源、加熱效率高、適用范圍廣等特點,而且微波殺菌便於控制,加熱均勻,食品的營養成分及色、香、味在殺菌後仍接近食物的天然品質。微波殺菌目前主要用於肉、魚、豆製品、牛乳、水果及啤酒等的殺菌。遠紅外線殺菌技術遠紅外加熱殺菌不需要傳媒,熱直接由物體表面滲透到內部,因此不僅可用於一般的粉狀和塊狀食品的殺菌,而且還可用於堅果類食品如咖啡豆、花生和穀物的殺菌與滅霉以及袋裝食品的直接殺菌。紫外線殺菌技術 廣泛用於空氣、水及食品表面、食品包裝材料、食品加工車間、設備、器具、工作台的滅菌處理。磁力殺菌是把需消毒殺菌的食品放於磁場中,在一定磁場強度作用下,使食品在常溫下起到殺菌作用。由於這種殺菌方式不需加熱,具有廣譜殺菌作用,經處理後的食品,其風味和品質不受影響,主要適用於各種飲料、流質食品、調味品及其他各種包裝的固體食品。 高壓電場脈沖殺菌是將食品置於兩個電極間產生的瞬間高壓電場中,由於高壓電脈沖(HEEP)能破壞細菌的細胞膜,改變其通透性,從而殺死細胞。可達到商業無菌的要求,特別適用於熱敏性食品,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超聲波殺菌技術 以醬油為滅菌對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脈沖強光殺菌技術是採用強烈白光閃照的方法進行滅菌,該技術由於只處理食品的表面,從而對食品的風味和營養成分影響很小,可用於延長以透明材料包裝的食品及新鮮食品的貨架期。 超高壓殺菌技術最大優越性在於它對食品中的風味物質、維生素C、色素等沒有影響,營養成分損失很少,特別適用於果汁、果醬類食品的殺菌。 膜過濾除菌技術已在食品、生物制葯等工業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例如生化物質的提取、純水的制備、果汁的濃縮等。 食品工程中的殺菌技術還很多,如:二氧化氯殺菌技術、氯氣殺菌技術、電子滅菌技術、加熱與加壓並用殺菌技術、加熱與化學葯劑並用殺菌技術、加熱與輻射並用殺菌技術、靜電殺菌技術等。這些技術正在得以研究和應用。
③ 果汁如何提取
新鮮水果經過取汁和殺菌等工藝製成的天然飲料。果汁含有多量的水分,以及糖、酸、維生素、色素和無機鹽等果實組成物質,它的色澤、香氣、風味和營養成分都十分接近於新鮮水果。果汁除作一般飲用外,也是一種良好的保健食品,它有別於人工配製的嗜好性飲料。濃縮和脫水後的果汁製品也是很多飲料和食品的主要原料或配料。果汁甚易變質敗壞,是水果加工上質量要求最高,工藝要求最嚴的一類製品。
果汁工業的興起略晚於罐頭工業,19世紀瑞士開始有小容器包裝的巴氏殺菌蘋果汁銷售,直到1920年才有工業生產。自20世紀60年代起,果汁及其飲料發展很快,1972年世界果汁產量已超過450萬噸,其中約20%是濃縮果汁。果汁商品以柑橘汁居首位,其他有菠蘿汁、蘋果汁和葡萄汁等。中國果汁工業起步較遲,20世紀80年代的商品以果汁飲料居多。
果汁種類
果汁以其加工工藝和製品狀態分為不濃縮果汁、濃縮果汁、果汁糖漿和果汁粉等幾種。不濃縮果汁又稱原果汁或直接果汁,是直接從果實榨取或提取的汁液,不加稀釋或濃縮,含果汁100%,屬直接消費飲用的果汁製品。有透明和混濁兩種類型。透明果汁或稱澄清果汁,外觀清徹透明,例如蘋果汁和葡萄汁。混濁果汁呈均勻混濁狀態,含有果肉微粒,營養常比透明果汁好,例如各種柑橘類果汁。濃縮果汁由原果汁濃縮3~6倍而成,也有透明和混濁兩種類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40~60%,最高65%,但橙汁常為42~43%。製品經加水稀釋後供飲用,因此常作為果汁或飲料的基質使用。果汁糖漿是原果汁中加入多量食糖的製品,也需稀釋後飲用,也可作為飲料基質使用。果汁粉是濃縮果汁進一步脫水後的粉狀製品,含水量1~3%,經復水溶解後飲用。
保藏原理
利用熱力式其他殺菌方法消滅或抑制果汁中存在的微生物和酶,並結合真空和密封以隔絕外界微生物的感染,使製品得以久藏不壞。濃縮果汁和果汁糖漿更有提高濃度造成強大滲透壓和降低水分活性等保藏作用。果汁粉以脫水保藏作用為主。
工藝過程
原果汁的主要加工過程有原料選擇和處理、取汁、調整、粗濾、澄清過濾或均質脫氣、包裝和殺菌等。濃縮果汁還需濃縮,果汁粉則需脫水。
果汁原料
要求具有悅目的色澤,獨特的風味和香氣,糖酸比例適當,維生素C豐富,並在加工過程和製品的保藏中仍能保持這些優良性質,無明顯不良變化。同時要求汁液豐富,取汁容易,加工適性良好。適於加工果汁的水果主要有柑橘類、菠蘿、蘋果、葡萄、莓類、梅、番石榴、西番蓮和獼猴桃等。因加工適性在品種間的差異性,更需進行品種選擇。原料水果取汁前,尚需經過洗滌、消毒、分級、選擇、切分、預煮等預備處理,具體過程因果品種類而不同。
取汁
蘋果和葡萄等汁液包含在整個果實中,可採取破碎壓榨法取汁。柑橘類具有外皮,汁液存在於汁胞中,常用錐汁機取汁。果實的出汁率約占果實重的45~80%,因種類、品種、原料狀態、取汁工藝和設備等而異。
澄清過濾
是透明果汁的重要工藝過程,用以除去果汁中有礙於品質和穩定性的懸浮物和膠粒。果汁澄清有明膠單寧法,加熱凝聚法,冷凍法和酶法等幾種。一些商品果膠酶制劑在pH3、40℃下澄清效果最好,使用劑量約為果汁量的0.05%。澄清後進行過濾,取得澄清液。
均質和脫氣
用於混濁果汁。均質是借機械分散果汁中的懸浮物以增進穩定性的工藝流程。均質機主要有高壓式和超聲波式兩類。高壓均質時壓力約為150~170千克/厘米2,超聲波均質的頻率為18~22千赫(kH),約能誘發9噸/厘米2的空化力。此外,一些膠體磨和超微磨也可用來均質。
脫氣即去氧,是排除果汁中空氣的過程,有避免果汁成分氧化變色、維生素C損失、容器腐蝕和消除泡沫等作用。方法有真空、充氮和酶法等幾種。真空脫氣真空度為79.98~93.3千帕(kPa);酶法使用葡萄糖氧化酶使果汁中葡萄糖氧化為葡萄糖酸而耗去罐內果汁中和頂隙內的氧;充氮法是壓入強烈的氮泡沫以排除果汁中的氧。
濃縮和脫水
濃縮果汁常採取真空濃縮,所取真空度約為93.31千帕。也可用冷凍濃縮法和反滲透濃縮法。脫水是製取果汁粉的主要過程,常用噴霧乾燥法,所取溫度雖高達160℃,但乾燥時間極短,果汁粉不致受熱變質。此法脫水快,可連續操作、簡單省工,製品質量優於一般烘乾法。
包裝
果汁也用各種罐頭容器包裝,包括各種馬口鐵罐、鋁罐、層壓塑料罐和玻璃罐等(見果品罐頭)。
殺菌
果汁除果汁粉外都要殺菌,目的是消滅或抑制存在的微生物和破壞酶的活性。果汁殺菌均用巴氏殺菌法,pH低的透明果汁,一般80℃30秒殺菌即可,混濁果汁為了避免果膠酶對果膠的分解作用,須採取93.3~95℃、30~90秒殺菌,有時採取溫度更高時間更短的瞬時巴氏殺菌法以破壞酶活性。
加工過程
各種果汁的加工過程大致相似,但具體工藝因產品而異:
混濁態橙汁
選用新鮮完好無苦味品種。原料果實→暫時貯存→洗滌(洗滌劑)→分級(分開大小,去除不良果)→消毒(20ppm漂白粉氯溶液)→洗滌→全果壓榨(錐汁機)→粗濾(篩孔0.5毫米)→濾出液→調整(糖酸比13.0~17.0)→均質、脫氣→殺菌(93.3℃,3分鍾)→裝罐→冷卻→成品。
冷凍濃縮橙汁
取上述濾出液進行加工。濾出液→殺菌(93.3℃、30秒鍾)→真空濃縮(15.6~26.7℃,55°~65°糖度)→濃縮汁→回稀(到42°~43°糖度)→第一次冷凍(-1.7~3.9℃)→裝罐→第二次冷凍(-40℃)→成品(凍藏於-23.3℃)。
透明態葡萄汁
選用美洲種及其雜種葡萄,果粒新鮮,完好,成熟。原料果實→洗滌(洗滌劑)→破碎除梗→加熱(65~75℃)→榨汁(螺旋榨汁機或再加果膠酶)→過濾(去碎果肉)→殺菌(85℃、15秒鍾)→冷卻(至45℃)→澄清(加果膠酶,40~45℃,pH3.5~4.0)→離心分離→過濾(加助濾劑,壓濾)→調整(糖度14°,酸分0.65%,糖酸比21.5∶1)→殺菌(93.3℃、30秒鍾)→裝罐(85℃)→密封→冷卻→成品。
透明態蘋果汁
選用新鮮、完好、成熟、無病蟲、無腐爛果實。原料果實→選果→洗滌(洗滌劑)→去皮去心→破碎(加抗氧化劑)→壓榨(水壓機或螺旋機)→粗濾→瞬時巴氏殺菌(95℃、15~30秒鍾)→冷卻→離心分離→澄清(加果膠酶)→過濾(加助濾劑)→調整(糖度12°或以上,酸分0.4%)一瞬時巴氏殺菌(93℃、15~30秒鍾)→裝罐→密封→冷卻→成品。
輕度混濁菠蘿汁
果汁加工上唯有菠蘿汁常利用菠蘿罐頭的各種下腳料為原料,包括等外級小果、碎塊、果心、果皮、果眼、果端部、切刀時的流出液等。以上下腳料先經二道磨碎過程取得濾出液,再與果心榨出液和各種流出液相合並,按以下流程加工。混合液→加熱(60~62.8℃)→離心分離(去除過量果肉微粒,保留3%或6%)→成分調整(糖度13~18°,糖酸比13.0~17.9)→過濾→脫氣
④ 中性茶飲料的殺菌方式
中性茶飲料的殺菌方式
果汁飲料的殺菌方式
碳酸飲料的殺菌方式
超高溫瞬時殺菌技術的殺菌效果特別好,幾乎可達到或接近滅菌的要求,而且殺菌時間短,物料中營養物質破壞少,營養成分保存率達92%以上,大大優越於上述兩種熱力殺菌法。配合食品無菌包裝技術的超高溫式殺菌裝置在國內外發展很快,目前這種殺菌技術已廣泛用於殺菌乳、果汁及各種飲料、豆乳、酒等產品的生產中。
⑤ 蘋果汁作為鮮榨果汁的一種,它和普通的果汁有何區別嗎
第一、蘋果經過傳送帶被送到檢查處,他們會逆著傳送帶的運行方向滾下,而包含在蘋果中的樹葉和其他雜質則會被粘在傳送帶上。接下來,蘋果汁的製作正式開始。首先對這些蘋果進行兩次清洗,第一次洗滌會去除掉粘連在蘋果表面的沙石,然後再使用噴灑器對其沖洗一遍,這些蘋果就完成了清洗的過程。然後蘋果會進入到這台研磨機中,被切成小塊,同時加入酶來分解蘋果的細胞結構,以便盡可能的炸出其中所有的汁液。
第四、自動包裝機會以每分鍾100盒的速度裝填。裝填完成後,機器會噴出兩道熱熔膠在包裝盒上,以便將吸管粘連在包裝盒的側面。另一條自動化包裝線負責蘋果汁的瓶裝工作。這些瓶子首先需要在消毒室中用雙氧水清洗消毒,然後用消過毒的清水進行沖洗,最後他們才能被送到裝填部門。這台灌裝設備每分鍾可以裝填大約120瓶果汁。裝填完成後,他們會。在無菌環境中為瓶子封裝上瓶蓋,最後這些蘋果汁就可以流入市場進行銷售。
⑥ 飲料生產有哪些殺菌技術
1、過濾冷除菌法
該方法是在紙板過濾機進行的,採用預先製作的殺菌紙板插在各塊濾板之間。當液體流經過濾機時,能使液體完全無菌。其缺點是對灌裝車間衛生條件要求過高,輸送管道,灌裝過程的瓶子,包裝物要求無菌狀態。
2、加熱殺菌法及巴氏殺菌法
該方法是將液體加熱到所要求溫度後,保溫一定時間可使微生物致死。是國內外最廣泛應用的一種方法。
3、深層膜無菌過濾法採用無菌過濾技術,將液體中的細菌過濾而除去,經過無菌灌裝得到生物穩定性很高的飲料。
4、紫外線滅菌法
5、高溫煮沸法
⑦ 超濾膜能過濾掉水中的細菌和病毒嗎蘇打水中的細菌能否用超濾膜過濾
超濾膜是一種孔徑規格一致,額定孔徑范圍為0.001-0.02微米(即1——20納米)的微孔過濾膜。在膜的一側施以適當壓力,就能篩出小於孔徑的溶質分子,以分離分子量大於500道爾頓、粒徑大於2~20納米的顆粒。
細菌的大小因種類而差別很大,球菌大小以直徑表示;桿菌、螺菌用長度和寬度表示。螺菌的長度一般以菌體兩端的距離計算,但按螺旋的直徑和圈數計算才是螺菌的真正長度。測量細菌大小一般用顯微鏡測微尺,常用的單位是微米(micrometer,μm,1μm=10-3mm)。最小的細菌只有0.2微米,最大的可長達80微米,但最常見的多數細菌為:球菌0.5~1微米,桿菌0.2~1.0×0.7~3微米,螺菌0.3~10×1.0~50微米。
病毒比細菌小得多。直徑在20~40納米之間。大的如痘病毒,大小為200×250-350納米,與小的細菌相近;小的如口啼疫病毒,直徑只有22納米
所以,超濾膜能過濾掉水中的細菌和病毒
我找了一下,關於細菌超標的廣告
飲料廠家怎麼消毒?食品加工如何消毒
控制食品微生物,生產企業如何控制食品加工過程中的細菌有沒有一種殺菌劑,能夠廣譜殺菌而被廣泛的應用於復雜的食品飲料加工行業過程?有沒有一種殺菌劑能夠在殺菌、抑菌的同時,不會改變食品飲料的口味、顏色?有沒有一種殺菌產品使用後沒有任何不良後果,而且可以簡單的讓食品和飲料通過國家甚至全球機構的檢測?諾福的出現讓以上問題的答案成為肯定!
諾福殺菌劑作為全球最純凈的殺菌劑,諾福由歐洲技術打造,在很多國家和地區被廣泛使用。其合作夥伴包括國內大型的海生果汁、山東的安得利、深圳的麥考斯、布農姐妹等等,這里就不一一例舉了。
諾福具備以下特點:
1 具有超強的殺菌能力,集:殺菌,消毒,保鮮等多項功能於一體。能夠解決食品飲料細菌超標等問題,同市場上類似的產品相比,諾福殺菌劑更關鍵就是不會產生抗葯性和耐葯性。
2 諾福能夠在不改變口感、顏色、PH值的情況下,讓您的產品更具有絕的優勢。而且應用非常簡單,不需要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以及掌握太多的技術就可以應用,關鍵是可以節約更多的成本。
3 產品來源於歐洲,達到歐盟的各項要求和安全認證,同時經過國內最權威機構的檢測,完全符合HACCP的要求,所以使用諾福的客戶可以放心出口全球!
4 產品的殘留只有水和氧氣,是真正的環保型產品。完全符合國安食品安全法,讓你輕松達到國家標准。
⑧ 就問塑料瓶裝中性飲料如何殺菌
最簡單的方法是倒置,就是灌裝好後到轉瓶子放置一段時間,細菌就死光了。
⑨ 過濾除菌法在什麼情況下使用
過濾除菌法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
酒類生產中的應用
1.純生啤酒的過濾除菌
純生啤酒的生產不經過高溫殺菌,採用無菌過濾法濾除酵母菌、雜菌,使啤酒避免受到熱損傷,保持了原有的新鮮口味,最後一道工序採用嚴格的無菌灌裝,避免了二次污染,保質期一般可達180天。純生啤酒與一般的生啤酒有區別, 一般的生啤酒雖然也沒有經過高溫殺菌, 但它採用的是硅藻土過濾機,只能濾掉酵母菌,而雜菌不能被濾掉,因此一般的生啤酒保質期一般在3-7天。無菌過濾法是常用的冷殺菌法,經硅藻土過濾機和精濾機過濾後的啤酒,再進入無菌過濾組合系統過濾,包括復式深層無菌過濾系統和膜式無菌過濾系統。經過無菌過濾後,要求能基本除去酵母和其他所有微生物營養細胞。
2.黃酒的過濾除菌
由於黃酒是一種非蒸餾酒,未經處理的原酒中含有大量的渾濁物、膠體物、細菌及其它微生物。為提高黃酒的品質,延長存放時間,必須對黃酒進行過濾滅菌後方可投入市場銷售。採用過濾除菌法替代傳統的蒸汽滅菌法,由於在較低溫度下即可出去大腸桿菌及其它雜菌、懸浮雜質,對降低原材料消耗和生產成本,提高黃酒的品質有著重要的作用。
3.白酒、葡萄酒等其它果酒的過濾除菌
用無機膜對白酒、葡萄酒等其它果酒進行過濾除菌,經過濾後不僅可以有效去除微生物,而且可以明顯提高產品的澄清度,保持產品的色、香、味,提高產品的保存期。
調味品生產中的應用
1. 醬油的過濾除菌
由於醬油的生產過程多數暴露在自然空間,在原料發酵分解過程中,伴隨著多種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如細菌類、放線菌類、酵母菌類等微生物。這些菌類的存在,不但影響著酶的正常分解作用, 而且產生一些異樣氣味及現象,致使醬油發生變味、甚至變質。在醬油生產出來後,及時地將這些雜菌殺死或除去,以保證醬油質量不變,顯得至關重要。通過醬油的生產實踐可知,在過濾除菌法中使用不大於0.5μm的過濾膜便可把醬油中的雜菌完全除去。
2. 醋的過濾除菌
液態由稀醇生產醋的發酵過程中,由於黑色桿菌的存在導致液體產品的渾濁,通常採用無機膜及氧化鋯連續的錯流過濾可以去除濃縮物中的黑色桿菌,使液體產品得到澄清,並可以除去細菌。
牛奶的過濾除菌
陶瓷膜在脫脂牛奶的除菌和牛奶的濃縮方面有很好的應用前景。[2]
果汁飲料的過濾除菌
20世紀80年代初,無機膜過濾除菌技術就在法國果汁行業得到廣泛應用,主要是除去很容易引起果汁變質的細菌、果膠及粗蛋白質,而且過濾果汁品質優良,比巴氏殺菌生產的果汁更具有芳香味。
水處理領域中的應用
超濾技術在水處理領域主要應用在飲用水深度處理、地表水處理、海水淡化、中水回用等方面。飲用水的質量直接影響著人們的健康, 超濾技術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懸浮物、細菌、病毒、重金屬、氟化物、氯化物、消毒副產物和農葯殘留物等都可能對健康構成威脅的物質,具有佔地面積小、處理效率高等特點。[3]
空氣的過濾除菌
使用過濾法去除空氣中的微生物是一種比較簡易的空氣消毒方法。雖然經過濾空氣尚不易達列完全滅菌,但由過濾處理中一般不使用熱力和消毒劑,因此為人們所樂於接受。門前該法已普遍用於建築物均通風、個人防護和生物製品工業中。
⑩ 食品不同殺菌方法的比較
在食品中常用殺菌方法
(1)超高壓殺菌技術:食品超高壓殺菌(高靜水壓殺菌)就是食品物料以某種方式包裝完好後,放人液體介質(通常是食用油、甘油、油與水的乳液)中,100~1000 MPa壓力下作用一定時間後,使之達到滅菌的要求。其滅菌的基本原理就是壓力對微生物的致死作用,主要是通過破壞細胞膜抑制酶的活性和影響DNA等遺傳物質的復制來實現的。在400~600 MPa的壓力下,可以殺滅細菌、酵母菌、黴菌,避免了一般高溫殺菌帶來的不良變化,因此,能更好地保持食品固有的色、香、味,達到延長保存期的效果。
(2)低溫殺菌:低溫殺菌是對食品中存在的微生物進行部分殺菌的加熱方法。通常使用100℃以下的溫度。由於低溫殺菌後,食品中的菌殘存較多,為了延長產品的貨架期,再使用冷藏、發酵、加入添加劑、脫氧等加工技術。該法主要適用於pH 4.5以下的酸性食品及採用較強加熱處理會明顯導致品質降低的食品。在近幾年,對牛奶及保存期較短的商品也採用該法。
(3)巴氏殺菌法:巴氏殺菌是指溫度比較低的熱處理方式,一般在低於水沸點溫度下進行。它是一門古老的技術,由19世紀法國醫生巴斯德首創,至今仍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巴氏殺菌是最早的殺菌方法,利用熱水作為傳熱介質。殺菌條件為61~63 ℃,30 min,或72~75 ℃,10~15 min。加熱時應注意物料表面溫度較內部溫度低4~5 ℃;此外,當表面產生氣泡時,泡沫部分難以達到殺菌要求。這種殺菌方法,由於所需時間長,生產過程不連續,長時間受熱容易使某些熱敏成分變化,殺菌也不夠理想。目前在大中型食品廠中已很少採用。
(4)超高溫瞬間殺菌:超高溫殺菌簡稱UHT殺菌。一般加熱溫度為125~150 ℃,加熱時間2~8 s,加熱後產品達到商業無菌要求的殺菌過程稱為UHT殺菌。這種殺菌方法,能在瞬間達到殺菌目的,殺菌效果特別好,幾乎可以達到或接近滅菌要求,而引起的化學變化很小。它具有提高處理能力、節約能源、縮小設備體積、穩定產品質量,並可實行設備原地無拆卸循環清洗。
(5)微波殺菌:微波殺菌就是將食品經微波處理後,使食品中的微生物喪失活力或死亡,從而達到延長保存期的目的。一方面,當微波進人食品內部時,食品中的極性分子,如水分子等不斷改變極性方向,導致食品的溫度急劇升高而達到殺菌的效果。另一方面,微波能的非熱效應在殺菌中起到了常規物理殺菌所沒有的特殊作用,細菌細胞在一定強度微波場作用下,改變了它們的生物性排列組合狀態及運動規律,同時吸收微波能升溫,使體內蛋白質同時受到無極性熱運動和極性轉動兩方面的作用,使其空間結構發生變化或破壞,導致蛋白質變性,最終失去生物活性。因此,微波殺菌主要是在微波熱效應和非熱效應的作用下,使微生物體內的蛋白質和生理活性物質發生變異和破壞,從而導致細胞的死亡。
(6)紫外線殺菌:紫外線的殺菌作用在於促使細胞質的變性。當微生物細胞吸入紫外線後,由於產生光化學作用引起細胞內成分特別是核酸、原漿蛋白等發生化學變化,使細胞質變性。尤其是抑制DNA的復制和細胞分裂,使微生物細胞受傷甚至死滅。波長為250~260 nm的紫外線殺菌效果最強。
(7)臭氧殺菌:臭氧是一種在室溫和冷凍溫度下存在的淡紫色的、有特殊魚腥味的氣體,它在水中部分溶解,且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溶解度增加;在常溫下能自行降解產生大量的自由基,最顯著的是氫氧根自由基,因而具有強氧化性的特點。http://www.chc.org.cn/data/2007-10-21/1192966289.html
《食品殺菌新技術》http://www.8.com/books/sep3m6c.html
食品殺菌技術按殺(除)菌方式一般可分為加熱殺菌技術、化學葯劑殺菌技術、輻射殺菌技術(γ-射線、微波、紅外線等)、過濾除菌法以及加熱與其他手段相結合的殺菌技術等。
其中食品熱力殺菌可分為低溫殺菌法(巴氏殺菌)、高溫短時殺菌法和超高溫瞬時殺菌法。
前兩種方法,現今還廣泛用在各類罐藏食品、飲料、酒類、葯品、乳品的生產中。後一種方法,由於其獨特的優點,已發展為一種高新食品殺菌技術。 電阻加熱殺菌也叫歐姆殺菌,是一種新型熱殺菌方法,它借通入的電流使食品內部產生熱量而達到殺菌的目的,是酸性和低酸性食品和帶顆粒(粒徑小於25mm)食品進行連續殺菌的一種新技術。電阻加熱已成功地用於各種包含大顆粒的食品和片狀食品的殺菌,如馬鈴薯、胡蘿卜、蘑菇、牛肉、雞肉、片狀蘋果、菠蘿、桃等 。
臭氧殺菌技術具有高效、快速、安全、便宜等優點,自1785年發現以來,廣泛應用於食品加工、運輸與貯存及自來水、純凈水生產等領域。
輻照殺菌技術利用原子輻射技術進行食品殺菌保鮮。輻照就是利用X射線、γ射線或加速電子射線(最為常見的是Co60和Cs137的γ射線)對食品的穿透力以達到殺死食品中微生物和蟲害的一種冷滅菌消毒方法。
微波殺菌具有穿透力強、節約能源、加熱效率高、適用范圍廣等特點,而且微波殺菌便於控制,加熱均勻,食品的營養成分及色、香、味在殺菌後仍接近食物的天然品質。微波殺菌目前主要用於肉、魚、豆製品、牛乳、水果及啤酒等的殺菌。
遠紅外線殺菌技術遠紅外加熱殺菌不需要傳媒,熱直接由物體表面滲透到內部,因此不僅可用於一般的粉狀和塊狀食品的殺菌,而且還可用於堅果類食品如咖啡豆、花生和穀物的殺菌與滅霉以及袋裝食品的直接殺菌。
紫外線殺菌技術 廣泛用於空氣、水及食品表面、食品包裝材料、食品加工車間、設備、器具、工作台的滅菌處理。磁力殺菌是把需消毒殺菌的食品放於磁場中,在一定磁場強度作用下,使食品在常溫下起到殺菌作用。由於這種殺菌方式不需加熱,具有廣譜殺菌作用,經處理後的食品,其風味和品質不受影響,主要適用於各種飲料、流質食品、調味品及其他各種包裝的固體食品。
高壓電場脈沖殺菌是將食品置於兩個電極間產生的瞬間高壓電場中,由於高壓電脈沖(HEEP)能破壞細菌的細胞膜,改變其通透性,從而殺死細胞。可達到商業無菌的要求,特別適用於熱敏性食品,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超聲波殺菌技術 以醬油為滅菌對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脈沖強光殺菌技術是採用強烈白光閃照的方法進行滅菌,該技術由於只處理食品的表面,從而對食品的風味和營養成分影響很小,可用於延長以透明材料包裝的食品及新鮮食品的貨架期。
超高壓殺菌技術最大優越性在於它對食品中的風味物質、維生素C、色素等沒有影響,營養成分損失很少,特別適用於果汁、果醬類食品的殺菌。 膜過濾除菌技術已在食品、生物制葯等工業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例如生化物質的提取、純水的制備、果汁的濃縮等。
食品工程中的殺菌技術還很多,如:二氧化氯殺菌技術、氯氣殺菌技術、電子滅菌技術、加熱與加壓並用殺菌技術、加熱與化學葯劑並用殺菌技術、加熱與輻射並用殺菌技術、靜電殺菌技術等。這些技術正在得以研究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