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背過濾魚缸。底部魚糞便過濾不了。怎麼辦
有以下三個辦法
1、物理方法
換水,用軟管按照虹吸原理將水中贓物帶水一起吸出,然後補進水質相同或盡量相近的水。一般換去舊水的三分之一或一半,非必要情況不要使用「全換水」。也可以在魚缸里裝上電動過濾設備,接上電源,可以自動工作,過濾去水中大顆粒雜物,需及時清洗過濾材料。(海綿布等)
2、生物方法
在魚缸里鋪上底砂(大理石,黑晶沙,河沙或仙土等),然後種植一定量的水生植物,在魚類放養密度不是很大的情況下,底砂和水草可以沉澱吸附魚類排泄物,水環境中的有益菌可以分解魚類排泄物,水草可再次吸收利用有益菌的分解產物。如果魚缸放養密度較大可以結合物理過濾的方法。
3、使用氣動海綿過濾器
海綿在進行少量物理吸附過濾的情況下,還為有益菌提供了棲息場所,分解水中有機物,適合喜歡安靜的魚類,低密度的飼養。
(1)瀑布過濾怎樣防止co2逃逸擴展閱讀
魚缸過濾的方式
1、壁掛式瀑布過濾器。成本低,但這種過濾器體積一般都較小,上面配的過濾棉自然也是小,過濾效果自然是強不了。多見於30CM以下長度的魚缸用,因為小魚缸往往沒有更好的選擇。
2、壁掛式濾桶。過濾效果比瀑布好多了,但價格已經上來了,40-60厘米的缸往往比價適宜。
3、小型內置過濾器。一般兼具過濾和增氧兩種功能,抽魚糞便的能力很差,唯一的好處就是不佔用魚缸外部空間。另,有些成品的魚缸會自帶這種過濾。
4、獨立濾桶。過濾效果很好,一般40CM以上長度的缸就比較容易購買到合適型號的濾桶。另,加CO2的草缸必須用濾桶,否則CO2易逃逸;另外需要說明的是濾桶的強項是過濾的很細,但是養那些能吃能拉的魚也要用濾桶的話統必須很大(過濾功率不用太大)。
5、上過濾,有些成品魚缸採用這種設計,缸內有過濾器和上濾盒。結構簡單,過濾效果也比較好,維護起來也方便。控制進水口離缸底的距離在5毫米以內可以較容易的吸起缸底雜物。
6、多層上過濾,上過濾的增強版,過濾效果是倍增的,因為多層過濾盒不光可以放過濾棉還可以放濾材培養硝化細菌。缺點是多層過濾盒擺在魚缸上面,比較影響美觀。
7、側濾(背濾同理),做側濾的魚缸一般不會太小,因為要將魚缸的一側隔出一小塊區域,再把這塊區域細分為沉澱區、凈水區等兩三個區域,過濾的效果還不錯,缺點就是佔用了缸內的空間以及過濾棉必須勤換,否則一旦棉變得不透水就可能造成水泵空轉。
8、底濾,必須是有地櫃的魚缸,一般認為底濾是兼具過濾能力強、易維護和美觀等多個優點的。一般養中大型的觀賞魚底濾絕對是首選,唯一不能採用這種方式的就是加CO2的草缸。
B. 新手求教 60的草缸可以用大號瀑布過濾器嗎
那是個8W的東西,你這缸用略顯小。
草缸用桶最好,我以前的一個缸與你的尺寸相近,用這牌子HW-302的桶。
草養得好,過濾並不太重要,植物可以吸收掉很多有害物質。
建議草缸別在二氧化碳設備上省錢。
C. 草缸使用過濾桶怎樣才能既不缺氧又不讓CO2逃逸
把出水口放在魚缸里,不要用雨淋
接一個外置細化器
D. 如何選擇魚缸過濾器
在為你的魚設抄置過濾器時襲,首先要先檢視水缸內的養殖狀況,來決定水流循環的次數。其次要配合水草缸的大小,來決定過濾器的流量。最後在計算流量時,要乘以一點二倍,較為合適。
1.先檢視水缸內的養殖狀況,來決定水流循環的次數。
a.純水草缸,未飼養魚只——每小時水循環兩次。
b.水草缸中飼養小型魚只——每小時水循環三次。
c.水草密植,魚只密集——每小時水循環四~五次。
*依實際養魚的密度(魚只大小之拉糞量)。
2.配合水草缸的大小,來決定過濾器的流量。如水草缸中飼養燈科魚,水缸大小為100公升,則每小時需有300公升的濾水量。
3.在計算流量時,請注意當過濾器啟動過濾一段時間後,會有污物阻塞濾材,減低水的流量,因此除要定期清洗濾材外,在計算流量時,要乘以一點二倍,較為合適。因此以上述之100公升水草缸中,飼養燈科魚,需要每小時300公升×1.2倍=每小時360公升的過濾的流量。
E. 60草缸用什麼過濾比較好,要非外置的
如果加了CO2,或者以後有可能加CO2的話,一定要用外置濾桶,其它形式的過濾都版會造成CO2逃逸,而且還各權有各的其它問題。
(1)瀑布式,過濾效率低,過濾棉堵塞後水易溢出,缸內瀑布沖下來的地方不宜布置;
(2)上濾/多層上濾,造景時同樣要考慮過濾後落水的地方,過濾棉需勤洗勤換,否則易滋生飛蟲;多層上濾雖然過濾能力很強,不過壘得太高又影響美觀;
(3)側濾,過濾棉容易堵塞,堵塞後可能會導致水泵空轉,維護必須很勤;
(4)底濾,60缸一般看不到底濾,但這種的確過濾能力很強,然而很不適合草缸,如果鋪了底泥的話一直被沖刷,會導致底床養分流失及水草泥過早粉化。另外底濾一般加的濾材也多,這些濾材都有礦物性如陶瓷環、石英球、細菌屋、火山石之類的,大多數都會硬水並提升PH值,對水草不利。
F. 關於魚缸過濾器的選擇!
有以下幾種建議:
一、上部循環過濾(上濾)
上濾是放置於水族箱上部,通過潛水泵將水抽入上濾槽內,水流通過過濾棉、生化棉、各種濾材後再由底部的出水管流回到水族箱內。
優點:價格低廉、結構簡單、清洗和維護方便。
缺點:佔用水族箱的上部空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水族箱的美觀度、內部空間有限放置濾材相對較少從而生化過濾效果一般。另外,由於上濾過水面積大會增加CO2的逃逸,因此不適於種植水草的水族箱。
G. 草缸如何底過濾
草缸不適合底過濾。
一個健康的草缸幾乎完全不需要附加任何生化過濾。草回缸中各種元素的循環在答水草的作用下是自洽的。如果把生化過濾比喻成垃圾回收站,那麼水草本身就是最優質的垃圾回收站。水草處理不了的垃圾,生化過濾也處理不了。
當草缸中水草處於健康狀態,並且保持相當的規模時,只需要通過換水和施肥就足以保持缸內的生態平衡了。
(7)瀑布過濾怎樣防止co2逃逸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選擇魚缸,養魚的魚缸可以是陶瓷做的,也可以是玻璃做的,當然塑料盆也是可以的,不過選用的時候盡量用稍微大一點的缸去養魚,這樣魚的活動空間相對會多一些,而且養的魚也可以多養些,缸的材質自行選擇,一般陶瓷、玻璃用的多。
2、選擇要養的魚,養魚人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選擇要養的魚,一般在室內養金魚的比較多,但也有養其它魚類的,盡量選擇生命力強的、體型適中的,這樣不僅容易養活,而且也不怕長大後對缸內空間有過多的影響。
3、缸內適當擺設,一般在缸內養魚主要是為了觀賞,那麼可以在缸底放些石頭、細沙之類的,以及一些水草,水面可以種一些水上植物,這樣不僅能夠為缸內的魚提供必要的氧氣,還能增加魚的活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