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些生物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1000字的小論文
人原本就是生物,所以他必然存在於生物鏈中,是生物鏈中的一個單位,所以他與所有生物都有密切的關系!
生物鏈指的是:由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互相提供食物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的鏈條關系。
這種關系在大自然中很容易看到。比如:有樹的地方常有鳥,有花草的地方常有昆蟲。植物、昆蟲、鳥和其它生物靠生物鏈而聯系在一起,相互依賴而共存亡。
生物鏈的例子常常就在我們身邊,而且使人類受益非淺。比如:植物長出的葉和果為昆蟲提供了食物,昆蟲成為鳥的食物源,有了鳥,才會有鷹和蛇,有了鷹和蛇,鼠類才不會成災……。當動物的糞便和屍體回歸土壤後,土壤中的微生物會把它們分解成簡單化合物,為植物提供養分,使其長出新的葉和果。就這樣,生物鏈建立了自然界物質的健康循環。
生物鏈也可以理解為自然界中的食物鏈,它形成了大自然中"一物降一物"的現象,維系著物種間天然的數量平衡。
人類與大自然也通過食物鏈而連接著。人的食物主要來自植物和動物。而動植物是從自然環境中得到營養才生長而成的。如果這些動植物含有了來自環境污染的成分,人吃了就有危險。拿水產魚類來說,如果自然界有了汞的污染,而土壤中的有些微生物可以把汞轉變成有機汞,魚類吃了這樣的微生物就會把有機汞儲存在身體中,而人吃了這樣的魚,汞就會進入人的神經細胞中,人就會得可怕的水俁病。水俁病是人類污染環境,而污染物最終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並嚴重傷害人的健康的最典型的例子。
從生態學的角度看
自然界有相對平衡的生物鏈,即使被人類改造過的,如城市、鄉村,甚至農田
在較長一段時間里,不去人為進行干涉、破壞,生物鏈也會逐漸趨於平衡。
而且保持一定相對時間。
基於以上理論,煙台流浪貓數量看似確實很多,但是近一段時間應該還是處於生物鏈
相對平衡時期,貓有比較好的生存環境,繁殖條件,食物來源(包括鼠類、以及人提供的
食物)等。
這樣的平衡沒有必要進行人為的干涉、破壞(從自然界的角度講,應該是「沒有權利」)。
而且如果惡意破壞,可能造成生物鏈斷裂,會出現一些惡性後果。
這也是所謂「順應天意」、「順其自然」。
生物多樣性的好處:
生物界為人類提供了食物、纖維、木材、葯材和多種工業原料,提供了保持土壤肥力、保障水質以及調節氣候等生態服務功能,它關系著人類的安康福祉和文化完整性。生物多樣性包括了3個部分。第一是生物,包括它所攜帶的基因。第二是生物在自然界不是孤立存在的,要和周圍環境發生非常密切的聯系,這種聯系叫做生態系統,也可以叫生態復合體,包括生態系統和景觀。第三是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態過程的總和,這些單位是活的東西,靠能量流動、養分循環、水分循環等各種生態過程來維持,如果這些過程停止了,那這個單位就停止了。
其實,生物多樣性在過去幾百萬年、幾千萬年以前就開始存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副主任、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長馬克平研究員指出,生物多樣性價值非常大,一是直接價值,如食物、葯物、工業原料等;二是間接價值,間接價值經常被我們忽視,比如調節氣候、保持水土等。
我們往往沒有注意到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最近幾年人們才開始重視這個問題。1997年《自然》雜志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對全球生態系統的服務價值、服務功能進行了評估,從數量上反映了一個定性的結論。每年全球的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的服務摺合成經濟價值是多少?結論是33萬億美元,而每年全球的GDP加起來大約是18萬億美元。1998年美國總統的科學顧問團做了一個報告《與生命為伍》,內容是生物多樣性在生物經濟發展過程當中的作用。這個報告提出一個概念——生物多樣性是支持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活資本。
為什麼生物多樣性近年才開始重視?因為目前生物多樣性受到了嚴重的威脅。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現在物種的滅絕速度要比自然的滅絕速度快100倍甚至1000倍,這個速度主要是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的。過去在地質歷史上已經出現了5次生物的大滅絕,包括大家比較熟悉的恐龍大滅絕,科學家們認為,目前我們正處於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時期。
保護物種最好是保護其生存環境
單純的保護物種,最後還是會歸於失敗。保護物種的最好方法還是保護生存環境。
物種滅絕問題牽涉到物種與生物群落的關系問題。生態系統是物種在自然界長期存在下去的基本單元,如果僅僅保護物種的話,實際上不容易把這個物種長期保存下來;只有把生存環境保護下來,才能把這個物種保護下來。
馬克平舉了美國生物圈2號的例子,「美國建於亞利桑那州圖森市以北沙漠中的生物圈2號是一座微型閉式人工生態系統,地球本身稱作生物圈1號。美國的科學家覺得以其對生態系統的了解已經足以構建一個人工的生態系統,就搞了這個生物圈2號,計算出植物固定二氧化碳、放出氧氣的速度,看種多少不同植被,產生多少氧氣,使整個生物圈的空氣里不同氣體成分的比例和現在自然當中的空氣比例是相近的,有8個科學家在裡面呆了21個月,最後失敗了。這說明人類還是沒有對生態系統的規律認識得很清楚,還不足以重新構建一個生態系統。從另外一個方面也說明我們要保護物種,只能保護它所生存的那個生態系統」。
實際上,人類尚不知道物種需要的最好條件是什麼,因為生態系統很復雜,裡面有各種各樣的關系,物種之間的相互作用,能量、養分循環等很多方面,包括信息的傳遞,我們現在的知識還是很有限。
開始人們習慣於把物種搬出來進行保護,後來發現,最有效的辦法還是建立自然保護區,不僅是保護物種,更重要的是保護生存環境。
自然保護區應提升質量
自然保護區是生物多樣性保護最有效的方式,截至2004年底,我們國家已經建了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2194個,占國土面積14.8%。馬克平指出,我國自然保護區數量上絕對沒問題,但質量還需提升。
幾乎跑過中國所有自然保護區的馬克平很了解中國自然保護區的現狀,「國家保護區相對來講好一些,一些地方保護區都存在問題。一些已經建立了20年的省級保護區,現在連邊界都沒有了。連邊界都不知道在哪兒,你怎麼去管理呢?很多縣級和縣級以下的保護區光有一個名字,有一個牌子,沒有管理人員。我認為我們應該高度重視自然保護區的質量,保護區的發展要從數量型轉變成質量型,不要盲目追求數量增加多少,覆蓋的面積增加多少」。
另一位專家將傷害自然保護區的人總結為兩類:「窮人」和「富人」。「窮人」是當地政府或者當地居民。對於貧窮的農民們來說,青山綠水當不得饃吃,任何過上好日子的機會都是難以拒絕的誘惑。在甘家湖白梭梭自然保護區,農民們盜采葯材,不放過每一株,把保護區挖得千瘡百孔。嚴格意義上,貧窮,而非貧窮者,是自然保護區的敵人。「富人」往往是外來的財團或者公司。他們對保護區的侵佔往往一占就是50年、70年。他們往往以利益最大化為目的,進行掠奪性的開發。
一個很明顯的事實是生態保護成效跟經濟發展程度緊密相關。廣東、浙江等經濟發達地區,自然保護區所需經費全部納入了省級財政預算,生態保護較好。而在西部地區,除一處國家級保護區由中央財政統管外,其他全歸屬於地方,生態保護能力相對薄弱。
發展中國家遺傳資源大量流失
在聯合國於1972年討論人類生存環境之前,國際法及國際條約中沒有出現關於遺傳資源的歸屬原則,遺傳資源被視為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因為遺傳資源的取得與利用只需要採集少量的樣品即可,所以遺傳資源有一個不同於石油和其他礦物資源的特點,那就是可以很容易地被無償取得。各個跨國公司、研究機構免費地從各個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收集遺傳資源,例如上世紀60年代的綠色革命中,植物遺傳資源就被免費地用於繁育新的作物品種。
多年從事生物科學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工作的國家環保總局南京環科所研究員薛達元毫不客氣地指出,發達國家以利用遺傳資源的技術被私人公司掌握開發、有知識產權保護為借口,在從發展中國家獲取遺傳資源的同時,並沒有優先轉讓利用遺傳資源的技術給發展中國家。
為保護自身豐富的生物基因資源,一些發展中國家已經或正在採取相應的措施。印度是擁有豐富生物遺傳資源多樣性和自然多樣性的國家之一,在保護本國的基因資源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美國授予水稻技術公司一項「巴斯馬蒂」的大米專利後,印度政府認為水稻技術公司對「巴斯馬蒂」大米申請專利是對其傳統知識的侵犯,表示要對該項專利進行起訴。因為「巴斯馬蒂」大米特指印度北方各州和巴基斯坦部分地區的農民許多世紀以來所種植的一種水稻產品。
中國擁有十分豐富的基因資源,是全球生物多樣性大國之一,擁有陸地生態系統599個類型,有高等植物32800 種,特有高等植物17300種;脊椎動物6300多種,特有物種667個;有56 個民族13億人口,特別是有些長期與世隔絕的地方保留了同質性極好的人群,具有極大的遺傳學研究價值。這些豐富的資源是我國發展生物技術產業得天獨厚的條件。如何保護自己國家豐富的生物基因資源不被發達國家掠奪,是我們必須關注的問題。
1998年由我國科技部和衛生部共同制定的《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暫行辦法》,這也是中國出台的第一部有關遺傳資源保護的法規。
中國生物多樣性面臨危機
國家環保總局自然生態司司長萬本太介紹,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
中國物種多樣性高度豐富,大約有高等植物3萬多種。生物物種特有性高,擁有大量特有的物種和孑遺物種,大熊貓、白鰭豚、水杉、銀杉等。生物區系起源古老,如晚古生代的松杉類植物,中國佔世界現存7科中的6科。經濟物種豐富,葯用植物11000多種,原產我國的重要觀賞花卉超過2238種。
中國的生物多樣性正受到非常嚴重的威脅,馬克平指出,用《國際瀕危動植物物種貿易公約》這個指標來衡量的話,「公約當時列了640個種,在中國可以找到156個,比例非常高。約有200個物種已經滅絕;約有5000種植物在近年內已處於瀕危狀態;約有398種脊椎動物也處在瀕危狀態。另外中國的生態系統有40%處於非常嚴重的退化狀態,各種開發建設的人為破壞仍在繼續,物種生存面臨威脅;外來入侵物種危害日益嚴重,生物安全管理亟待加強;生物遺傳資源流失問題突出,保護和管理不到位;西部地區生物多樣性急需採取搶救性保護措施。」
馬克平分析說,其中有兩個中國國情是值得大家關注的。第一,中國的人口多,而且有70%左右在農村,對生物多樣性的依賴比較大。第二,中國是近年來少數幾個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經濟發展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員錢迎倩認為,要想解決目前生物多樣性破壞嚴重的問題,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他身體力行,退休後就加入了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到處宣講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促進公眾保護生物多樣性理念的提升。他還提出既要教育青少年,也要改變成年人特別是領導的觀念。「不僅僅是中小學生,更重要的是給各級幹部、領導講,他們手中握有權力,如果更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解決起來會更有效果。」
生物的生活環境太多,我只能列舉幾個了。
人:適應能力較廣的動物,由於其大腦發達,所以能藉助發明的東西來擴大自己的適應能力。生活於-30攝氏度至50攝氏度的環境里。
老鼠:生活在渠道、垃圾堆等容易找到食物,以及硬物磨牙的地方里。
水稻:適應於炎熱的環境。所以,水稻是許多溫熱帶人民的主食。
蚯蚓:由於使用皮膚呼吸,所以要生活在潮濕的泥土裡。
螞蟻:群居生活的動物,必須生活在離地高、乾燥的環境里,如樹上、牆上。
小麥:小麥是北方人民的主食,北方氣候乾燥,所以小麥生活在旱地里。
獅子:生活在非洲的熱帶草原上,那裡有野馬、野牛等食物。
蟑螂:生活在廚房裡,那裡的食物、調味品都是蟑螂的食物。
蛔蟲:是一種寄生蟲,寄生在人的腸道里。
蚊子:生活在有積水的環境,因為蚊子的幼蟲孑孓在水中出生,雄蚊在水中找食物。
B. 王兵的科研論文
[1] 劉偉,王兵 . 氟哌酸分子印跡共混膜的制備及結構表徵,離子交換與吸附, 2009 , 25 ( 1 ): 1-8.[2] Zhiliang Zhang, Bing Wang. Synthesis of Highly Efficient D-naproxen Imprinted Polymer and Investigation of Their Specific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Vol. 113, 1050–1062 (2009)[3] Wei Liu, Bing Wang,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orfloxacin-MIP/Polysulfone Blending Molecular Imprinted Polymer Membrane, Journal ofAppliedPolymer Science,Vol. 113, 1125–1132 (2009)[4] Bing Wang, Fengyun Huangfu, Wei Liu. Preparation of Polysulfonebenzylthiourea-Reactive Ultrafiltration Plate Membranes and Their Rejection Properties for Heavy Toxic Metal Ca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Vol. 108, 4014-4022, 2008[5] 肖峰 , 王兵 . 甲氧苄氨嘧啶型聚碸共混模板聚合物膜結合選擇性研究 , 膜科學與技術 , 2008,28(3):27-32[6] Bing Wang , Wei Liu , Lei Huang, Preparation of a heterogeneous hollow-fiber affinity membrane having a mercapto chelating resin and its recovery of Hg2+ cations ,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Vol. 107, 501-508 , 2008[7] Lei Huang, BingWang, and Xiang Wang, DBBF Modified Human Placenta Hemoglobin through the α Chains, Artificial Cells, Blood Substitutes, and Biotechnology, Vol.36, 156-165, 2008 [8] Bing Wang, Lei Huang, Feng Xiao, Wei Liu, Xipeng Jiang, Preparation of a Heterogeneous Hollow-fiber Affinity Membrane Modified with a Mercapto Chelating Resin,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Vol. 105, 1687-1699 , 2007[9] Bing Wang , Xinlin Yang, Preparation and Recovery of Polysulfone Affinity Membrane with Mercapto as Chelating Groups for Hg2+ cations ,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 Vol. 103, 2514-2522 , 2007[10] Wang Bing, Huang Lei, Preparation of Polysulfone Hollow Fiber Chelating Membrane Modified with Thiourea and Its Recovery Properties for Hg( Ⅱ ) ,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Eng . Ed . ) , Vol.24: 61-65 , 2007[11] Bing Wang, Bowen Cheng. Preparation of Polysulfone Hollow Fiber Affinity Membrane Modified with Mercapto and Its Recovery Properties. II. Preparation of PSF-SH Hollow Fiber Affinity Membrane for Recovery of Hg2+,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Vol.100: 4795-4803, 2006.[12] Bing Wang. Preparation of Polysulfone Hollow Fiber Affinity Membrane Modified with Mercapto and Its Recovery Properties. Ⅰ . Synthesis and Preparation of Hollow Fiber Matrix Membrane,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Vol.100: 758-771, 2006.[13] Wang Bing, Huang Lei, Synthesis and Preparation of Hollow Fiber Chelating Membrane Modified with Thiourea,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Eng. Ed.) , Vol.23: 52-58 , 2006[14] Bing Wang, Preparation and Recovery Properties of Homogeneous Modified Polysulfone Plate Affinity Membrane Chromatography with Thiohydroxy As Chelating Groups. Ⅰ . Synthesis and Preparation of Plate Matrix Membrane ,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Vol.96, 2117-213, 2005.[15] Wang Bing, Zhao Jiasen, Studies on Preparation of Immersion Type Polypropylene Fragrant Fiber Ⅰ .Formation of Matrix Fiber in the Melt-Spinning Process and Its technique of Immersion Essential Oil ,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 Vol.90,1970-1979,(2003). [16] Wang Bing, Studies on Preparation of Immersion Type Polypropylene Fragrant Fiber Ⅱ . The Super-Molecular Structure of Matrix Fiber and Its Sorption Properties for Fragrant Molecules ,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Vol.90: 973-981, 2003.[17] Bing Wang, Yongfang Cui, Qiyun Du, Guangling Pei , Study on Preparation of Heterogeneous Polysulfone Affinity Filter Membrane and Its Sorption Properties for Hg2+ ,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Vol.87: 908-915, 2003.[18] Wang Bing Cui Yongfang, Du Qiyun, Pei Guangling, Preparation of Polysulfone - Supported Phosphoramidic Acid Type Chelate Membrain and lts Sorption Properties for Ag + ,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Eng . Ed . ) , Vol.19: 49-53 , 2002.[19] 王兵,裴廣玲,杜啟雲,崔永芳 . 非均相聚碸螯合濾膜的制備及其對 Cu2+ 的吸附性能研究 . 高分子學報, 2001 ,( 4 ): 445-449.[20] 王兵,裴廣玲,杜啟雲,崔永芳 . 異相共混螯合濾膜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 . 膜科學與技術, 2001 , 21 ( 3 ): 33-36.
C. 誰有課程論文。1.生物柴油中關鍵的分離技術。2。分離過程節能減排。3.離子交換法。4.泡沫分離
晶硅生產過程中多級精餾技術。6.超臨界萃取。 大集體昷
D. 誰知道一些化學小論文吶要是寫水的凈化的
一,給水處理得基本方法:
「混凝-沉澱-過濾-消毒」常規處理工藝流程
以廣州水源為例,由於水源差,七間水廠的水源有六間達不到國家規定的五類標准,因此在進行常規處理前須經過預處理,在泵前投加高錳酸鉀(主要通過氧化作用,使有機物膜被氧化,懸浮顆粒物或膠體的表面性質發生有利於脫穩凝聚的變化,從而使除濁效率增加,有機物含量也隨之降低,減輕了水的異臭味。並且高錳酸鉀與水中還原性物質發生反應,生成不溶於水的中間產物二氧化錳,也可以為新生凝核促使膠體凝聚。用隔膜泵直接投加到源水。)、活性炭(物理吸附與化學吸附,物理吸附主要是其多孔結構提供了大量的表面積,從而使其非常容易達到吸收收集雜質的目的;化學吸附指被吸附的物質與活性炭表面物質發生反應,如:與水中的亞氯酸鹽發生反應,使亞氯酸鹽變成氯離子形式,從而達到去除水中亞氯酸鹽目的,使水中不再有令人反感的味道和氣味。用螺桿泵直接投加到源水。)、氨(主要為穩定水中余氯。在氯化的同時投加氨使其優先生成氯氨,然後逐步對其他物質發生氧化,使水中游離氯減少,增強了消毒目的。由氨機自動調節直接投加到源水管)。泵後投加氯(主要目的是殺死水體中的青苔、氧化部分有機物和降低亞硝酸鹽的生成。且此值須根據待慮水的余氯值進行投加。由氯機及水射器直接投加到源水管。)、礬(主要成分一般為鹼鋁或硫酸鋁。但鹼鋁腐蝕性及對水溫的適應性相對較高,因此鹼鋁較常用。用螺桿泵直接投加到源水管。)
預處理後,進入澄清工藝,即混凝、沉澱和過濾,處理對象主要是水中懸浮物和膠體雜質,水中雜質通過葯,形成大顆粒的絮凝(此步驟在絮凝池中完成,俗稱反應池。本廠全部反應池都為網格反應池,由多格豎井串聯而成,進水水流順序從一格到下一格,上下對角交錯流動,直到出口,使礬與水中懸浮物和膠體雜質充分反應。),而後經沉澱池進行礬花與水的重力分離(本廠沉澱池有平流沉澱池與斜管沉澱池。平流沉澱池利用重力作用,使礬花以拋物線形式沉到池底,使其與待慮水分開;斜管沉澱池根據水流向上流動,污泥下滑的原理將水與礬花分離。),再者待濾水進入濾池,使細微殘余的雜質顆粒經沙(從上而下沙層依次為:細沙,粗沙,春石)濾掉(本廠有移動罩慮池與普通快慮池,這兩鍾慮池主要區別在於沖洗沙層的方法。移動罩慮池利用虹吸原理將沙層表面雜物抽掉;普通快慮池則通過反沖洗,包括300秒的氣沖,主要目的將沙層沖散,7分鍾的水沖,將沙層里的雜質徹底沖洗干凈。)。濾後水須經後加氯(主要目的是殺死細菌、病毒和其它致病微生物,保證出廠水有適量的余氯量,以抑制水中殘存細菌的繁殖及防止管網再度被污染,但須根據出廠水余氯值進行投加,本廠一般控制在2.8-3.3之間。),成品水流入清水池後,經吸水井由二級泵房的泵機加壓進入城市供水管網。
自己簡化吧
E. 李愛民的發表論文
1.左育民,李愛民,液相色譜用球形聚合物柱填料,高等學校化學學報,1991,12(10),1331-1334.CA 117:234998收錄
2.左育民,李愛民,含酯基聚合物液相色譜填料的制備與性能,高等學校化學學報,1992,12(3),1542-1545 ;CA 119:14066 收錄
3.李愛民,交聯聚苯乙烯液相色譜固定相的填充,色譜,1993,11(6),368-369; AA 1994,56(6)6B48收錄;CA 120:94395收錄
4.李愛民,用陰樹脂生產中的廢液與氯化石蠟廢氣生產氯甲醚,離子交換與吸附,1996,(1):80-84;CA,1997,125:302096
5.李愛民,乙基苯乙烯球形聚合物微球作薄層色譜固定相,離子交換與吸附,1997,(4):347-352;EI,1998,page one資料庫
6.李愛民,離子交換樹脂的清潔生產工藝,化工環保,1997,(4):226-230
7.李愛民,一種苯乙烯型強鹼樹脂合成新工藝,離子交換與吸附,1998,(4):359-365;CA 130:140136收錄
8.李愛民,影響弱鹼樹脂交換容量的幾個因素,離子交換與吸附,1998,(6):560-564;CA130:312433收錄
9. Aimin Li, Quanxing Zhang, Gencheng Zhang, Jinlong Chen, Zhenhao Fei, Fuqiang Liu. Adsorp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a water-compatible hypercrosslinked polymeric adsorbent. Chemosphere, 2002,47:981-989(SCI收錄)
10. Aimin Li, Quanxing Zhang, Jinlong Chen, Zhenghzo Fei, Chao Long, Wanxing Li. Adsorp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on Amberlite XAD-4 and its acetylated derivative MX-4. Reactive & Functional Polymers, 2001, 49:225-233 (SCI,EI收錄)
11. Aimin Li, Chao Long, Yue Sun, Quanxing Zhang, Fuqiang Liu, and Jinlong Chen. A phenolic hydroxyl modified polymeric adsorbent for adsorbing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aqueous solution. Sep. Sci. Technol., 2002,37/14: 3211-3226(SCI收錄)
12.LI Ai-min, ZHANG Quan-xing, CHEN Jin-long, FEI Zheng-hao, LONG Chao. Thermodynamic study of adsorp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onto Amberlite XAD-4 polymeric adsorbents and its acetylized derivative MX-4.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2002,14/4: 457-463(SCI,EI收錄)
13. 李愛民,張全興,劉福強,費正皓,王學江,陳金龍. 一種親水的酚羥基修飾聚苯乙烯樹脂對酚類化合物的吸附熱力學. 離子交換與吸附,2001,17(6):515-525
14. Li A.M., Zhang Q.X., Wu H.S., etc.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adsorp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by a water-compatible hypercrosslinked polymeric adsorbent. Chin. J. Polym. Sci.,2004,22(3):259-267(SCI收錄)
15. Fu-Qiang Liu, Jin-Long Chen, Ai-Min Li, Zheng-Hao Fei, Zhao-Lian Zhu, Quan-Xing Zhang.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thermodynamics of benzoic acid onto the XAD-4 and water-compatible hypercrosslinked adsorbents. Chin. J. Polym. Sci.,2003,21(3):317-324 (SCI,EI收錄)
16. B.C. Pan, Y. Xiong, A.M. Li, J.L. Chen, Q.X. Zhang, X.Y. Jin. Adsorption of aromatic acids on an aminated hypercrosslinked macroporous polymer. React. Funct. Polym., 2002, 53:63-72 (SCI,EI收錄)
17. Yuping QIU, Jinlong Chen, Aimin LI, Quanxing Zhang, Zhenghao Fei, Zhicai Zhai and Fuqiang Liu. Comparative Adsorption of Nitrophenols on Macroporous Resin and NewlSynthesized Hypercrosslinked Resin. Adsorption sciences &technology, 2003, 21(9):809-820 (SCI,EI收錄)
18. Wang HL, Chen JL, Li AM, Zhai ZC, Fei ZH, Zhang QX. Adsorption of aromatic compounds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a hypercrosslinked polymeric adsorbent with sulphonic groups. Adsorption science & Technology,2003,21(10):921-933(SCI,EI收錄)
19. Liu FQ, Chen JL, Li AM, Fei ZH, Ge JJ, Zhang QX. Equilibrium Adsorption of Single component and Binary mixtures of Aromatic Compounds onto Polyfunctional Hypercrosslinked Polymeric Adsorbent. Adsorption science & Technology,2004,22(1):13-24(SCI,EI收錄)
20. Liu FQ, Chen JL, Long C,Li AM, Gao GD, Zhang QX. Adsorption of 1,2,4-Acid by Weak Basic Resin:Isotherms,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2004,22(2):219-224(SCI收錄)
21. B.C. Pan, Y. Xiong, Q.SU, A.M. Li, J.L. Chen, Q.X. Zhang. Role of amination of a polymeric adsorbent on phenols adsorption from aqueous solution. Chemosphere, 2003,51:953-962 (SCI,EI收錄)
22. 金小元,陳金龍,李愛民,蔡建國,朱兆連. 二氯化氯催化氧化處理含酚廢水. 離子交換與吸附,2003, 19(1):61-66
23. 王學江,張全興,李愛民,陳金龍. NDA-100大孔樹脂對水溶液中水楊酸的吸附行為研究. 環境科學學報,2002,22(5):658-660
24. 王學江,張全興,李愛民,ND100超高交聯吸附樹脂水中苯酚的吸附行為研究,離子交換與吸附,2002,18(6):529-535
25. 費正皓,陳金龍,李愛民,劉福強,張全興. 超高交聯樹脂對苯胺和對硝基苯胺的吸附行為. 應用化學,2003,20(11):1062-1065
26. 羅剛,張全興,李愛民,劉福強,邵莉,陳金龍. 吸附樹脂對山梨酸的吸附作用及其熱力學性質. 應用化學,2003, 20(12):1139-1142
27. 劉福強,陳金龍,李愛民,費正皓,龍超,張全興. 超高交聯吸附樹脂對苯甲酸的吸附行為研究. 離子交換與吸附,2002,18(6):522-528
28. 朱兆連,陳金龍,李愛民,金小元,張全興. 樹脂吸附法處理鄰甲苯胺生產廢水的研究.環境污染與防治,2004,26(1):60-62
29. 費正皓,陳金龍,李愛民,劉福強,張全興. 超高交聯樹脂對苯胺和對硝基苯胺的吸附行為. 應用化學2003,20(11):1062-1065
30. Wang XueJiang, Zhang QuanXing, Li AiMin. The treatment of salicylic acid manufacturing wastewater by hypercrosslinked polymeric adsorbents (NDA-100). Chin. J. React. Polym., 2002, 11(1):69-77
31. Fei Z.H., Chen J.L., Gao G.D.,Long C., Li A.M., etc. Adsorption Performance of Chloroform and Trichloroethylene in Water with Newly Hypercrosslinked Resins. Chin. J. Polym. Sci.,2004, 22(3):1-6 (SCI收錄)
32. 費正皓,陳金龍,蔡建國,李愛民,張全興. 酚類化合物在2-羧基苯甲酸基修飾的超高交聯樹脂上的吸附. 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2003,4(12):17-22
33. 孫越,朱兆連,潘丙才,李愛民,張全興,陳金龍. 樹脂吸附法處理磺胺中間體生產廢水的研究. 化工環保,2003,23(1):9-14
34. 龍超,張全興,許昭怡,李愛民,陳金龍,成志強. 樹脂吸附法處理高濃度DSD酸氧化工序生產廢水的研究. 離子交換與吸附,2002,18(1):45-50
35. 邱宇平,陳金龍,陳一良,李愛民,張全興. 超高交聯樹脂處理2,4-D含酚廢水研究. 工業水處理,2003,23(4):50-52
36. 劉福強,陳金龍,葛俊傑,李愛民,程秀梅,張全興. 復合功能吸附樹脂對雙組分萘系化合物的競爭吸附研究. 環境污染與防治,2004,26(2):81-83
37. 唐樹和,王京平,費正皓,劉福強,李愛民. 樹脂吸附法處理對硝基苯乙酮生產廢水.化工環保,2002,22(5):275-279
38. 王京平,唐樹和,費正皓,劉福強,李愛民. 吸附樹脂與絡合樹脂聯合處理對硝基苯乙酮生產廢水的研究. 離子交換與吸附,2002,18(1):51-57
39. 劉福強,陳金龍,費正皓,葛俊傑,李愛民,張全興. 復合功能超高交聯吸附樹脂對氨基萘酚磺酸的靜態吸附熱力學和動力學特徵. 應用化學,2003,20(12):1123-1128
40. Z.C. Zhai, J.L. Chen, Z.H. Fei, H.L. Wang, A.M . Li, Q.X. Zhang. Adsorption of phenylhydrazine Dwrivatives on Hypercrosslinked Polymeric Adsorbents. Reactive & Functional Polymers,2003,57(2-3):93-102 (SCI,EI收錄)
41. Liu FQ, Chen JL, Chen XM, Ge JJ, Li AM, Zhang QX. Binary competitive Adsorption of Naphthalene Compounds onto an Aminated Hypercrosslinked Macroporous Polymeric Adsorbent.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4,16(3):471-475(SCI,EI收錄)
42. ZHANG Gencheng, LIU Fuqiang, FEI Zhenghao, LI Aimin, ZHANG Quanxing. ADSORPTION BENZOIC ACID p-NITROBENZOIC ACID ON A NEW HYPERCROSSLINKED PHENOL GROUP PST ADSORBENT. Chinese Journal of Reactive Polymers,2003,12(1):59-69
43. 呂路,劉福強,陳金龍,張全興,羅軼群,李愛民. 樹脂吸附法處理1,2-重氮氧基萘-4-磺酸生產酸析母液廢水處理的研究. 南京大學學報,2001,37(6):736-742
44. Long Chao, Zhang QuanXing, Xu ZhaoYi, Chen JinLong, Li AiMin, Cheng ZhiQiang.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DSD acid manufacturing wastewater on macro-porous resin. Chin. J. React. Polym., 2001,10(1):37-44
45.Fei Zhenghao, Chen Jinlong, Cai Jianguo, Gao Guan, Li Aimin, Zhang Quanxing.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henolic Compounds onto a New Hypercrosslinked Polymeric Resin Containing the 2-Carbonylbenzoyl Group (ZH-01). Adsorption Science & Technology,2004,22(5):439-449(SCI收錄)
46. Wei Ruixia, Chen Jinlong, Chen Lianlong, Fei Zhenghao, Li Aimin, Zhang Quanxing. Study of adsorption of lipoic acid on three types of resin. Reactive and Functional Polymers,2004,59:243-252(SCI收錄)
47. 魏瑞霞,陳金龍,陳連龍,費正皓,李愛民,張全興. 2-噻吩乙酸在三種樹脂上的吸附行為研究.高分子學報,2004,(4):471-477(SCI收錄)
48.Aimin Li, Quanxing Zhang, Haisuo Wu, Zhicai Zhai, Fuqiang Liu, Fei Zhenghao, Chao Long, Zhaolian Zhu and Jinlong Chen. A New Amine-modified Hypercrosslinked Polymeric Adsorbent for Removing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aqueous solution. Adsorption Sci. Technol., 2004,22/10: 807-819(SCI收錄)
49. 金小元,陳金龍,李愛民等, 二氯化氯催化氧化處理含酚廢水, 離子交換與吸附
2003,19(1):61-66
50. 蔡建國,李愛民,張全興, 濕式催化氧化技術的研究進展, 河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24(3):326-331
51. 楊維本,李愛民,張全興等, 含油廢水處理技術研究進展, 離子交換與吸附,2004,20(5),475-480
以主要完成人授權的國家發明專利:
張全興,李愛民,劉福強,費正皓,潘丙才,龍超,陳金龍. 具有雙重功能的超高交聯弱鹼陰離子交換樹脂的合成方法. 專利號:ZL 01134143.2
張全興,李愛民,張根成,費正皓,龍超,陳金龍. 大孔丙烯酸系弱酸陽離子交換樹脂生產工藝. 專利號:ZL 01108018.3
陳金龍,潘丙才,熊鷹,李愛民,龍超,韓永忠, 孫越,張全興. 2-萘酚生產過程中吹萘廢水的治理及資源回收方法. 專利號:ZL 01113797.5
陳金龍,魏瑞霞,成志強,李愛民,王海玲,葉必華,張全興. 硫辛酸生產過程中環合水解廢水的治理與資源回收利用方法. 專利號:ZL 02112931.2
張全興,龍超,許昭怡,韓永忠,李愛民,陳金龍.4,4'-二硝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生產廢水的治理與資源化. 專利號:ZL 01108020.5
陳金龍,翟志才,王海玲,葉必華,金小元,費正皓,李愛民,魏瑞霞,張全興. 苯肼生產廢水的治理與資源回收方法. 專利號:ZL 02138294.8
張全興,羅剛,李愛民,邵莉,劉福強,費正皓,李潔瑩,陳金龍,丁彩峰,馬傳林,帥建新. 山梨酸生產中的洗滌廢水的治理與資源回收方法. ZL 02138195.X
8.陳金龍,劉福強,張全興,李愛民,葛俊傑,潘丙才,朱兆連,李潔瑩,蘇慶.1,2,4-酸生產過程中磺化廢水的治理與資源回收方法.專利號:ZL02138318.9
F. 誰有 放射性廢離子交換樹脂的濕法化學氧化技術的研究 這篇學位論文啊,有發到[email protected],謝謝
呀,同行啊。INIS資料庫沒有嗎?
說吧,誰寫的。
是不是加氧化劑如雙氧水,然後固化。這個行不通,俄羅斯人做了,太貴了。還是水泥直接固化省事,每次少加點。
G. 誰知道陽離子交換樹脂的催化性原理啊
1、CAT600大孔強酸催化樹脂
苯乙烯系大孔強酸氫型陽離子交換樹脂,特殊的比專表面和孔結構與羅姆哈屬斯A-15近似,適用於香科制備過程的酯化,有機合成過程的水解、烷基化等反應。催化活性高,選擇性強。
2、CAT601大孔強酸催化樹脂
苯乙烯系大孔強酸氫型陽離子交換樹脂,機械強度高,催化活性高,選擇性強。適用於水解、酯化、雙酚A合成。
3、C005催化專用樹脂
苯乙烯系凝膠強酸氫型陽離子交換樹脂,機械強度高,催化活性高,選擇性強。適用於水解、酯化。
4、C004生物鹼提取專用樹脂
苯乙烯系凝膠強酸陽離子交換樹脂,低交聯度,交換速度快,對分子量較大的陽離子類有機分子如肌苷、生物鹼吸附量大,洗脫峰集中,後處理容易。
總之就是催化不同化學反應,結合選擇相應的物質,達到分離純化效果
H. 萬林生的學術論文
[1]萬林生 楊亮.贛州鎢業崛起的原因和發展戰略探討[J].中國鉬業,2006,30(2):7~
[2]楊幼明 萬林生 張子岩.鹼性條件下磷酸鹽分解白鎢試驗研究[J].中國鎢業,2006,21(5):32~
[3]張子岩 劉建華 萬林生 王瑞祥.用氫氧化鈉浸出含鈷高砷鐵渣中砷的試驗研究[J].濕法冶金,2005,24(2):105~
[4]萬林生 章小兵 石忠寧 張耀靜 肖學有 陳幫明.仲鎢酸銨晶體生長速率常數和活化能研究[J].中國鎢業,2004,19(6):38~
[5]萬林生 趙宙 石忠寧 張耀靜 肖學有 陳幫明.仲鎢酸銨成核速率常數和活化能研究[J].中國鎢業,2004,19(5):81~
[6]萬林生 張子岩 石忠寧 張耀靜 肖學有 陳幫明.NH4Cl-NH3·H2O-H2O系仲鎢酸銨結晶成核級數研究[J].中國鎢業,2004,19(4):26~
[7]萬林生 郜偉 石忠寧 張耀靜 肖學有 陳幫明.串聯速率法研究仲鎢酸銨晶體線生長速率[J].中國鎢業,2004,19(3):31~
[8]萬林生 江勝 石忠寧 聶華平 肖學有 陳幫明.初始速率法研究仲鎢酸銨晶體線生長級數[J].中國鎢業,2004,19(2):34~
[9]萬林生 張耀靜 肖學有 李廣生.液相沉澱法制備WS2超細粉體[J].中國鉬業,2003,27(5):24~
[10]萬林生 晏慧娟 肖學有 陳幫明 王輝.我國鎢冶煉離子交換工藝的技術發展與工藝評價[J].中國鎢業,2003,18(6):31~
[11]萬林生 石忠寧 等.NH4Cl—NH3·H2O—H2O系仲鎢酸銨溶解度研究[J].中國鎢業,2002,17(1):35~
[12]萬林生 易永鵬 等.鉬酸銨結晶動力學參數與溶液同多酸根組成變化的關系[J].中國鉬業,2001,25(4):50~
[13]萬林生 肖學有 等.NH3·H2O—H2O系仲鎢酸銨溶解度研究[J].中國鎢業,2001,16(3):18~
[14]萬林生 廖春發 等.離子交換法製取精製鎢酸鈉工藝研究[J].中國鎢業,2001,16(1):31~
[15]萬林生 郭年祥 許秀蓮 廖春發 徐志峰 鄧庚鳳 易永鵬.鉬酸銨晶體生長動力學研究[J].中國鉬業,2001,(2):34~
[16]萬林生 廖春發.粗顆粒仲鎢酸銨生產條件及其動力學基礎研究(Ⅲ)——溶液組成及攪拌的影響[J].中國鎢業,1999,14(2):24~
[17]萬林生.粗顆粒仲鎢酸銨生成條件及其動力學基礎研究(II)——添加晶種和(NH4)2WO4溶[J].中國鎢業,1998,(6):39~
[18]萬林生.粗顆粒仲鎢酸銨生成條件及其動力學基礎研究(Ⅰ)—溫度制度的影響[J].中國鎢業,1998,(5):43~
[19]萬林生.仲鎢酸銨晶體生長反應歷程及限制性環節研究[J].稀有金屬,1997,21(6):419~
[20]萬林生 易永鵬.鉬酸銨結晶成核速率研究[J].中國鉬業,1997,21(5):33~
[21]萬林生 鄧佐國.鈉化合物洗提鎢及混合洗提中共存反離子的加速效應[J].離子交換與吸附,1996,12(3):259~
[22]萬林生.仲鎢酸銨晶體生長機理及形態研究[J].化工冶金,1995,16(1):24~
I. 關於離子交換技術在葯物分離中的應用的論文
32132132
J. 搞離子交換樹脂、吸附樹脂、螯合樹脂方面研究的大學有哪些
國內一類重點大學都會有一些課題組或實驗室在研究離子交換樹脂、吸附樹脂和內螯合樹容脂的應用研究,但大多數是完成課題或論文後,就不管是否能產業化或市場化的,這也是為什麼國內近些年眾多行業的產品在新興市場中,很難取得長足進步的根本原因,無序競爭環境讓生產企業失去了活力,為了保證生存難以支撐研發的精力與財力投入。而這么搞應用研究的呢,又大多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影響力或套取國內的一些專題經費。
國內大學中,離子交換樹脂、吸附樹脂和螯合樹脂的最權威的研發應屬天津南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