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九月份能種胡蘿卜嗎
可以種;胡蘿卜在自然條件下除了冬季,其餘幾個季節都可以播種,在溫室內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由於胡蘿卜的生長期短,安排得好一年還可以種五茬;胡蘿卜喜溫耐寒,適宜在土層較厚的砂質土中生長。雖有野蒿葯味,但營養價值頗高既可熟食,又可生吃,可烹調多種菜餚。
(1)離子交換法提取果膠擴展閱讀
營養成分
胡蘿卜的營養成分極為豐富,含有蔗糖、澱粉、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葉酸、多種氨基酸(以賴氨酸含量較多)、甘露醇、木質素、果膠、槲皮素、山奈酚、揮發油、咖啡酸及鈣等多種礦物元素。
1、β-胡蘿卜素
從胡蘿卜中最大限度的提取β-胡蘿卜素並將其純化和工業化生產是胡蘿卜綜合開發利用的一個重要環節,將極大的提高胡蘿卜的產品附加值。
胡小明等對天然β-胡蘿卜素的提取工藝條件進行了研究,採用了石油醚、丙酮、乙酸乙酯、正己烷、三氯甲烷等作為提取溶劑。研究表明石油醚作為提取溶劑時,β-胡蘿卜素的提取率最高,含量可達102.29 mg/100g。
2、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根據其溶解性分為2類,水溶性膳食纖維和水不溶性膳食纖維。邵煥霞通過實驗獲得了胡蘿卜渣中制備膳食纖維的最佳條件。
制備可溶性膳食纖維的最佳工藝條件是:pH值為2.5的HCl溶液,料液比為1:9 (g:mL),溫度85℃,反應時間為75 min。
制備不溶性膳食纖維的最佳工藝條件是:溫度70℃,pH 值5.5,用酶量0.6%,時間為40 min。結果為可溶性膳食纖維的得率為7.3%,不溶性膳食纖維的得率為69.12%。
3、果膠
果膠是一種復雜多糖,存在於高等植物組織里相鄰細胞的中膠層中。果膠提取的基本原理是將不溶性果膠轉變成為可溶性果膠並分離出來。
實現從胡蘿卜渣中工業提取果膠能極大的提高胡蘿卜的附加值,並且能夠彌補目前果膠市場供應短缺。
提取果膠的主要方法有:酸法提取、離子交換法、酶法提取。孫雅君利用酸法和超聲波法從胡蘿卜渣中提取了果膠,結果表明採用超聲波法提取果膠可大大節約提取時間,而且果膠具有較好的質量。
主要價值
胡蘿卜的營養價值已被人們所日益重視,這主要是胡蘿卜中的胡蘿卜素是維生素A的主要來源,而維生素A可以促進生長,防止細菌感染,以及具有保護表皮組織,保護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統籌上皮細胞組織的功能與作用。
缺乏維生素A會發生結膜乾燥病、夜盲症、白內障等,還會發生肌肉、內臟器官萎縮、生殖器退化等疾病。
對一般成年人來說,每天需攝入維生素A達2200國際單位,才能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胡蘿卜的作用。近幾年來又有新的發現,它有防癌的作用,並認為這主要是胡蘿卜素在人體內能轉化成維生素A的功勞。
② 胡蘿卜屬於直根系它是一種什麼
胡蘿卜為野胡蘿卜的變種,又名金筍、胡蘆菔、紅蘆菔、丁香蘿卜、紅蘿卜或甘荀,屬傘形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粗壯,圓錐形或圓柱形,肉質紫紅或黃色,葉柄長,三回羽狀復葉,復傘形花序,花小呈淡黃或白色。原產於中亞西亞一帶,已有四千多年歷史。宋元時期傳入我國。全國各地廣泛栽培。胡蘿卜喜溫耐寒,適宜在土層較厚的砂質土中生長。雖有野蒿葯味,但營養價值頗高既可熟食,又可生吃,可烹調多種菜餚。
胡蘿卜的營養成分極為豐富,含有蔗糖、澱粉、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葉酸、多種氨基酸(以賴氨酸含量較多)、甘露醇、木質素、果膠、槲皮素、山奈酚、揮發油、咖啡酸及鈣等多種礦物元素。
胡蘿卜營養豐富
1.β-胡蘿卜素
從胡蘿卜中最大限度的提取β-胡蘿卜素並將其純化和工業化生產是胡蘿卜綜合開發利用的一個重要環節,將極大的提高胡蘿卜的產品附加值。胡小明等對天然β-胡蘿卜素的提取工藝條件進行了研究,採用了石油醚、丙酮、乙酸乙酯、正己烷、三氯甲烷等作為提取溶劑。研究表明石油醚作為提取溶劑時,β-胡蘿卜素的提取率最高,含量可達102.29mg/100g。
2.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根據其溶解性分為2類,水溶性膳食纖維和水不溶性膳食纖維。邵煥霞通過實驗獲得了胡蘿卜渣中制備膳食纖維的最佳條件。制備可溶性膳食纖維的最佳工藝條件是:pH值為2.5的HCl溶液,料液比為1:9(g:mL),溫度85℃,反應時間為75min;制備不溶性膳食纖維的最佳工藝條件是:溫度70℃,pH值5.5,用酶量0.6%,時間為40min。結果為可溶性膳食纖維的得率為7.3%,不溶性膳食纖維的得率為69.12%。
3.果膠
果膠是一種復雜多糖,存在於高等植物組織里相鄰細胞的中膠層中。果膠提取的基本原理是將不溶性果膠轉變成為可溶性果膠並分離出來。實現從胡蘿卜渣中工業提取果膠能極大的提高胡蘿卜的附加值,並且能夠彌補果膠市場供應短缺。提取果膠的主要方法有:酸法提取、離子交換法、酶法提取。孫雅君利用酸法和超聲波法從胡蘿卜渣中提取了果膠,結果表明採用超聲波法提取果膠可大大節約提取時間,而且果膠具有較好的質量。
胡蘿卜屬於根的變態,膨大的食用部分為它的主根。
③ 果膠的基本提取方法有哪些
果膠是一種天然的復合多糖類高分子化合物,在食品、醫葯和日用化學行業具有廣泛的用途。現將西瓜皮提取果膠技術的具體操作方法介紹如下:
1.蒸煮壓榨。選用新鮮無毒無腐的西瓜皮,清洗除去泥土後放在蒸籠中,等上汽後蒸30-40分鍾,以西瓜皮蒸透變軟、有水析出並滴下為宜(以殺滅活細胞中的果膠酶)。然後將其放於包裝袋內壓榨,以除去組織細胞中的水分。
2.水解過濾。將榨乾的原料放入耐腐蝕的容器中,加水3-4倍,加酸調至pH值2左右,加熱煮沸,保持一定時間後用布袋壓榨過濾並收集其濾液。再將濾渣加水2倍,重復水解過濾1次,合並兩次的濾液。初次水解時,要認真掌握酸度、溫度和時間的關系,酸度大,溫度高則時間短,溫度低,酸度小則時間長。
3.脫色濃縮。在濾液中加入0.3%-0.5%的活性炭,保持55-60℃,脫色30分鍾後將其濃縮至原體積的3%左右。
4.醇制加工。先在濃縮液中加入90%的乙醇溶液,加入量為濃縮體積的1倍或稍多。加入後便可看到有果膠絮凝出,片刻後,將絮凝果膠裝入細布袋,壓榨液體並回收液體中的乙醇。再將榨出的果膠用95%的乙醇溶液洗滌(用量為果膠的1倍)。稍待片刻後榨去乙醇液。
5.粉碎包裝。將固體果膠置於搪瓷盤中,在65-75℃下烘烤。烤至水分在8%左右,乾燥後研磨粉碎並過60目篩。分批次化驗後,按規定將不同等次的產品合理調配,然後用聚乙烯塑料袋定量密封包裝。
④ 什麼是離子交換過程,影響離子交換過程的因素有哪些
離子交換是藉助於固體離子交換劑中的離子與稀溶液中的離子進行交換,以達到提取或去除溶液中某些離子的目的。它是一種屬於傳質分離過程的單元操作。
離子交換法
一、前言
離子交換法(ion
exchange
process)是液相中的離子和固相中離子間所進行的的一種可逆性化學反應,當液相中的某些離子較為離子交換固體所喜好時,便會被離子交換固體吸附,為維持水溶液的電中性,所以離子交換固體必須釋出等價離子回溶液中。
離子交換樹脂一般呈現多孔狀或顆粒狀,其大小約為0.1~1mm,其離子交換能力依其交換能力特徵可分:
1.
強酸型陽離子交換樹脂:主要含有強酸性的反應基如磺酸基(-SO3H),此離子交換樹脂可以交換所有的陽離子。
2.
弱酸型陽離子交換樹脂:具有較弱的反應基如羧基(-COOH基),此離子交換樹脂僅可交換弱鹼中的陽離子如Ca2+、Mg2+,對於強鹼中的離子如Ca2+、K+等無法進行交換。
3.
強鹼型陰離子交換樹脂:主要是含有較強的反應基如具有四面體銨鹽官能基之-N+(CH3)3,在氫氧形式下,-N+(CH3)3OH-中的氫氧離子可以迅速釋出,以進行交換,強鹼型陰離子交換樹脂可以和所有的陰離子進行交換去除。
4.
弱鹼型陰離子交換樹脂:具有較弱的反應基如氨基,僅能去除強酸中的陰離子如SO42-,Cl-或NO3-,對於HCO3-,CO32-或SiO42-則無法去除。
不論是離子交換樹脂或是沸石,都有其一定的可交換基濃度,稱為離子交換容量(ion
exchange
capacity)。對陽離子交換樹脂而言,大約在200~500meq/100g。因為陽離子交換為一化學反應,故必須遵守質量平衡定律。離子交換樹脂的一般方程式可以表示如下:
全文請看:
http://www.qlhw.cn/ShiYan/UploadFiles/200501/20050106235836920.doc
離子交換的基本知識
為了除去水中離子態雜質,現在採用得最普遍的方法是離子交換。這種方法可以將水中離子態雜質清除得以較徹底,因而能製得很純的水。所以,在熱力發電廠鍋爐用水的制備工藝中,它是一個必要的步驟。
離子交換處理,必須用一種稱做離子交換劑的物質(簡稱交換劑)來進行。這種物質遇水時,可以將其本身所具有的某種離子和水中同符號的離子相互交換,離子交換劑的種類很多,有天然和人造、有機和無機、陽離子型和陰離子型等之分,大概情況如表所示。此外,按結構特徵來分,還有大孔型和凝膠型等。
全文請看:
http://www.qlhw.cn/ShiYan/UploadFiles/200501/20050107000541376.doc
⑤ 植物果膠導電嗎
植物果膠是導電的,他並不是絕緣物質。
果膠是一種多糖,其組成有同質多糖和雜多糖兩種類型。它們多存在於植物細胞壁和細胞內層,大量存在於柑橘、檸檬、柚子等果皮中。白色至黃色粉狀,無味。在酸性溶液中較在鹼性溶液中穩定,通常按其酯化度分為高酯果膠及低酯果膠。高酯果膠在可溶性糖含量≥60%、pH=2.6~3.4的范圍內形成非可逆性凝膠。低酯果膠一部分甲酯轉變為伯醯胺,不受糖、酸的影響,但需與鈣、鎂等二價離子結合才能形成凝膠。
果膠是一類廣泛存在於植物細胞壁的初生壁和細胞中間片層的雜多糖,1824年法國葯劑師首次從胡蘿卜提取得到,並將其命名為「pectin」。 果膠主要是一類以D-半乳糖醛酸由 α-1,4-糖苷鍵連接組成的酸性雜多糖,除D-Gal-A外,還含有L-鼠李糖、D-半乳糖、D-阿拉伯糖等中性糖,此外還含有D-甘露糖、L-岩藻糖等多達
果膠為白色或帶黃色或淺灰色、淺棕色的粗粉至細粉,幾無臭,口感黏滑。溶於20倍水,形成乳白色粘稠狀膠態溶液,呈弱酸性。耐熱性強,幾乎不溶於乙醇及其他有機溶劑。砂糖糖漿濕潤,或與3倍以上的砂糖混合可提高溶解性。在酸性溶液中比在鹼性溶液中穩定
果膠一直以來都是人類自然飲食的一部分,是食品添加劑聯合委員會推薦的安全無毒的天然食品添加劑,無每日添加量限制。果膠的功能很多,例如果膠作為一種天然的植物膠體,可作為一種膠凝劑、穩定劑、組織形成劑、乳化劑和增稠劑廣泛應用於食品工 是一種優良的葯物制劑基質;同時,果膠是一種良好的重金屬吸附劑,這是因為果膠的分子鏈間能夠與高價的金屬離子形成「雞蛋盒」似的網狀結構,使得果膠具有良好的吸附重金屬的功能;此外,果膠具有成膜的特性,持水性好以及抗輻射
⑥ 果膠的提取方法有哪些各有何優缺點果膠作為食品添加劑,有哪些功效
從植物體中提取果膠的過程,是將果膠與其緊密相連的纖維素、半纖維素等物質分離,將果膠轉移到溶液中,然後經過沉澱將果膠析出。目前,果膠提取方法主要有:酸提取法、微波提取法、離子交換法和酶提取法。
3.1.1 酸提取法
酸提取法是傳統的工業果膠生產方法,是目前果膠提取工藝中應用較多的一種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果膠在稀酸溶液中水解的性質,將果皮中的原果膠質水解為水溶性果膠,使果膠從果皮中轉到水相中,形成果膠水溶液,再用醇將果膠析出。
3.1.2 微波提取法
微波是一種頻率為300 MHz~300 GHz的電磁波,其對應的波長為l mm~lm,比可見光的波長長,屬高頻波段的電磁波。它具有電磁波的反射、透射、干涉、衍射、偏振以及伴隨著電磁波的能量傳輸等波動特性,還具有高頻特性、熱特性及非熱特性。由於果膠膠質與細胞壁內的其它成分緊密連接從而抑制釋放浸提,用微波法提取果膠時,微波輻射與細胞壁中的物質相互作用,不僅可以實現快速加熱,還會破壞細胞壁將不同化學組成的成分分開來,使其進入溶液當中,微波輻射還能抑制皮內果膠酶作用避免果膠被酶解。
3.1.3 離子交換法
離子交換法是利用溶液中各種帶電粒子與離子交換劑之間結合力的差異進行物質分離的操作方法。由於果皮中含有鈣、鎂等離子及其它雜質,會影響果膠的純度和質量,利用離子交換樹脂可去除雜質提高果膠的質量。
3.1.4 酶提取法
酶法提取果膠是繼酸提取法、微波提取法之後出現的一種果膠提取新方法。酶法提取果膠用酶根據果皮成分的構成進行選擇,採用最多的有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和糖苷酶,使用這些酶將與果膠緊密相連的其它組分酶解,從而將果膠單獨分離出來。
3.1.5 果膠沉澱方法
果膠的沉澱法分為乙醇沉澱法和鹽析沉澱法。這兩種方法都是利用果膠在醇和鹽溶液中生成沉澱的原理。鹽析法通常採用明礬作為沉澱劑,由於明礬溶液中的 Al3+帶有與果膠中的游離羧基相異的電荷,從而將果膠溶液酸胺化後與果膠羧基反應生成果膠酸鹽[92].乙醇沉澱法是最常用的果膠析出方法,在果膠提取液中加入無水乙醇充分攪拌可生成沉澱。
鹽沉澱法生產成本較低,但產品的灰分含量較高且色澤較深,品質較次。而乙醇沉澱法所生產的果膠灰分含量少、凝膠度高且色澤淺,品質好,雖然乙醇使用量較大,但是如果對廢乙醇進行回收利用和循環使用,則可以降低生產成本。
本章通過設計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試驗,確定從柚子皮提取果膠的最佳工藝條件,並測定了從柚子皮中所提取的果膠的酯化度。
⑦ 果膠糖的製作
(一)果膠粉製作工藝流程是:原料→預處理→抽提→脫色→濃縮→乾燥→成品。
1.原料及其處理鮮果皮或乾燥保存的柚皮均可作為原料。鮮果皮應及時處理,以免原料中產生果膠酶類水解作用,使果膠產量或膠凝度下降。先將果皮攪碎至粒徑2~3mm,置於蒸汽或沸水中處理5~8min,以鈍化果膠酶活性。殺酶後的原料再在水中清泡30min,並加熱到90℃5min,壓去汁液,用清水漂洗數次,盡可能除去苦味、色素及可溶性雜質。榨出的汁液可供回收柚苷。干皮溫水浸泡復水後,採取以上同樣處理備用。
2.抽提通常用酸法提取。將處理過的柚皮倒入夾層鍋中,加4倍水,並用工業鹽酸調ph至1.5~2.0,加熱到95℃,在不斷攪拌中保持恆溫60min。趁熱過濾得果膠萃取液。待冷卻至50℃,加入1%~2%澱粉酶以分解其中的澱粉,酶作用終了時,再加熱至80℃殺酶。然後加0.5%~2%活性炭,在80℃下攪拌20min,過濾得脫色濾液。
因柚皮中鈣、鎂等離子含量較高,這些離子對果膠有封閉作用,影響果膠轉化為水溶性果膠,同時也因皮中雜質含量高,而影響膠凝度,故酸法提取率較低,質量較差。為解決以上問題,西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1995)對酸法提取作了改進,即在酸法基礎上,按干皮重量加入5%的732陽離子交換樹脂或按浸提液重量加入0.3%~0.4%六偏磷酸鈉,前者果膠得率可提高7.2%~8.56%,膠凝度提高30%以上,而後者得率提高25.35%~35.2%,其膠凝度可達180±3。
3.濃縮採用真空濃縮法,在55~60c的條件下,將提取液的果膠含量提高到4%~6.5%後進行後續工序處理。作者和國內其他單位研究表明,超濾可用於果膠液濃縮,如用切割分子量為50000u的管式聚丙烯腈膜超濾器,在溫度45℃、ph3.0、壓力0.2mpa條件下進行超濾濃縮,可將果膠濃度濃縮至4.21%,而其雜質含量和經常性生產費用分別僅為真空濃縮的1/5和1/2~1/3。
4.乾燥常用方法為沉澱乾燥法,即用95%酒精或鋁、銅等金屬鹽類使果膠沉澱。以酒精沉澱法製取的果膠質量最佳。其方法是:在果膠濃縮液中加入重量1.5%的工業鹽酸,攪勻,再徐徐加入等量的95%酒精,邊加邊攪拌,使果膠沉澱析出。再用80%的酒精洗滌,除去醇溶性雜質。然後用95%酸性酒精洗滌2次,用螺旋壓榨機榨乾後,將果膠沉澱送入真空乾燥機在60℃下乾燥至含水量10%以下,把果膠研細,密封包裝即成果膠粉成品。用金屬鹽類沉澱果膠,其雜質含量較高,現較少採用。
國外果膠乾燥大多採用噴霧乾燥,即用壓力式噴霧乾燥,將濃縮液在進料溫度150~160℃,出料溫度220~230℃的條件下乾燥,連續化操作中可不斷得到粉末狀產品。西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用超濾濃縮液進行噴霧乾燥試驗,結果表明該法是完全可行的,果膠質量符合國家標准。
⑧ 什麼是果膠起什麼作用
果膠
pectin
一類多糖的總稱。存在於植物的細胞壁和細胞內層,為內部細胞的支撐物質。柑橘、檸檬、柚子等果皮中約含30%果膠,是果膠的最豐富來源。按果膠的組成可有同質多糖和雜多糖兩種類型:同質多糖型果膠如D-半乳聚糖、L-阿拉伯聚糖和D-半乳糖醛酸聚糖等;雜多糖果膠最常見,是由半乳糖醛酸聚糖、半乳聚糖和阿拉伯聚糖以不同比例組成,通常稱為果膠酸。不同來源的果膠,其比例也各有差異。部分甲酯化的果膠酸稱為果膠酯酸。天然果膠中約20%~60%的羧基被酯化,分子量為2萬~4萬。果膠的粗品為略帶黃色的白色粉狀物,溶於20份水中,形成粘稠的無味溶液,帶負電 。果膠廣泛用於食品工業,適量的果膠能使冰淇淋、果醬和果汁凝膠化.
果膠是一種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膠凝化和乳化穩定作用,已廣泛用於食品、醫葯、日化及紡織行業。柚果皮富含果膠,其含量達6%左右,是製取果膠的理想原料。果膠分果膠液、果膠粉和低甲氧基果膠三種,其中尤以果膠粉的應用最為普遍。現介紹從柚皮中製取果膠粉和低甲氧基果膠的加工技術。
(一)果膠粉 製作工藝流程是:原料→預處理→抽提→脫色→濃縮→乾燥→成品。
1.原料及其處理 鮮果皮或乾燥保存的柚皮均可作為原料。鮮果皮應及時處理,以免原料中產生果膠酶類水解作用,使果膠產量或膠凝度下降。先將果皮攪碎至粒徑2~3mm,置於蒸汽或沸水中處理5~8min,以鈍化果膠酶活性。殺酶後的原料再在水中清泡30min,並加熱到90℃5min,壓去汁液,用清水漂洗數次,盡可能除去苦味、色素及可溶性雜質。榨出的汁液可供回收柚苷。干皮溫水浸泡復水後,採取以上同樣處理備用。
2.抽提 通常用酸法提取。將處理過的柚皮倒入夾層鍋中,加4倍水,並用工業鹽酸調ph至1.5~2.0,加熱到95℃,在不斷攪拌中保持恆溫60min。趁熱過濾得果膠萃取液。待冷卻至50℃,加入1%~2%澱粉酶以分解其中的澱粉,酶作用終了時,再加熱至80℃殺酶。然後加0.5%~2%活性炭,在80℃下攪拌20min,過濾得脫色濾液。
因柚皮中鈣、鎂等離子含量較高,這些離子對果膠有封閉作用,影響果膠轉化為水溶性果膠,同時也因皮中雜質含量高,而影響膠凝度,故酸法提取率較低,質量較差。為解決以上問題,西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1995)對酸法提取作了改進,即在酸法基礎上,按干皮重量加入5%的732陽離子交換樹脂或按浸提液重量加入0.3%~0.4%六偏磷酸鈉,前者果膠得率可提高7.2%~8.56%,膠凝度提高30%以上,而後者得率提高25.35%~ 35.2%,其膠凝度可達180±3。
3.濃縮 採用真空濃縮法,在55~60c的條件下,將提取液的果膠含量提高到4%~6.5%後進行後續工序處理。近來作者和國內其他單位研究表明,超濾可用於果膠液濃縮,如用切割分子量為50 000u的管式聚丙烯腈膜超濾器,在溫度45℃、ph3.0、壓力0.2mpa條件下進行超濾濃縮,可將果膠濃度濃縮至4.21%,而其雜質含量和經常性生產費用分別僅為真空濃縮的1/5和1/2~1/3。
4.乾燥 常用方法為沉澱乾燥法,即用95%酒精或鋁、銅等金屬鹽類使果膠沉澱。以酒精沉澱法製取的果膠質量最佳。其方法是:在果膠濃縮液中加入重量1.5%的工業鹽酸,攪勻,再徐徐加入等量的95%酒精,邊加邊攪拌,使果膠沉澱析出。再用80%的酒精洗滌,除去醇溶性雜質。然後用95%酸性酒精洗滌2次,用螺旋壓榨機榨乾後,將果膠沉澱送入真空乾燥機在60℃下乾燥至含水量10%以下,把果膠研細,密封包裝即成果膠粉成品。用金屬鹽類沉澱果膠,其雜質含量較高,現較少採用。
目前國外果膠乾燥大多採用噴霧乾燥,即用壓力式噴霧乾燥,將濃縮液在進料溫度150~160℃,出料溫度220~230℃的條件下乾燥,連續化操作中可不斷得到粉末狀產品。西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用超濾濃縮液進行噴霧乾燥試驗,結果表明該法是完全可行的,果膠質量符合國家標准。
(二)低甲氧基果膠 製作低甲氧基果膠的方法主要有鹼法、酸法和酶法3種。現介紹鹼法和酶法兩種。
1.鹼法 把果膠濃縮液放入不銹鋼鍋中,加氫氧化銨調ph至10.5,15℃下恆溫保持3h。再加等體積的95%酒精和適量鹽酸,使ph降至5左右。攪拌後靜置1h,濾出沉澱果膠,榨乾,再分別用50%和95%酒精各洗滌1次,壓干後攤於烘盤上,在65℃真空乾燥器中烘乾,取去磨細、包裝即得成品。產率大約為果膠量的90%。
2.酶法 即用果膠脂酶脫脂提取低甲氧基果膠。廣東省果樹研究所蔡長河等(1996)成功地研製出採用酶法從柚皮中提取低脂果膠的工業化生產技術。與傳統鹼法和酸法相比,其具有工藝易於控制、產品質量高、節省能耗和降低成本等優點,現對該法作一簡單介紹,其工藝流程如下:
柚皮→粉碎→水洗→脫脂→提膠→壓濾→沉析→壓濾→除鹽醇洗→壓濾→乾燥→粉碎→成品。
原料攪碎:將原料攪碎成3~5mm大小。
水洗:50℃清水浸泡30min,離心,再用清水漂洗2~3次,直至洗出液呈無色為止。
脫脂:加入適量碳酸鈉以激活果皮內源pe酶,進行脫脂。工藝條件以溫度50℃,時間1h,ph7.0,碳酸鈉為7g/kg新鮮皮(25g/kg干皮)的組合為最佳。
提膠:加鹽酸(調ph1.7~2.0)在95℃下提膠。
沉析:加入適量cacl2沉析果膠。
除鹽醇洗:將鹽酸、草酸按1:3的比例混合,在醇溶液中除鹽,並經多次醇洗,
乾燥和粉碎:在60℃下真空烘乾,烘乾後的果膠用粉碎機粉碎成果膠粉。該法果膠得率鮮柚皮為3.5%~4%,干柚皮為12%~15%,膠凝度100±5,脂化度小於50%,達到了美國fcc質量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