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用過nokia1112的朋友進來
1112不錯 按鍵方便 因為是單色屏所以待機時間長
由於不支持GPRS 所以1112不能上網
其他的都還好
NOKIA的質量確實好
我用過3部 用得最久的是我的8250 有6年了 現在我媽媽還在用 講實用的話NOKIA 11XX系列都可以
如果實在想上網的話 可以選者3100 3120 支持移動QQ
也可以上網 價格在600--700
一定要買行貨 最好是北京產的 東莞的要差一些
⑵ UC瀏覽器1112錯誤
您好,很抱歉給您帶來這么不好的體驗。
關於此問題,我們技術人員已在新版本中進行了優化及改善了。建議您可以到uc官方網(wap.uc.cn)使用手機型號進行匹配下載最新版本來體驗的。
好的心情才有好的運氣,祝您每天好心情!
⑶ WiFi上網錯誤代碼為1112怎麼辦
該錯誤代表為認證失敗,用戶名或密碼錯誤,請檢查登錄用戶名。了解更多服務優惠點擊下方的「官方網址」客服217為你解答。
⑷ 無線寬頻(WiFi)上網提示1112錯誤代碼,什麼意思
1112認證失敗為用戶名或密碼錯誤請檢查登錄用戶名。了解更多服務優惠點擊下方的「官方網址」客服221為你解答。
⑸ 手機上網錯誤代碼1112 什麼意思
多的不說,引用下.....在Web Proxy記錄里,低於100的值代表Windows錯誤代碼,在100和1000之間是HTTP狀態代碼,10000以上的值是Wininet或WinSock錯誤代碼。Web Proxy記錄的三個最常見的代碼是200(成功連接)、10060(連接超時)、10065(未達到主機)。然後你知道你的原因了咯....10060(連接超時)檢查線路..PING 下..
⑹ 手機無法聯接網路,錯誤代碼1112,怎麼辦
你把手機關機重啟試試
⑺ 手機上網為什麼會出現網路配置,找解決辦法,錯誤代碼1112,求高人回答
自己按照下面方法連接下吧一 WAP參數設置
「娛樂功能」→「WAP瀏覽器」→「設定」→「設定1信息」中:
1、代理伺服器名:中國移動WAP(大寫)
2、主頁網址:wap.monternet.com(小寫)
3、保密:解密
4、IP地址:10.0.0.172
5、傳送方式:數據
6、用戶名:WAP(大寫)
7、密碼:WAP(大寫)
8、拔號號碼:17266
9、數據通話類型:模擬
二 GPRS 參數設置
「娛樂功能」→「WAP瀏覽器」→「設定」→設定2信息」中:
1、代理伺服器名:中國移動 GPRS (大寫)
2、主頁網址:wap.monternet.com(小寫)
3、保密:解密
4、IP地址:10.0.0.172
5、傳送方式: GPRS (大寫)
6、用戶名:(空)
7、密碼:(空)
8、接入點名稱:CMWAP(大寫)
⑻ 我用的是UCWEB瀏覽器,出現1111,1113,直連是1112,怎麼換賬戶也沒用,上一回是去年7月份出現問題,過...
您好,很高興為您服務!
當前手機型號和瀏覽器版本分別是什麼呢?是瀏覽網頁的時候出現頁面錯誤么?安卓9.6版本的話,建議清除緩存、開/關雲端加速、切換UA,重新刷新頁面。其他情況的話,麻煩詳細告知,並提供截圖。
如果仍有問題,請您繼續向我們反饋,我們會第一時間為您跟進。
⑼ 電腦問題!急急急!!!!!
英文原義: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中文釋義:(RFC-792)Internet控制消息協議
註解:該協議是TCP/IP協議集中的一個子協議,屬於網路層協議,主要用於在主機與路由器之間傳遞控制信息,包括報告錯誤、交換受限控制和狀態信息等。當遇到IP數據無法訪問目標、IP路由器無法按當前的傳輸速率轉發數據包等情況時,會自動發送ICMP消息。我們可以通過Ping命令發送ICMP回應請求消息並記錄收到ICMP回應回復消息,通過這些消息來對網路或主機的故障提供參考依據。
應 用:要使用該協議,我們可以進行相應的ICMP設置,比如在Windows XP中,首先打開「網路連接」,右鍵單擊啟用Internet連接防火牆的「網路連接」,選擇「屬性」打開屬性窗口。接著,選擇「高級」選項卡,單擊右下角「設置」按鈕。然後,在高級設置窗口中選擇「ICMP」選項卡,在其中就可以進行相應的設置,包括允許傳入的回顯請求等。
ICMP是「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消息協議)的縮寫。它是TCP/IP協議族的一個子協議,用於在IP主機、路由器之間傳遞控制消息。控制消息是指網路通不通、主機是否可達、路由是否可用等網路本身的消息。這些控制消息雖然並不傳輸用戶數據,但是對於用戶數據的傳遞起著重要的作用。
我們在網路中經常會使用到ICMP協議,只不過我們覺察不到而已。比如我們經常使用的用於檢查網路通不通的Ping命令,這個「Ping」的過程實際上就是ICMP協議工作的過程。還有其他的網路命令如跟蹤路由的Tracert命令也是基於ICMP協議的。
ICMP的重要性
ICMP協議對於網路安全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ICMP協議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它非常容易被用於攻擊網路上的路由器和主機. 例如,在1999年8月海信集團「懸賞」50萬元人民幣測試防火牆的過程中,其防火牆遭受到的ICMP攻擊達334050次之多,占整個攻擊總數的90%以上!可見,ICMP的重要性絕不可以忽視!
比如,可以利用操作系統規定的ICMP數據包最大尺寸不超過64KB這一規定,向主機發起「Ping of Death」(死亡之Ping)攻擊。「Ping of Death」 攻擊的原理是:如果ICMP數據包的尺寸超過64KB上限時,主機就會出現內存分配錯誤,導致TCP/IP堆棧崩潰,致使主機死機。
此外,向目標主機長時間、連續、大量地發送ICMP數據包,也會最終使系統癱瘓。大量的ICMP數據包會形成「ICMP風暴」,使得目標主機耗費大量的CPU資源處理,疲於奔命。
應對ICMP攻擊
雖然ICMP協議給黑客以可乘之機,但是ICMP攻擊也並非無葯可醫。只要在日常網路管理中未雨綢繆,提前做好准備,就可以有效地避免ICMP攻擊造成的損失。
對於「Ping of Death」攻擊,可以採取兩種方法進行防範:第一種方法是在路由器上對ICMP數據包進行帶寬限制,將ICMP佔用的帶寬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這樣即使有ICMP攻擊,它所佔用的帶寬也是非常有限的,對整個網路的影響非常少;第二種方法就是在主機上設置ICMP數據包的處理規則,最好是設定拒絕所有的ICMP數據包。
設置ICMP數據包處理規則的方法也有兩種,一種是在操作系統上設置包過濾,另一種是在主機上安裝防火牆。
Vista系統常用英文專業詞語
ICMP,互聯網控制信息協議(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用於錯誤報告和調試。ICMP回應請求,並回應流行的Ping命令所使用的回復信息。
ICMP報文格式
ICMP報文包含在IP數據報中,屬於IP的一個用戶,IP頭部就在ICMP報文的前面,所以一個ICMP報文包括IP頭部、ICMP頭部和ICMP報文(見圖表,ICMP報文的結構和幾種常見的ICMP報文格式),IP頭部的Protocol值為1就說明這是一個ICMP報文,ICMP頭部中的類型(Type)域用於說明ICMP報文的作用及格式,此外還有一個代碼(Code)域用於詳細說明某種ICMP報文的類型,所有數據都在ICMP頭部後面。RFC定義了13種ICMP報文格式,具體如下:
類型代碼 類型描述
0 響應應答(ECHO-REPLY)
3 不可到達
4 源抑制
5 重定向
8 響應請求(ECHO-REQUEST)
11 超時
12 參數失靈
13 時間戳請求
14 時間戳應答
15 信息請求(*已作廢)
16 信息應答(*已作廢)
17 地址掩碼請求
18 地址掩碼應答
其中代碼為15、16的信息報文已經作廢。
下面是幾種常見的ICMP報文:
1.響應請求
我們日常使用最多的ping,就是響應請求(Type=8)和應答(Type=0),一台主機向一個節點發送一個Type=8的ICMP報文,如果途中沒有異常(例如被路由器丟棄、目標不回應ICMP或傳輸失敗),則目標返回Type=0的ICMP報文,說明這台主機存在,更詳細的tracert通過計算ICMP報文通過的節點來確定主機與目標之間的網路距離。
2.目標不可到達、源抑制和超時報文
這三種報文的格式是一樣的,目標不可到達報文(Type=3)在路由器或主機不能傳遞數據報時使用,例如我們要連接對方一個不存在的系統埠(埠號小於1024)時,將返回Type=3、Code=3的ICMP報文,它要告訴我們:「嘿,別連接了,我不在家的!」,常見的不可到達類型還有網路不可到達(Code=0)、主機不可到達(Code=1)、協議不可到達(Code=2)等。源抑制則充當一個控制流量的角色,它通知主機減少數據報流量,由於ICMP沒有恢復傳輸的報文,所以只要停止該報文,主機就會逐漸恢復傳輸速率。最後,無連接方式網路的問題就是數據報會丟失,或者長時間在網路游盪而找不到目標,或者擁塞導致主機在規定時間內無法重組數據報分段,這時就要觸發ICMP超時報文的產生。超時報文的代碼域有兩種取值:Code=0表示傳輸超時,Code=1表示重組分段超時。
3.時間戳
時間戳請求報文(Type=13)和時間戳應答報文(Type=14)用於測試兩台主機之間數據報來回一次的傳輸時間。傳輸時,主機填充原始時間戳,接收方收到請求後填充接收時間戳後以Type=14的報文格式返回,發送方計算這個時間差。一些系統不響應這種報文。
Internet組管理協議
開放分類: 網路、電腦、計算機、協議、詞彙
(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Internet 組管理協議(IGMP)是網際網路協議家族中的一個組播協議,用於 IP 主機向任一個直接相鄰的路由器報告他們的組成員情況。IGMP 信息封裝在 IP 報文中,其 IP 的協議號為 2。IGMP 具有三種版本,即 IGMP v1、v2 和 v3。
IGMPv1: 主機可以加入組播組。沒有離開信息(leave messages)。路由器使用基於超時的機制去發現其成員不關注的組。
IGMPv2: 該協議包含了離開信息,允許迅速向路由協議報告組成員終止情況,這對高帶寬組播組或易變型組播組成員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IGMPv3: 與以上兩種協議相比,該協議的主要改動為:允許主機指定它要接收通信流量的主機對象。來自網路中其它主機的流量是被隔離的。IGMPv3 也支持主機阻止那些來自於非要求的主機發送的網路數據包。
IGMP 協議變種有:
距離矢量組播路由選擇協議(DVMRP: Distance Vector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
IGMP 用戶認證協議 (IGAP: IGMP for user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路由器埠組管理協議(RGMP: Router-por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協議結構
IGMP v3 必須實現5種基本信息類型且與以前的版本相兼容:
0x11:會員查詢
0x22:第3版本會員報告
0x12:第1版本會員報告
0x16:第2版本會員報告
0x17:第2版本離開組
它用來在ip主機和與其直接相鄰的組播路由器之間建立、維護組播組成員關系。igmp不包括組播路由器之間的組成員關系信息的傳播與維護,這部分工作由各組播路由協議完成。所有參與組播的主機必須實現igmp。
參與ip組播的主機可以在任意位置、任意時間、成員總數不受限制地加入或退出組播組。組播路由器不需要也不可能保存所有主機的成員關系,它只是通過igmp協議了解每個介面連接的網段上是否存在某個組播組的接收者,即組成員。而主機方只需要保存自己加入了哪些組播組。
igmp在主機與路由器之間是不對稱的:主機需要響應組播路由器的igmp查詢報文,即以igmp membership report報文響應;路由器周期性發送成員資格查詢報文,然後根據收到的響應報文確定某個特定組在自己所在子網上是否有主機加入,並且當收到主機的退出組的報告時,發出特定組的查詢報文(igmp版本2),以確定某個特定組是否已無成員存在。
到目前為止,igmp有三個版本:igmp版本1(由rfc1112定義)、igmp版本2(由rfc2236定義)和igmp版本3。目前應用最多的是版本2。
igmp版本2對版本1所做的改進主要有:
(1)共享網段上組播路由器的選舉機制
共享網段表示一個網段上有多個組播路由器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由於此網段上運行igmp的路由器都能從主機那裡收到成員資格報告消息,因此,只需要一個路由器發送成員資格查詢消息,這就需要一個路由器選舉機制來確定一個路由器作為查詢器。
在igmp版本1中,查詢器的選擇由組播路由協議決定;igmp版本2對此做了改進,規定同一網段上有多個組播路由器時,具有最小ip地址的組播路由器被選舉出來充當查詢器。
(2)igmp版本2增加了離開組機制
在igmp版本1中,主機悄然離開組播組,不會給任何組播路由器發出任何通知。造成組播路由器只能依靠組播組響應超時來確定組播成員的離開。而在版本2中,當一個主機決定離開時,如果它是對最近一條成員資格查詢消息作出響應的主機,那麼它就會發送一條離開組的消息。
(3)igmp版本2增加了對特定組的查詢
在igmp版本1中,組播路由器的一次查詢,是針對該網段下的所有組播組。這種查詢稱為普遍組查詢。
在igmp版本2中,在普遍組查詢之外增加了特定組的查詢,這種查詢報文的目的ip地址為該組播組的ip地址,報文中的組地址域部分也為該組播組的ip地址。這樣就避免了屬於其它組播組成員的主機發送響應報文。
(4)igmp版本2增加了最大響應時間欄位
igmp版本2增加最大響應時間欄位,以動態地調整主機對組查詢報文的響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