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凈水問答 > 黑壚土中鈉離子交換量

黑壚土中鈉離子交換量

發布時間:2022-08-19 15:43:10

A. 我國各地區土壤的特點

1、我國中東北地區的黑土是我國土壤平均含氮量最高的土壤,一般為0.15%~0.35%。而西北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的土壤含氮量較低,一般為0.05%~0.1%。華中華南地區,一般為0.04%~0.18%。

2、我國北方土壤中的無機磷主要是磷酸鈣鹽,而南方主要是磷酸鐵、鋁鹽類。其中有相當大的部分是被氧化鐵膠膜包裹起來的磷酸鐵鋁,稱為閉蓄態磷。

3、我國土壤的全磷含量大體上從南向北有增加的趨勢。如東北地區的黑土、白漿土全磷含量一般為0.06%~0.15%,而我國南方的紅壤和磚紅壤全磷含量一般為0.01%~0.03%。

4、我國土壤的全鉀含量也大體上是南方較低,北方較高。南方的磚紅壤,土壤全鉀含量平均只有0.4%左右,華中、華東的紅壤則平均為0.9%,而我國北方包括華北平原、西北黃土高原以至東北黑土地區,土壤全鉀量一般都在1.7%左右。

5、我國的黃淮海平原,西北黃土高原以至新疆等地都大面積缺磷。而原來缺磷的地區,由於長期施磷,磷肥效果下降,這主要是指華中、華南某些缺磷水稻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土壤

B. 黃土高原土質富含鈣質嗎

當然有,不要質疑了吧。但是常識告訴我們,含鈣豐富的蔬菜種類貌似不是很多,你要補鈣,最好選擇乳製品和豆製品
海帶和蝦皮
海帶和蝦皮是高鈣海產品,每天吃上25克,就可以補鈣300毫克呢。並且它們還能夠降低血脂,預防動脈硬化。

海帶與肉類同煮或是煮熟後涼拌,都是不錯的美食。蝦皮中含鈣量更高,25克蝦皮就含有500毫克的鈣,所以,用蝦皮做湯或做餡都是日常補鈣的不錯選擇。
豆製品

大豆是高蛋白食物,含鈣量也很高。500克豆漿含鈣120毫克,150克豆腐含鈣就高達500毫克,其他豆製品也是補鈣的良

動物骨頭

動物骨頭里80%以上都是鈣,但是不溶於水,難以吸收,因此在製作成食物時可以事先敲碎它,加醋後用文火慢煮。吃時去掉浮油,放些青菜即可做成一道美味鮮湯

蔬菜

蔬菜中也有許多高鈣的品種。雪裡蕻100克含鈣230毫克;小白菜、油菜、茴香、芫荽、芹菜等每100克鈣含量也在150毫克左右。
黑木耳含鐵最高,100克里含鐵97.4毫克,其餘雞血25.0mg/100g,芝麻22.7mg/100g,豬肝22.6mg/100g,雞肝12.0mg/100g,燕麥片7.0mg/100g,黃豆8.2mg/100g,豇豆7.1mg/100g,綠豆6.5mg/100g,豌豆5.9mg/100g,豆腐乾4.9mg/100g,菜花6.4mg/100g,海帶4.7mg/100g,花生仁6.9mg/100g,豬血8.7mg/100g,雞蛋黃6.5mg/100g。豆腐,菠菜,芹菜的含鐵量並不高,分別是1.9mg/100g,2.9mg/100g,0.8mg/100g。

首先 你的問題有誤 黃土高原很大 土質很豐富 如下14種
至於鈣質含量 大部分種類都含有鈣質
除了潮土 鹼土鹽土 風沙土之外

黃土高原地區土類分布特徵
1.棕壤 棕壤又稱棕色森林土,主要分布於半濕潤半乾旱地區的山地垂直帶譜中,如秦嶺北坡、呂梁山、中條山、六盤山等高山及洮河流域的密茂針葉林或針闊混交林的林下。在褐土分布區之上。 具有深達1.5-2m發育良好的剖面,有枯枝落葉層、腐殖質聚積層,粘化過渡層,疏鬆的母質層等。表土層厚約15-20cm,質地多為中壤。其下則為粘化緊實的心土層,粘粒聚集作用明顯,厚約30-40,富含膠體物質和粘粒,有明顯的核狀或棱塊狀結構,在結構體表面有明顯的鐵錳膠膜復被。再下逐漸過渡至輕度粘化的底土層。K、Ca、Mg、Mn在表層腐殖質中有明顯聚積。土壤膠體吸收性較強,土壤代換總量約5—25當量/100g土,土壤吸收性復合體大部分為鹽基所飽和,鹽基飽和度達80%以上。土壤呈微酸性反應,PH值6.5左右。發育在酸性基岩母質上的棕壤,PH值可達5.5-6,鹽基飽和度也較低,約在60—70%。棕壤土養分釋放迅速,因土壤質地粘重,結構和通透性差,水分不易入滲,在地勢較高的山坡地,易受乾旱威脅,在地勢低窪地帶,又易形成內澇。
2.褐土 褐土分布區為暖溫帶半乾旱半濕潤的山地和丘陵地區,在水平分布上處於棕壤以西的半濕潤地區,在垂直分布上,位於棕壤帶以下,在黃土高原地區主要分布於秦嶺北坡、隴山、呂梁山、伏牛山、中條山等地形起伏平緩、高度變化不大的山地丘陵和山前平原以及河谷階地平原。 褐土多發育在各種碳酸鹽母質上,其成土過程,主要是粘化過程和碳酸鈣的淋溶淀積過程。典型的褐土剖麵包括暗灰色的腐殖質層(A層)、鮮褐土的粘化層(B層)、碳酸鈣積聚的鈣積層(BCa)和母質層(C層)。土體中的粘化現象明顯,粘化層緊實而具有核狀或塊狀結構,物理性粘粒含量一般在30—50%。鈣積層碳酸鈣含量20—30%。土壤上層呈中性或微酸性反應,下層呈中性或微鹼性。土壤代換量較高,可達20—40mg當量/100g土,代換性鹽基以鈣、鎂為主,粘粒礦物以水雲母和蛭石為主。具有良好的滲水保水性能,但水分的季節性變化明顯,表現為春旱明顯。土壤膠體吸收能力強,鹽基飽和度高。在自然植被下,有機質含量為1—3%,但由於褐土適於耕作,大部分已辟為農地,致使有機質含量逐漸減少(一般為1%左右),氮磷貯量少。褐土肥效反應快,但穩肥性差。由於粘化現象明顯,土壤易板結,耕性較差。
3.鹼土 分布面積很小,主要分布在銀川平原西大灘一帶的窪地。 其主要特徵是土壤膠體復合體吸收了大量的交換性鈉,土壤呈鹼性,PH值大於9,農作物和高等植物均無法生長。
1.婁土 主要分布在潼關以西、寶雞以東的關中平原地區,在山西的南部,河南的西部也有一定面積的分布。 婁土是褐土經人為長期耕種熟化、施肥覆蓋所形成的優良農業土壤。其剖面構型大體可分上下兩部分。上部分為婁化土層,由耕作層、犁底層和老熟化層所組成,質地中壤,顏色灰棕色,呈粒狀結構或團粒結構。下部為自然褐土剖面,由古耕作層、粘化層、鈣積層和母質組成。粘化層一般呈枝柱狀結構,棕褐色,質地粘重。土壤有機質含量一般在1%左右。保水保肥,耕性較好,土層深厚,適種性廣。
5.黃錦土 黃綿土是黃土高原最主要的土壤類型,廣泛分布於黃河中游六省區的黃土丘陵土壤侵蝕強烈地區,以陝北分布最多,隴東、隴中和晉西北次之。常和黑壚土交錯分布。 黃綿土發育於黃土母質,是以耕種熟化為主的成土過程與以侵蝕為主的地質過程共同作用的產物,成土作用微弱,其性狀與母質相似。同時,由於分布區乾旱少雨,有機質的積累和淋溶作用弱,自然剖面不明顯,只有耕層和底土層,缺乏明顯的犁底層和淀積層。土壤質地一般為粉砂質輕壤土。耕層為粒狀或不穩定的團粒結構,荒地呈團粒結構,底土層為發育良好的柱狀結構,表現為黃土的直立性強。全剖面呈強石灰弱鹼性反應,底土即有石灰沉積,呈假菌絲狀或粉霜狀。土質疏鬆多孔,具有良好的通氣透水性,但結構性弱,水穩性差,抗蝕力低,易受侵蝕。化學成份也與母質相似,化學成分以SiO2和AL2O3 為主,含量超過60%,還含有3—6%的Fe2O3,鹽基代換量低。富含礦質養分,全磷0.1—0.2%,全鉀1.8—2.6%,碳酸鈣達10%以上,全氮量較低,不及0.1%。有機質分解較快,一般有機質含量0.5%左右。粘土礦物以水雲母為主,很少發生分解破壞。通過控制侵蝕和培肥,黃錦土即可培育為上層疏鬆、下層稍緊實、通氣透水、保土保肥、高產穩產的海綿土。在發育較好的黃綿土上,心土層略有粘化現象。整個土體土層深厚,質地以粉砂為主,質地均勻,色澤淡黃,近淺灰黃色,結構性弱,水穩性差,易受侵蝕,整個土體表現疏鬆,是一種通氣透水性良好的土壤。
6.鹽土 主要分布在銀川平原、河套平原、晉中盆地及渭河下游的低窪地、湖泊邊緣及河灘地。 鹽土指土體含鹽量超過1%,作物不能生長,並有鹽生植被的土壤。其主要特徵是具有積鹽層,鹽分組成中,陰離子以硫酸根為主,氯離子次之;陽離子以鈉為主,鎂次之。鹽土目前主要為荒地。
7.黑壚土 黑壚土是暖溫帶的古老耕種土壤,廣泛分布於陝北、晉西北、隴東、隴中及內蒙古、寧夏南部的黃土高原,分布的地形部位主要為侵蝕較輕的黃土高原塬面,在梁峁頂部或分水鞍部有殘存,此外,在丘間盆地、河谷沿岸的川台地也可見到。 成土母質為第四紀黃土,土壤剖面可分為耕作熟化層、腐殖質層、碳酸鹽淀積層和黃土母質層。耕作層又可分為耕作層和犁底層。耕作層厚20—30cm,呈灰褐色,輕壤質,PH7.5—9,顯強石灰反應,團粒--團塊狀結構,疏鬆綿軟。犁底層暗灰棕色,質地較粘,一般為中壤土,較緊實。腐殖質層厚約100—120cm,呈暗灰帶褐色,粘粒含量稍高,質地較粘,多為重壤土或粘土,顯棱塊狀結構,在孔壁、裂隙面上有假菌絲狀或霜粉狀的碳酸鹽淀積。碳酸鹽淀積層一般在150cm以下,厚約1m,其下過渡不明顯。本層無粘化特徵,有少量瘤狀或豆狀石灰結核和假菌絲狀、霜粉狀碳酸鹽的淀積。土壤自表層開始就有強烈的面對碳酸鹽反應。土壤腐殖質含量一般為1—0.5%,全氮量約為0.03—0.1%,全磷量為0.15—0.17%,全鉀量1.6—2.0%,代換量9—14mg當量/100g土。土壤通透性好,具較強的養分釋放性能和較大的蓄水保墒保肥能力。
8.灰褐土 灰褐土亦稱灰褐色森林土,它是乾旱半乾旱地區山地森林垂直帶森林土壤,主要分布在六盤山、呂梁山、大青山、烏拉山、賀蘭山等地的海拔1200—2600m,即栗鈣土或棕鈣土之上,亞高山草甸之下。在黃河上游的大通河、洮河等主要支流也有分布。 灰褐土成土母質多樣,土壤剖面層次分化明顯,由殘落物層、腐殖質層、粘化層、鈣積層和母質層組成。土壤有機質分布深且含量高,表土一般為6—13%,鈣積層出現部位有高有低,鈣積層碳酸鈣含量一般是10—16%。土壤酸鹼性變化較大,表土微酸一酸性,粘化層中性一鹼性,鈣積層為鹼性。土壤膠體全部為鹽基所飽和,代換性陽離子以鈣為主,土壤代換量很高,一般是20—50當量/100g土,甚至更高。
9.潮土 主要分布在黃河及其支流沿岸河谷平原或局部低地上。 受地下水影響,形成明顯的銹紋綉斑層。全剖面可分為耕作層、銹土層和母質層。由於有機質積累較弱,有機質含量通常在1%左右。
10.灰鈣土 灰鈣土為荒漠草原地帶土壤,分布在甘肅、寧夏境內黃河以南,甘肅華家嶺以北的黃土丘陵、緩坡平原、平坦台地、高原盆地邊緣、山麓平原、河谷階地。如蘭州、榆中、定西、靖遠、會寧、臨夏、永靖、海原、同心等。 發育於黃土母質,成土過程有腐殖質的積累過程和碳酸鹽的淋溶過程,但與栗鈣土和黑壚土比較有明顯的減弱,土壤剖面分化不太明顯。土壤有機質含量通常在0.7—1.5%,分布在50cm之上,全剖面的碳酸鈣含量都較高(平均為9%),在30cm以下積聚較多,可達20%左右,呈眼狀及假菌絲狀。剖面底部含大量鹽類,主要是CaSO4和MgSO4,剖面上中部(10—20cm)有明顯的粘化現象,粘粒含量變於10—20%之間。在局部地區有鹽化和鹼化特徵。鹽基代換量低,約為14mg當量/100g土。土壤結構性差,相應透水透氣性差;含氮量低,但富含鉀素和其它礦質養料,硅、鐵鋁率在5—10%之間,粘土礦物以水雲母為主,土體呈鹼性反應,PH值在8.0—9.5之間。
11.棕鈣土 棕鈣土為乾旱草原向荒漠過渡的地帶性土壤,主要分布於鄂爾多斯中西部。 棕鈣土的成土母質有洪積-沖積的砂質、砂壤質和礫質,也有黃土狀沉積物和各種結晶岩及沉積岩的殘積母質。土壤剖面的表層具有結皮和片狀結構,腐殖質比較明顯,表層有機質含量在0.6—2.0%之間,顏色呈棕色。碳酸鈣已接近表層,多在15—40cm深度處積聚,一般含量10—12%,多的可達20%。土壤上部酸鹼度中性,下部呈鹼性反應(PH8.5左右)。鹽基代換量小於10mg當量/100g土。腐殖質層的結構性較差,土層較緊實。粘土礦物以水雲母為主,次為蒙脫石,並有鐵的氧化物出現。
12.栗鈣土 栗鈣土為乾旱草原地帶性的土壤,主要分布於鄂爾多斯高原的東部和青海海東淺山地區。 成土母質主要為沙黃土和砂礫質洪積物,通過腐殖質積累過程和碳酸鈣積累過程形成了栗鈣土,與黑鈣土比較,腐殖質積累過程已漸減弱,而鈣化過程相對較強,形成土層較薄,一般120cm。剖面形態分化比較明顯,表層20—30cm為腐殖質層,有機質含量通常在2—5%,土壤顏色呈栗色,腐殖質層的下部緊實度大,妨礙根的發育。剖面中下部(一般在30—70cm之間)有明顯的鈣積層,碳酸鈣含量可達50%以上。鈣積層除了有大量的碳酸鈣外,還有碳酸鎂的鹽層。再下是鹼金屬(K、Na)的重碳酸鹽,同時也含有鹼土金屬(Ca、Mg)的重碳酸鹽,最下層是鹼金屬的硫酸鹽和氯化物鹽層,有時有數量不等的石膏聚積。栗鈣土吸收性復合體的代換性陽離子總量一般為15—30mg當量/100g土。土壤一般中上層呈中性到弱鹼性反應,下層呈鹼性反應,土壤結構性差,團粒不穩定。
13.風沙土 風沙土是風成沙母質上發育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庫布其沙漠、毛烏素沙地、騰格里沙漠東南緣,以及風蝕沙化嚴重的長城以北風沙區。 風沙土的剖面發育微弱。流動風沙土,除干沙層(厚約5—10cm)和溫沙層界限明顯外,無分化特徵,土壤質地分選良好,細沙(0.25—0.05mm)佔90%以上,有機質含量低,在0.012—0.233%之間。半固定風沙土,地面有結皮或稍覆淺沙,結持較緊,剖面有分化,有機質染色層明顯,有機質含量0.2—0.8%。按碳酸鹽和易溶鹽含量可再分為半固定風沙土、碳酸鹽半固定風沙土和鹽化風沙土三類。固定風沙土,粘粒增多,有機質含量可達1.0%左右,土壤保水保肥性進一步改善,肥力提高。
14.灌淤土 灌淤土是長期利用富含泥沙的河水灌溉,在淤積和耕作施肥交替作用下形成的一種特殊農業土壤,多分布在河套平原、銀川平原及沿黃河的一些地方。 灌淤土由灌溉熟化層和底土或埋藏土層組成。灌溉熟化層又可分為新灌淤層、近代灌淤層和老灌淤層三部分。灌淤土的主要特徵是全剖面比較均一,熟化程度較高,具有較好的耕性

C. 土壤分為哪幾大類

一 凍 土
分類:冰沼土和凍漠土
地理分布:高緯地帶和高山垂直帶的上部
冰沼土分布在北極圈以北的北冰洋沿岸地帶
凍漠土主要分布在我國的青藏高原和其他高山地區

成土條件:苔原氣候或高原氣候(低溫、低蒸發、水分飽和、永凍層)
以苔蘚、地衣為主的苔原植被或多年生、中旱生的 草本植物、墊狀植物和地衣
冰川地形
母質差異較大

成土過程:凍融交替顯著,以物理風化為主,生物、化學風化微弱
元素遷移不明顯,存在粗骨性
永凍層深度影響土壤剖面層次分化
極地冰沼區水分飽和,表層有泥炭化和半泥炭化的有機質積累,並有潛育層形成
高山凍漠土分布區,降水少,淋溶弱,剖面中有石膏、易溶性鹽和碳酸鈣的累積,土體呈鹼性,表土結皮和龜裂

主要性狀:具有永凍土壤溫度狀況
地表具有多邊形土或石環狀、條紋狀等凍融形態特徵
土體淺薄(<50厘米),剖面構型簡單
有機質含量低,陽離子代換量低,粘粒含量少,營養元素貧乏

二 灰 化 土
分類:灰化土、生草灰化土、潛育灰化土、棕色灰化土

地理分布:歐亞大陸北部和北美洲北部,緯向綿延展布
世界各地的高山
我國大興安嶺北端和青藏高原某些高山亞高山垂直帶(極少)

成土條件:
• 氣候:寒溫帶濕潤氣候區,冬長而寒冷,氣溫季節變化大,降雨集中在夏季; 降水量少,但低溫冬凍,水分蒸發弱;永凍層存在,地表水分充足,有利於淋溶和潛育作用的進行
• 植被 :針葉林為主
• 地形、母質: 山地和丘陵平原
• 更新世冰川沉積物(主)、砂岩、泥岩、粘土、石灰岩風化物

成土過程:灰化層形成過程
• 淀積層形成過程
• 主要性狀:具有灰化淀積層
• 土體剖面分異明顯,土體構型為O-Ah-E-Bsh-C
• 表層有機質含量高,腐殖質中以富里酸為主,土壤呈酸性
• 陽離子交換量低,鹽基飽和度低
• 整個剖面中各種氧化物均有明顯的流失,除了鈣、鎂、硅等大量淋失外,鐵、鋁有明顯的淋溶淀積
• 粘粒含量從表層向下明顯增高,淀積層粘粒含量可為灰化層的兩倍左右,質地有明顯的突變性

三 淋 溶 土
分類:暗棕壤、棕壤、黃棕壤和白漿土

地理分布:廣泛分於於溫帶、暖溫帶和北亞熱帶地區,在亞洲的中東部、北美洲的中東部、歐洲的中西部及南部的局部地區、南美洲的南部、非洲的南北端都有分布。
我國主要分布於南起大巴山和長江、北跨山東半島、東北的廣大地區

成土條件:
• 氣候:溫帶、暖溫帶、以至北亞熱帶的濕潤季風氣候區
白漿土、暗棕壤分布區,冬季寒冷乾燥,土壤凍層深,表層凍結時間150天左右,年降水分配極不均勻,暖季(5—10月)降水較多,占年降水量的80%以上。
棕壤分布區,夏季溫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季節凍層較淺。
黃棕壤分布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乾旱,降水量多集中於夏、秋兩季,氣候上已屬於暖溫帶向亞熱帶過渡區。
• 植被
暗棕壤:針闊混交林;
棕壤:落葉闊葉林;
黃棕壤: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
白漿土:喜濕草本(草甸和草甸沼澤)和木本
• 地形、母質
淋溶土分布區的地形多為低山丘陵、低平原河谷階地、山間盆地和盆地、山前台地及部分熔岩台地;
成土母質為沉積物、坡積物、第四紀沉積物

主要性狀:具有粘化層
土體剖面構型為O-Ah-Bt-C
中-高度鹽基飽和度,交換性鹽基總量較高
有機質含量高,腐殖質組成差異大,呈微酸性至酸性反應,
粘粒含量高,以未徹底風化的硅酸鹽粘土礦物為主,質地粘重。多呈棱塊狀結構,有棕色膠膜。
剖面中淀積層粘粒含量高,粘土礦物以水雲母和蛭石為主

四 富 鋁 土
分類:磚紅壤、磚紅壤性紅壤、紅壤和黃壤

地理分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亞洲東南部、非洲中部、北美洲東南部和南美洲北部,都有大面積的分布。
我國長江以南至南海諸島、台灣-橫斷山脈的廣大地區
成土條件:
• 氣候 熱帶、亞熱帶氣候,高溫多雨。
• 植被
磚紅壤:熱帶雨林、季雨林
磚紅壤性紅壤:南亞熱帶季雨林
紅壤:常綠闊葉林
黃壤: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熱帶山地濕生常綠林
• 地形、母質
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成土母質為各種酸性和基性岩,並以富鋁風化殼為主。
主要性狀:診斷層和診斷特性
中度以上的富鋁化特徵(鐵鋁層)
診斷特性
中度以上的富鋁化作用表現在於:
礦物分解、鹽基和二氧化硅淋失作用十分強烈,粘土礦物以高嶺石類粘土礦
物和鐵鋁氧化物為主;
礦物風化析出的氧化鐵在土壤中產生明顯富集;
鋁離子除進入交換性復合體,招致高度鋁飽和外,還以三水鋁石形式存在。
鐵鋁層中氧化鐵富積,鐵的游離度增大
粘粒的陽離子交換量低與硅鐵鋁率低
對用以診斷富鋁土綱的鐵鋁層不僅以其粘粒部分陽離子交換量和硅鋁分子率作為指標,而且還需就其與脫鉀作用聯系的K2O含量作出限定。具體指標是:部分亞層細土三酸消化分解物組成中K2O<35克每千克。
形態特徵
如果沒有受到侵蝕,土層深厚,土體分異不明顯,但可劃分出Ah-Bs-C各層
各層性狀
腐殖質層 一般厚10—20厘米,濁橙色至濁黃棕色。粒狀或小塊狀結構,疏鬆而多根系,常夾有殘落物和碎屑片。
鐵鋁層 這是富鋁土的重要診斷層,呈暗紅色至黃棕色,緊實粘重,孔隙較少,粘土礦物中以1:1型(高嶺石類)或鐵鋁氧化物占優勢。多呈塊狀或棱塊狀結構,在孔壁或結構面上常出現淀積的粘粒膠膜或鐵結核。
母質層 常見有玄武岩、玢岩發育的鐵質富鋁風化殼,石灰岩、白雲岩發育的鋁質富鋁風化殼,淺海沉積物發育的石英質富鋁風化殼,第四紀紅色粘土發育的硅鐵質鐵鋁風化殼

理化性質
物理性質:
顆粒較細,排列較緊,粘粒活度低,膨脹較小,因為有較多無定形鐵鋁氧化物的膠結作用,因此形成的團聚體,尤其是微團聚體的水穩定性很強。
土體的孔隙度比較高,透水性較好,能容忍較大的降水強度。
粘結力小

化學性質
富鋁土全剖面呈酸性反應,pH值一般為4.5—6.0,其酸度主要是由於鋁離子所引起的
含較多游離氧化鐵(正電荷載體),對富鋁土的表面性質有較大的影響
磷含量較低,氮和鉀含量變動大

五 鈣 積 土
分類:黑鈣土、栗鈣土、灰鈣土、棕鈣土和黑壚土

地理分布:溫帶、暖溫帶半濕潤、半乾旱向乾旱氣候過渡區
歐亞大陸的溫帶和暖溫帶內陸地區,從黑海以西向東延伸越過巴爾喀什湖,略呈東北-西南向的帶狀分布
北美落基山以東的美國東部大平原,
南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我國主要分布於東北西部、內蒙古、甘肅、新疆、寧夏等地
• 成土條件:氣候 年降水量不足,降水年變幅大,季節性乾旱明顯,乾燥度由半濕潤區向內陸乾旱區增大。
• 植被
黑鈣土:草甸草原、草原、
栗鈣土:乾草原、
棕鈣土、灰鈣土:草原——荒漠
黑壚土:草原、農作物
• 地形和母質
地形以平原、高原、台地和階地為主
成土母質以黃土狀沉積物為主
主要性狀:具有暗色表層
剖面具有鈣積層或強石灰特徵,有時有鹽化層、鹼化層、石膏層
土體剖面構型為Ah-Bk-C
具有石灰反應,易溶性鹽類少,鹽基飽和度高
粘土礦物以蒙脫石和水雲母為主

六 弱淋溶土
分類:灰色森林土、褐土、灰褐土和燥紅土

地理分布:分布范圍較廣,五大陸的半濕潤半乾旱地區
我國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和華北,由東北向西南延伸
• 成土條件:氣候 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均有分布,氣候類型差異大
• 植被
灰色森林土:溫帶森林草原或森林向草原過渡帶
褐土:常綠硬葉林、灌叢和森林草原(我國為中生夏綠闊葉林與灌叢)
燥紅土:熱帶稀樹草原或熱帶稀樹灌叢草原
• 地形、母質
在我國多分布在山地、山丘或丘陵地帶中。燥紅土所在地形為山坡地、河谷地或海岸階地。
母質差異較大
主要性狀:具有半干潤土壤水分狀況
土體剖面構型不明顯
表層有機質含量高,陽離子交換量和鹽基飽和度高
不同土壤類型酸鹼性不一

七 荒 漠 土
分類:灰漠土、灰棕漠土和棕漠土
地理分布:熱帶、亞熱帶和溫帶的荒漠地區
世界荒漠土分布在撒哈拉、大洋州、中亞、阿拉伯、南美以及美國西部等荒漠地區
我國荒漠土分布在甘肅、新疆、青海、寧夏以及內蒙古等省區
成土條件:氣候
乾旱的大陸性氣候:
降水稀少,降水變率大;
日照強烈,蒸發量大於降水量;
風大而強烈,多大風和塵暴天氣
灰漠土:溫帶荒漠邊緣地區
灰棕漠土:溫帶荒漠地區
棕漠土:暖溫帶荒漠地區

D. 水溝里的黑泥土是酸性土還是鹼性土

酸性土壤主要分布於南方地區,種類有:棕壤、褐土、婁土、灰褐土、灌淤土等.
鹼性土壤多分布於北方地區,種類有:鹼土、黃綿土、黑壚土、棕鈣土、栗鈣土等.
土壤的主要類型:
1.棕壤:棕壤又稱棕色森林土,主要分布於半濕潤半乾旱地區的山地垂直帶譜中,如秦嶺北坡、呂梁山、中條山、六盤山等高山及洮河流域的密茂針葉林或針闊混交林的林下.在褐土分布區之上.
具有深達1.5-2m發育良好的剖面,有枯枝落葉層、腐殖質聚積層,粘化過渡層,疏鬆的母質層等.表土層厚約15-20cm,質地多為中壤.其下則為粘化緊實的心土層,粘粒聚集作用明顯,厚約30-40,富含膠體物質和粘粒,有明顯的核狀或棱塊狀結構,在結構體表面有明顯的鐵錳膠膜復被.再下逐漸過渡至輕度粘化的底土層.K、Ca、Mg、Mn在表層腐殖質中有明顯聚積.土壤膠體吸收性較強,土壤代換總量約5—25當量/100g土,土壤吸收性復合體大部分為鹽基所飽和,鹽基飽和度達80%以上.土壤呈微酸性反應,PH值6.5左右.發育在酸性基岩母質上的棕壤,PH值可達5.5-6,鹽基飽和度也較低,約在60—70%.棕壤土養分釋放迅速,因土壤質地粘重,結構和通透性差,水分不易入滲,在地勢較高的山坡地,易受乾旱威脅,在地勢低窪地帶,又易形成內澇.
2.褐土:褐土分布區為暖溫帶半乾旱半濕潤的山地和丘陵地區,在水平分布上處於棕壤以西的半濕潤地區,在垂直分布上,位於棕壤帶以下,在黃土高原地區主要分布於秦嶺北坡、隴山、呂梁山、伏牛山、中條山等地形起伏平緩、高度變化不大的山地丘陵和山前平原以及河谷階地平原.
褐土多發育在各種碳酸鹽母質上,其成土過程,主要是粘化過程和碳酸鈣的淋溶淀積過程.典型的褐土剖麵包括暗灰色的腐殖質層(A層)、鮮褐土的粘化層(B層)、碳酸鈣積聚的鈣積層(BCa)和母質層(C層).土體中的粘化現象明顯,粘化層緊實而具有核狀或塊狀結構,物理性粘粒含量一般在30—50%.鈣積層碳酸鈣含量20—30%.土壤上層呈中性或微酸性反應,下層呈中性或微鹼性.土壤代換量較高,可達20—40mg當量/100g土,代換性鹽基以鈣、鎂為主,粘粒礦物以水雲母和蛭石為主.具有良好的滲水保水性能,但水分的季節性變化明顯,表現為春旱明顯.土壤膠體吸收能力強,鹽基飽和度高.在自然植被下,有機質含量為1—3%,但由於褐土適於耕作,大部分已辟為農地,致使有機質含量逐漸減少(一般為1%左右),氮磷貯量少.褐土肥效反應快,但穩肥性差.由於粘化現象明顯,土壤易板結,耕性較差.
3.鹼土:分布面積很小,主要分布在銀川平原西大灘一帶的窪地.其主要特徵是土壤膠體復合體吸收了大量的交換性鈉,土壤呈鹼性,PH值大於9,農作物和高等植物均無法生長.
4.婁土:主要分布在潼關以西、寶雞以東的關中平原地區,在山西的南部,河南的西部也有一定面積的分布.
婁土是褐土經人為長期耕種熟化、施肥覆蓋所形成的優良農業土壤.其剖面構型大體可分上下兩部分.上部分為婁化土層,由耕作層、犁底層和老熟化層所組成,質地中壤,顏色灰棕色,呈粒狀結構或團粒結構.下部為自然褐土剖面,由古耕作層、粘化層、鈣積層和母質組成.粘化層一般呈枝柱狀結構,棕褐色,質地粘重.土壤有機質含量一般在1%左右.保水保肥,耕性較好,土層深厚,適種性廣.
5.黃綿土:黃綿土是黃土高原最主要的土壤類型,廣泛分布於黃河中游六省區的黃土丘陵土壤侵蝕強烈地區,以陝北分布最多,隴東、隴中和晉西北次之.常和黑壚土交錯分布.
黃綿土發育於黃土母質,是以耕種熟化為主的成土過程與以侵蝕為主的地質過程共同作用的產物,成土作用微弱,其性狀與母質相似.同時,由於分布區乾旱少雨,有機質的積累和淋溶作用弱,自然剖面不明顯,只有耕層和底土層,缺乏明顯的犁底層和淀積層.土壤質地一般為粉砂質輕壤土.耕層為粒狀或不穩定的團粒結構,荒地呈團粒結構,底土層為發育良好的柱狀結構,表現為黃土的直立性強.全剖面呈強石灰弱鹼性反應,底土即有石灰沉積,呈假菌絲狀或粉霜狀.土質疏鬆多孔,具有良好的通氣透水性,但結構性弱,水穩性差,抗蝕力低,易受侵蝕.化學成份也與母質相似,化學成分以SiO2和AL2O3 為主,含量超過60%,還含有3—6%的Fe2O3,鹽基代換量低.富含礦質養分,全磷0.1—0.2%,全鉀1.8—2.6%,碳酸鈣達10%以上,全氮量較低,不及0.1%.有機質分解較快,一般有機質含量0.5%左右.粘土礦物以水雲母為主,很少發生分解破壞.通過控制侵蝕和培肥,黃錦土即可培育為上層疏鬆、下層稍緊實、通氣透水、保土保肥、高產穩產的海綿土.在發育較好的黃綿土上,心土層略有粘化現象.整個土體土層深厚,質地以粉砂為主,質地均勻,色澤淡黃,近淺灰黃色,結構性弱,水穩性差,易受侵蝕,整個土體表現疏鬆,是一種通氣透水性良好的土壤.
6.鹽土:主要分布在銀川平原、河套平原、晉中盆地及渭河下游的低窪地、湖泊邊緣及河灘地.
鹽土指土體含鹽量超過1%,作物不能生長,並有鹽生植被的土壤.其主要特徵是具有積鹽層,鹽分組成中,陰離子以硫酸根為主,氯離子次之;陽離子以鈉為主,鎂次之.鹽土目前主要為荒地.
7.黑壚土:黑壚土是暖溫帶的古老耕種土壤,廣泛分布於陝北、晉西北、隴東、隴中及內蒙古、寧夏南部的黃土高原,分布的地形部位主要為侵蝕較輕的黃土高原塬面,在梁峁頂部或分水鞍部有殘存,此外,在丘間盆地、河谷沿岸的川台地也可見到.
成土母質為第四紀黃土,土壤剖面可分為耕作熟化層、腐殖質層、碳酸鹽淀積層和黃土母質層.耕作層又可分為耕作層和犁底層.耕作層厚20—30cm,呈灰褐色,輕壤質,PH7.5—9,顯強石灰反應,團粒--團塊狀結構,疏鬆綿軟.犁底層暗灰棕色,質地較粘,一般為中壤土,較緊實.腐殖質層厚約100—120cm,呈暗灰帶褐色,粘粒含量稍高,質地較粘,多為重壤土或粘土,顯棱塊狀結構,在孔壁、裂隙面上有假菌絲狀或霜粉狀的碳酸鹽淀積.碳酸鹽淀積層一般在150cm以下,厚約1m,其下過渡不明顯.本層無粘化特徵,有少量瘤狀或豆狀石灰結核和假菌絲狀、霜粉狀碳酸鹽的淀積.土壤自表層開始就有強烈的面對碳酸鹽反應.土壤腐殖質含量一般為1—0.5%,全氮量約為0.03—0.1%,全磷量為0.15—0.17%,全鉀量1.6—2.0%,代換量9—14mg當量/100g土.土壤通透性好,具較強的養分釋放性能和較大的蓄水保墒保肥能力.
8.灰褐土:灰褐土亦稱灰褐色森林土,它是乾旱半乾旱地區山地森林垂直帶森林土壤,主要分布在六盤山、呂梁山、大青山、烏拉山、賀蘭山等地的海拔1200—2600m,即栗鈣土或棕鈣土之上,亞高山草甸之下.在黃河上游的大通河、洮河等主要支流也有分布.
灰褐土成土母質多樣,土壤剖面層次分化明顯,由殘落物層、腐殖質層、粘化層、鈣積層和母質層組成.土壤有機質分布深且含量高,表土一般為6—13%,鈣積層出現部位有高有低,鈣積層碳酸鈣含量一般是10—16%.土壤酸鹼性變化較大,表土微酸一酸性,粘化層中性一鹼性,鈣積層為鹼性.土壤膠體全部為鹽基所飽和,代換性陽離子以鈣為主,土壤代換量很高,一般是20—50當量/100g土,甚至更高.
9.灰鈣土:灰鈣土為荒漠草原地帶土壤,分布在甘肅、寧夏境內黃河以南,甘肅華家嶺以北的黃土丘陵、緩坡平原、平坦台地、高原盆地邊緣、山麓平原、河谷階地.如蘭州、榆中、定西、靖遠、會寧、臨夏、永靖、海原、同心等.
發育於黃土母質,成土過程有腐殖質的積累過程和碳酸鹽的淋溶過程,但與栗鈣土和黑壚土比較有明顯的減弱,土壤剖面分化不太明顯.土壤有機質含量通常在0.7—1.5%,分布在50cm之上,全剖面的碳酸鈣含量都較高(平均為9%),在30cm以下積聚較多,可達20%左右,呈眼狀及假菌絲狀.剖面底部含大量鹽類,主要是CaSO4和MgSO4,剖面上中部(10—20cm)有明顯的粘化現象,粘粒含量變於10—20%之間.在局部地區有鹽化和鹼化特徵.鹽基代換量低,約為14mg當量/100g土.土壤結構性差,相應透水透氣性差;含氮量低,但富含鉀素和其它礦質養料,硅、鐵鋁率在5—10%之間,粘土礦物以水雲母為主,土體呈鹼性反應,PH值在8.0—9.5之間.
10.棕鈣土:棕鈣土為乾旱草原向荒漠過渡的地帶性土壤,主要分布於鄂爾多斯中西部.
棕鈣土的成土母質有洪積-沖積的砂質、砂壤質和礫質,也有黃土狀沉積物和各種結晶岩及沉積岩的殘積母質.土壤剖面的表層具有結皮和片狀結構,腐殖質比較明顯,表層有機質含量在0.6—2.0%之間,顏色呈棕色.碳酸鈣已接近表層,多在15—40cm深度處積聚,一般含量10—12%,多的可達20%.土壤上部酸鹼度中性,下部呈鹼性反應(PH8.5左右).鹽基代換量小於10mg當量/100g土.腐殖質層的結構性較差,土層較緊實.粘土礦物以水雲母為主,次為蒙脫石,並有鐵的氧化物出現.
11.栗鈣土:栗鈣土為乾旱草原地帶性的土壤,主要分布於鄂爾多斯高原的東部和青海海東淺山地區.
成土母質主要為沙黃土和砂礫質洪積物,通過腐殖質積累過程和碳酸鈣積累過程形成了栗鈣土,與黑鈣土比較,腐殖質積累過程已漸減弱,而鈣化過程相對較強,形成土層較薄,一般120cm.剖面形態分化比較明顯,表層20—30cm為腐殖質層,有機質含量通常在2—5%,土壤顏色呈栗色,腐殖質層的下部緊實度大,妨礙根的發育.剖面中下部(一般在30—70cm之間)有明顯的鈣積層,碳酸鈣含量可達50%以上.鈣積層除了有大量的碳酸鈣外,還有碳酸鎂的鹽層.再下是鹼金屬(K、Na)的重碳酸鹽,同時也含有鹼土金屬(Ca、Mg)的重碳酸鹽,最下層是鹼金屬的硫酸鹽和氯化物鹽層,有時有數量不等的石膏聚積.栗鈣土吸收性復合體的代換性陽離子總量一般為15—30mg當量/100g土.土壤一般中上層呈中性到弱鹼性反應,下層呈鹼性反應,土壤結構性差,團粒不穩定.
12.風沙土:風沙土是風成沙母質上發育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庫布其沙漠、毛烏素沙地、騰格里沙漠東南緣,以及風蝕沙化嚴重的長城以北風沙區.
風沙土的剖面發育微弱.流動風沙土,除干沙層(厚約5—10cm)和溫沙層界限明顯外,無分化特徵,土壤質地分選良好,細沙(0.25—0.05mm)佔90%以上,有機質含量低,在0.012—0.233%之間.半固定風沙土,地面有結皮或稍覆淺沙,結持較緊,剖面有分化,有機質染色層明顯,有機質含量0.2—0.8%.按碳酸鹽和易溶鹽含量可再分為半固定風沙土、碳酸鹽半固定風沙土和鹽化風沙土三類.固定風沙土,粘粒增多,有機質含量可達1.0%左右,土壤保水保肥性進一步改善,肥力提高.
13.灌淤土:灌淤土是長期利用富含泥沙的河水灌溉,在淤積和耕作施肥交替作用下形成的一種特殊農業土壤,多分布在河套平原、銀川平原及沿黃河的一些地方.
灌淤土由灌溉熟化層和底土或埋藏土層組成.灌溉熟化層又可分為新灌淤層、近代灌淤層和老灌淤層三部分.灌淤土的主要特徵是全剖面比較均一,熟化程度較高,具有較好的耕性、結構性、保肥性、持水性和透水性.
14.潮土:主要分布在黃河及其支流沿岸河谷平原或局部低地上.受地下水影響,形成明顯的銹紋綉斑層.全剖面可分為耕作層、銹土層和母質層.由於有機質積累較弱,有機質含量通常在1%左右.

E. 寧夏土壤的類型及形成過程

寧夏土壤面積約439萬公頃,占寧夏總面積的95.6%。在土壤形成中,有機質累積、碳酸鈣淋溶與淀積、鹽化與鹼化、氧化與還原、熟化等過程具有重要作用,決定著土壤的類型、分布和特點。寧夏水平地帶性土壤有黑壚土、灰鈣土及灰漠土,自南向北分布,山地土壤主要是灰褐土,在賀蘭山與六盤山呈現垂直變化:人為土—灌淤土主要是在人為因素作用下形成的熟化程度較高的土壤,分布於寧夏平原引黃灌區,由寧夏土壤工作者提出並命名。

總體來說,寧夏土地面積雖然不大,但土地類型及其分布呈現出復雜性和多樣性特點。主要是平原面積小,山地丘陵面積大。寧夏山地面積1226.9萬畝,佔全區總面積的15.79%,主要有賀蘭山、香山、羅山、牛首山、六盤山等,丘陵面積2951.8萬畝,佔全區總面積的38%,主要分布在固原市、吳忠市的南部地區和中衛市的東南部地區,是我國黃土高原的組成部分,平原面積2084.6萬畝,佔全區總面積的26.8%,主要分布於寧夏的中、北部,有銀川平原、衛寧平原、清水河河谷平原、韋州平原等,其餘為台地和沙漠。另外,人均佔有土地較多,可利用的潛力較大,但限制因素多。寧夏人均佔有土地13.87畝,居全國第7位:人均佔有耕地3.06畝,居全國第3位。耕地後備資源較為豐富,但集中連片的少,全區3000畝以上集中連片的耕地後備資源為374.3萬畝,其中又多為宜牧的牧草地,而且開發利用的限制因素多,如缺水、鹽鹼地多、貧脊,風沙大。另外,引黃灌區內插花分布的宜農荒地,開發條件雖然優越,但土地質量較差,地勢低窪,排水不暢,地下水位高,改造難度大。 銀川土壤類型分為9大類、28個亞類、48個土屬及500多個土種或變種。賀蘭山至西乾渠之間主要為山地灰鈣土、草甸土和灰褐土,東部沖積平原主要為長期引黃灌溉淤積和耕作交替而形成的灌淤土,局部低窪地區有湖土和鹽土分布。灌淤土土質適中,理化性好,有機質含量高,保水保肥適種性廣。土壤類型的多樣性非常適合發展農業生產和多種經濟作物生長。
銀川市土壤類型繁多,但其分布仍有規律可循。西部賀蘭山山地,山體高,相對高差大,土壤具有明顯的垂直地帶性分布特點。並因坡向不同,土壤類型和分布高度也常有差異。洪積、沖積平原地區的土壤,其分布除與地形有關外,還和耕種影響有密切關系。全市土壤分布的特點是:從西向東隨著海拔高度的下降,土壤類型也隨之由地帶性土壤向區域性土壤在分布上進行有規律的變化。�賀蘭山山地在海拔3100米以上為山地草甸土,海拔在2000~3000米為山地灰褐土,2000米以下為山地灰鈣土。賀蘭山至西乾渠之間山前洪積扇和洪積沖積平原,地面坡度大,平均比降達32‰,地下水位深,主要分布地帶性土壤——淡灰鈣土,其次是總片分布的風沙土和白僵土。西乾渠往東至新開渠,在地貌上屬三級階地,原為淡灰鈣土區,開墾後受灌水影響,地下水位大幅度上升,土壤向草甸化和鹽化方向發展,目前主要分布鈣型草甸土和鈣型鹽土。唐徠渠、漢延渠灌區,農業歷史悠久,土壤類型由地帶性分布轉向區域性分布,主要為長期引黃灌溉淤積和耕作交替進行而形成的灌淤土,局部低窪地區有湖土和鹽土分布。惠農渠以東至黃河灘地,沉積時間短,主要是薄層灌淤土和草甸土,也有湖土和鹽土分布。
土壤面積指耕地、林地、牧地等可以為農林牧利用的自然土壤面積,不包括城市用地、居民村落和黃河水面。根據銀川郊區、賀蘭縣、永寧縣和農墾土壤普查資料匯總及圖斑量算。全市總土地面積534.12萬畝,土壤總面積499.02萬畝,佔全市總土地面積的93.4%。其中灰鈣土面積最大,為190.43萬畝,佔全市土地面積的35.7%,灌淤土面積129.14萬畝,佔全市土地面積的24.2%。其它土壤面積由大到小的順序為草甸土、灰褐土、鹽土、風沙土、湖土、白僵土、堆墊土。 (一)灰鈣土灰鈣土是在乾旱條件下形成的地帶性土壤,在全市分布面積最大,除一部分被開墾耕種外,大部分為天然草場和荒地,主要分布在賀蘭山東麓洪積扇的邊緣地帶和洪積沖積平原西部高階地。灰鈣土的母質主要為第四紀洪積沖積物,質地一般較粗,受荒漠草原生物氣候的影響,有一定腐殖質積累和較弱的淋溶作用。剖面自上而下可分為有機質層、鈣積層及母質層3個發生層段,其有機質平均含量分別為0.78%、0.59%、0.34%;碳酸鈣平均含量分別為9.37%、20.53%、14.03%;全鹽量分別為0.04%、0.19%、1.59%。灰鈣土肥力較低,平均含氮量僅0.05%,速效磷5.5ppm,陽離子交換量7.60毫克當量/100克土。(二)灌淤土灌淤土是引黃灌溉區長期耕種形成的農業土壤。灌淤土的主要特徵是有一定厚度的灌淤熟化土層。它是引用含有大量泥沙的黃河水進行灌溉,經長期灌水落淤與人為耕作施肥的交疊作用下逐漸形成的。主要特點是全土層均勻,有一定的熟化特徵,其厚度均在30厘米以上。灌淤土剖面自上而下劃分為灌淤耕層、灌淤心土層和母質層。灌淤土層經過耕作,沉積層次已消逝,含有人為施肥等活動帶進的其他侵入體,其土層均含有一定的有機質和養分,並具有較好的土壤結構和較多的孔隙,比較疏鬆。灌淤土層全鹽量一般較低,小於0.15%;在地下水位高的條件下,可溶鹽層經灌溉淋洗下移,但由於毛管作用,鹽分會隨毛管水上升,移至地表,發生土壤鹽化。(三)草甸土草甸土主要分布在賀蘭山山地、洪積沖積平原三級階地上的新灌區和河灘地。賀蘭山山地草甸土成土母質為紫紅色長石砂岩、砂岩和泥岩風化物。它具有明顯的生草作用,在低溫濕潤條件下,土體積累的有機質較高,淋溶作用也較強。其全剖面有機質含量平均高達7.7%,全氮含量0.35%,全磷含量0.10%,全鉀含量1.96%;速效養分含量也較高,速效鹼解氮和速效鉀含量分別為414.8ppm和180.2ppm,但速效磷含量很低,僅有5.4ppm。屬於自然肥力較高的土壤。銀川市分布的草甸土除山地草甸土外,還有灌淤淺色草甸土、鹽化淺色草甸土和沼澤草甸土三個亞類。其中灌淤淺色草甸土是本市主要耕作土壤,分布在唐徠渠、漢延渠、惠農渠農業區。這種土壤是在引黃灌溉的條件下常年旱作的草甸土壤。它在形成過程中伴有灌淤熟化過程,但熟化層一般不超過30厘米。由於受耕作、施肥、灌溉的影響,土松多孔隙,有機質養分含量較高,土壤質地多為均勻的中壤土,少數為重壤土和輕壤土。其有機質含量一般為1.08%,水解氮含量為55ppm,速效磷含量為12.6%,表層含鹽量為0.25%。(四)灰褐土銀川市灰褐土面積在全市土壤總面積中位居第四。主要分布在賀蘭山2000~3100米的坡地上。是以雲杉林為主的森林植被下形成的土壤,成土母質以頁岩、泥岩和灰岩風化物居多,砂礫風化物較少。灰褐土有森林覆蓋,近期土壤侵蝕輕微,但因坡度較陡,一般土層較薄,潛在侵蝕勢高,土壤的淋溶作用較強。全剖面石灰反應微弱,pH值大部分在7.5~8.3之間。灰褐土剖面發育完整,自上而下可分為枯枝落葉層、半分解狀松軟腐殖質層、礦質土有機質層、過渡層、發育較弱的溶積層和母質層。從采自賀蘭山蘇峪口北馬蓮溝南半陰坡的代表剖面上,在枯枝落葉層和腐殖層(2~13厘米)的土層中,有機質和氮、磷、鉀的含量都很高,是土壤最肥沃的層段,在礦質有機質層(13~29厘米)以下,有機質和氮的含量急劇下降,這反映了森林土壤有機質積累的特點。腐殖質層的可溶鹽含量較高,達0.11%,其鹽分組成以重碳酸鈣為主。�灰褐土全剖面有機質平均含量為6.22%,全氮0.26%,全磷0.08%,全鉀1.96%,速效鹼解氮241ppm,速效磷5.6ppm,速效鉀278%,全鹽0.04%,陽離子交換量27.50毫克當量/100克土,重碳酸鈣3.13%。(五)鹽 土具有強鹽化過程,表土大量積鹽,當含鹽量大於1%時,即稱為鹽土。它是銀川引黃灌區荒地土壤的主要類型之一,主要分布在低窪地、湖泊邊緣、河灘地及滲漏嚴重的渠道兩側。鹽土一般形成在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區,均在1.8米以上,自然植被以鹼蓬、鹽爪爪、小蘆草、紅沙及珍珠等鹽生或耐鹼植物為主。銀川鹽土按其成土過程和性態分為草甸鹽土和沼澤鹽土兩個亞類。草甸鹽土所處地形較低,地下水位高,但地表不積水,其鹽分組成以氯化物或硫酸鹽為主。有機質及養分含量低,平均有機質含量壤質土與黏質土為0.8%左右,沙質土僅有0.47%,鹼解氮低於30ppm,速效磷不超過11ppm。地表生長的耐鹽植被覆蓋度在20%左右,有的地方可達30%。沼澤鹽土分布在湖泊邊緣窪地,常有季節性積水,大多數為湖泊乾涸後,地表開始大量積鹽而形成的一種鹽土。沼澤鹽土一般表層有鹽結皮,鹽結皮以下為潛育層或腐泥層,有機質含量較高。在鹽結皮以下27厘米以內,有機質平均含量為1.32%,最高可達3.29%,鹼解氮平均含量為54.4ppm,速效磷平均含量為12.0ppm,均明顯高於其它鹽土。

F. 中國土壤類型分布圖

中國土壤類型分布圖:

土壤可以分為砂質土、黏質土、壤土三種類型。

中國主要土壤發生類型可概括為紅壤、棕壤、褐土、黑土、栗鈣土、漠土、潮土(包括砂姜黑土)、灌淤土、水稻土、濕土(草甸、沼澤土)、鹽鹼土、岩性土和高山土等系列。

(6)黑壚土中鈉離子交換量擴展閱讀

按土壤質地,土壤一般分為三大類:砂質土、黏質土、壤土三類。

砂質土的性質:含沙量多,顆粒粗糙,滲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氣性能好。

黏質土的性質:含沙量少,顆粒細膩,滲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氣性能差。

壤土的性質:含沙量一般,顆粒一般,滲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風性能一般。

地球陸地表面土壤種類的分異和組合。與自然地理條件的綜合變化密切相關。

G. 中國土壤的主要類型

中國土壤資源豐富、類型繁多,世界罕見。中國主要土壤發生類型可概括為紅壤、棕壤、褐土、黑土、栗鈣土、漠土、潮土(包括砂姜黑土)、灌淤土、水稻土、濕土(草甸、沼澤土)、鹽鹼土、岩性土和高山土等12系列。

紅壤系列 中國南方熱帶、亞熱帶地區的重要土壤資源,自南而北有磚紅壤、燥紅土(稀樹草原土)、赤紅壤(磚紅壤化紅壤)、紅壤和黃壤等類型。

磚紅壤 發育在熱帶雨林或季雨林下強富鋁化酸性土壤,在中國分布面積較小。海南島磚紅壤的分析資料表明:風化度很高,粘粒的二氧化硅/氧化鋁比值(以下同)低於1.5,粘土礦物含有較多的三水鋁礦、高嶺石和赤鐵礦,陽離子交換量很少,鹽基高度不飽和。

燥紅土 熱帶乾熱地區稀樹草原下形成的土壤,分布於海南島的西南部和雲南南部紅水河河谷等地,土壤富鋁化程度較低,土體或具石灰性反應。

赤紅壤 發育在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下,具有紅壤和磚紅壤某些性質的過渡性土壤。

紅壤和黃壤 均為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下生成的富鋁化酸性土壤,前者分布在干濕季變化明顯的地區,淀積層呈紅棕色或桔紅色,剖面下部有網紋和鐵錳結核,二氧化硅/氧化鋁比值為1.9~2.2,粘土礦物含有高嶺石、水雲母和三水鋁礦;後者分布在多雲霧,水濕條件較好的地區,以川、黔兩省為主,以土層潮濕、剖面中部形成黃色或蠟黃色淀積層為其特徵,粘土礦物含有較多的針鐵礦和褐鐵礦。

紅壤系列的土壤適於發展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果樹和林木,作物一年可二熟、乃至三熟、四熟,土壤生產潛力很大。目前尚有較大面積荒山、荒丘有待因地制宜加以改造利用。

棕壤系列 亦為中國東部濕潤地區發育在森林下的土壤,由南至北包括黃棕壤、棕壤、暗棕壤和漂灰土等土類。

黃棕壤 亞熱帶落葉闊葉林雜生常綠闊葉林下發育的弱富鋁化、粘化、酸性土壤,分布於長江下游,界於黃、紅壤和棕壤地帶之間,土壤性質兼有黃、紅壤和棕壤的某些特徵。

棕壤 主要分布於暖溫帶的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為夏綠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下發育的中性至微酸性的土壤,特點是在腐殖質層以下具棕色的淀積粘化層,土壤礦物風化度不高,二氧化硅/氧化鋁比值3.0左右,粘土礦物以水雲母和蛭石為主,並有少量高嶺石和蒙脫石,鹽基接近飽和。

暗棕壤 又稱暗棕色森林土,是發育在溫帶針闊混交林或針葉林下的土壤,分布在東北地區的東部山地和丘陵,介於棕壤和漂灰土地帶之間,與棕壤的區別在於腐殖質累積作用較明顯,淋溶淀積過程更強烈,粘化層呈暗棕色,結構面上常見有暗色的腐殖質斑點和二氧化硅粉末。

漂灰土過去稱為棕色泰加林土和灰化土,分布在大興安嶺中北部,是北溫帶針葉林下發育的土壤,亞表層具弱灰化或離鐵脫色的特徵,常出現漂白層,強酸性,鹽基高度不飽和,屬於生草灰化土和暗棕壤之間的過渡性土類,可認為是在地方性氣候和植被影響下的特殊土被。

棕壤系列土壤均為很重要的森林土壤資源。目前,不僅分布有較大面積的天然林可供採伐利用,為中國主要森林業生產基地;且大部分土壤,尤其是分布在丘陵平原上的黃棕壤和棕壤有很高的農用價值,多數已墾為農地和果園。

褐土系列 包括褐土、黑壚土和灰褐土,這類土壤在中性或鹼性環境中進行腐殖質的累積,石灰的淋溶和淀積作用較明顯,殘積一淀積粘化現象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現。

潮土、灌淤土系列 中國重要的農耕土壤資源,包括潮土、灌淤土、綠洲土。這類土壤是在長期耕作施肥和灌溉的影響下形成。在成土過程中,獲得了一系列新的屬性,使土壤有機質累積、土壤質地及層次排列、鹽分剖面分布,都起了很大變化。水稻土系列 主要分布在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其中長江中下游平原、珠三角、四川盆地和台灣西部平原最為集中。水稻土是耕種活動的產物,由各種地帶性土壤、半水成土和水成土經水耕熟化培育而成,其形成過程是在季節性淹水灌溉耕作施肥等措施影響下,進行氧化還原交替過程、有機質的合成與分解、復鹽基作用與鹽基的淋溶,及粘粒的分解、聚積與遷移、淋失,使原來的土壤特徵受到不同程度的改變,使剖面發生分異,而形成特有的土壤形態、理化和生物特性。水稻土的剖面結構包括下列層次:耕作層(A)、犁底層(P)、滲育層(W)、 淀積層(B)、淀積潛育層(Bg)及潛育層(G)。耕作層淹水時水分飽和,呈半流泥糊狀或泥漿狀。排水落干後,呈包含有屑粒、碎塊的大塊狀結構,結構面見銹斑雜有植物殘體;犁底層較緊實,暗棕色的垂直結構發達,有銹紋和小鐵錳結核;滲育層由於水分滲透,鐵質淋洗強烈,顏色較淡;淀積層多呈棱塊狀結構,多銹紋、銹斑和鐵錳結核;淀積潛育層處在地下水變動范圍內,呈灰藍色,有較多的銹斑和銹紋結構不明顯;潛育層處於還原狀態,呈藍灰色結構。水稻土大致可分為淹育、瀦育及潛育等三種類型。淹育型發育層段淺薄,屬初期發育的水稻土,底土仍見母土特性,如紅壤仍有紅色底層;瀦育型發育完整,具有完整的剖面結構;潛育型屬由潛育土或沼澤土發育而成。

鹽鹼土系列 分為鹽土和鹼土。岩性土系列 包括紫色土、石灰土、磷質石灰土、黃綿土(黃土性土)和風沙土。這類土壤性狀仍保持成土母質特徵。

高山土系列 高山土壤指青藏高原和與之類似海拔高山垂直帶最上部,在森林郁閉線以上或無林高山帶的土壤。由於高山帶上凍結與溶化交替進行,土壤有機質腐殖化程度低,礦物質分解也很微弱,土層淺薄,粗骨性強,層次分異不明顯。因而將高山土壤作為獨特的系列劃分開來;亞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亞高山草原土、高山草原土、高山漠土和高山寒漠土之分。

1.土壤的水平地帶性分布中國土壤的水平地帶性分布,在東部濕潤、半濕潤區域,表現為自南向北隨氣溫帶而變化的規律,熱帶為磚紅壤,南亞熱帶為赤紅壤,中亞熱帶為紅壤和黃壤,北亞熱帶為黃棕壤,暖溫帶為棕壤和褐土,溫帶為暗棕壤,寒溫帶為漂灰土,其分布與緯度基本一致,故又稱緯度水平地帶性。

2.土壤的垂直地帶性分布中國的土壤由南到北、由東向西雖然具有水平地帶性分布規律,但北方的土壤類型在南方山地卻往往也會出現。

參考資料:http://wenwen.soso.com/z/q134454334.htm

閱讀全文

與黑壚土中鈉離子交換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飲水機亮紅燈是什麼意思 瀏覽:123
超濾反洗持續時間 瀏覽:576
水處理後變藍 瀏覽:175
嘉福威空氣濾芯質量怎麼樣 瀏覽:92
帶式過濾機價格 瀏覽:78
離子交換法測二氯化鉛 瀏覽:631
東陽市廢水公司 瀏覽:910
回我錯了用數字 瀏覽:157
粘純凈水水桶什麼膠最牢固 瀏覽:919
凈水器出廢水量突然增大 瀏覽:701
雨水儲存回用系統安裝視頻 瀏覽:848
蒸餾水對魚有害嗎 瀏覽:418
怎麼過濾酒渣 瀏覽:356
食品污水處理要注意什麼 瀏覽:244
污水營運工是做什麼的 瀏覽:567
怎麼知道污水處理廠偷排污泥 瀏覽:429
娃哈哈飲水機怎麼製冷 瀏覽:337
木筏求生怎麼用飲水機獲得水 瀏覽:580
csvedi 瀏覽:182
沁園h8ro膜特點 瀏覽: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