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祖國的名勝古跡
泰山——五嶽之首。它東臨波瀾壯闊的大海,西靠源遠流長的黃河,凌駕於齊魯大地,幾千年來一直是東方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佛、道兩教興盛之地,是歷代帝王朝拜之山。歷代帝王所到之處,建廟塑像,刻石題字,留下了眾多文物古跡。泰山兼具古、麗、幽、妙,摩崖碑碣數不勝數,廟宇觀堂滿山遍布,山勢壯麗,自然景觀巍峨、雄奇、沉渾、峻秀。全山有古建築群20多處,歷史文化遺跡2000多處,歷代文人雅士吟詠題刻和碑記無數。泰山的自然風光更是泰山引人之處,泰山高峰峻拔,雄偉多姿,既是「天然山嶽公園」,又是「東方歷史文化縮影」。泰山具有極其美麗壯觀的自然風景,其主要特點為雄、奇、險、秀、幽、奧等。
大明湖——大明湖位於濟南市區中心、舊城區北部,與趵突泉、千佛山並稱濟南三名勝。濟南八景中,大明湖有三景:明湖泛舟、歷下秋風、匯波晚照。 湖底由不透水的火成岩構成,因而湖水「恆雨不漲,久旱不涸」,常年保持較固定的水位。
大明湖自古遍生荷蓮,湖畔垂柳依依,花木扶疏,「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她風景的最好寫照。公園的人文景觀十分豐富,歷下亭、鐵公祠、南豐祠、北極廟等三十餘處名勝古跡掩映於綠樹繁花之間,展現出悠久的歷史文化。
大明湖是一天然湖泊,最早見於文字記載是北魏酈道元《水經注》,隋唐時名蓮子湖,歷水波,宋時曾名西湖,到金元時始稱大明湖。公園內碑刻石碣較多,著名者有杜甫詩句:「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為清代何紹基書寫,另有鐵保書對聯,何紹基、翁方綱等的碑記,皆具深厚文化內涵和藝術水平。
趵突泉——位於濟南市區中心,趵突泉南路和濼源大街中段,南靠千佛山,東臨泉城廣場,北望大明湖,面積158畝,是以泉為主的特色園林。今日之趵突泉正越來越為世人所矚目,成為「游濟南不游趵突,不成游也」之盛譽。該泉位居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譽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見於古代文獻的濟南名泉。趵突泉是泉城濟南的象徵與標志,與千佛山、大明湖並稱為濟南三大名勝
。著名文學家蒲松齡則認為趵突泉是「海內之名泉第一,齊門之勝地無雙」。清代康熙皇帝南遊時,曾觀賞了趵突泉,興奮之餘題了「激湍」兩個大字,並封為「天下第一泉」。
灕江——屬於珠江水系,發源地在桂林北面興安縣境內的貓兒山。貓兒山是史稱五嶺之一的越城嶺主峰,海拔2238米,號稱中南最高峰,灕江由貓兒山下的涓涓細流匯集而成興安縣境內至今還保留著秦始皇時期修建的「靈渠」,它是中國第一條人工運河,史稱「興安靈渠」,它把灕江的水和湘江的水連接起來。湘江在湖南境內,屬於長江水系。大自然賦予了它特定的方式。大家都知道,「世上無水不東流」是因為地球西部地形高,東部地形低所造成的,但惟有湘江的水是由南向北而去,灕江的水由北向南而下,所謂「湘漓分流」、「相離而去」,灕江故此得名,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另外灕江的「漓」字,在字典裡面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大概也是灕江名稱最佳的含義。
象鼻山——象鼻山原名漓山,又叫儀山、沉水山,簡稱象山,位於廣西省桂林市內桃花江與灕江匯流處,山因酷似一隻站在江邊伸鼻豪飲灕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們稱為桂林山水的象徵。象鼻山海拔200米,高出水面55米,長108米,寬100米。山體面積1.3公頃,它是由3.6億年前海底沉積的純石灰岩組成的。清代工部郎中舒書在《象山記》中寫道:「粵之奇以山,粵西之山之奇以石,而省城相對之象,則又其奇之甚。」
1986年依象鼻山闢建象山公園,園內自然山水與人文景觀相輝映,主要景點有水月洞、象眼岩、普賢塔、宏峰寺及寺內的太平天國革命遺址陳列館等。
西湖——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面,它以其秀麗的湖光山色和眾多的名勝古跡而聞名中外,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也被譽為人間天堂。西湖的水面面積約4.37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島嶼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長15公里。水的平均深度在1.5米左右,最深處在 2.8米左右,最淺處不到1米。湖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2.8公里。蘇堤和白堤將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個部分。1982年西湖被確定為國家風景名勝區,1985年被選為「全國十大風景名勝」。
西湖古稱錢塘湖,又名西子湖,古代詩人蘇軾就對它評價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峨眉山——位於中國四川峨眉山市境內,景區面積154平方公里,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地勢陡峭,風景秀麗,有「秀甲天下」之美譽。氣候多樣,植被豐富,共有3000多種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樹種。山路沿途有較多猴群,常結隊向遊人討食,勝為峨眉一大特色。它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寺廟約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廟,佛事頻繁。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樂山大佛作為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與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舉世聞名的普賢菩薩道場。有山峰相對如蛾眉,故名。包括大峨眉、二峨眉、三峨眉、四峨眉。主峰3079.3米,高出成都平原2,500∼2,600公尺。為褶皺斷塊山地,斷裂處河谷深切。一線天、捨身崖等絕壁高達700∼850公尺。山勢雄偉,隘谷深幽,飛瀑如簾,雲海翻湧,林木蔥蘢,有「峨眉天下秀」之稱。山上多佛教寺廟,向為著名游覽地
阿里山——中國地名,是台灣省的著名旅遊風景區,阿里山位於台灣省嘉義市東方75公里,地處海拔2000公尺以上,坐標為北緯23度31分,東經120度48分,東面靠近台灣最高峰玉山。由於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台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阿里山列為台灣風景區之一,美景紛陳早為人所稱道,因此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山之偉大」的說法。由於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台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 阿里山空間距離僅十五公里,但由山下一層一層盤旋繞上山頂的鐵路,竟長達七十二公里,連通各森林區的支線,總長度有一千多公里。沿途有八十二條隧道,最長的達一千三百公尺。火車穿過熱、亞熱、溫、寒四帶迥異的森林區。
阿里山的鐵路可與「阿里四景」(日出、雲海、晚霞、森林)合稱「五奇」。鐵路全長72公里,卻由海拔30米上升到2450米,坡度之大舉世罕見。火車從山腳登峰,似沿「螺旋梯」盤旋而上,繞山跨谷鑽隧洞,鳥雀在火車輪下飛翔。登山途中,從高大挺拔的桉樹、椰子樹、檳榔樹等熱帶古木,到四季常綠的樟、楠、櫧、櫸等亞熱帶闊葉樹,再到茂密的紅檜、扁柏、亞極和姬松等溫帶針葉樹,到了3000米以上,則是以冷極為主的寒帶林了。這些奇木異樹,在阿里山上匯成一片綠色的海洋。山風勁吹時,山林如驚濤駭浪,發出轟天雷鳴,形成阿里山著名的萬頃林濤。
日月潭——是台灣的「天池」,湖周35公里,水域9平方公里多,為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泊,也是全國少數著名的高山湖泊之一。其地環湖皆山,湖水澄碧,湖中有天然小島浮現,圓若明珠,形成「青山擁碧水,明潭抱綠珠」的美麗景觀。清人曾作霖說它是「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閑」;陳書游湖,也說是「但覺水環山以外,居然山在水之中」。300年來,日月潭就憑著這「萬山叢中,突現明潭」的奇景而成為寶島諸勝之冠,馳名於五洲四海。
日月潭由玉山和阿里山漳的斷裂盆地積水而成。環潭周長35公里,平均水深30米,水域面積達900多公頃,比杭州西湖大三分之一左右。日月潭是台灣著名的風景區,是台灣八景中的絕勝,也是台灣島上唯一的天然湖泊,其天然風姿可與杭州西湖媲美。湖面海拔740米,面積7.73平方公里,潭中有一小島名珠仔嶼,亦名珠仔山,海拔745米。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一彎新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
日月潭本來是兩個單獨的湖泊,後來因為發電需要,在下游築壩,水位上升,兩湖就連為一體了。潭中有一個小島,遠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故名珠仔島,現在叫光華島或拉魯島。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如日輪,南半狀似上弦之月,因名日月潭。舊台灣八景之一的「雙潭秋月」就是由此而來。
日月潭之美在於環湖重巒疊峰,湖面遼闊,潭水澄澈;一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不同。七月平均氣溫不高於攝氏二十二度,一月不低於攝氏十五度,夏季清爽宜人,為避暑勝地。
五指山——五指山是海南第一高山,是海南島的象徵,也是我國名山之一,被國際旅遊組織列為A級旅遊點。該山位於海南島中部,峰巒起伏成鋸齒狀,形似五指,故得名。五指山區遍布熱帶原始森林,層層疊疊,逶迤不盡。海南主要的江河皆從此地發源,山光水色交相輝映,構成奇特瑰麗的風光。五指山林區是一個蘊藏著無數百年不朽良樹的綠色寶庫。
五指山涌現出一批旅遊景點創造和打破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多項世界紀錄、中國紀錄,獲得多項世界之最、中國之最。
1、我國生態系統多樣性、生物種類多樣性、生物基因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在我國和全球多樣性保護中具有重大價值。
2、海南省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有13435公頃;熱帶原始林面積最大,有9063公頃;
3、我國熱帶林海拔最高和相對高差最大的保護區,海拔高度在250米-1867米之間;
4、我國熱帶植被類型最多,植被垂直帶譜最完整的自然保護區,其中,亞高山矮林(山頂矮林)在熱帶地區為五指山特有;
5、五指山空氣潔凈無粉塵,負氧離子每立方厘米含量8000個,居全國前位,是純天然氧吧。
B. 國內美術院校排名應該怎麼排
哪個國家的美術院校比較好?有哪些美術院校?世界美術院校排名是怎樣的呢?美行思遠小編針對這些問題為大家整理了世界美術院校排名,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1.巴黎美術學院(法國)
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是由法國文化部管轄並屬於高等專業學院性質的國立高等藝術學院,同時也是世界四大美術學院之一。作為全世界頂尖殿堂級的美術學院,它不僅在全世界的高等美術院校中影響巨大,在中國美術界影響也最為深遠,中國的老一輩油畫家徐悲鴻、林風眠、顏文梁、潘玉良、劉開渠、吳冠中、李風白等名家就畢業於這所學校。
2.列賓美術學院(俄羅斯)
俄羅斯聖彼得堡列賓美術學院,原俄羅斯皇家美術學院。是世界著名四大美院之一。是俄羅斯美術教育的最高學府,培養出了許多世界知名美術家。學院培養出了一大批傑出的現實主義大師,包括列賓,蘇里柯夫,庫因德日等,國內包括李天祥、趙友萍、全山石、孫環環等老一輩及新銳藝術家,青年建築藝術家劉開海。
3.佛羅倫薩美術學院(義大利)
佛羅倫薩國立美術學院1785年成為國立美術學院,學院是歐洲文藝復興的產物,也對歐洲文藝復興產生過巨大影響,因對世界美術界,世界美術教育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所以有「世界美術最高學府」和「寫實主義大師匯集的皇家美術學院」之稱。
4.英國皇家美術學院(英國)
英國皇家美術研究院,坐落在倫敦市中心,自1768 年成立以來迄今已有245年,不僅歷史悠久而且人才輩出,為培育世界繪畫、雕刻、建築藝術英才做出了巨大貢獻。該研究院每年舉行優秀學員及藝術家作品展,也吸引了國內外藝術愛好者的矚目。
5.柏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德國)
從六十年代開始,柏林藝術學院就已發展成為一所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高等院校。學院設置了三十多個藝術專業以及與其相關的科學專業。隨著對四大專業:造型藝術、設計、表演藝術和音樂,及其領導組織的結構改革,柏林藝術學院憑借其在教學與研究方面的優勢以及在許多領域的改革中所取得的成績,被看作德國高校改革發展的先鋒。
6.羅馬美術學院(義大利)
羅馬美術學院誕生於16世紀末,目前美院是義大利的一所標志性藝術學院。在全世界美術學院中排名第六,被認為是藝術與美的搖籃。如今,羅馬美術學院主要致力於在視覺傳播和視覺藝術的領域中培養年輕的藝術家、藝術專家和文化經營者。
7.漢堡美術學院(德國)
漢堡美術學院是一所著名的國立藝術院校,德國最有名的藝術院校之一。它有超過200年歷史,專業設置廣泛,現設有建築、雕塑、舞檯布景設計、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印刷、電影、攝影、繪畫、視覺藝術、藝術教育等專業。2013年,瑞士多個權威機構在聯合針對42個國家的超過300所美院進行深入調查與研究的基礎上,公布了世界美術學院的最新排名,漢堡美術學院位列第七名。
8.蘇黎世藝術學院(瑞士)
蘇黎世藝術學院是瑞士最大的藝術學院,蘇黎世藝術學院是蘇黎世應用技術大學五所分校之一,最早成立於1878年,於2007年8月合並到蘇黎世應用技術大學。蘇黎世藝術學院下轄藝術表演與電影系、設計系、文化解析與教學系、藝術與媒體系、音樂系。
9.蘇里科夫美術學院(俄羅斯)
蘇聯科夫美術學院,隸屬於蘇聯美術研究院,院址設在莫斯科,設有油畫、雕塑、版畫3個系科。蘇里科夫美術學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中期。1843年,在一所美術班的基礎上建立了繪畫雕塑學校。1865年又與建築學校合並,改名為莫斯科繪畫雕塑建築學校。此後數十年間,辦學成績卓著,培養出許多著名油畫家。
10.芝加哥美術學院(美國)
芝加哥美術學院於1866年成立,美國聲望最高的藝術學院,私人機構,著名美國女畫家歐基芙也念過的學校,排名相當前面,評價很高的藝術學校,校風自由,學生並不被要求限定主修什麼科目,老師的水準很高,風范很好。
以上內容就是世界美術院校排名的介紹,想要申請美術院校留學的同學可以參考以上院校。如果大家還有關於藝術留學的疑問,可以咨詢美行思遠藝術留學顧問。
閱讀此文章的人還閱讀了...
C. 祖國風光的資料
從緯度來說,我國在赤道以北的北半球,最北點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最南點是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南北跨緯度近50°,最長直線距離大約五千五百公里。當東北大地還是冰天雪地的季節,江南的田野卻已春光爛漫,南沙群島伸展到赤道附近,那裡更是一片盛夏景象。從經度來說,國際上一般把從西經20°向東,到東經160°的半邊地球,稱為東半球;另外半邊,稱為西半球。我國位於東半球,最東點在東北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匯合處,最西點在新疆西部帕米爾高原上。東西跨經度60°以上,最寬直線距離約五千公里。當烏蘇里江畔已近中午的時分,新疆西部才剛剛是旭日東升的早晨。
第二,要確定我國所處的海陸位置。世界上有七大洲和四大洋,最大的洲是亞洲,最大的洋是太平洋。我國位於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萬里長城
世界著名的萬里長城,像一條矯健的巨龍,蜿蜒曲折,蟠伏在中華大地上。萬里長城,氣勢磅礴,雄偉壯觀,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跡,是世界上最宏偉的建築工程,是人類歷史上獨一無二、舉世無雙的。
北京故宮
在首都北京的中心區,有一組紅牆、黃琉璃瓦的宮殿群,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北京故宮。故宮又叫紫禁城,是明、清兩朝代的皇宮。故宮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公元1406年),先後經歷了24代帝王的朝政和居住,至今已有560多年的歷史了,是我國現存最完整、最大的古代宮殿建築群,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帝宮殿。過去這座宮殿屬於封建帝王的宮殿,而今已成為我國最大的博物院,稱為故宮博物院,是國內外遊人參觀、游覽的著名名勝古跡。
安徽黃山
黃山位於長江下游、安徽省的南部,是我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勝地。黃山,千峰競秀,萬壑流雲,尤以松、石、雲、泉聞名於天下,被譽為中華大地上的「黃山奇觀」。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游過黃山之後曾做出過「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評價,其意是說,去游覽過泰山、華山、衡山等五大名山以後,就不去看別的山了;如果去過黃山以後,那五大名山也可以不去看了。一位外國友人游過黃山以後,贊譽黃山風光:「黃山風景居世界風光之冠。」
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是由長江垂直切穿南北走向的巫山山脈,形成的高山峽谷,從四川奉節縣白帝城開始,至湖北宜昌市南津關止,全長約200多公里,成為中國著名的長江峽谷景觀。自西向東分為三段峽谷: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因而得名「三峽」。長江三峽兩岸高山對峙,山高谷深,崖壁陡峭,江水湍急,群峰競秀,雲雨變幻多姿,成為中外馳名的峽谷風景區。長江三峽可以說是大自然對江山創建出的奇特美景,它兼有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又有黃山之神奇,廬山之變幻等多方面景觀,並以山河雄奇壯美、峰石林澗幽深而聞名於華夏。
杭州西湖
西湖位於杭州市西部而得名。西湖舊稱西子湖、錢塘湖,自宋代以來一直通稱為西湖。西湖區自古以來就有傳統著名景觀為「西湖十景」:蘇堤春曉、柳浪聞鶯、麴院風荷、平湖秋月、三潭印月、雷峰夕照、南屏晚鍾、斷橋殘雪、雙峰插雲,花港觀魚等。
豐富物產
1、中國現已發現171種礦產資源,查明資源儲量的有158種,其中石油、天然氣、煤、鈾、地熱等能源礦產10種,鐵、錳、銅、鋁、鉛、鋅等金屬礦產54種,石墨、磷、硫、鉀鹽等非金屬礦產91種,地下水、礦泉水等水氣礦產3種。礦產地近18000處,其中大中型礦產地7000餘處。
D. 祖國風景名勝
萬里長城
世界著名的萬里長城,像一條矯健的巨龍,蜿蜒曲折,蟠伏在中華大地上。萬里長城,氣勢磅礴,雄偉壯觀,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跡,是世界上最宏偉的建築工程,是人類歷史上獨一無二、舉世無雙的。
萬里長城東起河北省的山海關,西到甘肅省的嘉峪關。它縱橫河北、北京、山西、內蒙古、寧夏、陝西、甘肅等七個省市自治區,曲折綿延長達6700公里,約有1.3萬華里,所以被稱為「萬里長城」。人們提到長城時,往往會把它同秦始皇聯系起來,其實在秦以前的戰國時代,有許多諸侯國,像燕、趙、魏、秦、韓等,都在修築長城,以便相互防禦。後來,自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用了十多年的時間,把各諸侯國修築的長城連接起來,並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才成為長達萬里的、雄偉壯觀的長城,也可以說是秦始皇統一後的一項重大的軍事防禦措施。不過,在秦以後的許多朝代,對長城又不斷地進行修建,直至明代。可以說萬里長城這項偉大的工程,到了明代後期才算最後完工的,也就形成了長城今天這樣的規模和面貌。
長城最為突出的特點是:經跨高山峻嶺,越過沙漠,穿過草原,經絕壁,隨著山勢曲折起伏而修築,因地形隘口險峻崢嶸而立,宛如一條飛舞著的東方巨龍一樣。在這長達萬里的長城間,每隔一段距離都要建立起無數的箭樓、烽墩和關隘、方城等。在城牆上還建有許多兩層的堡壘,上層頂部為平台,周圍有垛口、望洞,便於瞭望和攻擊,下層有磚砌的小房間,可居住士兵和儲備糧食和兵器等。在長城內外群山之間的制高點上,設有許多烽火台。這是為傳遞軍事情報而設立的,每當遇到敵人來犯時,白天在烽火台上點起狼煙,夜間點起火種,這樣一座一座地傳下去,即使在千里之外,也很快可以把消息傳到京城來。長城還有一個特點,即是在大約每隔10餘公里處建造一個關城。關城口大小要依據地勢險要程度和軍事上的重要性來決定。其中著名的關城有山海關、居庸關、八達嶺、雁門關、嘉峪關等。例如,居庸關就是建築在北京西北50公里處的地方,它是建在一條長約20公里的深山峽谷中,地勢非常險要,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是古代北京城西北門戶,位置十分重要。
在居庸關的中心,還保存著一座漢白玉石台,叫「雲台」。原來雲台上建有三座石塔,是元代建造的,現已被毀掉了。在雲台下面有一個六角形的門洞,門洞兩旁石壁上,雕刻著四大天王和許多造型十分精美的佛像。那四大天王看上去個個目光炯炯有神,渾身充滿著一種力量。在門洞裡面有大量的石刻像,還有用漢文、西夏文、藏文等六種文字雕刻的佛經。這些雕像、石刻,也都是元代雕刻,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八達嶺是居庸關的一部分,它海拔1000多米,居高臨下,地勢險峻。由於八達嶺一段長城特別險峻、雄偉,距離北京較近,所以解放後對這段長城進行了修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已成為國內外人民經常來這里游覽的勝地。
當你登上八達嶺長城最高的烽火台上,放眼遠望,那蜿蜒曲折的長城,像一條巨龍在飛舞,翻山越嶺,游向遠方的天邊;再看那長城的堡壘,一個連著一個,一段城牆接著一段城牆,一望無際,蒼蒼莽莽。看到這樣雄偉壯麗的景像,一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升;那高大綿長的長城,是建造在高山峻嶺和懸崖峭壁之上,建造之艱難是無法想像的。這時,你也許會想:我們空手攀登長城都會感到很吃力,那麼在古代沒有任何建築機械情況下,是怎麼建造這樣雄偉的長城呢?難怪人們贊譽,長城是人類活動的奇跡,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也是中華民族的智慧與力量和不屈精神的象徵。因此,長城已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保護項目。
安徽黃山
黃山位於長江下游、安徽省的南部,是我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勝地。黃山,千峰競秀,萬壑流雲,尤以松、石、雲、泉聞名於天下,被譽為中華大地上的「黃山奇觀」。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游過黃山之後曾做出過「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評價,其意是說,去游覽過泰山、華山、衡山等五大名山以後,就不去看別的山了;如果去過黃山以後,那五大名山也可以不去看了。一位外國友人游過黃山以後,贊譽黃山風光:「黃山風景居世界風光之冠。」
黃山山區面積廣大,方圓面積約150平方公里。這里峰巒疊嶂,峰峰相連;有名的蓮花峰、天都峰、光明頂,高聳入雲,屹立於黃山中部,為黃山風景區的三大主峰。這幾座山峰海拔都在1800米以上,峰高險峻,氣冠群山。在三大主峰周圍環峙著千峰萬壑,有名可指的景點130多處,著名的有兩湖、三瀑、十二泉,潭水二十個,溪水二十四處,大小山峰七十二座。黃山風景區內群峰挺拔,松石百態,泉潭相連,爭奇斗勝;大自然的神功奇力,造就了黃山獨具魅力的奇景,這里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為四大奇觀,被稱為「黃山四絕」。
登黃山南部的玉屏樓,順山路向上攀登,路過慈光閣,再上半山寺,經過「一線天」就能看到玉屏樓;只見文殊洞頂、玉屏樓旁的懸崖邊上,有一棵姿態秀麗、古樸蒼勁的千年古松,它就是中外馳名的黃山迎客松,它像一位熱情好客的主人,伸出有力的「胳膊」歡迎四方來客,這是黃山美好的象徵。像黃山這樣的奇松,其他名山中是不多見的,但在黃山這樣奇特的古松也還不少。黃山有十大名松,如牛鼻山下的蒲團松,團團稠密,尤如和尚參禪的坐墊,可在上面盤腿習靜;始信峰邊的黑虎松,軀干挺拔,枝繁葉茂,傲立山間,儼然是一隻黑虎的化身;石筍峰旁的卧龍松,橫卧石壁,角嶄須張,活像一條將要游飛的青龍……還有許多有名的奇松,如象徵著團結友好的姊妹松、陪客松、送客松、團結松;象徵剛毅勇敢的探海松、霸王松;以珍禽異獸為名的鳳凰松、麒麟松、龍爪松等等。這些奇松不僅形態奇美,而大多懸附、屹立於奇峰怪石之上。每當陣風一吹,搖樹動影,「迎聽風聲如笛,遠聞松濤似海,」給黃山風景區帶來一種獨特的聲色之美。
黃山除了奇松就是怪石,有人說黃山是一個奇峰怪石的世界。由半山寺向東攀登,就可見到天都峰,這是三大主峰之一,海拔1810米,陡峭壁立,高聳入雲,高峰上有一巨石,開頭好像一隻大公雞,據說它叫「金雞叫天門」。如繼續向前攀登,到了蟠龍坡上,回頭再看,天都峰上的「大公雞」已經不見了,它卻變成了五位扶肩攜手的老人,叫做「五老上天都」。原來黃山的怪石是隨不同方位而變化,就是說旅遊者站在不同角度去看這些巨石,都會發生不同的變化,因此「怪石」被稱為一絕。黃山的怪石、奇石、巧石,遍布各峰頂、山腰、峽谷。由於黃山岩石久經風化,岩石形狀各異,或圓曲方直,或斷裂縱橫,其形態多樣,如筆、如筍、如刀、如林等,形似人物、鳥獸,如雕如塑,妙趣橫生。
登上海拔1700多米的玉屏樓,站在文殊台上,四面望去,東面是天都峰和耕雲峰,北面是蓮花峰、蓮芯峰,周圍大小峰對峙輝映,山間雲霧飄浮,峰巒時隱時現,景色奇美壯觀。去黃山必到天都峰,常有人說,「不登天都峰,等於一場空」。登天都峰最為驚險的一段,叫「鯽魚背」,是絕壁上一段豁口,寬度只有一米左右,是一段長達10多米純石向上隆起的峰崗。像大鯽魚露出水面的脊背,脊背的兩側為萬丈深淵。登天都峰走過這段石脊,不免會有些膽戰心驚的。登上天都峰極目遠眺,只見那上山的小路,就像一條繩梯懸掛在懸崖絕壁上;俯瞰群山,千峰競秀,雲山相接,江河一線,確為奇景。
蓮花峰矗立於天都峰的北面,為黃山最高峰,海拔1873米,它主峰突起,周圍山峰簇擁,若從遠處看它就像一朵初開的蓮花,仰天怒放。蓮花峰北面是光明頂,海拔1841米,為黃山三大主峰之一,這里是看日出、觀雲海的勝地。從峰頂望去,只見雲霧彌漫,整個山區就像一片茫茫大海,唯有一些高山之頂露出雲海之上,宛如大海中的小島,這里就是天海。如果在早上到峰頂觀日出,景色十分壯觀,只見那天壁上顯現出一片玫瑰色的晨曦,一會兒就會金光四射,一輪紅日從群峰中徐徐升起,染紅了茫茫雲海,重重秀峰也變為紅色。雲海茫茫,無邊無際,綺麗多姿,變幻無窮,這種景象是黃山特有的雲海奇觀。黃山雲海廣大,它「五海」相連,遍布前後山群之中。白鵝嶺以東為東海,可在東海門觀看;丹霞峰與飛來峰以西為西海,可在北海賓館的排雲亭上觀看;天都峰、蓮花峰以南為南海,可在玉屏樓觀看;丹霞峰、獅子峰與始信峰以北為北海,可在清涼台觀看;光明頂前東南為天海,觀看的最好地方當然是光明頂了。
黃山的松奇、石奇,不算奇,主要是泉、瀑、潭、溪之美點綴其間。只要進入黃山的懷抱,隨處可見泉、溪涓涓細流,叮咚動聽;有的泉水則是從高山岩壁之間驟然流出,形成一落千丈的瀑布。著名瀑布有百丈瀑、九龍瀑、人字瀑等。山泉從紫雲峰、天都峰流出,奔騰於百丈懸崖,形成百丈瀑;在香爐峰與羅漢峰之間,飛瀑九折而下,每折必落一潭,瀑折為九,如九條白龍,氣勢雄偉,所以叫九龍瀑;在紫雲峰與硃砂峰之間,清泉分左右兩邊沿壁下瀉,形成「人」字形流下,故稱為人字瀑。
黃山山美景奇,稱為「四絕」,有人把它概括為:山峰峻峭摩天,雲凝碧漢,氣象萬千;青峰蒼郁稠密,千姿百態;煙雲翻飛縹緲,波瀾起伏,浩瀚似海;巧石星羅棋布,維妙維肖;流泉終年噴涌,無色無味,可飲可浴。也有人說黃山之美,具有名山之優。它兼有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廬山之飛瀑,雁盪山之怪石,又有桂林山水之美,是我國特點最多的名山,聞名於天下的風景旅遊勝地。
避暑山莊
避暑山莊,又稱熱河行宮,位於河北省承德市。這里地勢高峻,群山環抱,氣候宜人,是清代皇帝夏季避暑和處理政務的行宮。承德南部距北京城較近,北面又靠近蒙古等少數民族地區,地理位置具有特殊意義。這里還兼備草原、河川、峽谷、溫泉等有利的地理條件,這是清代皇朝聯系北部蒙古等少數民族各部盟主,鞏固北部邊防,以及皇室北巡出獵活動最為理想之地。因而,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開始在此地興建熱河行宮,直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才全部峻工。熱河行宮佔地面積約564萬平方米,各種建築物110多處,宮牆蜿蜒起伏長達10公里,是我國現存佔地面積最大的古代皇家宮苑。熱河行宮背山面水,山巒起伏,草木蔥郁,宮殿亭閣掩映,湖沼洲島錯落,風光十分旖旎。行宮建築規模之大,佔地面積之廣,工匠工藝之巧,都是堪稱我國最為著名的、面積最大的皇家園林,也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大皇家園林。由於這里六月無暑,九月生風,清康熙帝在正宮主殿前的午朝門題寫了「避暑山莊」的名號。
避暑山莊整個建築群,分為宮殿區、苑景區和外八廟三部分。宮殿區主要包括東南部的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和東宮等四組宮殿。正宮是清代皇帝舉行盛典之地,頗有北京故宮的模式;此殿全部採用楠木建造,不用彩繪,芳香濃郁,殿前庭院有參天古松,更顯得威嚴。清代皇帝留駐山莊時,接迎少數民族王公、各國使節,以及其他重大典禮等,都在這里進行。正宮後廷為皇帝的寢宮,其主樓為「煙波致爽樓」,樓殿有七間,寬闊敞亮,室內布置精巧富麗。每當春夏之交或雨過天晴時,煙波浩渺,令人心曠神怡;所以康熙贊許山莊「四周秀麗,十里平湖,致有爽氣」。松鶴齋在正宮的東側,是皇太後和嬪妃們的寢宮;這里的宮殿主要有門殿、松鶴齋、綏成殿、樂壽堂、暢遠樓等,自成格局,但與正宮相比其規模要小些。松鶴齋的後面是萬壑松風,在正宮的北側,主要由萬壑松風、鑒始齋、靜佳室、頤和書房等組成,為宮殿區中最早的一級建築;這里建築布局靈活,頗有南方園林的特點,周圍古松很多,故有此題名。萬壑松風為正殿,風景優美,康熙、乾隆有時在這里批閱奏章,召見文武百官,或欣賞湖光山色、風光美景。
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是由長江垂直切穿南北走向的巫山山脈,形成的高山峽谷,從四川奉節縣白帝城開始,至湖北宜昌市南津關止,全長約200多公里,成為中國著名的長江峽谷景觀。自西向東分為三段峽谷: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因而得名「三峽」。長江三峽兩岸高山對峙,山高谷深,崖壁陡峭,江水湍急,群峰競秀,雲雨變幻多姿,成為中外馳名的峽谷風景區。長江三峽可以說是大自然對江山創建出的奇特美景,它兼有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又有黃山之神奇,廬山之變幻等多方面景觀,並以山河雄奇壯美、峰石林澗幽深而聞名於華夏。
長江三峽之首瞿塘峽,西起奉節白帝城,東到巫山大溪鎮,峽長約8公里,峽谷深而狹窄,最窄處僅有幾十米,是長江航道中最為狹窄、形勢最為險峻的一段。奉節古稱夔州,這里有諸葛孔明的「八陣圖」、劉備託孤的永安宮、公孫述稱帝的白帝城等古跡。在峽口山崖絕壁上刻有「夔門天下雄」五個大字,赫然醒目,說明這里的奇觀。當航船隨江水推波涌浪沖出奉節時,船上的人們好像行立於水上,大有「峰與天關相接,舟從地窟而行」之感。瞿塘峽中主要景觀有:粉壁石刻、倒吊和尚、孟良梯等。「粉壁石刻」在孟良梯旁,橫延100多米,上下高數十米,為宋代以來名人題刻,行、楷、隸、篆一應俱全,風格各異;其中南宋趙公碩書寫的「宋中興聖德頌」,行草端莊凝重,距今已有800多年,具有文物價值。「倒吊和尚」在孟良梯以東,是一塊倒懸的鍾乳石,石上長滿青滕、小樹、雜草,遠遠看去好像一條繩索捆著一個光頭和尚,相傳他是奸臣潘仁美派去看守楊繼業遺骨的,被孟良捉住吊起來懲罰示眾。孟良梯在峽南岸白鹽山陡壁上,直通到山腰,經考證,它是宋以後瞿塘峽鐵索橋的遺址。
從瞿塘峽下行便是巫峽,它西起巫山大寧河口,向東至湖北巴東官渡口,橫跨四川、湖北邊界,綿延40多公里,是三峽中最長、最整齊、最為幽深秀麗的一段峽谷,又稱為「大峽」。峽谷兩岸高峰突起,怪石嶙峋,峭壁屏列,峽谷幽深,朝雲暮雨,變幻多姿,是三峽中最為壯美秀麗的一段,如果說瞿塘峽像一座「險關」的話,那麼巫峽就好像一條曲折幽深的自然山水畫廊。巫峽兩岸青山不斷,群峰如屏,時而大山當前,「石出疑無路」,時而又峰迴路轉,「雲開別有山」。這段峽谷最為有名的景觀,就是巫山十二峰。巫山十二峰都是石灰岩組成的,高出江面千米以上,屹立在峽江南北兩岸,千姿百態,引人入勝。石灰岩被溶解蝕侵以後,人們根據山峰的形態,分別給它們取了個形象化的名稱,如江北岸的望霞峰、集仙峰、聖泉峰和南岸的翠屏峰、飛鳳峰、聚鶴峰等,其中望霞峰是十二峰中最為挺拔秀麗的,仰望峰頂,上面突出的石柱好似一位亭亭玉立的仙女,這就是「神女峰」。關於神女峰,古代文學作品中曾想像出巫山有朝行為雲,暮行而雨的女神;這方面傳說神話也很多,相傳有關於「神女導航」的故事。故事中說:古時候王母娘娘的小女兒瑤姬,騰雲來到巫山上空,只見一群惡龍在天空毆斗,騷擾百姓;於是她停下來用寶劍斬殺惡龍,為民除了害。後來她又派人幫助大禹鑿開三峽,疏通河道,並親來這里為行船導航,最後留在三峽,化成了神女峰;她日月俯視江面,總是第一個來迎接朝霞,最後一個目送晚霞歸去。所以神女峰又叫望霞峰。巫峽的景觀中,還有集山峰下的孔明碑,金子山下的秋風亭等,每一景觀都有一段民間流傳的故事。
從巫峽往下就是西陵峽,它西起秭歸的香溪口,東到宜昌的南津關,全長75公里,是三峽中最後一段峽谷。西陵峽可分為東西兩段,西段主要有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崆嶺峽等,東段有燈影峽(明月峽)、黃貓峽(宜昌峽)等。西陵峽從西到東峽谷寬窄不一,往往是一段寬峽,一段窄峽,幾乎各佔一半;峽江中礁灘很多,水勢急涌,以灘多水急而著稱。青灘、泄灘、崆嶺灘連綿相接,這些險灘有的是兩岸崩落的山岩,有的是山洪沖下來的砂石,險灘之處,水流如沸,驚險萬分,因而就有「西陵灘多節節稠,灘灘都是鬼見愁」之說。行人經過此處大多貪圖有別巫峽幽深秀麗的驚心動魄的壯美,為三峽的壯麗風光增添了不少奇險景觀,但對於船的航行也會造成不少的障礙,更需倍加小心,保證航行安全。西陵峽中景觀傳說也不少,比如峽中香溪據說是王昭君故鄉之水,說「昭君臨水而居,恆於溪中洗手,溪水盡香」。在三斗坪南岸黃牛岩前有黃陵廟(原名黃牛廟),始建於春秋時代,據說這是為紀念神牛幫助大禹開河治水有功而修建的;廟內雕梁畫柱,黃瓦龍柱,為三峽中罕見而壯麗的景觀。在西陵峽口的下牢溪入江處北岸的西陵山上,有歷史悠久的「三游洞」,是峽中著名的溶洞之一。唐代詩人白居易同他的弟弟三人曾到此游覽過,隨後每人寫詩一首,寫在洞中的石壁上,白居易為此還寫了「三洞游序」,後來人們叫做「前三游」。北宋時蘇軾父子三人也曾到這里暢游,三人也各賦詩一首,寫在洞內石壁上,人們把他們父子之游叫做「後三游」。「三游洞」屬石灰岩洞,洞內有許多天然的石筍、石柱、石床等,有的用石擊打,發出鍾聲或鼓聲,因而有「天鍾、地鼓、旁磬」三絕景觀,明代曾有人將白居易的「三游洞序」刻在石碑上,至今仍留存在那裡。
舉世聞名的三峽工程,將在西陵峽中部的三斗坪動工建設,設計大壩高為185米,預計正常蓄水水位高175米,上游沿岸各段水位提高35~95米;大壩建成後將會出現一個寬為1公里,庫長600公里,總水面面積約600平方公里的高峽平湖,成為中國中心地帶的人造「地中海」。屆時以往的礁石、險灘、泡漩、急流,都將消失,而出現的是高峽平湖,煙波浩森,山峰屹立,湖光山色,更加壯觀的景色。
杭州西湖
西湖位於杭州市西部而得名。西湖舊稱西子湖、錢塘湖,自宋代以來一直通稱為西湖。杭州西湖三面環山,一面臨市,風景區面積可達50平方公里,但西湖水面只有6平方公里,湖岸的周長約15公里,由蘇堤與白堤將湖面分成了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個湖區。西湖中有孤山、湖心亭、小瀛洲、阮公墩等四個島嶼。於是常有人用「一山、二堤、四島、五湖」來概括西湖的風景。其實,西湖的名勝古跡很多,約有40多處,光是重點古跡也有30餘處。西湖的景區大致可分為四個景區,即西湖區、北山區、南山區和錢塘區。西湖區自古以來就有傳統著名景觀為「西湖十景」:蘇堤春曉、柳浪聞鶯、麴院風荷、平湖秋月、三潭印月、雷峰夕照、南屏晚鍾、斷橋殘雪、雙峰插雲,花港觀魚等。
蘇堤,俗稱蘇公堤,南起南屏路,北接麴院風荷,橫貫湖區南北,全長2.8公里;漫步堤上看春曉,霧中西湖蘇醒,鳥語花香,意境動人,因而這里被稱「蘇堤春曉」,為西湖之首。在西湖的東南岸涌金門與清波門之間的湖濱地帶,為南宋時期的御花園,園中有柳浪橋,沿湖植柳甚多,柳枝好像綠色的幔帳,春風吹動,如碧浪翻飛,柳蔭深處時時傳來黃鶯的叫聲,故名曰「柳浪聞鶯」。現在這已擴建成公園,全園植垂柳、花木,中心地帶還有一片櫻花和海棠,景緻別有特色。位於蘇堤虹橋西北、洪春橋南有一座造酒的麴院,院中種植荷藕,春末夏初荷花盛開,香風四起,「映日荷花別樣紅」,因而取名「麴院風荷」;水靜風來,遊人猶如進入了一個清涼的世界。位於白堤西端,三面臨水,背靠孤山,在皓月當空的秋夜裡,湖水平靜如鏡,清輝如瀉,故名「平湖秋月」;有古詩雲:「萬頃湖平長似境,四時月好最宜秋」。在小瀛洲島南湖的水面上,有三座造型別致的小石塔,塔高約2米,塔身中空,周圍有洞孔,月夜如在塔內點上蠟燭,燭光從塔洞口內透出,倒映在水中,構成了「天上月一輪,湖中影成三」的景象,取名「三潭印月」,景色十分奇麗。雷峰塔又叫黃妃塔,在西湖南岸的夕照山上,舊有七級雷峰塔,每當夕陽西照,寶塔金碧與山光輝映,別具風韻,所以叫「雷峰夕照」;民間傳說,白蛇傳中的白娘子,被法海和尚鎮壓在此塔下面,此塔於1924年9月25日倒塌。南屏山下凈慈寺,為西湖四大叢林寺院之一,每當晚禱時,寺鍾響徹四方,「南屏晚鍾」由此得名,餘音悅耳,啟人禪心。斷橋又叫段橋,此橋在里西湖與外西湖的分水點上,一端連環湖北路,另一端通接白堤;每當瑞雪初下,橋上拱頂處的積雪先融化了,遠遠看去橋好像斷了一節,又像似橋與堤斷開了,這就是「斷橋殘雪」;相傳白娘子與許仙曾在此橋相會過。環繞西湖南北的有南高峰與北高峰,兩峰遙相對峙,在茫茫雲海中,山峰隱約可見,好像山峰插在雲海之中,名曰「雙峰插雲」。在西湖蘇堤映波橋與鎖瀾橋之間的綠洲上,為湖區最大的公園,園內有紅魚池、牡丹園、大草坪、花港等景點,園內植物種類繁多,四季都有應時的花卉,成為花、港、魚連為一體的名勝特色景觀,
E. 求國內污水處理壓濾機十大品牌排名
1.杭州興源;2.河北景津3.江蘇星鑫;4中大貝萊特5.衡水海江6.浙江建華7.杭州防腐設備8.杭州雅頓9.無錫洗選10.杭州貝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