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污水處理的氨氮為什麼不達標,如何處理
處理氨氮不達標的污水處理方法有多種,以下為常見問題及解決策略:
一、氨氮超標問題解析
1. 有機物導致的氨氮超標:若CN比小於3,需投加碳源以提高反硝化過程的完全性。碳源投加不當,如甲醇儲罐出口閥門脫落,大量甲醇進入A池,導致曝氣池泡沫增多,出水COD、氨氮飆升,系統崩潰。解決方法:立即停止進水並進行悶爆、內外迴流連續開啟,同時保證污泥濃度,並可投加PAC增加污泥絮性或消泡劑消除泡沫。
2. 內迴流導致的氨氮超標:內迴流泵故障或未試正反轉可能導致氨氮升高。初期O池出口硝態氮升高,A池硝態氮降低直至0,pH降低。解決方法:及時發現問題,檢修內迴流泵;氨氮已升高時,檢修內迴流泵,停止或減少進水進行悶爆;硝化系統崩潰時,停止進水悶爆,條件允許可投加生化污泥加速恢復。
3. PH過低導致的氨氮超標:內迴流過大、曝氣開度過大或進水CN比不足、鹼度降低都可能導致PH下降。解決方法:發現PH連續下降,開始投加鹼維持PH,之後查找原因;系統崩潰時,補充PH,悶爆或投加同類型污泥。
4. DO過低導致的氨氮超標:曝氣頭堵塞導致DO不足,硝化反應受限。解決方法:更換曝氣頭,使用大孔曝氣器或射流曝氣器(適用於硬度高污水)。
5. 泥齡導致的氨氮超標:壓泥過多或污泥迴流不均衡。解決方法:減少進水或悶爆,投加同類型污泥,均衡污泥迴流。
6. 氨氮沖擊導致的氨氮超標:工業污水或生活污水中氨氮突然升高,脫氮系統崩潰。解決方法:降低系統內氨氮濃度,投加同類型污泥,進行悶爆。
7. 溫度過低導致的氨氮超標:冬季進水溫度低,導致細菌代謝緩慢。解決方法:設計地埋式池體,提高污泥濃度,進水加熱或曝氣加熱。
8. 工藝選型問題:單純使用曝氣池、接觸氧化、SBR等工藝,實際效果不理想。解決方法:延長HRT和SRT,增加反硝化池。
二、總氮超標問題解析
1. 缺少碳源:實際運行中CN比一般控制在4~6,缺少碳源是總氮不達標的主要原因之一。解決方法:按CN比4~6投加碳源。
2. 內迴流比太小:AO工藝脫氮效率與內迴流比成正比,選型太小會導致脫氮效率低。解決方法:提高內迴流比r至200~400%。
3. 反硝化池環境破壞:DO大於0.5,破壞了缺氧環境,使兼性異養菌優先利用氧氣,硝態氮無法脫除。解決方法:調小內迴流比或內迴流處曝氣,減少DO。
4. 含n雜環有機氮:某些含氮有機物無法通過生化處理脫除。解決方法:增加水解酸化的預處理,或使用高級氧化預處理。
㈡ 污水廠碳源不足,總氮(TN)不達標怎麼辦
如果污水廠碳源不足,導致總氮(TN)無法達到排放標准,可以考慮以下幾種方法來解決問題:
添加外部碳源:可以向污水處理系統中添加外部碳源,如甲醇、乙醇、乙酸鈉等有機物,以提供額外的碳源供微生物利用。這些碳源可以促進硝化和反硝化過程,有助於將氨氮轉化為氮氣,從而降低總氮含量。添加外部碳源需要仔細控制投加量,避免過量添加導致其他問題。
改變操作條件:可以調整污水處理系統的操作條件,以優化氮的去除效率。例如,增加曝氣量和提高混合液溶氧濃度,有利於氨氮通過硝化過程轉化為硝態氮。此外,調整曝氣時間、溫度和pH值等參數,也可以影響氮的去除效果。
進行工藝改進:考慮對污水處理工藝進行改進,引入更適合氮素去除的工藝單元。常見的改進方法包括增加硝化池、反硝化池或加強生物脫氮工藝察耐悉等。這些改進可以提高系統對氮的處理能力,使總氮達到排放標准。
優化污水源頭控制:通過加強污水源頭的控制,減少進入污水廠的總氮負荷。可以通過改善產業和生活污水的前處理措施,減少氮源的輸入量。例如,加強工業廢水的預處理,推行低氮排放標准,提高生活污水的分流和預處理效果等。
考慮外部處理:如果以上措施仍然無法解決總氮超標的問題,可以考慮將污水引導到其他污水處理廠或採用其他附加處理技術,如深度氮磷去除工藝、化學沉澱、吸附劑處理等,以進一步降低總氮含量。
綜合考慮實際情況,可以採取單一或綜合應用上述方畝跡法,以確保污水廠的總氮排放達到標准要求。在實施過程中,需要進行嚴密的監測和控制,確保處理效果和環境安全。同時,根據具體情況,可以咨詢專業的環境工程師或顧問,制定適合的解決方案。
如果水天藍環保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希望能夠獲得您的採納!感敗乎謝支持!
㈢ 污水綜合排放標准不達標如何處罰
現行水污染物排放標准未能和環境需求無縫對接,污水雖達標,卻對環境仍會造成污染,是重要原因之一,應當盡快推動排污標准與環境需求無縫對接。那麼污水綜合排放標准不達標如何處罰呢下面和裕祥安全網關注下吧。
1、污水綜合排放標准不達標應該得到的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七十四條違反本法規定,排放水污染物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標准,或者超過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按照許可權責令限期治理,處應繳納排污費數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限期治理期間,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限制生產、限制排放或者停產整治。限期治理的期限最長不超過一年;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務的,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關閉。
2、限期治理適用范圍:
《限期治理管理辦法(試行)》,2009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二條【適用范圍】 排污單位的污染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適用限期治理:
(一)排放水污染物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本辦法以下簡稱「超標」);
(二)排放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實施總量削減和控制的重點水污染物,超過總量控制指標的(本辦法以下簡稱「超總量」)。
第三條【不適用情形】 排放水污染物超標或者超總量,但有下列情形之一,法律法規相關條款另有特別規定的,適用特別規定,不適用限期治理:
(一)建設項目的水污染防治設施未建成、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主體工程即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根據《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一條處罰。
(二)建設項目投入試生產,其配套建設的水污染防治設施未與主體工程同時投入試運行的,根據《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處罰。
(三)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物處理設施,或者未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拆除、閑置水污染物處理設施的,根據《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三條處罰。
(四)違法採用國家強制淘汰的造成嚴重水污染的設備或者工藝,情節嚴重的,根據《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七條處罰。
接下來看下哪些方法對凈化污水有作用
管道處理工藝對凈化污水有作用。管道處理工藝是利用輸送污水的掛表到加壓作為處理設備,並在管內充癢,使污水在輸送過程中進行生物處理,以減輕管道末端污水處理廠的負擔。生活污水處理廠只需建設沉澱池,不用活性污泥迴流,管道處理能力可在較大范圍內靈活變化,與普通活性污泥法比較,可節約投資40%,運轉費用低,適用與污水輸送距離較遠的城市(管道長度需6km—l 0km)。
我們在平時最好多學習一些水污染安全小知識,飲用水盡量安裝家用凈水器過慮在飲用,這樣更有利於用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