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某工廠排出的廢水的PH小於7,並含有較多的CU2+,對環境的污染比較嚴重,從環保和回收利用考慮,較為切合
答案選C。
分析:排除法,排除A、B、D。A中消石灰能將Cu2+轉化為氫氧化銅沉澱,但食鹽和消石灰的量如何確定?因二者不易回收,若過量,仍會造成污染;B中燒鹼和純鹼也是不能回收的;D中鐵粉也是難以回收的。相比之下,C中用鐵網,鐵將銅離子置換出來,附著在鐵網表面,可將銅輕易回收;題中廢水PH小於7,為酸性,可加入過量石灰石,將水調節至中性偏鹼,置換後鐵變成2價鐵離子,在該條件下能夠生成沉澱,過量的石灰石和氫氧化亞鐵沉澱都可以回收。因此,從環保和回收利用的角度考慮,C方案是最切合的。
② 在河邊有A、B、C、D四家工廠向河中排放廢水,每個工廠的廢水中含有NaOH、HCl、MgCl 2 、Na 2 CO 3 四種物
(1)由題意知,A處河水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說明A排除的廢液顯鹼性,因此A中排出內的是氫氧化鈉.故容答案為:NaOH(或氫氧化鈉) (2)F是A和B排出的廢液的交匯處,F處河水出現白色渾濁,說明A和B反應產生了白色沉澱,所以A是氫氧化鈉,B是氯化鎂;剩餘的鹽酸和碳酸鈉就屬於C或D了.故答案為:HCl(或Na 2 CO 3 ) (3)E處是C和D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HCl和Na 2 CO 3 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鈉和水和二氧化碳,要注意配平.故答案為:Na 2 CO 3 +2HCl=2NaCl+H 2 O+CO 2 ↑ |
③ 學校附近的某工廠近期排出的廢液明顯有酸味,幾位同學想探個究竟,經調查它們懷疑廢水中有大量的鹽酸.(
(1)廢液明顯有酸味,要證明是鹽酸,可以從氫離子和氯離子的檢驗進行解題,含有氫離子的廢水其PH小於7,可以使用PH試紙進行檢驗,氯離子可以使用硝酸銀溶液檢驗,氯離子可以與硝酸銀中的銀離子結合產生白色沉澱,所以本題答案為:取少量樣品,用pH試紙測其pH,看其是否呈較強的酸性,取樣品過濾後向其中滴入硝酸銀溶液,若出現白色沉澱則可證明其推測;
(2)治理廢水的酸性就是除去廢水中的氫離子,
A、鐵與酸能反應生成氫氣,氫氣屬於易燃性氣體,遇火易燃燒甚至爆炸,不安全,所以方案1答案為:雖能除酸,但產生氫氣,遇火有不安全隱患,成本高;
B、氫氧化鈉能與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但是反應時沒有明顯的實驗現象,不易知道什麼時候反應結束,且氫氧化鈉價格較高,所以方案2答案為:雖能除酸,但不易掌握終點,成本高;
C、碳酸鈣與酸反應能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易與判斷反應的終點,且碳酸鈣價格低廉,所以方案3答案為:能除酸,成本較低;
D、氧化鈣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不易於判斷反應的終點,且價格比石灰石高,所以方案4答案為:能除酸,但不易掌握終點,成本較石灰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