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生活污水間歇式排放時段是什麼

生活污水間歇式排放時段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4-05-22 17:19:50

A. 我國農村生活污水組合處理技術研究進展

農村地區人們的環保意識薄弱,經濟相對欠發達,也缺乏生活污水排水收集管網系統及集中處理設施;或是居住比較分散,造成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困難,造成90%多的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河流和湖泊。當前農村生活污水造成的環境污染嚴重威脅農村水源地的水資源安全,也加劇了淡水資源危機,使耕地灌溉得不到有效保障,最終危害到人畜的生存發展。在國家強調生態文明建設的今天,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污染控制和治理顯得尤為緊迫和重要。
1農村生活污水特徵及處理
農村生活用水一般以地表水(例如,河流、溝渠、池塘、堰、湖泊和水庫等)、地下水(井、窖)和自來水3者結合使用。我國農村生活污水主要來源於廁所糞便及其沖洗水、洗浴廢水和廚房餐飲用水等,可分為灰水和黑水2類。前者由廚房排水、衛生淋浴水、洗衣水構成;後者水由糞便和尿液及其沖洗水構乎滾成[3]。我國農村生活污水具有分散、日變化系數大(通常為3.0~5.0)、間歇性排放,且氨氮含量高、可生化性強、含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較少等特點[4]。
充分胡咐了解農村生活污水的特點,在結合當地經濟水平、自然條件和環境目標的基礎上,發展適合我國國情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緩解水資源短缺矛盾,改善農村地區生態環境和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均具有重要意義。根據污水的收集和處理方式的差異,污水處理模式可分為分散式和集中式2大類。
分散處理通常具有投資小、運行費用低、污泥產生量小、受外界影響小、簡單耐用以及易於實現水的循環利用等特點。此技術適用於規模較小、人口居住分散、污水不易集中收集農村地區生活污水的處理[5]。目前,我國農村地區應用較多的分散處理技術有人工濕地、高效藻類塘技術、蚯蚓生態濾池等多種方法。然而,隨著農村生活污水的組成成分日益越復雜,單一分散處理工藝的出水難以滿足受納水體的環保需求。
同時,不同的生活污水分散處理技術具有各自的優缺點及適用范圍,這也都限制了分散處理技術的應用范圍與效果。基於此,目前較普遍的處理農村污水的辦法是將多種工藝進行組合以達到強化系統的凈化能力的目的。當前,根據農村生活污水組合處理技術的作用機理,大致可將它們分為3大類:生物組合技術、生態組合技術、生物-生態組合技術。
2生物組合技術處理農村生活污水
生物處理技術是指通過微生物在好氧、厭氧條件下去除污染物質的技術。該技術佔地面積小、污泥產量低,具有良好的耐沖擊負荷能力,可處理水量和水質波動性較大的污水。生物處理技術中的厭氧單元(A)使污水中大部分有機物得到降解,降低污水負荷,沉降懸浮物;而好氧單元(O)則進一步去除氮磷等營養物質和有機物。目前廣泛應用於農村生活污水的生物組合技術,主要是由A和O組合而成的不同工藝。
2.1A/O工藝
A/O工藝一般是以厭氧處理為前置單元,後接好氧處理的組合工藝。該工藝具有較高的污染物去除率和較好的系統穩定性。李清雪等在厭氧折流板反應器(ABR)後分別增加了跌水曝氣和曝氣生物濾池處理,發現這2種組合工藝對農村生活污水中COD的去除率比單獨採用ABR處理提高了9.5%和24.9%,可見ABR-曝氣生物濾池組合工藝對COD的去除效果較好[6]。
針對北方地區多晴少雨,太陽光充足的氣候特徵,何剛等將厭氧生物濾池+太陽能曝氣生物濾池聯用,通過太陽能曝氣系統提供氧氣,進一步降低了系統能耗[7]。
曹大偉等研究開發了地埋式一體化生物濾池,能耗設備僅為1台小型提升水泵,主要是由缺氧池+生物濾池組成,採用拔風管通風和濺水盤強化充氧[8]。
該裝置具有良好抗沖擊負荷的能力,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也較好,對COD、NH3-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別為63.1%、92.2%、68.6%和47.5%,具有不佔用土地資源、能耗和運行費用低特點,較適合在土地資源緊張的南方環湖農村地區推廣使用[9]。
2.2A2/O工藝
在A/O前加1個A單元,組成的厭氧-缺氧-好氧(A2/O)工藝,在國內歲做餘外很多生物處理技術中廣泛應用[10-11]。這種組合工藝有著較長水力停留時間、較低有機負荷,使得缺氧-好氧單元可以維持較低污泥含量,極大地減少剩餘污泥的排放量,為組合工藝實現污泥減量化。
高大文等採用升流式厭氧污泥固定床(UAFB)-缺氧-好氧膜生物反應(MRB)組合工藝處理生活污水,不僅對COD、NH3-N去除率達到93.3%、90.6%,同時能夠長期維持反應器內較低的污泥含量,減少剩餘污泥處理量和緩解膜污染[12]。
周俊等將缺氧槽置於厭氧槽的前端,並增加了微電解鐵屑床和復合生物材料,研發出了改進型的合並凈化槽。該凈化槽採用的是缺氧-厭氧-好氧(A2/O)處理工藝,該工藝一方面有效解決了污水中有機物含量較少,碳源不足,反硝化脫氮效果不佳的問題,另一方面通過傳統活性污泥工藝、生物硝化、反硝化工藝和生物除磷工藝的結合,可以較好的同步脫氮除磷。實驗結果表明,在HRT為8h,系統迴流體積比為75.0%時,3月份對COD、TN和TP平均去除率分別為93.0%、80.0%和94.0%;而8月份則分別為94.0%、76.0%和91.0%[13]。
白曉龍等也對小型凈化槽進行了改進,採用折流式厭氧反應器-厭氧生物濾池-生物接觸氧化工藝,生活污水採用上流式進水有效的減少了設備堵塞和維修時間[14]。
2.3其他組合工藝
除了常見的A/O、A2/O工藝外,在實際污水處理中還採用一些其他組合工藝。
詹旭等採用5級跌水充氧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農村污水,原水經水泵提升,通過5級跌水充氧,既滿足了所需溶解氧又免除了曝氣設備,減少了投資成本和運行電耗,使管理工作趨於簡單,該工藝對解決經濟相對落後農村地區的水環境污染問題,具有較明顯的效益[15]。
沈東升等研發了1種地埋式無動力厭氧達標處理設備(,UUAR),該裝置採用厭氧污泥床接觸池+厭氧生物濾池工藝,流程簡單、能耗低。與好氧生物處理相比,UUAR技術設備的基建投資可能略高於好氧處理,但無日常運行費用,且未出現剩餘厭氧污泥的積累問題,適合土地緊張、經濟落後、自然氣候惡劣的偏遠農村地區生活污水的分散處理[16]。
徐功娣等在生物凈化槽前進行了好氧預掛膜,形成了O-A-O組合工藝,該復合型生物凈化槽對NH3-N和TN的去除量較高,有效地降低了高含尿液農村生活污水的負荷,對COD和磷的去除率為59.6%和33.4%[17]。
針對華北農村地區生活污水碳氮較低,吳迪等採用自流式厭氧-3級好氧-缺氧生物膜工藝,利用投加的生物球提高厭氧段的硝化能力;同時,在3級好氧缺氧生物膜段,通過跌水充氧實現硝化和反硝化除磷在同一反應器內進行,從而有效的解決了碳源供給能力的問題。該工藝對農村生活污水中COD、NH3-N、TN和TP去除率為73.7%、90.7%、59.6%和
69.7%[18]。其後,對3級好氧-缺氧生物膜技術進行改進,新工藝增設了迴流泵(迴流體積比2:1),且提高了厭氧段懸浮填料裝填率,改進後出水TN的去除能力有較大提高,達到63.9%[19]。
3生態組合技術處理農村生活污水
生態處理技術是利用土壤-植物(動物)-微生物復合生態系統,通過物理、化學、生物作用對污水中的資源加以利用,對污水中的污染物進行降解和凈化的工藝[20]。相對於生物處理技術,生態處理技術一般建設管理費用低、節能耗,具有一定的景觀效果,更加註重生態服務價值。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目前應用實施的生態組合處理技術包括同種生態技術的組合和不同生態技術之間的組合。
3.1同種生態處理技術的組合
吳振斌等設計的復合垂直流人工濕地,將下行流池和上行流池串聯,底部連通,使污水進入濕地系統中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更加充分,該系統對污水中TN去除效果較好,去除率為43.6%[21]。
針對滇池地區低含量農村污水,劉超翔等採用表面流和潛流式2種人工復合生態床處理工藝,在高水力負荷(30cm/d)條件下,潛流式床體對COD、TN、NH3-N和TP的去除率分別為70.6%、60.6%、80.9%和66.0%,表面流床體則分別為63.1%、61.2%、90.2%和60.2%[22]。相較於單獨的人工濕地處理技術,人工濕地的組合技術,提高了濕地的含氧量和有機物,從而改善了硝化作用,提高了濕地對污染物的去除能力,脫氮效果尤其明顯。
葉芬霞等人設計的塔式復合人工濕地(TICW)的進水分為2段,一部分污水通過下部進水形成潛流式人工濕地,而另一部分污水則從塔頂流下形成表面流人工濕地,可為濕地後段的脫氮作用提供充足碳源[23]。
張洪玲等採用多級土壤滲濾系統處理太湖流域農村生活污水,COD、NH3-N、TN、TP和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別為70.0%、83.0%、59.0%、76.0%和94.0%[24]。鄭彥強等將2套地下滲濾系統並行,填充介質選用土壤、陶粒、爐渣和兩種自然有機質,也對農村生活污水的處理取得較好的效果[25]。
吉祝美等通過浮床技術在穩定塘水面種植生態植物建立了生態塘,該系統對高含量生活污水中COD、NH3-N、TN和TP均具有較高的去除率,可分別達到55.0%、70.0%、80.0%和75.0%以上[26]。李軍狀等設計的塔式蚯蚓生態濾池處理系統,每一層塔為一個處理單元,梯度塔層、串聯疊層布置。該系統對COD、氨氮、TN和TP處理效果好,且基建及運行費用低,總運行成本為0.671元/m3。該技術在經濟不發達農村地區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3.2不同生態處理技術的組合
王學華等以生態塘為預處理,人工濕地作為後續處理,對太湖三山島農村生活污水中NH3-N、TN、TP去除率高達95.0%~99.0%、95.0%~98.0%、92.0%~98.0%,且減少進水中SS含量,有效地緩解濕地系統的堵塞。生活污水經過塔式蚯蚓生態濾池的作用,出水負荷和污染物濃度降低,後進入水平潛流式人工濕地,進一步降低了有機物和營養物質的含量,使得出水水質基本達標。這種塔式蚯蚓生態濾池+人工濕地的組合工藝,自動化程度高且管理運行方便,比較適合在經濟發達、人口密集的農村地區推廣使用。
時建偉等在高效藻類塘的水面上以生物浮床的形式種植植物的組合系統,一方面顯著提高了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和出水的水質,並且節約了土地,另一方面生物浮床上移栽植物根系通過化感作用有效抑制藻類的生長,同時植物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景觀效果和美化環境的作用[30]。高勝兵等採用植物與土壤滲濾系統聯用處理農村生活污水,去除效果較好。該復合體系對生活污水中BOD5、COD、TN、NH3-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別為73.5%、76.0%、85.0%、89.0%、85.0%[31]。
4生物+生態組合技術處理農村生活污水
生物+生態組合技術是生物和生態處理工藝的結合,前段生物處理主要去除有機物和部分營養物質,後續生態處理進一步脫氮除磷,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提高出水水質和系統運行的穩定性[32]。相較於生物組合技術和生態組合技術,生物+生態組合技術需綜合考慮農村地區的經濟條件,南北方地域氣候差異,以及用地條件、運行管理、污泥產量和實際工程案例等因素。由於人工濕地是應用最普遍的一種後續生態處理技術,我國農村常見的生物+生態組合技術主要包括生物+人工濕地組合技術和其他生物+生態組合。
4.1生物+人工濕地
生物+人工濕地組合系統中的生物單元可以有效完成對有機物的降解和硝化作用;同時,人工濕地系統能進一步去除氮、磷等污染物。將2者結合應用能夠提高污水中的各類污染物的去除率。唐晶等採用接觸氧化-人工濕地組合工藝處理農村生活污水,對COD、NH3-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別為68.2%、68.2%、69.5%、86.3%,且效果穩定。其中跌水充氧接觸氧化池對COD的去除貢獻較大,而人工濕地對TN、TP的去除貢獻較大[33]。
在太湖流域農村地區,白永剛等採用滴濾池-人工濕地組合工藝處理生活污水,結果表明滴濾池對COD、NH3-N、TN和TP去除率分別為74.5%、79.2%、33.8%、47.5%,人工濕地的則分別為25.0%、20.8%、66.2%、52.5%[34]。
任珊珊等選擇化糞池-人工潛流型濕地工藝和蔣嵐嵐等採用MBR-人工濕地組合技術在太湖周邊農村地區也得到了應用,取得較好的去除效果[35-36]。
針對雲南地區氣候溫和,冬季氣溫較高,全年適宜植物生長的特點,李文卿採用改良A2/O一人工潛流濕地組合處理系統,同時在人工濕地加入了高吸附磷的基質。該系統對污水中COD、BOD5、TN、NH3-N、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別達到80.5%、84.3%、91.8%、93.2%、86.4%,TP去除率始終保持在75.7%以上。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縣河頭村採用太陽能驅動生物濾塔-人工濕地組合工藝處理生活污水,該系統通過太陽能提供動力,射流噴射器充氧,處理效果好,且運行費用低,操作簡單,可以實現無人看守,適宜在經濟落後,偏遠農村地區推廣應用[38]。
余浩等採用「水解池-滴濾-人工濕地」3種工藝組合處理農村生活污水,同時將珍珠岩礦渣、陶粒和石膏等分層放置滴濾池中,水力負荷可達4.0~8.0m3/(m2˙d),該組合工藝對COD、TN和TP的去除率均超過90.0%[39]。鍾秋爽等選擇厭氧-接觸氧化渠-垂直潛流型人工濕地組合工藝處理農村生活污水,其中接觸氧化渠的作用是為後續人工濕地充氧;而厭氧池、接觸氧化渠和人工濕地對COD、NH3-N和TP均有較高的去除率,但厭氧池去除率較穩定,最高可達72.0%、49.5%和66.4%[40]。
4.2其他生物+生態
吳召富等設計的淹沒式生物膜-穩定塘組合技術取消了二沉池和污泥迴流,該系統對COD、NH3-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別為84.3%、97.0%、80.2%和77.3%,且生物膜系統出水污泥含量基本為0,後續經穩定塘處理後的出水水質良好,滿足回用標准[41]。張增勝等對崇明島的農村生活污水採用生物凈化槽-強化生態浮床(BPT-EEFR)組合處理工藝,結果表明該組合技術不僅對COD、NH3-N、TN、TP及SS的去除效果較好,同時佔地面積小、造價費用低、便於維護管理。
由生物浮床、生物接觸氧化以及河道生態系統構成的生態組合系統,也對農村生活污水中NH3-N、TN、TP、COD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但該組合系統對污染物的去除率受季節影響,與秋季相比,夏季對污染物去除率較高,且污染物的去除率隨HRT的增加而提高,而4d後變化則趨於穩定[43]。
5結論與展望
我國幅員遼闊,在農村選擇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時應該因地制宜,綜合考慮當地的地形地貌、水文和氣候條件以及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各種污水處理技術的特點和適用范圍。實際應用中通過科學設計、優化組合,達到技術上的互補,發展具有較高水力負荷和小規模設備化特徵,易於操作管理的多種處理單元的復合創新技術。農村污水處理方興未艾,任重道遠,將科學、社會因素有機結合,可大大提高農村水環境治理成效,因此,除技術研發外,應加強以下方面工作:
(1)發揮院落式單元處理作用。建議每家每戶建設化糞池,對廁所污水、洗浴污水和餐飲污水進行初步處理。
(2)加強污水處理工藝或設施的運管技術研究,進一步開發適合於農村的易操作、少維護、低成本的運行模式、工藝。
(3)農村污水處理後可進行資源回用。由於農村生活污水主要為N、P等營養元素,經處理後可就近用於農業灌溉。
(4)提高農民生態環保意識。積極開展推廣使用生物菌肥、有機肥宣傳教育活動,引導農民減少化學肥料使用。
(5)逐步建立相應的法律法規。根據我國農村實際,參考相關環保標准,制定適合於我國的相關技術標准和規程,同時,制定相關政策法規,完善獎懲政策,將農村水污染的治理納入法制化的軌道。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B. 農村生活污水有哪些來源 其水質特點與排放規律如何

農村生活污水是指農村居民在日常生活過程中產生的污水 ,主要來自沖廁 、洗衣 、洗浴 、餐廚等。
農村生活污水水質主要具有如下特點 :
(1)農村生活污水水質與當地居民生活習慣 、生活水平 、經濟條件直接相關 ,呈地域性變化 。
(2)通常情況下 ,農村生活污水化學需氧量(CODCr )為 200-800 毫克/升 ,氨氮(NH3‐N)為20-80毫克/升 ,總磷(TP)為5-8毫克/升 。 污水中通常還含有合成洗滌劑以及細菌 、病毒 、寄生蟲卵等 ,基本上不含重金屬和有毒有害物質 ,可生化性好 ,宜採用生物 、生態法處理 。
(3)經我們課題組常年監測 ,發現同一地區農村生活污水水質季節性差異比較小 ,可以忽略不計 。
農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方面 ,主要呈現如下規律 :
(1)我國農村人口數量龐大 ,農村生活污水排放量具有區域排水量小 、全國排水總量巨大的特點 。
(2)農村生活污水水量時變化與日變化波動幅度大 。 生活污水排放量通常是傍晚多、白天少,有時中午時分幾乎無污水排放。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外出務工人員明顯增加,平時村中人口數很少,而節假日猛增。因此,生活污水水量在春節等節假日期間顯著增加,而平時污水排放量減少。

C. 生活污水排放標准

水污染物排放標准通常被稱為污水排放標准,它是根據受納水體的水質要求,結合環境特點和社會、經濟、技術條件,對排入環境的廢水中的水污染物和產生的有害因子所作的控制標准,或者說是水污染物或有害因子的允許排放量(濃度)或限值。它是判定排污活動是否違法的依據。污水排放標准可以分為:國家排放標准、地方排放標准和行業標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第十二條 禁止向生活飲用水水源地和一-級保護區的水體排放污水。已設置的排污口,應限期拆除或限期治理。在生活飲用水源地、風景名勝區水體、重要漁業水體和其他有特殊經濟文化價值的水體的保護區內,不得新建排污口。在保護區附近新建排污口,必須保證保護區水體不受污染。

D. 浠涔堝彨搴熸按鎺掓斁宄拌胺錛

搴熸按鎺掓斁宄拌胺鏄鎸囧湪鏌愪釜鏃墮棿孌靛唴錛屽簾姘存帓鏀鵑噺鐨勬嘗鍔ㄦ儏鍐點傞氬父鏉ヨ達紝鍦ㄤ竴澶╁唴錛屽簾姘寸殑鎺掓斁閲忎細闅忕潃鏃墮棿鐨勫彉鍖栬屼笉鍚屻傞珮宄版湡鏄鎸囧簾姘存帓鏀鵑噺杈冨ぇ鐨勬椂孌碉紝閫氬父鍑虹幇鍦ㄤ漢浠鐢ㄦ按杈冨氱殑鏃╂櫒鍜屾櫄涓婃椂孌點傝岃胺鏈熷垯鏄鎸囧簾姘存帓鏀鵑噺杈冨皬鐨勬椂孌碉紝閫氬父鍑虹幇鍦ㄤ漢浠鐢ㄦ按杈冨皯鐨勪腑鍗堝拰娣卞滄椂孌點傞氳繃瀵瑰簾姘存帓鏀懼嘲璋瘋繘琛岀戝﹀悎鐞嗚皟搴﹀拰綆$悊錛屽彲浠ユ渶澶ч檺搴﹀湴鍑忓皯鐜澧冩薄鏌撳拰紺句細璧勬簮嫻璐廣

E. 余氯:連續式消毒,每日至少監測二次,間歇式消毒,每次排放之前監測.如何理解

連續式消毒即加葯泵連續動作,連續往污水中投加消毒劑,每天早晚檢查下水中余氯值。版
間歇式消權毒即在每次檢查前開啟加葯泵向污水中加消毒劑,應付差事就是。
目前常用的是連續式消毒,因為水中的菌未經消毒直接便排入市政管道會對環境造成很大危害

F. 污水排放標准中第一時段、第二時段分別是什麼意思

第一時段指2002年1月1日前,第二時段指2002年1月1日後

G. 廣東省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第一時段、第二時段指的是什麼

2002年1月1日前建設的項抄目,執行第一襲時段標准
2002年1月1日後建設的項目,執行第二時段標准
標准第5頁:
4.2.2.1
a) 2002年1月1日前建設的項目,水污染物的排放和部分行業最高允許排水量執行第一時段標准值,即同時執行表1、表2、表3規定的限值。
b) 2002年1月1日起建設的項目,水污染物的排放和部分行業最高允許排水量執行第二時段標准值,即同時執行表1、表4、表5規定的限值。

H. 生活污水詳細資料大全

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廢水,主要來源於居住建築和公共建築,如住宅、機關、學校、醫院、商店、公共場所及工業企業衛生間等。生活污水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機物(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尿素、氨氮等) 和大量病原微生物(如寄生蟲卵和腸道傳染病毒等)。存在於生活污水中的有機物極不穩定,容易腐化而產生惡臭。細菌和病原體以生活污水中有機物為營養而大量繁殖,可導致傳染病蔓延流行。因此,生活污水排放前必須進行處理。

基本介紹

污水危害,污水處理,處理難題,難題破解,處理設備,處理流程,處理工藝,行業發展,

污水危害

病原物污染 主要來自城市生活污水、醫院污水、垃圾及地面徑流等方面。病原微生物的特點是:①數量大;②分布廣;③存活時間較長;④繁殖速度快;⑤易產生抗性,很難消滅;⑥傳統的二級生化污水處理及加氯消毒後,某些病原微生物、病毒仍能大量存活;此類污染物實際上通過多種途徑進入人體,並在體內生存,引起人體疾病。 需氧有機物污染 有機物的共同特點是這些物質直接進入水體後,通過微生物的生物化學作用而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質二氧化碳和水,在分解過程中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在缺氧條件下污染物就發生腐敗分解、惡化水質,常稱這些有機物為需氧有機物。水體中需氧有機物越多,耗氧也越多,水質也越差,說明水體污染越嚴重。 富營養化污染 是一種氮、磷等植物營養物質含量過多所引起的水質污染現象。水生生態系統的富營養化能通過化學污染物由兩種途徑發生:一種是通過正常情況下限定植物的無機營養物質的量的增加;另一種是通過作為分解者的有機物的增加。 惡臭 惡臭是一種普遍的污染危害,它也發生於污染水體中。人能嗅到的惡臭多達4000多種,危害大的有幾十種。 惡臭的危害表現為:①妨礙正常呼吸功能,使消化功能減退;精神煩躁不安,工作效率降低,判斷力、記憶力降低;長期在惡臭環境中工作和生活會造成嗅覺障礙,損傷中樞神經、大腦皮層的興奮和調節功能;②某些水產品染上了惡臭無法食用、出售;③惡臭水體不能作游泳、養魚、飲用,而破壞了水的用途和價值;④還能產生硫化氫、甲醛等毒性危害。 酸、鹼、鹽污染 酸、鹼污染使水體pH發生變化,破壞其緩沖作用,消滅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妨礙水體自凈,還可腐蝕橋梁、船舶、魚具。酸與鹼往往同時進入同一水體,中和之後可產生某些鹽類,從pH值角度看,酸、鹼污染因中和作用而自凈了,但產生各種鹽類,又成了水體的新污染物。因為無機鹽的增加能提高水的滲透壓,對淡水生物、植物生長有不良影響,在鹽鹼化地區,地面水、地下水中的鹽將進一步危害土壤質量。 地下水硬度升高 高硬水,尤其是永久硬度高水的危害表現為多方面:難喝;可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亂、腹瀉、孕畜流產;對人們日用不便;耗能多;影響水壺、鍋爐壽命;鍋爐用水結垢,易造成爆炸;需進行軟化、純化處理,酸、鹼、鹽流失到環境中又會造成地下水硬度升高,形成惡性循環。 有毒物質污染 有毒物質污染是水污染中特別重要的一大類,種類繁多,但共同的特點是對生物有機體的毒性危害。

污水處理

近況及未來 我國污水處理產業發展進步較晚,建國以來到改革開放前,我國污水處理的需求主要是以工業和國防尖端使用為主。改革開放後,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拉動了污水處理的需求。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我國污水處理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污水處理需求的增速遠高於全球水平。 1990年以來,全球污水處理表觀消費量以年均6%的速度增長,而九十年代的十年間,我國污水處理表觀消費量年均增長率達到17.73%,是世界年均增長率的2.9倍。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國污水處理產業高速增長。2000年—2004年,我國污水處理消費量從188萬噸增長到447萬噸,增加了2.3倍,年平均增長率在27%以上。其中,2001年,我國污水處理表觀消費量達到225萬噸,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污水處理消費大國。同時,污水處理進口也大幅度增加。1998年,我國污水處理進口100萬噸,由此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污水處理進口國。2004年與1998年比,污水處理進口增長幅度年均達到27.14%。預計2005年,中國污水處理表觀消費量將達到500萬噸,進口仍將保持在300萬噸左右。 伴隨著污水處理市場的快速發展,我國污水處理產量也結束了長期徘徊的局面,實現了高速增長。我國污水處理產量從2000年的46萬噸增長到2004年的236萬噸,年平均增長率在82.6%,占國內市場需求的比重也由2000年的24.47%提高到2004年的52.80%。而同期,世界污水處理產量則僅以6%左右的速度增長。 從九十年代後期起,我國太鋼、寶鋼以及寶新、張浦等國有和合資企業通過引進和技術改造,先後建成了一系列污水處理生產線,污水處理工藝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污水處理生產初具規模。污水處理品種結構也發生了積極的變化,污水處理產品質量迅速提高。特別是國內污水處理冷軋板增長迅速,2003年,國內冷軋板產量達到170萬噸,首次超過進口量,自給率達到66%;2004年,國內冷軋板產量達到200萬噸,自給率達到70%以上。從2004年底到2005年底,國內冷軋污水處理產能將增加約150萬噸,基本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到2007年,我國將成為污水處理的凈出口國。 從總體上看,我國污水處理正在經歷由規模小、水平低、品種單一、嚴重不能滿足需求到具有相當規模和水平、品種質量顯著提高和初步滿足國民經濟發展要求的深刻轉變,污水處理需求將逐步實現自給。

處理難題

(難題一)人口增加,污水增多 在我國,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農業生產的發展,污水排放量也日益增加,水體污染相當嚴重,而且幾乎遍及全國各地。到2000年底,全國設市的663個城市中有310個建有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污水處理廠427座,年污水處理量113.6億立方米,污水處理率只有34.23%。 (難題二)加快發展,急需資金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污水處理是從一定量的資金投入開始的。污水處理資金的規模決定著污水處理的規模。污水處理資金自身的發展速度決定著污水處理發展的速度和污水處理技術進步的速度。現實的污水處理中,技術先進、處理費用低的決策方案通常是預付資金量較大的方案。從這個意義上說,資金自身的發展速度越快,污水處理技術的進步和套用才能越快,污水處理也才能越快。 (難題三)處理資金,來源困難 1、我國城市污水處理資本金來源的難處所在 長期以來,我國城市污水處理設施採取的是免費使用政策,不僅擴大再生產由財政投資,簡單再生產也需要財政撥款才能完成,財政撥款因此成了污水處理設施維護建設投資的來源。只是在不同時期,來源的名稱不同,但都是以財政為中心的資金循環。經濟體制改革,否定了我國傳統大一統"財政模式,否定了國家作為生產經營者的身份,也否定了生產資料所有者身份和政權行使者合一,要求政企分開,政資分開。與此相適應,在國家為主體的統一財政的前提下,我國財政分成公共財政與國有資產管理兩部分。公共財政是以政權行使者身份出現的國家,主要以稅收形式籌集資金,解決市場配置資源所不能解決的問題,滿足公共需要。城市污水處理是公益事業,污水處理資金財政撥款應是公共財政支出。因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還在深化中,公共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中央公共財政收入占公共財政收入的比重還不夠合理,城市污水處理資金很難像美國等已開發國家哪樣絕大多數來自財政撥款或貸款。 2、污水處理借入資金來源的難處所在 城市污水處理資金需求巨大,銀行貸款是污水處理資金的一個重要來源。銀行貸款分商業銀行貸款與國家開發銀行貸款。商業銀行資金來源為居民與企業存款,大多為短期資金,雖然也可作部分中長期貸款,但比重不宜過大;商業銀行資金運用要求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的"三性"統一,而污水處理資金的運用和迴流很難與商業銀行資金運用「三性」相吻合。因此,商業銀行很難對污水處理項目進行貸款。

難題破解

(破解方法一)加大財政撥款力度 城市污水處理資金的一部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還必須由 *** 給予必要的補助,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1、污水處理普遍存在著價格需求彈性較小和 *** "壟斷"經營,其收費制定必須考慮居民的承受能力,而不能依靠競爭價格來完全地解決設施建設和企業發展問題。2、污水處理提供的服務具有公共性,許多設施的使用難以計算,使其服務收費不能直接進入市場實行等價交換,而只能成為公共消費的一部分。3、污水處理提供的服務具有廣泛的社會性和外部經濟性,衡量其投資效益時,首先是社會效益。 國家財政對城市污水處理的撥款,在我國主要有基本建設安排的投資,中央財政撥給的專款和地方財政撥款。基本建設安排的投資,分國家預算內和地方自籌兩種。國家預算內的基本建設投資由中央 *** 確定數額,由財政部交國家計委統一安排。地方自籌基本建設投資,是在國家規定的額度內由地方自籌資金安排的投資。中央和地方財政撥款,一種是根據需要,財政每年撥給一定數額的資金,作為污水處理的專項資金;另一種是按項目定額補助,項目建成,補助停止。 (破解方法二)增加企業自籌強度 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污水處理只有在其建設經營活動中把它的價值轉化到周而復始的資金迴流中,才能實現污水處理的再生產。按價值規律的要求,污水處理的投入與產出理順到市場經濟的新秩序中,是加快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的客觀要求。污水處理收費,不應是一項臨時性的籌資措施,而是實現污水處理資金補償的市場化方式,同時也是調節污水處理設施合理利用的一種經濟手段。 污水處理的自籌資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要按照價值規律制定污水處理收費標准,按照國家規定從營業收入中提取生產發展基金、固定資產折舊基金和大修理基金。污水處理單位不僅要依靠自身的力量來完成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還要向國家繳納稅費。為此,污水處理的合理收費,必須建立在合理成本和合理利潤率的基礎之上。 污水處理收費的合理成本,一般應包括生產費用、經營費用、固定資產折舊、大修理基金、貸款利息等。其中固定資產折舊要有恰當的折舊率,要改變折舊年限過長、折舊率較低的做法,以免企業的明盈實虧。污水處理收費的合理利潤率,是指利潤率的核定既要考慮企業的合理福利和必要的積累,又要考慮污水處理收費需求彈性小、社會服務性強的特點,防止利用其壟斷性追求過高利潤。為防止壟斷強加給用戶的負擔, *** 可通過行政和經濟手段對經營者加以限制,使其可能獲得的利潤不超過全社會的平均利潤。 (破解方法三)試行優先股票發行 市場經濟國家的經驗表明,發行優先股票吸收國內外私人資本進行城市污水處理,既能滿足污水處理的巨大資金需求,又不喪失 *** 對污水處理項目的控制權。優先股票是相對普通股票而言的。投資購買普通股票的好處還有投資收益比其他類似證券的投資收益高,在證券交易市場上流通性強,交易公平進行等。 優先股票是比普通股票具有一定優先權的股票,主要是優先分得股利和公司剩餘財產的權利。優先股的最大優點是較普通股收益穩定,風險小。但當股份公司經營成績卓著,經營利潤激增時,優先股享受到的收益卻不會增加,而普通股的收益卻可隨著公司經營效益的提高而增加。從這一點考慮,優先股較普通股又缺乏發展性和進取性。 按我國現行做法,股票是根據投資者身份的不同,劃分為國家股、法人股、個人股和外資股,沒有優先股與普通股的劃分。我國《公司法》中沒有優先股的概念,也沒有做出相應的規定。這是因為我國的股份制企業都是從計畫經濟體制下的企業改造而來,因而帶有種種歷史的痕跡,成為歷史遺留問題正待在改革中進一步探索解決。從城市污水處理的實際出發,我們可以進行污水處理股票發行的探索。這就要對現有的污水處理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向國內外私人資本發行部分優先股票,或將部分國有股以優先股的形式轉讓給私人資本,籌措的資金由污水處理企業用於污水處理。這種方式由於是以現有企業的發展業績為基礎,且改造後的企業業績繼續增長,所以集資成功的可能性較大。

處理設備

用於去除工業和城市污水中的固體懸浮物、油脂、膠狀物等雜質,在化學絮凝劑的幫助下,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污水中的產生的副產品,還可以回收再利用,在造紙工業中,該機用於紙機白水及中段廢水如脫墨廢水的處理,一方面可以回收纖維,另一方面可以使處理後的污水再次利用,從而大大減輕了環保方面的壓力,該產品依照美國九十年流行樣機設計,技術先進,結構簡單,是國內最先進的污水處理設備。

處理流程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排放越來越嚴重。在這樣的形式下,生活污水處理工藝也在不斷改進,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最新的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曝氣生物濾池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簡介:曝氣生物濾池,就是在生物濾池處理裝置中設定填料,通過人為供氧,使填料上生長大量的微生物。這種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裝置由濾床、布氣裝置、布水裝置、排水裝置等組成。曝氣裝置採用配套專用曝氣頭,產生的中小氣泡經填料反復切割,達到接近微控曝氣的效果。由於反應池內污泥濃度高,處理設施緊湊,可大大節省佔地面積,減少反應時間。 SBR除磷工藝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簡介:水體富營養化主要原因是人類向水體排放了大量的氨氮和磷,磷更是水體富營養化的最主要因素。縱觀國內污水處理流程工藝,除磷技術一直是困擾污水處理廠運行的難題。傳統的物化除磷技術需要大量的葯劑,具有運行成本高,污泥產量大的缺點;前置厭氧的生物除磷工藝具有運行費用低的優點,但是由於完全依賴於微生物的攝磷、釋磷作用,難以達到國家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的要求。當考慮中水回用時,則更難以達到要求。 A/O生物濾池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簡介:由於我國小城鎮居住點分散,污水源分布點多量少,城鎮級污水廠的規模多低於10000噸/日。國內大中型城市污水處理廠經常採用的污水處理工藝有傳統活性污泥法、A2/O、SBR、氧化溝等,如果以這些技術建設小城鎮污水處理廠會造成由於居高不下的運行費用,無法正常運行。必須針對小城鎮的特點採用投資省,運行費用低,技術穩定可靠,操作與管理相對簡單的工藝。

處理工藝

強化生物除磷 污水處理過程中,我國的主要河流和湖泊由於受磷污染,富營養化嚴重,國家環保局為控制和減低磷污染,對磷排放制定了比較嚴格的標准。化學強化生物除磷污水處理工藝以除去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和各種形態的磷為主,此污水處理工藝將化學除磷和生物除磷一體化,通過厭氧消化生物系統中活性污泥產生揮發性有機酸,作為聚磷菌生長的基質或稱之為營養物,使聚磷菌在活性污泥中選擇性增殖,並將其迴流到生物系統中,使生物污水處理系統工作在高效除磷狀態;同時污泥在厭氧條件下產生的磷釋放,通過化學除磷消除。這是一種高效市政污水處理工藝技術,滿足了我國現階段,為解決水體富營養化,需要在常規二級污水處理基礎上進一步除磷的要求。 循環間歇曝氣 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各地相差較大,經濟發展滯後的城市還不能拿出很多資金用於污水治理,因此,怎樣利用有限的資金,降低環境污染,是很多城市 *** 面臨的問題。在污水處理方面,直到不久前,一些城市還採用一級或一級強化處理工藝技術,出水達不到國家二級排放標准對除去有機污染物的要求。循環間歇曝氣工藝充分發揮高負荷氧化溝處理效率高的優點,又充分利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污水處理工藝出水好的特點,保證了系統出水達到國家污水排放一級標准在除去有機污染物方面的要求。在投資和運行費用上比通常以除去有機污染物為主的二級生物污水處理系統降低30%左右,是適合我國現階段污水處理要求的工藝技術。 旋轉接觸氧化 旋轉接觸氧化污水處理工藝技術是在生物轉盤技術基礎上,結合生物接觸氧化技術優勢發展起來的新一代好氧生物膜處理技術。旋轉接觸氧化污水處理工藝技術和成套設備提供了一種簡單和可靠的污水處理方法。轉軸是整個污水處理系統中的轉動部分,一旦機器出了故障,一般機器人員都可以進行維修。系統生物量會根據有機負荷的變化而自動補償。附在轉盤上的微生物是有生命的,當污水中的有機物增加時,微生物隨之增加,相反,當污水中的有機物減少時,微生物隨之減少。所以這污水處理系統的工作效果不容易受到流量和負荷的突然變化和停電的影響。運行費用低,只有其他曝氣污水處理系統耗電的八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佔地面積僅相當常規活性污泥法一半。由於生物系統中生長的微生物種類多,能夠高效處理各種難降解工業污水。 連續循環曝氣 CCAS工藝,即連續循環曝氣系統工藝(Continuous Cycle Aeration System),是一種連續進水式SBR曝氣系統。這種工藝是在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序批式處理法)的基礎上改進而成。SBR工藝早於1914年即研究開發成功,但由於人工操作管理太煩瑣、監測手段落後及曝氣器易堵塞等問題而難以在大型污水處理廠中推廣套用。SBR工藝曾被普遍認為適用於小規模污水處理廠。進入60年代後,自動控制技術和監測技術有了飛速發展,新型不堵塞的微孔曝氣器也研製成功,為廣泛採用間歇式處理法創造了條件。1968年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斯大學與美國ABJ公司合作開發了「採用間歇反應器體系的連續進水,周期排水,延時曝氣好氧活性污泥工藝」。1986年美國國家環保局正式承認CCAS工藝屬於革新代用技術(I/A),成為最先進的電腦控制的生物除磷、脫氮處理工藝。 CCAS工藝對污水預處理要求不高,只設間隙15mm的機械格柵和沉砂池。生物處理核心是CCAS反應池,除磷、脫氮、降解有機物及懸浮物等功能均在該池內完成,出水可達標排放。 經預處理的污水連續不斷地進入反應池前部的預反應池,在該區內污水中的大部分可溶性BOD被活性污泥微生物吸附,並一起從主、預反應區隔牆下部的孔眼以低流速(0.03-0.05m/min)進入反應區。在主反應區內依照「曝氣(Aeration)、閑置(Idle)、沉澱(Settle)、排水(Decant)」程式周期運行,使污水在「好氧-缺氧」的反復中完成去碳、脫氮,和在「好氧-厭氧」的反復中完成除磷。各過程的歷時和相應設備的運行均按事先編制,並可調整的程式,由計算機集中自控。 SPR處理 SPR污水處理系統首先採用化學方法使溶解狀態的污染物從真溶液狀態下析出,形成具有固相界面的膠粒或微小懸浮顆粒;選用高效而又經濟的吸附劑將有機污染物、色度等從污水中分離出來;然後採用微觀物理吸附法將污水中各種膠粒和懸浮顆粒凝聚成大塊密實的絮體;再依靠旋流和過濾水力學等流體力學原理,在自行設計的SPR高濁度污水凈化器內使絮體與水快速分離;清水經過罐體內自我形成的緻密的懸浮泥層過濾之後,達到三級處理的水準,出水實現回用;污泥則在濃縮室內高度濃縮,定期靠壓力排出,由於污泥含水率低,且脫水性能良好,可以直接送入機械脫水裝置,經脫水之後的污泥餅亦可以用來製造人行道地磚,免除了二次污染。

行業發展

中國水資源人均佔有量少,空間分布不平衡。隨著中國城市化、工業化的加速,水資源的需求缺口也日益增大。在這樣的背景下,污水處理行業成為新興產業,與自來水生產、供水、排水、中水回用行業處於同等重要地位。 截至2008年10月,全國設市城市、縣及部分重點建制鎮共建成污水處理廠1459座,日處理能力8553萬噸(36個大城市共建成288座,日處理能力為3497萬噸),分別比「十五」末期增加60.5%和42.6%,全國設市城市污水處理率已由2005年的52%增加到2007年的63%;在建城鎮污水處理項目1033個,設計日處理能力約3595萬噸。2008年1至10月,全國已投入運行的城鎮污水處理廠累計處理污水達190億噸,運行負荷率達到76%,同比分別增長了21%和約3個百分點。 雖然由於國家和各級 *** 對環境保護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中國污水處理行業正在快速增長,污水處理總量逐年增加,城鎮污水處理率不斷提高。但到2013年中國污水處理行業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 一方面,中國到2013年的污水處理能力尚跟不上用水規模的迅速擴張,管網、污泥處理等配套設施建設嚴重滯後。另一方面,中國的污水處理率與已開發國家相比,還存在著明顯的差距,且處理設施的負荷率低。 因此中國應完善污水處理的政策法規,建立監管體制,創建合理的污水處理收費體系,扶植國內環保產業發展,推進污水處理行業的產業化和市場化。污水處理行業是一個朝陽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中國將在「十一五」期間投資3000億元以推進城市污水處理和利用,中國污水處理行業由此迎來高速發展期。 廣州市污水處理收費標准 經過召開污水處理收費調整的價格聽證會後,報市 *** 同意,對廣州市城市污水處理收費改革方案確定下來。居民生活類污水實行階梯式計量收費,階梯式水量計量與廣州自來水(居民生活用水)階梯式計量掛鉤。具體為:第一級水量基數為家庭戶月用水量22噸以內(含22噸),按0.9元/噸收取污水處理費;第二級水量基數為22噸至30噸(含30噸)部分,按1.2元/噸收取污水處理費;第三級水量基數為30噸以上部分,按1.5元/噸收取污水處理費。

I. SBR生物反應器的周期有哪些

SBR是序列間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簡稱,是一種按間歇曝氣方式來運行的活性污泥污水處理技術,又稱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SBR的運行周期由充水、曝氣反應、沉澱、排水排泥和閑置組成。
充水時間一般取1~4h.曝氣反應時間是確定SBR 反應器容積的一個非常主要的工藝設計參數,其數值的確定同樣取決於運行過程中污水的性質、反應器中污泥的濃度及曝氣方式等因素。對於生活污水類易處理廢水,反應時間可以取短一些,反之對含有難降解物質或有毒物質的廢水,反應時間可適當取長一些。一般在2~8h.沉澱排水時間一般按2~4h設計。閑置時間一般按2h設計。

閱讀全文

與生活污水間歇式排放時段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縣污水廠算什麼企業 瀏覽:226
城市房建污水泵站質檢表格 瀏覽:909
為什麼河道污水澆花草會死 瀏覽:992
大麴酒和小曲酒蒸餾 瀏覽:808
樹脂的行業情況 瀏覽:997
edi許可證法規 瀏覽:464
印染廢水中苯胺 瀏覽:320
惠東哪裡有賣凈水器 瀏覽:170
虞城縣污水處理廠在哪裡 瀏覽:723
漢馬發動機機油濾芯型號是多少 瀏覽:244
超市凈水機濾芯怎麼更換 瀏覽:647
污水處理廠的cn是什麼 瀏覽:799
如何購買edi 瀏覽:275
鄭州超純水處理設備多少錢一次 瀏覽:326
100mm污水泵幾小時一台班 瀏覽:779
屠宰廢水葯劑添加 瀏覽:93
檸檬酸除垢劑對皮膚 瀏覽:406
蒸餾機械設備2020年展銷會 瀏覽:708
飲水機一直開著一個月電費多少錢 瀏覽:759
什麼是超濾的上排閥 瀏覽: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