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道路施工雨污水技術
下面是中達咨詢給大家帶來關於道路施工雨污水技術的相關內容,以供參考。
市政道路建設是建設城市基礎設施的一個重要方面,對地方建設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有著巨大影響,其施工質量關系著諸多民生問題,同時也體現了政府的工作能力。但市政道路施工管理仍存在許多問題,施工工期拖延,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與出行,施工質量不高,市政道路使用壽命低,施工技術難度大,企業管理仍存在漏洞。因此企業務必要科學合理制定工期並嚴格執行,增強施工質量的監管以及對技術設備的管理,從而大幅度提高施工質量。
一、前期准備工作分析
(一)施工材料的選擇
道路雨污水施工的復雜度,使瞎凳得雨污水施工具備了一定的難度。因此,在這種情況之下,施工人員在開展具體的施工作業之前,就必須要加強對施工材料進行選擇的力度,以確保施工材料的質量能夠在達到國家要求的同時,也能夠在整個道路工程中發揮出最大的效能。
(1)對道路雨污水的施工現場做最全面的勘察,保證施工現場的安全性;
(2)做詳細的土質結構檢測工作,比如:檢測施工現場的土質所能承受的最大載重力等;
(3)依據土質檢測的最終結果,製作出符合本道路雨污水施工項目的材料采購清單。
(二)製作管道設計圖稿
道路雨污水項目中所使用的每根管道的規格都是不一樣的。因此,在製作管道設計圖稿的時候,設計人員應當先對管道施工的坡度進行一次測量,然後再依據坡度的實際情況,對管道的設計圖稿進行合理的設計。其次,設計人員在製作管道設計圖稿時,也要確保管道內部水流的速度能夠介於自清流速和沖刷流速的范圍之間。倘若達不到這樣的要求,那麼設計人員就必須要告訴施工人員,並讓施工人員對其進行處理。
(三)預置保護措施
在進行雨污水工程作業之前,為確保施工現場的安全,要嚴格做到以下幾點:
(1)為工程的施工設置相應的警告標語;
(2)在整個施工場地的外圍設置阻攔帶,並立上「非作業人員,禁止入內」等標語;
(3)施工人員在進入施工現場時,必須要佩戴安全帽。
(四)道路開挖工作的前期准備跟進道路開挖作業之時,施工人員要嚴格依照設計圖稿上的內容,開展道路開挖位置的校對工作。倘若,施工人員在校對工作中發現了與設計圖稿不相符的內容,鍵迅那麼就應當讓設計人員對設計圖稿進行適當的變更,以確保施工作業的准確性。
二、道路雨污水設計要點
(一)雨水管道位置
對於機動車道寬度低於24.0m的情況而言,在設計雨水管道位置時,建議將其設置在機動車道以下區域,且原則上需要迴避車輪軌跡線的位置。結合現行設計規范中的要求來看,雨水口的連接管道長度應當嚴格控制在25.0m范圍內,埋設深度應當在1.0m.以內。對於機動車道寬度高於24.0m的情況而言,在設計雨水管道位置時,建議按照如下幾種情況進行考慮:第一類情況是,人行道與非機動車道為一體化,且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之間設置有綠化帶,滿足以上條件,認為雨水管需要設置在車行道內側區域,且原則上避開車輪軌跡線的位置;第二類情況是,人行道與非機動車道為一體化,且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之間沒有設置有綠化帶,滿足以上條件,認為在道路寬度不足24.0m的情況下,將雨水管道設置在距離紅線內側的1.0m位置,在道路寬度高於24.0m的情況下,將雨水管道設置在靠近機動車道外邊線2.0m位置的非機動車道上。
(二)污水管道位置
原則上污水管道建議布置在雨水管道另一側道路的紅線內邊1m處。同時,污水管道一般管徑都不大(除掉進污水處理廠的主幹管部分,剩餘部分的管徑多在d800以磨亮旅內)。因此,與之相對應的檢查井最大外徑尺寸多不足2m。考慮到這一特點,建議將污水管布置在機動車道以外位置,一方面可以減少管道布置所佔用的地下空間,另一方面也不會對其它管線的埋設產生較大影響。根據《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的要求,路幅寬度小於50m的,宜單側布置雨污水管線。
三、道路雨污水施工技術
(一)坑槽開挖
坑槽開挖的工程量較小,且難度也偏低,這就讓許多施工人員忽略了其的重要性,導致工程在施工的過程中,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問題,比如:坑槽的大小不符合施工要求、坑槽的位置與設計圖稿上的相差甚遠以及坑槽的深度達不到施工要求等。這些問題一旦出現,就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整個道路工程施工的質量。因此,在面對坑槽施工中出現的問題之時,施工人員就要對其加以重視,並採取一系列合理的措施,對這些問題進行有效的處理。
(二)管道防漏
在道路雨污水施工的過程當中,經常都會出現管道漏水的現象,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管道自身不具備很高的防滲效能;另一個則是管道的連接處出現了裂縫,使得管道內部的雨污水通過裂縫滲透了出來。於是,為了有效避免這一現象的出現,施工人員在進行具體施工作業的時候,就務必要做到以下幾點:
(1)在對管道進行選購的時候,一定要嚴格依照施工的要求,對管道的材質實施檢查作業,以確保管道能夠適用於當前的道路工程;
(2)管道入庫前,要進行質量檢測,比如:檢測材料的材質、規格、以及其所能承受的最大載重力等,並依據檢測結果做好檢測報告。
(三)回填土下陷
引發回填土出現下陷問題的因素,有兩個:
(1)填料的質量達不到施工的標准;
(2)回填土的含水量過高。因此,在進行回填作業的時候,一定要嚴格依照國家的相關標准,選擇一種符合施工要求的填料。另外,也要依據管道施工現場的土質,對回填土的含水量進行勘測,以確保回填土的含水量能夠滿足當前土質的要求用。這樣一來,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回填土出現下陷問題的概率。
(四)回填作業
在坑槽開挖之後,要對坑槽的內壁進行回填作業,而回填時所選用的填料可以是:碎石或者是素土等。其次,在進行回填作業的過程中,也應嚴格注意以下幾點:
(1)對坑槽內部的雜物進行清理,若發現有少量積水,那麼還應當將這些積水及時處理掉;
(2)進行回填作業時,若碰上雨天,還應該採取保護措施,對坑槽進行合理的保護,以防止雨水給回填作業帶來的影響;
(3)做好井口之間的連接工作,讓雨污水的排出方式滿足「從雨水井直接流向沉泥井」這一過程。
【結語】綜上所述,道路雨污水設計作為整個工程施工中的重點,它的質量會直接對施工質量乃至整個工程的整體建設水平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在面對雨污水施工中存在著的問題的時候,施工人員就必須要利用雨污水設計技術對其進行有效的處理。唯有這樣,才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道路雨污水施工的質量。與此同時,也可以讓雨污水設計施工技術成為能夠推動我國道路工程實現進一步發展的強大動力。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貳』 室外污水管道與給水管道的水平距離是多少啊
室外污水管道與給水管道的水平距離是在0.7米~2.0米之間,
詳細根據管道直徑參見國家標准GB 59187-2012表8.2.11。
『叄』 污水檢查井設置距離標准規定是多少
建築小區用塑料檢查井應用技術規程 CECS227:2007 裡面有規定的,200~400的污水管道間距宜為40m,500~700的污水管道間距為60m。
『肆』 污水管道與家用水井必須要保持多少距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九條第七款明文規定:企業事業專單位使用無防止滲漏措施的溝渠、屬坑塘等輸送或者存貯含病原體的污水或者其他廢棄物的,可以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使用無防止滲漏措施的溝渠、坑塘等輸送或者存貯含有毒污染物的廢水的,可以處2萬元以下的罰款。
『伍』 室外管網給水管 與排水管間距最小多少,在線等待
參照GB50242 第9.2.11條給水管道與污水管道在不同標高平行敷設時,垂直間距在500mm以內時,給水管管徑小於等於200mm時,兩管管壁水平間距不得小於1.5mm,管徑大於200mm的,不得小於3m。
第4.2.5條給水管與排水排出 管的水平間距不得小於1m,室內給水管與排水管平行敷設時凈距不得小於0.5m,交叉敷設時,垂直凈距不得小於0.15m。
給水管應敷設在排水管上面,若給水管必須敷設在排水管下面,給水管應該加套管,其長度不得小於排水管管徑的3倍。
(5)污水管道與紅線間距多少擴展閱讀:
排水管主要用途
1. 高速公路縱向、橫向排水及透水;
2. 高速公路各種檔土牆背面及邊溝垂直、水平排水;
3. 隧道、地下道之排水;
4. 市政工程、凈水廠、污水廠、垃圾場等給排水;
5. 高爾夫球場、運動場、公園等休歇綠地之排水;
6. 山坡地開發邊坡水土保持;
7. 整地工程之地下排水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管網
網路-排水管
網路-間距
『陸』 城市供水管道與其他管線及建築物的間距規定
按GB50013-2006 室外給水設計規范
附錄 給水管與其他管線及建(構)築物之間的最小水平凈距
表A.0.1 給水管與其他管線及建(構)築物之間的最小水平凈距(m)
序號 建(構)築物或管線名稱 與給水管線的最小水平凈距(m)
D≤200mm D>200mm
1 建築物 1.0 3.0
2 污水、雨水排水管 1.0 1.5
3 燃氣管 中低壓 P≤0.4MPa 0.5
高壓 0.4MPa<P≤0.8MPa 1.0
0.8MPa<P≤1.6MPa 1.5
4 熱力管 1.5
5 電力電纜 0.5
6 電信電纜 1.0
7 喬木(中心) 1.5
8 灌木
9 地上桿柱 通信照明及<10kV 0.5
高壓鐵塔基礎邊 3.0
10 道路側石邊緣 1.5
11 鐵路鋼軌(或坡腳) 5.0
附錄B 給水管與其他管線最小垂直凈距
表B.0.1 給水管與其他管線最小垂直凈距(m)
序號 管線名稱 與給水管線的最小垂直凈距(m)
1 給水管線 0.15
2 污、雨水排水管線 0.40
3 熱力管線 0.15
4 燃氣管線 0.15
5 電信管線 直埋 0.50
管塊 0.15
6 電力管線 0.15
7 溝渠(基礎底) 0.50
8 涵洞(基礎底) 0.15
9 電車(軌底) 1.00
10 鐵路(軌底) 1.00
『柒』 給水管道和排水管道之間的最小距離是多少
給水引入管與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凈距不得小於1m。
1、室內給水與排水管道平行敷設時,兩管間的最小水平凈距不得小於0.5mm;交叉鋪設時,垂直凈距不得小於0.15m。
2、給水管應鋪在排水管上面,若給水管必須鋪在排水管的下面時,給水管應加套管,其長度不得小於排水管管徑的3倍。
3、排水塑料管必須按設計要求及位置裝設伸縮節容。如設計無要求時,伸縮節間距不得大於4m。
4、高層建築中明設排水塑料管道應按設計要求設置阻火圈或早岩防辯桐火套管。
(7)污水管道與紅線間距多少擴展閱讀:
《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范》
第2.4.6條:生活給水引入管與污水排出管管外壁的水平凈距不宜小於1.0m。
第2.4.7條:建築物內給水管與排水管之間的最小凈距、平行埋設時應為0.5m;交叉埋設時應為0.15m、且給水管宜在排水管的上面。
第2.4.10條:給水管道與其他管道同溝或共架敷設時、宜敷設在排水管、冷凍管的上面或熱水管、蒸汽管的下面。給水管不宜與輸送易燃、可燃或有害的液體或氣體的管陸灶御道同溝敷設。
第2.4.11條:管道井的尺寸、應根據管道數量、管徑大小、排列方式、維修條件、結合建築平面和結構形式等合理確定。管道井當需進入檢修時、其通道寬度不宜小於0.6m。
『捌』 管廊與用地紅線間距要求
斷面形式應根據納入管線的種類及規模、建設方式、預留空間等確定;
2. 應滿足管線安裝、檢修、維護作業所需要的空間要求,管廊內部凈高不宜小於2.4米,雙側設置支架或管道時檢修通道凈寬不宜小於1.0米,單側設置支架或管道時檢修通道凈寬不宜小於0.9米;
3. 管線布置應根據納入管線的種類、規模及周邊用地功能確定;
4. 天然氣管道應在獨立艙室內設置,熱力管道採用蒸汽介質時應在獨立艙室內設置;
5. 熱力管道不應與電力管道同艙設置;
6. 110KV及以上電力電纜,不應與通信電纜同側設置;
7. 給水管道與熱力管道同側布置時,給水管道宜在上方;
8. 進入綜合管廊的排水管應採用分流制,雨水納入綜合管廊可利用結構本體或採用管道排水方式;
9. 污水納入綜合管廊應採用管道排水方式,污水管道宜設置在綜合管廊的底部。
『玖』 市政工程雨水管與污水管間距要求多少
市政工程抄雨水管與污水管間距要求多少的主要內容是「根據《室外排水設計規范(2011年版)》(GB 50014-2006) 及《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 50289-98,雨水管與污水管的水平距
根據《室外排水設計規范(2011年版)》(GB 50014-2006) 及《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 50289-98,雨水管與污水管的水平距離沒有要求,只要滿足施工要求,可以做的下檢查井即可;雨污水管垂直最小凈距(管外壁)為0.15m
『拾』 誰知道室外給排水兩管道之間的最小距離規范
給排水規范規定:來自
室外給水引入管與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凈距不得小於1m。
給水管道與污水管道在不同標高平行敷設,其垂直間距在500mm 以內時,給水管管徑小於或等於200mm 的,管壁水平間距不得小於1.5m;管徑大於200mm的,不得小於3m。
室內給水與排水管道平行敷設時,兩管間的最小水平凈距不得小於0.5m;交叉鋪設時,垂直凈距不得小於0.15m。給水管應鋪在排水管上面,若給水管必須鋪在排水管的下面時,給水管應加套管,其長度不得小於排水管管徑的3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