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日本為排水入海將試驗用福島核污水養魚
日本為排水入海將試驗用福島核污水養魚
日本為排水入海將試驗用福島核污水養魚,核污水具有很強的放射性,會對生物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而核污水的過濾需要將其中的放射性物質過濾掉,日本為排水入海將試驗用福島核污水養魚。
據日本共同社20日報道,作為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排放入海的安全性確認和輿論對策,日本東京電力公司預計將從9月前後起,試驗用核污水飼養比目魚和鮑魚等,並比較在海水和核污水中魚貝類的成長情況,調查其體內的氚活度等。
據報道,作為准備工作,3月17日開始在核電站用地內的水槽里,飼養約100條體長25厘米左右的比目魚進行練習。據悉,所用海水的放射性物質氚的活度為每升0.1-1貝克勒爾左右。
日本政府2021年4月決定,將福島核污水經過濾並稀釋後排放入海。運營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東京電力公司計劃於2023年春季開始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此舉在日本國內和周邊國家引發擔憂和反對。
日本政府去年4月已經決定,2023年春季前後將核污水排海,引發全球關注,當地漁民也持續反對。
福島第一核電站內的儲罐總共可容納137萬噸核污染水,日媒報道稱,截至今年3月11日,已使用95%的儲存空間,現在平均每天還在產生150噸核污水,預計明年就將裝滿。
據央視新聞微博3月9日消息,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仍然計劃要將福島核污染水在2023年排放入海。這一決定遭到了大約7成福島民眾的反對。
福島兒童脫離核輻射危害訴訟原告團成員 佐藤美香表示:「將核污染排放入海太不像話了。海是相連的,這並不只是福島的問題,為了孩子和更多的人,希望日本政府和東電公司認真考慮解決辦法。」
佐藤美香進一步表示:「這種做法其實是侵犯了我們的人權,簡直不可思議。」
福島診療所建設委員會事務局長渡邊馨表示:「關於輻射的劑量,日本全國安全標準是每年低於1毫希弗,為什麼只頌手數有福島是20毫希弗,這是在踐踏我們的人權,福島人的身體有沒有特異功能。現在日本中央政府和福島縣認為只要低於20毫希的核污染區域,就可以解除禁令,但這並不等於那些地方已經安全了。」
根據日本共同社20日報道,日本東京電力薯消公司宣布將從9月前後起,在福島試驗用核污水進行飼養比目魚和鮑魚等,並比較在海水和核污水中魚貝類的成長情況,調查其體內的氚活度等。
而作為准備工作,3月17日開始在核電站用地內的水槽里,飼養約100條體長25厘米左右的比目魚進行練習,並計劃於2023年春季開始向大海排放核污水。
此消息一出,網友紛紛表示:他們這是要整變異魚?心疼魚......
大家都知道核輻射的危害,根據可靠信息,這個核污染管道每小時超普通人一年可接受的輻射量1000倍......這養出來的魚能吃?
核污水怎麼產生的?
2011年3月,福島縣近海發生了有史以來的9級大地震,但這么大地震並沒有把核電站震倒。然而地震引發海嘯襲擊了第一核電站,其供電系統被摧毀,接連導致冷卻系統遭到破壞。原子爐核心溫度迅速上升,直到爆炸,其中部分核燃料過熱熔穿了原子爐,漏了下去。
由於核電站各個結構破損,加上核燃料的輻射過於強大,人類無法承受並靠近,漏下去和沉入爐底的核燃料一直延續至今無法清理。因為核燃料一直沒辦法妥善處理,而其又必須不斷地需要灌入冷卻水,以致於每天產生大概140噸的核污染水,又經過處理後,成了現在說的「核廢水」,也就是「核污水」。
核污水能不能過濾處理?污染魚能吃嗎?
核污水具有很強的放射性,會對生物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而核污水的過濾需要將其中的放射性物質過濾掉,但是,過濾掉的核污水依然有放射性同位素氚和放射性同位素碳14。碳14,是會對人類DNA造成損害的元素,其排入海中,不僅對自然界是一個災難,若經過魚類,最終回到人類口中又是社么後果。
要知道,人一旦吃了有放射野首性物質的食物後,放射性同位素會直接在細胞結構中衰變,產生電離輻射將破壞DNA結構,DNA發生變異,細胞無法正常分裂,最後導致身體上的器官沒辦法正常工作,而且皮膚會出現大面積潰爛,身體多處發生癌變。如果超劑量的放射性物質長期作用於人體,就能使人患上腫瘤、白血病,甚至發生變異的DNA還會遺傳給後代,增加後代患癌風險。
東電將試驗用福島核污水養魚此舉也讓周邊國家擔憂和反對,而且這養出來的魚也估計沒人敢吃吧。
據日本電力公司公社報道,作為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排放入海的安全性確認和輿論對策,日本東京電力公司預計將從9月前後起,試驗用核污水飼養比目魚和鮑魚等,並比較在海水和核污水中魚貝類的成長情況,調查其體內的氚活度等。
而作為准備工作,3月17日開始在核電站用地內的水槽里,飼養約100條體長25厘米左右的比目魚進行練習。
東電計劃於2023年春季開始向大海排放核污水,此舉在日本國內和周邊國家引發擔憂和反對。
根據他們的計劃,從2023年春天起,這些核污水將排入福島核電站1公里處的近海領域。
福島核污水的單日最大排放量將達到500噸,目前東電公司設在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儲水罐可儲存137萬噸核污水,而這些污水排放之前還需要經過技術手段稀釋,最終實際排放將遠超137萬噸。
雖然日本一再強調將會把核污水處理之後再排入海中,但是有科研人員表示,福島核電站內的水即使經過仔細清洗被排到海洋中,仍可能導致放射性同位素留存在包括魚類等海洋生物體內,繼而在人體內積累。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北京時間3月16日22時34分、22時36分,在日本本州東岸近海連續發生6.0級、7.4級地震,震源深度均為10千米,距離福島核電站距離非常近。
根據央視此前報道,東京電力公司18日公布了福島第一核電站受地震影響的相關信息。儲存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的約1000個儲水罐中,85個儲水罐發生了位移,有多處出現漏水。
⑵ 日本福島核電站泄漏事故屬於幾級
日本福島核電站泄漏事故屬於7級。
核事故中的7級是大型核裝置,如動力堆堆芯的大部分放射性物質向外釋放,典型的應包括長壽命和短壽命的放射性裂變產物的混合物,數量上等效放射性超過1016Bq I-131。
這種釋放可能有急性健康影響;在大范圍地區有慢性健康影響薯談物;有長期的環境後果。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和2011年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都屬於核事故中的7級。
日本福島核電站2021年日均產150噸核污水
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嚴重核事故,東電為冷卻熔毀的機組堆芯持續向安全殼注水,從而產生大量核污水。
日本政府此前決定,將福島核污水經過濾並稀釋後排放入海,東電力爭2023年春季前後開始排放,排放時間預計將持侍漏續20年至30年,此舉遭到當地數液居民以及日本全國漁業工會聯合會和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日前公布數據稱,2021年,福島第一核電站平均每天產生150噸核污水,與2020年相比日均增加10噸。東電分析稱,核污水增加可能與當年降雨量增多有關。
⑶ 日本排核廢水是什麼時候的事情
目前日本還沒有將核廢水排入大海,日本福島核廢水事件脈絡如下:
1、2011年3月11日
日本東北太平洋地區發生里氏9.0級地震,強大的地震引發了海嘯。在地震發生時核反應堆已經實現了停堆。
核反應堆停運後反應堆仍釋放約1%-2%功率運行時的熱量,這部分熱量被稱為反應堆余熱,停堆後反應堆余熱是不容易忽視的,設計上用余熱導出系統來冷卻。
受海嘯影響,余熱導出系統用的電源被摧毀,反應堆余熱不斷加熱堆芯內的水,水溫升高後,反應堆內的鋯與水反應產生了氫氣,氫氣隨即發生了爆炸。
12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宣布,受地震影響,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放射性物質泄漏到外部。
科普小知識:日本福島反應堆屬於第一代反應堆,現在第三代反應堆其中最突出的一個性能就是要突出非能動冷卻系統的先進性,即冷卻系統不需要電能,就能導出反應堆內的余熱,從而保證反應堆壓力容器的完整性,極端條件下也不會發生放射性物質外泄。
2、2011年3月16日
日本政府下令向福島第一核電站4號機組內注海水,目的是冷卻反應堆,防止熔穿底板進入地下水,就像家裡防止燒水壺干燒後燒穿水壺底部,向燒水裡添水一個道理。
由於日本使用的是最原始的沸水堆型,而且反應堆壓力容器已經破裂,干凈的海水噴淋至堆芯冷卻後,就變成了含有放射性的水。
3、2011年3月30日
日本官方宣布永久關閉福島第一核電廠1、2、3、4號機組,准備制定退役計劃,日本核電站炸幾響以及退役後電夠不夠用,周邊的大部分民眾不會關心,大家最關心的就是裡面的放射性物質,尤其是放射性廢液如何處理及會不會影響周圍民眾的健康。
日本先後提出5個處理方案:排入大海、蒸發後排入大氣、埋入地底深處、電解處理、固化後再埋入地底。
4、2017年8月1日
東電董事長第一次在正式場合談及含放的廢水(裡面含有氚)排入大海的方案。
5、2020年9月30日
東電證實,截至2020年9月,核電站每天還會產生170噸的廢水,900多個儲罐存放大約123萬噸放射性污水,還剩下100多個儲罐(共建了1074個),最多能撐到2022年夏季,也就是說需要在明年夏季前拿出一個可行的方案來處理這些廢水。
6、2020年10月31日
日本政府試探性地發布選擇第一種方案將核污水漸次排入大海,當時迫於本國民眾及國際社會的抗議和譴責,擱置執行。
7、2021年4月13日
日本政府13日早上召開相關閣僚會議,正式決定向海洋排放福島第一核電站含有對海洋環境有害的核廢水。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在反對,美國卻一反常態,開始了狼狽為奸的行為。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推特上表態稱,「感謝日本在決定處理福島第一核電站廢水問題上所做的顯而易見的努力」
實際上在召開閣僚會議前,日本已經同國際原子能機暗通曲款,3月23日,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梶山弘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舉行過視頻會議,格羅西4月14日在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表示,日本向太平洋排放的核廢水不應對環境造成損害,全然不顧周邊國家民眾的反對,西方國家一直以來高舉的人權大旗呢?雙標顯而易見。
我的觀點:
日本那些大罐中儲存的核廢水雖然是經過處理的,已經去除了60多種放射性物質,但是仍超過了直接排放大海的標准,直接排放大海的做法是不負責的。當務之急是控制住水的來源,從源頭上控制新的放射性水的產生,將現有的水根據放射性大小進行分類,放射性較低的部分水可通過蒸餾濃縮、或者通過離子床吸附來降低放射性,然後將符合排放標準的水逐步排放、逐步減容,後續處理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目前決不可為了省事一排了之。
⑷ 福島核廢水快裝不下了,這些核污染而產生的廢水該怎麼治理
行的放射性廢液處理先將廢液進行濃縮分離,清液直接排放或回用,而濃縮流專則進行固化處理或深屬層地下處置。
由於放射性核素用任何水處理方法都不能改變其固有的放射性衰變特性,因此其處理般按兩個基本原則進行:
1、將放射性廢液排入海洋、湖泊、河流或地下水等水域,通過稀釋和擴散達到無害水平,主要適用於極低水平的放射性廢液的處理。
2、將放射性廢液及其濃縮產物與人類的生活環境長期隔離,任其自然衰變,這原則對高、中、低水平放射性廢液都適用。
⑸ 日本核廢水是冷卻反應堆產生的,那他們為何不循環利用呢
2011年3月,日本東部海域發生9級特大地震並引發海嘯,東海岸福島核電站遭遇沖擊發生核泄漏事件。6年過去了,核泄漏問題一直懸而未決,日本人更是偷偷向太平洋排放了數萬噸核廢水!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稱,日本政府正在敦促核電站相關部門,逐步排放福島核電站事故6年中產生的100萬噸廢水,將它們全部倒入太平洋中。這些廢水來自反應堆內部,其中一部分可以循環冷卻使用,另外一些則用儲水罐儲存。
在遭到全民反對後,東京電力公司很快改口,稱暫無立即釋放的計劃,可以保持到2020年。而如今,日本方面又再度提出了這個意圖,在這個消息放出後,又再度引發了網友們一邊倒的抗議。
有人說日本往太平洋倒的萬噸核污水就像「在奧運會游泳比賽的池子里投進一片阿莫西林」,但更多的人認為「任何腦子正常的人都知道這會造成危害」。俄羅斯專家認為,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比向空氣中散發輻射物質更危險,將會產生災難性後果,需要數百年時間才能消除。
⑹ 總量達上百萬噸!核污染廢水排入太平洋,日本到底想干什麼
去年10月16日時,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宣布:日本內閣會議將在10月底前正式決定,把福島核電站第一號機組核廢水排入太平洋。屆時,123萬噸核廢水,將從2022年起向太平洋排放,持續長達30年。
其實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迷惑,雖然水是高達123萬噸,但是為什麼會需要長達30年這么久的時間來排放?
其實把核廢水往海洋里排放,影響最大的仍然是日本。首先這個國家以漁業為生,而核廢水會影響水質間接影響海產品,海產品受污染了,那苦的還是人們啊。
⑺ 日本核污水排放是什麼
日本核污水排放是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水排入大海。
核廢水中包含63種放射性物質。除了氚之外,廢水中還含有銫-137、銫-134、鍶-90、鈷-60、碘-129、釕-106等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沉降物還可以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在體內達到一定劑量時就會產生有害作用。
形成原因
當年地震時,核電站的核心部件——核反應堆遭到了破壞,其內部的210噸冷卻水外泄,而日本方面為了防止堆芯熔化,在泄漏處無法修補的情況下,只能不斷地向反應堆注入新的冷卻水。
這就好比一個水池,一邊放水,另一邊注水,從而達到平衡。據數據顯示,每天會產生150噸的核廢水。
⑻ 日本福島核廢水是怎麼產生的
日本福島核廢水是怎麼產生的
日本福島核廢水是怎麼產生的, 核污水進入大海之後,會隨著洋流迅速污染全球,並且隨著水循環進入陸地,各種的同位素將污染海洋生物,並且最終影響人類。福島核電站的核污水跟一般核電站的污水不一樣,他們是接觸過堆芯熔毀的核燃料,裡面的放射性物質極其復雜
福島核廢水,即在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中產生的含有高濃度放射性物質的水。
因事故而熔化並凝固的燃料碎片殘留在福島第一核電站1至3號機組的反應堆中,為使燃料碎片保持冷卻,必須對其進行持續灑水。當水與燃料碎片接觸時,會生成含有高濃度放射性物質(氚、銫134、銫137、鈷60等)的「污染水」,即核廢水。
此外,由於含有這種高濃度的放射性物質的「污染水」殘留在反應堆建築物等內部,因此當與流入建築物的地下水或雨水混合時也會產生新的「污染水」。
一直以來,東京電力都在利用核物質去除設備(ALPS)對福島核廢水進行凈化作業,該設備能降低污水中含有的除氚外的62種放射性物質的`濃度,而經過處理的水則被儲存在巨型儲水罐中。
日本政府表示,除氚以外,大部分放射性核物質已經通過這個復雜的過濾過程去除掉了;在向海洋排放之前,會對核廢水進行二次處理,盡可能減少氚以外的放射性物質的量,以符合「可以排放至環境中的標准」。
但實際上, 經過核物質去除設備處理的核廢水,仍無法保證完全清除放射性元素。
經10年積累,核污染水量已達至少125萬噸。若排放,57天可廢掉半個太平洋,10年就蔓延全球海域
對排放入海的決定,日本方面十分理直氣壯。
他們的托詞,就是兩個:
第一,污水已經處理過了,很安全;第二個,我們已經沒有別的辦法了。
但這話真的可信嗎?
有專家分析,處理這些廢水,至少有「蒸發釋放」、「地下掩埋」等等多種方法。
但是他們卻選擇了最簡單省事的,直接排放!
因為對於任何一個民營企業而言,137萬噸的核污水處理,一定是一筆天文數字,他們根本不願意花這筆錢,想著等全世界替他們善後!
於是,日本方面,就趕在這個時間段,做出了看起來「圓滿」的決定。
他們精明到骨子裡,也自私到骨子裡。
有德國的研究機構對擴散情況進行了模擬:
57天內放射性物質就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3年後美國和加拿大就將遭核污染影響。
最近幾天,全球爭議最大的事情自然是日本要把福島核電站的核污水排入大海的事情了。全球各方各面都在關注這個事情,已經不止一個科研機構站出來反對,並且很多機構做了很多推演。
核污水進入大海之後,會隨著洋流迅速污染全球,並且隨著水循環進入陸地,各種的同位素將污染海洋生物,並且最終影響人類。
日本則堅稱核污水已經處理好了,經過了他們的過濾系統,目前排放的核污水將只含有氚一種放射性元素而已,而氚的影響力非常小,排放是符合國際標準的。
不過問題在於這些都是日本人自己說的,沒有人去監督,而且即使目前日本做到了,而以後他們是否能夠做到,沒人知道,也沒人可以去監督。這個事情日本自己是遠動員,自己又是裁判。
福島核電站的核污水跟一般核電站的污水不一樣,他們是接觸過堆芯熔毀的核燃料,裡面的放射性物質極其復雜,碳14、鈷60和鍶90等物質的半衰期非常長,而且輻射能量非常大,會對海洋生態造成巨大的威脅。
2011年日本發生了9級的大地震,造成了2萬多人的死亡跟失蹤,地震還造成了福島核電站的泄露事故。為了處理這個泄露問題,日本採用了引入海水去冷卻反應堆的計劃。
這些海水被污染之後,就存放在福島核電站裡面的一些大鐵罐裡面,目前已經有上千個罐了,總計存放了125萬噸核污水。
因為地理位置的限制,日本不可能無休止建設鐵罐,目前現有的鐵罐將在明年就存滿,於是日本決定啟動新的方案,那就是排放入大海。
對於很多人來說,肯定有這樣的疑問,為何核泄 漏的事件已經過去10年了,還一直在產生核污水,未來是否永遠都停不了?
許多人看到日本要把核污水排入大海,可能都會覺得日本幹嘛要這么做呢?繼續撿些罐子去存就好了。不過日本既然不這么做,是不是這個方案行不通,因為核污水將源源不斷?
目前福島核電站每天會產生110噸的核污水,這個數據比之前的470噸已經下降了不少。那麼既然下降了這么多,日本何必還要排入太平洋呢?
其實這些核污水並不會永久產生,按照日本的測算,在2051年前後,他們就可以完成福島核電站損毀核電站的清除工作,到那個時候就不會產生核污水了。
按照目前每天110噸來計算,那麼一年就會產生近4萬噸的廢水,按照40年來計算,未來就將產生160萬噸的核污水。目前福島有1千多個鐵罐,已經存放了125萬噸廢水,也就說是說把這些核污水繼續用鐵桶來存放也不是不可能,只需要在核電站周圍繼續擴建不到2倍的面積來存放就可以了。
那麼問題來呢?既然這個方案不是不可以解決,而且日本也說了核污水已經經過了處理,沒有污染了,符合國際標准,而且日本副首相還說這個水是可以喝的,那麼日本為何要著急著去排放呢?
有人說這是因為存放在鐵桶裡面有泄露的危險,會造成二次污染。這就存在一個悖論了,你們既然說處理好了,甚至還可以喝,那麼為何又怕在陸地上泄露,污染了你們日本的地方。
現在各方各面反對,說白了就是不信任的問題,第一個大家都不相信日本可以把復雜的核污水都過濾干凈,既然可以過濾干凈,那麼你們日本人自己留著喝吧,反正你們的淡水資源也不豐富;第二個就是目前可以過濾干凈,以後還可以如此保證么?第三個這個事情誰來監督,誰來當裁判員呢,不可能是日本自己。
大海不是你日本人自己的大海,要往裡面倒垃圾,需要大家一起同意,日本在沒有跟其他人商量好的前提下,卻提出這樣一個方案,大家自然是反對了。其實反對的人不僅僅是國際社會,還有日本國內的民眾。
有人猜測日本不過認為目前處理方案成本太高了,於是就想著大家一起分擔,或者是讓大家一起幫忙想辦法,於是就出此下策,破罐子破摔。
⑼ 福島第一核電站爆炸是核爆炸嗎有什麼危害
引言:2011年在日本發生九級地震並引發海嘯,隨後有兩作何反應電站,其中有一座發生泄露緊接著發生爆炸。那麼核泄漏發生原因以及給我們帶來了怎樣危害?以下是小編搜集有關日本福島核電站爆炸泄露事件有關內容,感興趣朋友可以一起來看看。
根據科學理論來分析,即使日本福島核電站再次出現泄賣橋露或者爆炸現象,對中國陸海不會造成任何損失,但是也有很多問題存在,那麼真實答案中衫猛到底是怎麼樣的呢?從科學角度來講,核電站爆炸不屬於核武器,爆炸只屬於氫氣爆炸,換句話來說,這種爆炸最多能稱之為化學爆炸,在根本原理上不會造成大面積破壞力,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氫氣在爆炸後所造成放射性污染會比較大,通過爆炸炸,然後所產生沖擊波以及放射性物質會快速傳播到空氣中,不僅會造成污染,還可能形成災難性生態破壞塌缺。
⑽ 日本核廢水已排了嗎
截止到2022年的1月,並且根據日本的相關說明,日本的核廢水應該是還沒有排放的,2021年的4月13日,日本政府召開有關內閣的會議決定,會在2023年之後,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水經過。
日本首相菅義偉表示:「處理核廢水是不可避免的問題,我們認為在採取全面措施、消除謠言的前提下,(核廢水)排入海洋是現實的。」他指出,政府將採取一切措施保證處理後的核廢水安全。
受到2011年所發生的地震以及海嘯的影響,福島第一核電站的1至3號機的機組堆芯發生了熔毀,事故發生之後,東京電力公司持續的向1至3號機的機組安全殼注水以冷卻堆芯,並且回收污水。
截止到2021年3月的數據,日本現已儲存了超過125萬噸的核污水,且每天都還會新增更多的核污水。
有學者已經測算,根據全球海洋的洋流情況,大概三個月左右的時間,核廢水就會涌到美國的海岸線,接下來在一年的時間里,恐怕全球海域都會遭受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