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山西420人因環境違法被追責問責是怎麼回事
4月12日,山西省環保廳對外通報稱,2016年臨汾空氣質量急劇惡化,該市共查處山西省委、省政府督察組交辦環境違法違規案件555件,對420人進行了追責問責,移送公安機關25人。同時,山西省委、省政府環境保護督察組指出臨汾市大氣污染防治問題突出、水環境整治相對滯後等五大問題。
三是水環境整治相對滯後。生活污水管網不健全,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低,每年1894.8萬噸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排;臨汾市第三污水處理廠、第四污水處理廠、曲沃生活污水收集和回用工程、壺口污水處理廠、澮河和鄂河水污染治理工程、蒲縣污水處理廠建設和改造進展較慢;浮山、翼城、吉縣、古縣、蒲縣、大寧等6座污水處理廠存在超標排放;團柏河沿岸煤矸石、煤泥、垃圾隨意堆放;市區龍祠水源地、霍州市大張水源地、鄉寧縣鄂河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內建有與水源保護無關的設施,霍州煤電集團團柏煤礦圪塔條風井項目位於郭庄泉域重點保護區范圍內;部分工業企業和園區水污染防治不到位,工業集聚區污水集中處理率低,焦化行業普遍未完成廢水深度治理改造。
四是生態破壞和環境安全隱患依然存在。煤炭開采企業中煤矸石場治理、綠化、搬遷治理完成進度低,襄汾縣大鄧鄉、襄陵鎮,洪洞縣興唐寺鄉、趙城鎮及浮山、翼城等地礦山開采生態破壞嚴重,近期統計的69家已關停取締的焦化、洗煤、選礦、礦山開采企業中,已完成生態修復治理的不足50%;農業環境治理存在化肥使用量大、農葯利用率低、地膜殘留處置不力等問題;多數垃圾處理場未建成滲濾液處理設施,醫療廢物的收集、轉運力度不足,危險廢物監管能力薄弱。
五是環境監管執法亟待加強。盡管已完成違法建設項目清理整頓,但存在「留尾」現象,部分違法建設項目未列入清理整頓名單,部分停產的項目環保設施不完善;襄汾縣襄陵鎮小鑄造企業、洪洞縣堤村鄉小洗煤廠、翼城縣里砦鎮老官莊村洗砂廠和選礦廠等土小企業雖已停產,但取締不徹底。環境監察執法能力存在不足,污染源在線監管難以滿足精細化、科學化的監管要求。
臨汾市市委書記岳普煜表態發言說,要認真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環境保護督察組的反饋意見,進一步增強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不斷提高綠色發展水平,切實讓全市產業層次高起來、能耗排放降下來、環境質量好起來。
Ⅱ 山西的特產有哪裡在哪裡可以買
您好 很多了 呵呵
山西省特產:
在山西,名產以汾酒、竹葉青最為有名。清除老陳醋、太原葡萄酒也並不遜色,知名度頗高,而且獨樹一幟,盛名中外。此外,五台山「台硯」、大同黃花、恆山黃芪、稷山板棗、平陸百合、蒲州青柿、垣曲獼猴桃、清除葡萄、上當「黨參」、晉城紅果、代縣辣椒、「沁州黃」小米、晉祠大米、太谷中葯「龜齡集」、定坤丹、洪洞甲魚、運城黃河鯉魚、高平絲綢、平陽木板年畫、大同藝術瓷、銅器、平遙推光漆具均屬名產之列。
晉祠大米,產於太原晉祠鎮一帶。這種大米,顆粒長,個頭大,外形晶瑩飽滿,呈斗半透明狀,米色微褐,做出飯來顆粒分明,香氣撲鼻。吃到嘴裡,味香甜,有韌性、粘性,有咬頭。晉祠大米所以質地優良,是由於水上關系。生產這種大米的稻田,用晉祠難老泉水澆地,這種水水溫低,含有明礬等礦物質,加之晉祠附近村莊土地肥沃,土壤呈黑色,有利於水稻生長。
醋:山西陳醋,全國聞名,追溯歷史,釀醋至遲在春秋時已開始,經歷代的改進發展,到了清代,釀醋工藝精益求精,形成了聞名全國的山西陳醋和太原特醋。它以高粱為原料,特曲發酵,經夏曬東冰,一年時間,醋的濃度、香度提高,才成為陳醋。山西陳醋以清徐產品最有名。太原特醋以溢源慶醋坊最為有名。開始只是一個磨麵坊的副業,到1921年才以釀醋為主,所生產的醋,甜、棉、酸、香、濃。太原生產的醋不僅本省人民喜愛,而且行銷全國。
清徐葡萄,產於太原清徐縣境內,這里是國內著名的葡萄產區之一,素有「葡萄之鄉」的美稱。清徐葡萄已有一千餘年的栽培歷史,葡萄產地主要分布在縣城西北一帶的山區。這里生產的葡萄品質優良、味美香甜、色澤鮮艷、含糖量高。唐朝詩人劉禹錫困派或來並州曾寫有葡萄歌,贊美清徐葡萄。葡萄產地的土質、陽光、氣候、水源都適宜葡萄的生長。經過多年的積累,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栽培管理技術,養植經驗。清徐葡萄現有五十多個品種,最著名的優質品種為白瓶兒、黑雞心、紫龍眼三種,其中白瓶兒葡萄為最好,每粒約七、八分,直徑達三、四分。
葡萄酒:太原葡萄酒在唐朝時已經很有名氣,是給皇帝的貢品。宋朝大文學家、歷史學家司馬光,在他的詩句中就有「山寒太行曉,水碧晉祠春,齋釀葡萄熟,飛觴不厭頻。」盛贊太原葡萄酒的醇香。太原葡萄酒來自清徐,這里歷史上就以盛產葡萄酒聞名,主要產地在西山邊山、馬峪、高白、城關等鄉。長期以來,太原葡萄酒以古傳統獨特方法釀制,質量上乘,長勝不衰。
汾酒:汾酒是山西省杏花村汾酒廠生產的白酒。始釀於南北朝時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汾酒「入口綿,落口甜,酒後有餘香」,以色、味、香三絕著稱,是我國八大名酒之一。汾酒曾在1916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一等優勝金質獎。新中國成立後,多次獲得國務院頒發的金質獎。已行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
竹葉青酒:杏花村汾酒廠產,是汾酒的再製品,釀造歷史悠久。竹葉青以汾酒做原料,配以陳皮、砂仁、當歸、零陵香、公丁香、廣木香、紫羨純檀香等十餘種中葯材和經蛋青、竹葉、冰糖浸泡而成,酒精含量為45度。酒色青綠,晶瑩透明。經科學鑒定,具有和胃、消食、除煩的功效,對心臟病、高血壓、冠心病、關節炎都有一定的療效。純正香美的汾酒、竹葉青酒,都要經過5道關口、27條防線和120道工序反復檢驗合格才能包裝上市。因此,也可見酒之品質。
五台山硯,汪伍簡稱「台硯」。因取石料於文山,亦名文山石硯。五台山硯石料分黑、綠、紅、紫四種。黑如漆、綠如葉、紅如丹、紫如肝、顏色純凈美觀。石硯生產始於明代,有段硯、鳳硯、崞硯之別。台硯石紋猶如五台山的松枝柏葉,遒勁疏朗,剛中有柔;質地細膩不滑,叩之無聲,性涼如冰;用之發黑快,水墨交融,濃淡相宜,汗不易干,揮毫益黑,得心應手,向為文人學士書家所傾愛。
龜齡集,開始叫「老君益壽散」,到了明代中葉,方土及一些著名醫學家,將此處方加以增刪,改名為「龜齡集」,獻給正在普天下廣集長生不老葯的嘉靖皇帝。嘉靖服用後,果然身輕體健,並在50歲後又連生三子,從此,龜齡集被列為「御用聖葯」。當年監制「龜齡集」的醫葯總管是山西太穀人。他偷偷將處方帶回家,自家開煉服用,並作為珍貴的禮品饋贈親友。後來,此葯方輾轉傳入山西中葯廠的前身「廣盛葯店」,於是,便成了太谷縣的獨特方劑。「龜齡集」具有促進新陳代謝,加強血液循環,增進肌體免疫和心肌收縮力的功能。主要用於強身,健腦、益髓、行陽、滋腎、補氣、增進食慾,調整神經,調節內分泌,消除心肌疲勞等。
大同篇——涮羊肉吃涼粉 帶陽高杏脯
五一黃金周即將到來,古城大同張燈結綵、盛裝迎賓。在你游覽雲岡石窟、恆山、懸空寺、九龍壁等名勝古跡的同時,千萬要品嘗一下這座歷史名城的美食佳餚。
涮羊肉:大同涮羊肉因其味香、肉嫩、質鮮而聞名全國。食用時,用筷子將切好的羊肉卷往燒開的火鍋里一涮,撈出後再蘸芝麻醬、辣椒油、香油、味精、香菜海米、韭菜花等作料,香嫩可口。吃涮羊肉,秋、冬季最佳。如你能用大同銅火鍋涮新榮的羊肉,那你就吃到最地道的大同涮羊肉了。
渾源涼粉:渾源涼粉以山美水美人美聞名於天下,而很多人了解渾源卻是從一碗普通的涼粉開始的。吃過渾源涼粉的人都忘不了它那獨特的味道。渾源涼粉用土豆澱粉加工製作,這是其筋道的根源。渾源涼粉的香更香在它的配料上,在渾源的每一個涼粉攤,你都會看到那裡除了碗坨狀的涼粉外,還有十幾個小盆,那裡放著各種各樣的調料,主要的有醋、蒜水、蔥花、黃瓜、香菜,而使渾源涼粉之所以稱為渾源涼粉的就是其特有的蓮花豆、豆腐乾和辣椒油。蓮花豆香酥可口,豆腐乾嚼得過癮,而辣椒油則口感香辣,不同於其他辣椒的干辣。
油炸糕:大同炸糕個小,皮薄,花樣多,里香外脆,膾炙人口。是大同逢年過節、婚嫁喜慶、喬遷新居時的必備食品。
玩好吃好了,走的時候,不要忘了帶上陽高的京杏脯。
忻州篇——吃定襄蒸肉 帶五台台蘑
來到忻州,可以到風景秀麗的蘆芽山自然保護區體會一下騎馬放牧的草原風情,可以到奇村溫泉洗一個溫泉澡全身放鬆一下,然後到佛教勝地五台山求簽保佑全家平安。
到了忻州一定要品嘗的是定襄蒸肉。定襄蒸肉以精瘦豬肉為主,輔以精製澱粉、精煉植物油及各種調味品,採取特殊方法精製而成的定襄蒸肉具有肉香撲鼻,口感綿潤、回味無窮、多食不膩等特點。經常食用,既可補充體內必要之多種營養成分,又可克服肉類食品高脂肪、高膽固醇等不足,是家用、宴席、旅餐之理想菜餚,同時也可做訪親探友之饋贈禮品。到了五台山,別忘了買點當地的台蘑,台蘑燉小雞,那是滿室飄香。
呂梁篇——吃三交火燒 帶汾陽核桃
呂梁好玩的地方有北武當山、玄中寺、卦山、龐泉溝。呂梁好吃好喝的有汾酒,汾陽的核桃、石樓熏棗以及柳林的木棗。
汾陽的核桃:個大、皮薄、仁飽滿。手抓兩個,一捏就破。長期食用,具有補氣益血、潤燥化痰、溫腸潤肺、治虛寒、氣喘、咳嗽等功效。
石樓熏棗:乾燥,果皮紫黑有光澤,皺紋細而均勻,果肉精有彈性,捏之不變形,不脫皮,味甘甜,有韌性,棗香味濃,無焦糊和酒酸異味。
柳林木棗:柳林木棗核小、肉厚、糖分大、耐儲藏、適運輸。新鮮時甜中含酸,脆而可口,曬干後潤如油,糖絲長亮,營養價值豐富。具有健脾、安神、補氣、補腎等葯性作用。
而柳林的碗禿、臨縣的鋤餅、三交的火燒是你一定要品嘗的當地特色小吃。
晉中篇——吃盤牛肉 帶箱紅棗
近年來,晉商大院可謂聲名遠播,從太原一路下去,榆次常家莊園、太谷三多堂、祁縣喬家大院、平遙古城、靈石王家大院、平遙都以豐厚的人文底蘊吸引著八方來客。其實晉中這片人傑地靈的土地上,閃耀著魅力的不僅僅是這些宏偉的大院,還有民間的眾多風味美食。
到了各地,當地的面是一定要吃一碗的,麵食雖然不稀罕,但味道卻略有差異,主要是澆頭的做法各有濃淡。到了榆次,如果有時間不妨去去後溝,那是中國古村落典範,村子的自然地貌非常古樸,農民家裡自做的粗茶淡飯也非常可口。
到榆次、太谷,涼攔灌腸可得嘗嘗,比起太原灌腸的粘牙,那裡的灌腸更顯爽利,簡單的蒜醋恰到好處地襯托著蕎麥面的清香,如果站在街頭小攤前拿根小棍扎著吃,那風味更是獨到。這種享受到了平遙就該換一碗「碗禿子」了,搭一輛人力三輪車到明清一條街,尋一家干凈的小吃店,切一盤正宗的平遙牛肉,再讓老闆娘攔一盤碗禿子,那種慢悠悠的韻昧會很舒服地減輕你旅途的勞累。
肉不單平遙的好,在太谷要一盤「小常驢肉」,到祁縣要一盤「賈令熏肉」,其味道也是非常不一般。另外,如果想帶點土特產,在平遙別忘了當地的長山葯所做成的系列產品,也是營養豐富的好東西;在祁縣,別忘下帶幾瓶小磨香油;在太谷,這季節不妨帶點小白鄉、范村鎮一帶的壺瓶棗,又脆又甜,今年秋季雨水少,棗的收成不錯,帶回家吃不了還可以自製酒棗。
臨汾篇——吃曲沃羊湯 帶連村粉條
臨汾地方由於自古崇文尚武,所以處處皆古。大的有堯廟、大槐樹、丁村民居博物館、廣勝寺、壺口等,小的諸如霍州衙、新田遺址、重耳藏身處等。並且臨汾的地理特徵是有大片的平原,適宜農作物生長,小吃也是種類繁多,所以在臨汾地區游覽的時候,不用著急,最好的方式是邊走邊吃邊看。
在大槐樹祭祖罷了,應該在大門口招呼上一碗涼粉,當地謂之「粉魚」,狀若蝌蚪,澆上各種作料,既可以充飢又能解渴,價格一元左右。看完廣勝寺,就可以在附近找一家面館吃當地正宗的「河撈」面,碗大實惠,價格兩三元就好。繼續往南走,堯都尋訪堯之遺風,追溯堯天舜日,並且有兩元左右的堯王卷餅可吃,不亦樂乎。或是新田遺址,或是重耳藏身之處,隨地可見曲沃羊湯的招牌,燒完羊頭,剔肉,加上骨架,加上綿羊尾巴,熬出濃濃一鍋,奶白色的,水和油早已經摻雜一體,撒上青翠的蔥花,潑入紅澄澄的辣椒,入口厚重穩妥,味道雋永難忘,不來一碗嗎?價格大約是三元一碗,但一定要就麻花、餅子吃。
可以帶回來饋贈親友的,首先不要錯過永和的紅棗,中秋新棗剛落,個大皮薄肉厚核小,甜絲絲的盪漾一嘴,怎不是一份大禮。再者就是吉縣的核桃,如果家中喜歡開爐灶,一定不要忘記去襄汾捎上幾箱連村的火鍋粉,細、滑,有韌勁。
晉城篇——吃「十大碗」 帶「沁州黃」
來晉城旅遊過的遊客都有這樣的感覺,這里不僅是一個美麗、古老、時尚之城,有歷山風景區、蟒河風景區,而且還是一個能夠讓遊客滿足品嘗獨特風味小吃的地方。
木耳圪貝:木耳圪貝是晉城有上百年歷史的地方名吃,是「十大碗」宴席中的頭道菜,因製法特殊在當地廣為流傳。其色澤潔白清亮,柔軟利口,湯味清香。
燒豬肝:燒豬肝是陽城的地方名吃。以鮮豬肝加作料,用花油包卷,經煎、蒸、炸等工序達焦黃酥軟即成。其特點是外焦里脆,味美適口,佐酒佳餚,熱食不膩。
燒三鮮:沁水縣名菜。三鮮為猴頭、木耳、黃花菜,皆是沁水境內特產。經名廚精細加工,配以作料,勾兌成湯,即保留了其特有的營養價值,又使味道更加鮮美。
綠豆丸子 主料綠豆面,配料花生、豆芽、調料,上油鍋炸成丸子,放入調好味的熱湯里泡開。特點是美味可口,營養豐富,有清熱降暑功能。走的時候可以給家裡帶上些當地特有的農特產「沁州黃」小米,平順花椒。
運城篇——吃牛肉餃子 帶蘆筍煮餅
遊客來到運城後,除了欣賞千年古剎普救寺、被譽為中國四大歷史名樓之一的鸛鵲樓、風景宜人的五老峰、黃河大鐵牛、關帝廟、永樂宮等風景之外,還可品嘗到馳名天下的永濟名吃——牛肉水餃,輕輕咬開薄薄的餃子皮,鮮嫩的牛肉嬌艷欲滴,撲鼻而來的蔥花香味,吃一口還可喝一口清淡的餃子湯,香而不膩、回味無窮。並且價格也不貴,每公斤水餃還只有12元錢。
除了餃子之外,來運城還要品嘗當地的蔥花餅、羊肉泡饃、豆腐腦等美味小吃。在五老峰風景區遊玩時,還要記著去虞鄉購買當地的特產——蘆筍,那可是遠銷荷蘭等國家的。另外,聞喜的煮餅、萬榮的桔蜜柿餅、稷山的板棗都是可以帶回去饋贈親友的特色禮品。
太原風味小吃
孟封餅:孟封餅是清徐縣孟封村獨特的傳統名食,以香、酥、軟、甜、涼的特點久負盛名。凡品嘗過它的人,無不稱其為餅中佳品。孟封餅創制於清光緒十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六味齋醬肉:是太原市的名食,素以肥而不膩、瘦而不柴、酥爛鮮香、味美可口而著稱省內外。1982年,六味齋的醬肘花被商業部評為優質產品。
羊(牛)肉蒸餃:是太原的著名風味小吃。認一力餃子店的蒸餃皮薄、味香,佐以老陳醋,味道絕佳。可謂「肥而不膩餡成丸,一家蒸餃萬家贊」。
羊雜割:是山西著名的傳統風味小吃,歷史悠久。這種小吃物美價廉、營養豐富,頗受歡迎,尤為冬令美食。位於柳北的「郝剛剛羊雜割」較為知名。
清真什錦細點:始於清光緒二十年,選料精細,配料嚴格,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全套點心由夾糖糕、桃酥、燙麵包餡、起皮包餡四大類組成。規格整齊,甜而不膩,新穎美觀。
忻州風味小吃
定襄蒸肉:豬肉、土豆煮熟切碎,再加粉面、調味佐料攪拌混合,放入碗里再蒸。食用時加熱切成塊,味香迷仙。
原平鍋魁:原平鍋魁因在歷史上「奪當地爐食之魁」而得名,其狀若塊,約三寸長,寸許寬,卷邊滾圓。不包餡的稱空心鍋魁,包餡的另有名稱。應市的多是甜餡鍋魁,最上乘的是玫澄鍋魁。鍋魁餅面呈黃色,具有香、甜、酥、脆的特點,加之包餡的不同,又各具風味,使人久食不厭。原平鍋魁供不應求,除暢銷本省外,還直達京、津,北上內蒙,南下四川等地。
五寨豬黑肉燉粉:取熟豬肉,加土豆、粉條、豆腐和調味佐料,在高壓鍋里燉足夠長時間,直到肉和土豆燉爛為止,老幼皆宜食用。
保德碗托:保德縣盛產蕎麥,所制蕎面碗托,觀之晶瑩光亮,粉白微青,質地精細、柔軟、光滑、細嫩,清香利口,風味獨特,為忻州地區風味小吃之上品。
砍三刀:砍三刀又名油布袋,色呈金黃,綿甜利口,是五台山人春節期間的主要食品之一。每年年關,家家製作,戶戶蒸食,代代相傳,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五台勞動人民生活貧困,常年以玉米為主食。為了改變這種單調乏味的飲食,五台人便創制了一種粗糧細制的食品。炸制時,為使麻油滲入其中,要在上面砍三刀,故稱「砍三刀」。又因其吃起來油香四溢,故又稱「油布袋」。
臨汾風味小吃
燒麥:是晉南地區傳統名食,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清香可口。早在乾隆三年,浮山縣北井裡村王氏就在北京前門外的鮮魚口開了個浮山燒麥館,並製作炸三角和各種名菜。某年除夕之夜,乾隆從通州私訪歸來,到浮山燒麥館吃燒麥。這里的燒麥餡軟而噴香、油而不膩,潔白晶瑩,如玉石榴一般。乾隆食後贊不絕口,回宮後親筆寫了「都一處」三個大字,命人製成牌匾送往浮山燒麥館。從此燒麥館名聲大振,身價倍增。
太後御膳泡泡糕:山西省侯馬市古稱新田,是春秋晚期晉國的都城。這里的新田飯店有位屈志明師傅,他製作的「太後御膳泡泡糕」晶瑩透亮、酥脆香甜。因慈禧太後喜歡享用,這種糕又恰似盛開的泡泡花,故此得名。「太後御膳泡泡糕」遠看呈蘑菇狀,如晚霞放彩;近看似綻絲吐絮,如金菊斗妍。其遍體金黃,酥脆香甜,可滋補強身。
油炸饊子:饊子,是洪洞縣獨有的一種油炸食品。據《洪洞縣志》載:每年農歷二月二,洪洞、趙城兩縣要在廣勝寺進行祭水廟會。逢此日,廣勝寺人山人海,兩縣縣令及地方紳士都來參加。但見廟會中有敲鑼打鼓的,有放「三眼沖」的,還有賣油糕、豆腐菜、羊雜燴等各種風味小吃的。在這眾多的攤點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兩縣來的烹飪高手,在此架起油鍋炸饊子。這既是一場技術表演比賽,又是祭水前的必要准備。待炸出的饊子在大方桌上堆成了「山」,人們便開始祭水。祭水由「水神廟」的高僧主持,主要內容是向蓮花池投饊子。洪洞縣參加祭水炸饊子的最後一位師傅為梁二爺(已去世),現在炸饊子的傳人為楊永祥。
羊雜燴:洪洞的羊雜燴創制於元代,到了清朝,因其灶具、烹制獨特,已與平遙牛肉、聞喜煮餅齊名。其特點是原汁原湯,必須用沙鍋燴制。調味品只加鹽、辣椒油(用羊油炸制)、蔥白,花椒、味精、大料等調味品一概不用。據傳是保留了蒙古人民吃羊肉的習俗。
運城風味小吃
豆沙糕:豆沙糕創制於清末,由豌豆、梔子、柿餅製成。相傳當年太平天國義軍攻克河南濟源後,招募當地青壯年入伍,率兵北上攻佔了晉城、長治等地,繼續向晉南挺進。部隊駐扎曲沃時,一些濟源籍傷殘士兵看到曲沃地肥景美,市井繁榮,便不思故鄉,留居曲沃,為謀生而經營起豆沙糕生意。到了民國年間,豆沙糕攤比比皆是,成為獨具風味的地方小吃。他們還編了口頭禪:「來到曲沃縣,住在大東關,抄弄一副擔,賺點豆沙錢。」經營豆沙糕既不佔地盤,又不需開門鋪,原料易取,薄利多銷。
稷山麻花:稷山麻花是運城的傳統風味小吃。據傳,麻花原是宮廷食品,傳至民間時成為兩股面粘在一起的形狀,現在洪洞一帶還可見到這種食品。清乾隆年間,翟店鎮西位村的一位商人把它帶回家鄉運城,製作出售,食者甚多。後來,這位商人不斷改進製作技術,將麻花由兩股改成三股,然後炸制,呈金黃色細絲花紋狀。目前,稷山麻花已進入北京、深圳、黑龍江等10多個省市銷售,頗受歡迎。
解州羊肉泡饃:解州關帝廟聞名全國,解州的四大名吃——羊肉泡饃、黍面油糕、炒麵油茶、豬油蔥花扯麵也名揚四方。而這四大名吃中,又以羊肉泡饃最為著名。解州羊肉泡饃選料上乘,佐料齊全,工藝獨特精細,湯汁新鮮,味美可口,因它「看著美、吃著香」,受到四方客人的稱贊。有詩雲:「原湯優汁味鮮美,去寒暖胃添精神;夏天吃了防胃寒,冬天吃了暖全身。」據說,當年慈禧太後西去長安,聽說解州羊肉泡饃很有名氣,就派專使到解州為其取之。
晉南醪糟:晉南醪糟聞名遐邇,最早出現在小吃攤上,距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每年農歷三月十八廟會,來此觀光的遊客絡繹不絕,人山人海,解渴生津的醪糟便應運而生。醪糟之所以有名,是由於它使用的霍泉水和此水灌溉生長的糯米,還因為有獨特的灶具與奇特的釀制方法。烹制醪糟,需先製作一個特別的風匣爐,狀如打鐵爐,爐口直徑26厘米左右。通爐膛前方,焊接一節長約33厘米、前細後粗直徑3.3厘米的鐵皮煙管,另外還需一個大的黃銅瓢。用獨特的原料和灶具烹制的洪洞醪糟,色純味正,清香悠長。經過百餘年的發展,醪糟已有藕粉醪糟、清湯醪糟、蛋花醪糟、桂圓醪糟、三仙醪糟等十餘個品種,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一種大眾化羹湯。
大同風味小吃
莜麵栲栳栳:用莜麥面蒸制而成,配之羊肉臊子,加上各種佐料,在西街和九龍街上的九龍飯店、雲中飯店、水餃鍋貼館等都會使您一飽口福。
應州牛腰:雁門關外的應縣城內,不僅有一座馳名中外的應州木塔,而且還有一種名叫牛腰的傳統食品,頗負盛名。應縣在唐五代以後一度成為北方的經濟、軍事重鎮,遼金時期屬西京道,經濟十分繁榮。後幾經戰亂,逐年荒涼凋敝。但到清代中期,這里經濟又有了起色,當時應縣是北方省區佛教徒到佛教聖地五台山朝聖的必經之地,且過往遊客、商人甚多。起初當地有麻花、黃糕、面餅幾樣食品,飯館生意十分清淡。當時應縣城內有個叫於義的飯店掌櫃,因生意不景氣,非常著急。一天他做面餅時,由於心不在焉,不慎把半碗糖稀碰翻在面案上,他急中生智,忙把白面和糖稀和起來做成面團,但和起來無法蒸、也不好烤,他便試著捏成小餅放入炸麻花的油鍋里炸制,撈出一吃,味道甜潤,越嚼越香,而且顏色很像煮熟的牛腰。於是他試著又做成牛腰形狀,端給客人們品嘗,立刻受到人們的好評。從此於義就專門做起了這種食品,他的飯鋪也就因此興旺起來,其技藝也代代相傳至今。
代州面麻片:歷史悠久,以片薄、質脆、香甜可口著稱,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代州城有名的商號「聚星瑞」、「興盛齋」、「富成齋」、「天興昌」、「巨盛齋」、「福盛魁」等主營面麻片,享譽山西。
希望對您有幫助 謝謝採納
Ⅲ 鑄鐵篦子有哪些規格
鑄鐵
漢語詞語
共2個含義
鑄鐵,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指含碳量大於2%的鑄造鐵基合金,含硅及少量錳、磷、硫等元素。[1]
中文名
鑄鐵
外文名
cast iron;foundry iron;foundry pig
拼 音
zhù tiě
基本解釋
含碳量較高的鐵,質脆,不能鍛壓
90%的人還看了
鑄鐵和生鐵的區別
鑄鐵鍋和生鐵鍋的區別
鑄鐵怎麼焊接最結實
精鐵炒鍋和鑄鐵炒鍋的區別
詞語釋義
基本解釋
含碳量大於2%的鑄造鐵基合金。還含硅及少量錳、磷、硫等元素。常見的有白口鑄鐵、灰口鑄鐵、球墨鑄鐵等。熔點低、流動性好、熔煉簡單、成本低、耐磨,但塑性和韌性差,強度低。一般用來鑄造各種鑄件。
分解解釋
鑄 (zhù,)鑄 (鑄) zhù 把金屬熔化後倒在模子里製成器物:鑄鐵。鑄造。鑄件。熔鑄。鑄幣。
鐵 (tiě,)鐵(鐵)tiě 一種金屬元素,工業上用途極廣,可以煉鋼,可制各種器械,亦是生物體中不可缺少的物質。形容堅硬:~拳。~軍。~騎。金戈~馬。~漢。~蹄。~腕。形容確定不移:~錚錚。~的紀律。~證。形容剛正:~面無私。形容表情嚴肅:他總是~著臉。黑色:~驪。~青。兵器的代稱:手無寸~。姓。[1]
使用示例
1、他那清秀的臉變得越發冷漠和僵硬了,好像一塊鑄鐵或是水泥,在沒有能使它熔化。
2、在我前往臨汾的路上,鑄鐵廠、冶煉廠、水泥廠在陰霾中隱隱出現。
3、結果表明:主幹線灰口鑄鐵管整體狀況良好,只有局部輕度腐蝕;庭院無縫鋼管腐蝕較嚴重;戶內管道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銹蝕。
4、美國瓦茨導氣罩具有重型鑄鐵結構,並都配置用於安裝一個膨脹罐和排氣閥的連接埠。
5、介紹了大口徑球墨鑄鐵管的主要性能特點,並通過黃河水源太原市城市給水工程,就大口徑球墨鑄鐵管在設計與施工中的要點進行了論。[2]
Ⅳ 臨汾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首先想到的是壺口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一到汛期就令人震撼。一年中有兩次看《壺口》的最佳時間。一個是四五月份,桃花正處於汛期,是一年中水量最大的時候。此外,在7月和8月,雨季降水較多。運氣好的話,還渣盯察能看到彩虹!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是中國唯一以「尋根」和「祭祖」為主題的祭祀聖地。
中國梨博覽園,這是山西迄則謹今為止唯一一個以梨生態文化為主題的博覽園。中國的梨博園有幾個特色旅遊區,如百年梨園、嘉魚湖、九曲黃河陣、珍禽動物園等。
裘芸是陝南根族旅遊的核心景區,如茄是中國地域文化的地理符號,千百年來一直是道教聖賢的經常出沒之地。著名景點有塔爾布古村、五龍宮、祖師頂等。
其他還有黃河峽谷漂流、古縣牡丹文化旅遊區、東岳廟等。
Ⅳ 岩溶水水質惡化的原因分析
影響岩溶水水質的因素也包括自然和人為兩個方面。在鄂爾多斯大盆地西緣由於乾旱氣候條件較低的淋濾作用,以及古、新近紀地層中大量蒸發岩參與進入岩溶水的循環,使得這一帶多數岩溶水的TDS達到2000mg/L以上;大面積黃土覆蓋的呂梁山以西地區,岩溶大泉的易溶K++Na+含量是東部地區的10倍以上;在銅川—保德—石家莊—德州—線以南、河津—新鄉以北有石膏沉積分布的中奧陶統含水層(尤其是呂梁山西側中段的柳林泉域岩溶水系統、臨汾的龍子祠泉域岩溶水系統等中奧陶世古膏鹽湖沉積區)岩溶水的普遍偏高;岩溶水循環深度大(例如,晉祠泉、山東巨野-嘉祥系統、扶風-禮泉域岩溶水系統、中條山岩溶水系統)、埋藏深的滯流區水質也較差(表5-7),這些都是氣候、水動力條件、地球化學背景等自然因素導致的岩溶水原生污染。本節重點討論由於人類活動驅動岩溶水水質惡化的次生污染。
由於人類活動導致污染組分參與進地下水循環並引起岩溶水化學含量變化的次生污染,包括污染物的直接進入岩溶含水層的污染源型污染和由於岩溶水動力條件及補排關系改變而導致更多「壞水」進入岩溶水的「水文地質條件改變」型污染兩種情況。
一、污染源型污染
工業三廢、農業施肥、生活垃圾污染岩溶水的形式有通過碳酸鹽岩裸露或覆蓋區進入含水層的區域性面狀污染、通過河流滲漏段進入的線狀污染以及通過局部地段污染岩溶水的點狀污染。
1.面狀污染
面狀污染在北方主要有雨水污染和農業施肥污染。北方岩溶區是重要的能源、煤化工基地。火力發電、煤化工以及焦化等燃煤工業及大量堆放的煤矸石自燃排放的各種廢氣被雨水溶解,隨著雨水入滲進入岩溶含水層形成了岩溶水的污染。表6-7是1997年對柳林泉域內一些城市雨水的同期水質分析資料,其中中陽縣作為焦化、冶煉最集中的南川河河谷地帶,各種廢棄不易擴散,雨水中、Ca2+含量分別達到了39.52mg/L和24.55mg/L,超出其他縣城雨水中離子含量一倍以上。同樣在娘子關泉域內的陽泉、平定和盂縣煤炭工業活動區2003年雨水樣高於周邊其他地點數倍,而與1986年的雨樣分析結果比較,pH值均變小(表6-8)。
表6-7 呂梁地區的降水水質簡分析對比表 單位:mg/L
表6-8 陽泉市與其周邊地區的降水量簡分析對比表 單位:mg/L
農業施肥對岩溶水的污染在北方一些地區非常突出,以為代表的污染特別在岩溶地下水埋藏較淺的覆蓋型地區最為嚴重(圖5-27)。如山東的35個代表性岩溶水樣品中,大於100mg/L的6個、40~100mg/L的16個、20~40mg/L的11個、低於20mg/L的僅2個。由於山東多數岩溶水系統內大面積分布岩溶水位淺埋的覆蓋區,岩溶水與鬆散層間孔隙水存在各種形式的聯系,一些地區可形成岩溶水對化肥的直接溶濾。從岩溶水系統結構模式方面,「向斜-盆地型」系統更容易形成的污染,19個「向斜-盆地型」系統樣品的含量為39.31mg/L,而其他類型的76個樣品的含量為25.72mg/L。
2.線狀污染
河流是北方岩溶水重要補給源,也是接納、傳輸各種污染物(包括生活污水、礦坑水、工業污水、煤矸石淋濾污水等)的重要載體。
2007年黃河流域廢污水排放量為42.86億t,其中城鎮居民生活廢污水排放量9.88億t,第二產業廢污水排放量30.24億t,第三產業廢污水排放量2.74億t,分別占總量的23.0%、70.6%和6.4%。採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 3838—2002),以河段為單元進行地表水評價,結果表明:黃河流域年均符合Ⅰ類、Ⅱ類水質標準的河長2174.0km,占總評價河長的16.1%;符合Ⅲ類水質標準的河長3708.5km,占總評價河長的27.5%;符合Ⅳ類水質標準的河長2127.1km,占評價總河長的15.8%;符合Ⅴ類水質標準的河長925.5km,占評價總河長的6.8%;劣Ⅴ類水質標準的河長4557.6km,占評價總河長的33.8%。地表污水對岩溶水補給形成線狀污染。
根據山西省地表水的水質評價結果[按《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 3838—2002)],全省受評河流符合Ⅰ、Ⅱ、Ⅲ類水質類型的河長為1829.7km,僅占總評價河長的32.8%,其中Ⅰ類水河長108.4km,僅占總評價河長的1.9%;超Ⅲ類水污染河長佔67.2%,其中超Ⅴ類水河長為2554.6km,占總評價河長的45.8%。在選定的183處評價斷面中,有121處水質超過Ⅲ類水標准,占評價斷面的66%,其中80處為超Ⅴ類水,說明全省半數以上河流河段受到污染或嚴重污染。
地表水作為岩溶地下水重要的線狀補給源,污染後的地表水成為岩溶地下水的污染源。
根據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等單位2004年完成的「娘子關泉域第二次岩溶水地下水資源評價」研究報告,娘子關泉域岩溶水的河流多年平均滲漏量為1.73m3/s。表6-9是陽泉市環境保護局網上公布的《陽泉市2011年環境質量公報》中,有關娘子關泉岩溶水系統內主要河流斷面地表水水質採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 3838—2002)對其進行評價的結果,除了桃河礦區以上的曉庄斷面和有娘子關岩溶泉水混入的綿河娘子關斷面能夠達到Ⅲ類外,多數為Ⅴ類或劣Ⅴ類水質。主要污染項目有氨氮、化學需氧量、生化耗氧量、氟化物等,此外與地下水值相關的污染物還有懸浮物、總硬度、硫酸鹽等。
表6-9 2011年地表水各監測斷面水質狀況表
續表
這些河水污染物不僅來自於煤礦排水,碎屑岩區的各城市生活污水(主要供水水源為娘子關泉水)以及其他工業污水都是重要來源。地表污水進入下游碳酸鹽岩裸露區形成大量滲漏導致岩溶地下水的污染。圖6-24是採用綜合指數法對陽泉市2004年岩溶水污染程度(共30個樣品,選用指標為:Cl-、、、HB、TDS、TFe、Pb2+、CN-、F-等9項)評價結果表明,重度污染(Pi=10~20)和嚴重污染(Pi>20)的面積達到576km2和173km2,其分布范圍集中在盂縣-陽泉-平定-娘子關泉水的三角地帶,這一帶是桃河、溫河、南川河集中滲漏地帶。根據硫同位素分析結果,滲漏河段(溫河、南川河、桃河)沿線岩溶鑽孔地下水的δ34S值普遍與地表水相一致(表6-10)。例如,溫河水的δ34S為-4.1‰,沿岸東村和上董寨岩溶地下水的δ34S均為-2.4‰;桃河水的δ34S為8.8‰,桃河河谷附近白羊墅、龍庄和程家岩溶地下水的δ34S值依次為8.5‰、9.4‰和10.8‰,這顯示了河水與附近岩溶地下水聯系密切。
圖6-24 陽泉市岩溶地下水污染程度分區圖
表6-10 娘子關泉域岩溶水、桃河、溫河水硫同位素分析結果表
與此同時,河水中泥沙及粉煤灰沉積在滲漏河段,並吸附大量污染質,也成為岩溶水線狀污染源。根據我們對娘子關泉域內桃河、溫河、南川河、松溪河的河川淤積層與當地土壤層重金屬含量分析對比,淤積層中微量元素含量是土壤中含量的數倍到數十倍(表6-11),這些物質與河水一起滲入岩溶含水層成為一種污染源。娘子關泉水的水化學成分中銅、鉛都有所增加,無疑與河川沉積物污染有關。
表6-11 娘子關泉域河川淤泥與土壤的重金屬含量對比表 單位:10-6
3.點狀污染
碳酸鹽岩裸露區(或滲漏段上游)地表水庫污染、工業企業固體垃圾、生活垃圾都對岩溶地下水產生不同程度的污染。
由於岩溶水系統高度開放,造成嚴重污染的點污染事件也比較嚴重。例如,在娘子關泉域的平定張庄、鎖簧一帶,由於灰岩裸露區工業企業的廢渣、廢液就地入滲補給岩溶地下水,對岩溶地下水同樣造成了局部污染,鎖簧硫酸廠岩溶井水的總硬度和TDS分別為1180mg/L和1320mg/L,氨氮、亞硝酸根離子分別達到了63.4mg/L、0.31mg/L,分別是地下水飲用水水質Ⅴ類標準的127倍和3.1倍。河南焦作九里山泉域內平廣廠、工學院和崗庄水源地的深井,1989年監測的Cl-的含量均小於20mg/L。至2001年工學院井已經超過250mg/L,2002年礦務局水文隊井高達2135mg/L,到2003年又上升至2840mg/L,導致該井報廢。其直接原因是鑫安鹼渣尾礦庫直接建在碳酸鹽岩基岩上,庫區底部和邊壩均未做防滲處理,2001年後採用干法排灰,干法堆放後經天然降水的淋濾,污染物同樣滲入地下,污染地下水(潘國營,2000;楊濤,2008)。徐州市七里河岩溶供水水源地,總供水量35萬m3/d,2000年10月的監測資料表明,該市南郊水源地的岩溶水已受到了四氯化碳的污染。到2001年5月,水源地中53口水井中發現了四氯化碳,污染面積達17.5km2,井水中四氯化碳濃度最高達3909.2μg/L。經調查分析,污染源來自一農葯廠廢水入滲(韓寶平等,2004)。
與地表水一樣,不少建在碳酸鹽岩區的水庫也不同程度受到污染,成為岩溶地下水點狀污染源。三姑泉域內的任庄水庫建在馬家溝組頂部,為漏庫,日均滲漏量達到5926.8m3。1987年對其檢測評價為超Ⅴ類水,主要有總鐵、錳、COD、氨氮、碘超標,同年在其西側的巴公電廠岩溶地下水超標項中有HB、鐵、錳、碘。娘子關泉域大石門水庫坐落於南川河灰岩裸露地段,對岩溶地下水多年平均年補給量約為400萬m3,2003年對水庫水與水庫壩下岩溶地下水水質進行了分析對比(圖6-25),12項主要水化學組分含量(K+、Na+、Ca2+、Mg2+、TDS、HB、、、Cl-、F-、、)的相關系數高達0.994。在20世紀80年代的淮北高越一帶,由於化肥廠污水排放導致該區岩溶水成為重度污染區,污染指數高達100。雖然點狀污染主要發生在局部地區,但隨著時間推移,污染暈將不斷擴大,引起更大范圍的地下水污染。
圖6-25 大石門水庫水與附近岩溶地下水常規離子相關圖
點狀污染危害比較大的是泉源區的污染,它缺少含水層對污染物的凈化降解過程,因此是直接的混合污染。朔州神頭泉、陽泉娘子關泉、長治辛安泉、靈丘水神堂泉、濟南趵突泉、棗庄十里泉、安陽珍珠泉的氨氮、細菌污染,無疑是與當地居民生活活動有關。
二、岩溶水文地質條件改變引起的污染
泉水斷流與區域水位下降將改變一些地區的岩溶水文地質條件。
在東部覆蓋型岩溶區,天然條件下岩溶地下水向上頂托補給鬆散層孔隙地下水,由於區域水位下降使得上覆鬆散層孔隙地下水向下反越流補給岩溶水。在唐山開平向斜北翼,煤礦開采疏干使得岩溶地下水位降到地面以下253.42m(2000年末水位),在礦井突水後判斷水源是否來自下伏奧陶系岩溶含水層的水化學標志之一是看其中硝酸鹽含量大小,其原因是農業施肥及生活污染的上覆鬆散層孔隙地下水補給岩溶水後,使得岩溶水中硝酸鹽含量增高。山東(如淄博辛店-南仇-大武水源地,棗庄丁庄水源地)很多地區岩溶水以及向斜盆地型岩溶水系統模式中硝酸根含量偏高的原因與此關系非常大。淮北市區開采前岩溶水水位一般高於孔隙水位1~2m,岩溶水頂托補給孔隙水,大量開采岩溶水後,岩溶水位降低,孔隙水進而越流補給岩溶水。開采致使地下水位急劇下降,開采中心水位已下降40m以上,地下水開采漏斗也迅速擴展,引發了一些不良環境地質問題,地下水質日益惡化,水中硬度和TDS呈逐年升高趨勢(王式成,2001)。
黑龍洞泉的季節性乾涸後,出現了釜陽河污水倒灌,使得岩溶水的含量由40mg/L增加到98mg/L,並出現鉻、鎘等中金屬的污染問題。
一些地區發生岩溶塌陷後,塌坑成為污水進入岩溶含水層的通道(照片6-2)。
照片6-2 山東棗庄岩溶塌陷坑成為岩溶水污染通道
三、水動力條件改變對岩溶水的污染
在岩溶含水層內部,由於水動力條件以及地球化學背景等因素,一些地區水質在近距離內相差較大,地下水開采形成的降落漏斗可加大不同水質水體混合並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山西柳林泉群,由分布在三川河南、北兩岸的80多個泉點組成。雖然三川河寬不足300m,但大量水化學分析資料表明,南、北兩岸的泉點水化學特徵存在極大的差異性(表6-12),總體表現為「北咸南淡」的特徵,且泉口向西約5km沙曲一帶岩溶水TDS達11095mg/L。目前泉水流量已由20世紀80年代前的3.95m3/s下降到目前的1.07m3/s(2008年平均值),且自來水及柳林電廠在泉口附近(南岸一側)打井開采岩溶水,隨著水位下降、降落漏斗的擴展,必然會襲奪北岸「壞水」進入開采水源地從而改變岩溶水水質。
表6-12 三川河南、北岸柳林泉水水化學特徵對比表 單位:mg/L
娘子關泉域內陽泉市區水源地,到2004年已形成開采型漏斗(圖5-8),隨著漏斗擴大至下游碳酸鹽岩滲漏段後,受污染河水入滲補給岩溶地下水將進入降落漏斗從而引起水源地的污染(圖6-26)。
在岩溶地下水埋藏滯流區打井開采引起「好水」、「壞水」混合的事例也值得深思。在柳林泉域岩溶水系統內的陝西府谷橫溝為勘探煤田在黃河谷地內施工3眼井,其中最早一眼1979年完工,日出水量達到5329.5m3/d,30多年來一直自流不息,水的TDS卻由成井時的12150mg/L逐漸降低,2001年為8988.2mg/L,2004年為8809.85mg/L,到本工作調查時為6830.375mg/L(2008年11月)。無獨有偶,晉祠泉系統內,1977~1978年清徐縣建成平泉和梁泉兩處自流井群(照片5-3右),共14眼深井,最大自流量達1.03m3/s(到2006年全部斷流),自流井群是造成晉祠泉斷流的直接原因。1976年開采前該處的岩溶水TDS為1600mg/L,水溫25℃;開采後到1981年TDS為1270mg/L,1986年降至1077mg/L,水溫也隨之分別降到23.8℃和21℃,2006年這些自流井全部斷流,新鮮水無法抵達,於是水的TDS又開始升高,到2008年達到1317mg/L,水溫也升至23.5℃。而黑龍洞泉系統煤礦排水造成東部岩溶水淡化也是典型實例(圖5-22)。這種水質變好的實質是大量「好水」被襲奪,是改變水動力條件後造成岩溶水變相污染的現象。
圖6-26 陽泉市水源地開采型漏鬥引起岩溶地下水污染示意圖
Ⅵ 2000-2010年臨汾盆地春季地下水埋深變化的原因
~SHANXI WATER RESOURCES
汾河流域地下水位下降成因分析
范術芳
(山西省水利建設開發中心,山西太原030002)
I 水
資源管理
[摘要]汾河流域是山西省境內經核前此濟發展最為集中的區域和國民經濟發展受水資源制約最為嚴重的區域,用水
需求不斷增大,大量開采地下水,導致地下水嚴重超采,地下水位埋深大幅下降,形成了四大地下水超采漏斗區 和總面積6 763 km 2的地下水超采區。經研究分析,地下水開采量增加、大規模煤炭開采對地下水造成破壞、河道 寬度大面積壓縮、岩溶泉嚴重破壞是導致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關鍵詞]地下水;水位;成因;汾河流域[中圖分類號]TV 211.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4-7042(2016) 10-0018-02
1地下水概況
汾河是山西的母親河,流域面積39 471 km 2,佔全 省總面積的1/4,為黃河第二大支流,幹流全長716 km , 自北向南縱貫6市27縣。汾河流域是山西政治、經濟、 文化中心,流域內自然資源豐富,且全省最好的土地 資源位於汾河流域,生產條件得天獨厚,用水需求不 斷增大,在地表水和外調水不能滿足用水需求的情況 下,地下水成為山西省的主要供水水源之一,而且開 采量逐步加大。根據統計資料分析,汾河流域水資源總量31.9億m 3, 佔全省水資源總量的26%,其中河川天然徑流量
19.0億m 3,地下水資源量23.6億m 3,重復水量10.7億m 3。 1956—2012年汾河流域多年平均地下水可開采量為 12.61億m 3,2012年地下水總供水量為14.44億m 3,其中 農業開采量最大,佔全流域開采量的44.62%。1996— 2002年期間,由於降水量的減少,地表徑流大幅減少, 為保障國民經濟發展用水要求,依靠大中型水利樞紐 地表水供水量沒有減少,同時大量超采地下水,目前
累計超采地下水量達76億m 3。汾河流域地下水質主 要類別為n
類,m 類水在汾河流域均有分布,W 類
水主要分布在太原市和運城市境內。2地下水位變化趨勢
汾河流域有兩大盆地,分別為太原盆地和臨汾盆 地,是山西省境內經濟發展最為集中的區域和國民經 濟發展受水資源制約改迅最為嚴重的區域,由於地表徑流 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大量開采地下水,導 致太原盆地地下水位埋深由20世紀80年代初的7.6 m 下降至2012年的89 m ,下降幅度達81.4 m ;臨汾盆地地
下水位埋深由13.8 m 下降至81.9 m ,下降幅度達68.1 m 。
地下水動態變化主要受降水、人工開采及引黃灌 溉等因素的影響,特別與降水系列的豐枯變化關系密 切。
2012年山西省盆地平原區地下水埋深2~20m 。埋 深最大的區域位於運城盆地,最小的在太原盆地。在 汾河流域平原地區中,汾河谷地地下水位總體呈下 降趨勢,其餘地區呈上升趨勢。太原盆地上升幅度最
大,5年來累計上升5.38 m ,年平均上升1.08 m 。汾河流域集中了全省的主要城市,由於城市大量 抽取地下水,在城市建成區及周邊形成了四大地下水
超采漏斗區,分別位於太原、晉中、臨汾和汾河下游谷
地。太原深層水漏斗總面積301.9 km 2,其中西張區漏 斗面積21.7 km 2,科技大學漏斗面積8.4 km 2,城區漏 斗面積約261.7 km 2;晉中市介休宋古漏斗區面積 120 km 2;臨汾市漏斗區總面積177.9 km 2,其中堯都區
漏悔咐斗區面積93.2 km 2,侯馬市漏斗區面積84.7 km 2。受 地下水超采活動的影響,在太原盆地和臨汾盆地以及 岩溶山區泉域徑流排泄帶、山間盆地及河谷地帶形成 地下水超采區,總面積6 763 km 2,占流域盆地平川區的 66%。其中嚴重超采區面積874 km 2,開采系數高達 2.06,超采區可開采量5.90億m 3,多年平均超采量達
1.68億 m 3。3
原因分析
3.1地下水開采量增加
20世紀80年代前,汾河流域地下水年開采量約 4.8億m 3。80年代以後,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用 水需求不斷增大,地下水開采量逐步加大,至1995年, 年開采量達到17億m 3,當年超采量約6億m 3,至目前山西水利
山西水利
累計超采地下水量達76億m 3。2008年以來,通過實施 汾河清水復流、調引客水進行生態補水,實現了汾河 幹流常年不斷流,有效地促進了流域地下水位的回 升,根據近3年(2012—2014年)監測數據,流域平均地 下水位累計回升1.69 m ,年均回升0.56 m ,但回升速度 不快、幅度有限,太原、臨汾盆地地下水位距地表仍 有65~85m 之多。
3.2大規模煤炭開采對地下水造成破壞
根據《山西省第二次水資源評價》成果,每開采1 t 煤破壞的水資源量為2.48 m 3。2012年流域內煤炭開采 量為2億t ,對水資源的影響在4億~6億m 3之間。同時, 由於採煤帶來了一系列的地質災害,如地面沉降導致 房屋傾倒或產生裂縫等。
3.3河道防洪堤防工程大面積壓縮河道寬度
汾河寬度由歷史上的2~3 km 壓縮至250~300 m , 將水域、濕地變為良田,大幅度減少了河流對地下水 的補給面積和補給量。由於河道縮窄,河道兩岸的灘 塗地被大量開發、利用,導致兩側的水域濕地面積不 足,水生態嚴重破壞,具體表現為河濱植被、河流植物 的大面積減少,微生態環境的生物多樣性降低,魚類 的產卵條件發生變化,鳥類、兩棲動物和昆蟲的棲息 地改變或避難所消失,造成物種的數量減少和某些物 種的消亡。
3.4岩溶泉破壞嚴重
由於經濟社會用水增長迅速,岩溶泉逐漸成為區(上接第11頁)汾河幹流河寬由原來的2~3 km 縮窄到 現在的250~300 m 。盆地內水域面積大幅減少,嚴重減 弱了河流的蓄滯洪水能力,降低了河流對地下水的補 給功能。
1.5水土流失嚴重,河流污染突出
汾河流域現有森林面積僅6 180 km 2,森林覆蓋率 僅15.7%,高郁閉度森林覆蓋率更低,而森林的林冠和 凋落物的雙層截留將延遲和改變徑流的產匯流過程, 凋落物和林區土壤的持水和蓄水增加基流量。汾河流 域內除幾大林區和自然保護區植被覆蓋率達70%外, 大部分「四荒地」植被覆蓋率低於40%,以黃土為主的 覆蓋層又具有崩解性強、抗蝕力差的特點,水土流失 面積仍然較大,目前還有1.64萬km 2的水土流失面積沒 有得到有效治理。流域內除山區和丘陵區有森林分布 外,大部分為農業耕作區,坡耕地比例大,局部地區存 在山洪災害。
2012年汾河流域城鄉生活和工業用水量10.4億m 3, 由此產生的城市廢污水量3.9億m 3。廢污水中,COD 人
水資源管理.
2016年第10期
域城市生活和工農業的重要水源,大部分岩溶大泉的 開發方式由泉口提引水轉為水井開采為主,導致泉水 流量衰減嚴重,區域岩溶水位持續下降。隨著工業化 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生產、生活廢污水排放量增大, 不達標排放普遍存在,污染源不斷增加,使岩溶地下 水污染日趨嚴重,受採煤破壞比較嚴重的岩溶大泉有 晉祠泉、洪山泉和郭庄泉等。
4結論及建議
汾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嚴重,進一步加劇了水生態 環境的惡化,因此,加強汾河流域地下水的保護十分 必要。通過充分利用外調水,壓采、限采地下水,增加 水域面積,加大人滲補給,提升地下水位等措施改善 地下水的現狀。根據汾河流域地下水開發利用狀況和 地下水所面臨的嚴重形勢,從保護地下水資源、涵養 水源的原則出發,實施超采區超采量必須壓采,未超 采區一
「五水濟汾」工程視替代水源可供水量條件
作適當壓采,並通過立法加大超采區地下水關井壓采 力度。地下水壓采時,重點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優先壓 減城鎮開采水量,總體思路為先壓工業後壓農業,先 壓生產後壓生活。同時對補給區污染防護、集中式地 下水水源水質保護及分散式地下水開采區的水質進 行保護。
[作者簡介]范術芳(1982-),女,2009年畢業於西安理工 大學環境工程專業,工程師。
[收稿日期]2016-08-05;[修回日期]2016-09-11
河量11.7萬t ,為汾河納污能力3.4萬t 的3.4倍;氨氮人 河量1.44萬t ,為納污能力0.15萬t 的9.6倍。人河廢污水 量中,太原市佔62%,晉中市佔13.9%,臨汾市佔 12.2%,其他行政區所佔比例都小於10%。進人汾河的 污水量,又被引人汾河兩岸進行灌溉,污染土壤及地 下水。此外,支流河道內傾倒的垃圾,也加重了河流污 染。河道斷流、水質污染,使汾河流域水生態遭到極大 破壞,主要污染河段分布在太原以下的中下游段。2
結論
通過上述分析,汾河流域生態環境現狀主要存在 水資源過度開發、地下水超采、地表徑流減少、盆地平 川水域面積萎縮以及水土流失和河流污染等問題。通 過分析,為合理規劃汾河流域生態修復提供了依據, 具有明顯的指導意義。
[作者簡介]陳剛(1980-),男,2014年畢業於太原理工大 學水利水電工程專業,高級工程師。
[收稿日期]2016-08-07;[修回日期]2016-09-14
2016 年 10 月
19
¥
5
網路文庫VIP限時優惠現在開通,立享6億+VIP內容
立即獲取
汾河流域地下水位下降成因分析
~SHANXI WATER RESOURCES
汾河流域地下水位下降成因分析
范術芳
(山西省水利建設開發中心,山西太原030002)
I 水
資源管理
[摘要]汾河流域是山西省境內經濟發展最為集中的區域和國民經濟發展受水資源制約最為嚴重的區域,用水
需求不斷增大,大量開采地下水,導致地下水嚴重超采,地下水位埋深大幅下降,形成了四大地下水超采漏斗區 和總面積6 763 km 2的地下水超采區。經研究分析,地下水開采量增加、大規模煤炭開采對地下水造成破壞、河道 寬度大面積壓縮、岩溶泉嚴重破壞是導致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關鍵詞]地下水;水位;成因;汾河流域[中圖分類號]TV 211.1
第 1 頁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4-7042(2016) 10-0018-02
1地下水概況
汾河是山西的母親河,流域面積39 471 km 2,佔全 省總面積的1/4,為黃河第二大支流,幹流全長716 km , 自北向南縱貫6市27縣。汾河流域是山西政治、經濟、 文化中心,流域內自然資源豐富,且全省最好的土地 資源位於汾河流域,生產條件得天獨厚,用水需求不 斷增大,在地表水和外調水不能滿足用水需求的情況 下,地下水成為山西省的主要供水水源之一,而且開 采量逐步加大。根據統計資料分析,汾河流域水資源總量31.9億m 3, 佔全省水資源總量的26%,其中河川天然徑流量
第 2 頁
19.0億m 3,地下水資源量23.6億m 3,重復水量10.7億m 3。 1956—2012年汾河流域多年平均地下水可開采量為 12.61億m 3,2012年地下水總供水量為14.44億m 3,其中 農業開采量最大,佔全流域開采量的44.62%。1996— 2002年期間,由於降水量的減少,地表徑流大幅減少, 為保障國民經濟發展用水要求,依靠大中型水利樞紐 地表水供水量沒有減少,同時大量超采地下水,目前
累計超采地下水量達76億m 3。汾河流域地下水質主 要類別為n
類,m 類水在汾河流域均有分布,W 類
第 3 頁
水主要分布在太原市和運城市境內。2地下水位變化趨勢
汾河流域有兩大盆地,分別為太原盆地和臨汾盆 地,是山西省境內經濟發展最為集中的區域和國民經 濟發展受水資源制約最為嚴重的區域,由於地表徑流 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大量開采地下水,導 致太原盆地地下水位埋深由20世紀80年代初的7.6 m 下降至2012年的89 m ,下降幅度達81.4 m ;臨汾盆地地
下水位埋深由13.8 m 下降至81.9 m ,下降幅度達68.1 m 。
地下水動態變化主要受降水、人工開采及引黃灌 溉等因素的影響,特別與降水系列的豐枯變化關系密 切。
第 4 頁
2012年山西省盆地平原區地下水埋深2~20m 。埋 深最大的區域位於運城盆地,最小的在太原盆地。在 汾河流域平原地區中,汾河谷地地下水位總體呈下 降趨勢,其餘地區呈上升趨勢。太原盆地上升幅度最
大,5年來累計上升5.38 m ,年平均上升1.08 m 。汾河流域集中了全省的主要城市,由於城市大量 抽取地下水,在城市建成區及周邊形成了四大地下水
超采漏斗區,分別位於太原、晉中、臨汾和汾河下游谷
地。太原深層水漏斗總面積301.9 km 2,其中西張區漏 斗面積21.7 km 2,科技大學漏斗面積8.4 km 2,城區漏 斗面積約261.7 km 2;晉中市介休宋古漏斗區面積 120 km 2;臨汾市漏斗區總面積177.9 km 2,其中堯都區
第 5 頁
漏斗區面積93.2 km 2,侯馬市漏斗區面積84.7 km 2。受 地下水超采活動的影響,在太原盆地和臨汾盆地以及 岩溶山區泉域徑流排泄帶、山間盆地及河谷地帶形成 地下水超采區,總面積6 763 km 2,占流域盆地平川區的 66%。其中嚴重超采區面積874 km 2,開采系數高達 2.06,超采區可開采量5.90億m 3,多年平均超采量達
1.68億 m 3。3
原因分析
3.1地下水開采量增加
20世紀80年代前,汾河流域地下水年開采量約 4.8億m 3。80年代以後,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用 水需求不斷增大,地下水開采量逐步加大,至1995年, 年開采量達到17億m 3,當年超采量約6億m 3,至目前山西水利
第 6 頁
山西水利
累計超采地下水量達76億m 3。2008年以來,通過實施 汾河清水復流、調引客水進行生態補水,實現了汾河 幹流常年不斷流,有效地促進了流域地下水位的回 升,根據近3年(2012—2014年)監測數據,流域平均地 下水位累計回升1.69 m ,年均回升0.56 m ,但回升速度 不快、幅度有限,太原、臨汾盆地地下水位距地表仍 有65~85m 之多。
3.2大規模煤炭開采對地下水造成破壞
根據《山西省第二次水資源評價》成果,每開采1 t 煤破壞的水資源量為2.48 m 3。2012年流域內煤炭開采 量為2億t ,對水資源的影響在4億~6億m 3之間。同時, 由於採煤帶來了一系列的地質災害,如地面沉降導致 房屋傾倒或產生裂縫等。
第 7 頁
3.3河道防洪堤防工程大面積壓縮河道寬度
汾河寬度由歷史上的2~3 km 壓縮至250~300 m , 將水域、濕地變為良田,大幅度減少了河流對地下水 的補給面積和補給量。由於河道縮窄,河道兩岸的灘 塗地被大量開發、利用,導致兩側的水域濕地面積不 足,水生態嚴重破壞,具體表現為河濱植被、河流植物 的大面積減少,微生態環境的生物多樣性降低,魚類 的產卵條件發生變化,鳥類、兩棲動物和昆蟲的棲息 地改變或避難所消失,造成物種的數量減少和某些物 種的消亡。
3.4岩溶泉破壞嚴重
第 8 頁
由於經濟社會用水增長迅速,岩溶泉逐漸成為區(上接第11頁)汾河幹流河寬由原來的2~3 km 縮窄到 現在的250~300 m 。盆地內水域面積大幅減少,嚴重減 弱了河流的蓄滯洪水能力,降低了河流對地下水的補 給功能。
1.5水土流失嚴重,河流污染突出
汾河流域現有森林面積僅6 180 km 2,森林覆蓋率 僅15.7%,高郁閉度森林覆蓋率更低,而森林的林冠和 凋落物的雙層截留將延遲和改變徑流的產匯流過程, 凋落物和林區土壤的持水和蓄水增加基流量。汾河流 域內除幾大林區和自然保護區植被覆蓋率達70%外, 大部分「四荒地」植被覆蓋率低於40%,以黃土為主的 覆蓋層又具有崩解性強、抗蝕力差的特點,水土流失 面積仍然較大,目前還有1.64萬km 2的水土流失面積沒 有得到有效治理。流域內除山區和丘陵區有森林分布 外,大部分為農業耕作區,坡耕地比例大,局部地區存 在山洪災害。
第 9 頁
2012年汾河流域城鄉生活和工業用水量10.4億m 3, 由此產生的城市廢污水量3.9億m 3。廢污水中,COD 人
水資源管理.
2016年第10期
域城市生活和工農業的重要水源,大部分岩溶大泉的 開發方式由泉口提引水轉為水井開采為主,導致泉水 流量衰減嚴重,區域岩溶水位持續下降。隨著工業化 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生產、生活廢污水排放量增大, 不達標排放普遍存在,污染源不斷增加,使岩溶地下 水污染日趨嚴重,受採煤破壞比較嚴重的岩溶大泉有 晉祠泉、洪山泉和郭庄泉等。
第 10 頁
4結論及建議
汾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嚴重,進一步加劇了水生態 環境的惡化,因此,加強汾河流域地下水的保護十分 必要。通過充分利用外調水,壓采、限采地下水,增加 水域面積,加大人滲補給,提升地下水位等措施改善 地下水的現狀。根據汾河流域地下水開發利用狀況和 地下水所面臨的嚴重形勢,從保護地下水資源、涵養 水源的原則出發,實施超采區超采量必須壓采,未超 采區一
「五水濟汾」工程視替代水源可供水量條件
第 11 頁
作適當壓采,並通過立法加大超采區地下水關井壓采 力度。地下水壓采時,重點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優先壓 減城鎮開采水量,總體思路為先壓工業後壓農業,先 壓生產後壓生活。同時對補給區污染防護、集中式地 下水水源水質保護及分散式地下水開采區的水質進 行保護。
[作者簡介]范術芳(1982-),女,2009年畢業於西安理工 大學環境工程專業,工程師。
[收稿日期]2016-08-05;[修回日期]2016-09-11
河量11.7萬t ,為汾河納污能力3.4萬t 的3.4倍;氨氮人 河量1.44萬t ,為納污能力0.15萬t 的9.6倍。人河廢污水 量中,太原市佔62%,晉中市佔13.9%,臨汾市佔 12.2%,其他行政區所佔比例都小於10%。進人汾河的 污水量,又被引人汾河兩岸進行灌溉,污染土壤及地 下水。此外,支流河道內傾倒的垃圾,也加重了河流污 染。河道斷流、水質污染,使汾河流域水生態遭到極大 破壞,主要污染河段分布在太原以下的中下游段。2
第 12 頁
結論
通過上述分析,汾河流域生態環境現狀主要存在 水資源過度開發、地下水超采、地表徑流減少、盆地平 川水域面積萎縮以及水土流失和河流污染等問題。通 過分析,為合理規劃汾河流域生態修復提供了依據, 具有明顯的指導意義。
[作者簡介]陳剛(1980-),男,2014年畢業於太原理工大 學水利水電工程專業,高級工程師。
Ⅶ 岱嶽到榆井多遠
岱嶽褲雹到榆井有32.7km,如果是坐車的話,開車,那麼就需要40分鍾缺悶左右的距離就可以到達,如果是坐公交的話,那麼就需要坐40個站,那麼也就是需要一胡扮帆個多小時才可以到達。
Ⅷ 臨汾堯都區鑽井隊歸哪裡管
臨汾堯都區鑽井歸潤澤源勘探打井隊管。成立嫌散於2012-06-01,注冊資本為0.002萬人民幣,經營者為敏畝王強,經營狀態為注銷,注冊地址為臨汾市堯橋者森都區西關北園52號,經營范圍包括服務:打井、維修舊井、水井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