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污水處理中BOD的化驗方法
生化需氧量(BOD)的測定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條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機物的生物化學氧化過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同時亦包括如硫化物、亞鐵等還原性無機物質氧化所消耗的氧量,但這部分通常占很小比例。
有機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好氧分解大體上分為兩個階段。
1 含碳物質氧化階段,主要是含碳有機物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
2 硝化階段,主要是含氮有機化合物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分解為亞硝酸鹽和硝酸鹽。約在5-7日後才顯著進行。故目前常用的20℃五天培養法(BOD5法)測定BOD值一般不包括硝化階段。
BOD是反映水體被有機物污染程度的綜合指標,也是研究廢水的可生化降解性和生化處理效果,以及生化處理廢水工藝設計和動力學研究中的重要參數。
(一)五天培養法(20℃)
(1)方法原理
水樣經稀釋後,在20±1℃條件下培養5天,求出培養前後水樣中溶解氧 含量,二者的差值為BOD5。若水樣五日生化需氧量未超過7mg/L,則不必進行稀釋,可直接測定。
(2)稀釋水
Ø稀釋水一般用蒸餾水配製,先通入經活性炭吸附及水洗處理的空氣,曝氣2-8小時,使水中DO接近飽和,然後20℃下放置數小時。臨用前加入少量氯化鈣、氯化鐵、硫酸鎂等營養溶液及磷酸鹽緩沖溶液,混勻備用。稀釋水的pH值應為7.2,BOD5<0.2mg/L。
(3)水樣的稀釋倍數
1)根據OC(地面水)或CODcr(工業廢水)值估計,分別乘上相應系數;
2)根據經驗等估計。
(4)測定結果計算
1)對不經稀釋直接培養的水樣:BOD5(mg/L)= D1- D2
2)對稀釋後培養的水樣:
BOD5(mg/L)=[(D1-D2)-(B1-B2)f1]/f2
(5)特殊水樣的處理
若廢水中含有毒物質濃度極高,而有機物含量不高時,可在污水中加入有機質(葡萄糖),人為提高稀釋倍數,在計算時再減去葡萄糖的BOD5值。
水樣中如含少量氯,一般放置1-2h可自行消失。
(二)其他方法
利用BOD測定儀測定
⑵ 污泥濃度測定方法是什麼
污泥濃度測定方法如下:
1、將編號濾紙放在水份快速測定儀中,乾燥至恆重。
2、將此濾紙放入布氏漏斗中,用少量蒸餾水潤濕。
3、將沉降後的試樣,倒入漏斗中抽濾。
4、過濾後用少量蒸餾水洗量筒,將洗滌液倒人漏斗中過濾。
5、將抽濾後試樣連同濾紙一起放入水份快速測定儀中,乾燥至恆重。
污泥濃度原理:
即活性污泥法中曝氣區單位體積懸浮混合的干污泥凈重的毫克數,是MBR系統的重要參數,不僅影響有機物的去除能力,還對膜通量產生影響。許多研究都表明污泥濃度與溶解性微生物產物是影響膜通量的重要參數。
儀器:
1、水份快速測定儀。
2、抽濾瓶:1000ml
3、布氏漏斗:30ml
4、量筒:100ml
5、定量濾紙:直徑11cm
⑶ 污水監測的生物學指標
水質監測是一個監測水體的過程,主要用於監視和測定水中存在污染物的種類和濃度,監測過程中可依據水體含污染物情況、及水質的變化趨勢而進行評價,可為環境管理領域、環境科學研究領域提供有力的數據和資料。最常用且有效的儀器是多參數水質在線監測儀,污水廠水質監測系統是水質監測儀和監測中心組成的系統,方便且及時監測水質。
地表水監測和地下水監測是比較經常用到水質監測的對象;除此之外還有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事故監測。水質標准可分為三種,物理指標、化學指標、以及微生物指標。那麼,水質監測應該測的指標都有哪些?
水質檢測指標主要包括:
1.水體的顏色色度:國家規定飲用水的色度應小於15度。
2.臭味程度:有機物存在於水體中導致臭味產生,原因包括原水水質改變以及水處理不充分。
3.渾濁度:渾濁度越高,說明水體中的有機物、病毒、細菌等等的微生物含量越高,消毒殺菌效果越差;反之微生物含量越少,消毒殺菌效果越好。
4.肉眼可見物:肉眼可見的水中懸浮的物質、水中存在的垃圾。
5.化學需氧量:化學氧化劑在氧化水中有機污染物的過程中,所需氧量稱為化學耗氧量。化學耗氧量越高,說明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越多。
6.余氯:污水經過加氯消毒並反應一定的時間後,留在水中的有效氯量稱為余氯。加氯消毒以保證供水水質。
7.細菌數量:水中含有多種細菌,來源極其廣泛。國家規定飲用水含細菌標准為1毫升水中細菌總數應少於100個。
8.總大腸菌群:檢測情況可說明水中是否含有糞便污染,以及污染的程度。
9.耐熱大腸菌群:非常貼切地反映了食物受人和動物糞便污染的程度,和總大腸菌群一樣也是水體糞便污染的指示菌。
⑷ 微生物菌體濃度的測定方法有哪些
微生物菌體濃度的測定方法:
活菌計數法
此法能准確地判斷菌液濃度,但有明顯的滯後性,無法在第一時間內2確定其實際濃度,待結果出來後,再開始檢測,菌的活性將有所下降,給實驗室操作帶來諸多不便;
比濁法
此法能快速地判斷菌液濃度,但為粗略的估計值,受限於各人肉眼的觀察,誤差較大,准確性不高。
微生物菌體濃度的測定(纖維製品的抗菌性試驗方法為例)
一、菌種:
大腸桿菌(EscherichiacoliATCC8099)
二、試劑與儀器
蛋白腖
牛肉膏
氯化鈉
Cary100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
三、培養基
營養細菌培養基NB。
蛋白腖5g,牛肉膏粉3g,蒸餾水1000mL,pH6.8±0.2。
營養瓊脂培養基NA。
蛋白腖5g,牛肉膏粉3g,瓊脂粉15g,蒸餾水1000mL,pH6.8±0.2。
1、對數生長期菌液的制備
取在規定保存代數之內的供試菌種,在火焰旁,挑取一鉑金環,在營養瓊脂培養基上劃線,於37℃±1℃培養24h後,在平板上挑取飽滿的單菌落,置於20mL營養細菌培養基中,振盪(110r/min,振幅3cm)培養24h。
2、穩定期菌液的制備
取培養好的對數生長期菌液0.4mL,於20mL營養細菌培養基中,再振盪培養4h,即為穩定期菌液。
四、吸光度(ABS值)的測定
取培養好的穩定期菌液,按不同的設定稀釋倍數(5、10、20、40倍),依次進行稀釋,(稀釋液為1/20NB),在660nm標准波長下,測得一組不同菌液濃度的吸光度。(用空白1/20NB進行測試前調零)。
五、活菌計數
在無菌室內火焰旁進行操作。分別依次測定四個不同稀釋倍數的菌落數。每個稀釋倍數依次制定幾個濃度梯度,用滅菌吸管各吸取1mL注入平皿。注入約15mL,45~50℃的營養瓊脂培養基,隨即轉動平皿,使樣品與培養基充分混合均勻,待培養基凝固後,翻轉平皿,置37℃±1℃培養箱內培養24h後,進行菌落計數。用肉眼觀察,點出菌落數,記下各平皿的菌落數後,
求出同一稀釋度各平皿生長的平均菌落數。
六、標准曲線的製作
運用生物統計ORG數據分析軟體,以吸光度ABS值為橫坐標,穩定期的菌液濃度為縱坐標繪制標准曲線。
⑸ 如何測生物接觸氧化池填料上的生物量(給水預處理)
概述 生產澱粉和澱粉糖噸耗水量較大,同時排出含有高濃度有機廢水,造成環境污染,現就廢水治理問題談些看法,有不妥之處,請同行專家指正。 1.1 廢水特點 澱粉及澱粉糖廢水存在三高一低一大的特點,即有機污染物濃度高、懸浮物濃度高、氨氮濃度高,PH低,負荷變化大(即水質和水量變化大),由於這些特點,給治理帶來諸多困難。 1.2 水質情況 澱粉廠廢水主要來源於玉米浸漬水和工藝過程水,中小澱粉廠浸漬水有直接排放或製做菲汀後直接排放,此時COD含量將達10000mg/L左右,大型澱粉廠浸漬水經蒸發濃縮後加入纖維飼料中,但在蒸發濃縮過程中也有冷凝水排出,澱粉糖廠主要排水點有離子交換系統的再生排水,排出水質情況為: 化學耗氧量COD 400~11500mg/L 平均約 2200~5000mg/L 生物需氧量BOD 2000~6000mg/L 平均約 1500~3500mg/L 懸浮物SS 150~6000mg/L 平均約 1000mg/L 氨氮 30~250mg/L 平均約 60mg/L PH4.5~6 由於生產工藝不同及操作關系,上述排出水質各廠不盡相同,而且變化幅度較大。 1.3 廢水的危害 由於上述廢水含有大量蛋白質及其它有機物,若不經過治理排入水體,要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造成水體缺氧使魚類和水生生物死亡,廢水中的懸浮物沉積在水體後會腐爛,釋放出硫化氫有害氣體,惡化水質,臭氣難聞。不經治理的廢水流入農田、魚池中而成為被告或索賠的澱粉或澱粉糖廠也屢有報道。 由於廢水的危害,根據國家環保部門的要求,廢水排放近一二年內部要求達標排放,所以廢水治理必須給予高度重視和實施。 1.4 廢水治理情況 目前全國幾百家大、中、小澱粉及澱粉糖廠,一般在建廠時都沒有同時建設廢水治理裝置,只有幾家大型澱粉及澱粉糖廠在建廠同時建立了廢水治理裝置,由於環保部門要求,近幾年也有一部分澱粉及澱粉糖廠建立了廢水治理裝置,但還有相當一部分的澱粉及澱粉糖廠廢水都沒有治理,據了解,就已建立的廢水治理裝置運行較好,達到效果的也為數不多,有的廠家由於廢水治理工藝、設計、操作等問題還不能達標排放。 2 目前廢水治理方法 澱粉及澱粉糖廠廢水治理方法,目前有以下幾種方法。 2.1 氧化塘法 東北某大型澱粉廠建廠時因地制宜採用氧化塘法治理廢水,投資近200萬元,實際運行時,由於水量、水質及結冰等問題,驚處理的廢水發黑,臭氣熏人,影響幾公里,經處理後的水質無法達標,可以說這種處理方法是失敗的 。 2.2 厭氧-好氧處理工藝 厭氧-好氧工藝處理有機廢水,國內外實例很多,有的廠家採用國內外流行的UASB反應器、由於UASB反應器對某些物理環境條件要求嚴格,如要求廢水PH穩定,溫度恆定,負荷(水質及水量)變化小,這些嚴格的控制條件給操作帶來較多困難,所以有的廠家運行較好,可以達標排放,有的廠家運行不夠穩定。據了解,經省市環保有關部門正式驗收的廠家為數不多。加之如不能形成顆粒污泥,污泥流失嚴重,很難保證足夠的污泥濃度,處理系統一旦出現異常現象,短時間內很難啟動,並很長時間才能恢復正常運行。 2.3 好氧-氣浮串聯處理工藝 據「澱粉及澱粉糖」刊物報道,該方法簡單易行,現不知是否經環保部門驗收,筆者未做實地考察。 2.4 光合細菌(PSB)氧化-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 該工藝是一種新穎實用的方法,具有工藝簡單,流程短,佔地面積少,一次性投資省,運行效果穩定及費用低,操作管理方便等特點,具有一定技術優勢,此工藝在日本已大量應用,在韓國、澳大利亞、台灣等也有應用,在我國已有三家澱粉及澱粉糖廠實行工廠化設計,其中黑龍江某制葯廠(由北方設計研究院環保所設計)運行已達半年,市區環保部門跟蹤監測,現已通過有關部門正式驗收,運行情況很好,取得應有處理效果,受到專家及同行一致好評。筆者曾兩次對上述工藝進行實地調研,實際運行情況為:排水不穩定,不定時,水質變化大,COD=700~8000mg/L,平均3000mg/L,BOD未測(環保局未作考核項目),SS=200~3000mg/L,PH2.5~6.5,廢水量為30t/h,該廠採用上述工藝處理結果:COD=60~90mg/L,SS=30~50mg/L,PH6~9,達到國家排放標准,該廠投資210萬元,運行費用1.00元/噸廢水以下。 3 光合細菌(PSB)氧化-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與厭氧-好氧處理工藝比較 兩種工藝比較見附表。 附表 兩種工藝比較 序號 項 目 光合細菌-生物接觸氧化 厭氧-好氧 1 投資 100 150 2 佔地面積 100 120 3 運行費用 100 125 4 工藝 簡單,流程短 較復雜,流程長 5 耐沖擊負荷 能力強 能力弱 6 污泥產量 少 多 7 操作條件 對廢水溫度、負荷、PH要求不嚴,操作簡單穩定 對廢水溫度、負荷、PH要求嚴格,操作復雜,不穩定 光合細菌(PSB)氧化-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投資費用與廢水量多少,水質含量(COD)高低和排放標准高低有直接關系,例如:廢水量2000t/d,COD2300~5000mg/L,處理後達國家二級排放標准時,按日排放總量計算噸水投資為2000~3000元,遠遠低於同類水質其它治理方法平均投資費用,當處理後要求達國家一級排放標准時,噸水投資約增加20%左右。 4 光合細菌(PSB)氧化-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流程 4.1 工藝流程簡圖(見附圖) 4.2 各級主要處理單元的簡要說明 ①格柵:去除廢水中的機械雜質,減輕廢水中廢水的有機負荷,避免管道堵塞。 ②調節及可溶化池:為了節省佔地面積與投資,採用一池二用,即可以起到調節水質、水量的作用,又可起到可溶化的作用。所謂可溶化,就是將廢水中成分復雜的有機污染物在好氣和兼氣菌的生化作用下,將大分子物質分解成小分子物質,為光合細菌提供合適的營養基質,最大限度地利用其生化效果,提高廢水的凈化效率。該池分為多格,各池內的微生物菌群不盡相同,對廢水中有機物可溶化的效果和途徑也不太一樣,但可溶化的目的是相同的。該單元是處理工藝的技術關鍵之一,只有可溶化的目的達到了,才能有效地保證光合細菌氧化的高效去除效果。此時的COD去除率為15%左右。 ③可溶化沉澱池:廢水在可溶化池進行可溶化後由泵提升入可溶化沉澱池進行固液分離。清液流入光合細菌氧化池,沉澱污泥部分返回可溶化池,剩餘部分排入污泥池。 ④光合細菌氧化池:是該處理工藝的主要技術關鍵。光合細菌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技術,北方設計研究院在80年代末就進行了大量試驗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並通過部級鑒定。利用光合細菌法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的可行之處,就是對原廢水不加稀釋而直接進入處理系統,處理系統內能承受較高的有機負荷,處理效果穩定,容積負荷可達COD6kg/m3·d.該方案中光合細菌氧化池分三池進行,各池中光合細菌的種類和數量分布有所不同。對有機物的去除效果不同,同化分解有機物的時間也不同,這就形成了各池中光合細菌對有機物的生物降解逐級進行。最後廢水中的有機物在光合細菌菌群的同化、異化作用下得以去除,該單元COD去除率在85%以上。 ⑤光合細菌沉澱池:廢水中有機物在光合細菌氧化池中大部分被分解去除,同時產生一定量的菌體污泥,故此要進行泥水分離。上清液進入接觸氧化池,沉澱污泥部分迴流後剩餘部分進入污泥池。 ⑥生物接觸氧化池:高濃度的澱粉、葡萄糖廢水經光合細菌氧化後,有機污染物大部分被去除,但還不能達到排放標准。採用生物接觸氧化法作為把關。該法與活性污泥法相比,佔地少,單位體積的池容中擁有更多的生物量,所以處理效率高,耐各種沖擊能力強,停留時間短,不會發生活性污泥法中令人頭痛的污泥膨脹問題,容易操作管理,該單元COD去除率達80%以上。 ⑦接觸氧化沉澱池:生物接觸氧化池中生物填料上的生物膜經過一段時間生長後將會不斷老化脫落,不斷更新。脫落的生物膜隨出水進入接觸氧化沉澱池進行泥水分離。清水達到排放標准,排出廠外,沉澱分離出的污泥進入污泥池。 ⑧生物炭池:為確保廢水處理達標,在接觸氧化沉澱池後加一生物炭池,當某一處理單元出現問題,或進水濃度、進水負荷發生較大變化對系統造成大的沖擊,使出水不能完全達標時,接觸氧化沉澱池出水進入生物炭池進行深度處理,出水完全達標後排放。當其它單元運轉正常,達到設計指標時,該單元可不參與運行。 ⑨污泥處理系統:各級沉澱池分離出的污泥剩餘部分都進入污泥池,再由污泥泵打到污泥脫水設備進行脫水處理。泥餅是很好 的有機肥料,無毒害,可直接用於肥田,也可視同一般固體垃圾丟棄。 ⑩供氣系統:各級生化處理單元均需鼓入壓縮空氣,向廢水中充氧,以保證好氧微生物的生命代謝活動。壓縮空氣由離心風機提供,可溶化池和光合細菌氧化池採用穿孔管曝氣,接觸氧化池採用高效曝氣頭曝氣。 5 結論 光合細菌(PSB)氧化-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具有流程簡單,處理效率高,運行穩定,處理成本低,承受水力負荷、有機負荷沖擊能力強,操作方便,容易管理,動力消耗小,污泥產生量少,投資小等特點,是處理中、高濃度有機廢水行之有效的實用、成熟方法,該工藝適用於澱粉及澱粉糖廠,味精廠,檸檬酸廠等中、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
⑹ 污水 顯微鏡 微生物 怎麼觀察
在載玻片上滴加一滴無菌水,用接種環挑菌使放入無菌水中,製成菌懸液,再用另一玻片與載玻片保持四十五度角從玻片的一頭將菌液推至全玻片,使菌均勻布置玻片,但不能多次以免把菌給碾死。等玻片干後就可以觀察啦。有些時候
觀察需要染色就用染料將其染色再觀看。
⑺ 測定污水的bod,cod有何意義怎樣測定
COD是化學需氧量,BOD是生物需氧量。在工程建設初期需要對被處理污水的性質做了解,以確定具體污水處理的工藝方式。一般情況而言,BOD與COD的比值大於0.3才能用生物處理法,即BOD大於30%才能適合微生物生長。所i以BOD也可以看著是污水中有機物的含量。如果只測COD,在處理工業污水的時候就會出問題,COD的測定方法在我國是用重鉻酸鉀作為氧化劑,其氧化性能很強,低價態的無機物也能提供COD值,比如食鹽的氯離子、二價鐵離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