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染色污水處理硫酸

染色污水處理硫酸

發布時間:2025-07-04 12:16:59

① 稀硫酸的用途

稀硫酸的用途如下:

稀硫酸是一種強酸,具有腐蝕性和刺激性。在使用稀硫酸時,應該注意安全,佩戴適當的防護裝備,並遵循正確的操作方法。以下是稀硫酸的一些主要用途:

稀硫酸介紹

稀硫酸,是指溶質質量分數小於或等於70%的硫酸的水溶液。由於稀硫酸中的硫酸分子已經被完全電離,所以稀硫酸不具有濃硫酸的強氧化性、吸水性、脫水性俗稱碳化,即強腐蝕性等特殊化學性質。

稀硫酸是溶質質量分數小於或等於70%的硫酸的水溶液,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硫酸分子電離解離形成自由移動的氫離子H+和硫酸根離子SO42-。

污水處理如何投加硫酸

水處理中投加硫酸的具體操作是先將硫酸稀釋至安全濃度,然後緩慢、均勻地加入廢水中,同時不斷攪拌以確保混合均勻。

在污水處理過程中,投加硫酸的主要目的是調節廢水的pH值,使其達到適合後續處理工藝的條件。由於硫酸是一種強酸,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和刺激性,因此直接投加濃硫酸是極其危險的,可能引發爆炸或造成嚴重的人身傷害。因此,投加前必須將硫酸稀釋至安全濃度,一般建議使用重量濃度為15%或更低的稀硫酸。

投加硫酸時,操作人員應穿戴好防護裝備,如防護眼鏡、防護服和手套,確保個人安全。投加過程中,應緩慢地將稀硫酸倒入廢水中,並不斷攪拌,以防止局部酸度過高對設備造成腐蝕或對微生物處理系統產生沖擊。攪拌過程中,應注意觀察廢水的pH值變化,根據實際需要調整硫酸的投加量,確保pH值穩定在目標范圍內。

值得注意的是,投加硫酸後,廢水中的金屬離子、重金屬等會形成不溶性的硫酸鹽沉澱下來,有助於去除廢水中的污染物。然而,沉澱後的廢水仍需進行過濾處理,以去除殘留的固體顆粒物。此外,由於硫酸處理後的廢水通常呈酸性,為了達到排放標准,可能還需要進行中和處理,如投加氫氧化鈉等鹼性物質,以調節廢水的pH值至中性或接近中性。

總之,在污水處理中投加硫酸是一項需要謹慎操作的任務。必須確保操作安全,合理控制硫酸的投加量和pH值的變化范圍,以達到最佳的廢水處理效果。

③ 羊皮製革污水鹼性高能不能加硫酸對菌種有沒有危害

請參考如下資料,如果加入酸,可能影響硫化物去除。

製革廢水處理設備選擇製造工藝時的注意事項

製革廢水主要由弱酸性的鞣革廢水和強鹼性的浸灰脫毛廢水組成,廢水常含有的物質有高濃度的氯化物、鞣料、表面活性劑、硫化物、油脂、化學助劑、蛋白質及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混合廢水呈強鹼性,有難聞的氣味,外觀渾濁呈白乳狀, 水質水量隨時間的不同呈曲線變化。通常情況下,綜合廢水的BOD 1500-2000 mg/ L、COD 3000-4000 mg/L、SS 2000-4000 mg/L、Cr3+80 -100 mg/L、S2-50-100 mg/L。
製革污水的可生化效果比較好,一般採用生化污水處理方法。但廢水中常含有鉻離子和硫化物,會對起生化作用的微生物產生抑制效果,因此先要進行預處理是很有必要的,要充分重視預處理的作用。在治理製革廢水的過程中,一般都會使用「物化+生化」組合工藝。即先添加一部分化學試劑人工清除對微生物有抑製作用的離子,然後再進行生化處理。
工藝選擇應考慮的因素
1、製革原料及製革工藝
製革原料及生產工藝不同,對製革廢水的水質影響很大。如羊皮革生產廢水的COD、BOD、油脂濃度較低,但Cr3+、S2-濃度較高,鹼性較強;豬皮革生產廢水中SS、油脂及Cl-濃度較高[2]。
不同的製革廢水,要選擇不同的處理工藝,以期取得更好的處理效果。如製革廢水中含有過高的鹽類物質,容易對微生物的活性產生抑制,所以,選擇耐鹽性較強的低負荷活性污泥法,還是選擇耐鹽性較差的中負荷生物膜法,要權衡利弊後確定;一般製革廢水的生化性很好,但制裘皮的綜合廢水,BOD/ COD的比值在0.2以下,而COD的含量並不高,一般不超過2000 mg/L,當採用接觸氧化法處理時,池中填料形成不了生物膜,所以最好在廢水處理工藝中,加一道水解酸化,以提高BOD/COD的比值。
如廢水中含有大量的鈣鐵離子,採用纖維填料, 初期運行效果很好,但長期運行,鈣鐵離子易粘附在纖維表面並結垢,造成纖維鈣化,使之發脆、斷裂,使處理效果越來越差。如果經常更換填料又增加了企業負擔,因而接觸氧化工藝在此類製革廢水處理中要慎用。
2、進水水質和出水處理標准
製革廢水的COD一般在3000~4000 mg/L,生化性較好,經污水處理工藝處理後,一般出水要求達到國標二級標准(COD<300 mg/L),但也有一些污水處理站的運行,需要滿足更嚴格的排放標准,如湖南某製革服裝有限責任公司[5],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脫毛廢水、鉻鞣廢水、染色廢水分別進行預處理後,匯入一起,經混凝沉澱、接觸氧化池、接觸過濾池處理後,出水可達GB8978-1996中的一級標准。
廣東某皮革廠[6]採用絮凝沉澱—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法組合工藝處理製革廢水,自2003年12月投產至今處理效果穩定,進水COD為3000~3500 mg/L時,出水COD約40 mg/L,各項出水指標均達到廣東省地方標准(DB44/26-2001)一級標准。
3、預處理工藝的選擇
預處理的主要作用是去除盡可能多的SS、油類、鉻離子和硫化物,降低有機物和有毒物質濃度, 以確保後續生物處理的高效穩定運行。混凝沉澱和氣浮是皮革廢水常用的預處理方法。混凝沉澱,主要是通過向廢水中投加NaOH、硫酸亞鐵、PAC等葯劑,使水中的硫化物和鉻離子沉澱而去除;而氣浮,主要是通過向水中投加破乳劑和絮凝劑,並通過微小氣泡的上浮和粘附作用,使水中的油類物質和SS得到有效去除。
對於預處理工藝,需要結合後續生物處理工藝選擇。魏家泰[2]經多個工程實踐後認為,低負荷運行的工藝(如氧化溝法)因其耐沖擊負荷能力較強,對預處理要求不是太高;負荷高的工藝(如接觸氧化法)則需相應提高預處理效率。所以,在採用接觸氧化法作為生物處理工藝時,對預處理的要求嚴格,如果預處理達不到預期目標,將會影響後續接觸氧化法的處理效果,因而影響整個系統的運行穩定性。
4、生物處理工藝的選擇
生物工藝在製革廢水的處理中應用較多,包括SBR、氧化溝及接觸氧化法。
SBR為間歇式活性污泥法,採用間歇進出水的方式運行, 具有很大的靈活性,並具良好的脫氮除磷功能,出水水質好、運行費用低,且不易發生污泥膨脹,適用於水質水量隨時間變化較大的製革廢水的處理;
氧化溝為低負荷活性污泥法,它採用較低的容積負荷和較長的停留時間,對廢水的處理效果好,而且具有很強的抗沖擊負荷能力,但佔地面積大,所以對於中、小型製革廠,這種工藝並非最佳選擇;
接觸氧化法為膜法處理工藝,主要是通過設置在氧化池中的彈性填料,來保持更高的生物污泥濃度,促進污染物質的去除,它具有不易發生污泥膨脹、處理效果好、佔地面積小等優點,但是投資及運行費用較高。所以要針對不同的進水水質和處理要求,並綜合考慮佔地面積、基建費用和運行費用等因素,選擇合適的生物處理工藝。統對氨氮的去除效率,以減少含氮物質對水體的危害。

④ 印染污水處理最佳處理方法

印染污水處理通常採用多種方法結合使用。以下是具體的處理技術:
物理方法:
1. 柵欄法:此法用於去除廢水中如紗頭、布塊等漂浮物和懸浮物,常用設備包括格柵、格網和篩網。
2. 調節池:鑒於紡織印染廢水水質和水量變化較大,設置調節池至關重要。調節池的停留時間根據廢水量而定,例如,5000m³/d的廢水處理中,調節池停留時間一般為4小時;2000m³/d的廢水處理中,停留時間為5至6小時;小於1000m³/d的廢水處理中,停留時間為7至8小時。
3. 沉澱池:印染廢水中的懸浮顆粒較小,因此通常不直接進行沉澱處理。沉澱池類型包括平流式、豎流式和輻流式,其中平流式應用最為廣泛。
4. 過濾法:在印染廢水中,過濾法多採用快濾池,利用重力作用,以6至12米/小時的速度完成過濾過程。
化學處理方法:
1. 中和法:該法主要用於調節廢水pH值,並不能去除污染物。在生物處理前,需確保廢水pH值在6至9之間。
2. 混凝法:通過化學葯劑使廢水中的染料、洗滌劑等微粒結合成較大顆粒以便去除。常用的混凝劑包括鹼式氯化鋁、聚丙烯醯胺、硫酸鋁、明礬和三氯化鐵。
3. 氣浮法:適用於去除廢水中的有機膠體微粒和乳狀油脂等輕質懸浮物。加壓溶氣氣浮法在印染廢水處理中應用較多。
4. 電解法:此法脫色效果顯著,但電耗和電極材料耗量大,且需要直流電源,適合小量廢水處理。
5. 吸附法:對COD和色度去除效果良好。由於活性炭成本較高,可考慮使用其他活性多孔材料如泥煤、硅藻土、高嶺土作為吸附劑。
6. 氧化法:包括光氧化、臭氧氧化和氯氧化法,其中氯氧化法因成本較高而應用較少。
生化處理方法:
1. 厭氧發酵法:通過厭氧技術處理印染廢水,可提高處理效果。厭氧發酵工藝包括多種類型,如常規厭氧發酵、高效厭氧發酵、厭氧接觸法等。
2. 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和生物接觸氧化法。生物轉盤法適用於小水量廢水處理,而生物接觸氧化法在國內應用較多。
3. 活性污泥法: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方法,包括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和表面曝氣池等。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在一些大型工業廢水處理站仍在使用。
預處理:
1. 調節池:用於均化水質和水量,防止纖維、棉籽殼、漿料等沉澱,通常配備水力、空氣或機械攪拌設備,水力停留時間一般為8小時。
2. 中和池:用於調節廢水的pH值,以滿足後續處理要求。
3. 廢鉻液處理:針對印花工藝中產生的含鉻廢水,需單獨處理以消除鉻污染。
4. 染料濃腳水預處理:對染色換品種時排放的高濃度染料廢水進行單獨處理,以降低廢水的COD濃度。

⑤ 印染廢水的處理方法都有哪些

印染廢水的處理方法及工藝流程.目前國內的印染廢水處理手段以生物法為主,輔以專物理法與化學法。由於近年屬來化纖織物的發展和印染後整理技術的進步,使新型染料、PAV漿料、新型助劑等難生化降解有機物大量進入印染廢水,給處理增加了難度。原有的生物處理系統COD去除率大都由原來的70%下降到50%左右,甚至更低。色度的去除是印染廢水處理的一大難題舊的生化法在脫色方面一直不能令人滿意。此外,PAV等化學漿料造成的COD佔印染廢水COD的比例相當大,但由於它們很難被普通微生物所利用而使其去除率只有20%~30%。針對上述問題,國內外都開展了一些研究工作,主要是新的生物處理工藝和高效專門細菌以及新型化學葯劑的探索和應用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厭氧-好氧生物處理工藝、高效脫色菌和PVA降解菌的篩選與應用研究、光降解技術研究、高效脫色混凝劑的研製等。
印染廢水常用處理技術印染廢水的常用處理方法可分為物理法、化學法與生物法三類。物理法主要有格柵與篩網、調節、沉澱、氣浮、過濾、膜技術等,化學法有中和、混凝、電解、氧化、吸附、消毒等,生物法有厭氧生物法.好氧生物法、兼氧生物法。

⑥ 硫酸,硫酸鐵,石灰,雙氧水,PAC,PAM在污水處理中的作用是

硫酸提供氫離子,高級氧化在弱酸性條件下進行比較合適,並能溶解部分水中的金屬、不溶性的鹽。
硫酸鐵一般來說,有兩種作用,1:在水中起部分絮凝作用,2:在高級濕法氧化中提供還原劑,催化劑,促使雙氧水快速分解,保證反應的順利進行。
石灰很簡單了,中和之前的pH,將pH調節至中性或弱鹼性,同時可以沉澱溶解在水中的金屬離子、不溶性的鹽。
雙氧水,高級氧化系統中的核心葯劑,在水中分解為水和游離態的O2,氧化水中的有機物。
PAC、PAM這是典型的混凝,助凝劑,去除水中的SS。
以上各步的反應原理都很復雜,而且高級氧化的反應機理到現在仍未有定論,建議自己網路一下。我所說的,都是污水處理中主流的觀點。

閱讀全文

與染色污水處理硫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污水二氧化氯超標 瀏覽:453
凈之源飲水機如何更換濾芯視頻 瀏覽:500
純凈水和疫苗哪個好 瀏覽:348
招金膜天超濾膜價格 瀏覽:613
凈水器安裝工怎麼樣 瀏覽:35
污水崗位怎麼做到節能降耗 瀏覽:856
廢水含什麼成分 瀏覽:712
管道水垢清洗劑 瀏覽:8
過濾水燒開有味怎麼辦 瀏覽:232
森森前置過濾桶串聯 瀏覽:163
茶具飲水機壞了怎麼處理 瀏覽:754
雨水回用模塊 瀏覽:64
聚丙烯熔噴纖維濾芯怎麼拆卸 瀏覽:203
家用什麼空氣凈化器好 瀏覽:197
400多硬度的水用什麼凈水器 瀏覽:619
筒型精密溶液過濾機外殼是什麼塑料 瀏覽:196
2噸水池用什麼凈水器 瀏覽:658
污水廠鼓風曝氣設計規范 瀏覽:544
污水處理標准化運維 瀏覽:360
什麼叫復雜硅酸鹽水垢 瀏覽: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