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工業廢水處理方法
1.電解法:利用電解池中的電化學反應處理廢水中的各種污染物。工業廢水中溶解的污染物在電解中通過氧化還原反應形成沉澱或氣體溢出。電解法包括電解氧化還原法、電解氣浮法和電解混凝法,主要用於處理含鉻和氰化物的廢水。
2.化學沉澱法:在廢水中加入可溶性化學葯劑(即沉澱劑),與水中離子態的無機污染物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不溶或不溶於水的化合物,沉澱凈化廢水。化學沉澱法大多用於去除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如汞、鉻、鉛、鋅等。化學沉澱法包括氫氧化物沉澱法、硫化物沉澱法、鋇鹽沉澱法和鐵氧體沉澱法。
3.消毒滅菌:消毒滅菌技術主要用於水的深度處理。消毒主要採用氯、次氯酸鹽、二氧化氯、臭氧、臭氧-紫外線等。用於給水消毒的二氧化氯,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主要是因為它不會與水中的腐殖質反應生成鹵代烴。臭氧消毒被認為是水處理過程中替代氯氣的有效消毒方法,因為臭氧首先具有很強的殺菌力,其次是氧化分解有機物的速度,使消毒後的水的致突變性降到最低。
❷ 工業用水為什麼要經過預處理
在工業用水處理中,預處理工序的任務是將工業用水的水源——地表水、地下水或城市自來水處理到符合後續水處理裝置所允許的進水水質指標,從而保證水處理系統長期安全、穩定地運行,為工業生產提供優質用水。
預處理的對象主要是水中的懸浮物、膠體、微生物、有機物、游離性余氯和重金屬等。這些雜質對於電滲析、離子交換、反滲透、鈉濾等水處理裝置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一)懸浮物
在離子交換水處理中,進水的懸浮物會附著於交換劑顆粒表面,降低交換容量。
在電滲析水處理中,進水的懸浮物會黏附在膜表面上,成為離子遷移的障礙,增加膜電阻。
在鈉濾、反滲透中,進水的懸浮物會堵塞膜的微孔,使透水率下降。
(二)有機物
在離子交換水處理中,有機物會污染陰離子交換樹脂,使其交換容量下降,再生劑耗量增大,樹脂使用壽命縮短。
在電滲析水處理中,水中帶極性有機物被膜吸附後,會改變膜的極性,並使膜的選擇透過性降低,膜電阻增加。
在反滲透、鈉濾水處理中,有機物、膠體、懸浮物容易堵塞反滲透、鈉濾膜的微孔,使透水率很快下降。
(三)微生物
水中的細菌轉移到電滲析膜,在膜面上繁殖,會使膜電阻增加。
細菌、微生物對醋酸纖維素反滲透、納濾膜有侵蝕作用。細菌繁殖會污染膜。
(四)游離性余氯
游離性余氯會使陽離子交換樹脂或離子交換膜活性基團氧化分解,引起樹脂或膜結構破壞。還會使反滲透聚醯胺膜性能惡化。
(五)鐵、錳離子
鐵、錳離子易被離子交換樹脂吸附,且不易被再生劑取代,降低交換容量。也會使電滲析膜污染、中毒。鐵、錳金屬氧化物,其含量高時,在反滲透、納濾膜表面易形成氫氧化物膠體,產生沉澱作用。
由於上述種種不利的影響,導致工業用水處理系統產水量減少,出水的水質下降,工作周期縮短,消耗指標上升,制水成本提高,樹脂和膜的使用壽命縮短,並在操作管理上增加麻煩。
隨著工農業的不斷發展,城市人口的日益密集,有些污水未經處理排入江河,使水中有害物質日益增多。這就對工業用水的預處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含硫物質降低(低於200ppm);
2、無游離態的水;
3、顆粒度小於5μm;
4、脫硫劑更換周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