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生活污水處理調試運營中的要注意哪些
比較多,一般還設計到一個污水處理廠的好幾個部門,環保何爺來說一下常見的:內
1、管網設施不合理,污容水收集率低,進水量不足,雨水、污水沒有分流,使水質呈現低負荷狀態。
2、進水水質復雜,大量含磷洗衣廢水、生活污水及企業污水沒有進行處理直接流入生活污水管道中,導致水中污染物含量高且復雜,增加污水處理難度。
3、運行管理人才經驗不足。運行和管理人員專業水平及管理能力相對較弱,缺乏崗前培訓及系統的專業的管理體系。
4、水質檢測管理水平低,檢測設備過於簡單,容易造成運行出水的不穩定及不合格。
5、設施、設備維護不到位。相關人員對設備、設施的不熟悉、沒有按照設施、設備的特性進行科學性周期維修,容易出現設施、設備損壞、壽命短、不能正常運行等各種問題影響污水的正常運行。
6、存在工藝、技術問題不能及時排除。由於運行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對出現問題的不重視、不敏感而不能及時解決運行過程中的問題影響整個運營結果。
等等
㈡ 污水處理調試員的工作內容是什麼請指教!!
污水處理調試工作內容如下 :
一、調試前檢查工作 a.檢查各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尺寸、標高是否與設計相符,管道及構築物中有無堵塞物。 b.檢查總供電及各設備供電是否正常。 c.檢查儀表、感測器及控制櫃是否正常。 d.准備各種絮凝劑和其它相關葯劑。
二、調試的內容
1、試運營:負責設備安裝後的單機運轉和各處理單元構築物的試水。包括在未進水和已進水兩種情況下對污水處理設備進行試運行,同時檢查水工構築物的水位和高程等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2、根據設備運營說明,打通個設備,檢測儀器是否正常運行電源控制櫃是否正常工作。
3、注入部分以後要處理的污水,經過整個程序運行,記錄處理效果與規定處理標准對比。檢測各項處理結果是否達標。
4、全工藝流程污水聯動試運行,直至出水水質達標。此階段進一步檢驗設備的穩定性,同時實現自控系統的聯動。
5、活性污泥培養
活性污泥培養的實質就是在一段時間內,通過一定的手段,使處理系統中產生並積累一定量的微生物,其培養方式主要有連續式和間歇式。
連續式培養:連續式培養是指在連續進水、連續出水的情況下進行的活性污泥培養方式。 間歇式培養:按進水、曝氣、沉澱、撇除上清液等四個階段往復循環的培養方式,是在進水量小不能滿足連續運行的一種培養方式。
6、活性污泥馴化
馴化的目的是選擇適應實際水質情況的微生物,淘汰無用的微生物,對於有脫氮除磷功能的處理工藝,通過馴化使硝化菌、反硝化菌、聚磷菌成為優勢菌群。
7、工藝控制參數的確定
設計中的工藝控制參數是在預測的水量、水質條件下確定的,必須根據實際水量水質情況來來確定合適的工藝控制參數,以保證運行的正常進行和使出水水質達標的的同時盡可能降低能耗。
㈢ 污水處理工藝調試究竟調什麼,怎樣調,步驟是什麼
污水處理工藝調試的主要工作包括對某些設備性能的測定以及活性污泥的馴化或「掛膜」工作。設備性能的測定是調試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如設備的充氧能力或氧的利用率等。
調試步驟通常遵循以下程序:首先,在單機調試階段,對各個設備進行單車試車,確保其獨立運行正常。然後,進行設備機組的充水試驗,檢查設備在充水狀態下的運行情況。接著,開展設備機組的空載試運行,確保設備在無負載狀態下能夠穩定運行。隨後,進行設備機組的負荷試運行,觀察設備在實際負荷下的表現。最後,進行設備機組自動開停機試運行,檢驗設備自動控制系統的可靠性。
在整個調試過程中,需要密切關注設備運行狀態,記錄各項數據,以便後續分析和改進。通過這些步驟,確保污水處理系統能夠高效穩定地運行,滿足環保標准要求。
在調試過程中,設備性能測定是關鍵步驟之一。例如,充氧能力或氧的利用率的測定能夠幫助我們了解設備在處理污水過程中的效率。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進一步優化污水處理工藝,提升整體處理效果。
此外,活性污泥的馴化或「掛膜」工作也是調試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活性污泥法通過馴化污泥,使其適應污水中的污染物,提高處理效果。生物膜法則通過「掛膜」過程,讓微生物在膜表面形成生物膜,從而實現污水處理。這些步驟能夠有效提高污水處理系統的處理能力和效率。
㈣ 建築法及建設工程管理條例對市政污水處理廠調試、試運行、竣工驗收、環保、安全消防驗收的關系及規定
真實案例:
某私企以BOT形式投資的中型市政污水處理廠,預計投資大約6000萬元。在項目策劃階段,投資公司即業主方的項目部打算在建設過程中由於想盡早發揮使用效益的需要,在污水處理廠土建、安裝基本完畢後便立即開始設備聯機調試,設備及電器自控均正常運行同時水池沒發現漏水後,未等工程竣工驗收、環保驗收便提前開始進行污水處理廠工藝上的微生物培養調試過程(該過程非常耗時),以便於盡早達到「污水水質排放水質達標」後來收取排污費。
而法定的各類驗收都還沒開始做驗收,需要補做。至少需要環保驗收過程中的一項「污水排放水質達標」合格後才能正常收取每噸污水的排污費。
問題①:
一般市政公用類得大中型污水處理廠在聯機調試、試生產、微生物調試培養、竣工驗收、環保驗收、安全設施驗收、消防設施驗收之間的關系順序是如何的?主要是環保驗收的順序,其時間窗口問題。
上述案例中的盡早滿足污水排放達標做法能否實現或者變相實現?
問題②:
時間上有沒有必須的先後順序,條例上要求的是試生產30日內申請環保驗收,但是竣工驗收是需要在試生產之前還是之後。污水處理廠微生物調試至少需要兩三個月甚至是半年時間,這個時間俗稱「調試期」,這個微生物調試是不是就是法律上「試生產」的概念?
問題③:
如果污水處理廠沒有竣工就開始進行微生物調試,則污水處理廠在試生產或者調試期內若能污水處理達標了排放了則產生了環境效益,則是不是可以有權申請收取污水處理費了?
備註:污水處理廠特點是:
①建設完畢後需要設備單機及聯機試車調試,之後才能算是安裝工程部分驗收合格。
②污水處理廠環保驗收如果需要污水排放水質達標,這就需要培養微生物直至其穩定,但微生物這東西很難培養,也說不好什麼時候能將污水處理合格,至少需要試運行2—3個月時間有的甚至是半年時間也說不準的(這個時間段環保行業里通常叫做「調試期」,這個調試期是不是試生產的概念?)。
③污水處理廠的環境影響評價都是需要編制《環評報告書》的,它屬於比較敏感的市政工程項目對環境影響很大。
④BOT投資是屬於社會公司對地方市政項目投資的一種模式,污水處理廠需要按照未來20—30年間每噸達標排放污水收取污水排污費的方式來回收BOT的全部初期投資及日常經營開銷。形式類似於私人投資並維護高速公路並對每輛汽車收過路費的方式。污水處理廠建設時通常建設期政府只給一年時間,一般這個時間都不夠用,主要是因為微生物培養時間一般都很長。
㈤ 污水提升泵站調試及運行需要注意哪些
污水提升泵站是城市污水處理廠的關鍵工序,對整個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和運行成本起著重要作用。以污水處理廠為例,介紹了污水提升泵站的工藝原理及調試運行。
城市污水處理就是利用各種設施設備和工藝技術,將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質從水中分離去除,使有害的物質轉化為無害的物質、有用的物質,水則得到凈化。城市污水處理工藝按流程和處理程序劃分,可分為預處理工藝,一級處理工藝,二級處理工藝,深度處理工藝和污泥處理工藝,預處理工藝通常包括格柵處理,泵房抽升和沉沙處理。泵房抽升的工作是由污水提升泵站來完成的。
一、工藝原理及主要設備設施
污水提升泵站的作用是將上游來水提升至後續處理單元所要求的高度,使污水可以靠重力流過後續建在地面上的各個處理構築物。泵站一般由水泵,集水池和泵房組成,集水池的作用是調節來水量與抽升量之間的不平衡,避免水泵啟動過於頻繁。
保定市銀定庄污水處理廠採用的是半地下式泵房,地下部分為集水池,容積為126m3,約為一台水泵5min的排水量。潛水泵直接安裝在集水池裡,共設4台,三用一備,為不堵塞型潛水泵,揚程式18.5m,流量420l/s,功率100KW,每台泵的出水管均設有止回閥,電動蝶閥和手動蝶閥;總出水管裝有一套量程為5000m3/h的電磁流量計一套,流量計前後設有手動蝶閥,另設旁道管,用於流量計檢修;集水池上面裝有量程為8米的超聲波液位計一套,用於測量集水池的液位,系統自動時控制潛水泵的啟停,房內裝有控制盤用於泵和閥門的遠方/就地控制轉換及現場操作,房頂裝有單梁懸掛式電動起重機一台,用於潛水泵的檢修。
二、泵組的運行原則
泵組的運行操作應考慮以下幾項原則:第一是保證來水量與抽升量一致。如來水量大於抽升量,上游又沒有及時採取溢流措施,則可能淹泡格柵間,甚至使市區地勢較低的下水道返水;反之,如來水量小於抽升量則有可能使泵處於干運轉狀態,損壞設備。第二是應保持集水池高水位運行,這樣可降低泵的揚程,提高效率,在保證抽升量的前提下降低能耗。第三是潛水泵的開停次數不可過於頻繁,否則損壞電機並降低使用壽命。第四是泵組內每台水泵的投運次數及時間應基本均勻,因為每台水泵的吸水口都對應著集水池內的一部分容積,如果某台泵長時間不投運,集水池內對應部分成為死區,泥沙沉積。
因為三相交流電動機起動快,起動力矩高,起動電流大大高於正常運轉時所需要的電流值,有時起動電流可超過系統的容量,會給安全生產造成危害。所以,從安全形度考慮,泵組的運行還應滿足以下要求:
(1)水泵要保證閉閘啟動,即開泵時先開水泵,再開電動閥,停泵時,先停泵,後關電動閥。
(2)限制起動電流及電壓。
(3)每台水泵要有干運轉,滲漏,缺相及過載保護。
三、泵組的運行控制
保定市銀定庄污水處理廠污水提升泵站的泵組的運行有三種控制方式
1、就地手動控制方式
在這種方式下,潛水泵和電動閥都由就地控制箱上控制按鈕來控制其開、停。PLC系統僅對這些設備、液位、流量進行監示,而不能控制。這種方式一般只在調試或維修用。
2、PLC遠程手動控制
在這種方式下,操作人員用計算機鍵盤或滑鼠,通過PLC對潛水泵和電動閥進行開、停控制,這種控制方式僅使操作人員不用到現場就可以控制設備,它只是就地控制按鈕的延伸或轉移,一般用於調試或維修。
3、全自動控制方式
在這種方式下,泵組由PLC按照預先編制的程序,根據集水池的水位和通過計算機設定的工藝參數自動控制水泵的開停台數及開停順序,維持集水池在一定的水位范圍內和4台潛水泵間的工作均衡性,電動閥門和水泵電機是聯動的。水泵開啟後,電動閥門自動打開,停泵後,電動閥門自動關閉。
4、軟起動器及保護
每台水泵的主控電路中均裝有一台軟啟動器,它採用晶閘管(可控硅)來控制起動時的電機端電壓,減少了起動沖擊電流,降低了加速力矩,使水泵起動時穩定、平滑,增加了設備的使用壽命,另外軟啟動器具有過熱、過流、過壓、缺相、相位不平衡等多項保護功能。
為了保證水泵運行的安全性,每台水泵均沒有干運轉,滲漏和過載保護。
四、調試
保定市銀定庄污水處理廠於是1996年8月投入使用,1997年年初對自動化系統進行了調試,調試過程中發現泵站的自動運行存在以下問題。
1、集水池液位計量程為4米,而集水池的深度約15米,致使構築物的一半容積得不到利用,且影響水泵的工作效率。
2、控制水泵停止的液位容差設定范圍為0—150cm,偏小,導致水泵頻繁啟停。
3、水泵運行的輪值時間(也叫均衡時間)為2—8小時,間隔太短,這也導致水泵的頻繁啟停。
4、液位計為投入式擴散硅液位變送器,易堵塞,長期過壓會導致零點漂移,甚至損壞,需經常清洗,由此打亂了泵組自動運行的連續性,且對水泵的運行安全存在威脅(因為液位計故障可能導致泵組全部投運或全部停止)。
為解決以上問題,該廠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改造
1、液位計更換為配15米換能器的超聲波液位計量程設為8米。
2、在計算機中修改液位計的量程為8米,啟動液位設定范圍為0—8米,容差范圍為0-300cm。
3、在計算機中修改水泵運行的輪值時間為2—48小時。
4、在泵站工藝值班室加裝了集水池液位高、低限報警蜂鳴器。
污水提升設備設計_體化污水提升裝置_污水提升泵站廠家-永嘉西普流體設備有限公司通過以上幾項工作,提高了集水池的利用率,也提高了水泵的工作效率,增強了系統及水泵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運行與管理
1、正常情況下自動運行,手動時泵站必須有人值守。
2、要保證閉閘啟動,停車時先停泵,後關電動閥。
3、當發現水泵電機電流、出水流量或聲音異常時,應立即停止運行。
4、所設定的工藝參數不得隨意修改。
5、集水池要根據具體情況定期清理。
6、定期檢查水泵干運轉、溫度、濕度、過載保護的自動停車和集水池液位高、低限報警功能。
7、手動運行時備用水泵每月至少一次試車。
8、傳動部位,絲桿閘閥保持良好的潤滑。
㈥ 污水如何調試
污水調試是確保污水處理系統正常運行並達到設計處理效果的關鍵步驟。以下是污水調試的詳細解釋:
一、調試前准備工作
在進行污水調試前,需完成一系列准備工作。首先,檢查各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尺寸、標高是否與設計相符,管道及構築物中是否存在堵塞物。其次,確認總供電及各設備供電是否正常,儀表、感測器及控制櫃是否處於良好工作狀態。此外,還需准備各種必要的絮凝劑和其他相關葯劑,為後續的調試工作提供物質保障。
二、試運營與單機調試
試運營階段主要包括設備安裝後的單機運轉和各處理單元構築物的試水。在未進水和已進水兩種情況下,對污水處理設備進行試運行,檢查設備機械運行是否正常,管道連接是否暢通,水工構築物的水位和高程等是否滿足設計要求。通過單機調試,確保每台設備都能獨立、穩定運行,為後續的全工藝流程聯動試運行打下基礎。
三、全工藝流程污水聯動試運行
在完成單機調試後,進行全工藝流程污水聯動試運行。這一階段,將注入部分待處理的污水,經過整個處理流程,記錄處理效果並與規定處理標准進行對比。通過不斷調整和優化各處理單元的操作參數,如曝氣量、攪拌速度、迴流比等,使系統逐漸達到最佳運行狀態。同時,密切監測出水水質指標,如COD、BOD、SS等,確保出水水質達標。
四、活性污泥的培養與馴化
活性污泥是污水處理系統中的核心生物處理單元。在調試過程中,需進行活性污泥的培養與馴化。首先,通過投加適量的接種污泥和營養物質,為活性污泥微生物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然後,採用連續曝氣或間歇曝氣的方式,使活性污泥逐漸繁殖並形成穩定的生態系統。在馴化過程中,逐漸增加工業廢水的比例,使活性污泥逐漸適應並有效降解廢水中的污染物。最終,培養出具有高效處理能力的活性污泥,確保污水處理系統長期穩定運行。
綜上所述,污水調試是一個復雜而系統的過程,需要綜合考慮設備、工藝、水質等多個因素。通過科學的調試方法和嚴謹的操作流程,可以確保污水處理系統達到最佳處理效果,為環境保護事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