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水處理的上市公司
洪城水業 原水股份 大眾公用 安徽水利 南海發展 武漢控股
❷ 廣州市百勝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聽說計劃上市。
我可以說成是每個公司都有計劃上市,就跟當兵一樣,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樣的道理。上市誰不想呢?計劃上市那就更不要說出來了。
❸ 污水處理概念股和水務上市公司有哪些
相關概念有:興蓉投資、首創股份、創業環保、碧水源、萬邦達、巴安水務、洪城水版業等。
巴安水務:權公司從事環保水處理業務,以EPC 的模式為電力、石化等大型工業項目和市政水務項目提供水處理系統的集成服務,技術路線覆蓋凝結水、給水、再生水(中水)回用、排水等全方位水處理領域。
首創股份:公司以北京為基地,控、參股水務企業超過30家。公司目前的項目分布於全國16個省、市、自治區,共計40個城市,合計擁有超過1500萬噸/日的處理能力,服務人口約3000萬人,為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水務公司之一。
❹ 污水處理行業上市公司有哪些
污水處理行業上市公司有以下:
1、中環環保(300692):公司作為城市污水處理和工業廢水治理整體解決方案綜合服務商,主營業務為污水處理業務和環境工程業務,可提供包括污水處理相關技術工藝和產品的研究開發、設計咨詢、工程建設、投資與運營等全系統服務。
2、綠城水務(601368):公司自設立以來,已取得了南寧市政府授予的南寧市城市供水、污水處理特許經營權以及南寧市下轄五縣政府授予的五縣(賓陽縣、橫縣、馬山縣、上林縣、武鳴縣)縣城污水處理特許經營權,特許經營期限均為30年。綠城水務中簽號內容了解。
3、國禎環保(300388):公司主營業務為生活污水處理,劃分為三大板塊--生活污水處理投資運營、環境工程EPC和污水處理設備生產銷售。
公司能夠為客戶提供生活污水處理「一站式六維服務」,包括研究開發、設計咨詢、核心設備製造、系統設備集成、工程建設安裝調試、污水處理廠運營等為治理水污染所需的全方位服務。
4、清水源(300437):公司投資10500萬元建設年產3萬噸水處理劑擴建項目,項目是在公司現有6萬噸水處理劑產能的基礎上,擴建3萬噸產能。項目達產後,將鞏固公司在有機膦水處理劑領域的行業地位,擴大公司聚合物類水處理劑和復配產品產量,預計年銷售收入15962.14萬元,年凈利潤2277.39萬元。
5、博世科(300422):公司在實施具體項目工程過程中,根據污水特點和處理要求,向客戶提供污染治理設施集成系統或實施環境修復工程,並設計製造有針對性的或定製化的污水處理設備。
其中主要核心技術設備系統有上流式多級處理厭氧反應器(UMAR)、上流式多相廢水處理氧化塔(UHOFe)和二氧化氯制備系統等。
6、安諾其(300067):2013年8月,公司完成以2100萬元收購江蘇永慶化工80%股權並對其增資2400萬元,直接獲得永慶化工6500噸活性染料的生產能力。永慶化工作為國內區域性活性染料行業領先企業,具有廣泛的品牌知名度。
(4)水處理公司上市路徑擴展閱讀
污水處理 :為使污水達到排入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對其進行凈化的過程。污水處理被廣泛應用於建築、農業、交通、能源、石化、環保、城市景觀、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無論從資源的角度,還是水環境的角度,本身解決中國水的問題,都要有一個區域的解決方案,而不點源的解決方案。技術進步、社會結構變化又推動了這種組團式,分散化的方案,這兩個本身是矛盾的,恰好是這兩者之間矛盾的對立和統一,提出了行業整個實現區域整合的內在需求。
❺ 生產水處理膜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RO膜的就一家吧,
津膜科技
不過工業使用中一般都是用的進口
陶氏膜
❻ 水處理設備上市公司有哪些
深圳慧欣環境技術
❼ 項目涉及中南海水質改善工程,北京鳥巢水體凈化工程,北京北海公園藍藻水處理工程的上市公司是門哪家
水質改善工程的項目的話,還不如找福州新諾美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畢竟這是國外公司的子公司,無論是產品還是治理技術其實都會比較好。
❽ 生產水處理膜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RO膜的就一家吧, 津膜科技
不過工業使用中一般都是用的進口 陶氏膜
❾ a股市場里污水處理的上市公司有幾家
做水處理和市政工程的很多公司會有涉及污水處理。
污水處理佔比較大的公司主要有:武漢控股,國中水務,洪城水業,重慶水務,中原環保,興蓉環境,萬邦達,碧水源,創業環保,國禎環保,首創股份這11家。
❿ 環保龍頭股有哪些
環保龍頭股有華光股份、東江環保、格林美、盈峰環境、啟迪桑德、江南水務、瀚藍環內境等容等。
在二級市場上,2018年一季度,華光股份(9.62%)、東江環保(9.05%)、格林美(8.38%)、盈峰環境(5.93%)、啟迪桑德(5.90%)、江南水務(5.57%)和瀚藍環境(5.36%)月內累計漲幅在5%以上。
(10)水處理公司上市路徑擴展閱讀:
環保概念股細分情況:
1、水環境治理及PPP,合計12家:碧水源、博世科、天翔環境、環能科技、中金環境、盈峰環境、東方園林、蘇交科、蒙草生態、萬邦達、巴安水務、大禹節水。
2、大固廢(包括固廢、危廢和土壤修復),合計15家:高能環境、理工環科、東江環保、金圓股份、華光股份、啟迪桑德、長青集團、富春環保、迪森股份、龍馬環衛、中國天楹、雪浪環境、永清環保、格林美。
3、環境監測,合計3家:雪迪龍、聚光科技、先河環保。
4、煙氣治理,合計2家:清新環境、龍凈環保。
5、水務運營,合計4家:興蓉環境、洪城水業、瀚藍環境、國禎環保。
6、工業節能,合計4家:神霧環保、神霧節能、三聚環保、天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