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環評工程師污水處理技術基本知識答疑(30)
291.問:最近我廠的接觸氧化池出現了一些問題,情況如下:
1、填料上滋生了很多幾毫米長的紅色小蟲,這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2、實際廢水量350-400m3/d,調節池停留時間9個小時,沒法實現水量由很小到滿負荷的培養過程,只能一開始培養就進一半的水量來培養並投加少量紅糖,開啟沉澱池迴流泵迴流污泥來促進掛膜。這樣培養後接觸氧化池去除率一直達不到COD去除率50-60%的效果。這樣培養妥當嗎?掛膜時迴流比多少為好?初期沉澱池並沒有多少泥也需要迴流嗎?
3、接觸氧化池後面是豎流式沉澱池,接觸氧化池出口處水面以下約50厘米有一根進入豎流式沉澱池中心導流筒的ABS管。若在這根管上加個彎頭抬高虛譽其高度,如果出水離標准很接近了,用這方法來提高點接觸氧嘩譽裂化池的水位延長點停留時間是否可行?
答:三個問題回答如下:
1、如果是俗稱的魚蟲,說明水質良好,而你說的長型的紅色蟲不是魚蟲,在水質好的水中不會出現。
2、如果污水有毒物質不高,全部用廢水來培養問題不大,紅糖就不用加了。說到迴流比,一般的接觸氧化池沒有迴流的,也就是說後面沉澱池的污泥不用迴流的,也有設置迴流管的,以便在特殊情況下用,所以要確認填料上是否有生物膜形成,如果已初步形成,就不要迴流。
3、要確認出水管是在接觸氧化池內50厘米以下接出,還是出水從池面流至出水槽,再在池外的出水槽水面50厘米以下接出。如果是前者就是設計上的低級錯誤,因為無法穩定池內的液位,可以用你說的辦法來解決,如果是後者就沒問題。
292.問:我們處理的是印染廢水,現在出水水質都已達標,處理工藝是:物化→一沉池→酸化池→氧化池→二沉池→出水,酸化池和氧化池各有兩座。這兩天出現其中一座酸化池內的水變成白色,另一個池子還是跟以前一樣。請問是什麼原因?如何解決?
答:可能是酸化時間過長引起的,池水發白的酸化池進水量少或攪拌不均,要確認是否是二池負荷不均或攪拌問題。
293.問: 本單位處理制葯廢水,接觸氧化池採用微孔曝氣,現接觸氧化池水面上產生大量白色泡沫,亂閉水面上水的翻動比較均勻,但是溶解氧監測不出來,固定溶解氧時形成白色沉澱,請教為什麼檢測不出溶解氧。
答:說明水中沒有溶解氧,加入硫酸錳後產生白色氫氧化錳,如果水中有氧就會生成棕黃色的沉澱(錳酸錳)。
294.問:雙氧水對廢水的COD去除有多大作用?
答:雙氧水可以去除COD,但有反應條件的,還要加入催化劑(如亞鐵)才能有較好的處理效果,如在光照下效果更好,一般來說COD去除率可達80%以上。
295.問:印染廢水處理裝置,前段時間運行很好,但近幾在來六個生物接觸氧化池出現了這種情況:前三個生物膜很厚,顏色發黑,鏡檢發現鍾蟲為大多數,但後三個池子膜很薄,摸起來沒有滑膩感,能看到纖維並且塑料板上有一塊一塊暗紅色物質,將暗紅色物質放在100倍顯微鏡下觀察偶爾有鍾蟲但大部分是一種體形碩大,成節,有短纖毛,頭部(也許是為部)有兩個觸角,淡黃色透明有點像豬吻輪蟲的生物出現,請問該生物是什麼生物,什麼原因造成的,應該如何處理?
答:我想這六個接觸氧化池應該是三組並聯,每組前後二池串聯吧?前三個池生物膜厚是因為負荷高,如太厚,就要控制生物膜厚度,否則會影響處理效果。生物膜中有很多鍾蟲,這是生物膜活性好的標志。
後三個池因負荷低生物膜就少,所以有較多的後生動物出現,如果是活性污泥就易造成污泥老化,生物膜相對好些,因為生物膜對低負荷環境有一定的適應性。你說的後池的生物也許是飄體蟲之類,這類後生動物多說明有機負荷很低,數量過多會造成生物膜減少和脫落,因為這類生物會捕食生物膜中其它生物和物質的同時也會吃進污泥,同時在其活動過程中會攪動生物膜,使生物膜大量脫落。所以後幾個池生物膜少除了負荷低的原因外,還有這方面的負面因素。
296.問:我公司的剩餘污泥含水率在98%左右,加絮凝劑後絮凝效果很好,但在帶式壓濾機上運行時,絮凝好的污泥卻從濾帶漏下並從濾帶兩側擠出來,請問這是濾帶選擇問題還是絮凝劑的問題。
答:你說的是濾帶污泥鋪泥問題,造成的原因很多的,除了加葯調質外,還與前面污泥濃縮池的濃縮效果有關,此外,還要確認帶式壓濾機帶速是否太快等因素。
297.問:曝氣池的MLSS一段時間增加較快,一段時間又逐漸減少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原因呢?還有化驗室做MLSS時用濾紙過濾速度很慢,好有象黏性。是不是屬於粘性污泥膨脹?曝氣池混合液的沉澱上清液混濁,SV 20%,SVI= 52.考試大論壇
答:MLSS一段時間增加的快,一段時間又逐漸減少並不說明系統的污泥總量有波動,而是進水量波動引起的,因為曝氣池的迴流污泥量是相對穩定的,進水量增加MLSS會相應低些,反之則會提高。從你介紹的情況來看,污泥沒有膨脹,有些礦化了,這樣的污泥活性很差,應該減少曝氣時間或增加排泥量。還要說明的是測定MLSS不需要用濾紙過濾。
298.問:我們的好氧池採用鼓風曝氣,風機開10來分鍾,DO就上升到5mg/L左右,進水後DO又很快下降,如風機再開10來分鍾又會升到5mg/L左右,就只能停停開開了,在不進水的情況下,開10分鍾就要停1個多小時,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答:有二種可能:1、進水濃度低、水量少;2、進水中含較多的無機性COD.由於生化過程的耗氧速率不會這樣快,所以後者的可能大於前者。
299.問:我單位是焦化廠,用A2/O處理蒸氨廢水,現在想請教的是排泥是否每天都要排?運行一年以來,由於進水波動大和污泥量少的原因一直沒有排泥,沉澱池出來的泥全部迴流了。現在好氧池的泡沫顏色深,是不是污泥老化了?現在進水pH值為6.2,好氧池裡天天加鹼,出口鹼度也只有49,還有鏡檢活性污泥時用十倍鏡沒有發現生物,是否正常?
答:排泥是否每天排要根據裝置的規模等情況定的,有的大型裝置剩餘污泥是連續排放的,只是排多排少而已,中小型裝置一般都是間歇排的,你們裝置一年多不排泥是不對的,雖然泥量少,但長期不排泥會更糟。好氧池的泡沫顏色深不能說是污泥老化,要確認是否是若卡氏菌過多引起的生物泡沫。鏡檢污泥量至少應該用100倍觀察。
300.問:關於CASS設計的問題:CASS前置生物選擇區和兼氧區,後面是主反應區,通常認為的容積比例關系是1:5:20.我看了很多設計實例,生物選擇池和兼氧區通常維持在1:1左右的關系(都在1小時左右),有時候生物選擇區甚至比兼氧區大。不知這一比例用意何在?
答:比例關系不是絕對的,要根據進水濃度和選擇方式等來定,生物選擇池的水力停留時間一般在半小時左右。生物選擇池和兼養區1:1,我認為不妥,至少沒有選擇的機動性,這樣的情況只適合厭氧選擇,如果採用好氧選擇,會造成帶有溶解氧的混合液進入兼養區,使兼養區有效容積減少。所以前面的容積比較合適。我還有一觀點:採用生物脫氮的裝置沒必要設生物選擇區,因為缺氧區已有生物選擇功能,由於存在硝酸鹽,使菌膠團細菌能夠利用池內硝酸鹽作氧源進行生長繁殖,而絲狀菌沒有此功能,會在選擇池內受到抑制,降低了污泥膨脹的可能性。
⑵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價格是怎麼樣的
某寶價格就是這樣的 忽高忽低 其實專業的廠家會針對您的地理位置啊 水質啊給出專業的方案的,所以還是聯系專業的廠家比較好。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總體來說是很不錯的 有很多優點
1、抗沖擊負荷的能力強,接觸氧化法的平均停留時間在6小時以上。
2、具有脫氮除磷能力,並可以通過調節設備的構造,達到處理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城市污水的能力。
3、接觸氧化池內的填料多為組合軟填料,質輕、高強、物理化學性質穩定,比表面積大,生物膜附著能力強,污水與生物膜的接觸效率高。
4、接觸氧化池內採用曝氣器進行鼓風曝氣,使纖維束不斷漂動,曝氣均勻,微生物生長成熟,具有活性污泥法的特徵。
5、出水水質穩定,污泥產量少並易於處理。
6、潛水泵中可設於設備之中,減少工程投資。
7、設備可設於地面上,也可埋於地下。埋於地下時,上部覆上可用於綠化,廠區佔地面積少,地面構築物少。
8、易於完成自動控制,管理操作簡單。
9、設備可以連接在汽車上做成移動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⑶ 廢水處理過程中!如果計算單個池子的廢水反應停留時間
①污水日處理流量為/d, 系統進料泵的流量為12m3/d(單台), 加壓泵的流量為12.5m3/d(單台),
因此,初步確定設計流量為12m3/h, 每天運行8小時。一級接觸氧化池的有效容積是V1= 5.0×3.0×2.2=33m3,
水力停留時間為T1=2小時45分鍾;二級接觸氧化池的有效容積是V2=3.0×3.0×2.2=19.8m3,水力停留時間為T2=1小時40分鍾;沉澱池的有效容積是V3=3.0×1.0×2.1=6.2m3水力停留時間為T3=30分鍾;中間水池的有效容積是V4=3.0×2.0×2.1=12.6m3,水力停留時間為T4=1小時。
②污水處理過程根據微生物的需氧量,水中的溶解氧濃度應滿足在2~3mg/L,
過高或過低會導致出水水質變差,DO過高容易引起污泥的過氧化,且浪費能源;過低時微生物得不到充足的DO,有機物分解不徹底。二級接觸氧化池出口處氧濃度達到2mg/L為宜。
③水位控制:調節池低水位控制在0.5m,
高水位控制在2.10m;中間水池低水位控制在0.5m,高水位控制在2.0m;清水池低水位控制在0.5m,高水位控制在2.10m。
④反沖洗時間的確定:現場根據過濾罐壓力的變化情況確定反沖洗時間。
⑷ 你好,工業廢水處理停留時間是多少,較好
調節池:調節池的停留時間主要跟污水處理系統的處理能力有關,調節池的主要功回能是調節來水的水質和水答量,因為有些污水在一天的不同時段,來水水量和水質變化是很大的,這時候就需要調節池進行水量和水質的均化,至於停留時間並沒有特別的規定,最終要停留多長時間,這要依實際情況而定,一般像市政污水處理廠是不需要建調節池的,像工業廢水處理站則需要,如果場地允許,考慮能夠容納24小時的廢水量,如果不能也盡量要建大一點.
厭氧池:厭氧池的停留時間跟厭氧系統的處理負荷、容積是有關系的,這個你可以算出來的,具體的計算過程,請參考相關例題或者文獻,實際調試過程中停留時間也是可以控制的,不一定跟設計值一致,也可以先定下停留時間,然後再計算容積,一般停留時間會選擇8、12、24小時這幾個值.
好氧池:停留時間按照工藝的不同有不同的選擇,但也可以先定下停留時間然後以停留時間和負荷來定容積,一般選擇的停留時間會選擇4、6、8小時這幾個值.
沉澱池:停留時間依然是自己選的一個參數值,定下停留時間和水量之後就可以知道容積了,一般選擇的值有1~4小時這幾個值.
⑸ 處理生活污水,厭氧池停留時間多少比較好 填料型厭氧池
說到厭氧停留時間,這個得看整個工藝中,設置厭氧段的目的.一般來講,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中,設置厭氧斷,主要是是為了脫氮,個人認為8小時足以.
⑹ 廢水處理中怎樣計算各池的大小和水的停留時間啊
池大小根據負荷和流量來計算的。如預沉池根據表面負荷,接觸氧化池、A/O池、濾池等等回都是根據有答機負荷計算。
時間:是池體的容積,除以平均進水流量(m3/h)。譬如污水廠處理水量100m3/h(2400m3/d),一個調節池為800m3,HRT就是8小時。
而泥的停留時間一般叫SRT。
(6)污水處理在氧化池中的時間是多少錢擴展閱讀:
電鍍和金屬加工業廢水中鋅的主要來源是電鍍或酸洗的拖帶液。污染物經金屬漂洗過程又轉移到漂洗水中。酸洗工序包括將金屬(鋅或銅)先浸在強酸中以去除表面的氧化物,隨後再浸入含強鉻酸的光亮劑中進行增光處理。
該廢水中含有大量的鹽酸和鋅、銅等重金屬離子及有機光亮劑等,毒性較大,有些還含致癌、致畸、致突變的劇毒物質,對人類危害極大。因此,對電鍍廢水必須認真進行回收處理,做到消除或減少其對環境的污染。
電鍍混合廢水處理設備由調節池、加葯箱、還原池、中和反應池、pH調節池、絮凝池、斜管沉澱池、廂式壓濾機、清水池、氣浮反應,活性炭過濾器等組成。
⑺ 工業廢水臭氧氧化接觸時間一般為多少
這種問題,沒有什麼「一般是多少」的答案。
不同種類的廢水,不同方式的臭氧處理,不同的濃度,不同的接觸方式...
要達到處理目的,達到排放要求,是經過計算,還要經過嚴格測試的。
⑻ 一體試污水處理設備大概多少錢
一體試污水處理設備價格要按照現場要求來定,幾萬 幾十萬的都有,不能直接定價的。
一體試污水處理設備優點:
1、抗沖擊負荷的能力強,接觸氧化法的平均停留時間在6小時以上。
2、具有脫氮除磷能力,並可以通過調節設備的構造,達到處理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城市污水的能力。;
3、接觸氧化池內的填料多為組合軟填料,質輕、高強、物理化學性質穩定,比表面積大,生物膜附著能力強,污水與生物膜的接觸效率高。
4、接觸氧化池內採用曝氣器進行鼓風曝氣,使纖維束不斷漂動,曝氣均勻,微生物生長成熟,具有活性污泥法的特徵。
5、出水水質穩定,污泥產量少並易於處理。
6、潛水泵中可設於設備之中,減少工程投資。
7、設備可設於地面上,也可埋於地下。埋於地下時,上部覆上可用於綠化,廠區佔地面積少,地面構築物少。
8、易於完成自動控制,管理操作簡單。
9、設備可以連接在汽車上做成移動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缺點
1.不利於維修,設備出現故障後,不方便檢修與更換。這通常是業主最煩惱的。
2.對環境適應性強,冬天防凍、夏天防洪,北方需要埋入較深,並做保溫處理。
3、由於設備的局限性,該設備只能用在廢水量比較小的項目中。
適用范圍: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適用於住宅小區、村莊、村鎮、辦公樓、商場、賓館、飯店、療養院、機關、學校、部隊、醫院、高速公路、鐵路、工廠、礦山、旅遊景區等生活污水和與之類似的屠宰、水產品加工、食品等中小型規模工業有機廢水的處理和回用。經該設備處理的污水,水質達到國家污水處理綜合排放標准一級B標准。
⑼ 污水處理費收費標准
污水排污費按排污者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以污染當量計征,每一污染當量徵收標准為0.7元。對每一排放口徵收污水排污費的污染物種類數,以污染當量數從多到少的順序,最多不超過3項。其中,超過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和本辦法規定的收費標准計征污水排污費的收費額加一倍徵收超標准排污費。對於冷卻水、礦井水等排放污染物的污染當量數計算,應扣除進水的本底值。污水處理費的徵收標准,按照覆蓋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營和污泥處理處置成本並合理盈利的原則制定,由縣級以上地方價格、財政和排水主管部門提出意見,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污水處理費的徵收標准暫時未達到覆蓋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營和污泥處理處置成本並合理盈利水平的,應當逐步調整到位。污水處理的目的就是對污水中的污染物以某種方法分離出來,或者將其分解轉化為無害穩定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一般要達到防止毒物和病菌的傳染;避免有異嗅和惡感的可見物,以滿足不同用途的要求。污物處理基本方法是用物理、化學或生物方法,或幾種方法配合使用以去除污水中的有害質,按照水質狀況及處理後出水的去向確定其處理程度,污水處理一般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 一、污水處理基本方法:
1、一級處理採用物理處理方法,即用格柵、篩網、沉沙池、沉澱池、隔油池等構築物,去除污水中的固體懸浮物、浮油,初步調整pH值,減輕污水的腐化程度。污水經一級處理後,一般達不到排放標准(BOD去除率僅25-40%)。故通常為預處理階段,以減輕後續處理工序的負荷和提高處理效果。污水處理基本方法:
2、二級處理是採用生物處理方法及某些化學方法來去除污水中的可降解有機物和部分膠體污染物。經過二級處理後,污水中BOD的去除率可達80-90%,即BOD合量可低於30mg/L。經過二級處理後的水,一般可達到農灌標准和污水排放標准,故二級處理是污水處理的主體。但經過二級處理的水中還存留一定量的懸浮物、生物不能分解的溶解性有機物、溶解性無機物和氮磷等藻類增值營養物,並含有病毒和細菌。因而不能滿足要求較高的排放標准,如處理後排入流量較小、稀釋能力較差的河流就可能引起污染,也不能直接用作自來水、工業用水和地下水的補給水源。
3、三級處理是進一步去除二級處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如磷、氮及生物難以降解的有機污染物、無機污染物、病原體等。污水的三級處理是在二級處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採用化學法(化學氧化、化學沉澱等)、物理化學法(吸附、離子交換、膜分離技術等)以除去某些特定污染物的一種「深度處理」方法。顯然,污水的三級處理耗資巨大,但能充分利用水資源。污水處理相當復雜,處理方法的選擇,必須根據污水的水質和數量,排放到的接納水體或水的用途來考慮。同時還要考慮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殘渣的處理利用和可能產生的二次污染問題,以及絮凝劑的回收利用等。
二、常用的污水處理基本方法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物理法:污水處理方法的選擇取決於污水中污染物的性質、組成、狀態及對水質的要求。一般污水的處理方法大致可分為物理法、化學法及生物法三大類。利用物理作用處理、分離和回收污水中的污染物。例如用沉澱法除去水中相對密度大於1的懸浮顆粒的同時回收這些顆粒物;浮選法(或氣浮法)可除去乳狀油滴或相對密度近於1的懸浮物;過濾法可除去水中的懸浮顆粒;蒸發法用於濃縮污水中不揮發性的可溶性物質等。污水處理基本方法:
2、化學法:利用化學反應或物理化學作用回收可溶性污物或膠體物質,例如,中和法用於中和酸性或鹼性污水;萃取法利用可溶性污物在兩相中溶解度不同的「分配」,回收酚類、重金屬等;氧化還原法用來除去污水中還原性或氧化性污染物,殺滅天然水體中的病原菌等。污水處理基本方法:
3、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處理污水中的有機物。例如,生物過濾法和活性污泥法用來處理生活污水或有機生產污水,使有機物轉化降解成無機鹽而得到凈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二十八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環境保護目標和治理任務,採取有效措施,改善環境質量。未達到國家環境質量標準的重點區域、流域的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制定限期達標規劃,並採取措施按期達標。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⑽ 處理生活污水,厭氧池停留時間多少比較好
說到厭氧停留時間,這個得看整個工藝中,設置厭氧段的目的更多詳內情點擊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容採用國際先進的生物處理工藝,在總結國內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的運行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公司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實踐,設計出一種一體化的有機廢水處理裝置,集去除BOD5、COD、NH3-N於一身,具有技術性能穩定可靠,處理效果好,投資省,自動化運行,維護操作方便,不佔地表面積,不需蓋房,不需採暖保溫等優點。本設備可設置成地埋式,地面之上可種花種草,不影響周圍環境。
該設備適合用於住宅小區、村莊、村鎮、辦公樓、商場、賓館、飯店、療養院、機關、學校、高速公路、鐵路、工廠、礦山、旅遊景區等生活污水和與之類似的屠宰、水產品加工、食品等中小型規模工業有機廢水的處理和回用。經該設備處理的污水,水質達到國家排放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