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印染廢水處理工藝技術經濟指標對比

印染廢水處理工藝技術經濟指標對比

發布時間:2023-06-16 08:55:39

1. 染料廢水處理的基本方法|印染廢水的處理方法

1. 染料廢水處理現狀及國內外研究進展

染料不但具有特定的顏色,而且結構復雜,以高分子絡合物為多,結構很 難被打破,生物降解性較低,大多都具有潛在毒性,在環境中的歸趨依賴於很多未知因子。加升含之染料生產具有品種多、批量少、更新快的特點,致使染料廢水難找到行之有效的處理方法。染料廢水的處理方法很多,下面分別對其作 簡要介紹。

1.1 膜分離法

膜分離法是利用特殊的薄膜對液體中的某些成分進行選擇性透過的方法的 統稱,常用的膜分離方法有滲析、電滲析、超濾反滲透。膜分離技術用於染料廢水處理始於上個世紀 70 年代初,膜分離技術有澄清、濃縮作用,最主要的是具有從連續流動系統中分離染料的功能。膜技術處理染料廢水可將廢水分離為濃縮液和透過液。其中濃縮液可用於染料回收,透過液 也可回用,用於染料的生產。這樣做既可以實現廢水的有效處理也使得染料不隨排水流失,又不會造成水質污染.Ismail Koyuncu用DS5-DK型納濾膜處理 染槽廢水(廢水中含活性黑 5、活性藍9、活性橙 16、和NaCl), 結果表明,該納 濾膜對染料的截留率在 99%以上, 透過液幾乎無色,該膜的通量受染料濃度的 影響較大,在染料濃度恆定時,通量隨染料濃度的增加而減小。蔡惠如等通過採用納濾技術分別對配製染料廢水和實際染料廢水的染料截留和脫色進行實驗,發現納濾對染料廢水的脫色率很高,對染料含量 1000mg/L的進水,脫色率大於99%。膜分離法具有能耗低、工藝簡單、不污染環境等特點。但是膜分離技術由於 濃差極化、膜污染及膜的價格較貴,更換頻率較快,告滾使處理成本較高,從而嚴重 阻礙了膜分離技術的更大規模的工業應用。

1.2萃取法

萃取實質是採用與水不互溶但能很好溶解污染物的萃取劑,使其與廢水充分混合觸 後,利用污染物在水和溶劑中不同的分配比分離和提取污染物,從而凈化廢水。萃取法處理染料廢水是利用不溶或難溶於水的溶劑將染料分子從水中萃取出來。常用的萃取法有溶液萃取、電泳萃取、液膜法等。Pandit等采 用可逆膠囊液-液萃取方法,通過把有機染料(有機相)與水相分離而使廢水得到處理。他們的研究表明,在陽離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胺表面活性劑存在下,陰離子甲基橙從水中得到有效地分離;在陰離子十二烷基苯硫酸鹽表面活性劑存 在下,戊基乙醇作為萃取溶劑,陽離子亞甲基藍也得到有效分離。陳敬潤等以天然植物油為膜液,含聚四氟乙烯塗層的聚丙烯平板膜(PPsT)作為支撐膜, 研究了支撐液膜(SLM)系統去除和回收水溶液中分散染料陽離子紅4G的性能 及影響因素,在最佳條件下,100 mg/L的染料溶液其去除率達到94.1%。 近年來液膜技術發展較快,利用液膜技術萃取含染料廢水中的染料物質,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1.3輻射法

微波輻射是輻射法中常用的處理染料廢水的方法。微波輻射用於消除有機 污染物是 80 年代後興起的一項新技術,微波位於電磁波譜的紅外輻射和無線電波之間,微波僅對液體中的極性分子起作用,能使極性分子產生高速的旋轉碰 撞產生熱效應,改變體系的熱力學函數,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和分子的化學活性。 此外,微波還有非熱效應的特性,即在微波場中,劇烈的極性分子振盪,能使 化學鍵斷裂,使污染物降解。馮建敏等採用微波輻射技術, 建立了酸性黃染料廢水的處理工藝,實驗結果表明,質量濃度 50mg/L的酸性黃染料廢水50mL,活性炭用量 2g,微波輻射功率 800W,處理 7min時,可以得到最佳的廢水處理效果。劉宗瑜[20]等為有效處理酸性染料廢水,採用在吸附催化劑的存 在下微波輻射技術處理染料廢水,並取得了良好的實驗結果,對染料廢水的去 除率達到96%~98%。輻射法可有效降解染料等其他難生物降解的有機物,且輻射技術和其它技 術有很好的協同作用,與傳統的水處理技術相比,輻射技術在常溫常壓下進行,工藝簡單,無二次污染。該技術存在的主要難題是用於產生高能粒子的裝置昂 貴、技術要求高,而且該法的能耗大、能量利用率較低;此外為避免輻射對人體的危害,還需要特殊的保護措施。因此該法要投入運行,還需進行大量的研究探索工作。

1. 4 氧化法 氧化法也是含染料廢水處理常用的方法,目前主要有:高溫深度氧化法、化學氧化法和光催化氧化法。其中光催化氧化技術在染料廢水處理領域的應用 具襪笑余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和經濟效益。 光催化氧化法是利用光和特定的催化劑產生強烈的氧化作用氧化分解廢水 中有機物的化學方法。常用的光源為紫外光,常用的催化劑為H O 、Fenton試劑、O3等。柴嬪姬等人[22]對紫外光照射下二氧化鈦光催化氧化處理亮藍染料廢水進行了研究,考察了紫外光照射時間、TiO2 投入量、廢水pH 值、廢水初始濃度和 H O 加入等因素對亮藍轉化率的影響。結果表明,在紫外光照射60 min下,亮藍轉化率可達 75.6%,75.6%,TiO 與H O間存在顯著的協同效應。王瑩、熊振湖採用UV/Fenton高級氧化技術對偶氮染料鉻黑T模擬廢水進行了光催化 降解,考察了溶液的pH值、染料濃度、[H O ]/[Fe2+]以及光照強度對脫色效果的影響。在一定條件下,該技術對鉻黑T染料廢水的脫色率可達到95%以上。光催化氧化法處理有機廢水不產生或者產生很少污泥,此外,該技術能有效破壞很多結構穩定難以降解的有機污染物,具有高效、污染物降解更徹底等 優點。

1.5 混凝法

混凝法是廢水處理的常用方法,主要有混凝沉澱法、混凝氣浮法。近年來,針對傳統的混凝葯劑處理效果不理想等缺點,國內外開發、研究和應用無機或 有機高分子混凝劑日益增加。 李春華等人對混凝劑在印染廢水中的應用作了詳細的介紹。鋁鹽和鐵鹽 等無機混凝劑,對分散染料、硫化染料等以膠體或懸浮狀態存在於廢水中的染料有良好的混凝效果,但對酸性染料、活性染料、陽離子染料等水溶性染料的混凝效果較差;高分子鹼式氯化鋁和聚丙烯胺的混凝效果優於無機鹽混凝劑;有機絮凝劑用量少,絮凝速度快;微生物絮凝劑無毒、無害、易於固液分離。邱荷香等採用水解酸化—A/O—化學混凝沉澱法處理此類廢水,各項污染物的去除率高,有較強的耐沖擊負荷能力,處理效果穩定,處理費用較低。 混凝法工藝流程簡單,操作管理方便,設備投資省,佔地面積小,對疏水性染料脫色效果很高。但該法運行費用較高,泥渣量多且脫水困難,對親水性染料以及對水體中其他可溶性N、P 化合物去除率差,需開發新型高效混凝劑。

1.6 生物法

一般地說,物理、化學處理方法只是將將污染物濃縮、轉移,對環境的潛在的影響不容忽視,而生物法是利用污染物為微生物的營養源,是實現污染物減量化、無害化的理想手段。常見的生物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及固定化微生物(酶)技術等Kapdan等在活性污泥單元對模擬的Blue G活性染料廢水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在添加白腐真菌的活性污泥法中,添加木灰作為吸附劑,在染料質量濃度為200 mg/L、吸附劑質量濃度為 150 mg/L、活性污泥泥齡為20 d的條件下,最大脫色率為 82%。張永明[27]等用蜂窩陶瓷作為生物膜載體的生物反應器來降解活性翠藍(RTB),研究了不同基質與RTB共基質降解的規律,結果表明淺色基質有利於對色度的去除。而添加基質的方法對活性翠藍去除率的影響較大,分批加入比一次性加入有助於色度的快速去除。王芳等介紹了固定化微生物技術,並綜述了固定化微生物技術處理印染廢水的發展現狀。國內外從20 世紀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開始用固定化細胞技術進行印染廢水脫色研究,通過將活性污泥中分離、篩選出來的優勢菌種加以固定,組成一個快速、高效、連續的廢水處理系統,脫色率在 80%以上,CODcr的去除效果良好,預示著固定化細胞技術在處理印染廢水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生物法在染料廢水中的應用最為廣泛,生物法具有處理效果好、運行費用低等優點。但由於技術方面的原因,該法運行不穩定,適用性不廣,受外界因素的影響較大,在實際應用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為了提高生物技術的生物降解效率,目前國內外展開了大量的研究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1.7 吸附法

吸附法以其能夠選擇性地富集某些化合物的特性在廢水處理領域有著特殊的地位。吸附是指固體表面的分子或原子因受力不均衡而具有剩餘的表面能,當某些物質碰撞固體表面時,受到這些不平衡力的吸引而停留在固體表面上。吸附的結果是吸附質在吸附劑上濃集,吸附的表面能降低。吸附技術就是利用 多孔性固體吸附廢水中某種或幾種污染物,以回收或去除某些污染物,從而也是使廢水得到凈化的方法吸附法中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樹脂、礦物、廢棄物等。染料廢水的吸附脫色有兩種機理:吸附和離子交換,吸附效率受很多理化因素的影響,如染料—吸附劑的相互作用、吸附劑的比表面積、吸附劑的顆粒 尺寸、溫度、pH值和吸附時間等。

(1)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作為一種優良的吸附劑已經廣泛地用於染料廢水的脫色,活性炭能去除各種染料的顏色,處理效果取決於活性炭的類型和染料廢水的特性,增大活性炭用量可提高吸附率。活性炭價格較高,使它的應用受到限制,使用後的活性炭需要再生,再生的方法有高溫和解吸液處理兩種,再生會導致活性炭 10~15%的損失。

(2)樹脂吸附法

20 世紀後期,隨著結構改良的離子交換樹脂、吸附樹脂和復合功能樹脂的成功研製,樹脂吸附法被廣泛應用於化工廢水的治理與資源化。但是在染料廢水處理方面的研究和應用相對不是很多,有人針對染料廢水合成出具有不同物理化學特性的樹脂來處理該類廢水,並取得了較好的處理效果。一般染料廢水中都含有比較多的無機鹽,而鹽類對樹脂的吸附有一定的影響。Silke Karcher等研究了硫酸鹽,碳酸鹽,磷酸鹽等無機鹽對吸附的影響。研究發現,硫酸鹽對吸附的抑制很弱,碳酸鹽對吸附的抑制中等,磷酸氫根離子的存在對吸附有著強烈的抑製作用,目前對此還沒有合理的解釋。

(3)礦物、廢棄物吸附法

自然界中的很多物質具有多孔結構,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用來處理染料廢水。天然礦物主要包括各種黏土,礦石,煤炭等,一般儲量都比較豐富,我國礦渣,爐渣,煤渣,粉煤灰等廢物量也很多,成本更為低廉,因此這些無機吸附劑的應用前景比較廣闊。 曾秀瓊用改性的天然膨潤土吸附活性艷紅X-3B,並與活性炭進行比較。結果表明,兩者對廢水的脫色率都在90%以上。Konru R. Ramakrishna等將泥煤、鋼渣、膨潤土、粉煤灰等無機吸附劑和活性炭對染料的吸附性能進行了比較,試驗結果表明,鋼渣、粉煤灰對酸性染料以及泥煤、膨潤土對鹼性染料的吸附效果可以和活性炭相媲美,而這四種吸附劑對分散染料的吸附效果都優於活性炭,這一結果為低成本的吸附劑走向工業化應用提供了科學依據。很多科學家對一些天然的原料和農業精製炭進行了進一步處理,並研究了這些物質的吸附行為,其中桉樹皮、稻殼、竹子、麥桿、椰子殼、野草、木薯皮、花生殼、李子核、棕櫚果等天然炭纖維經過處理後對染

料都有很好的吸附效果。但是這些吸附劑吸附飽和後如何處置是有待解決的難點。找到一種行之有效的吸附劑可以更好的處理染料廢水。

2. 印染廢水處理工藝的印染廢水處理工藝流程

(一)廢水的水質特點以棉紡和混紡產品為主的印染廠,排出的多種廢水及水質特點為:
1)退漿廢水退漿廢水是鹼性的有機廢水,含多種漿料分解物、纖維屑,酸和酶等污染物。其污染程度視漿料的種類而異。過去多用天然澱粉作漿料,水中BOD高,近些年來,逐漸由化學漿料代替,如聚乙稀醇(PVA),廢水中BOD很低,但COD很高,從而降低了廢水的生物降解性能。
2)煮煉廢水廢水呈深褐色,含鹼濃度約0.3%,廢水BOD和COD均高達數千毫克/升。
3)漂白廢水水量大,污染輕,可直接排放或循環回用。
4)絲光廢水含氫氧化鈉3%~5%,一般通過蒸發濃縮回收,工藝上可重復使用,外排的絲光廢水呈鹼性,BOD高於生活污水
5)染色廢水主要污染是有機染料和表面活性劑等助劑。水質變化大,色澤深,pH值高。
6)印花廢水主要是皂洗、水洗廢水。在採用活性染料時要用大量的尿素,故廢水中氨氮較高。
7)整理廢水水量少,含有各種樹脂,甲醛,表面活性劑等。國內幾個有代表性印染廠的廢水水質見表16-1。
(二)印染廢水治理方法
首先,從生產工藝上消除和減輕污染源。如採用干法印花工藝,消除印染廢水。按水質特點,分別回收,一水多用;用沉澱、過濾法回收土林染料和磁化染料,用超過濾法回收還原染料、分散染料等。其次,對廢水進行無害化處理。對廢水中鹼度,一般設調節池並保證必要的勻質時間;對色度,根據廢水排放和利用要求,可用凝聚法,吸附法。氧化法,電解法等化學或物理法處理,也有培養特殊的細菌在兼氣條件下進行脫色。需要指出的是,採用凝聚法對直接染料,還原染料,磁化染料,分散染料的色度,去除效果好,但對酸性染料,活性染料,脫色效果差。活性炭對染料的吸附有選擇性,對陽離子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等水溶性染料有良好吸附性能,但對硫化染料、還原染料、塗料等不溶性染料吸附性能很差。常用的臭氧氧化劑,對直接染料、酸性染料、鹼性陽離子和活性染料等親水性染料,脫色效果好,對還原染料、硫化染料、分散染料等疏水性染料脫色效果差。廢水中大量有機物,通常採用生物法處理能達到較滿意的效果;對PVA等化學漿料,可採用生物分解法或回收利用法。在生物分解中,可分別採用高MLSS的一段和二段曝氣法及厭氧—好氧串酸處理工藝;在回收利用中,可分別採用膠凝鹽析法(投加硼砂及硫酸鈉)、凝結劑法(如用芒硝和硼砂作凝結劑)、超過濾法(在北京、上海、河南等廠已採用)。
總之,印染廢水處理流程的選擇,要根據生產工藝採用的原料、產品種類、加工的方法,工藝過程中投加的葯劑,染料、助劑性質以及出水最終去向和要求,分別採用一級化.學和物化處理或二級生物法為主的處理或三級深度處理。
(三)廢水處理流程的選擇
1)首先考慮清濁廢水分流,把一些較濃的染色廢水和不易生物降解的廢水單獨進行化學和物化法回收或處理後,再混合其他廢水進行生物處理或排向市政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
2)如水質允許,採用化學凝聚和加壓氣浮相結合的處理方法,對小型印染廠可選用國內已有的成套裝置,運行費用略高,在一般情況下,處理出水能符合要求。
3)生物處理可優先考慮活性污泥法,傳統的鼓風曝氣法和延時曝氣法均能取得穩定的效果,在曝氣4~6小時的條件下,BOD5去除90%,COD去除60~70%。鼓風曝氣污泥負荷為0.3~0.5公斤BOD/公斤MLSS·日,延時曝氣法採用污泥負荷為0.1公斤BOD/公斤MLS8·日。如採用加速表面曝氣法,曝氣池與沉澱池宜分建,這樣有利於抑制污泥的膨脹,管理較方便,出水水質穩定。
4)當處理出水要求較高或廢水處理後作重復使用時,則宜在生物處理後增加吸附或凝聚過濾裝置。厭氣-好氣-活性炭工藝,不僅對化學漿料PVA和色度的去除效果好,而且出水水質好,受到人們注意。
5)關於生物處理中採用生物膜法時:
①接觸氧化法-採用容積負荷2.3~5.0公斤BOD/(米·日)。優點是處理時間短且污泥不必迴流,但氣水比高,基建費和運行費略高。
②生物轉盤-適用於處理水量小的印染廠,如水量在1OOO米³/日以內,運行簡單,耗電省。關鍵在轉盤材質和轉盤前調節池的設置。有機負荷採用15~30克BOD5/(米·日),水力負荷採用0.1~0.25米。/(米·日)。
③塔式濾池-主要特點是省地,它是一個不完全處理構築物,採用容積負荷1.6~1.8公斤BOD/(米·日)時,COD去除率40%~50%,BOD去除率50%~60%。

3. 目前最新的印染廢水處理技術是什麼

企業生產過程來中產生源各種廢水如:脫硫廢水、反滲透濃鹽水、混床再生水、鍋爐排污水、循環水系統排污水、生活污水、其它零排放生產工藝廢水如:焦化廢水、生物制葯廢水等。
國內現有的污水處理技術路線大多是採取對廢水進行處理後達標排放,有及少數企業也曾嘗試對廢水進行零排放處理,但都因為「投資高、運行費用高、能耗高」等原因而望而止步。
因此廢水零排放在我國一直無法大面積實施和推廣。適合中國國情的經濟實用的廢水零排放技術——「化學法廢水零排放成套技術」,經過多個用戶實際運行,各項指標達到設計要求,得到用戶的肯定和驗收。
該技術與其他污水處理工藝及技術比較,在綜合利用廢水方面,具有投資費用低,工藝技術簡單,廢水利用率高,設備運行安全等特點,可廣泛應用於鋼鐵、發電、石化、煤化工、制葯等高耗水的行業。它的出現必將為我國的環境保護、節能減排提供有力措施和技術保證。

4. 印染工業園的廢水量大、成分復雜,都有哪些處理工藝啊

大的廢水量的印染廢水,兩種常見流程為
1. 中和混凝+接觸氧化(活性污泥法)+氣浮(混凝沉澱),該工藝一般針對CODcr在1000mg/l左右的印染廢水處理。工藝參數設計正確時,可以達到一級排放標准。缺點是脫色效果較差,脫色工藝段的運行成本過高,一般在0.3-0.5元/噸。還有就是染料變化適應性較差,需經常調整物化工藝的用葯品種和劑量,容易產生人為操作失誤,造成系統負荷降低。該工藝流程在環太湖地區的應用非常廣泛,超過80%的企業採用該方法。氣浮工藝也可在生化工藝之前。水網博客——水業思想的集散地
2. Fe-C(鐵碳)預曝氣+厭氧酸化+好氧+氣浮(混凝沉澱),該工藝適應范圍較大,一般在1999年後建設的,處理效果較好的印染廢水處理工程較多使用該工藝。該工藝是比較先進有效的印染廢水處理工藝,處理成本低,投資成本也相對較低。在工藝參數設計正確,運行良好的情況下,可將CODcr在1000mg/l左右的印染廢水處理到一級排放標准。缺點是仍然無法避免人為操作失誤造成系統負荷降低,還有就是使用該工藝流程的廢水處理工程調試時間較長,尤其是厭氧酸化工藝段的啟動時間有時長達一年之久,而使用厭氧工藝的主要目的是脫色和提高B/C比,也就是說在調試期間環境影響的負面效應很大,有可能出現廢水處理系統還未正常生產,企業卻面臨停產的可能。
改造工藝流程,採用Fe-C(鐵碳)預曝氣+厭氧酸化+好氧+氣浮(混凝沉澱)工藝。

5. 印染廢水處理工藝的概述

膜分離技術是一種新型高效、環保的分離技術,隨著膜分離技術在國內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使得現代高科技的膜分離技術(主要有超濾、納濾和反滲透技術)已在印染工業中得到了廣泛成功應用,並產生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印染行業的技術革新帶來新機遇。
紡織印染廢水具有水量大、有機污染物含量高、鹼性大、水質變化大等特點,屬難處理的工業廢水之一,廢水中含有染料、漿料、助劑、油劑、酸鹼、纖維雜質、砂類物質、無機鹽等。用於印染廢水處理的主要方法有物化法、生化法、化學法以及幾種工藝結合的處理方法,而廢水處理中的預處理主要是為了改善廢水水質,去除懸浮物及可直接沉降的雜質,調節廢水水質及水量、降低廢水溫度等,提高廢水處理的整體效果,確保整個處理系統的穩定性,因此預處理在印染廢水處理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由於印染廢水的水質復雜,污染物按來源可分為兩類:一類來自纖維原料本身的夾帶物;另一類是加工過程中所用的漿料、油劑、染料、化學助劑等。

6. 印染廢水處理的印染廢水處理技術

國內外對一般印染廢水多數採用傳統的生化法處理,以除去廢水中有機物,有些工廠在生化處理前或處理後還增加一級物化處理,少數工廠採用多級的處理。在美國,印染廢水多數採用二級處理,即生化與物化結合,個別用三級,增加活性炭。日本與美國相似,但應用臭氧的報導也較多。英國是羊毛加工的傳統國家,一般用不完全流程,僅將洗毛水用物化初步處理與其他染色廢水合並排入城市污水處理廠。國內投入運行的生化處理設施,大部分是採用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等生物膜法,近年來也逐步增加。印染廢水處理,應盡量採用重復使用和綜合利用措施,與工藝改革和回收染料、漿料、節約用水、用鹼等結合起來考慮。在國內印染廢水處理中採用的完全混合式系統有加速曝氣法和延時曝氣法兩種形式。廢水量較大的採用延時曝氣法較多,廢水量較小的則以加速曝氣法為主。印染廢水處理中常以曝氣時間作為曝氣池的控制指標。由於印染廢水的水質是多變的,因此曝氣時間必須與有機負荷(POD含量)結合起來考慮。常用的治理印染廢水有如下方法:
1.改革工藝、減少或消除印染廢水對於合成纖維及含合成纖維75%以上的織物採用干法印花工藝,可以消除印染廢水。對於棉織物,一直用澱粉漿料上漿和作為印花漿料中的粘合劑,使退漿、煮煉廢水中,含大量澱粉。現在,印染工業用化學漿代替澱粉漿,如聚乙烯醇和纖維素衍生物作漿料,;可使退漿、煮煉廢水的BOD降低33%,若用作印花漿粘結劑,則還可降低5~20%。此外,在酸性媒染染料染色中,用硝酸鈉或雙氧水代替重鉻酸鉀作氧化劑,能消除廢水中有毒的鉻污染。
2.廢水和物料的回收利用
(1)印染廢水要按水質特點,分別回收利用一般印染廠中,廢水可分為三類,即澱粉漿料廢水,廢鹼液和其他染整廢水。據統計,它們占的百分率約為;澱粉漿料類廢水為65%,廢鹼液為19%,其他染整廢水為65%。按上述水質分開處理,有利於回收利用。
(2)鹼回收利用絲光工序的淡鹼液可循環利用,還可將淡鹼液用於煮煉,煮煉廢鹼液,用於退漿,多次重復使用。如鹼液量大可用三效蒸發器回收鹼,如鹼液量小,可用薄膜蒸發器回收鹼。
(3)染料回收如含硫化染料的廢水,可以在反應鍋內加酸,放出硫化氫,經沉澱過濾後回用。對還原染料和分散染料可採用超過濾技術回收。廢水回收染料後,可使色度減少85%,硫化物減少90%。
3.印染廢水的無害化處理
廢水和物料的回收利用,雖然是減少印染廢水污染的根本出路,然而;目前國內外還遠未達到應有水平,印染廢水仍以無害化處理為主,印染廢水的水質特點,主要是COD和BOD高,以及由此引起的色度等指標遠遠超過排放標准;國外紡織工業廢水尤其是印染廢水的處理,應用最廣的是生化處理法,國內一般印染廢水,多數也是採用生化法去除水中的有機物。投入運行的生化處理設施,大部分是採用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即廢水和迴流污泥進入曝氣池後,與池內原有混合液得到充分混合。這一方法,較好適應印染廢水COD高而且水質多變的特點,得到比較好的處理效果。所採用的完全混合式系統,有加速曝氣法和延時曝氣法兩種,廢水量大的用延時曝氣法較多,廢水量較小的,則以加速曝氣法為主。
實踐證明,用生物處理印染廢水,BOD去除率一般為85~90%,並能使可溶性的BOD變成不溶性污泥而分離去除。同時還能去除部分色澤和懸浮物,降低pH值。為了解決生化處理後脫色問題i採用活性炭吸附法,可去除廢水中很多種類染料和可溶性有機物。對非水溶性染料廢水的色度,如硫化染料,還原染料和分散染料,可採用臭氧氧化法和混凝法加以去除。
綜上所述,印染廢水能達到排放和回用水的各項指標,需要採用聯合處理方法,如用沉澱(或過濾)—生化—活性炭吸附—生物接觸氧化—煤粉灰過濾,活性污泥—臭氧氧化(或混凝)等。現在多級的處理方法,如反滲透、離子交換、電滲析等已開始在印染廢水中應用。據報道,日本紡織印染工業處理水回用率,巳達到8096。表2-4-2為各種不同染織物廢水主要處理方法和優缺點比較。
1、混凝法的機理
混凝法是通過向污水中投加混凝劑,使細小懸浮顆粒和膠體顆粒聚集成較粗大的顆粒而沉澱,得以與水分離,使污水得到凈化的方法。混凝法的機理主要是壓縮雙電層,吸附表面中和,吸附架橋和沉澱網捕四種機理。以上幾種作用可能同時產生,在不同的條件下某種作用可能是主導因素。
混凝劑可降低印染廢水中的濁度、色度,去除多種高分子物質、有機物。以及某些重金屬有毒物質。
2、實驗室研究
混凝沉澱是水處理過程中的重要單元,而混凝法最關鍵的是要選擇合適的混凝劑。目前,主要有無機混凝劑、有機混凝劑、復合混凝劑及生物混凝劑四大類。近幾年,許多研究者主要對高分子混凝劑和高效復合脫色混凝劑開展了較深入的研究,並在處理印染廢水方面取得了進展。
陳文松和韋朝海研究了低劑量Fenton氧化一混凝法對三種不同模擬水樣和實際印染廢水的處理效果,結果表明,Fenton氧化一混凝法特別適合於處理成分復雜(同時含有親水性和疏水性染料)的染料廢水。實際印染廢水的處理結果令人滿意,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別達到84%和95%。Fenton氧化一混凝法處理印染廢水效果好,成本低,操作簡單,便於推廣。混凝劑的改性和復配能優化混凝劑性能,提高混凝效果。姚曉亮採用鎂鹽與亞鐵鹽混合復配對活性染料印染廢水進行脫色處理,並與單一組分混凝劑的脫色效果作比較。結果表明:復合混凝劑MgSO4-FeSO4·7H2O的脫色效果明顯優於單一組分,表現出顯著的協同效應。祝社民和陳英文等將若干廉價的天然和廢棄無機粉料(如粉煤灰,黏土等礦物,其中主要含硅、鎂、鈣和鐵等)按一定比例配伍,再進行簡單活化和極少量的高分子絮凝劑復配而成新型的混凝劑,其對印染廢水具有良好的處理效果,COD去除率為74%,最終出水濁度低於5度。印染廢水經過混凝處理後可達到國家污水排放的三級標准,可重復利用。余瑩在實驗中發現,將聚硅鋁鐵硼應用於處理印染廢水,其脫色效果佳,透光率可達98%;且具有制備工藝簡單、高效、礬花大、沉降速度快、污泥體積小、脫色及去除COD效果良好等優點。戴亞英和邱慧琴研究的是聚合硫酸鐵硅混凝劑(PFSS),它是一類新型無機高分子混凝劑,是在聚硅酸和鐵鹽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復合產物。實驗說明此類混凝劑混凝效果好,易儲備,價格便宜,因此受到了水處理界的極大關注。
利用廢熔鹽研製了一種新型復合混凝劑PMFC(聚合氯化鎂鐵),應用該復合混凝劑對印染模擬廢水以及實際廢水進行了處理。實驗結果表明,該復合混凝劑在合適的條件下對印染廢水具有良好的處理能力,其脫水效果明顯優於PAC。此外,該復合無機混凝劑具有成本低,脫水率高,沉降速度快等優點。
3、現場應用研究
研究者也從水處理工藝方面進行了研究,並應用到實踐中,取得了好的成效。江陰市某印染廠採用物化+三級生化+物化法處理印染廢水,設計處理能力360m/s,廢水進水CODcr, BOD5,SS和色度分別為: 200—300mg/L,600—700mg/L,350—500mg/L和500~1000倍,經處理後,出水穩定並達到污水排放一級標准,此外,該工藝具有處理負荷高,耐沖擊,出水穩定等特點,並於2002年年底完工驗收運行至今,處理效果良好,出水穩定達標。王振川等採用混凝沉澱一酸化水解一懸掛鏈曝氣一生物碳組合工藝對該類廢水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研究,優化了各項工藝參數,並在河北麗友印染有限公司建立了一套3000平米/d的廢水處理設施。經2年實際運行表明,該設施具有投資少,運行費用低,水凈化率高的特點,處理後出水CODcr,去除率高達93%以上,各項水質指標均達到了(GB4287—92)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一級標准。黃瑞敏等提出了採用混凝脫色一曝氣生物濾池,再深度處理的回用處理工藝進行現場試驗研究。研究結果表明,該工藝可以將印染廢水色度去除至10倍以下,CODcr處理至20mg/L以下,SS達到2mg/L以下,濁度低於3NTU,高效脫色混凝劑色度去除率達到98%,曝氣生物濾池的出水CODcr質量濃度為20mg/L。
4、結束語
研究表明,混凝法對印染廢水具有工藝流程簡單、操作管理方便、設備投資省、佔地面積少、對疏水性染料脫色效率很高等優點,混凝法已經成為污水處理的常用方法。針對特定的印染廢水,混凝劑的選擇就成為影響混凝效果的關鍵因素,所以混凝劑的開發和研究是一個熱點。目前較新型的無機高分子復合型混凝劑主要有聚合硅酸硫酸鋁(PASS)、聚合硅酸氯化鋁鐵(PSAFC)、聚合硅酸硫酸鋁鐵(PSAFS)和聚合硅酸硫酸鋁硼(PSBA)。無機混凝劑具有無毒或微毒,原料易得等方面的優點,在混凝技術中佔有重要地位,一直得到廣泛應用。離子型高分子混凝劑可以明顯提高絮凝效果,增大捕捉范圍,活性基團也得到充分暴露,有利於更好地發揮架橋作用,因此,離子型高分子混凝劑是今後的發展重點。近年來,混凝劑的發展由低分子到高分子,由單一型到復合多功能型。研製成本低、廣譜、高效、無毒的混凝劑成為混凝研究的一個熱點。總之,當前混凝劑的發展總的方向是「高分子化、復合化、多功能化」,今後需進一步開展的工作為:
(1) 復合型高分子混凝劑的研製。
(2) 天然高分子物質及其改性產品的應用。
(3) 混凝劑的多功能化。
(4) 微生物絮凝劑的研究和開發。
值得說明的是,除了混凝劑種類和水處理工藝和條件以外,如PH值,混凝劑的加入量,投加順序,污染物的濃度及水力條件都是影響混凝效果的重要因素。混凝劑的加入量,投加順序需要事先通過實驗確定。

7. 國外印染廢水處理情況及技術參考材料

一、國外印染廢水產生情況
國外紡織印染行業比較發達的地區,如韓國釜山,日本大阪,義大利米蘭和墨西哥等地,染整企業較為集中,印染廢水相對較大,同時在這些地區自然地形成產業鏈,即本地區和周圍地區形成上游配套的原料生產、供應;紡織服裝、服飾等下游產品生產、市場銷售;三者形成相對完整的產業鏈,這種生產相對集中、產量大、市場規模大、銷量在國內、國際有相當影響的"板塊"經濟對染整行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與國內也很相似。
1、關於處理方式,主要有二類。
義大利、日本等對印染廢水處理採用工廠處理和城市污水綜合處理相結合的方法。在對印染廢水初步處理後達到一定標准後和城市污水混合一起進入污水處理廠處理。這樣可以提高後續處理效果,如果印染廠多,則集中處理達到排放標准。
德國由於行業不集中,一般採用單廠處理的模式進行處理。在印染廠建造污水處理廠,對廠內產生的廢水進行處理,由於清潔生產和水資源回收做得相對較好,水處理效果處理後的水可以達到排放標准。另外德國的印染廢水排放量也較少,而且處理技術比較成熟,個別廠甚至做到"零排放"。
2、關於處理技術,印染廢水主要是有機污染,所以處理方法以生化法為主,國外禁用硫化染料,對於廢水量少,採用設備為主,大水量當然還是以構築物為主,但從處理技術的原理上分析,似乎差別不大,但從技術深度、自動化程度、設備質量高於國內水平。
二、中外印染廢水處理差別
從所了解的情況分析,發達國家印染廢水由於處理較好,並未發生什麼大的問題。並沒有聽說河流、海域嚴重污染,那末中國為什麼印染廢水污染十分嚴重?
國內外印染廢水處理情況的差別,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1、環保立法和執法力度不同
國外的環保立法很嚴格,對污染環境的企業和個人的處罰也很嚴厲。我國的環保立法還不夠完善,沒有達到發達國家永平,在執法過程中也受到種種因素的干擾,使得執法力度也不夠。
2、產品檔次不同、利潤不同、因而環保投入不同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印染產品的檔次比較低,集中在中低檔產品,利潤很低。例如,目前我國染一米布,加工費僅0.4-0.5元,有的更低,同樣在發達國家生產的印染產品檔次比較高,產品附加值高,導致產品利潤高,就以國內某外資染廠,加工一米費用高達10元多。因此,發達國家對印染廢水處理的投入比較高,相比之下,我國對印染廢水的投人相對較少,我國城市污水廠的投資,原則上為每處理一噸水為3000元,即投資一個10萬噸/日城市污水廠,約投資一個億,而難度高得多的印染廢水處理廠,處理一噸水僅1000-1200元,因此在層次、質量、自動化程度、運行費用等相差較大。
3、清潔生產、資源回收概念和認識差別
目前清潔生產的概念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到企業中,希望從企業的全生產過程實施清潔生產,盡可能的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但從我國的發展情況來看,國內真正的實施清潔生產並且有效的企業較少,反而浪費資源的事情時有發生。而國外對清潔生產的實施力度和范圍都很大,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企業實施清潔生產的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生產過程資源浪費明顯減少,提高了回用水的利用率,回收廢棄物中的有用資源,減少產品的成本。這些都證明實施清潔生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管理水平不同
對環保認識和經濟因素制約,地方保護等因素,在管理上中、外相差很大。
5、重污染工藝國外推向發展中國家
鹼減量工藝污染特別嚴重,COD高達20000-80000mg/l;"海島絲"生產污染極小,但應用時(減量)廢水 COD高達 20000-100000mg/l,國外將污染嚴重的工藝推向發展中國家,而自己則生產高檔、污染輕、利潤高的產品。
綜合以上情況,原因有技術上、認識上、管理上、經濟上等多種因素造成中、外印染廢水處理上的差別、因此解決問題是一系統工程,需要政府、企業、科研、學校等聯合。需要國家發改委、國家環保局、行業協會、工廠企業等合作才能真正解決印染廢水污染問題。

8. 印染廢水常規的處理方法有哪些,各有何優缺點。。謝謝,急啊

都有這么些工來藝~~具體選自哪樣要看你水質如何要達到什麼排放標准~~最重要的是肯花多少錢去做
水解酸化—UASB—SBR[1]
水解酸化—生物接觸氧化[2]
活性污泥—接觸氧化[3]
椎流式曝氣增氧活性污泥[4]
渦凹氣浮(CAF)-A/O工藝[5]
缺氧-好氧-壓濾-富氧生物炭處理[6]
改良厭氧—生物接觸氧化[7]
水膜除塵-水解酸化-接觸氧化[8]
混凝—生物膜曝氣—氧化塘[9]
微電解-爐渣吸[10]
新型內電解鐵屑過濾塔-生物接觸氧化池[11]
混凝—水解酸化—接觸氧化[12]
接觸氧化—電解[13]
二級生物接觸氧化-砂濾-活性生物炭[14]
水解—混凝—復合生物池[15]
水解-接觸氧化-氣浮[16]
水解—接觸氧化—活性炭 [17]

閱讀全文

與印染廢水處理工藝技術經濟指標對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蔬菜清洗廢水處理 瀏覽:336
美的nm空氣凈化器怎麼設置 瀏覽:585
污水井砼澆築多少錢一米 瀏覽:271
無機離子讓樹脂沉降 瀏覽:400
樹脂吸附硫酸軟骨素中檸檬酸 瀏覽:26
南充污水泵站哪裡好 瀏覽:251
凈水器為什麼加白醋 瀏覽:499
怎樣提升路由器信號強度 瀏覽:303
水產養殖水處理圖片 瀏覽:787
03款普利馬汽油濾芯在什麼位置 瀏覽:397
陶瓷浴缸新鮮水垢 瀏覽:551
樹脂交聯程度 瀏覽:950
解放原廠空氣濾芯是哪裡產的 瀏覽:982
熱水箱水垢清除圖解 瀏覽:289
汽車濾芯用好的有什麼用 瀏覽:715
回款不及時用英文 瀏覽:856
飲水機茶吧機申花加熱怎麼使用 瀏覽:650
雨污水出戶的圓形符號是什麼 瀏覽:889
汽車空調濾網濾芯有什麼差別 瀏覽:121
midea超濾凈水器使用說明 瀏覽: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