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海人喝那條江的水是海水嗎日本、沙特是海水蒸餾嗎
上海人應該和長江的水吧,貌似長江水流入海里才算海水,所以不是海水。
至於日本和沙特,我想,他們國家位置雖然特殊,應該還是喝得陸地上江河的淡水,做到一個國家靠海水蒸餾來喝水,以現在技術成本是很高的,而且,蒸餾水缺少一些人體需要的礦物質。
呵呵,謝謝樓主了,學到了些東西。但是樓主有沒有注意文章裡面「,海水淡化可能是21世紀誕生出的一種新型的生產淡水的未來水產業」。言外之意就是說這個技術現在還沒應用的產業階段,所以只是試驗了,針對樓主的問題可以解決了。
不過說到更深層的,平時多注意些科普知識了,好好學習,也許有一天你會設計出一套低成本方案而被世界應用,呵呵,加油吧
② 上海市規定中小學生不準飲用純凈水是真的嗎_
看到這個問題之後出去網路了一下...貼個我找到的版本上來吧
py.hangzhou.com.cn/content/2017-08/22/content_6634080.htm
當然這個辟謠平台我不清楚是不是官方的,願意的話可以查證一下
貼一下辟謠的內容
網傳文章列舉《廣州日報》報道上海市教委規定少兒停飲純水,又是怎麼回事?
記者根據相關線索溯源發現,《廣州日報》確有這樣的報道,但這篇報道的刊發時間為1997年8月16日。當時,上海相關部門確實規定中小學生不宜推廣純凈水,主要是為了防止學生喝到不達標的純凈水。
據了解,1997年到2003年之間,瓶裝水、桶裝水、飲水機、凈水機風靡全國,但是亂象叢生。一些廠家生產流程不規范,導致菌落超標、有雜質、超過保質期等「問題純凈水」流入市場。
同時,人們對飲水機使用方法不熟悉,久用不清洗,導致飲用水二次污染,可能危害人體健康。
1997年9月11日,《解放日報》刊發題為《本市衛生部門作出明確規定中小學不宜推廣飲用純水》的報道,1999年5月6日新華社發布題為《記者來信:純凈水消費熱中有憂》的報道,2000年07月09日新華社發布題為《專家提醒:市民慎用「純凈水」》的報道。
如今時過境遷,純凈水市場不再混亂,老百姓的飲用水衛生常識也早已得到普及。
網傳文章現在突然舊事重提,還列舉純凈水各種莫須有的罪狀,究竟有什麼目的?
記者找到了數個轉載這篇文章的微信公眾號,文章末尾都有一段內容大致類似的文字:「為家人和孩子裝一台凈水器,讓他們喝上健康潔凈的水才是我們最大的幸福。XXX凈水器:採用中華養生智慧,添加礦物質、微量元素,帶來健康活水。」
③ 央視對飲用水的調查:不喝純凈水是對的,喝礦物質水是對的
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人體每日獲得的微量元素80%由食品獲得,20%由飲用水攝入。礦物質新陳代謝理論權威、醫葯化學家John Sorenson博士認為「飲用水的礦物質能更好地被人體吸收」。
很多人選擇純凈水,原因也很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源於對環境水污染的強烈擔憂,對自來水水質 健康 安全的懷疑,因而選擇了這種看似最安全的人工水。
「不喝純凈水,難道要我喝有問題的自來水嗎?」這體現了一種矮子堆里拔大個的被迫與無奈,針對民眾的穗鬧飲水科普宣傳顯得更加緊迫而必要。
央視科教頻道,《走近科學——好水在哪兒》專題節目,北京保護 健康 協會飲用水分會會長北京公眾 健康 飲用水研究所副研究員趙飛虹女士指出,從飲用水中補充鈣鎂等營養礦空顫物從科學上來說,是有必要的。嬰幼兒如果長期飲用純凈水,會導致骨骼因鈣沉積不利而發育不良。
早在2001年,美國營養學家馬丁.福克斯博士的專著《 健康 的水》已經在中國出版,該書是清華大學的研究生翻譯的,是通過清華大學教授,我國著名飲用水權威專家王占生審的。王占生教授在序言中還特別指出,我國飲用水標准對於鈣鎂等營養礦物的含量沒有做出最低要求,是不科學的。歐洲、美國、日本、台灣等地,新的居民飲用水標准做出了鈣鎂含量的要求。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衛計委、上海市質監局、上海市水務局曾於2013年聯合發布一則《上海市中小學校校園直飲水工程建設和維護基本要求》的通知。
通知中關於凈水設備技術要求明確指出:「直飲水設備是指以市政自來水為原水,經凈化處理(除反滲透技術外)和消毒,出水水溫在20-40℃的獨立水處理設備」。明令「反滲透技術」除外……
《第十三屆全國營養科學大會暨全球華人營養科學家大會》專家們從不同角度對飲水中的礦物質與人體 健康 的關系進行了主題報告:
馬冠生教授:水中的某些元素以組合形式對機體 健康 產生影響,如骨骼和骨膜(鈣、磷、鎂、氟),水和電解質平衡(鈉、鉀、氯),激素功能(碘、鉻)等。水中礦物質特別是鈣鎂對心血管具有保護作用。他還建議進行飲水中營養素攝入現狀的調查,以便對礦物質缺乏人群開展飲水營養干預研究。
舒為群教授:長期飲用過度處理後不含礦物質的水,不僅增加人和動物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同時還會增加機體的代謝性酸負荷,驅使猜虧罩機體動員骨鈣入血以維持血液酸鹼穩態,長期如此將加大骨質疏鬆發生風險。
Jürgen Vormann教授:水中含有對心臟 健康 有利的鎂,還有對維持機體酸鹼平衡有利的碳酸氫鹽。德國營養學會提醒公眾不要專一飲用蒸餾水(純凈水),尤其是在食物比較單一的情況下。
CCTV13新聞《每周質量報告——瓶裝水質量調查》專題節目中,清華大學飲用水安全研究所所長劉文君教授和北京師范大學水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丁愛中教授指出:「根據科學研究,純凈水不宜長期飲用」。不喝純凈水,是對的,喝礦物質水,是對的。
④ (2014上海)目前上海有四大飲用水水源地,已經形成「兩江並舉,多源互補」的水源地格局.鹹湖是由於海
讀圖可知:(1)四大水源地中,臨近寶山區的是陳行水源地,供水規模最大的是青草沙水源地.
(2)從日供水量看,目前上海的飲用水水源上主要來自於長江.
(3)飲用水來自青草沙水源地的是A.浦東新區.
(4)上海年降水量豐富,卻屬於水質型型缺水城市.導致四大水源地的水質不理想的人為原因有:工礦企業直接排放的污水、污水處理系統建設的緩慢.
(5)由於河流上游來水減少,每年的春季,上海飲用水水源地容易受到鹹湖影響,四大水源地中,不易受鹹湖影響的是黃浦江水源地.
故答案為:
(1)黃浦江上游;青草沙;(2)黃浦;(3)A;
(4)水質;工礦企業直接排放的污水、污水處理系統建設的緩慢;(5)春;黃浦江上游.
⑤ 如何改善飲用水水質
你好,改善水質可以通過凈水器來實現。我們品牌的凈水機創新性地把幾丁質應用於凈水機濾芯的凈化材料上,極大提升凈化能力的同時還能預防與控制疾病。在過濾雜質的同時,保留了水裡有益的成分,最大程度保護了我們的飲水健康。
⑥ 如何改善飲用水水質
第一個主要是要加強環保的督查,環境的督查,當然我們也很高興,現在市裡馬上還要組織公安執法隊伍。第二方面就是加強貨物運輸的管理,特別是在一些近杭區,這些水源保護區,不得有危險貨物的船隻的進入。當然也要提高協同的能力,第三要構建水源地,水質預警系統。因為現在我們這么40餘起的調查,基本上都沒有一個預知性,沒有一個預見性,我想應該現在高科技手段那麼多,可以通過各種互聯網的手段,建立這種水質監測信息的手段,能及時發現,能及時發現。第四方面還要有一個備用的措施,盡早地把閑林水庫建設好。
第一點建議,能夠盡力建成一個杭州市更高級別的,相當於協調機構,能夠真正地聯系各個部門,能跨越部門的,比如說它的職責利益,能夠真正地做到一個協調。還要多措並舉地開展一些水源的研究探索,還有我們還要提我們要加快建設備用飲用水源體系。我們為什麼說叫體系呢?因為我們不僅僅只是說把貼沙河或者說某某河道,作為我們的備用水源,其實它們這些水體都是相連的,一旦錢塘江受到污染,那麼整個貼沙河,以及其他河道它也會受到污染。
所以說我們建立一個備用飲用水源,包括水庫型的飲用水源,還有包括地下水的飲用水源。我覺得他們講的很多方面都很有道理。首先我想剛才陸委員講到我們錢塘江水系的特徵的問題,錢塘江從源頭的安徽休寧縣到我們入海口全程有668公里,我們的這個流域面積有5.6萬平方公里,其中在我們浙江省內有4.8萬平方公里。這個途經我們衢州、金華、麗水這是我們的上游,下游我就不說了,從上游的幹流主要有三條,支流在流域面積,在一千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就有八條。流域面積、汲水區面積,有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就有143條。在錢塘江這個流域裡面,生活的人口大概有1800萬人,而且這個流域裡面工業比較發達。我順便還講一講,我們錢塘江的水系,它既是一個我們自來水的生態功能,承擔這個功能以外,它還承擔了一個,它就是一個納污的水體。我們的上游這么多,所有的污水處理廠,包括我們生活污水、工業污水處理達標以後,最終還是要進到錢塘江。而我們杭州主城區,恰恰處於我們的錢塘江的下游,也就說我們錢塘江的水質好壞,很大程度上要受制於上游。笤溪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太湖水的倒灌,也就是說我們的水源地,主要再加上我們自己環境保護的同時,我們更重要的是加強上游的環境保護的管理。
⑦ 上海市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目的和依據)
為了保證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保障人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適用范圍)
本辦法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集中睜灶亮式供水、二次供水設施、現制現售飲用水以及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的產品(以下簡稱涉水產品)的衛生監督管理。第三條(定義)
本辦法所稱的集中式供水,是指自水源集中取水,經統一凈化處理和消毒後,通過輸配水管網送至用戶的供水方式,包括以公共供水為水源,經深度凈化處理後,通過獨立封閉循環管道直接供用戶飲用的管道分質供水方式。
本辦法所稱的二次供水設施,是指對來自集中式供水的生活飲用水進行儲存、加壓,再送至用戶的供水設施。
本辦法所稱的現制現售飲用水,是指通過水質處理器現場製作並直接散裝出售的飲用水。
本辦法所稱的涉水產品,是指在生活飲用水生產和供水過程中,與生活飲用水接觸的聯接止水材料、塑料及有機合成管材(件)、防護材料、化學處理劑、水質處理器(材料)及其他新材料和化學物質。第四條(政府保障)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將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保障能力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並將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所需資金納入同級財政預算。第五條(部門職責)
市衛生計生部門是本市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門。區(縣)衛生計生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工作。
水務、環保、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城管執法、質量技監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工作。第六條(信息共享和執法聯動)
衛生計生部門應當與水務、環保、城管執法等部門建立信息共享、執法聯動工作機制,依法查處影響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的違法行為,及時處置生活飲用水污染事件,共同保障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第二章一般衛生管理要求第七條(基本衛生管理要求)
集中式供水單位、二次供水設施的產權人或者其委託的管理單位(以下簡稱二次供水設施管理單位)和現制現售飲用水經營單位應當遵守下列辯拍基本衛生管理要求:
(一)建立健全生活飲用水衛生管理制度;
(二)改進工藝、材料、設備,提高生活飲用水水質;
(三)按照有關規定,對供水設備、設施採取相應的衛生防護和安全防範措施;
(四)不得將生活飲用水管網與非生活飲用水管網相連接;
(五)保持供水設備、設施及其周圍環境整潔,對供水設備、設施定期進行巡查、保養和維護,並做好記錄;
(六)對受到人為或者自然因素毀壞的供水設備、設施,及時更換或者維修;
(七)在對供水設備、設施進行維修、保養、改造等作業時,採取相應的安全防範措施,避免對生活飲用水水質造成影響;
(八)法律、法規、規章以悉寬及國家和本市有關衛生標准、規范規定的其他衛生管理要求。第八條(從業人員健康要求)
直接從事生活飲用水供應、衛生管理工作的人員和直接從事水質處理器(材料)生產的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健康合格證後方可上崗工作,並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
患有痢疾、傷寒、甲型或者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及其他影響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的疾病的人員和病原攜帶者,在治癒前不得直接從事生活飲用水供應、衛生管理工作或者水質處理器(材料)的生產工作。
前兩款規定的生活飲用水供應、衛生管理工作,包括凈水、取樣、化驗以及二次供水設施衛生管理和清洗、消毒等工作。第九條(衛生培訓與考核)
集中式供水單位、二次供水設施管理單位、現制現售飲用水經營單位和涉水產品生產單位應當建立衛生培訓制度,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從業人員衛生知識培訓,並進行考核;對考核不合格的,不得安排上崗工作。第十條(涉水產品生產單位衛生管理要求)
涉水產品生產單位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衛生規范的要求,按照衛生許可批準的生產工藝實施生產,並根據產品特點,對生產環境衛生、原材料和產品衛生安全進行自檢。
⑧ 上海實施管道分質供水若干問題的研究
摘要:綜述了國內實施分質供水的現狀,總結了其它地區實施分質供水的經驗頃喊燃以及所遇到的難點,結合上海的實際情況,對上海推行分質供水的若干問題及其可行性進行了分析,提出實施建議。文中指出,上海在技術保障、經濟實力、管理水平、居民的消費觀念等方面都已具備全面推行分質供水的條件。在「十五」計劃期間,全面推行分質供水將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分質供水 污染 消毒
1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飲水衛生與身體健康關系密切,人體中所需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除了主要靠食物供給外,還靠飲水來補充。然而,由於水源污染,傳統自來水已無法滿足人們日益注重健康與生活質量的需要。雖然日常飲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條件比以前大有改善,但還普遍存在著健康隱患和用水不科學等問題。
自來水取水水源中,有機物、微生物污染較為嚴重,水中的有機溶解性污染物質和一些低分子物質的去除有一定難度。城市供水管道內壁粘著各種物質和微生物,存在著二次污染的可能。另外,採用屋頂水箱二次供水,容易滋生寄生蟲、細菌,也使飲水水質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脅。為保證水質,目前國內自來水廠基本上均採用氯消毒,其殺菌消毒效果好,成本較低,同時能保持水中余氯,繼續殺菌,但會給飲用水帶來口感上的不適。
我國現行的城鎮供水,不問用途,一管到底,等質供水,無論直接飲用或家庭洗衣、拖地、沖廁、沐浴;也無論工業、商業、 交通、消防、綠化、環衛等用水,都無一例外。資料顯示,在城鎮自來水的供水量中,家庭用水僅佔10%左右,而真正作為直接飲用水的部分又只佔家庭用水的10%,很有必要採取「分質供水、優水優用」的方案。
2 分質供水的內涵
目前發達國家基本都已實行分質供水,他們總是將可飲用水系統作為城市主體供水系統,擰開水龍頭就可以喝;而將低品質水、回用水或海水作為非飲用水,另設管網供應,用於園林綠化、清洗車輛、沖洗廁所、噴灑道路以及工業冷卻。非飲用水通常是局部或區域性的,作為主體供水系統的補充。他們設立非飲用水系統的著眼點在於節約水資源及降低水處理費用。在這方面,國內現有的一些分質供水系統,如上海的桃浦工業區工業用水系統、青島的城市污水回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海水沖廁系統等,實際與國外的做法並無形式及內容上的差別。
本文討論的分質供水是指另滲源設管網供應少量的專供飲用的優質水,而將城市現有的自來水作為一般用水,這與目前國外的分質供水在內涵上有較大的區別。目前比較公認的一種定義為:管道分質供水,也稱多路供水,又叫「飲用水入戶」工程,即是以小區、街坊、單幢高層為對象,以不開挖地面馬路敷設管道為原則,以該地區的自來水或地下水為水源,經過設在小區或大樓內的水處理機房深處理後,成為可直接生飲的飲用水,通過樓層內專設的飲用水專用管網直接輸送到居民家中。居民家中會有專用飲用水的籠頭和水表,每月按量記費。
這種分質供水模式旨在從根本上解決人們的直接飲用水水質問題。針對目前流行的瓶裝水、桶裝水,它不但保證了質量,提供了方便,大大降低了成本。同時,增加了直接飲用水的使用范圍,如:煮飯、煲湯、炒菜、洗面等,從而達到健康、衛生的要求。另一方面,分質供水項目也是住宅小區的科技含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了現代住宅的潮流。
3 管道分質供水的現狀
雀虛近幾年,國內的部分地區,已對「分質供水」作了積極的嘗試和論證。建設部已將湖南的岳陽市列為分質供水(生活、生產雜用)的試點城市;寧波市則在管道設計中採取集中供水方式,統一建立大型水處理站(供水能力為1500t/d),處理後的水通過管網分別送至市內各住宅小區;深圳市自來水公司正在建設「梅村一村管道直飲水」工程,規劃用水人口3萬共7000餘戶,供水設計能力為200t/d,工藝設計中考慮在去除自來水中殘留有機物和有害物質的同時,保持水中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管網設計了循環管路,以減少二次污染;大慶市所採用的處理工藝與深圳基本相同,供水能力為1500t/d。嘉興地區經過論證把「小規模、廣設點,聯網經營優質飲用水」定為理想模式,並為「優質飲用水工程」的最終實施作理論和經驗上的准備;廣東地區從新豐江取水至珠江三角洲管道分質供水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已通過國內外20多名專家學者的評審,正式提上了議事日程;分質供水在北京市剛剛起步,在部分新建住宅小區採用的從美國、荷蘭、丹麥等國引進的全套設備及工藝,是世界上公認的最安全、最徹底的凈水系統。
上海作為全國最早試點管道分質供水的城市,經過幾年的努力,已建成多個區域性雙給水(飲用與使用)系統的試點工程,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如上海管道純凈水公司採取與房地產商合作的形式,在新建住宅小區建設「管道分質供水」系統,由房地產商負責管道部分的投資,純凈水公司負責水處理站的投資,已在40多個新開發的住宅小區及部分老住宅實施管道分質供水的工程,覆蓋戶數3萬多,已有近萬用戶在家裡開始從水籠頭直接喝上健康、優質水。一些有名的大型住宅小區,如「世紀之門」、「聯洋社區」、「港泰廣場」、「中遠兩灣城」、「萬里小區」等已實施管道分質供水工程。其中中遠兩灣城總建築面積230萬m2,一期建築面積27萬m2,有30~34層高樓7幢,共2212戶,為「洗浴、飲用、廚房」用水全部分質供應的大分質供水工程。綠地集團等一批房產商也明確提出創建「綠色住宅」,要求實施健康用水。
綜上所述,分質供水在我國已不是新生事物,已有眾多的城市和地區在根據自身的條件和實力,探索著分質供水的理想模式,為分質供水的全面實施積累經驗。
上海作為在全國有著特殊地位的城市,其管道分質供水工程的全面推廣應該說與全國其它地區既有著共性又存在著特殊性。總結其它地區實施分質供水的經驗,借鑒廣東、寧波、嘉興等地對分質供水項目進行分析論證的視角,對於理清思路、明確方向、防患於未然會大有裨益。
4 上海推行管道分質供水的若干問題
4.1 管道分質供水模式的選擇
從全國實施分質供水的情況來看,大體存在3種模式的探索:
4.1.1 鋪設城市分質供水管網。
4.1.2以住宅小區為單位,在小區或樓房內設水處理機房,經深處理後將飲用水通過專用管網直接輸送到居民家中。
4.1.3按社區設飲用水供應站。凈水站的供水方式為:根據用戶需要,以不同規格的桶裝方式供應,可以自取灌裝,也可送水上門,收取一定勞務費。
據統計,上海市民的日常飲水量僅佔全市自來水消費的1%。為了提高水質,如果只以這極小比例的飲水而對全市管網系統進行改造,對於地下已埋設了5套管網(通訊、煤氣、供水、供電等)的上海,若再加一套獨立的可直接飲用水管網,既涉及到道路大面積的開挖,施工難度較大,又需要國家投入很大一筆資金,顯然是不可行的。如果採用第2種模式就既可少化國家的錢又能不牽涉大量的城市基礎設施的改造,同樣能解決城市居民的日常飲用水問題。另外,在大量的試點工程中,均採用第2種模式,從而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所以說要全面推行管道分質供水,第2種模式是較為合理的選擇。當然,對於改造困難的老住宅區,也不排除實行第3種模式的可能。
4.2 直飲水的原水水源問題
一般來說,自來水、地下水以及水質較好的水庫水均可作為直飲水的原水水源。
4.2.1若在生活小區用地下水作為供水水源,雖能從根本上確保飲用水水質,但地下水的嚴重超采會擴大地下沉降漏斗的面積,引起地面嚴重下沉,造成城市防洪能力下降、城市排水受阻。因此地下水不宜過量開采。
4.2.2從水質基本保持在國家I類標準的水庫引水進行管道分質供水,從戰略看是個方向,但近期實現尚不可能。另外還應考慮其對中下游水環境和水資源綜合利用以及對水資源原有納污、航運等各種功能的影響。而如何長期保證引入水的水質,長期大量引水能否對源水區造成本身水量不足而引起新的水源缺乏,是否會因開挖管道而遭受環境污染、生態失衡等,這些也都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因此,以自來水作為直飲水的原水水源應是最為經濟安全、對生態環境影響最小的一種選擇。
4.3 分質供水的成本這是老百姓最為關心的問題。按國內已實行分質供水地區的慣例,土建及管網設施的投資可按公共設施費用折算後計入房價回收;原水凈化設備的投資可按飲用水管網費一次性回收,每戶飲用水管網費一般收取800~2000元;生產費用(包括水費、電費、設備維護及折舊費、人工勞務費、管理費等)可按水費的形式收取,以每戶平均4人計,每人每天用水量按5L計算,按0.1~0.2 元核算。每戶每月用水量為600L,計60~120元,處於一般家庭可接受的支出范圍,應該比較實際。
4.4 分質供水管網的維修保養,包括供水管道的用料是否符合環保要求,是否可以長時間保證水的質量,如何長時間保證管道的正常運輸而不會因管道 問題造成水的污染,也都是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
5 上海全面推行管道分質供水的可行性分析
上海「十五」計劃中,社會發展、經濟建設、人民生活都將有一個全面飛躍。
在此期間全面推行管道分質供水應該說是可行的,並且與「十五」計劃總體目標的實現是相輔相成的。
5.1上海是全國最早試點管道分質供水的城市,有全面推行的成熟條件。
5.2在試點工程中,培養了一批管道凈水公司,它們可以提供成熟的經驗和維護的經驗,並且帶出了一批工程技術人員和施工隊伍。引進的一整套水處理設備,可以進一步去除自來水中的有機物,而且生產出的是凈水而不是純凈水,保留了水中對人體有益的鈣、鎂、鋅等礦物元素,有點甜,沒有漂白粉味,據稱還很適合於沐浴。在管理上,凈水公司將定期對凈水設備進行檢測,還委託權威部門定期對水質檢測並公布檢測報告。水處理設備安裝有上海公用事業研究所研製的「無線遠程通訊終端」,能隨時監控小區的水箱水位、泵的運作、進出水量和濁度。
5.3在市民的接受能力和觀念方面,上海已為分質供水的全面推行作好了准備。有相當多家庭、單位平常喝的都是經過特別處理送上門的桶裝水,初步實現分質用水。據1998年統計,上海已有桶裝水生產廠家130多家,日供水達12萬桶。由於管道分質供水比桶裝水具有輸送方便、避免再次污染、價格低廉等優勢(水費僅為桶裝水的40%),4年來,經市衛生防疫部門抽查未發現有二次污染,合格率為100%),已被人們逐漸認識。近期,在上海新聞媒體作的1次調查中,有90%的群眾願意在家中安裝管道飲用水,10%的群眾認為可以考慮。
5.4上海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科研實力可為管道分質供水的全面實施提供資金和 技術的保障。
6 建議
6.1實施分質供水可分為2種形式進行:1)在新建住宅小區(尤其是花園式高檔住宅小區)、企事業單位(包括學校、軍營)、新建樓宇、高檔賓館飯店,實施一次性管道式分質供水。2)在已建的居民住宅小區、不具備條件的企業、事業單位、學校、軍營建立小型桶裝飲用水供給站。並組織專家實事求是地對目前純凈水的衛生狀況作充分調研和論證,鼓勵和扶持一些有創新技術的新型飲用水的項目(如離子水等),並切實採取措施防治桶裝水的二次污染。
6.2總結上海管道分質供水的試點經驗,加強同國際上先進的水處理技術、設備等同行的交流和合作。
6.3制定管道分質供水的技術規范,並積極對分質供水的管道材質、凈水技術和智能管理等開展創新科研活動,由市建設和管理委員會、市住宅發展局等具體組織住宅管道分質供水的全面推廣工程。
6.4在政策上,應給予積極有力的扶持。比如,在上海新的「十五」計劃中明確提出「在新開發的住宅小區全面推行管道分質供水」的政策導向等。
6.5實行分質供水、優質優價,利用價格杠桿調節市場需求,引導、支持多家專業技術、服務企業進行市場化運作,加強水質管理和水質檢驗,提倡公平競爭、加強協作。
6.6組織專家學者探索更行之有效的凈水技術和工藝,提高處理效率,降低處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