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污水處理工藝計算書

污水處理工藝計算書

發布時間:2023-05-02 08:55:48

『壹』 怎樣學習污水處理工藝設計

可以到相關的污水處理論壇學習學習。

1、需要會簡單的CAD和Excel操作,並了專解基本的污水處理工藝。屬

2、Excel是用來編制工藝計算書的,計算公式來自規范和手冊。CAD是用來繪圖的,沒有CAD版本的要求,基礎操作的視頻可以上網搜,可以找到許多免費的學習視頻。

3、污水處理廠的設計專業包括工藝、結構、建築、給排水、電氣自控等。工藝設計作為龍頭,對污水處理廠設計的成敗起到極其關鍵的作用。污水處理工藝種類繁多,各有所長。城市污水處理廠一般採用預處理 二級處理 深度處理的工藝。通過學習設計的方法,可以觸類旁通。

4、首先可以學習單體圖的工藝計算和繪圖,後續是總圖。

5、學習設計剛開始是一個模仿的過程,先把原來的計算書和圖紙,在模仿的過程中弄明白,弄清楚了,然後舉一反三,就可以自己獨立做工藝設計了。整個過程比較漫長,需要有耐心,而且是各種知識的大融合,也是一個提高的過程。

6、可以在網上找找相關的污水處理廠工藝設計學習視頻。

『貳』 CASS工藝計算書

1.2 目前CASS工藝設計計算方法 CASS工藝屬於活性污泥法范疇,但由於其運行方式獨特,與傳統活性污泥法又有很大的差別。在同一周期內,池內的污水體積、污染物的濃度、DO和MLSS時刻都在發生變化,是一種非穩態的反應過程。目前CASS工藝設計採用污泥負荷法,該方法不考慮反應池內基質濃度、MLSS和DO含量在時間上的變化,只考慮進出水有機物的濃度差,並忽略同一反應周期內沉澱、潷水和閑置階段的生物降解作用,採用與傳統活性污泥法基本相同的計算公式。CASS工藝採用污泥負荷法進行設計時,除反應池容積計算與傳統活性污泥法不同,其它如反應池DO和剩餘污泥排放量等計算方法與傳統活性污泥工藝相同,因此,本節著重介紹CASS工藝反應池容積的計算方法。1.2.1 計算BOD-污泥負荷(Ns)BOD-污泥負荷是CASS工藝的主要設計參數,其計算公式為: (1)式中: Ns——BOD-污泥負荷,kgBOD5/(kgMLSS·d),生活污水取0.05~0.1kgBOD5/(kgMLSS·d),工業廢水需參考相關資料或通過試驗確定; K2——有機基質降解速率常數,L/(mg·d); Se——混合液中殘存的有機物濃度,mg/L;
η——有機質降解率,%; �0�6——混合液中揮發性懸浮固體濃度與總懸浮固體濃度的比值,一般在生活污水中,�0�6=0.75。 (2)式中: MLVSS——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濃度,mg/L; MLSS——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mg/L;1.2.2 CASS池容積計算CASS池容積採用BOD-污泥負荷進行計算,計算公式為: (3)式中:V——CASS池總有效容積,m3; Q——污水日流量,m3/d; Sa、Se——進水有機物濃度和混合液中殘存的有機物濃度,mg/L;X——混合液污泥濃度(MLSS),mg/L; Ns——BOD-污泥負荷,kgBOD5/(kgMLSS·d); �0�6——混合液中揮發性懸浮固體濃度與總懸浮固體濃度的比值。1.2.3 容積校核 CASS池的有效容積由變動容積和固定容積組成。變動容積(V1)指池內設計最高水位和潷水器排放最低水位之間的容積;固定容積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安全容積(V2),指潷水水位和泥面之間的容積,安全容積由防止潷水時污泥流失的最小安全距離決定;另一部分是污泥沉澱濃縮容積(V3),指沉澱時活性污泥最高泥面至池底之間的容積。 CASS池總的有效容積: V=n1×(V1+V2+V3) (4)式中:V——CASS池總有效容積,m3;V1——變動容積,m3;V2——安全容積,m3;V3——污泥沉澱濃縮容積,m3;n1——CASS池個數。設池內最高液位為H(一般取3~5m),H由三個部分組成:H=H1+H2+H3 (5)式中:H1——池內設計最高水位和潷水器排放最低水位之間的高度,m; H2——潷水水位和泥面之間的安全距離,一般取1.5~2.0m;H3——潷水結束時泥面的高度,m;其中: (6)式中: A——單個CASS池平面面積,m2; n2——一日內循環周期數;H3=H×X×SVI×10-3 (7)式中:X——最高液位時混合液污泥濃度,mg/L; 污泥負荷法計算的結果,若不能滿足H2≥H-(H1+H3),則必須減少BOD-污泥負荷,增大CASS池的有效容積,直到條件滿足為止。1.2.4 設計方法分析從上述設計方法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現行的CASS工藝設計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1、設計方法簡單,設計參數單一,在傳統的以污泥負荷為主要設計參數的活性污泥設計法基礎上,採用容積進行校核,以保證潷水過程中的污泥不流失。2、設計只針對主反應區容積,而生物選擇區容積則是按照主反應區容積的5%設計。3、污泥負荷法設計重點針對有機物質的降解,對脫氮未加考慮,難以滿足污水排放對於氮的要求,故此方法具有片面性,難以滿足高氨氮污水處理後達標排放。2 CASS工藝設計方法改進CASS工藝目前廣泛應用的設計方法是污泥負荷法,污泥負荷法立足於有機物的去除,對系統脫氮效果則未加考慮,而對於高氨氮污水,脫氮效果的考慮更為重要,因此需結合目前已有的CASS工藝設計方法,加入脫氮工藝設計,對傳統的CASS工藝設計方法進行改進。2.1 CASS工藝設計方法改進的思路高氨氮的污水脫氮設計的改進思路如下:1、設計採用靜態法。設計方法不追蹤CASS反應池內基質和活性污泥濃度在時間上的變化過程,而是著重於在某一進水水質條件下經系統處理後能達到的最終處理效果。對於同步硝化反硝化,由於其機理還處在進一步研究階段,在設計中不加考慮。對於沉澱和潷水階段的生物反應,其作用並不明顯,因此在設計中對這兩個階段的生物反應不加考慮。2、將主反應區和預反應區分開設計,主反應區主要功能為有機物降解和硝化,而預反應區的功能主要為生物選擇和反硝化脫氮。3、主反應區採用泥齡法設計,而將污泥負荷作為導出參數,結合試驗研究的結論,通過污泥負荷對設計結果進行校核。4、反應池的尺寸通過進水量和污泥沉降性能確定。2.2 主反應區容積設計主反應區設計採用泥齡法,並用污泥負荷進行校核,其設計步驟如下:1、計算硝化菌的最大比增長速率當污水pH和DO都適合於硝化反應進行時,計算亞硝酸菌的比增長速率公式為: (8)式中:μN,max——硝化菌的最大比增長速率,d-1;T——硝化溫度,℃;2、計算穩定運行狀態下的硝化菌比增長速率 (9)式中:μN——硝化菌的比增長速率,d-1;N——硝化出水的NH3-N濃度,mg/L;KN——飽和常數,設計中一般取1.0mg/L。3、計算完成硝化反應所需的最小泥齡 (10) 式中: ——最小泥齡,d;μN——硝化菌的比增長速率,d-1。4、計算泥齡設計值 本處採用Lawrence和McCarty在應用動力學理論進行生物處理過程設計時提出的安全系數(SF)概念,SF可以定義為:SF= / (11)式中: ——設計泥齡,d;SF使生物硝化單元在pH值、溶解氧濃度不滿足要求或者進水中含有對硝化有抑製作用的有毒有害物質時仍能保證達到設計所要求的處理效果。美國環保局建議一般取1.5~3.0。5、計算以VSS為基礎的含碳有機物(COD)的去除速率活性異養菌生物固體濃度X1可用下式計算: (12)式中:X1——活性異養菌生物固體濃度,mg/L;YH——異養菌產率系數,gVSS/gCOD或gVSS/gBOD; bH——異養菌內源代謝分解系數,d-1; S0——進水有機物濃度,mgCOD/L或mgBOD/L; S1——出水有機物濃度,mgCOD/L或mgBOD/L; ——設計泥齡,d; t——水力停留時間,d; 活性生物固體表觀產率系數,YH,NET將含碳有機物的去除速率定義為: (13)則可以得到下式:1/ =YH,NET·qH (14) 曝氣池混合液VSS由三部分組成:活性生物固體、微生物內源代謝分解殘留物和吸附在活性污泥上面不能為微生物所分解的進水有機物,VSS濃度可以表示為: (15) 式中:X——VSS濃度,mg/L; △S——基質濃度變化,mgCOD/L或mgBOD/L; YH——以VSS為基礎的產率系數,gVSS/gCOD或gVSS/gBOD; b——以VSS為基礎的活性污泥分解系數,d-1;以VSS為基礎的(濃度為X)的有機物去除速率可以表示為:1/ =YH,NET·qOBS (16)6、計算生化反應器水力停留時間t (17)7、主反應區容積:VN=Q t (18)式中:VN——主反應區容積,m3;Q——進水流量,m3/d;8、有機負荷校核有機負荷F/M: (19)式中:�0�6——MLVSS/MLSS,一般取0.7。根據相關試驗結論,若F/M不在0.18~0.25 kgCOD/(kgMLSS·d),則需改變泥齡,進行重新設計。10、氨氮負荷校核氨氮負荷SNR: (20)式中:N——主反應區產生NO3-N總量TKN,mg/L。根據相關試驗結論,若SNR>0.045 kg NH3-N/(kgMLSS·d),則需增大泥齡,進行重新設計。2.3 預反應區容積設計 預反應區的功能設計為反硝化,其設計步驟如下: 1、計算反硝化速率SDNR反硝化速率可以根據試驗結果或文獻報道值確定,也可以按下面的方法計算:溫度20℃時:SDNR ( 2 0) =0.3F/M+0.029(21)溫度T℃時: SDNR (T)= SDNR (2 0) ·θ( T- 2 0 ) (θ為溫度系數,一般取1.05) (22)2、缺氧池的MLVSS總量為:LA=QND/ SDNR (T) (23)式中:ND——反硝化去除的NO3-N,kgN/d。3、缺氧池的容積:VAN=1000LA/X�0�6 (24)4、缺氧池的水力停留時間:tA=VAN/Q (25)5、系統的總泥齡: (26)2.4 反應器尺寸的確定CASS反應器尺寸的確定主要是確定反應器的高度和面積,以滿足泥水分離和潷水的需要。由於預反應區始終處於反應狀態,不存在泥水分離的問題,且預反應區底部通過導流孔與主反應區相連,其水面高度與主反應區平齊,因此計算出主反應區的設計高度也同時計算出了預反應區的水面高度。所以反應區尺寸的確定主要是主反應區尺寸的確定。CASS池的泥水分離和SBR相同,生物處理和泥水分離結合在CASS池主反應區中進行,在曝氣等生物處理過程結束後,系統即進入沉澱分離過程。在沉澱過程初期,曝氣結束後的殘余混合能量可用於生物絮凝過程,至池子趨於平靜正式開始沉澱一般持續10min左右,沉澱過程從沉澱開始後一直延續至潷水階段結束,沉澱時間為沉澱階段和潷水階段的時間總和。污泥泥面的位置則主要取決於污泥的沉降速度,污泥沉速主要與污泥濃度、SVI等因素有關,在CASS系統中,污泥的沉降速度vS可簡單地用下式計算:vS=650/(XT×SVI) (27)式中:vS——污泥沉速(m/h);XT——在最高水位時濃度(kg/m3),為安全計,採用主反應區中設計值 X,一般取3000~4200 mg/L;SVI——污泥沉降指數(mL /g)。為避免在潷水過程中將活性污泥帶出系統,需要在潷水水位和污泥泥面之間保持一最小的安全距離HS。為保持潷水水位和污泥泥面之間的最小安全距離,污泥經沉澱和潷水階段後,其污泥沉降距離應≥ΔH+HS,期間所經歷的實際沉澱時間為(ts+td-10/60)h,故可得下式:vS×(ts +td -10/60)=ΔH+HS (28) 式中:ΔH——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之間的高度差,也稱潷水高度(m),ΔH一般不超過池子總高的40%,與潷水裝置的構造有關,一般其值最大在2.0~2.2m左右;ts——沉澱時間;td——潷水時間。聯立式(6.47)和(6.48)即可得: (29) 式中:ΔV——周期進水體積(m3);A——池子面積(m2);HT——最高水位(m);式中沉澱時間ts、潷水時間td可預先設定,根據水質條件和設計經驗可選擇一定的SVI值,安全高度HS一般在0.6~0.9m左右。ΔV由進水量決定,這樣式(29)中只有池子高度HT和面積A未定。根據邊界條件用試演算法即可求得式(29)中的池子高度和面積。高度HT和面積A的確定方法為:先假定某一池子高度HT,用式(29)求得面積A,從而可求得潷水高度ΔH,如潷水高度超過允許的范圍,則重新設定池子高度,重復上述過程。在求得HT和池子面積A後,即可求得最低水位HB: HB=HT-△H=HT-ΔV/A(30)最高水位時的MLSS濃度XT已知,最低水位時的MLSS濃度則可相應求得:XB=XT×HT /HB(31)最低水位時的設計MLSS濃度一般應不大於6.0kg/m3。2.5 剩餘污泥計算每日從系統中排出的VSS重量為L:L=X�0�6 (VAN+VN) / θ (32)式中:L——每日從系統中排出的VSS重量,kg/d。2.6 需氧量計算1、BOD的去除量:O1=Q (S0-S1)/1000(33)2、氨氮的氧化量:O2=QN/1000 (34)3、生物硝化系統,含碳有機物氧化需氧量與泥齡和水溫有關系,每去除1kgBOD需氧1.0~1.3kg,一般取1.1,則碳氧化和硝化需氧量為:O3=1.1O1+O2(35)4、每還原1kg NO3-N需2.9kgBOD,由於利用水中的BOD作為碳源反硝化減氧需要量為:O4=2.9 NDQ/1000(36) 實際需氧量:O= O3-O4(37

『叄』 污水處理廠改造工程需要哪些原材料

污水處理廠改造工程需要哪些原始材料(資料)是這樣理解嗎?污水處理廠改造工程需要原版始設計圖紙包括權設計說明、工藝、及計算書、如果原污水處理廠這些資料無法找到,那麼就重新按改造後需設定的污水處理水量,改造後提標排放或中水回用指標。對污水廠的土建及風機、水泵等污水處理設備進行反推算,如土建、設備不能滿足改造的要求進行增補或更換。

『肆』 污水處理計算書里的脫氮池應該怎麼計算 公式算出什麼

廢水處理設計手策

『伍』 急求污水處理A2O-MBR工藝設計計算書!!

這邊有一份購買的哈工大污水處理設備培訓資料,可點擊免費下載

希望能幫到你。

『陸』 污水處理工藝設計需要使用哪些常用的計算軟體

可完成工藝流程圖、水處理構築物的設計,材料自動匯總而且可實現圖面材料與材料表的自動對應標注。管道、管件、閥類、設備等真實表示,針對不同構築物特點,採用參數化繪制和工具集式繪制,達到設計的快速性和靈活性相結合。適用於規劃院、工業院、市政院、環保公司等。鴻業水處理設計軟體的CAD操作平台為美國AutoDesk公司的AutoCAD R2006~2009。軟體特點1.參數化構築物繪制配水井、沉澱池、污泥濃縮池、氧化溝等平面、剖面、詳圖 2.參數化和工具集相結合繪制AAO/SBR池 、CASS池、3.豐富構築物設計工具、水處理設備、標注工具繪制污水泵房、脫水機房等 4.雙線管道表示,真實尺寸表示三通、彎頭、異徑管 5.豐富的流程圖建構築物圖庫、設備庫、閥類庫6.標准化的構築物計算書7.自動繪制材料表、設備表、圖例表,自動標注編號 8.真實表示設備,動態拖動設備尺寸
流程圖設計1.進行工藝流程圖和水力剖面圖的設計。豐富的構築物和設備圖塊,可以滿足設計人員快速完成圖形繪制。2.流程圖管線種類齊全,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任意添加。3.快速實現管道遮擋斷線,快速標注構築物特徵點標高、管道直徑、管道代號。4.自動繪制流程圖圖例表。

『柒』 1立方米的生活污水處理後能產生多少噸淤泥

這個和進水BOD及SS有關,一般市政污水處理廠每1萬噸廢水的產泥量在4-8噸左內右,極端的容就不好說了,進水COD小於150mg/l,1-2噸也有可能,工業與生活混合預處理加葯的污水廠10-15噸也正常。以上數字多是每1萬噸廢水的產泥量。具體的計算你可以下一個「水處理設計助手」裡面有詳細的污泥計算書

『捌』 急求生活污水一體化設備計算書

A2O+MBR的算組合工藝了,這個沒有標准計算的,各家的設備內部結構不一樣的,有效版容積,水力停留權時間都是有區別的,企業也不會公布具體的數據的。這些涉及到研發設計的核心,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頂多標個大致組成,具體的設計配件的價格一般句標幾個主要的。研發需要時間投入資金,什麼都透明了這個行業人人都能做了。20噸這種小設備其實沒必要組合工藝,農村地區還是考慮經濟實用性的。就連生活污水設備脫氮除磷是個誤區,國內90%氮磷超標其實是農業肥料造成的。

『玖』 求CASS工藝處理小區污水畢業設計,某小區生活污水處理站日處理量為400m3/d,出水用作景觀水。

1概述建築小區是具有一種功能或多種功能的相對獨立的區域,其排水系統通常不在城市市政管網覆蓋范圍之內。根據當地的環保標准,必須設置獨立的污水處理設施,這就是我們所指的小區污水處理。小區污水系統的處理能力,各國並無統一的限定。前蘇聯曾建議單個構築物的處理能力不宜超過1400m3/d,美國則把處理能力限定在3785m3/d的范圍內。根據我國情況,建議把污水量在4000m3/d以下的處理廠定義為小區污水處理廠。小區污水不同於城市污水(常包括部分工業廢水),屬於生活污水范疇。其水質水量特徵可概括為:水質水量變化較大,污染物濃度偏低,即比城市污水低,污水可生化性好,處理難度小。小區污水的處理工藝因污水排入的水體功能不同而異,常用處理方法有:化糞池、一級處理 (初次沉澱池)、生物二級處理及二級處理後再經過濾消毒回用等。由於小區污水量較小,管理者水平不高,所以在工藝設計時盡可能選用無污泥或少污泥的處理工藝,以防因污泥處理不善造成二次污染。本文在介紹小區污水處理設計原則及常用流程的基礎上,重點介紹了周期循環活性污泥(CASS)工藝處理小區污水及回用的設計參數與應用情況。 2小區污水處理設計原則及常用流程 2.1設計原則 (1)一般來說,不同小區對出水的要求差異較大,應根據我國《地面環境質量標准》(GB3838 -88)和《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96)的有關規定和當地環保部門的要求確定處理程度,以確保出水水質。
(2)污水處理設施的設計和建設必須結合小區的整體規劃和建築特點,即外觀設計上要與小區建築環境相協調,以求美觀。
(3)在污水處理工藝上力求簡單實用,以方便管理。
(4)在高程布置上應盡量採用立體布局,充分利用地下空間。平面布置上要緊湊,以節省用地。
(5)污水處理廠位置應盡可能位於小區下風向,與其它建築物有一定的距離,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6)設備化,定型化,模塊化,施工安裝方便,運行簡易,設備性能穩定,適合分期建設。
(7)處理程度高,污泥產量少,並盡可能採用節能處理技術。
(8)處理構築物對水力負荷和有機物負荷的適應范圍較大,使系統有較好的經受沖擊負荷的能力。
(9)小區內的人口是逐漸增加的,因此小區污水處理廠應留有發展餘地。 2.2常用流程根據小區廢水處理的原則,應選擇處理效果穩定、產泥少、節能的處理方法。小區系統中的各類建築物一般均建有化糞池,所以化糞池應與污水處理方法相結合。常用的工藝流程有: ①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接觸氧化池→沉澱池 →出水。
②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曝氣池→沉澱池污泥迴流→出水。
③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SBR池或CASS池→出水。
④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混凝沉澱(加葯)→過濾→出水(物化方法)。
⑤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接觸氧化池→混凝過濾(加葯)→出水。 國內小區污水處理設計中組合式處理廠曾風靡一時,組合式處理指裝配好的或易於組裝的定型設備,其主要優點是施工快,不佔綠地。但實際應用表明,存在不少問題。如設備的維修管理困難,對運行情況考核不便,單機處理水量有限,使用壽命等均有待時間驗證。根據工程設計及實際運行經驗,建議日處理能力1000m3以上的污水處理廠宜採用地上式。在水量不大,場地十分緊張時可考慮用埋地設備。 3CASS工藝處理小區污水3.1工作原理 CASS(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是在SBR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即在SBR池內進水端增加了一個生物選擇器,實現了連續進水(沉澱期、排水期仍連續進水),間歇排水。設置生物選擇器的主要目的是使系統選擇出絮凝性細菌,其容積約占整個池子的10%。生物選擇器的工藝過程遵循活性污泥的基質積累--再生理論,使活性污泥在選擇器中經歷一個高負荷的吸附階段(基質積累),隨後在主反應區經歷一個較低負荷的基質降解階段,以完成整個基質降解的全過程和污泥再生。據有關資料介紹,污泥膨脹的直接原因是絲狀菌的過量繁殖。由於絲狀菌比菌膠團的比表面積大,因此有利於攝取低濃度底物。但一般絲狀菌的比增殖速率比非絲狀菌小,在高底物濃度下菌膠團和絲狀菌都以較大速率降解底物與增殖,但由於膠團細菌比增殖速率較大,其增殖量也較大,從而較絲狀菌占優勢,這樣利用基質作為推動力選擇性地培養膠團細菌,使其成為曝氣池中的優勢菌。所以,在CASS池進水端增加一個設計合理的生物選擇器,可以有效地抑制絲狀菌的生長和繁殖,克服污泥膨脹,提高系統的運行穩定性。 CASS工藝對污染物質降解是一個時間上的推流過程,集反應、沉澱、排水於一體,是一個好氧-缺氧-厭氧交替運行的過程,因此具有一定脫氮除磷效果。 3.2與傳統活性污泥法的比較與傳統活性污泥工藝相比,CASS工藝具有以下優點: (1)建設費用低。省去了初次沉澱池、二次沉澱池及污泥迴流設備,建設費用可節省20%~30 %。工藝流程簡潔,污水廠主要構築物為集水池、沉砂池、CASS曝氣池、污泥池,布局緊湊,佔地面積可減少35%。 (2)運轉費用省。由於曝氣是周期性的,池內溶解氧的濃度也是變化的,沉澱階段和排水階段溶解氧降低,重新開始曝氣時,氧濃度梯度大,傳遞效率高,節能效果顯著,運轉費用可節省10%~25%。 (3)有機物去除率高,出水水質好。不僅能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機碳源污染物,而且具有良好的脫氮、除磷功能。 (4)管理簡單,運行可靠,不易發生污泥膨脹。污水處理廠設備種類和數量較少,控制系統簡單,運行安全可靠。 (5)污泥產量低,性質穩定。 3.3曝氣方式的選擇由於小區大都是居民居住區,對環境的要求比較高,因此污水廠建設時應充分考慮噪音擾民問題和污水廠操作人員的工作環境,採用水下曝氣機代替傳統的鼓風機曝氣可有效解決噪音污染。另外,由於CASS工藝獨特的運行方式,採用水下曝氣機可省去復雜的管路及閥門,安裝、維修方便,使用靈活,可根據進出水情況開不同的台數,在保證效果的條件下,達到經濟運行的目的。 3.4撇水方式的選擇撇水機是CASS工藝的關鍵組成部分,其性能是否穩定可靠直接影響到CASS工藝的正常運行。目前,國內外對撇水機仍在進行研究和開發,按照目前所用的原理,撇水機可分為三種類型,即浮球式、旋轉式和虹吸式。撇水機研製的關鍵是解決潷水過程中,堰口、導水軟管和升降控制裝置與水流之間形成的動態平衡,使之可隨排水量的不同調整浮動水堰浸沒的深度,並隨水位均勻地升降,將排水對底層污泥的干擾降低到最低限度,保證出水水質穩定。我院自主研製開發的撇水機屬絲杠旋轉式,自動撇水裝置主要組成部分是:潷水器、可擾動的軟管、水位控制器、可伸縮推動桿和驅動電機等。其中潷水器又叫自動浮動式水堰,上部為堰口和防止浮渣進入出水的浮筒,下部出水管兼起支撐作用,部分浸沒在水中,通過可伸縮推動桿使方形堰口達到連續均勻地排出反應池中的上清液。具有升降平穩、排水均勻、自動控制、價格低廉等優點。3.5主要設計參數 CASS設計參數:污泥負荷0.1~0.2 kg BOD5/(kgMLSS·d),污泥齡15~30 d。水力停留時間12 h,工作周期4 h,其中曝氣2.5 h,沉澱0.75 h,排水0.5~0.75 h。 4CASS工藝的出水回用眾所周知,水資源緊缺已經成為世界性問題。我國也同樣面臨水資源短缺的現實。我國目前人均年佔有水資源2700m3,僅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國的城市缺水現象更為嚴重,在300多個大中城市中有180個城市缺水,其中50多個城市嚴重缺水。以北京為例,全市水資源人均佔有量僅為全國人均佔有量1/6,而其年用水量已達42億m3,每年大約缺水7~10億m3。由於水資源的短缺,近年來城市供水水價持續上漲,小區污水經過適當處理後,用於小區綠化、廁所便器沖洗、洗車和清潔等有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採用CASS工藝處理小區污水,出水水質穩定,優於一般傳統生物處理工藝,其出水接近《生活雜用水水質標准》(CJ25.1-89),主要項目見表1。通過過濾和消毒處理後,就可以作為中水回用。 表1生活雜用水水質標准 項目便器沖洗、城市道路澆灑洗車、掃除溶解性固體(mg/L)12001000懸浮性固體(mg/L)105色度(度)3030臭無不快感覺無不快感覺pH6.5~9.06.5~9.0BOD(mg/L)1010COD(mg/L)5050氨氮(mg/L)2010總大腸菌群(個/L)33過濾採用膜分離技術,膜分離技術是物質分離技術中的一個單元操作。膜法分離的最大特點是動力為壓力,不伴隨大量熱量變化。因而有節能、可連續操作、便於自動化等優點。為開拓CASS工藝的出水回用領域,開發了一種新型過濾膜(碟片式過濾膜),該膜具有通量大、壽命長、耐污染強度大、易於反沖洗等優點。工程應用表明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由於小區污水中含有致病細菌,消毒後回用可確保使用安全,在膜過濾前進行消毒還有利於對膜的保護。消毒採用次氯酸鈉消毒劑即可達消毒要求。污水處理量在1000m3/d以上時,其污泥處理一般採用濃縮後脫水處理的方法,小規模時由於所產污泥量少,一般濃縮後定期用大糞車外運填埋或作農肥。在多個工程應用基礎上,近期推出的CASS+膜過濾工藝已經應用於裝備指揮技術學院污水處理及回用(2000m3/d)、總參某部污水處理及回用(3000m3/d)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濟南海關污水處理及回用(100m3/d)等工程。在濟南海關的污水工程設計中,充分利用所提供的地形,既保護了原有的綠化統一規劃,又可以利用處理後的水進行綠化和沖洗車輛,節約了大量的自來水,使用戶受益匪淺。 5結論在水資源日益緊缺的今天,將處理後的水回用於綠化、沖洗車輛和沖洗廁所,其應用前景廣泛。周期循環活性污泥工藝具有出水水質穩定、處理效果好、操作管理運行簡單的特點,實際運行中可以實現中央集中控制和現場手動自動控制,經過多個工程實際應用,該工藝的配套設備潷水器和水下射流曝氣機已經成熟,其出水經過濾和消毒處理後可以達到中水回用的標准,根據實際需求,可以設計成地埋式或半地埋式,因此具有節省佔地的優勢。中水回用勢在必行,周期循環活性污泥+膜過濾工藝為小區污水處理及回用提供了新的工藝和配套設備。 CASS工藝處理小區污水及中水回用

閱讀全文

與污水處理工藝計算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染廢水中cod排放量是多少 瀏覽:245
冷干機的濾芯如何拆下來 瀏覽:552
海爾凈水器出水管介面怎麼拆 瀏覽:13
河北水垢漏斗 瀏覽:689
白雲區農村ppp污水項目 瀏覽:498
安吉爾水壺濾芯怎麼拆 瀏覽:318
電廠化學廢水調整及注意事項 瀏覽:892
什麼叫納米微晶技術凈化器 瀏覽:43
百佳境界凈水器如何 瀏覽:695
甲醇蒸餾塔再沸器的原理 瀏覽:268
ro膜氯化 瀏覽:984
潔廁靈能除垢 瀏覽:459
油煙機凈化器的價格多少錢一台 瀏覽:334
凈化器電源怎麼測量 瀏覽:332
wq污水提升泵 瀏覽:415
污水處理50戶需多少立方池 瀏覽:656
樹脂是不是ab膠 瀏覽:694
減壓蒸餾怎麼拆 瀏覽:544
飲水機為什麼加熱一會就保溫 瀏覽:287
電解法處理污水基於什麼原理 瀏覽: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