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州市永昌公用事業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青州市永昌公用事業管理有限公司是2013-11-12在山東省濰坊市青州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青州市旗城路567號城建大廈6樓。
青州市永昌公用事業管理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7078108298898X4,企業法人郇長文,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青州市永昌公用事業管理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污水處理;公共設施管理;水處理技術與設備的研究、開發、應用及服務;環保設備經銷(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山東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19863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規模的企業中,共2家。
青州市永昌公用事業管理有限公司對外投資2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青州市永昌公用事業管理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2. 金昌金川哪有男人娛樂的地方
1. 金川哪有好玩的地方
如果是自駕游的話,我建議約上兩叄家人,去胭脂上轉轉挺好的。頭天做好准備,第二天中午吃的,早上早點從金昌岀發大概中飯的時候也已經到了山上了。
幾家人熱熱鬧鬧的在山上吃飯,不也也很有意思嗎?吃了午飯悠悠閑閑地沿著山坡慢慢走下來。一路上盡享山光水色。嬉笑打鬧回歸少年時光。真的是非常有意思,然後再一起回金昌放好車子,找個地方美美的吃一頓好好地喝幾杯,第二天睡個懶覺,趁現在身體健康盡情享受吧!
2. 金川哪有好玩的地方啊
2人,男人和女人,好玩的地方很多,比如說我家房後的那條渠,不深深也到你脖頸頸。還有金川PI酒,其實一點也不好喝。就是這么多人給面子。
3. 金川好吃的地方
看你要什麼檔次的火鍋店了,如果是下排檔形式的,阿香婆啊,金川啊,都行,都在丹尼斯附近,如果要檔次稍微差不多點的,建設路上新開一家還行,叫什麼齋,忘了,老店的話,濱河路的德庄也行,檔次也挺不錯!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4. 金川觀音橋附近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觀音寺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縣觀音橋地區,坐落在海拔3685米納勒山半山腰,因寺內供奉著四臂觀音而得名,在全國藏族地區的觀音菩薩寺廟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廣泛的影響,信奉喇嘛教寧瑪派,主要研究闡釋喇嘛教前弘期經典。
5. 金川哪裡好玩
九寨溝 —黃龍
6、7、8月可以去紅原、若爾蓋等草地縣玩,不過如果一直在平原生活的話,最好先帶一點紅景天膠囊(避免高原反應的頭痛等現象),還有就算是6、7、8月都要帶上一件厚肆纖族厚的外套哈!
其他就不覺得很好耍了
如果你不嫌遠的話,可以去哈金川的太陽河,裡面有個情人海,景色還是很不錯
不過到哪裡玩,都要看和誰,自己的心情如何!
願你到我的家鄉能玩的開心哈!
6. 金川周邊游
1.水磨古鎮
水磨古鎮位於四川省汶川縣南部的岷江支流壽溪河畔,早在商代就享有「長壽之鄉」的美譽,時稱老人村,後更名為水磨至今。
水磨鎮既是漢族和少數民族的交融區,在災後重建中賦予其厚重的南粵新元素,內地風情和藏羌文化交相輝映,西蜀人文和禪佛文化聯袂綻放。古今歷史文化交匯、川廣發展理念結合、藏羌人文風情薈萃,儼然一幅「高山峽谷、湖光山色、古街林立、風情四溢」的「水墨畫」,被譽為汶川大地震災後重建第一鎮。
2.灌縣古城
灌縣古城,一座與千年古堰相伴的古城,一座景城一體的古城,一座品味生活的古城,一座快鐵直達的古城。這個曾經遭受"5·12"大地震重創的古城,2012年5月19日這一天灌縣古城舉行盛大的開城儀式,正式揭開她的神秘面紗。
古城從2009年底開始實施整體打造,界面建築全部按照川西明清風格打造,同時引水入城,蜿蜒迴旋,置身其中,彷彿實現了歷史穿越,現代的煩惱和喧囂也同時驅散一豎早空。夜間,裂弊古城和玉壘閣及山間亭閣共同亮燈,為災後重建的美麗古城再添一景。
3.柳街古鎮
柳街古鎮是沿江鄉與柳街鎮合並的一個大鎮,位於都江堰市南端,距都江堰市區27公里,溫江城區18公里,成都市區30公里,是都江堰市唯一直接融入成都市「半小時經濟圈」的鄉鎮,是成都市集鎮規劃發展試點鎮之一。
全鎮幅員面積37.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1800畝,總人口38600人,轄15個行政村、2個社區、218個村民小組。
4.泰安古鎮
安古鎮環抱於幽靜的四川省都江堰市的青城後山之中,是青城後山的第一景點,每逢佳節便引來遊人無數。
泰安古鎮牌碑據了解,有史以來,泰安古鎮便是扼成都平原西入大小金川的必經驛道上之重鎮。古稱"花坪老澤路",唐時為味江寨,清時始依場後的古泰安寺易名為泰安場,是成都茂汶、金川物質交流的中轉重鎮,歷來商賈雲集,市場繁榮。
7. 金川哪有好玩的地方推薦
1、都江堰好玩的地方有:飛沙堰溢洪排沙工程、岷江魚嘴分水工程、寶瓶口引水工程、二王廟、伏龍觀、安瀾索橋、都江堰卧鐵、玉壘關、離堆公園、靈岩寺等。
(1)飛沙堰溢洪排沙工程
飛沙堰溢洪道又稱「泄洪道」,具有瀉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顯著功能,故又叫它「飛沙堰」。
(2)岷江魚嘴分水工程
魚嘴分水堤又稱「魚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魚嘴而得名,它昂頭於岷江江心,包括百丈堤、榪槎、金剛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設施。
(3)寶瓶口引水工程
寶瓶口起"節制閘"作用,能自動控制內江進水量,是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壘山)伸向岷江的長脊上鑿開的一個口子,它是人工鑿成控制內江進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寶瓶口。
(4)二王廟
位於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臨都江堰,原為紀念蜀王的望帝祠,齊建武(公元494~498年)時改祀李冰父子,更名為「崇德祠」。宋代(公元960~1279年)以後,李冰父子相繼被皇帝敕封為王,故而後人稱之為「二王廟」。
(5)伏龍觀
伏龍觀位於離堆公園內。其下臨深潭,傳說因李冰治水時曾在這里降伏孽龍在離堆之下,故於北宋初年改祭李冰,取名「伏龍觀」。
(6)安瀾索橋
安瀾索橋又名「安瀾橋」、「夫妻橋」。位於都江堰魚嘴之上,橫跨內外兩江,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橋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徵的景觀。始建於宋代以前,明末(公元17世紀)毀於戰火。古名「珠浦橋」,宋淳化元年改「評事橋」,清嘉慶建新橋更名為「安瀾橋」。
(7)都江堰卧鐵
卧鐵是埋在內江「鳳棲窩」處的淘灘標准,也是內江每年維修清淘河床深淺的標志。相傳李冰建堰時在內江河床下埋有石馬,作為每年淘灘深度的標准,後來演變為卧鐵。
(8)玉壘關
玉壘關:又名「其盤關」,玉壘關用條石和泥漿砌成,寬13.29米,高6.2米,深6.86米。關門聯語十分精妙「玉壘峙雄關,山色平分江左右;金川流遠派,水光清繞岸東西」。它是古代川西平原的要隘,也是千餘年來古堰旁的一處勝景,故稱「川西鎖鑰」。
(9)離堆公園
離堆公園是都江堰景點之一。離堆公園佔地90餘畝,1932年建成。在這里可以看到聳立著一個有42級台階的小山包,稱為離堆,就是李冰父子當年率領勞動人民開寶瓶口,引岷江水灌溉川西平原所鑿成的和玉壘分離的孤堆。
(10)靈岩寺
靈岩寺位於都江堰市區北5公里幸福鎮靈岩山七星岩下,稱「靈岩聖燈」,舊為「灌縣十景」之一。區別於我國著名的四大古剎(濟南靈岩寺、當陽玉泉寺、南京棲霞寺和天台國清寺)中的濟南靈岩寺。
2、都江堰簡介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
8. 金川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嗎
新干縣旅遊景區共分為三大景區18個景點,由縣城金川廣場城市園林景點為中軸,三大景區呈三大輻面分布,即縣城古文化名勝區、黎山風景度假區和龍古山龍宮洞游覽區,構成考古、旅遊、休閑的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觀 為一體的游覽體。
縣城古文化名勝區,以青銅文化、 佛教文化、娛樂文化為主題,分縣城金川廣場城市園林景點、青銅王國博物館景點、陶母教子陶侃故宅景點、 佛教聖地東山寺景點、東山森林公園景點、贛江第一塔文昌塔景點、大洋洲程家商墓遺址景點、「天下清官第一」王言故宅景點、麥斜毛澤東舊居景點、著名作家張恨水三湖放宅景點;
黎山風景度假區,以自然風光和休閑度假為主題,分仙壇景點、仙石景點、奇松景點、雲海景點、 火山遺址景點、秀峰飛瀑景點和休閑避暑山莊;龍古山龍宮洞游覽區,以游覽觀光和科學考察為主題,分龍古山龍宮洞景點和新石器時期遺址景點。
9. 金川附近旅遊景點
甘肅金昌最著名的景點有以下十個景點:
1.永昌驪靬古城 AAAA
驪靬古城,又名「犁靬古城」,位於中國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今焦家莊鄉者來寨),海拔2,400米左右,始建於西漢時期(公元前36年),是古絲綢之路上重要的城市和軍事要塞,也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民族融合性典型城市,古城建築以伊特魯里亞建築技術、古希臘建築技術和漢朝建築……
2.紫金花城景區 AAA
金昌市將旅遊開發融入城市建設之中,積極探索獨具特色的「景中城」「城中景」個性化城市建設,同時將景區建設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整體謀劃推進,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增強了城市承載能力,為加快全市旅遊業發展奠定了基礎。紫金花城核心景區是金昌市著力打造的紫金家園大景區的核心……
3.永昌北武當山 AAA
武當山又名金山、北武當山,位於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北海子風景區西邊,也曾是明、清兩朝道教、佛教文化重地,山中尤以道教建築居多。金昌市北武當山寺始建於清乾隆以前,至光緒年間才逐步完善,形成一個完整的建築群落。山腰半道上有一處石刻文,記載了光緒六年完工後補修山間道路……
4.金水湖 AAA
金水湖景區位於戈壁城市甘肅省金昌市市區東部,總佔地面積約236公頃,是西北最大的人工中水蓄水景觀帶。景區蓄水池由五個不同面積的湖面組成,總水面面積約60公頃,總蓄水容量約230萬立方米。該工程是為了解決城市污水處理廠建成後中水儲存、利用問題,以中水蓄水池為依託……
5.金川公園 AAA
金川公園:位於城區中心,南臨公園路,北臨慶陽路,東接金匯里,西靠金谷里小區)。始建於1983年8月。2008年以來,又對人工湖駁岸、碼頭、園橋進行了改造,在人工湖周邊完成綠地改造,成為集游覽、休閑、娛樂、健身、餐飲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綠地園林,被譽為「……
6.五彩城
(一)、五彩城,過去的死亡之地 五彩城又稱五彩灣,是因其五彩繽紛的地貌特徵而得名。五彩城位於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東部的吉木薩爾境內,南距縣城區150公里,它西鄰沙漠,北靠卡拉麥里山,東去十幾公里便是恐龍溝,向東南30多公里就是奇台魔鬼城。過去五彩城一直不為人知,人……
7.驪靬文化北海子公園 AA
北海子公園自古為永昌人民主要的休閑度假旅遊區,現為國家2A級景區。北海子公園還是永昌農歷四月八廟會的主場所,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驪靬文化北海子公園位於縣城北1里許,始建於唐代,以後歷代都有增建,現存古建築20多個,主體有明、清建築金川寺塔、五佛寺、潔音……
8.驪靬文化產業園區
驪靬文化產業園區位於我縣城關鎮趙家莊村南壩乾渠以南至焦家莊鄉驪靬村廟疙瘩以北方圓21平方公里的區域,主要由建設中的驪靬古城、驪靬公園、驪靬影視城、古羅馬廣場、驪靬文化博物館和即將建設的十里棧道、甘肅驪靬通用航空產業基地以及規劃中的羅馬小鎮、驪靬演藝廳等建設項目……
9.紅西路軍永昌戰役紀念館
紅西路軍永昌戰役紀念館位於縣城北海子濕地景區水雲山,前身是永昌革命烈士陵園。2013年6月,紅西路軍永昌戰役紀念館正式成立。紀念館佔地面積6375平方米,建築面積1184平方米,主要由紀念碑、紀念堂、烈士墓等組成,館藏文物200餘件。紀念館陳展分為六個單元:奉……
10.永昌古長城
長城是我國古老的軍事防禦工程,最宏偉的歷史建築之一,凝聚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它就像巨龍一樣在祖國的高山之巔、沙漠戈壁、農田村莊左右搖擺,上下飛動,做著永恆的飛舞。它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世界文化遺產。永昌歷史悠久,文化燦爛,……
10. 金川區有什麼好玩的
雲頂花即雲頂花海
雲頂花海位於金川縣曾達鄉,地處「兩州三縣」交界處。曾達鄉政府距離金川縣城48公里,境內海拔2000--4500米。曾達,嘉絨藏語,意思是:溝口。雲頂花海的黃草坪觀景點距離金川縣城77公里,距離甲居藏寨69公里。
雲頂花海坐落於一座大山的山頂,四周群山環繞,溪流縱橫,白天可賞花觀雲海日出,夜晚也賞月觀燦爛星空,是戶外探秘和野營露營的絕佳所在。每年從6月初到7月底,曾達大溝村的杜鵑花、鳶尾花、紫菀花、翠雀花、馬先蒿、綠絨蒿等高原花卉會相繼盛開,不同海拔高度上數不清種類的野花,那山花爛漫,雲海翻騰的景象,就像一座絢麗多彩的天國花園
3. 咸陽市高新區過塘污水處理廠經緯度是多少
經定位抄,咸陽市高新區過塘襲污水處理廠(現陝西錦特水質凈化有限公司)經緯度是:北緯N34°17′48.70″ 東經E108°39′1.27″
咸陽市高新區過塘污水處理廠,現為陝西錦特水質凈化有限公司,位於永昌路以南,高科一路以西,西寶高速公路以北。
具體經緯度見如下定位的示意圖:

注:完全沒有問題,希望幫助到您。請及時點擊採納。
4. 永昌縣(甘肅省金昌市轄縣)詳細資料大全
永昌縣隸屬於甘肅省金昌市,位於甘肅省西北部,地處河西走廊東部、祁連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緣。東鄰武威、北接金川、西迎山丹、南與肅南接壤。地理坐標為東經101°04′—102°43′,北緯37°47′—38°39′。東西最長距離144.8公里,南北最寬距離144.55公里,總面積7439.27平方公里。
截至2014年,永昌縣轄6鎮、4鄉,共111個行政村,917個村民小組,10個社區,總人口23.53萬人(2017年底),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蒙古族、回族、番族等。
2017年,永昌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7.96億元,較2016年增長3.5%。2018年10月10日,甘肅省 *** 批准永昌縣退出貧困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 :永昌縣
- 行政區類別 :縣級
- 所屬地區 :甘肅省金昌市
- 下轄地區 :6鎮、4鄉
- *** 駐地 :城關鎮
- 電話區號 :0935
- 郵政區碼 :737200
- 地理位置 :甘肅省西北部
- 面積 :7439.27平方公里
- 人口 :23.53萬人(2017年底)
- 氣候條件 :溫帶大陸性氣候
- 著名景點 :驪靬城、鍾鼓樓、聖容寺塔等
- 機場 :金昌機場
- 火車數清迅站 :金昌火車站
- 車牌代碼 :甘C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貌,氣侯,自然資源,礦藏資源,生物資源,人口民族,交通運輸,政治體制,經濟概況,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學技術,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人民生活,社會就業,社會保障,歷史文化,民俗文化,風俗習慣,名優特產,名勝古跡,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據境內發掘的石犁和鴛鴦池、毛卜喇、水磨關、二壩、九壩、亂墩子灘、九個井等20多處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址和大量文物考證,在距今萬年前到4000年前後原始社會晚期至奴隸社會早期,人類就在今永昌縣境西大河和東大河流域繁衍生息。商周時薯此為西戎牧地,春秋戰國至秦時為月氏諸族牧地。
永昌武當山 西漢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冒頓單於遣右賢王逐走月氏,遂為匈奴右地。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驃騎將軍霍去病率萬騎出兵河西,逾焉支山,擊敗匈奴,在河西置武威、酒泉郡。10年後為打通西域,隔絕南羌與匈奴,又將二郡分為武威、酒泉、張掖、敦煌4郡,縣地分屬武威郡和張掖郡。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全國分為13州,今永昌縣境先後置4縣,即武威郡所屬鸞鳥縣,張掖郡所屬番禾、驪靬、顯美縣。 三國魏至西晉,永昌為番禾、顯美、驪靬3縣地,先分屬兩郡,後改屬武威郡。 西晉永嘉五年(311年),前涼王張軌依焉支山置焉支、新鄣2縣,屬永寧中新置之武興郡,番禾、顯美、驪靬仍屬武威郡。晉太元元年(376年),前秦滅前涼。晉太元十一年(386年)秦將呂光自立涼州牧,定都姑臧,稱後涼。隆安元年(397年),禿發烏孤正吵自稱西平王,為南涼;同年,段業叛呂光,改元神璽,為北涼,後涼遂滅,今縣地屬南涼;隆安五年(401年),北涼沮渠蒙遜滅西涼和南涼,置涼、秦、沙3州,番禾屬北涼番禾郡。南北朝時期,北魏涼州領10郡,其中番禾郡領彰(鄣)、燕支(即焉支)2縣。 西魏時顯美屬涼州,番禾郡領番禾。
驪靬城 北周時,力干(即驪靬)、鄣、燕支屬涼州總管府武威郡,廢顯美縣,其地入姑臧,番禾廢郡置鎮。 隋文帝開皇中期(590年左右),復置番禾縣,屬武威郡。大業元年(605年),將力干、鄣、燕支等縣並入番禾縣,仍屬武威郡。 唐初仍置番禾縣。咸亨元年(670年),於縣置雄州。調露元年(679年)廢州。天寶三年(744年),改番禾縣為天寶縣,景龍元年(707年)廢,先天二年(713年)復置。廣德二年(764年)被吐蕃所陷。咸通二年(861年),張義潮逐吐蕃,克涼州,復歸唐朝。 五代十國時期,涼州屬地均被吐蕃、回鶻、黨項諸族佔領。 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歸宋領地,隸西涼府。宋景德元年(1004年),黨項族李元昊攻佔甘、涼2州,於景祜五年(1038年)在興慶府(今銀川)建立西夏政權,番禾置永州,屬西涼府。 南宋寶慶二年亦即西夏寶義元年(1226年),成吉思汗出兵滅西夏,重設西涼府。 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諸王只必貼木耳築新城成,賜名永昌府」(《元史·世祖本紀》)。「至元十五年,以永昌王宮殿所在立永昌路,降西涼府為州立焉」(《元史·地理志》),屬甘肅行中書省。永昌之名自此始,沿用至今。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永昌衛,隸陝西行都指揮使司。 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永昌衛為永昌縣,隸涼州府。 民國二年(1913年),廢州改道,永昌縣屬甘涼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各縣直屬於省;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劃全省為7個行政督察區,永昌屬第六行政督察區。同年11月8日,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進駐永昌,建立中華蘇維埃永昌區(縣) *** ,歷時40多天。 1949年9月1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永昌。9月23日,成立永昌縣人民 *** ,屬武威行政專員公署。 1955年10月,改稱永昌縣人民委員會,屬張掖專署(河西3專署合並)。 1961年又分設武威、張掖、酒泉3專署,永昌又歸武威專署所轄。 1968年5月7日,成立永昌縣革命委員會,取代原永昌縣人民委員會。 1980年,恢復永昌縣人民 *** 。 1981年2月,國務院批准成立金昌市,永昌縣劃屬金昌市。
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永昌縣轄6鎮(城關鎮、河西堡鎮、新城子鎮、朱王堡鎮、東寨鎮、水源鎮),4鄉(紅山窯鄉、焦家莊鄉、六壩鄉、南壩鄉),共111個行政村,917個村民小組,10個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永昌縣地處河西走廊東部、祁連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緣。東鄰武威、北接金川、西迎山丹、南與肅南接壤。地理坐標為東經101°04′—102°43′,北緯37°47′—38°39′。東西最長距離144.8公里,南北最寬距離144.55公里,總面積7439.27平方公里。
地貌
永昌縣境內地勢以山地、平原為主,與戈壁沙漠東西展開,南北山嶺夾峙,相間排列,山地平川交錯,綠洲荒漠綿延。最低海拔1452米,最高海拔4442米,平均海拔2000米,耕地海拔1452~2400米。
氣侯
永昌縣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4.8℃,平均降水量185.1毫米,無霜期134天。年平均日照2884.2小時,日照率65%。年蒸發量2000.6毫米。
自然資源
礦藏資源
截至2014年,永昌縣已發現的礦產地60多處,主要有鐵、銅、鎳、鉛、鋅、鎢、鉍、磷、瑪瑙、岫玉、水晶、石灰石、白雲岩、石英岩、螢石、石膏、粘土、膨潤土、煤、石油等17種。其中,大型礦床6處,中型礦床9處,小型礦床15處,礦點礦化點32處,分屬於4個礦產類型。 黑色金屬類主要為鐵礦,有中型鐵礦床1處,小型礦床1處,礦點礦化點9處,礦石總儲量2000萬噸,年開采量10萬噸。其中,東大山中型鐵礦總儲量1946萬噸,Tfe品位35.6%,現已開采,為河西堡鐵廠利用。 有色金屬類主要有銅、鎳、鉛、鋅、鎢、鉍等6種,其中巨大型銅鎳礦床1處,礦點礦化點10處。金川鎳礦(現屬金昌市轄區)為中國特大型硫化鎳礦床,僅次於加拿大國際鎳公司的礦床,居世界第2位。除鎳外,還有銅、鈷、鉑族等14種有價元素。已探明鎳儲量500多萬噸,佔全國鎳儲量的80%;銅儲量300多萬噸,僅次於江西德興銅礦,居全國第2位;鈷15萬噸;鉑族金屬儲量佔全國已探明的儲量的90%。礦床之大,礦體之集中,可供利用金屬之多,在國內外都是罕見的。 非金屬類有磷、石灰岩、白雲岩、石英岩、石膏、粘土、膨潤土等礦種。其中,大型礦床5處,中型礦床8處,小型礦床6處,礦點10處。以瑩石、陶土為最,瑩石總儲量251萬噸,年開采量2萬噸;陶土總儲量120萬噸,年開采量o.3萬噸;石英砂儲量2544萬噸,待開發。白雲岩、膨潤土儲量也相當可觀。 可燃性礦產類有煤、石油、油氣——地瀝青等礦種。其中,有小型煤礦8處,礦點l處,總儲量8497萬噸,年開采量20萬噸;油氣——地瀝青礦點2處。石油礦點1處,曾於50年代開采過,日產油200公升。
生物資源
動物資源 截至2014年,永昌縣屬國家一類保護的有雪豹、藏雪雞2種;屬二類保護的有藍馬雞、馬鹿、麝、猞猁、獺、鵝喉羚、天鵝7種;屬三類保護的有石豹、黃羊2種。獸類主要有老虎、黑熊、雪豹、豺、紫貂、水獺、猞猁、麝、馬鹿、灘黃羊等40多種;禽類多達114種,其中猛禽類有14種,鳴禽類有45種,鶉雞類有8種,涉禽和游禽類有14種,鳩鴿類有6種,攀禽類有4種。
植物資源 截至2014年,永昌縣林業用地總面積達211.37萬畝(不包括山丹馬場管理的西大河林區),其中:有林地21.91萬畝,疏林地0.58萬畝,灌木林地170.85萬畝,未成林地8.11萬畝,苗圃地0.26萬畝,宜林地9.66萬畝,活立木蓄積123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28.02%。據調查,天然生長和人工栽培的樹種共24科、45屬,約70多種。在祁連山林區形成群落的主要樹種有青海雲杉、松柏、串地柏、高山杜鵑等15種;北部荒漠區形成群落的樹種有梭梭、白梭梭、花棒沙拐棗、寧條等;綠洲栽培樹種有油松、側柏、楊樹、柳、核桃、榆、沙棗、梨杏、蘋果等。野生葯用植物主要有:草參、枸杞、甘草、麻黃、益母草、黃芪、大黃、羌活、獨活、防風、柴胡、鎖陽、桔梗、土茯苓、赤芍、荊芥等。其中,以麻黃、甘草為多,利用價值較高。此外,鹿茸、麝香、羚羊角等葯材也比較豐富。
人口民族
截至2017年底,永昌縣常住人口23.53萬人,比2016年末減少0.0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1.82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0.23%,比2016年末提高1.9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0.23萬人,出生率為9.6‰;死亡人口0.13萬人,死亡率為5.33‰;自然增長率為4.27‰。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蒙古族、回族、番族等。
交通運輸
2017年,永昌縣公路通車總里程2187公里(含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全年完成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8077元,新建、改建通村油路224公里。2017年末,全縣注冊機動車總量47600輛,其中:機車19379輛,汽車27738輛;在汽車中,公路客運車120輛,貨運車3058輛,計程車593輛,小汽車23967輛。本年新增注冊機動車1341輛。
政治體制
縣委副書記、縣長:張政能 常務副縣長:趙光學 副縣長:劉延霞、祁尚榮、耿大明、張登基、尹發武
經濟概況
綜述
2017年,永昌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7.96億元,較2016年增長3.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09億元,較2016年增長5.8%;第二產業增加值16.81億元,較2016年增長2.1%;第三產業增加值35.06億元,較2016年增長3.2%。一、二、三產業結構比為23.7:24.7:51.6。人均GDP達到28831元(摺合4270美元),較2016年增長3.9%。 2017年,永昌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4.56億元,較2016年下降65.86%。共實施投資項目129項,完成投資21.26億元,同比下降68.30%;其中:新開工項目71項;本年投產項目52項。 2017年,永昌縣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3.3億元,較2016年下降32.16%。商品房銷售面積6.8萬平方米,較2016年增長162.13%,其中:住宅6.6萬平方米,較2016年增長154.21%;商品房銷售額2.13億元,較2016年增長173.43%。 2017年,永昌縣實現大口徑財政收入5.94億元,較2016年減少19%;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08億元,較2016年減少12%;全縣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5.02億元,較2016年增長8.6%。 2017年,永昌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99.27億元,比年初增加1.11億元,較2016年增長1.1%。其中:居民儲蓄存款余額74.24億元,較2016年增加6.54億元,同比增長9.7%。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01.57億元,較2016年初增加2.43億元,同比增長2.5%。
第一產業
2017年,永昌縣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6.27億元,較2016年增長5.8%,其中:農業實現增加值12.88億元,較2016年增長5.28%,林業實現增加值0.14億元,較2016年增長7.48%,畜牧業實現增加值3.06億元,較2016年增長8.07%,漁業實現增加值0.01億元,較2016年下降36.26%,農林牧漁服務業實現增加值0.18億元,較2016年增長7.14%。 2017年,永昌縣農作物播種面積95.23萬畝,較2016年減少0.26萬畝,同比下降0.27%。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66.05萬畝,較2016年減少1.29萬畝,下降1.9%;小麥播種面積31.71萬畝,較2016年增加0.15萬畝;大麥播種面積9.63萬畝,較2016年減少1.9萬畝;玉米播種面積17.07萬畝,較2016年減少0.22萬畝;薯類播種面積6.43萬畝,較2016年增加0.34萬畝。油料播種面積7.27萬畝,較2016年減少1.03萬畝;葯材播種面積1.59萬畝,較2016年增加0.07萬畝;蔬菜播種面積14.79萬畝,較2016年增加0.99萬畝;其他作物播種面積5.53萬畝,較2016年增加1.26萬畝。 2017年,永昌縣新改建日光溫室和塑膠拱棚600座、養殖小區10個,建成食用菌工廠化生產設施1萬平方米;發展高效節水面積3萬畝,建成高標准農田5.5萬畝,新建冷鏈貯藏設施9萬立方米,新增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市縣級示範性家庭農場26家、專業合作社34家,以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為主的現代農業發展格局基本形成;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基本構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正式授牌,農產品線上抽檢合格率達到99%以上,永昌胡蘿卜被評為「甘肅十大農業區域公用品牌」,永昌高原夏菜遠銷華東、港澳和韓國、中亞等市場,永昌羊肉在京東等知名網站開店銷售,品牌效應初步顯現。 2017年,永昌縣畜禽總飼養量達到221.26萬頭(只),較2016年增長5.07%,其中:羊飼養量112.97萬只,較2016年增長2.78%;豬飼養量10.05萬頭,較2016年增長5.13%;牛飼養量5.01萬頭,較2016年增長4.49%;家禽飼養量93.08萬只,較2016年增長12.93%。 2017年,永昌縣完成造林面積0.62萬畝,其中人工造林面積0.62萬畝,四旁植樹70萬株,新育苗木150畝,封山育林1.2萬畝、森林撫育0.5萬畝。 2017年,永昌縣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75.49萬千瓦,較2016年減少1.26%;年機耕面積達91.3萬畝,較2016年增長15.06%;機播面積79.5萬畝;機收面積76.39萬畝;農機化綜合作業水平達到86.17%。 2017年,永昌縣全年漁業養殖面積114畝,漁業產品592噸,與2016年持平。
第二產業
2017年,永昌縣實現工業增加值11.9億元,較2016年增長2.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1.3億元,較2016年增長3.0%。在規模以上工業中,省市屬工業實現增加值7.2億元,較2016年增長9.4%;縣屬工業實現增加值4.1億元,較2016年下降5%。 2017年,永昌縣54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73.46億元,較2016年減少5.7%;產銷率96.3%,較2016年提高1.8個百分點;實現利稅總額-0.90億元;利潤總額-2.54億元,減虧1.23億元。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16戶,較2016年減少5戶,虧損面達29.6%;虧損企業虧損額4.46億元,較2016年減少1.09億元。 2017年,永昌縣建築業實現增加值4.89億元,較2016年增長0.3%。全縣13戶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完成總產值1.77億元,較2016年下降4.15%;簽訂契約金額2.31億元,較2016年下降2.31%;本年房屋建築施工面積5.49萬平方米,較2016年減少4.79萬平方米,下降46.6%;房屋竣工面積1.76萬平方米,較2016年減少2.82萬平方米,下降61.58%。
第三產業
2017年,永昌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75億元,較2016年增長7.2%。其中:城市消費品零售額15.3億元,較2016年增長10.9%;農村消費品零售額12.45億元,較2016年增長2.9%。從消費形態看:全縣批發業銷售額23.74億元,較2016年增長14.4%;零售業銷售額32.34億元,較2016年增長12.4%;餐飲業營業額10.59億元,較2016年增長14.4%;住宿業營業額0.78億元,較2016年增長16.7%。 2017年,永昌縣共登記注冊各類市場主體累計12784戶,注冊資金165.06億元,分別較2016年底增長5.3%、12.79%。其中,內資企業385戶,注冊資金36.16億元;私營企業1889戶,注冊資金91.11億元;農民專業合作社970戶,注冊資金29.05億元;個體工商戶9540戶,注冊資金8.74億元。 2017年,永昌縣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31億元,較2016年增長4.5%,佔全縣生產總值的45.6%,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 2017年,永昌縣12家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9億元,較2016年下降4.7%。 2017年,永昌縣全縣共有國家4A級景區1個、3A級景區1個、2A級景區1個,「神秘驪靬」景區被列入全省20個大景區核心景區之一;有旅行社3家、旅行社營業部2家、星級賓館9家、旅遊商品研發企業21家,星級農家樂8家。全年接待遊客222.35萬人次,較2016年增長22.35%;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1億元,較2016年增長26.03%。 2017年,永昌縣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81億元,較2016年增長7.1%。年末全縣固定電話用戶2.04萬戶,其中:城市固定電話用戶1.79萬戶,鄉村固定電話用戶0.25萬戶。行動電話用戶24.91萬戶。年末全縣固定及行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26.95萬戶。網際網路用戶達到20.77萬戶。全年訂閱報紙107.5萬份,雜志15.2萬份。
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2017年,永昌縣實施科技項目13項,科技計畫項目總投資676萬元,其中安排科技三項費142萬元。落實科技實驗示範項目18項,引進推廣實用技術14項;建立科技示範基地(點)2個;新培育科技示範戶30戶;組織下派科技特派員24名,舉辦標准化種養殖培訓班10期,受訓人數2000多人(次)。 2017年,永昌縣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0.99億元,較2016年增長13.4%,佔全縣生產總值的1.45%,同比提高0.13個百分點。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永昌縣有普通中國小25所、職業中學1所。在校中小學生26269人,其中:普通高中生5877人、職業高中學生1540人,國中生7107人,小學生11745人;中國小專任教師1967人。全縣現有幼稚園30所,其中:公辦15所、民辦15所,在園幼兒4191人。全縣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學率達到91.5%;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4%;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8%;普通高考專科以上上線率達到97.3%。
文化事業
截至2017年,永昌縣共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1個,廣播電視台1座,電視轉播發射台4座,全縣數位電視入戶率達到95%,鄉鎮、村(社區)文化服務場所實現全覆蓋,國家級非遺項目1個,省級9個,市級32個,縣級48個;建成縣級非遺綜合傳習所1個、鄉鎮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5個;「歷史再現」博物館5個。已建成「農家書屋」125個;全年圖書館共借閱圖書近5.4萬余冊,接待讀者8萬餘人次。實施體育惠民工程2項,建成農民健身工程10個。
醫療衛生
截至2017年,永昌縣共有衛生機構340個,其中:縣級公立醫院2所,其它公共衛生專業機構3所,鄉鎮衛生院10個;衛生機構擁有床位數686張;衛生技術人員1312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392人,注冊護士499人,其他衛生技術人員421人。全縣已建成城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個、社區衛生服務站6個,社區衛生服務覆蓋率達到100%;在全縣111個村共有村衛生所(室)111個,標准化村衛生所101所。嬰兒和5歲以下嬰兒死亡率分別為4.07‰和5.89‰;孕產婦住院分娩率保持在100%;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平均保持在95%以上。全縣餐飲業《食品經營許可證》持證率達100%,從業人員健康證持證率100%以上。餐飲單位量化分級測評達到優秀的30家,良好的786家,一般的128家,縣城以上量化分級管理率達到100%,縣城以下量化分級管理率達到100%;學校食堂(含托幼機構)量化分級測評達到優秀的9家,良好的32家,一般的0家,量化分級管理率達到100%。
人民生活
2017年,永昌縣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154元,較2016年增長8.1%;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11234元,同比減少3.4%,恩格爾系數為28.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6676元,較2016年增加1998元,增長8.1%;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13954元,較2016年減少4.1%;恩格爾系數為28.4%;城鎮居民人均住宅建築面積47.1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376元,較2016年增加938元,增長8.2%;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9389元,較2016年減少2.6%;恩格爾系數為27.9%;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79.9平方米。年末在崗職工(含四上企業)1.85萬人,較2016年減少7%;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53656元,較2016年增長7.4%。
社會就業
2017年,永昌縣城鎮新增就業6891人,安排高校畢業生就業142人,失業人員再就業6222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727人,城鎮年末登記失業人員1051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91%。完成職業技能培訓3501人,輸轉6.2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12.37億元。全縣「四眾」(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平台企業6家,向社會提供眾創項目10個,眾創平台從業人員176人、營業收入0.7億元、利潤總額167.9萬元。
社會保障
2017年,永昌縣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10746人,參加失業保險8097人,參加工傷保險7135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122494人,參保率98.85%,待遇享受31604人。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23128人,參加城鎮職工生育保險14518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95947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並軌實行統一政策,統一籌資標准,統一報銷比例。 2017年,永昌縣城、鄉低保標准由人均每月580元提高到626元,月人均補差由377元提高到407元,年末全縣城市低保對象2905戶5856人,共發放低保金3804.62萬元;年末全縣農村低保對象6184戶12614人,共發放低保金5213.07萬元。農村特困供養標准提高到7497元,發放優撫資金1277.04萬元、殘疾人補貼324.83萬元。建成互助老人幸福院85個,其中高標准新型互助老人幸福院29個,城市日間照料中心11個,鄉鎮老年活動中心1個。 2017年,永昌縣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024元,較2016年增長11.2%,爭取中央、省、市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283萬元,縣財政投入專項扶貧資金1976元,較2016年增加496萬元,實施整村推進項目4個,財政專項扶貧開發項目17項,貧困人口由年初的262戶836人減少至年末的206戶650人,實現脫貧56戶178人,貧困面降至0.4%。
歷史文化
民俗文化
節子舞 永昌節子舞:俗稱打節子,又名霸王鞭。節子舞由4人到幾十人表演,節子用長80厘米的木棍做成,畫彩,中縷孔串古銅錢,舞時「嚓嚓」做響。有「串花子」、「虎抱頭」、「打四門」等套花,伴隨鼓點,亦武亦舞,變幻莫測,相傳由古時驪靬人的「魚鱗陣」演化而來,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
念卷念卷 念卷念卷是永昌民間的一種古老民俗文藝形式。由佛教「變文」演化而來,屬於講唱文學。文體為韻散夾雜,講時用散文,唱時用韻文。自宋代興起,至今已有千年歷史。
社火 社火在民間廣為流傳。永昌清河地區的社火有太平鼓,西河地區的有打節子、竹馬子,城郊一帶為龍燈和小曲子,各社火都串有舞獅、旱船、舞龍、舞熊、坐唱等。
風俗習慣
飲食:永昌民間一日三餐,以麵食為主,黃、小米次之。有時亦吃「拌面湯」、「雜面攪團」、「珍子稠飯」。 婚姻嫁娶:永昌漢族民眾,歷來實行一夫一妻制,但也有個別娶妾的。明清以來,基本上沿用宋代「朱禮」婚俗,直至民國時期,沒有大的改變。男女15歲左右,開始議婚訂婚,17、18歲即可結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實行新的婚姻制度。 廟會:永昌傳統的廟會甚多,一年就有30多次。較大的如農歷正月十六日的城隍廟會,五月十三日的孩母山廟會;三月「清明」的城隍會;農歷三月二十八日的東岳廟會;農歷四月初的孩母山廟會;農歷四月八的北海子金川大寺的浴佛會;農歷五月初五的北五當山廟會等。保留下來的只有「四月八「北海子廟會。
名優特產
永昌縣特產有:虹鱒魚、發菜、蘑菇、甜菜、麻黃、胡蘿卜、啤酒大麥、長壽面(灰面)、皇參、羊肉墊巻子等。
名勝古跡
驪靬城 驪靬城位於永昌縣城南10公里的折蘭寨(今驪靬干村),現存故驪靬城遺址、駐軍營盤、風燧、古戰場、炒鐵台、驪靬亭以及擬建的具有神秘傳奇色彩的驪靬風情娛樂等歷史文化和人文景觀。已成為河西走廊具有魅力的經典旅遊線。
長城 橫貫永昌縣境內的長城,漢代始建,明代補修,全長約120公里。永昌縣境內的古漢、明長城,1981年被甘肅省 *** 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鍾鼓樓 鍾鼓樓位於永昌縣城中心。明朝萬年十四年(公元1586年)建成。樓體三檐二層,塔式寶頂,通高24 5米。樓體四周懸有名家書寫匾額12塊,樓上置大鼓巨鍾,以"晨鍾樓鼓"激勵永昌人民。鍾鼓樓是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屬省級文保單位。
金川峽水庫 金川峽水庫位於永昌縣縣城北12公里的金川河峽谷中,庫容面積6500萬立方米。
聖容寺塔 聖容寺塔座落於金川西村的一山崗上,塔因寺而名,建於唐代。其形與西安小雁塔相仿,是河西現存的最早的古塔建築。高16.2米,為七級方形,空心磚結構,內有壁畫及文字題記,隔御山峽河谷對面山崖上有一方形七級磚塔,高4.9米,外形與大塔相似,均屬唐代建築。其次,御山峽谷還有西夏六體文石刻,花大門石刻,北山岩畫,高昌王墓等旅遊景點。1981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聖容寺 北海子公園 北海子公園位於永昌縣縣城北1里許,始建於唐代,以後歷代都有增建,現存古建築20多個,主體有明、清建築金川寺塔、五佛寺、潔音殿、湖心亭、雷台、葯王洞、火神宮等,以及現代建築騰飛塔、一宇觀、人工湖、游泳池、旱冰場、兒童游樂園、鹿鳴園、驪 亭、馬踏泉亭等。
著名人物
馬三立(1914~2003),男,回族,甘肅省永昌縣人, *** 黨員,著名相聲表演大師,曾任中國曲藝家協會顧問、天津市曲藝家協會名譽主席等職。
永昌名人馬三立 胡執禮(1539-1589),字汝立,號雅齋,明代永昌人,祖籍蘭州。前後擔任過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吏部文選郎中,通政司右通政提督譽黃,太僕寺卿,光祿寺卿,太常寺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等職。萬曆十七年(1589),卒於就邸。
5. 永昌縣那裡有自吸水泵賣的
甘肅省讓凳彎金昌市永昌縣朱王堡鎮。
據天眼查顯示,在該地址下是一家水泵電器經銷部,所經營的產品中就有自吸水泵,所以在此處有賣自坦悶吸水泵的。
自吸泵是指自吸離心泵,它在第一次啟動粗拆時只需要吸水,然後在不需要吸水時自動吸水。
6. 金昌有哪些著名旅遊景點
紫金花海
礦山公園
金昌公園
7. 江陰市祝塘永昌水處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江陰市祝塘永昌水處理有限公司是2004-06-30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江陰市祝塘鎮永昌工業園區(A區)。
江陰市祝塘永昌水處理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20281762414007H,企業法人葛巍,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江陰市祝塘永昌水處理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污水處理,工業給水處理,工業凈水處理;水處理工程所用設備、葯劑的銷售;鋁氧化污泥綜合利用。(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江陰市祝塘永昌水處理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8. 甘肅省金昌監獄的具體地址在哪裡
金昌市永昌縣一個名叫「土佛寺」的地方
9. 金昌十大最好玩的地方,金昌旅遊景點有哪些地方
金昌哪裡好玩?金昌好玩的地方有哪些?金昌地處河西走廊中段,為古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和河西走廊主要城市,是甘肅省最宜居的城市,有國家園林城市稱號。本文為大家帶來金昌好玩的景點排名,盤點金昌十大好玩的地方,包括驪靬古城、北武當山景區、爛攜掘金川公園、紫金花城景區、金水湖景區等,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金川公園
金川公園位於甘肅金昌市中心,建於1983年,佔地448畝。公園總體布局以人工湖為中心,分為人工湖、觀賞區、憩息游覽區,兒童游戲區,生產管理區等。整體布局層次分明,園中有園。人工湖有玉液池,眉灣、丹霞湖、靜泊。丹霞湖是人工湖的中心區,東、西有碧春舫和清爽軒,西北面是梅嶺,北面是雲雀台。三山隔湖相望。園內景緻優美,山水相應成輝。形成了一個自然山水的縮影。湖岸迂迴曲折,太湖石點綴岸邊。湖兩岸垂柳婀娜多姿,綠草茵茵。人工湖有玉液池,眉灣,丹霞湖,靜泊。
2、金昌市金水湖景區
金昌東湖景區又名「金水湖」、「金水湖景觀帶」金水湖景區位於戈壁城市甘肅省金昌市市區東部,總佔地面積約236公頃,是西北最大的人工中水蓄水景觀帶。景區蓄水池由五個不同面積的湖面組成,總水面面積約60公頃,總蓄水容量約230萬立方米。該工程是為了解決城市污水處理廠建成後中水儲存、利用問題,以其蓄水池為依託建設的集休閑、觀光、生態保護為一體,兼具儲存、調蓄和景觀三大功能的城市景觀工程。
3、聖容寺塔
聖容寺塔是甘肅省境內保存完整的唐代佛塔建築,位於甘肅金昌市永昌縣城關鎮金川西村。有大小二塔,隔山谷相望。大塔平面呈方形,塔基邊長10.8米,為方形七級密檐式空心磚塔,通高16.2米,第一層南面辟門,密檐用磚砌迭澀,挑出13層,第4、第8層挑出菱角牙子。小塔造型同大塔,通高4.9米,為實心。
4、甘肅永昌北海子國家濕地公園
北海子國家濕地公園距縣城北1公里,因清泉匯集,潭水若漫而得名。北海子正處於祁連山北麓東大河沖積扇邊緣的地下水出露帶,泉水匯流注入金川河。諸泉之中,隱仔以馬踏泉最為著名,泉水上涌,常年不息,永昌八景中的「柳池映月」、「金水潺聲」二景即在此處。 北海子公園還是古建築群的勝地,因金川寺而獲盛譽。
5、金昌紫金花城景區
紫金花城景區,位於甘肅省金昌市金川區天津路西50米附近,是按照景城一體化理念打造的香草花卉生態休閑旅遊景區。景區總佔地面積570.4畝,其中種植各類花卉400畝,人工湖、停車場等配套設施佔地170畝,區內由一湖——紫焉湖、一島——櫻花島、三園——香草花卉園、葯膳花卉園、「不能忘卻的記憶」年代主題園構成。
6、金昌市永昌驪靬古城景區
驪靬古城,位於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驪靬大道,是古絲綢之路上重要的城市和軍事要塞,也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民族融合性典型城市。古城城牆寬10米、高5.6米,四面建四個門樓,四角建四個角樓,牆體內部為住房,區內主要有古羅馬風格民居、羅馬神廟、古羅馬一條街、古羅馬廣場、貝爾尼尼廣場等景點。
7、永昌鍾鼓樓
永昌鍾鼓樓位於甘肅省金昌市,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內置鍾、鼓,晨鍾暮鼓,聲聞四達,籍以振興文教,教化民眾,歷經數百年風雨浸潤,是永昌歷史文化的象徵,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傑作。整個建築結構嚴謹、雄偉壯觀,是河西走廊重要的古建築之一,是研究明清以來古代傳統建築藝術的重要實物資料。
8、金昌市博物館
金昌市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200多件,主要包括以鴛鴦池彩陶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文物,以永昌岩畫為代表的飢核商周文物,以青銅馬、陶牛車為代表的漢代文物,以畫像磚為代表的魏晉文物,以銅造像為代表的明清文物以及大量的民俗展品,特別是在沙井文化文物、鎳鈷工業遺產展品等方面的特色顯著。
9、金昌市永昌北武當山景區
武當山又名金山、北武當山,位於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北海子風景區西邊,也曾是明、清兩朝道教、佛教文化重地,山中尤以道教建築居多。北武當山上是北海子公園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登臨山頂向南俯瞰,永昌縣城猶如綠樹碧水圍攏起來的一顆翡翠,閃閃發光,呈金盆養魚之勢。向北遠眺,龍首山峰巒多姿,氣勢磅礴,谷壑幽深,峭峰怪石凌空欲飛。北武當山上,自下而上點綴著一座座風姿不同,古樸典雅的仿古建築,由1100個台階相通,那裡香煙繚繞,鍾磬微微;山腰,新栽種的松柏諸樹,細枝嫩葉,茁長成長。
10、西大河水庫
西大河水庫位於永昌縣城西南60公里處永昌縣西部草原的大河壩灘,古稱上房塞子,是一個自然生成的小盆地。水庫的東北邊緣,有一個天然峽口,叫兩個半峽,峽口處築起了一座長294米、高37米的水庫大壩,看上去猶如一道雄偉的屏障,攔截著咆哮的河水,在這里形成了一個綠色的高原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