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一般大型污水處理廠的污泥產量是多少啊謝啦~
一般處理1萬噸城市污水,它的污泥產量是4-5噸。
工業的需要另外算。
⑵ 我國南北方各有多少污水處理廠
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通報,截至2014年3月底,全國設市城市、縣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3622座,設計污水處理能力約1.53億立方米/日,較2013年年底新增約430萬立方米/日。
⑶ 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主要採用的處理工藝有哪些
生活污水來處理工藝、一體源化污水處理工藝、醫療廢水處理工藝等。
北京中天恆遠提示,污水處理廠指從污染源排出的污(廢)水,因含污染物總量或濃度較高,達不到排放標准要求或不適應環境容量要求,從而降低水環境質量和功能目標時,必需經過人工強化處理的場所,這個場所就是污水處理廠,又稱污水處理站。
⑷ 目前我國污水處理廠面臨的技術問題有那些
首先,我作為一名污水抄處理設備的銷售人員的所知來回答這個問題,針對我國污水處理設備的最大的問題還是運行費用高,很多工廠都承擔不起運行的費用,除非有國家投資建設,或者個國家補助,技術上面中國的城市是先污染後治理的,所以在之前沒有做過相應的處理措施,造成以後治理非常困難,新型的技術欠缺。
⑸ 我國與德國污水處理的存在多大差距
從總體上看,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尚處在起步階段,城市污水處理版率還很低。
德國1898年便權開始建設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現有規模大小不等的城鎮污水處理廠10390個,廢水處理能力達1.506億居民當量,相當於日處理廢水3000萬噸,是其全部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的1.92倍。其中,大中型污水處理廠雖僅占總數的13.1%,但其廢水處理能力卻達到1.24億居民當量,佔全部廢水處理能力的82.1%。1995年聯邦德國居民生活污水處理率已達89.0%,其中,原東、西德地區分別為70.0%和93.5%,即佔全國人口總數89.0%的7269萬居民的生活污水已在各類污水處理廠得到凈化處理。
從總體上看,我國現有城市污水處理廠廢水處理效果較好,但脫氮脫磷處理的比例低,剩餘污泥的處置不夠安全。
1995年,德國城鎮污水處理廠所排放的廢水中,COD濃度小於50mg/l的占廢水總量的80.1%,BOD濃度小於10mg/l的佔87.5%;處理後廢水均勻濃度為COD41mg/l、BOD7mg/l,耗氧等級為1.9;營養物質濃度也很低,總氮、總磷均勻濃度分別為18mg/l和1mg/l,污水處理廠尾水的排放對水體的影響已很稍微。
⑹ 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在我國一般是怎麼處理的
污水處理的過程中處理單元繁多,每個環節都會產生固體分離物,這些固體一般應該如何處理呢?事實上,不同的污水水源,不同的污水處理工藝,不同的污水處理單元提純出來的污泥是不一樣的,因此,這些污泥的處理方法也不盡相同。不過目前可行的污泥處置方式基本上就是以下幾種,根據不同的污水處理系統的污泥成分不同選擇不同的方式。
填埋:衛生填埋方法操作相對簡單,處理費用不高,將脫水污泥直接運到垃圾填埋場進行衛生填埋曾是我國大多數污水處理廠選擇的污泥處置方式。但是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發現,脫水泥餅直接填埋本身是對資源的嚴重浪費,此外,還可能對填埋場形成諸多困難。
考慮到污泥是一種資源,一些國家開始限制污泥的直接填埋,填埋成本的上升,引發了人們深度處理污泥、減量和資源化的市場需求。這些限制包括:污泥填埋的含水率必須小於40%;有機質含量低於30%。為滿足上述要求,一般需對脫水污泥再進行以污泥干化為主要技術手段的後續處理。在我國綜合考慮各種處置方法的成本、對環境可能產生的影響及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對污泥進行填埋處置可能是未來一段時期我國污泥處置的一種方法。
土地利用:城市污水廠污泥肥效對比典型的農家廄肥有明顯優勢。污泥中農作物生長所必須的氮、磷、鉀等元素都遠高於農家廄肥,有機成分也較之高。。
施用有機肥的主要優點有:改良土壤,提高耕地生產能力;提高化肥利用率;提高農作物產量,改善農作物品質;增強微生物活性。但是,由於有機肥肥效釋放慢,養分含量低,施用數量大,且當年利用率低,在作物生長旺盛、需肥多的時期,往往不能及時滿足作物的需求,所以需要與無機肥料配合施用。制備有機無機復合肥料是解決以上矛盾的最佳有效途徑。
堆肥技術是污泥農用的主要手段。由於好氧堆肥具有發酵周期短、無害化程度高、衛生條件好、易於機械化操作等特點,故國內外用垃圾、污泥、人畜糞尿等有機廢棄物制肥的工廠,絕大多數都採用好氧堆肥。好氧堆肥過程是通過好氧性微生物的生物代謝作用,使污泥中有機物轉化成富含植物營養物的腐殖質,反應的最終代謝物是CO,、H,0和熱量,大量的熱量使物料維持持續高溫,降低物料的含水率,有效地去除病原體、寄生蟲卯和雜草種子,使污泥達到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資源化目的。
用於建築:污泥含有大量無機質,在處理後也可以作為建材的原料。這種資源化利用方案還在不斷嘗試中。污泥建築材料利用方式主要有制磚、制水泥、制纖維板等。目前應用較多的是制磚。
焚燒:污泥的焚燒必須首先進行干化或半干化,在引燃時添加少量輔助燃料,其後可以達到自燃。採用先進的熱交換系統,可以依靠污泥焚燒所產生的熱能進行干化,其熱量可以滿足大部分甚至全部干化的需要。未經干化或半干化處理的污泥焚燒由於過多的水份將難以點燃,其熱量平衡為負數,即必須添加燃料才能維持焚燒。以焚燒為核心的處理方法是最徹底的污泥處理方法,它能使有機物全部碳化,殺死病原體,最大程度地減少污泥體積。
參考資料:http://www.nmgjlscl.com/Item/Show.asp?m=1d=3039
⑺ 我國有規定污水處理廠周圍多少米才能居住嗎
根據規定 污水處理廠必須建在住宅區下風向300米以外的郊區空曠處 季風區以夏季風向為准
⑻ 我國有多少城市污水處理廠
樓上說的不可能的,就市政方面,要求是每個縣必須有,但是我們公司接了很多縣級的污水處理廠,正在建,所以先數下多少個縣吧,另外地市級肯定要有,還不止一個,省會城市一般在5個多有
⑼ 如何在我國實現污水處理的「節能環保理念
污水處理概念廠:回顧百年來發展歷程,污水處理對改善人居環境,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今年迎來「百年誕辰」的活性污泥法,長期、有效地遏制了水污染物排放,至今仍是污水處理系統的「中流砥柱」; 上世紀60年代,美國提出了具有超前思維的「21世紀水廠」概念,即將污水處理標准提升至飲用水標准,對行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污水處理廠發展趨勢
回顧百年來發展歷程,污水處理對改善人居環境,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迎來「百年誕辰」的活性污泥法,長期、有效地遏制了水污染物排放,至今仍是污水處理系統的「中流砥柱」; 上世紀60年代,美國提出了具有超前思維的「21世紀水廠」概念,即將污水處理標准提升至飲用水標准,對行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沿此思路,在本世紀初,新加坡開發了「NEWater」工藝,通過傳統生物處理加雙膜法,實現了污水到飲用水的深度回用,帶動本國水業跨躍式發展,使其一躍成為世界性水務「新概念」中心,污水處理廠的內涵也得到了進一步擴展[1] 。
當今世界,隨著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危機以及資源枯竭等人類面臨的多重重大問題日益突顯,近幾年,國際污水處理行業出現了以下三個明顯趨勢:
1.污染物削減功能被進一步強化。一方面,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污染強度不斷增大,污染物種類日趨復雜;另一方面,隨著公眾環境意識增強,水環境質量要求不斷提高。為此,一些發達國家的污水處理廠正在由生物脫氮除磷(BNR)向強化脫氮除磷(ENR)方向發展,有些甚至達到了技術極限(LOT)水平。同時,一些深度處理,乃至超深度處理(高級氧化、反滲透技術等)技術也被應用,以達到對環境內分泌干擾物、葯物和個人護理品等新興污染物的去除,滿足更加健康安全的水環境質量需求。
2.低碳處理和能源開發。氣候變化問題和能源危機要求城市污水處理實現低碳化,在處理過程中實現節能降耗,提高能源自給率。城市污水處理是高能耗行業,美國城市污水處理電耗佔全社會總電耗的3%以上;同時,城市污水中潛在能量巨大,有待開發。據估計,污水所含潛在能量是處理污水能耗的10倍,全球每日產生的污水潛在能量約相當於一億噸標准燃油,污水潛在能量開發可解決社會總電耗的10%。而基於歐洲經驗,在提標改造的基礎上,以高效厭氧消化等成熟技術進行能量回收,污水處理能源自給率就可達到60%以上,有的污水處理廠甚至實現了完全能源自給。
3.污水處理過程的資源回收引起重視。城市污水處理將成為資源循環利用的重要載體。除水資源循環利用外,污水處理過程還可實現有機質及磷等資源的循環利用。特別是磷,全球磷資源行將枯竭,中國儲量也只能有效供給20~50年。因此,構建磷素的持續循環體系引起重視,而城市污水處理將是實現磷循環的重要途徑。日本相關機構曾經測算,如將污水中的磷(每年5萬噸)加以回收,可解決本國磷礦石進口量的20%。
在污水處理廠新功能需求下,相關污水處理技術也將面臨新變革。主要有:污水深度和超深度處理技術,包括營養物深度去除技術、新興污染物去除技術和高品質再生水超深度集成處理技術;低碳污水處理技術,包括節能降耗運行優化與高效控制技術以及節能降耗新設備的應用;污水處理能源開發技術,包括污水能源與污泥能源開發技術;污水處理資源回收技術,具體包括PHA生物塑料回收技術和磷回收技術。
⑽ 近年來,我國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事業取得較大發展,但也存在的突出問題是什麼
突出的問題有:1、城鎮排水設施老化,一般都是修修補補,沒有大的改觀。2、城市新建排水設施管道較小,不能滿足排水要求,特別是較大的雨水。3、雨污混合排放的比較多,給城市污水處理工作帶來很多麻煩。4、污水匯集率較低,大城市表現在老城區,中小城市污水匯集率更小,雖然建了污水廠,處理的污水也是一部分。5、污水廠不能滿足要求,主要是污水處理量太小,另外就是處理效果差,達不到排放標准就排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