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污水處理技術前景
碩士一般沒有去污水處理廠一直工作的,特別是給排水 讀完研一般就是去做設計去設計院或者去國企,或者小型私企,可能在接觸工程項目的過程中有那麼一段時間會去水廠調試什麼的,但是也不是那種長期待的,呵呵,污水處理理論研究,那你可以找純學術的老師帶,有可能會走這條路,比較枯燥乏味,讀市政或者環工,水處理的話,還是實打實的走工程路線比較有前途!真心話
❷ 城市污水處理的發展前景
政策推動城市污水處理能力穩步增強
隨著城市用水人口的增長,我國城市水務面臨較大的供給壓力,因此國家十分注重城市水務的發展,近年來發布了一系列相關政策,特別是污水治理方面。其中《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指出,目標經過3年努力,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基本無生活污水直排口,基本消除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效能顯著提高。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水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❸ 做污水處理有前途嗎
有前途,隨著國家經濟形勢發展和生態保護需求,污水處理行業發展前景內廣闊,同時容對環保企業要求也越來越高,排放標准逐步提高,現在很多省市要求污水總氮排放濃度限值。對污水處理企業來講,既是挑戰也是發展機會,需要更加技術創新,迎合社會和生態發展需求進一步做大做強。
污水處理行業整體的績效提高。內部行業的績效成為當務之急,所以國家十二五重大專項裡面,專門有項目要建立國家范圍的行業管理績效體系。
(3)當今廢水處理研究的前景擴展閱讀
隨著全國乃至全球范圍的資源性缺水和水質性缺水地區不斷擴大,如何合理利用與有效保護水資源已成為制約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一個「水務市場」正在形成,與之伴生的是「水務業」,即由城市原水、供水、排水、污水處理與回用構成的產業鏈。
所以從環境本身和技術進步的角度來看,可以有這樣的基本結論,無論從資源的角度,還是水環境的角度,本身解決中國水的問題,都要有一個區域的解決方案,而不點源的解決方案。
技術進步、社會結構變化又推動了這種組團式,分散化的方案,這兩個本身是矛盾的,恰好是這兩者之間矛盾的對立和統一,提出了行業整個實現區域整合的內在需求。
❹ 污水處理技術發展趨勢
中國污水處理行業發展趨勢
——提標改質是城鎮污水處理未來發展方向,農村污水處理需求大
一直以來,我國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問題嚴重,同時廢水排放量居高不下,水環境亟待改善。目前我國城鎮污水處理規模已經基本達到要求,截止2019年底,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率已經達到96.81%和93.55%,而農村污水處理滲透率仍較低,進行污水處理的建設鎮及鄉數量佔比較低,同時農村污水處理率不到30%。
整體來看,未來我國污水處理需求將會逐漸往經濟欠發達地區發展,提標改質是未來我國城鎮污水處理的主要增長點,農村污水處理發展空間巨大。
此外,我國污水處理長期存在「重廠輕網」問題。一方面,污水處理設施雖然已經建成,但是由於收集管網不到位,「曬太陽工程」寫低負荷率的情況時有發生。另一方面,由於管網年久失修、破損滲漏以及錯誤接駁,影響河道水質。
相對於污水處理廠有明確的收費來源,管網的建設和維護基本依賴政底付費,給地方政府帶來較大的壓力,因此這也是未來我國污水處理模式創新的重點與難點。
在市場競爭方面,PPP政策趨嚴、項目績效考核強化,促使擁有不同優勢的市場主體加速資產整合,領先企業積極並題,鞏固市場地位,除傳統水務公司外,外部企業也紛紛通過並購等方式跨界進入污水處理行業,轉型進入污水處理領域,市場競爭呈現多元化趨勢,同時促進行業加速走向集中。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污水處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❺ 做污水處理有前途嗎
污水處理行業,雖然工資不高,但是發展前景是非常不錯的。因為國家越來越重視環保,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處理行業,發展前景廣闊。但是你必須熱愛這個行業,豐富自己的知識面,能做到改進污水處工藝,更新活水處理設備,作為你的事業目標就更好了。
❻ 污水處理的前景怎麼樣
污水處理行業的前途一片光明,在政策、資本以及區域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
政策方面,污水處理行業受到來自國家政策和當地政府的控制較多,如污水處理費價格的變動將對污水處理運營企業的盈利能力產生很大影響;資本方面,污水處理行業是資本密集型產業,具有很強的資產專用性和顯著的沉澱成本特徵,污水處理建設項目總投資較大,成本回收期較長;
區域方面,由於污水的傳輸成本較高,具有很強的地域性特徵,所以多數污水處理項目一般都直接劃給當地企業,異地或國外投資者很難拿到相關項目。因此,污水處理行業前景廣闊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進入壁壘,只有具有成本和技術優勢的企業才能在行業不斷向前發展的大潮中立於不敗之地。
技術方面,污水處理設備是保證出水水質的基礎,也是整個污水處理產業鏈的關鍵。目前國內應用最廣泛的污水處理工藝是活性污泥法及其衍生技術,但由於其能耗高、佔地面積大、出水標准不高等諸多缺點,更先進的膜生物反應器(MBR)技術應運而生。膜生物反應器(MBR)是將膜的物理去除雜質工藝和傳統污水處理的生物分解雜質工藝相結合的新型態廢水處理系統,與普通活性污泥法對比,具有出水水質高、佔地面積小、剩餘污泥小等顯著優勢。因此,隨著污水深度處理的推廣以及對現有污水處理設施的升級改造需求的加大,高端污水處理設備特別是MBR技術投資價值凸顯。
污水處理是實現水資源可持續發展、解決國內水問題的根本對策。所以重視污水處理,才能造福人類,保護地球環境。
❼ 污水處理的就業前景怎麼樣
我個人覺得不錯,自從國家政策十三五頒發後,項目大增。以後污水處理會更加註重。
根據環保部和國土資源部於2008年7月公布的《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指出,中國13億人口中,有70%飲用地下水,660多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源。但是據《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介紹,全國90%的城市地下水已受到污染。
而另一組數據亦表明,地下水正面臨嚴峻挑戰。2011年,北京、上海等9個省市對轄區內的857眼監測井進行過評價水質為I類、II類的監測井佔比2%,而IV類、V類的監測井多達76.8%。
九個省市中,水質最好的當屬海南省,以II類為主;上海、北京次之,多為III類;黑龍江及江蘇則以IV類水佔比最高,而吉林、遼寧、廣東、寧夏四省區普遍只達到V類的水平。
水污染情況不斷加劇,使得污水處理和再生行業受到空前的關注,近兩年各地區毛利率都保持在70%左右,甚至有的地區超過了100%,行業發展潛力非常大。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發布的《中國污水處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我國污水處理及其再生行業企業個數達到了213個,資產總計844.13億元,較2011年增長了11.43%,銷售收入為236.64億元,較2011年增長了16.16%,擴張速度較快。
但是我國當前污水處理費還處於較低的水平,在我國36個大中城市中還有14個城市的污水處理費低於0.8元/噸,未能達到國家規定的上漲幅度,雖然當前我國污水處理及其再生行業的毛利率較高,2012年華東地區和西北地區的毛利率超過了100%,但是由於污水處理費的工業事業特徵,其市場調節能力較差,2012年我國污水處理及其再生行業七個地區有四個毛利率在下降,而且華東、華中地區連續兩年處於下降趨勢,在一定程度上會打擊企業投資這個行業的積極性。
前瞻產業研究院污水處理行業小組認為,從我國污水日處理能力和污水排放總量對比來看,我國污水處理能力尚不能滿足需處理的污水量,加上污水處理行業存在產能利用率低的問題,每年都有大量的沒有得到處理的污水流入水體中污染水環境,行業需求大於供應。
受到經濟回暖,國家政策推動以及環保行業熱度增長等有利因素作用,污水處理行業整體生產經營狀況較好,基於多項政策的利好作用具有持續性,加之隨著工業的持續增長,污水處理的行業需求將穩定增加,預計2013年污水處理行業的財務運行仍將保持較好水平。
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指出,「十二五」期間中國環保投資將達3.1萬億,較「十一五」期間1.54萬億的投資額上升121%。「十二五」期間,隨著環境稅費改革,市場化和特許經營制度完善,稅費優惠政策落實和處理費用徵用水平提高,污水處理、垃圾處理運行服務市場將迅速發展,環境咨詢、環境設計、環境貿易等服務領域也將進一步擴大,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❽ 污水處理行業設備需求趨勢
一、我國污水處理行業的形勢
雖然我國中央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視水環境保護,自「九五」開始,就集中力量對一些重點流域進行了綜合整治,「十一五」以來,更大力推進污染減排,取得了積極成效。但是,我國水污染嚴重的狀況仍未得到根本性遏制,區域性、復合型與壓縮型水污染日益凸顯,同時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1998~2013年我國污水排放量由395億t上升至695億t,我國水資源的短缺與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形勢十分嚴峻。2015年4月16日,國務院正式向社會公開《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全文。這是我國未來一段時間內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指導性文件。本文的「新形勢」是以《水十條》為背景結合我國污水處理行業現狀提出來的。《水十條》提出了10條35款,共238項具體措施,其行動計劃目標是:2020年,全國水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2030年,力爭全國水環境質量總體改善;2050年,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改善,生態系統實現良性循環。
在《水十條》的具體治理措施中,有136項是改進強化的措施,包括:現有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要因地制宜進行改造,2020年底前達到相應排放標准或再生利用要求;敏感區域(重點湖泊、重點水庫、近岸海域匯水區域)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應於2017年底前全面達到一級A排放標准;建成區水體水質達不到地表水Ⅳ類標準的城市,新建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要執行一級A排放標准。《水十條》還提出了「政府統領、企業施治、市場驅動、公眾參與」的社會共治模式。
我國污水處理現狀情況可以描述為:地區間發展不平衡,東部沿海等經濟發達地區發展速度較快,中西部經濟較為落後的地區及農村地區發展速度較慢,設市城市污水處理率較高,縣城和建制鎮污水處理率依然較低;處理水質要求和再生水回用率差別較大,北京、天津等地區的處理標准和再生水回用率較高,一些地區還有較重的提標升級任務。結合《水十條》的目標和要求,認為我國污水處理行業的發展將出現以下特點:項目建設的單個規模下降,但項目數量將大幅增加,即中小規模的水污染治理項目具備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很可能出現區域治理的整體項目);污水的深度處理及回用工程項目將加快建設,多種工藝組合的集成性技術應用較多;嚴格監管下的污水處理單位將在設備設施可靠性方面加大投入,同時實施更加精細化的管理和調控手段,保證出水水質的穩定達標;城市污水處理中的污泥處理處置問題將更加突出並加快解決速度。
根據國家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國家信息中心數據,在處理水平正常提高的情況下,我國「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的廢水治理投入(含治理投資和運行費用)將分別達到10583億元和13922億元。而《水十條》也指出,通過加大治污投資力度,大幅提升污染治理科技、環保裝備研製和產業化水平等措施,將帶動環保產業新增產值約1.9萬億元,其中直接購買環保產業產品和服務約1.4萬億元,使環保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整個污水處理過程涉及設備、儀器、儀表、葯劑、材料、工程以及運營等領域,根據數據統計分析,污水處理行業的設備占投入的近50%,處於上游位置,而且在建設時期的一次投入和運行時期的維護改造都占重要的地位,是建設和運行維護及更新改造任務的主體。
二、我國污水處理行業設備的需求
污水處理設備可分為機械設備、電氣設備、自控設備和化驗分析設備,而機械設備又可分為通用機械設備和專用機械設備。通用機械設備主要包括:風機類、泵類和閥類;專用機械設備可按工藝流程分類,主要包括:預處理單元設備、生物處理單元設備、深度處理單元設備、污泥處理處置單元設備以及其他設備(如加葯設備、除臭設備等)。由於污水處理工藝的創新技術層出不窮,一種新型處理工藝總伴隨著一批專用設備投向市場,同時專用設備往往是包括通用設備的系統性成套設備,因篇幅所限就不逐一敘述專用設備的工藝技術。
結合我國污水處理行業發展的特點,認為對於設備的需求,首先,工藝決定設備,設備必須滿足工藝,因設備而修改工藝要求的想法和做法是不正確的。例如,一些污水處理廠需要進行提標改造採用生物填料技術,這就要求生物池上的攪拌器和推流設備從材質和結構等方面進行相應的特殊設計以滿足工藝的要求。又比如,在污泥無害化處理方面,污泥干化技術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應用廣泛後也將在我國迅速得到應用,其按形式分可分為轉鼓式、轉盤式、帶式、螺旋式、離心式干化機、噴淋式多效蒸發器、流化床、多重盤管式、薄膜式以及槳板式等多種形式,配合專用設備的要求將會有不同的通用設備與之實現系統的集成。當然,工藝的先進性和可靠性是通過集成化的設備來實現,污水處理工藝的創新往往和配套設備的開發融為一體,並由設備的市場獲得主要經濟效益。不少具有工藝技術和設備開發集成能力的工程公司,已經成為承擔水工業工程項目的主體,這方面已有很多的成功案例。
其次,基於污水處理廠對出水穩定達標和全廠精確調控的需要,處理工藝單元的增加及相互影響加強的情況將對單元設備提出可調節性和具有與全廠自控系統通信可控性的要求。以風機設備為例,目前經常使用的鼓風機主要有單級離心式鼓風機、多級離心式鼓風機、磁懸浮鼓風機以及空氣懸浮鼓風機等。由於單級離心式鼓風機的效率高,風量調節范圍寬,而一般生物池曝氣能耗要佔整個水處理單元能耗的50%以上,所以在大中型處理廠中經常採用;磁懸浮鼓風機和空氣懸浮鼓風機設備風量調節比較寬、維修量低、雜訊低,常用於中小型規模的處理廠;多級離心鼓風機效率較低,風量調節范圍窄,但因價格較便宜,所以常用作風量要求相對比較固定的膜元件氣擦洗鼓風機。不論何種類型的鼓風機,都有其適應性、優勢和不足,這些要區別分析選用,但是都應具有可調控性。又如,曝氣的閥門方面,線性空氣調節閥由於氣體流量與閥門開度變化曲線近似於直線,可以對生物反應池空氣進行線性調節,保證曝氣系統對供氣的適時調節控制,雖然與普通空氣調節蝶閥相比價格略貴,但曝氣更精確,能達到穩定出水和節省能耗的雙重目標。其他的需求還應包括操作簡單,模塊化結構維護方便,低故障率等,而生態低環境影響型水廠的提出也要求設備具有高的能量效率,單體封閉減少臭氣排放等特點。
三、結語
截至2014年底,全國設市城市、縣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3717座,污水處理能力1.57億m3/d。但是,目前國內規模較大污水處理設備生產廠家還較少,多數企業以生產成熟的單機產品為主且集中在水泵、閥門等傳統產品市場,利用國外技術的合資企業占據了不少高端設備領域。因此應加強工藝與設備集成技術應用的研究,採用自主開發和引進技術並重的方式,緊密結合污水處理新工藝的開發,進行產業化攻關,以中小規模的處理系統為重點,兼顧分散點源污水處理的需求,形成不同層次、不同工藝組合的成套工藝設備供給能力,為實現《水十條》提出的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改善水環境質量的目標提供設備保障。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