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廢水臭氧氧化處理法工藝
廢水臭氧氧化處理法工藝具體內容是什麼,下面中達咨詢為大家解答。
用臭氧氧化法處理廢水所使用的是含低濃度臭氧的空氣或氧氣。臭氧是一種不穩定、易分解的強氧化劑,因此要現場製造。臭氧氧化法水處理的工藝設施主要由臭氧發生器和氣水接觸設備組成。目前大規模生產臭氧的唯一方法是無聲放電法。製造臭氧的原料氣是空氣或氧氣。原料氣必須經過除油、除濕、除塵等凈化處理,否則會影響臭氧產率和設備的正常使用。用空氣製成臭氧的濃度一般為10~20毫克/升;用氧氣製成臭氧的濃度為20~40毫克/升。這種含有1~4%(重量比)臭氧的空氣或氧氣就是水處理時所使用的臭氧化氣。
臭氧發生器所產生的臭氧,通過氣水接觸設備擴散於待處理水中,通常是採用微孔擴散器、鼓泡塔或噴射器、渦輪混合器等。臭氧的利用率要力求達到90%以上,剩餘臭氧隨尾氣外排,為避免污染空氣,尾氣可用活性炭或霍加拉特劑催化分解,也可用催化燃燒法使臭氧分解。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⑵ 臭氧氧化處理污水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臭氧在污水處理中應用的注意事項如下,請參考:
1. 水質影響:主要是水中含 COD、NO2-N、懸浮固體、色度對臭氧消毒的影響。
2. 臭氧投加量和剩餘臭氧量:剩餘臭氧量象余氯一樣在消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飲用水消毒時要求剩餘臭氧濃度為 0.4mg/L, 此時飲用水中大腸菌可滿足水質標准要求 . 在污水消毒時, 剩餘臭氧只能存在很短時間 , 如在二級出水臭氧消毒時臭氧存留時間只有3-5min 。所測得的剩餘臭氧除少量的游離臭氧外,還包括臭氧化物、過氧化物和其他氧化劑。在水質好時游離的臭氧含量多,消毒效果最好。
3. 接觸時間:臭氧消毒所需要的接觸時間是很短的,但這一過程也受水質因素的影響,另外研究發現在臭氧接觸以後的停留時間內,消毒作用仍在繼續,在最初停留時間 10min 內臭氧有持續消毒作用,30min後就不在產生持續消毒作用。
4. 接觸方式:臭氧與污水的接觸方式對消毒效果也會產生影響,如採用鼓泡法,則氣泡分散的愈小,臭氧的利用率愈高,消毒效果愈好。氣泡大小取決於擴散孔徑尺寸 , 水的壓力和表面張力等因素 , 機械混合器、反向螺旋固定混合器和水射器均有很好的水氣混合效果。
⑶ 臭氧氧化廢水處理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臭氧氧化廢水處理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過臭氧的氧化作用,將廢水中的復雜高分子有機物轉化為簡單低分子有機物,同時將非極性物質轉化為極性物質。具體來說:
臭氧分子的擴散:
化學反應過程:
有機物的轉化:
消毒與凈化作用:
參數控制與優化:
綜上所述,臭氧氧化廢水處理方法的核心在於利用臭氧的強氧化性,通過一系列復雜的化學反應過程,實現廢水中有機物的轉化與去除,同時達到消毒與凈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