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回調函數
回調函數就是一個通過函數指針調用的函數。
如果把函數的指針(地址)作為參數傳遞給另一個函數,當這個指針被用來調用其所指向的函數時,那就說這是回調函數。回調函數不是由該函數的實現方直接調用,而是在特定的事件或條件發生時由另外的一方調用的,用於對該事件或條件進行響應。
不管怎麼說,回調函數是繼承自C語言的。在C++中,應只在與C代碼建立介面或與已有的回調介面打交道時,才使用回調函數。除了上述情況,在C++中應使用虛擬方法或仿函數(functor),而不是回調函數。
(1)回調函數是干什麼用的擴展閱讀
回調函數的好處:
1、回調函數可以把調用者與被調用者分開,所以調用者不關心誰是被調用者。它只需知道存在一個具有特定原型和限制條件的被調用函數。簡而言之,回調函數就是允許用戶把需要調用的函數的指針作為參數傳遞給一個函數,以便該函數在處理相似事件的時候可以靈活的使用不同的方法。
2、回調可用於通知機制。例如,有時要在A程序中設置一個計時器,每到一定時間,A程序會得到相應的通知,但通知機制的實現者對A程序一無所知。那麼,就需一個具有特定原型的函數指針進行回調,通知A程序事件已經發生。實際上,API使用一個回調函數SetTimer()來通知計時器。
❷ 如何理解回調函數的作用與實現
回調函數的主要作用:
1.回調函數就是本模塊實現的回調函數,但是調用卻不是自己來調,而是由別的模塊來調的
2.可更好的把握調用函數的時機,
回調函數依賴對應注冊回調的模塊,回調函數由該模塊觸發,觸發的條件、時間點,都是由該模塊控制
(通常由該模塊的事件消息,觸發)
3.在不同模塊間進行使用,可令觸發邏輯與業務邏輯分離,讓代碼功能性上更為清晰,易懂
注意點:
回調函數跑的事情,都是在觸發回調的線程下進行的,如果回調函數中干很多事,很容易造成觸發模塊-所屬線程堵塞
這對於多線程編程時,需特別注意,線程堵塞,會影響其他線程運行時序,造成一些bug
通常用法:
以庫的形式,供別人調用實現
以上是根據網上相應資料,再加上自己的總結體會,整理出來的
下面是自己寫的一個回調函數-用法的例子:
主要 分成2個模塊
A模塊為定義回調函數的模塊,負責觸發回調,一般為事件消息模塊
B模塊為實現回調函數的模塊,一般為處理業務邏輯模塊
A模塊需向B模塊暴露定義及注冊回調介面
typedef void (*TestCB)(char testData);
void A_SetTestCb(TestCB pTestCb)
B模塊實現具體的回調函數就可以了,本例中即B_UserTestCbDetail(char testData)
主要分3步:注冊回調函數->消息事件觸發回調函數->執行回調函數
附代碼:
#include "stdio.h"
//定義回調函數-別名,方便後續使用------需提供給模塊B
typedef void (*TestCB)(char testData);
//模塊A內部的全局回調變數,用於模塊A內部綁定注冊回調用
TestCB g_pTestCbHandle;
/*****************************************************
模塊A對外函數---------需提供給模塊B
模塊A內部定義的全局callback變數與外部模塊注冊的
回調函數綁定起來,用於後續模塊A,滿足觸發條件後,觸
發回調
******************************************************/
void A_SetTestCb(TestCB pTestCb)
{
g_pTestCbHandle = pTestCb;
}
/*****************************************************
模塊A內部函數
通常為A模塊因為某些條件符合了,觸發了對應的事件
從而調用對應的callback函數
******************************************************/
void A_CallTestCb()
{
char testData = 100;
//觸發調用回調實現函數
g_pTestCbHandle(testData);
}
/*****************************************************
模塊B內部函數
模塊B實現的回調函數-具體操作
******************************************************/
void B_UserTestCbDetail(char testData)
{
printf("step 3\n");
printf("[do] call-back\n");
//具體實現
printf("UserTestCbDetail, call back is achieve! testData = %d\n", testData);
}
void main()
{
printf("step 1\n");
printf("[register] call-back\n");
A_SetTestCb(B_UserTestCbDetail);
printf("step 2\n");
printf("[call] call-back\n");
A_CallTestCb();
}
❸ 回調函數的意義
因為可以把調用者與被調用者分開,所以調用者不關心誰是被調用者。它只需知道存在一個具有特定原型和限制條件的被調用函數。簡而言之,回調函數就是允許用戶把需要調用的方法的指針作為參數傳遞給一個函數,以便該函數在處理相似事件的時候可以靈活的使用不同的方法。
想知道回調函數在實際中有什麼作用?先假設有這樣一種情況:我們要編寫一個庫,它提供了某些排序演算法的實現(如冒泡排序、快速排序、shell排序、shake排序等等),為了能讓庫更加通用,不想在函數中嵌入排序邏輯,而讓使用者來實現相應的邏輯;或者,能讓庫可用於多種數據類型(int、float、string),此時,該怎麼辦呢?可以使用函數指針,並進行回調。
回調可用於通知機制。例如,有時要在A程序中設置一個計時器,每到一定時間,A程序會得到相應的通知,但通知機制的實現者對A程序一無所知。那麼,就需一個具有特定原型的函數指針進行回調,通知A程序事件已經發生。實際上,API使用一個回調函數SetTimer()來通知計時器。如果沒有提供回調函數,它還會把一個消息發往程序的消息隊列。
另一個使用回調機制的API函數是EnumWindow(),它枚舉屏幕上所有的頂層窗口,每個窗口都可以通過它調用另一個程序提供的函數,並傳遞窗口的處理程序。例如:如果被調用者返回一個值,就繼續進行迭代;否則,退出。EnumWindow()並不關心被調用者在何處,也不關心被調用者用它傳遞的處理程序做了什麼,它只關心返回值,因為基於返回值,它將繼續執行或退出。
不管怎麼說,回調函數是繼承自C語言的。在C++中,應只在與C代碼建立介面或與已有的回調介面打交道時,才使用回調函數。除了上述情況,在C++中應使用虛擬方法或仿函數(functor),而不是回調函數。
❹ c語言回調函數究竟有什麼用處我覺的用普通的函數調用替換也可以,謝謝
從功抄能上來說 普通函數也是可以襲的
但在比較大的程序設計中 會對很多功能模塊進行封裝
比如 上層一個模塊
底層一個模塊
同時規定,上層可以調用底層的函數,但是底層不可以調用上層函數。
這時就需要使用回調函數。
通過上層調用底層的注冊回調借口,傳入回調指針。
實現底層通知上層的作用。
另外 回調函數的一個好處是,可以通過回調函數,調用不同介面。
比如接收數據,不同數據需要不同的解析函數。
但是接收數據的流程是相同的
這樣 使用回調函數,在接收數據的時候就可以不用判斷,而是自動使用不同的解析函數。
總之 使用回調函數,可以降低耦合,實現多樣性。
❺ 怎麼理解回調函數回調函數有什麼好處
你就想像你函數的一部分功能被外包給別人。至於被人怎麼實現的你不用管,你的函數具有一個完整的功能,但是有的功能可以隨你自己定製,參照stl中的for_each
❻ js回調函數是干什麼的呢
1、回調函數的概念
回調是一個函數,它作為參數傳遞給另一個函數,並在其父函數完成後執行。
function doSomething(msg, callback){
alert(msg);
if(typeof callback == "function")
callback();
}
doSomething("回調函數", function(){
alert("匿名函數實現回調!");
});
2、通常使用場景: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回調與同步、非同步並沒有直接的聯系,回調只是一種實現方式,既可以有同步回調,也可以有非同步回調,還可以有事件處理回調和延遲函數回調,這些在我們工作中有很多的使用場景。